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监测网络现状及对策

单元监测网络现状及对策

一、机组监测网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牛俊强,郭昆,李寅,范威[1](2021)在《湖北省地下水监测现状及思考》文中认为系统分析总结湖北省地下水监测现状,梳理省内地下水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从强基础、稳运行、优服务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提出从全域覆盖、多层监测、突出重点等方面持续优化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从加强监测点管理与保护、优化监测内容、提升监测能力等方面保障监测网络的持续稳定运行,从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数据产品、畅通服务渠道等方面拓展地下水监测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果。

刘景涛[2](2020)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第四系沉积厚度较薄,平原区存在众多基底隆起,对地下水流场形成阻滞,同时河网密集发育,对含水层进行了纵向切割,使得该区地下水流场异常复杂,叠加上高强度的生活排污和数以万计的工业潜在污染源分布,使得该区地下水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以2016~2018年的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2005~2008年水质测试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图解法分析地下水化学组分、水化学类型和地下水水质的时空演化特征;应用Gibbs图解、离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统计阐述地下水化学的演化机制;应用单因子评价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应用相关性分析定性研究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的驱动因素;在构建地下水水流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基础上,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对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进行研究;通过污染模式概化和防治区划,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从丘陵区至滨海平原水化学剖面,解析地下水环境空间演化规律,丘陵区-冲洪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滨海平原:地下水环境普遍偏酸,沿剖面由酸性向中性演化,近地表水体地带冥想升高;矿化度总体较低,以HCO3·Cl型水分布最广,伴随径流途径矿化度总体呈升高态势,基底隆起部位补径排条件变化,矿化度明显变低;逐渐趋于还原环境,地下水污染呈加重态势,污染指标在包气带颗粒较粗、污染源集中和开挖接触含水层地带明显曾多、浓度升高。2.筛选2005-2008年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426个不同人类活动强度、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区代表性控制原点位,重复取样分析十年尺度水质演化规律: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呈优化趋势,区域水质达标率从30%上升为49%;HCO3-型水比例有所上升,NO2-、F-、PO43-、总Cr平均浓度略有升高,其余指标均呈变好趋势;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优化程度最高,防污性能较差的丘陵台地区,地下水质变化最剧烈。3.从物质来源来看:研究区共提取5个主成分,主成分1(水-岩相互作用和海水入侵)解释了最大的原始变量(36.81%),主成分2(含铁矿物溶解)、主成分3(农业活动影响)、主成分4(生活和工业排污)和主成分5(氟矿物的溶解)分别解释了原始变量的14.068%、9.16%、6.767%和6.282%。应用R型聚类分析表明:10个水化学指标,可概括为水-岩相互作用、海水入侵和农业活动;3个水化学指标(NH4+、COD和NO2-),可概括为生活和工业排污;3个水化学指标(p H、F-、Fe和ORP),反应酸雨补给和矿物(含氟矿物、含铁矿物)溶解。4.研究区地下水质污染空间分布,受天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驱动”作用影响。酸雨、包气带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是驱动研究区地下水酸化的主要因素;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村住宅区、城镇住宅区、工业用地(工业区、加油站、油库、垃圾场)和农业用地(农田、果林、苗圃、养殖场)地下水中“三氮”超标现象突出,废水排放、化肥施用、大气沉降等是研究区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驱动因素;海水是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重要起源,此外,还原环境、阳离子交换作用、溶滤作用等对高铵地下水的形成也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氧化还原条件、酸碱条件、地下水径流条件、含水层性质、盐度效应和人类活动是驱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Fe和Mn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5.系统收集研究区水文、气象和社会科学数据,分析认为十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主要控制因素为:(1)降雨量增加是引起区域地下水质优化的一个主控因素。一是降雨量增加引起地下水快速补排,二是流域降雨量增加引起主要江河径流增大可以削弱海洋咸水上溯对平原河网区的影响。(2)大气环境及水环境治理对局部地下水环境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酸性气体排放量减少引起的酸雨强度减弱是引起区域地下水酸化程度减弱的重要原因,对指标浓度变化有深远影响;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及水系连通性增强使主要城市河涌水质有所改善。(3)封闭污染地表水体附近,污染物累积导致污染指标浓度升高;生活污染源强持续增加,范围扩大是硝酸盐等污染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6.以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为基础,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以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作为背景,借助NSGA-Ⅱ算法,依据监测最大可靠性原则,最终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高区的监测井数量共计128个;监测井的布置应在查明污染源的基础上,沿污染物运移的方向,由污染羽的源强、中线到污染羽边缘,成三角形布置,保证最大的监测范围。7.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结合主要污染途径分析,首次概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模式,分别为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的垂直入渗型污染、平原区的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河流深切区的侧向补给污染,编制了污染防治区划,为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小波[3](2020)在《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无线电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交通、铁路、航空、航天、气象、渔业、科学研究、新闻媒体、射电天文等各行各业。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李克强签署命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这是自1993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颁布以来首次修订,对全国无线电管理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无线电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无线电管理尤其是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修订为全国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等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也带来新的挑战。在无线电管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目前却面临执法体系不完整、执法力度不够、执法队伍不完善、执法水平不高、部门联动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广东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的背景下,基于对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背景现状、研究意义、存在问题进行一定层次的分析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广东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探讨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无线电执法综合水平,保障广东省无线电事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何松儒[4](2020)在《基于无人机的民航无线电空中监测地面终端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我国的民航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民航飞行安全也愈加受到重视。民航无线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的民航无线电设备受干扰事件频频发生,严重时可能造成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中断等危险状况,民航无线电干扰已成为民航飞行安全的重大隐患。针对民航无线电干扰源排查,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常用的地面二维无线电监测,无法避免无线电信号在地面传播时发生的多径衰落现象,效率较低。空中无线电监测是对当前地面监测方式的有效补充,利用无人机将监测设备带入空中接收干扰信号的直射波,可以增强监测设备的接收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利用无人机实施空中监测的工作模式、工作成本和排查效率,还有待改进。本文以民航无线电干扰的现状和监测需求为背景,介绍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民航系统主要用频设备和常见的干扰源类型,比较研究了无线电监测设备、测向方法、定位技术和空中无线电监测方式,对现行的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工作模式进行了改进,使得一人可以同时完成无人机操控与无线电监测工作,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排查工作效率的目的。根据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对Mission Planner开源地面站的二次开发,使之成为具有监测民航无线电干扰功能的软件,与无人机、无线电接收设备等硬件共同构成基于无人机的民航无线电空中监测系统的地面终端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无人机操纵、测向误差、监测半径和测向交叉定位测试,验证了本系统对于现有工作模式的改进的可行性,可以由一名操作员同时完成无人机操控和无线电监测的工作,降低了排查工作的成本,对提升无线电排查工作的效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子超[5](2020)在《核电站严重事故核素近海迁移计算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目前运营和在建机组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核素将会通过大气和海洋扩散污染生态环境。必须对核素在海洋中的迁移路径和浓度分布进行预测分析,进而采取应急措施,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建立核素在核电站近海域的迁移模型,对核泄漏事故后核素在海洋中的迁移进行计算,分析核素在海洋中的迁移机制,实现事故后果的预测和评估,对提高我国核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海阳核电站AP1000机组及其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源项分析模型,同时建立了悬浮物及生物影响程度分析模型。进而根据气候态的海洋数据,建立了中国近海气候态水动力模型;以气候态水动力结果为边界,根据实时气象数据,建立了核电站近海域水动力模型;以近海域水动力场为基础,基于拉格朗日和欧拉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核电站近海域核素的迁移和扩散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计算了核素在核电站近海域的迁移和浓度分布。首先,对核泄漏事故后的源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31I、134Cs和137Cs是辐射剂量评价中最主要的核素,碘和铯主要以CsI和CsOH的形式存在;部分核素进入大气后沉降到海洋,部分直接进入水体流入海洋;进入海洋后,大部分碘和铯会迅速溶解,以离子态形式存在,极少部分化合物和离子附着于海洋悬浮物以颗粒态存在;基于典型核泄漏事故对核素泄漏量进行计算,131I泄漏量为3.15×1017Bq,134Cs 泄漏量为 1.12×1016Bq,137Cs 泄漏量为 1.08×1016Bq。然后,对中国近海域及核电站近海域的水动力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夏季整个黄海被一团冷水所占据,以10℃为轮廓线,形成一团闭合的冷水;冬季有一支暖水舌从南面的济州岛而来,向北进入南黄海,并经过成山头进入北黄海;核电站近海域的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最大误差在10%以内,计算与实测的流速最大误差也在10%以内;核电站沿岸大潮期间低水位为-2m左右,高水位为2m左右,潮差为4m左右。其次,对悬浮物吸附沉降和生物富集作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悬浮物对核素的吸附沉降作用随分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悬浮物沉积通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只考虑悬浮物作用时,当悬浮物沉积通量和分配系数取上限值时,八年后核素剩余率为50%,当悬浮物沉积通量和分配系数取下限值时,三百年后核素的剩余率为90%;只考虑海洋生物作用时,当海洋生物浓度为10-5kg/L,分配系数达104L/kg时,放射性活度减小了 10%左右;实际情况下,海洋中的悬浮物参数、生物参数远小于设定的上限值,短期核素扩散中悬浮物和生物影响可忽略;长期核素扩散中悬浮物影响需考虑,生物影响仍可忽略。再次,对核素在核电站近海域的迁移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季节、释放方式、衰变和潮流等因素对核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核素连续释放时,第一天内137Cs主要以扩散为主,第一天内137Cs向东扩散了约27km,南约13km,西约10km,泄漏点附近区域137Cs浓度可达106Bq/m3;两周内137Cs随海流自核电站沿着海岸向东北方向迁移和扩散,两周时核素扩散到了以核电站为中心的约东75km、南35km和西30km,高浓度区域137Cs放射性活度略有降低;冬季核素迁移和扩散速度很快,夏季核素迁移和扩散相对较慢;瞬时释放和连续释放时核素分布区域没有差别,浓度分布有一定差别,但随时间的增加差别越来越小;衰变对核素的迁移和扩散区域没有影响,对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有影响,与半衰期较长核素相比,衰变对半衰期较短核素的影响更大;放射性活度在潮流影响下呈现周期性变化,在一个涨潮落潮的十二个小时,基本呈现一个往复运动;夏季近海域大气沉降高浓度核素第十个小时扩散到海底,冬季第一个小时内扩散到海底。最后,对核素在海洋中短期和长期迁移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核素短期迁移过程中,主要受源项、海流、季节、风力、衰变和潮流等主要因素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弱;核素长期迁移过程中,大气核素沉降作用减弱,对流扩散作用减弱,1311衰变作用减弱,同时137Cs衰变作用开始明显,悬浮物吸附沉降作用不断增大,生物影响一直很小;提出了一种核素扩散预测及监测系统,给出了应急响应中需要注意的科学预测和科学防护问题。

习家宁[6](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截止201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13.9万公里以上,信号基础设备的维护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道岔设备。目前,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能够对道岔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监测,辅助维修人员快速排查故障,但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人员来说,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给出故障原因,因此对道岔故障诊断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智能化故障诊断的方法,对于道岔的维护以及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s,PNN)决策级融合的道岔故障诊断模型,将其应用在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软件系统中,主要做出了以下几点研究和应用。首先,通过分析道岔故障诊断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了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以及其对道岔数据信息的采集,选取应用较为广泛的ZD6型转辙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机械层面和电路层面的动作原理,并总结出一些常见的故障,以上内容将作为故障诊断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真实道岔动作电流数据的关键区域进行采样构成模型训练测试的样本集,然后结合机器学习的理论知识,分别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网络、PNN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获取的样本集验证并分析对比3种模型的诊断性能,结论表明PNN网络预测性能较优。然后,通过以上3种初始模型的诊断性能,结合信息融合技术,选取决策级融合的结构,神经网络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PNN决策级融合的道岔故障诊断模型,对该模型的原理及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利用样本集验证分析其在某一初始模型失效情况下和初始模型完好情况下的诊断性能,结果表明融合后的模型具有一定容错性,准确率进一步提高。最后,论文的重点是在故障诊断模型建立的基础上,依托“轨道交通区域联锁与集中监测系统”项目及实验平台,采用C#语言与Matlab混合编程、My SQL数据库等方法将以上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应用到项目和实验平台中去。通过设计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系统的6大模块,实现了道岔动作电流查询功能、道岔故障智能诊断功能、道岔报警处理功能、诊断模型更新功能,最终完成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软件系统的开发。将其部署在实验平台上进行逐一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道岔的智能化诊断,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该软件系统不仅可为人工智能在集中监测系统中的运用提供理论研究,还可将其应用于故障诊断的实践教学或产品开发中。图72幅,表21个,参考文献43篇。

刘杨[7](2019)在《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管理部门对企业污染源监测的频次、范围也逐年增大。目前我国存在环境监测管理压力增大与人员不足、监管能力不够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建立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进行污染源监测管理。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并遏制自动监控设备数据造假、偷排偷放的环境违法行为,是环保部门面临的难题之一。本论文针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的水质监测管理,首先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构建了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并用于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监测,以为我国城市污染源自动采样监测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进行了调查。镇江市国控污染源企业共有29家,其中污水处理厂21家,其它生产型企业8家。29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为重点污染源企业,其中征润州污水处理厂、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污水处理厂及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是典型的代表性企业。2.基于镇江市国控污染源的现状,构建了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动采样系统,二是自动监测系统。3.对镇江市29家国控污染源企业安装了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家企业(征润州污水处理厂、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污水处理厂及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传统的手动采样、手动监测方法和构建的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出水水质,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该系统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四家企业处理设施出口COD在5-50mg/L之间,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0%,对于COD,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征润州污水处理厂、大港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氨氮均为0.1-1.0mg/L,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小于15%,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出水口氨氮的浓度均大于1.0mg/L,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对于氨氮,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四家企业出水口总磷的浓度范围均在0.025-0.6mg/L之间,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对于总磷,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四家企业出水口pH值监测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分析精度较高,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对于四家企业出水口石油类,采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监测时相对误差偏大,其中大港污水处理厂石油类和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排口石油类的相对误差均超过40%。所建立的自动采样监测系统不适于对石油类进行自动采样监测。

陈棋[8](2019)在《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数据的监测参考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黑广播”的现象日益猖獗,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31个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与公安、广电、民航等部门协同配合,启用大量无线电监测定位设备、监测人员和监测车,常年打击治理“黑广播”。明显遏制“黑广播”犯罪势头,监测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查处经验,能够准确地查找干扰,保障频率使用的正常秩序,有效遏制犯罪势头,但是在查处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黑广播”发射机多安装于城市的密集建筑群当中,电磁环境和地理情况复杂,不可避免会出现反射、绕射等现象,形成多径效应,导致测向准确度低,定位“黑广播”的位置误差较大。如何在复杂环境下,提高“黑广播”的测向定位精度,帮助无线电监测技术人员快速查处“黑广播”,是当前“黑广播”干扰查找中存在最大问题。针对传统“黑广播”查处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困难,课题参考“黑广播”发射规律以及借鉴“黑广播”查处的工作经验,论文根据“黑广播”干扰监测实际需求,本文的研究工作及主要贡献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历年“黑广播”干扰监测实际数据,对“黑广播”产生背景、根本原因、干扰发射规律等情况进行介绍,深度剖析“黑广播”发射本质特征,作为后文分析的理论支撑。二是针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使用传统干扰查处方法,定位“黑广播”准确度低的问题,深度剖析定位数据的组成和特性,提出使用DDF007测向系统的“黑广播”干扰查处方法和定位数据采集的技术手段。新方法能快速查找干扰,提高定位精确度,操作简单,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可自动持续采集高质量定位数据,为下一步分析做准备。三是为进一步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干扰定位准确性,以“黑广播”定位数据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聚类算法在“黑广播”定位数据分析的应用。通过算法仿真,对比K-means和DBSCAN聚类算法在定位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劣,针对定位数据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最终提出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数据的监测参考点分析方法,为“黑广播”干扰源查找提供依据,这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

佟以轩[9](2019)在《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及多层监测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水源水库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伴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水源水库中水资源的洁净程度变得越发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对水库进行定期及长期的水质监测是保证水库水质良好的必要途径,然而现有的水质监测方法往往使用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效率低下。已有的水质监测设备也无法针对性地对水库垂向水质的分布情况做出有效的监测。因此,急需研制出易于使用的、能够高效对水库水质垂向分布情况进行采集的水质监测系统。本文立足于对水源水库水质垂向分布情况监测需求,旨在提高水质垂向数据采集效率。首先,针对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提高水质监测效率;针对水库水质垂向分布情况长期监测的需求及现有监测站只能对表层水体进行监测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多层水质监测站。其次,据设计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本文对传感器模块进行了制作并分别开发了基于C#和嵌入式Qt的监测系统上位机,详细介绍了传感器选型、硬件结构设计以及上位机的开发细节。接着,根据设计的水质监测站,本文开发了垂向多层水质监测站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分别从硬件选型、结构搭建和上、下位机软件设计方面进行详细开发阐述。最后,为验证仪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研制开发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站进行了实地试验,实际使用效果验证了本文设计和开发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利用设计开发的水质监测系统成功地对水库水质垂向分布数据进行了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并获得了可靠的水质数据。

武菲[10](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二、机组监测网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组监测网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地下水监测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地下水监测现状
    1.1 地下水监测点分布特征
    1.2 地下水监测点类型
    1.3 地下水监测内容与方式
    1.4 地下水监测管理与应用服务
        (1) 地下水监测管理。
        (2) 地下水监测数据应用服务。
2 地下水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地下水监测网布局不完善
    2.2 监测设施维护困难
    2.3 监测手段较为落后
    2.4 监测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3 对地下水监测工作的思考
    3.1 强基础,持续优化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1) 全域覆盖,提高监测点密度。
        (2) 多层监测,覆盖所有含水层。
        (3) 突出重点,建立专项地下水监测网。
    3.2 稳运行,加强监测点保护,优化提升监测能力
        (1) 加强监测点管理与保护。
        (2) 优化调整地下水监测内容。
        (3) 升级改造监测设备,提升监测能力。
    3.3 优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果
        (1) 搭建互联共享服务平台。
        (2) 丰富数据产品。
        (3) 畅通服务渠道。
4 结语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地下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
        1.1.2 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1.1.3 原生地下水环境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化学演化研究
        1.2.2 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
        1.2.3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2 沉积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第四纪沉积环境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2.3.2 水文地质结构
        2.3.3 水循环特征
        2.3.4 地下水开发利用
第三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3.2 地下水化学总体特征
        3.2.1 地下水化学组分
        3.2.2 地下水化学类型
        3.2.3 深层地下水化学特征
    3.3 各地貌分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1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2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3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4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
    4.1 地下水化学空间变化特征
        4.1.1 PH值
        4.1.2 主要水化学组分(K~+、NA~+、CA~(2+)、MG~(2+)、CL~-、SO_4~(2-)和HCO_3~-)
        4.1.3 “三氮”(NO3-N、NO2-N和 NH4-N)
        4.1.4 微量元素(MN、AS和 AL)
        4.1.5 有机污染物
    4.2 地下水化学时间演化特征
        4.2.1 区域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2.2 不同地貌分区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2.3 典型地下水化学指标演化特征
        4.2.4 典型监测点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3 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化特征
        4.3.1 水质评价方法
        4.3.2 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4.3.3 地下水水质时间演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
    5.1 GIBBS图解
    5.2 地下水化学形成作用
        5.2.1 水-岩相互作用
        5.2.2 离子交换作用
        5.2.3 人类活动
    5.3 地下水化学多元统计分析
        5.3.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5.3.2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因子分析
        5.3.3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5.3.4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5.3.5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聚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6.1 地下水有机组分检出情况
    6.2 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
        6.2.1 地下水有机指标总体分布特征
        6.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6.2.3 地下水中典型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6.3 地下水有机污染来源解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驱动因素研究
    7.1 地下水酸化
    7.2 地下水“三氮”
    7.3 地下水铁和锰
        7.3.1 氧化还原环境
        7.3.2 酸碱条件
        7.3.3 地下水径流条件与含水层岩性
        7.3.4 盐度效应
        7.3.5 人类活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
    8.1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概述
    8.2 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筛选评价
        8.2.1 无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8.2.2 有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8.2.3 污染物毒性表征
        8.2.4 主要污染物筛选排序
    8.3 地下水数值模型
        8.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8.3.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识别
    8.4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的构建
        8.4.1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8.4.2 地下水水质因子初始浓度场
        8.4.3 水质因子迁移数值模型预测
    8.5 地下水监测井优化设计
        8.5.1 地下水监测优化模型简介
        8.5.2 监测井优化设计模型
        8.5.3 监测井优化设计结果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与防治建议
    9.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9.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9.1.2 防污性能评价结果及分析
    9.2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
        9.2.1 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垂直入渗型污染
        9.2.2 平原区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
        9.2.3 河流深切割区侧向补给污染
    9.3 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议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3)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理论基础——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应用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第二章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概述
    2.1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相关概念
        2.1.1 无线电概念
        2.1.2 无线电管理概念
        2.1.3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概念
    2.2 无线电管理发展历程
        2.2.1 国家无线电管理发展历程
        2.2.2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发展历程
    2.3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概述
第三章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分析
    3.1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主体构成
        3.1.1 省级无线电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3.1.2 市级无线电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
        3.1.3 县级无线电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3.2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3.3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职能与权限
        3.3.1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职能
        3.3.2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方式——委托执法
        3.3.3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流程
    3.4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手段建设情况
        3.4.1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技术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3.4.2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系统等配套日趋完善
        3.4.3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支撑服务逐步深入
    3.5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稳步开展
        3.5.1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专项工作稳步开展
        3.5.2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日常工作稳步开展
        3.5.3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第四章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存在问题
        4.1.1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力量比较薄弱
        4.1.2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机制及制度不完善
        4.1.3 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手段比较落后
        4.1.4 无线电管理法制宣传力度不足
    4.2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2.1 无线电管理部门未完全适应国家层面新规定
        4.2.2 无线电管理部门受机构改革影响大
        4.2.3 部门间存在职能交叉
        4.2.4 无线电违法成本低
        4.2.5 部分无线电管理执法人员担当不够
第五章 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5.1 进一步理顺无线电管理行政管理体制
        5.1.1 推动广东省无线电管理体制改革
        5.1.2 积极探索与目前体制适应的新思路
    5.2 进一步完善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制
        5.2.1 进一步建立健全无线电管理联合执法机制
        5.2.2 进一步规范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程序
    5.3 进一步完善无线电管理委托执法监督机制
        5.3.1 探索建立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征求意见制度
        5.3.2 研究细化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5.3.3 制定完善无线电管理派出机构管理办法
    5.4 加强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和技术设施建设,提升执法水平
        5.4.1 壮大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提升综合素质
        5.4.2 推进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信息化手段建设和应用
    5.5 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弥补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不足
    5.6 采取试点方式带动全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5.7 推广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法律顾问服务,做好法治宣传
        5.7.1 推广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法律顾问服务
        5.7.2 做好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法治宣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无人机的民航无线电空中监测地面终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无线电波与民航无线电干扰
    2.1 无线电波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2.1.2 无线电干扰类型
    2.2 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及用频设备
        2.2.1 民航通信设备
        2.2.2 民航导航设备
        2.2.3 民航监视设备
    2.3 民航无线电干扰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航无线电监测
    3.1 常用的监测方法
        3.1.1 无线电测向方法
        3.1.2 无线电定位方法
    3.2 无线电监测设备与监测网络
        3.2.1 无线电监测设备
        3.2.2 无线电监测网络
    3.3 现有民航无线电干扰排查工作方式
        3.3.1 民航部门处置流程
        3.3.2 无线电管理部门处置流程
    3.4 空中无线电监测
        3.4.1 地面二维无线电监测的不足
        3.4.2 空中无线电监测分类
        3.4.3 空中监测注意事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
    4.1 无人机相关介绍
    4.2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
        4.2.1 基于无人机的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构成
        4.2.2 现有工作模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面终端系统软件设计
    5.1 测向交叉定位法
        5.1.1 三维测向定位法原理
        5.1.2 坐标系及其转换
    5.2 地面终端软件设计
        5.2.1 界面设计
        5.2.2 电子地图模块
        5.2.3 数据通信模块
        5.2.4 功能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面终端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
    6.2 测试内容
    6.3 测试系统组成
    6.4 空中无线电监测系统测试分析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核电站严重事故核素近海迁移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核电站严重泄漏事故研究现状
        1.2.2 海洋环流及污染物扩散研究现状
        1.2.3 核素海洋扩散研究现状
        1.2.4 核素迁移各因素影响研究现状
        1.2.5 核事故应急研究现状
        1.2.6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本团队已具备的研究基础
        1.3.1 计算基础
        1.3.2 软件基础
        1.3.3 硬件基础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4.1 选题来源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技术路线
    1.5 文章结构
第2章 研究对象
    2.1 引言
    2.2 位置界定
        2.2.1 电厂位置
        2.2.2 计算区域
        2.2.3 计算站点
    2.3 源项界定
        2.3.1 源项含义
        2.3.2 机组参数
        2.3.3 核素种类
        2.3.4 核素形态
        2.3.5 事故序列
        2.3.6 释放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计算工具
        3.2.1 ORIGEN2程序
        3.2.2 ROMS程序
        3.2.3 MATLAB软件
    3.3 计算模型
        3.3.1 核素总量及泄漏量模型
        3.3.2 大气沉降模型
        3.3.3 衰变模型
        3.3.4 悬浮物影响模型
        3.3.5 生物影响模型
        3.3.6 水动力模型
        3.3.7 拉格朗日模型
        3.3.8 欧拉模型
    3.4 网格设置
        3.4.1 水平网格
        3.4.2 垂向网格
    3.5 计算条件
        3.5.1 大气沉降计算条件
        3.5.2 悬浮物及生物计算条件
        3.5.3 衰变计算条件
        3.5.4 核素海洋扩散计算条件
    3.6 计算流程
        3.6.1 核素堆芯积存量计算流程
        3.6.2 大气沉降计算流程
        3.6.3 悬浮物影响计算流程
        3.6.4 核素扩散计算流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核泄漏事故源项计算
    4.1 引言
    4.2 核素释放数量及方式
        4.2.1 释放数量
        4.2.2 释放方式
    4.3 大气沉降数量
        4.3.1 大气核素扩散
        4.3.2 干沉降通量
        4.3.3 湿沉降通量
    4.4 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海域水动力场计算
    5.1 引言
    5.2 中国近海域水动力场
        5.2.1 夏季黄海冷水团
        5.2.2 冬季黄海暖流
    5.3 核电站近海域水动力场
        5.3.1 水位场
        5.3.2 流场
    5.4 结果验证
        5.4.1 水位验证
        5.4.2 流场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核素迁移各因素影响程度计算
    6.1 引言
    6.2 衰变对放射性活度影响
    6.3 悬浮物对放射性活度影响
        6.3.1 时间影响
        6.3.2 分配系数影响
        6.3.3 沉积通量影响
        6.3.4 水深影响
    6.4 海洋生物对放射性活度影响
    6.5 结果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核素近海域迁移计算
    7.1 引言
    7.2 夏季核素迁移
        7.2.1 表层核素迁移
        7.2.2 中层核素迁移
        7.2.3 底层核素迁移
    7.3 冬季核素迁移
        7.3.1 表层核素迁移
        7.3.2 中层核素迁移
        7.3.3 底层核素迁移
    7.4 结果验证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欧拉方法的核素近海域扩散计算
    8.1 引言
    8.2 一天内的扩散
        8.2.1 表层扩散
        8.2.2 垂向扩散
        8.2.3 底层扩散
        8.2.4 站点浓度变化
    8.3 两周内的扩散
        8.3.1 表层扩散
        8.3.2 垂向扩散
        8.3.3 底层扩散
        8.3.4 站点浓度变化
    8.4 季节影响
        8.4.1 对扩散影响
        8.4.2 对站点浓度影响
    8.5 释放方式影响
        8.5.1 对扩散影响
        8.5.2 对站点浓度影响
    8.6 衰变影响
        8.6.1 对扩散影响
        8.6.2 对站点浓度影响
    8.7 潮流影响
        8.7.1 对扩散影响
        8.7.2 对站点浓度影响
    8.8 大气沉降影响
        8.8.1 表层扩散
        8.8.2 垂向扩散
    8.9 结果验证
        8.9.1 扩散区域验证
        8.9.2 浓度验证
        8.9.3 常规排放验证
    8.10 本章小结
第9章 核素迁移机制及应急响应
    9.1 引言
    9.2 核素迁移机制
        9.2.1 核素短期迁移机制
        9.2.2 核素长期迁移机制
    9.3 核泄漏事故应急响应
        9.3.1 核素扩散预测及监测系统
        9.3.2 应急响应
    9.4 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ORIGEN2程序输入输出参数符号及意义
附录Ⅱ ANSE程序输入输出参数符号及意义
附录Ⅲ SASE程序输入输出参数符号及意义
附录Ⅳ ROMS程序输入输出参数符号及意义
附录Ⅴ 核素扩散计算配置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机器学习的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和体系结构
2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与ZD6原理概述
    2.1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概述
        2.1.1 集中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
        2.1.2 集中监测系统道岔信息采集原理
    2.2 ZD6型道岔转辙机概述
        2.2.1 ZD6道岔转辙机组成与原理
        2.2.2 动作过程分析
        2.2.3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2.3 ZD6型道岔常见故障分析
        2.3.1 启动异常类
        2.3.2 动作区异常类
        2.3.3 锁闭区异常类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机器学习的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模型
    3.1 样本集获取
    3.2 基于BP网络的道岔故障诊断模型
        3.2.1 BP网络结构及诊断原理
        3.2.2 输入输出层设计
        3.2.3 归一化处理
        3.2.4 训练函数选择
        3.2.5 最佳隐含层节点数
        3.2.6 BP网络诊断结果分析
    3.3 基于PNN网络的道岔故障诊断模型
        3.3.1 PNN网络结构及诊断原理
        3.3.2 最佳平滑因子
        3.3.3 PNN网络诊断结果分析
    3.4 基于SVM的道岔故障诊断模型
        3.4.1 SVM理论及诊断原理
        3.4.2 核函数确定
        3.4.3 参数C和G的寻优
        3.4.4 SVM模型诊断结果分析
    3.5 三种模型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PNN决策级融合的道岔故障诊断模型
    4.1 信息融合技术
        4.1.1 信息融合技术概念
        4.1.2 信息融合结构分类
    4.2 基于PNN决策级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设计
        4.2.1 基于PNN决策级融合的故障诊断原理
        4.2.2 基于PNN决策级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建立
    4.3 基于PNN决策级融合故障诊断模型验证与分析
        4.3.1 某一模型失效情况下的验证与分析
        4.3.2 初始模型完好情况下的验证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软件系统设计
    5.1 轨道交通区域联锁与集中监测系统实验平台介绍
    5.2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5.2.1 功能需求分析
        5.2.2 数据需求分析
    5.3 软件模块划分与设计
        5.3.1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5.3.2 通信接口管理模块
        5.3.3 数据存储操作模块
        5.3.4 故障诊断功能模块
        5.3.5 诊断模型管理模块
        5.3.6 报警与处理模块
    5.4 软件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5.4.1 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软件实现
        5.4.2 道岔动作电流查询测试
        5.4.3 道岔故障诊断测试
        5.4.4 道岔报警处理测试
        5.4.5 诊断模型更新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现状
        1.2.1 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简介
        1.2.2 国内现状
        1.2.3 国外现状
    1.3 镇江市水质监测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调查
    2.1 镇江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2.2 镇江市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排序
    2.3 镇江市工业废水处置情况
    2.4 镇江市国控污染源
第三章 镇江市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
    3.1 自动采样系统
        3.1.1 软件部分
        3.1.2 硬件部分
        3.1.3 水质采样器的安装
    3.2 自动监测系统
        3.2.1 化学需氧量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3.2.2 氨氮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3.2.3 总磷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3.2.4 在线水中油分析仪
        3.2.5 sc200 哈希在线pH计
第四章 镇江市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采样及监测方法
        4.1.3 相对偏差的计算方法
    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4.2.1 COD监测结果
        4.2.2 氨氮监测结果
        4.2.3 总磷监测结果
        4.2.4 pH值监测结果
        4.2.5 石油类监测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数据的监测参考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无线电管理工作现状
        1.2.2 位置数据挖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黑广播”干扰情况
    2.1 引言
    2.2 “黑广播”干扰产生原因
    2.3 “黑广播”干扰情况概述
        2.3.1 “黑广播”简介
        2.3.2 “黑广播”干扰造成影响
        2.3.3 “黑广播”传播特性
        2.3.4 “黑广播”干扰发展趋势
        2.3.5 昆明市区“黑广播”实测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DF007 测向系统的“黑广播”查找及数据采集方法
    3.1 引言
    3.2 “黑广播”干扰查处方法概述
        3.2.1 “黑广播”干扰测向定位原理
        3.2.2 传统“黑广播”干扰查找方法
        3.2.3 “黑广播”干扰查找中存在问题
    3.3 基于DDF007 测向系统的“黑广播”查找方法
        3.3.1 DDF007 测向系统
        3.3.2 基于DDF007 测向系统的“黑广播”查处方法
        3.3.3 昆明市区“黑广播”干扰查找实际案例分析
    3.4 基于DDF007 测向系统的“黑广播”定位数据采集方法
        3.4.1 “黑广播”定位数据组成及特征分析
        3.4.2 基于DDF007 测向系统的“黑广播”定位数据采集方法
        3.4.3 昆明市区“黑广播”定位数据实际采集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数据的监测参考点分析
    4.1 引言
    4.2 聚类分析
        4.2.1 聚类算法概述
        4.2.2 聚类算法分类
        4.2.3 聚类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
    4.3 算法选择
    4.4 K-means聚类算法
        4.4.1 K-means聚类算法概述
        4.4.2 重要定义及公式
        4.4.3 算法实现及处理流程
        4.4.4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数据的监测参考点分析
        4.4.5 仿真实验与结论
    4.5 DBSCAN聚类算法
        4.5.1 DBSCAN聚类算法概述
        4.5.2 重要概念及定义
        4.5.3 算法实现及处理流程
        4.5.4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数据的监测参考点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基于Java语言的DBSCAN聚类算法代码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参加项目
致谢

(9)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及多层监测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监测设备发展
        1.2.2 水质监测站发展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2基于C#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设计及开发
    2.1基于C#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设计
        2.1.1 设备总体设计
        2.1.2 传感器模块结构设计及传感器选型
        2.1.3 基于C#的上位机设计
    2.2 基于C#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开发
        2.2.1 传感器模块制作
        2.2.2 基于C#的上位机开发
    2.3 小结
3 基于嵌入式QT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设计及开发
    3.1 基于嵌入式QT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设计
        3.1.1 硬件设计及传感器选型
        3.1.2 基于嵌入式QT的上位机设计
    3.2 基于嵌入式QT的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开发
        3.2.1 传感器模块制作
        3.2.2 传感器升降装置制作
        3.2.3 基于QT的嵌入式上位机开发
    3.3 小结
4 多层水质监测站设计及开发
    4.1 多层水质监测站设计
        4.1.1 系统总体设计
        4.1.2 监测端设计方案
        4.1.3 服务器端设计方案
    4.2 监测端下位机设计及开发
        4.2.1 监测端下位机硬件开发
        4.2.2 监测端下位机软件程序开发
    4.3 服务器端上位机设计及开发
    4.4 小结
5系统测试与实验
    5.1 便携式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测试
        5.1.1 现场采样活动
        5.1.2 采集数据整理
    5.2 多层水质监测站测试
        5.2.1 现场安装及测试
        5.2.2 采集数据整理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机组监测网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地下水监测现状及思考[J]. 牛俊强,郭昆,李寅,范威.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04)
  •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D]. 刘景涛. 西北大学, 2020
  • [3]广东省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分析[D]. 黄小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无人机的民航无线电空中监测地面终端系统研究[D]. 何松儒.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2)
  • [5]核电站严重事故核素近海迁移计算研究[D]. 李子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基于机器学习的集中监测道岔故障诊断研究与设计[D]. 习家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 刘杨. 江苏大学, 2019(05)
  • [8]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数据的监测参考点分析[D]. 陈棋. 云南大学, 2019(02)
  • [9]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及多层监测站研究[D]. 佟以轩.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标签:;  ;  ;  ;  

单元监测网络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