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罕见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楚雄市罕见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一、楚雄罕见暴雨天气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叶凤艳[1](2020)在《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过程,虽然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占全球水文循环系统总水量的比例较小,但却是全球水文循环过程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降水形成必不可少的水汽条件,其变化大至影响到一个全球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小至影响到一定区域范围的降水时空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受到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影响,干湿分明,因此研究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情况区域气候异常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明确区域内降水时空演变过程、异常变化机理以及对研究区内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云南省14个气象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并探讨了水汽输送和同期降水时空分布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⑴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上空水汽含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上空水汽含量空间分布与地势走向相反,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递增,年际变化显着,21世纪开始水汽含量逐年下降;年内分布为单峰型,7月水汽含量最高,1月份最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水汽含量最大,冬季最小,与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红河州水汽含量最大,同一纬度上的楚雄市和昆明市最小。春、夏两季水汽含量出现先减后增趋势。⑵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以纬向输送为主。水汽来源随季节移动,春季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北部和西太平洋;夏季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水汽流,受西南季风控制,风向以西南风为主,楚雄州内水汽输送强度最大,红河州境内强度最小;秋季,受中南半岛上空副高反旋环流的影响,西部受到西南风控制,北部水汽输送强度大于南部,由北向南逐渐减弱;冬季,南支槽加强阶段,水汽来源为中纬度。5、6、7月份水汽输送强度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输送通量等值线逐渐南移,受到南亚高压和印度低压的影响,水汽输送强度在7月达到最大值。7月份,850hpa气层上,研究区南部地区存在水汽辐合中心,而450hpa气压层上,研究区西南部为水汽辐散带,因此西南部易于降水的形成,夏季降水丰沛。⑶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多年平均水汽总输入量为270.15km3,水汽总输出量为264.86km3,净输入量为5.29km3,大部分年份水汽收支表现为“盈余”,且水汽净收支量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区西侧边界为水汽输入边界,东侧边界为水汽主要输出边界。季节差异明显,雨季收支为“+”,是“盈余”状态,旱季为“-”,表现为“亏损”状态;春季和冬季为水汽“亏损”,夏季和秋季水汽为“盈余”状态;四个季节的水汽净输入量均有增加趋势。⑷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降水时空分布及水汽输送与降水时空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局地差异大,表现为“夏秋春冬”型,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90%;红河州一年四季降水量最大,楚雄州春季、冬季降水量最少;春季、夏季降水量有下降趋势,且春季下降趋势大于夏季;秋、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冬季增加趋势大于秋季。水汽条件、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其散度的季节变化影响着研究区内的降水季节变化,并与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尹丽云[2](2019)在《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是典型低纬高原地区,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同时受季风低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切变线等天气系统相互交汇影响,是我国强对流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冰雹、雷暴等强对流是云南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云南复杂的地形对强对流冰雹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影响十分明显,对流单体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差异十分显着,因此不同地形条件对云南不同季节、不同类型强对流冰雹活动发展演变的影响和机理研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认识云南复杂天气背景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强对流(强降水、冰雹)的基本活动特征(源、移动路径、生命史、VIL(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等)、触发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冰雹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揭示云南强对流(冰雹)的源、移动路径、生命史演变和代表云内粒子垂直发展程度的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分布特征、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差异及成因。本研究在统计分析云南强对流的天气背景和物理量特征差异的基础上,筛选出934个强对流过程,根据移动路径、生命史和VIL对强对流进行分类,开展强对流发展演变特征研究;对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针对超级单体强对流过程,在开展演变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对强冰雹对流中的宏微观特征进行模拟和机理分析。云南强对流有以下主要特征:(1)云南强对流的环流形势主要有切变线、夏季辐合系统、热带低值系统(台风低压)、南支槽4种主要天气类型。受地形影响,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的动力、热力和不稳定参数有显着差异。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的滇西北地区强对流移动距离最短,滇西南移动距离最长可超过100km。局地型(Path≤ 30km)和中距离型(30km ≤ Path ≤ 60km)强对流活动集中分布在小坡度但起伏多变、冷暖空气交汇最频繁、有较好水汽条件的滇中地区;中长距离型(60km≤Path≤100km)强对流集中分布在滇东南和滇西南地区;长距离型(Path≥100km)对流单体受天气系统影响较大,滇中地区多为偏西路径,滇西北地区为西北路径,其余地区为偏东路径。短生命史(time<90min)强对流活动密集出现在小坡度、水陆交界差异和夏季系统影响最为显着的云南中部地区,其特点是移动距离短,沿引导风场移动;中等生命史(90min≤5≤time<150min)强对流分布较分散,局地型出现在滇中、滇东北和滇西北地区,中长距离型出现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距离型分布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生命史(time≥150min)对流单体与长距离型对流活动对应较好。(2)南支槽过程有利于VIL增加,夏季系统水汽条件好,但强对流内粒子直径小,VIL偏小,冷锋切变过程0℃C层温度低,强对流内粒子相态易向固态转换,对VIL的明显增加具有较大贡献作用。4月对流单体以中长距离型为主,6、7月对流单体以短距离为主,8月局地型对流单体受地形作用影响最明显,长距离型对流单体则以天气系统影响特征为主。(3)VIL峰值与强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45dBz回波高度与最大强度、顶高的相关性较好。春季温度层和动力条件有利于软雹充分循环增长,凝结核在-10~-20℃冰晶层和0~-10℃过冷水层不断与过冷水滴和冰晶碰并增长,形成冰雹,顶高偏低但等温层最大反射率大,VIL明显偏大。夏季冰雹强对流软雹粒子直径小,不同温度层的回波强度整体偏弱,VIL值偏小,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与春季相比均偏高1-2km。单单体冰雹强对流过程生消时间短,降雹前后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倒“V”型特征,多单体强对流不同强度回波高度高但跃增特征偏弱,代表冰雹云内大粒子的35dBz、45dBz回波高度比单单体风暴偏高1-2km,强度与单单体强对流基本一致,VIL值和跃增明显偏小。飑线中强单体生消过程频繁,跃增特征不明显,表明了飑线内部回波结构特征的复杂性。(4)滇中及以东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的VIL、不同等温层反射率因子明显偏大,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三级跳跃增显着;滇西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偏强但跃增不明显,高度的倒“V”型特征不明显,不同强度回波高度均偏低约2km且较为分散,VIL比中东部冰雹过程偏大;滇西北地区以局地对流为主,不同高度上回波强度与滇西、滇中相比明显偏弱但跃增明显,VIL明显偏小但阶梯状跃增显着;滇东北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高度、VIL均偏大,倒“V”型特征显着,0℃层回波强度跃增与最大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5)云南冰雹强对流过程以负地闪占主导地位,随着生命史增加,正地闪比例不断减小,降雹前后出现不同程度跃增。降雹前30min短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粒子增长速度达到最强,长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梯度变化不明显,对流云内强上升气流和粒子在降雹前主要增长时间为30min。(6)对强对流个例的垂直结构特征和回波演变分析表明: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是导致冰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干冷空气入侵一方面降低了强对流内部温度层高度,使对流内混合相态粒子增长区增厚,利于冰雹粒子的累积生长和云内电荷的累积,另一方面增强了云内垂直运动,有利于上升、下沉气流的维持和大冰雹粒子的生长。(7)对两种不同天气背景下强对流单体模拟与实况对比,发现WRF模式对强对流的模拟效果较好。针对台风热带低压型,出现超级单体的关键机制是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使得风暴内部形成上升、下沉运动的正反馈作用,气压场增加,地面出现冷堆、阵风锋。南支槽型强对流过程,低层暖湿入流和中高层干冷空气入侵,使得降水蒸发作用与下沉运动形成正反馈作用,风暴维持的关键机制都来源于雷暴下沉运动与后侧入流叠加后产生的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两类天气背景下超级单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入流导致的风暴内冰雹尺寸、地闪活动的差异。20170823过程入流来自于后侧急流出口区深厚暖湿气流,配合前侧低层干冷空气和后侧中高层冷气团向低层渗透,风暴内上升运动剧烈,发展高度高,粒子混合比、数浓度明显偏高,数浓度较大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后携带负电荷,导致超级单体负地闪密集,强烈上升运动在高层辐散,大量携带正电荷的冰晶粒子向后侧云砧部位输送,成熟阶段出现正地闪。20180417过程入流则为前侧槽前暖湿气流,后侧干冷空气入侵形成超级单体内部的上升运动,对流偏弱使上升气流达到顶部后未出现明显辐散,冰晶粒子集中出现在风暴顶部霰粒子生长区上方,过冷水区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携带负电荷,整个过程无正地闪出现。

聂选华[3](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张思豆,张杰,曹杰[4](2018)在《云南一次致灾暴雨过程WRF模式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三重嵌套网格,利用NCEP的1°×1°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WRF模式,对2014年6月6日08:00-7日08:00川滇切变线致灾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较为客观地模拟出暴雨过程的落区和强度,较好地反映了强降水过程的实况和基本特征,模式能很好地指示出强降水发生的高湿水汽条件以及正涡度发展、强烈上升运动和下正上负垂直螺旋度结构的动力条件,模拟的上升运动位置及700 h Pa正涡度带和正垂直螺旋带亦对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性,另外除了模拟的切变线位置稍偏西偏南而导致暴雨区稍偏西偏南外,对高低层影响系统的走向、结构、位置和强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相近,表明该模式对云南省切变线致灾暴雨系统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陈婕[5](2017)在《云南夏季降水事件诊断分析》文中提出进行全球变暖背景下云南夏季降水事件及其环流特征的研究,对理解云南复杂地形和地理条件下的旱涝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了1960-2011年9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将降水事件划分为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五个等级,分别探讨了每个气象站不同等级降水事件的年际变化以及相应的环流特征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结果显示,云南夏季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受到大雨和暴雨事件的控制,不同站点的不同等级降水事件显示出了相似的环流特征,出现中雨、大雨和暴雨时,我国北方地区高空(200hPa)西风急流的减弱导致站点附近出现气流辐散,与此同时,低空(700hPa)增强的西南季风携带了更多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并在站点附近形成气旋,使得对流层出现了强烈的上升气流,为降水事件提供必要的动力和水汽支持,而出现小雨时,环流异常消失。为了加深对云南降水事件的理解,进一步对全省大范围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层(200hPa)西风急流的减弱,中层(500hPa)滇缅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互作用以及低层(700hPa)水汽输送的增强对全省大范围暴雨的出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西风急流的减弱对云南的单站降水和全省大范围暴雨事件的产生都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分别对引起云南降水事件和全省大范围暴雨事件的西风急流减弱的原因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探讨云南降水事件出现的物理机制。结果发现,出现中雨、大雨和暴雨时,从地面到200hPa的中纬度增温导致了中纬度经向温度梯度(30°-45°N)的减弱,使得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西风急流出现了减弱现象,并且降水的强度与增温的强度密切相关,出现小雨时,气温异常消失;出现全省大范围暴雨时,从地面到200hPa的中纬度地区出现了比单站暴雨发生时更显着的增温,引起了经向温度梯度减弱的加强,从而使中纬度西风急流(25°-42°N)的减弱加强,进而为全省大范围暴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支持。

朱莉,张腾飞,丁治英[6](2015)在《云南两次灾害性特大暴雨不稳定机制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将NCEP 1°×1°格点资料作为初始场,应用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对位于我国低纬度高原云南的两次典型的局地特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使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绘制了T-ln P图,计算了LI指数、CAPE指数、CIN指数、相当位涡(EPV)等物理量,对云南两次局地特大暴雨个例的条件不稳定性、对流不稳定性以及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两次局地特大暴雨个例的不稳定机制各不相同,当层结稳定、对流稳定或弱不稳定时,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也会引发强降水。

周泓,尤红,李璠,蔡爱萍[7](2013)在《2012年初夏滇中首场暴雨过程诊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卫星云图TBB资料和NCEP 1°×1°分析资料,应用滤波和广义位涡理论,对2012年6月1—2日云南省中部的首场切变冷锋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天气系统是该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强降水均发生在云顶亮温等值线梯度较大一侧,回波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回波发展高度较低,但回波结构致密,低质心,以液态降水粒子为主,因此降水分布不均匀,但降水效率高;水汽源地为孟加拉湾;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带与冷锋、切变线、中尺度辐合线以及β中尺度低涡位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700 hPa,850 hPa水汽通量强辐合区中心位置叠加时,其所在区域地面降水增强;强降水区域上空中低层广义湿位涡的正异常现象体现了降水区中低层高水汽集中特征;单站上空低层的广义湿位涡正异常增加时,地面降水强度增加,反之减小;800 hPa广义湿位涡正异常区对地面降水分布有一定指示作用,但暴雨中心与广义湿位涡强中心并不完全重合。

赵振江[8](2012)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自然灾害研究新方法,是从社会角度看自然灾害。通过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社会原因和自然灾害背景,认识社会易损性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过程,来揭示自然灾害潜在带来的损失——社会易损性。“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评价的目标是从社会承灾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遭到破坏之后的恢复能力。构建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社会易损性程度存在的差异。在理论研究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国际灾害研究组织对灾害易损性研究的重要成就和研究进展;阐述了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失衡角度分析了社会的易损性产生的原因。人地关系失衡是导致自然灾害暴发、使自然灾害破坏力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中,基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人类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建立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构分为三个目标层。其中包括,人口易损性、社会结构易损性和社会文化易损性。在状态层中主要有弱势群体指数、人口压力指数、易害职业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社会资本指数、社会组织指数、社会保障指数、社会安全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灾害文化指数构成。并分析了有些指标会增加社会的易损性,一些指标会减小社会的易损程度。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中,选择多要素、多指标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度的叠加运算。在要素指标筛选中,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区间估计方法,从构建的32个指标中,选取24个相对重要的指标作为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在易损性指标权重设置中,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相关指标的权重进行叠加计算,得到各社会易损性指标的权重值。根据多要素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计算,将原始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化处理,并对相应的权重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区域社会易损度值。在易损度等级划分中,采用ARCGIS自然分割法将社会的易损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对相应地区进行图形表示,显示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空间格局”在地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易损性,南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社会易损性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分区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稍大,东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相对较小。从总体水平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中度易损性地区。在地域空间上,社会易损性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矿业城市集中区域;北方农牧交错带;三江平原地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山东半岛南部丘陵区;黄土高原区;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盆地区;西部少数民族积聚区。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采矿业从业人员等是重要的易损人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灾害社会易损性有较高的耦合关系,社会经济越发达则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就越低;社会的受教育水平、社会人口对灾害的感知程度等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另外,人口密度、少数民族比重、对外的开放程度以及自然灾害背景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的重要方面。

李宏波,何萍[9](2011)在《云南高原城市发展对降雨的影响——以楚雄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楚雄市1965—2010年的降雨特点,采用同时期城区(楚雄站)与郊区(南华站、双柏站)雨量横向对比和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年降雨量、季节雨量和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年雨量、汛期雨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降雨年内分配集中雨季的趋势更加明显;城市化发展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有增加或减少,对大雨和暴雨有增加作用,小雨和中雨有所减少。城市化发展使城市大雨和暴雨增多,所以要加强城市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

何萍,王金萍,李宏波[10](2011)在《云南高原滇中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云南高原滇中"2007.02.01"降雪天气前期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及发生时的卫星云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雪过程发生前500hPa四川中部到西藏南部的西风槽形成发展比较迅速,700hPa在川滇间形成一条横切变,高通滤波后切变低涡附近由原来的正值区变为负值区,促进了低层辐合系统的加速发展。卫星云图有明显的冷云降水的云图特征,温度平流显示,冷舌是由滇西北侵入我省,与影响楚雄大部分冷空气的东北路径有所不同。

二、楚雄罕见暴雨天气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楚雄罕见暴雨天气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多源数据处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多源数据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 水汽含量特征分析
    3.1 水汽含量空间分布
    3.2 水汽含量时间分布
    3.3 水汽含量周期、趋势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4.1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
    4.2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特征
    4.3 水汽辐合与辐散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汽收支特征分析
    5.1 水汽收支
    5.2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收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与降水关系
    6.1 资料和方法
    6.2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降水时空变化
    6.3 水汽输送变化与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关系探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2)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强对流天气
        1.1.2 强对流预警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1.1.3 强对流过程的演变
    1.2 强对流的形成
        1.2.1 强对流发展的基本条件
        1.2.2 强对流的分类
    1.3 强对流的生消过程
    1.4 强对流中的闪电
        1.4.1 闪电与云内降水粒子
        1.4.2 强对流云中的电荷极性
        1.4.3 强对流演变与闪电活动
    1.5 强对流生命史的研究情况
        1.5.1 强对流生命史
        1.5.2 雷达和闪电与强对流演变
    1.6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算法
        2.1.1 SCIT算法
        2.1.2 SCIT算法的应用和改进
    2.2 强对流的雷达回波资料质量控制
    2.3 冰雹灾情资料的质量控制
    2.4 地闪观测资料
    2.5 天气背景分类
    2.6 强对流生命史划分
    2.7 CAMS云方案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
第三章 云南复杂地形下强对流活动特征
    3.1 云南强对流天气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
        3.1.1 主要天气背景
        3.1.2 主要天气类型的物理量场分析
        3.1.3 地形对闪电活动分布的影响
    3.2 强对流的空间分布
        3.2.1 强对流的移动路径
        3.2.2 强对流单体的分布
        3.2.3 不同月强对流空间分布
    3.3 强对流结构的日变化
        3.3.1 VIL日变化
        3.3.2 最大反射率日变化
        3.3.3 回波高度日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冰雹强对流的发展与演变
    4.1 强对流分类与闪电活动
        4.1.1 强对流的分类
        4.1.2 强对流中的闪电活动
    4.2 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2.1 云南冰雹过程雷达回波参量频次特征分析
        4.2.2 冰雹过程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4.2.3 不同季节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2.4 不同类型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2.5 不同区域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3 冰雹强对流的生命史
        4.3.1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
        4.3.2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的地闪演变特征
        4.3.3 标准化的回波特征参数梯度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一次台风低压前侧超级单体演变个例分析
    5.1 天气形势背景
    5.2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物理量场分析
    5.3 超级单体的回波演变特征
    5.4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回波预警指标分析
    5.5 超级单体结构模型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两次超级单体过程的数值模拟
    6.1 模式介绍
    6.2 2017年8月23日超级单体的数值模拟
        6.2.1 超级单体环境场与结构演变
    6.3 2018年4月17日飑线的超级单体数值模拟
        6.3.1 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分析
        6.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3.3 超级单体风场与结构特征
    6.4 两个不同类型超级单体的概念模型对比
    6.5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全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4)云南一次致灾暴雨过程WRF模式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模拟方案
    1.1 实况观测资料
    1.2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1.3 模拟方案
2 降水实况和灾情
3 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对比
    3.1 24 h累积降水量
    3.2 500 h Pa形势场对比
    3.3 700 h Pa流场对比
4 数值模拟结果诊断分析
    4.1 水汽条件
    4.2 涡度
    4.3 垂直运动
    4.4 螺旋度
5 结论

(5)云南夏季降水事件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云南旱涝研究进展
        1.2.1 云南旱涝特征研究
        1.2.2 云南干旱成因研究
        1.2.3 云南降水物理机制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2.1 数据
        2.1.1 云南降水资料
        2.1.2 再分析资料
    2.2 方法
        2.2.1 降水事件分类
        2.2.2 合成分析和显着性检验
第三章 云南降水事件分析
    3.1 夏季降水量特征
    3.2 不同等级降水事件环流特征
    3.3 不同等级降水事件水汽输送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云南全省大范围暴雨事件分析
    4.1 环流特征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风急流减弱原因探讨
    5.1 云南降雨时西风急流减弱的特征
    5.2 云南降雨时西风急流减弱的原因分析
    5.3 云南大范围暴雨时西风急流减弱的原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云南两次灾害性特大暴雨不稳定机制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模式方案设计和模拟效果检验
2条件稳定性分析
3对流稳定性分析
4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性分析
5小结

(8)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方面的研究
        1.2.2 我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进展
        1.2.3 我国关于自然灾害区划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框架
2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
    2.2 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
        2.2.1 人地关系演进与自然灾害
        2.2.2 从当代人地关系看自然灾害
    2.3 易损性
    2.4 社会易损性
    2.5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内容及影响因素
        2.5.1 社会人口构成
        2.5.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
        2.5.3 社会灾害文化
3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流程
    3.2 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目标与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指标解释
    3.3 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3.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
        3.3.2 灰色系统分析法选取指标
        3.3.3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3.3.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4 中国自然灾害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4.1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4.1.1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强度大、频率高、损失严重
        4.1.2 中国自然灾害灾害链、灾害群多发
    4.2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背景
        4.2.1 地质地貌环境成灾因子
        4.2.2 气象气候环境成灾因子
        4.2.3 水文环境成灾因子
    4.3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背景
        4.3.1 人口驱动因子
        4.3.2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驱动因子
        4.3.3 灾害文化驱动因子
5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5.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数据基础与处理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5.5 社会易损度的等级划分
6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
    6.1 社会人口易损性空间格局
    6.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易损性空间格局
    6.3 社会文化易损性空间格局
    6.4 社会综合易损性空间格局
7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1 东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1.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7.2 中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2.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7.3 西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3.1 典型区域分析——以云南为例
        7.3.2 典型区域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7.4 结果分析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1990--2010 年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及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构成值
附录 B: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建立原始数据
附录 C: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 D: 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附录 E: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9)云南高原城市发展对降雨的影响——以楚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1.1 气候概况
    1.2 城市化发展概况
2 城市化发展对降雨的影响
    2.1 资料和方法
    2.2 城市发展对降雨量的影响
        2.2.1年雨量分析
        2.2.1.1 年雨量变动趋势
        2.2.1.2 城郊年雨量对比分析
    2.3 城市化发展对降雨季节分配的影响
    2.4 城市化发展对不同类型降雨雨日数的影响
    2.5 楚雄市城市洪涝、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
3 结论

四、楚雄罕见暴雨天气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特征研究[D]. 叶凤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2]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D]. 尹丽云. 云南大学, 2019(09)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4]云南一次致灾暴雨过程WRF模式模拟分析[J]. 张思豆,张杰,曹杰. 灾害学, 2018(04)
  • [5]云南夏季降水事件诊断分析[D]. 陈婕. 兰州大学, 2017(07)
  • [6]云南两次灾害性特大暴雨不稳定机制的对比分析[J]. 朱莉,张腾飞,丁治英.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2)
  • [7]2012年初夏滇中首场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 周泓,尤红,李璠,蔡爱萍. 应用气象学报, 2013(06)
  • [8]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D]. 赵振江.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2)
  • [9]云南高原城市发展对降雨的影响——以楚雄市为例[J]. 李宏波,何萍. 山地学报, 2011(05)
  • [10]云南高原滇中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A]. 何萍,王金萍,李宏波. 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标签:;  ;  ;  ;  ;  

楚雄市罕见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