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伟,周艳秋,满都呼,付和平,李明,付江锋[1](2021)在《基于MapGIS平台的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专家系统中推理机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前期研发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对开垦、轮牧和过牧3种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优势种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动态关系进行定量非线性分析,借助MapGIS平台,利用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群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组成的数据库系统、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的图像信息组成的知识库系统、3种不同生境下19种不同生态模型组成的模型库系统,构成啮齿动物群落中种群相对数量与植物因子动态关系的推理机,通过程序设计语言VB(Visual Basic)进行MapGIS二次开发,在专家系统中予以设计并实现。

夏昕[2](2021)在《寒露林蛙繁殖期生境选择及其潜在地理适宜性评价》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不得不通过选择新的生境环境来适应全球变暖。寒露林蛙(Ranahanluica)作为中国特有种,因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而遭到大规模的非法捕捉,导致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目前对于寒露林蛙的研究仅存在形态学、生物学习性及人工养殖等方面,有关寒露林蛙生境选择的研究依旧空白。且在IUCN受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仍处于DD(数据缺乏)状态。为了评估寒露林蛙种群生存现状,了解该物种繁殖期的生境选择,预测寒露林蛙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以及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适宜生境区的变化,本研究利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中国气候变化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寒露林蛙的适宜生境区进行了识别。基于已知47个寒露林蛙分布位点和20个典型环境因子,建立了寒露林蛙在现代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宜生境模型,并对相关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水温等13生境因子,采用样方法在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境选择研究,为了了解寒露林蛙繁殖期的生境特征及其生境选择,并探讨了寒露林蛙的生境选择机制。在宏观地理分布及微观生境选择两个方面对寒露林蛙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其野外种群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寒露林蛙繁殖期生境特征寒露林蛙繁殖期偏好选择地形比较平缓(坡度<30°)的中坡位(山腰)和下坡位(谷底)的水田、池塘等静水域,且在坡向上选择半阴半阳坡。地表环境的相对湿度较大(42%-95%),平均相对湿度达到77.86%;地表温度较高(10.8-28.7℃),平均温度为22.3℃。植被类型主要为农作物(水稻)和灌草丛。水体深度较浅(平均6.183 cm),水温较高(平均18.746℃),水体含氧量在2.04-17.99 mg/L之间,水体pH在4.61-9.3之间。此外,寒露倾向选择离道路和居民点的距离较远的地方产卵。(2)寒露林蛙繁殖期生境偏好寒露林蛙偏好的生态因子如下:地貌类型选择为坡度<15°(P=0.30 77),坡位为下坡(P=0.2941),坡向为半阴半阳坡(P=0.0204);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P=0.5663),地表湿度为 50%以上(P50-80%=0.2500;P>80%=0.1111),地表温度 10-20℃之间(P=0.3043);植被类型为农作物(如水稻等)(P=0.1724);水体深度<10 cm(P<5cm=0.1111;P5-10cm=0.2000),水温在小于 20℃(P=0.3239),含氧量在 3-6 mg/L 之间(P=0.2653),5.5<pH<8.5(P=0.4783);离最近道路的距离>100 m(P=0.2000),离最近居民点的距离>200 m(P=0.0400)。(3)寒露林蛙生境选择主要影响因子对寒露林蛙生境选择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影响寒露林蛙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坡度、坡位、坡向、土地利用类型、温度、水深、水体pH、水体含氧量等8个生境因子;可定义成地理因子、温度因子及水体因子三类。根据载荷值的绝对值大小可知,影响寒露林蛙生境选择的因子,首先是地理因子,其次是水体因子和温度因子。(4)寒露林蛙潜在地理适应性评价基于MaxEnt模型预测寒露林蛙潜在分布区的准确度很高,模型的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的AUC(受试者工作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值分别为0.993和0.994;寒露林蛙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36.36×104km2,潜在地理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湖南省和贵州省;影响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干月降水量,其次是最湿季降水量和降水量变异系数。这说明这几个环境因子包含重要信息。总体来看,影响因子主要为降水因子变量(最干月降水量、最湿季降水量及降水量变异系数)。当寒露林蛙种群存在概率大于0.5时,最干月降水量适宜范围为30.88 mm-133.1 mm、海拔范围为373.31 m-1839.34 m、最干季度平均温度适合范围为-4.87°C-8.19℃、等温性适宜范围为15.59-28.37℃。(5)未来气候变化下寒露林蛙分布区预测在未来2种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SSP1-2.5 和SSP5-8.5)的气候情景下,寒露林蛙适宜生境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导致总适宜生境面积呈减少趋势。在SSP1-2.6排放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寒露林蛙的高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0.11×104 km2和0.73×104km2,较现代气候条件下寒露林蛙高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下降了 98.5%和86.1%。在SSP5-8.5排放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寒露林蛙高适宜生境面积为0.34×104 km2和0.001 ×104 km2较现代气候条件下寒露林蛙高适宜生境面积下降了 95.3%和近100%。同样,寒露林蛙的中适宜生境面积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也呈现减少趋势。在未来的SSP1-2.6和SSP5-8.5排放条件下,寒露林蛙栖息地纬度有上升的趋势;在SSP5-8.5情景下,可发现移动距离较为明显,其核心分布区仍以湖南省为主。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寒露林蛙繁殖期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由地理因子、水体因子及温度因子共同作用;并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显示寒露林蛙适宜生境将进一步缩减,主要受降雨因子的影响。其旨在帮助相关林业部门更为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保护我国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供基础科学资料和参考。

王楠[3](2021)在《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之始,景观规划实践便开始了从单个目标到多个目标、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规划、传统美学提升到多个学科应用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度综合的实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是景观规划师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景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有必要关系。景观是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 Harg)眼中的垂直要素结构、是R·理查德·T·T·福曼(Richard T.T.Forman)眼中的土地镶嵌体......景观规划师们对景观有不同的认知,对应的认知框架也是有所差别,但学界没有对现有的认知思路进行总结,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与无序,规划实践和理论上的混乱。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也没有完整的被提出。认知框架的研究为统一更多的决策者的认知提供了机会,对场地清楚的认知、协调多方决策提出适合的规划方法提供了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对以上景观规划师的方法、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总结出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分析景观所运用到的多学科知识及存在的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提供建议。本文研究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问题提出、梳理国内外景观认知框架、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等相关综述研究,然后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最终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文献对景观、景观认知、景观认知框架和景观生态规划等概念进行界定,从认知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系统学、知识论等邻域出发梳理,景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知识可视化、图示激活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三章多学科知识介入LP历程梳理,纵向梳理国内外多学科介入的规划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各学科理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各阶段对景观认识上的变化。第四章为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代表性的景观规划师,并从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他们的理论及代表性案例,总结各认知框架的类型(结构性或程序性认知框架)及形成原因。第五章为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首先在第三、四章的研究基础上阐明几位景观规划师的主要思路和景观认知框架,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各底层认知的差异,然后总结各景观认知框架的使用途径。最终综合多个既有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景观生态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提出建议并尝试构建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第一,笔者总结了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信息加工阶段的多学科知识框架构建;第二,总结了既有多学科结构性、程序性景观认知框架;第三,构建了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

陈东旭[4](2021)在《基于GIS的三江源生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起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在中国的水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江源国家公园分为黄河源园区、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是三江源地区的核心区域。在三江源地区内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体制试点的基础上设立和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运用GIS、Java Script等技术,依托青海省地理信息中心、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单位提供的地理信息数据,设计并开发了基于GIS的三江源生态信息系统,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应用平台。基于GPS定位与UDP传输实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人员位置数据的实时传输、轨迹查询、超员预警等功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GIS信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国家公园可视化管理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所使用的GIS技术、Java Script技术、Postgre SQL空间数据库拓展等多项关键技术。(2)系统运用GIS勾图技术、切片技术,建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综合信息GIS管理平台,以二维图形化方式展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水系与湿地分布、珍稀野生动植物、居民点、村庄、寺院、学校、道路、景点、视频监控等分布,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应用平台。(3)三江源国家公园部分区域缺乏服务商的移动信号覆盖,部分景区在百度、高德等主流地图软件缺少详细信息。针对该情况,开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电子矢量地图,以“一图多能”为基本框架,在一张地图上实现多种功能。移动端采用离线地图,将SHP文件转换成Geo JSON文件并通过HBuilder软件整合在移动端,系统通过手机GPS位置信息转换,实现了手机移动端实时位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为移动端添加了自动语音导游、危险预警等功能。测试和运行结果表明,在没有运营商信号覆盖的情况下移动端也可以正常使用定位、导航等功能。(4)为管理人员设计开发了Web端管理平台,管理人员登录后可以实时掌握园区内超员预警信息、用户定位与历史轨迹、实时查看园区内监控信息以及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在方便了管理人员管理游客的同时也为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园区内的信息提供了便利。

郭锳洁[5](2019)在《生态介入空间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规划设计应用中的三种典型途径》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迅速,被赋予从空间上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使命,作为风景园林重要研究方向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其研究实践的方法与流派众多,难以清晰把握生态学与空间规划的关系,造成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体系的混乱,导致生态学原理无法有效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领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回答生态学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介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What)?这些途径是如何使用的(How)?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与途径,理论意义是为认知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三部分:(1)梳理了生态介入空间(生态学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介入空间的不同梳理方式(横向对比)和生态介入空间的内在发展变化(纵向发展),根据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提出了生态介入空间的三种途径,即模型法、流程法和图式法。(2)介绍了三种途径的定义、理论基础、发展沿革、操作步骤、项目应用和子方法。(3)在比较三种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途径的综合使用框架。生态介入空间的三种途径包括:(1)模型法,是把生态学模型的研究结果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途径,包括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模型、应用景观生态学模型三个典型子方法。(2)流程法,是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生态学知识或方法的途径,包括人文生态系统设计法、地理设计法、综合生态规划法三个典型子方法。(3)图式法,是总结图式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途径,包括原型提取法、原理推导法、综合图式法三个典型子方法。

郭敏[6](2019)在《基于风险评估的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保费厘定》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前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生存空间不断扩张,导致野生动物的原始生境质量急剧下降。原始森林面积减少、水资源枯竭、臭氧层造破坏、海洋污染等现象层出不穷。物种出于本性的求生欲望使得人类与野生动物在当前有限的资源环境下,彼此争夺、彼此抢占。因此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存在本身的生存利益矛盾,其关系不断恶化,矛盾冲突亦愈演愈恶。本文以亚洲象为代表,研究其与活动区域内村民的关系状态演变,利用亚洲大象的索赔数据,结合亚洲象生态学行为研究结果,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净均衡理论量化西双版纳人类冲突风险,从而厘定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纯保费。最后本研究还将这两种方法下的厘定结果与当前政府补偿标准相比较分析,主要研究内容的结果如下:(1)在2011—2016年,西双版纳亚洲象肇事损失类型补偿总金额汇总表统计了18类损失类型,其中属于农作物的玉米六年间补偿总金额最大,为17235693元,占总补偿金额的28%。其次是属于经济作物中的香蕉,补偿总金额为10331240元,占总补偿金额的17%。(2)本研究通过对21个风险因子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得到2011-2016年西双版纳受损村寨最佳聚类数目为3个,每个聚类内的数目分别为62、94、50。通过以每个聚类内受损村寨补偿金额作为应变量,建立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该三类的最佳回归模型为对数正态模型。基于该模型下每个聚类每个受损村寨每年纯保费分别为25951.0元、17837.6元、34934.9元。(3)在ArcGIS中通过对受损村庄设置缓冲区可得无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和高风险区域的平均风险指数为:11.34、30.80、50.02、65.09.最后根据两种保险精算模型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合广义线性模型对提取的21个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建立对数正态回归模型,得到特征显着的人象冲突矛盾中高危因子、安全因子和无关因子,并提出事前防范的预防措施。例如政府和村民应合理规划其居住地和其作物种植结构等。结合净均衡理论,得到17类损失类型的补偿金额最佳分布均为对数正态分布。四个风险区域内17种损失类型单位年纯保费合计为:1718.33元、4127.49元、7578.63元、9862.60元,从而做到合理科学的事后补偿。本文在西双版纳人象冲突肇事问题上提出分散人象冲突风险的保险方式,为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夏清清[7](2017)在《以“生境”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步入生态文明以来,欧美国家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物质循环同样重要,对生物过程展开了广泛研究,甚至开始认为生物才应是生态系统的研究主体,只有当生物处于稳定生存状态,才能为环境带来生态修复能力。“生物多样性的维育”成为当前生态建设的趋势。目前,我国生态规划与建设还处于重点研究生态功能与环境过程的阶段,如以千层饼叠加的生态功能适宜性方法调控土地空间利用,忽略了以生物多样性的维育、让自然做工的本体。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以本体方法论来解析国内外生态规划方法演进的趋势与经验,发现:围绕生物保护的“生境”本体是最佳的生态规划方法本体,运用“生境”空间单元更有助于理解生态“功能、过程与结构”。基于此,本文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围绕城乡生态空间运行机制中的生态“功能、过程与结构”三大核心内容,对生境本体理论展开了研究,并以此对城乡生态系统展开空间认知;进而,以城乡人为扰动所引发的城乡自然生态空间缺失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为准则,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与信息模拟技术为辅助,探索以“生境”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以生境单元为基本认知单元,构建城乡生态数据库,将高程模拟、植被模拟、水文模拟等生态空间数字模拟作为“模拟”手段,识别作为“功能团”的生境单元与潜在生境单元;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识别不同类别生境中的焦点物种;进而,以焦点物种的运动为导向,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的经验,解析各类焦点物种的运动过程;基于以上,构建出理想的由“生境源地——生境廊道——生境踏脚石”构成的生境网络结构,并运用环境过程对生境网络结构进行修正;最后,以自然生境单元功能组成为指引,探索城乡生态空间自然做工的修复方法和利用方法,并结合社会、经济、人文因素,以生态本底空间来反控城镇的生态化建设。该方法为弥补国内生态规划方法尚未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本体研究,运用了国内外生态规划方法的经验与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以此为城乡生态空间破碎化、病态化等问题的综合求解,实现从“生境自我维育”到“生境自然做工”的理想,提供物质空间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促进生态规划在生态“功能、过程与结构”系统理解基础上的体系与方法上的完善。

窦红亮[8](2017)在《东北地区驼鹿冬季生境选择和运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2011年12月-2015年3月冬季,作者在中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驼鹿分布区选取漠河、双河、汗马、南瓮河、乌尔旗汉和沾河共计6个研究地区共布设96条间距3km的样线,完成10m× 10m的调查样方1316个,同时跟踪驼鹿雪地足迹链共计84条,其中雌性驼鹿雪地足迹链35条,雄性驼鹿雪地足迹链49条,收集驼鹿粪便样本320份,综合运用野生动物生态调查研究技术、生态建模方法、种群生态学、运动生态学和营养生态学等技术,对种间互作用下驼鹿的生境选择和运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种间交互作用下的驼鹿生境选择应用资源选择函数模型、广义相加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等分析种间交互作用下不同空间尺度驼鹿的生境选择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针阔混交林和狍的潜在出现概率是影响驼鹿生境选择的主要共同因子。由于空间异质性,驼鹿对针阔混交林的选择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区域尺度,驼鹿对针阔混交林表现出回避;在局域尺度,乌尔旗汉地区,驼鹿回避针阔混交林,而在汗马和沾河地区,驼鹿对针阔混交林表现出偏爱。食物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导致驼鹿和狍的竞争强度的差异。在区域尺度,驼鹿在空间分布上回避狍;在局域尺度上,汗马地区,驼鹿在空间分布上回避狍,而在沾河和南瓮河地区,驼鹿和狍存在空间分布区域的重叠。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和种间交互作用的差异导致驼鹿在不同空间尺度生境选择因子的差异。2、行为和环境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将弯曲度熵(TorEn)作为驼鹿运动路径弯曲程度的指数,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空间尺度雌雄性驼鹿运动特征与自身行为和外在生境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采食和排泄行为是驱动驼鹿运动的主要内在因素,采食和排泄行为发生频次的增加导致雌雄性驼鹿运动路径的弯曲度增大;灌丛、针叶林和河流是影响雌性驼鹿运动特征的主要因子,在灌丛和针叶林生境,雌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距河流较近,雌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小;雪深和针叶林是影响雄性驼鹿运动特征的主要因子。雪较深时,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在针叶林生境,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局域尺度,海拔是影响南瓮河和乌尔旗汉地区雌性驼鹿运动特征的共同因子。在海拔较低的生境,南瓮河地区雌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小,乌尔旗汉地区弯曲度较大;距道路距离是影响漠河和沾河地区雄性驼鹿运动特征的共同因子。距道路较近时,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狍的出现概率是影响汗马、南瓮河和沾河地区雄性驼鹿运动特征的共同因子。狍的出现概率较高时,汗马和南瓮河地区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沾河地区弯曲度较小。对于雌雄性驼鹿,在区域尺度,针叶林、雪深和灌丛是影响雌雄性驼鹿运动特征的共同因子,在针叶林生境,雌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雪较深时雌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在灌丛生境,雌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大,而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较小,可能是性别分离机制的原因。其他影响因子存在明显差异。局域尺度,各研究地区不同性别驼鹿运动特征的影响因子存在明显差异。3、食物质量和环境压力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应用线型回归分析不同空间尺度雌雄性驼鹿运动特征与粪便样本中氮含量和皮质醇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雌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熵(TorEn)与粪便样本中氮含量显着负相关,表明食物质量的下降会导致雌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增大,雌性驼鹿可能通过加强运动以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熵(TorEn)与粪便样本中氮含量关系不显着,可能由于具有性别体二型的有蹄类动物,其雌性成体选择质量较高的食物,而雄性成体则趋向于选择食物生物量较高的食物;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弯曲度熵(TorEn)与粪样中皮质醇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食物质量的下降、种间竞争和人为干扰等(见第4章)环境压力的增大会导致雌雄性驼鹿运动路径的弯曲度增大。

李一琳[9](2016)在《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文中提出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UCN)列为易危(vulnerable,VU)等级。80年代以来,有关褐马鸡的研究逐渐深入到生物学、生态学、分子遗传学等多个领域,但有关分布以及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少,急需关注和研究。利用GIS技术、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方法研究其生境偏好,潜在适宜生境分布,通过分析森林覆盖率与其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能够帮助了解限制该受胁物种分布的关键制约因素,潜在适宜生境的分布情况,以及当前保护区存在的保护空缺,并进而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本研究根据众多历史书籍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分布记录和《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褐马鸡历史分布和当前分布的差异,利用随机森林和TreeNet模型分析褐马鸡的生境偏好,通过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分析历史分布区变化的状态,探索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分布的关系,利用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技术对褐马鸡的潜在适宜生境以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因子对MaxEnt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褐马鸡偏好1600~2100m海拔,6~16°斜坡和缓坡上的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生境选择中主要回避居民区和道路,与居民区和道路的最近距离分别保持在0.4km和 0.6km 以外。(2)褐马鸡的历史分布范围广而连续,涉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当前分布呈断裂的孤岛型,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四个省市。2000年的时间逐渐消失了大面积的历史分布区,其中以山西的历史分布区退缩最为严重。MaxEnt模型证明了褐马鸡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较之历史分布呈退缩状态。(3)当森林覆盖率大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东南部和西部都有分布。森林覆盖率在48%时,褐马鸡在山西各区的存在均值最高。当森林覆盖率小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局部消失。山西省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呈同步性,随着山西森林覆盖率降低,褐马鸡局部灭绝,因此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和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密不可分。由此推测,10%的森林覆盖率可能是保持褐马鸡小种群存活的最低临界值。(4)研究区内褐马鸡的适宜生境总面积约20,744km2,包括2,319km2的最适宜生境和18,425 km2的中度适宜生境。另外,山西北部(朔州)、中部(沁源)、东北部(五台)及河北小五台山的北部有少量适宜生境分布在研究区之外。GAP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只有8.9%的适宜生境被现有的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覆盖。有18,896 km2的适宜生境,包括9%的最适宜生境(1,861 km2)和82.1%的中度适宜生境(17,035 km2)在保护区之外成为保护空缺区域。(5)通过比较不同的样本和环境因子的组合,发现MaxEnt模型在不同的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背景下所得预测结果不同。建议在使用MaxEnt模型预测物种潜在分布时,应先对样本进行筛选,慎重选择预测环境因子,以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探索了褐马鸡历史分布区的变化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发现褐马鸡的分布变化与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关系密切,历史分布区退缩严重:用GAP分析技术获得了当前保护空缺区域,在保护区外存在大面积的适宜生境,因此建议加强褐马鸡分布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省级保护区及保护区外适宜生境的监测与保护。

刘芳[10](2016)在《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文中认为虎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对森林是否健康、生态系统是否良性循环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野生东北虎是我国特有虎,属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当前世界上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个国家级的虎豹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虎活动最频繁、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该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罗斯维克和巴斯维亚虎豹保护区接壤,其地理位置不仅成为了东北虎从俄罗斯、朝鲜向我国境内扩散的种源地,而且也成为了东北虎通往汪清自然保护区、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森林的必经之道。因此,本研究以吉林省珲春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参加珲春地区野外东北虎巡护工作等实地调查,并结合3S技术以及生态位模型,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技术手段,对珲春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为东北虎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管理等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林业调查资料、遥感影像资料以及与东北虎出现点等相关资料的支撑下,利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以及GIS地图代数法对野生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为干扰要素最大,权重值达0.493,植被要素次之;综合分析后得出东北虎生存的栖息地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马滴达、杨泡营林站东南部,以及青龙台林场东部、北部,西北沟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均与俄罗斯虎豹保护区相接壤,是东北虎可自由穿行的林区;在保护区外围区域的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珲春的河山林场,解放林场西部、大荒沟林场西北、西部林区以及三道沟、五道沟相交接的林区带,在春化西南部、敬信南部,西南部有少量分布,适宜分布区面积达到了157146.73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31.25%;次适宜区分布于珲春大部分地区,且相对集中成片,面积达到了250752.28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49.87%;不适宜区主要是城镇、建筑用地、农田大片区域,占研究面积的18.88%。2、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3S技术对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珲春地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及南部范围内;在珲春西南部的密江境内、春化镇境内以及中部的哈达门乡境内均有潜在分布区,这些区域均属于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且这些区域与栖息地适宜分布区地理位置几乎相同,同时对东北虎向我国境内广袤森林迁移起到了重要的廊道作用。3、通过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理论、最小耗费距离模型、GIS建模以及密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预测东北虎从珲春东北虎国家自然保护区向我国境内的汪清、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林区扩散和迁移时的最佳廊道路径的空间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廊道主要分布于珲春地区春化--青龙岗一带、大荒沟--解放林场一带以及西北沟--五道沟林场一带,通过路径的密度分析预测出廊道集中分布区域与东北虎活动较为频繁区域几乎相一致,说明在该区域内存在建立廊道的条件4、对珲春地区的现状调查了解到,林蛙养殖、林区放牧以及参地开垦种植已经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日常活动造成了干扰。从保护区内水网的分布现状与林蛙养殖场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林蛙养殖进行分析,通过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向河流两侧进行500m缓冲,且假设该缓冲区内全部是人为活动地带,则统计出该区域面积占据了保护区的60%以上,加之林蛙场呈分散状分布于保护区内,则推断出林蛙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同时蛙场的家犬捕猎野生动物现象较频繁,粗放散养的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的破坏明显,植被结构发生改变,牲畜与野生食草性动物发生食物竞争,并对野生小动物的活动带来了干扰;参地的开垦改变了森林的结构形态,同时降低了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综上所述,提出几点保护建议:通过减少人类在林区的活动,实行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移民等措施,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完善补偿机制,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巡护工作,及时清理栖息地范围内的猎套等,以此来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寒露林蛙繁殖期生境选择及其潜在地理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寒露林蛙研究概况
        1.1.1 物种简介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寒露林蛙研究现状
    1.2 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1.2.1 生境及生境选择简介
        1.2.2 两栖类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1.2.3 生境选择研究方法
    1.3 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1.3.1 生物地理学及其研究方法简介
        1.3.2 GIS及其在动物生态学的应用
        1.3.3 MaxEnt模型及其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水文和气候
    2.4 土壤
    2.5 野生动植物资源
    2.6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
    3.1 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方法
        3.1.1 调查时间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内容
        3.1.4 数据分析软件及方法
    3.2 潜在地理适宜性评价方法
        3.2.1 研究所需的软件工具
        3.2.2 寒露林蛙地理分布数据采集
        3.2.3 环境变量选择
        3.2.4 环境变量处理
        3.2.5 MaxEnt模型构建和结果评价
        3.2.6 适生等级划分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境描述
    4.2 生境喜好
    4.3 生境选择
    4.4 典型生境及两性个体
    4.5 影响寒露林蛙潜在适宜生境的主要因子
    4.6 当前气候条件下潜在适宜生境预测
    4.7 气候变化对潜在适宜生境的影响
5 讨论与建议
    5.1 寒露林蛙生境特征
    5.2 寒露林蛙生境选择机制
    5.3 MaxEnt模型模拟结果可靠性
    5.4 环境因子对寒露林蛙潜在地理分布的制约
    5.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寒露林蛙潜在地理分布的变化
    5.6 受威胁因素
        5.6.1 非法过渡捕捉
        5.6.2 生境的破坏与丧失
        5.6.3 环境污染
        5.6.4 气候因素
    5.7 保护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气候变化下寒露林蛙的潜在地理适宜性评价
        6.2.2 两栖类的生境特征及生境选择
参考文献
附表A 物种照
附表B 生境照
附表C 工作照
附表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学科问题凝练
        1.1.3 学科问题拆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认知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综述
        1.5.2 景观认知综述
        1.5.3 图式研究综述
        1.5.4 景观认知框架研究综述
        1.5.5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学科及实践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
        2.1.2 认知
        2.1.3 景观认知
        2.1.4 景观认知框架
        2.1.5 景观生态规划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2.2.3 图式激活理论
        2.2.4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
        2.3.1 分析框架
        2.3.2 技术路线
3 多学科介入LP历史进程梳理
    3.1 萌芽阶段(19 世纪至20 世纪初)
        3.1.1 生态学及叠图理论的提出
        3.1.2 景观系统分析法
    3.2 渗透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60 年代)
        3.2.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提出
        3.2.2 叠图分析法——手工的地图分层叠加技术
    3.3 生态学初探(20 世纪 60 年代至20 世纪 70 年代)
        3.3.1 生态理论的成熟及技术的发展
        3.3.2 量化叠图技术——适宜性评价法
    3.4 紧密合作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20 世纪 90 年代)
        3.4.1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日益完善——技术的革新
        3.4.2 综合生态方法发展
    3.5 成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3.5.1 景观生态学理论全面发展
        3.5.2 新实践的尝试
    3.6 本章小结
4 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分析
    4.1 代表性景观规划设计师判别与分类
        4.1.1 统计分析法判别
        4.1.2 层次分析法判别
        4.1.3 景观认知框架分析思路
    4.2 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2.1 “千层饼”模式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4.2.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2.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3 R·理查德·T·T·福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3.1 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框架研究
        4.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3.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4 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4.1 景观变化框架研究
        4.4.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4.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5 俞孔坚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5.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
        4.5.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5.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
    5.1 多学科认知框架总结
        5.1.1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类型总结
        5.1.2 多学科知识的搜集
        5.1.3 多学科知识转化与加工利用
    5.2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4)基于GIS的三江源生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分析
        2.1.1 园区管理者功能需求
        2.1.2 游客及科考勘探人员需求
        2.1.3 生态管护员需求
    2.2 性能需求
        2.2.1 系统的响应速度
        2.2.2 模块化设计
        2.2.3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2.3 可行性分析
        2.3.1 经济可行性
        2.3.2 技术可行性
        2.3.3 操作可行性
    2.4 系统设计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体架构与系统环境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开发目标
    3.3 系统总体架构
    3.4 系统关键技术
        3.4.1 Java Script技术
        3.4.2 Vue框架
        3.4.3 GIS地图切片技术
    3.5 系统环境搭建
        3.5.1 系统开发环境
        3.5.2 系统运行环境
        3.5.3 数据库配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转换
    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2 数据库设计流程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空间数据库设计
        4.3.2 关系数据库设计
    4.4 电子矢量地图制作
    4.5 数据格式转换
        4.5.1 SHP文件
        4.5.2 JSON文件
        4.5.3 Geo JSON文件
        4.5.4 数据转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功能与模块划分
        5.1.1 系统登录模块设计
        5.1.2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5.1.3 图层列表功能模块设计
        5.1.4 地图操作功能模块设计
        5.1.5 实时监控模块设计
        5.1.6 获取用户定位及历史轨迹模块设计
        5.1.7 超员预警模块设计
        5.1.8 危险预警模块设计
        5.1.9 自动语音导游模块设计
    5.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5.2.1 非地图相关功能模块的实现
        5.2.2 地图相关功能模块的实现
    5.3 系统功能测试
        5.3.1 系统测试
        5.3.2 系统单元测试
        5.3.2.1 登录相关功能测试
        5.3.2.2 地图相关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应用与展望
    6.1 总结
    6.2 应用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5)生态介入空间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规划设计应用中的三种典型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概念界定
        1.5.1 “生态介入空间”
        1.5.2 生态学原理
        1.5.3 景观规划设计
        1.5.4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内外文献梳理
        1.6.2 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综述法
        1.7.2 案例研究法
        1.7.3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7.4 比较研究法
    1.8 写作内容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生态介入空间的不同梳理方式
        2.1.1 以原理范式为主导的梳理方式
        2.1.2 以时间范式为主导的梳理方式
    2.2 生态介入空间的内在发展变化
        2.2.1 生态思想的呼吁
        2.2.2 时代背景的推动
        2.2.3 生态学学科的建立
        2.2.4 生态介入空间的综合发展
    2.3 生态介入空间三种途径的提出
        2.3.1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的延伸
        2.3.2 “程序性理论”和“实质性理论”的延伸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3 模型法
    3.1 模型法简介
        3.1.1 模型法的定义
        3.1.2 模型法的发展
        3.1.3 模型法的特点
    3.2 模型法的理论基础
        3.2.1 系统论
        3.2.2 多学科的合作
    3.3 模型法的操作步骤
    3.4 典型模型法
        3.4.1 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
        3.4.2 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模型
        3.4.3 应用景观生态学模型
    3.5 小结
4 流程法
    4.1 流程法简介
        4.1.1 流程法的定义
        4.1.2 流程法的发展
        4.1.3 流程法的特点
    4.2 流程法的理论基础
        4.2.1 多学科交叉
        4.2.2 人类生态学
    4.3 流程法的操作内容
    4.4 典型流程法
        4.4.1 约翰·莱尔与人文生态系统设计法
        4.4.2 斯坦尼兹与地理设计法
        4.4.3 斯坦纳与综合生态规划法
    4.5 小结
5 图式法
    5.1 图式法简介
        5.1.1 图式法的定义
        5.1.2 图式法的发展
        5.1.3 图式法的特点
    5.2 图式法的理论基础
        5.2.1 结构主义
        5.2.2 语言学
    5.3 图式法的操作步骤
    5.4 典型图式法
        5.4.1 原型提取法
        5.4.2 原理推导法
        5.4.3 综合图式法
    5.5 小结
6 结论
    6.1 三种途径的对比
    6.2 三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6.3 生态介入空间途径的发展趋势
        6.3.1 从经验导向到科学导向
        6.3.2 从专家决策到公众参与
        6.3.3 从简单分析到综合分析
        6.3.4 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综合发展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图片索引
附录-Ⅲ表格索引

(6)基于风险评估的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保费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进展
        一、关于人象冲突的研究
        二、关于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保费厘定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文拟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域介绍
        一、地理特征
        二、气候条件
        三、生物类型
        四、人口与经济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风险评估的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保费厘定实证及结果
    第一节 本研究对象统计口径
    第二节 人象冲突损失状况
        一、总损失统计数据描述
        二、受损类别特征统计描述
    第三节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厘定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保费结果
        一、被解释变量纯保费的模型类型确定
        二、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中受损村寨聚类分析
        三、对各聚类中的受损村寨建立广义线性模型
    第四节 基于净均衡理论厘定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保费结果
        一、发生人象冲突村寨风险等级情况
        二、纯保费厘定
    第五节 本文研究结果与当前政府补偿标准对比
        一、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厘定的纯保费当前政府补偿标准对比
        二、基于净均衡理论厘定的纯保费与当前政府补偿标准对比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7)以“生境”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相关背景
        1.1.1 全球步入生态文明以来对生态本体的认知
        1.1.2 我国城乡生态规划与建设本体尚不明晰
    1.2 选题方向、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方向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释义
        1.3.1 本体
        1.3.2 生境(栖息地)
        1.3.3 生境单元
        1.3.4 生境网络(生态网络)
    1.4 研究尺度、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范围与尺度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2 生态规划方法本体的演进趋势
    2.1 以景观美学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
        2.1.1 自然景观美学阶段
        2.1.2 人本主义景观美学阶段
        2.1.3 生态景观美学阶段
    2.2 以生态适宜性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
        2.2.1 人文生态适宜性研究时期
        2.2.2 自然生态适宜性方法时期
        2.2.3 泛自然生态适宜性方法时期
    2.3 以生态学“景观”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
        2.3.1 景观生态优化法
        2.3.2 土地生态设计方法
        2.3.3 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方法
    2.4 生态规划方法发展趋势:以“生境”为本体的规划方法
        2.4.1 从“土地单元”、“景观单元”到“生境单元”
        2.4.2 从“生态适宜性区划”、“景观生态格局”到“生境网络”
    2.5 小结
3 基于“生境”本体理论对城乡生态系统的空间认知
    3.1 生境单元作为生境“功能团”
        3.1.1 生境单元的尺度问题
        3.1.2 生境单元的分类方法
        3.1.3 生境单元的空间结构
    3.2“物种运动”对生境过程的理解
        3.2.1 生物关键种理论
        3.2.2 动物运动理论
        3.2.3 动物运动廊道与运动阻碍
    3.3 生境过程对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认知
        3.3.1 生境垂直生态过程
        3.3.2 生境水平生态过程
        3.3.3 城乡生境系统网络认知
    3.4 小结
4 以“生境”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体系构建
    4.1 生境生态规划方法的工作基础与关键技术
        4.1.1 基础数据调查与收集
        4.1.2 地理信息系统(GIS)模拟手段
        4.1.3 生境制图方法
    4.2 生境生态规划方法体系构建
        4.2.1 生境单元辨识
        4.2.2 潜在生境单元寻找
        4.2.3 焦点物种选择
        4.2.4 生境水平生态过程解译
        4.2.5 生境网络结构框架构建
    4.3 小结
5 新都区生态规划:生境单元“功能”认知
    5.1 新都区生境现状条件
        5.1.1 基本概况
        5.1.2 土地利用状况
        5.1.3 林地分布状况
        5.1.4 水系分布现状
        5.1.5 新都区动植物现状
    5.2 新都区生态空间历史演进
        5.2.1 地形地貌:五分平坝、一分台地
        5.2.2 水系演进:从自然到人工
        5.2.3 林地空间的演替
        5.2.4 城市建设的历史生态逻辑
    5.3 新都区生境单元辨识
        5.3.1 自然生境单元辨识
        5.3.2 半自然生境单元辨识
        5.3.3 人工生境单元辨识
        5.3.4 潜在生境单元寻找
6 新都区生态规划:基于生境本体的生境网络构建
    6.1 新都区焦点物种选择
        6.1.1 不同生境单元的焦点物种选择
        6.1.2 各焦点物种的生境特点与运动特性
    6.2 新都区生境水平生态过程解译
        6.2.1 生境源地评估与选择
        6.2.2 生境廊道与生境踏脚石评估
        6.2.3 焦点物种运动过程模拟:生境廊道与踏脚石的选择
    6.3 新都区生境网络框架构建
        6.3.1 生境网络结构构建
        6.3.2 生境网络结构的环境修正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8)东北地区驼鹿冬季生境选择和运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驼鹿生境选择
    1.3 动物运动生态学研究
    1.4 课题来源
    1.5 课题的总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总目标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漠河地区
    2.2 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4 南翁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5 沾河地区
    2.6 乌尔旗汉地区
3 种间交互作用下驼鹿的生境选择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外业抽样调查
        3.2.2 GIS数据
        3.2.3 驼鹿的生境选择
        3.2.4 驼鹿和狍的种间关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驼鹿同域分布物种资源选择函数模型
        3.3.2 不同空间尺度驼鹿的生境选择
        3.3.3 不同空间尺度驼鹿和狍的种间关系
    3.4 讨论
        3.4.1 种间交互作用对驼鹿生境选择的影响
        3.4.2 尺度和空间异质性对驼鹿生境选择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行为和环境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野外足迹跟踪调查
        4.2.2 GIS数据
        4.2.3 性别鉴定
        4.2.4 路径弯曲度的尺度分析
        4.2.5 路径弯曲度熵的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地区雌雄性驼鹿运动路径分析的最适尺度
        4.3.2 区域尺度行为和环境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
        4.3.3 局域尺度行为和环境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
    4.4 讨论
        4.4.1 行为对驼鹿运动特征的影响
        4.4.2 生境变量对驼鹿运动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食物质量和环境压力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粪样中氮含量的测定
        5.2.2 粪样中皮质醇含量的测定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区域尺度食物质量和环境压力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
        5.3.2 区域尺度粪样中氮和皮质醇含量的关系
        5.3.3 局域尺度食物质量和环境压力驱动下的驼鹿运动特征
    5.4 讨论
        5.4.1 食物质量对驼鹿运动特征的的影响
        5.4.2 环境压力对驼鹿运动特征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保护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褐马鸡的研究进展
        1.1.2 褐马鸡的保护现状
        1.1.3 物种分布的研究进展
        1.1.4 物种分布模型(SDM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1.1.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1.1.6 保护空缺分析(GAP分析)
    1.2 数据分析方法
        1.2.1 随机森林
        1.2.2 主成份分析
        1.2.3 MaxEnt模型
        1.2.4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1.2.5 假阴性率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
        1.4.1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1.4.2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1.4.3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1.4.4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1.4.5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森林资源
    2.3 自然保护区概况
        2.3.1 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2 山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3 河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4 北京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3.1 主要生境因子选择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t检验
        3.3.2 重要性评估
        3.3.3 主成份分析
        3.3.4 褐马鸡对生境因子的偏好
    3.4 讨论
    3.5 小结
4.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4.1 分布数据来源
        4.1.1 历史分布数据
        4.1.2 当前分布数据
    4.2 数据处理
        4.2.1 分布记录图象化
        4.2.2 MaxEnt模型
        4.2.3 研究区域
    4.3 结果
        4.3.1 褐马鸡的分布范围
        4.3.2 MaxEnt模型预测
    4.4 讨论
        4.4.1 褐马鸡的历史分布
        4.4.2 褐马鸡的当前分布
        4.4.3 MaxEnt模型验证
    4.5 小结
5.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5.1 方法与分析
        5.1.1 研究区域
        5.1.2 生境因子选择
    5.2 结果
        5.2.1 山西森林覆盖率的历史变化
        5.2.2 褐马鸡的存在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6.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6.1 数据准备
        6.1.1 研宛区域
        6.1.2 样点和生境因子获取
    6.2 保护区的GAP分析
        6.2.1 生境图层处理
        6.2.2 MaxEnt模型预测
        6.2.3 GAP分析
    6.3 结果
        6.3.1 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评估
        6.3.2 褐马鸡适宜生境等级及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6.3.3 当前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6.4 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6.5 小结
7.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7.1 研究方法
        7.1.1 研究范围
        7.1.2 样本量与精度划分
        7.1.3 环境变量
        7.1.4 MaxEnt模型分析
    7.2 研究结果
        7.2.1 MaxEnt模型检验
        7.2.2 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
    7.3 样本和预测背景对MaxEnt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7.4 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总结
    8.2 保护建议
        8.2.1 栖息地保护
        8.2.2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8.2.3 扩大保护区,开展再引入工作
        8.2.4 控制人为干扰
        8.2.5 开展科研教育
        8.2.6 森林覆盖率的保障线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10)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东北虎种群演变及分布格局
        1.1.2. 我国东北虎所面临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野生东北虎研究概况
        1.2.2. 野生东北虎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与交通概况
        2.1.4. 人虎冲突现状
    2.2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3.1.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2.3.2.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2.3.3.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2.3.4.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4 研究方法
        2.4.1. 3S技术与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与GIS地图代数理论
        2.4.3. 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原理)模型分析方法
        2.4.4.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2.5 技术路线
3.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3.1. 栖息地生境适宜性概述
    3.2. 研究方法及过程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评价因子选择与单因子生境分析
        3.2.4.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GIS综合评价
    3.3. 结果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4.1. 生态位模型概述
    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4.2.1. 最大熵原理(MaxEnt)模型及检验
        4.2.2. 数据准备与模型应用
    4.3. 模型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1. MaxEnt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2. MaxEnt预测结果环境变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5.1. 景观连接度(connectivity)的概述
    5.2.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原理
    5.3. 潜在廊道预测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准备
        5.3.2. 潜在廊道预测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6.1 概述
    6.2. 林蛙养殖的影响分析
        6.2.1. 林蛙养殖现状
        6.2.2. 数据准备与处理过程
        6.2.3. 水系缓冲区处理与结果分析
    6.3. 放牧对保护区的影响
    6.4. 参地种植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apGIS平台的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专家系统中推理机的研究与实现[J]. 高宏伟,周艳秋,满都呼,付和平,李明,付江锋. 草业科学, 2021(08)
  • [2]寒露林蛙繁殖期生境选择及其潜在地理适宜性评价[D]. 夏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D]. 王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GIS的三江源生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东旭.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5]生态介入空间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规划设计应用中的三种典型途径[D]. 郭锳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基于风险评估的西双版纳人象冲突保费厘定[D]. 郭敏.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7]以“生境”为本体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D]. 夏清清. 重庆大学, 2017(06)
  • [8]东北地区驼鹿冬季生境选择和运动特征研究[D]. 窦红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9]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D]. 李一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D]. 刘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