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势

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势

一、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章景然[1](2020)在《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宗教在当代社会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有凝聚社会的功能,又有分裂社会的作用。宗教群体如何实现与社会和谐共存,成为本文探索的核心论题。17世纪兴起于英国的贵格会与19世纪脱胎于波斯(今伊朗)的巴哈伊,两大信仰团体在初创期均被贴上“激进教派”标签,受到官方打压与社会排斥。历经近半世纪的教内外调适与互动,最终完成了作为“平和”团体的历史嬗变。对其历史过程的梳理与比较,不仅有助于人们解决信仰摩擦问题,还将为贵格会和巴哈伊研究提供新视角。本文坚持唯物主义史观,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宗教社会学等理论,从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社会互动中,对两者的”平和”之路进行历史性考察,并试图得出某些规律性认识。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社会行为及平和转折,探究其引起社会敌视的原因。两者(1)的肇始恰逢社会改革时代,它们的信仰变革夹杂着社会诉求,且采取较为激进的表达方式,这是两者被社会排斥的主要因素;继而追溯两者从激进走向平和的转折事件,这一转变奠定此后温和策略的思想基础。基于以上考察,在理论层面探讨两大教团激进行为的根源,在现实层面比较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差异。第二章从本土与海外两个区域,考察两大教团的生存状态与相应调整。贵格会在海外殖民地所受打压甚于本土;巴哈伊则相反,海外生存环境较本土优越。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两者采取不同途径。贵格会通过集体请愿、政治游说等方式寻求与英国上层对话;巴哈伊则求助于国际组织,通过国际舆论为自身发展寻求空间。通过比较可知,不同的社会环境是两大教团遭受地域差异化打压的主要原因,宗教打压造成其与社会关系紧张,同时也促使了它们的教内整合。第三章从教内外两个层面,比较两大教团的和谐理念与实践。两者对和谐理念解读方向不同,贵格会的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肯定教义中的宽容成分,并给予政治神学意义上的应用;巴哈伊的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更倾向对宗教和平思想的传播。在此思想基础上,两者教外实践产生差异。贵格会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神圣实验”为阵地,将宗教宽容作为策略进行推行;巴哈伊则强调非政府参与原则,以顾问形式与政府合作,通过“全球发展计划”实践和平理念。但在教内实践中,贵格会和巴哈伊对异己思想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两者教内外实践的差异,为和平宽容本质及其相对性提供了可探讨的空间——宽容绝不意味无限自由,群体的发展及宽容的实现与制度规范需要相辅相成。第四章从自我标识、社会融入、管理模式三方面,比较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的特征。两大教团排他性减弱、世俗化增强、初期宗教领袖情结明显,这些相似性特征推进两者成为温和教团;文章还进一步探究这些相似性特征中的差异性。两大教团融入社会方式不同,贵格会在人员不断流失的困境下被动融入社会,巴哈伊则积极主动融入;两大教团后续管理模式迥异,巴哈伊在集体领导下巩固发展,贵格会则在松散管理中走向衰败。这两个因素成为两者当今发展各异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以此探索某些规律性认识,对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现状与趋势做出预测。针对不同文明形态的两大教团进行比较,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信仰群体与社会之间不是评判与被评判的等级关系,而是体现着身份相互认同的动态过程,和谐共处的实现需要多层面的对话、妥协与让步。

林浩超[2](2019)在《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宗教批判必然要指向人的解放这一任务并通过人的解放来完成,因为宗教是人在现实生活中陷入奴役状态的表现,并且通过建立虚妄的超越性来为现实的不幸辩护;人的解放必然要立足于对现实关系及其否定性发展做出深入说明的唯物史观,因为人是现实的存在物,他的解放只有在现实关系中并且通过改变现实关系才能实现。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统一于人的解放这一主题:唯物史观是宗教批判的基本方法,宗教批判是与人的自我解放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建基于对启蒙哲学的批判继承,后者确立了宗教批判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方法:卢梭克服了原罪论的神学倾向,在社会生活和现代文明中探求人间苦难和渴求宗教的原因,以社会批判为重心把人的解放与宗教问题联系起来;无神论者继承了经验主义与天赋观念论的斗争成果,用人的情感——因欺诈和无知产生的恐惧来说明宗教的根源,使宗教问题从理论问题转变为一个与人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与17世纪受神学支配的形而上学作斗争,推动人们走向法国唯物主义,它把人与自然物质统一起来进行考察,彻底否定一切超验世界的可能性。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全面展开黑格尔宗教哲学中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催生了把主体性推向极端以取代神性的自我意识哲学,深刻地塑造了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主题——人的解放。但是,青年黑格尔派局限于思辨哲学的范式,因此遭到费尔巴哈的批判,后者立足于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唯物主义,指出了思辨哲学与宗教神学的一致性:试图通过设定超验实体摆脱经验生活。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启示下,揭穿自我意识哲学的神学前提:以思想领域的理论批判和精神解放取代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的重视和实际斗争。人的解放这一思想主题,推动马克思把宗教批判与国家批判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完成于他与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的争论中。鲍威尔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认为人的自由只有通过废除宗教的统治并建立无神论的真正国家才能完成,从而把国家本身视为现实的自由。与之相对,马克思则指出,国家与宗教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不能实现人的解放,其原因在于:国家与宗教一样,都是通过建立一个与现实苦难相分离的独立领域回避真正的问题,这种独立性正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国家与宗教从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转变为与剥削关系分离开来并为其提供保障的外在要素。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争论,马克思把宗教批判深入到市民社会批判中,用经济生活的时代特征说明金钱崇拜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现实基础,并且指出:犹太教的狭隘性根源于金钱在前现代社会中的从属地位;金钱在现代社会的支配作用则使得基督教能够突破各种界限并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宗教。与此同时,马克思提出“商品拜物教”的概念,以宗教信仰的特征说明市民社会的缺陷:人的创造物——神圣形象、商品、金钱具有与人分离开来的独立性质,并且反过来支配人的意志和行动。市民社会处于金钱的统治下,现代确立的信仰自由原则与人的自由无关,不过是经济生活中自由竞争机制在精神生活上的反映。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明了宗教在现代社会长盛不衰的原因:作为社会分工的历史产物,货币扭曲和颠倒了生产生活的社会性质,阻碍人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理解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为宗教提供可能性的土壤;雇佣劳动制度、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以及资本的无限扩张造成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生产过程受资本的支配,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危机和失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苦难并迫使他们向宗教寻求慰藉,从而为宗教创造现实需求。因此,宗教消亡只有通过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才有可能,这场运动消除必要劳动和自由发展的冲突,意味着人能够在社会生活而非彼岸世界中实现自我解放。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不断发展:工人政党与宗教保守派势力的政治斗争要求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阐述清楚科学社会主义与宗教运动之间表面相似背后的根本差异:阶级差异、所代表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对革命行动的不同态度;资本主义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灾难、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这使得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宗教的世俗倾向和意识形态功能时,不断在宗教信仰那里寻求理想性、超越性的精神力量;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体系造成民族国家的冲突,并且以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求我们汲取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原则和方法,摆脱局限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讨论宗教问题的理论框架,戳穿文明冲突论的骗局,立足于第三世界,站在超越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回应和反思宗教冲突及其背后的问题。

高怡然[3](2019)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彼得·贝格尔是二战后的着名宗教学学者,他对宗教和社会的关系有着精深的研究。其理论丰富,注重思辨,现实感强,在西方人文社科界影响很大。贝格尔立足人类存在本身,以宗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揭示了宗教的定义、本质、功能及其发展状况。首先,贝格尔把宗教定义为一种用神圣的方式进行秩序化的人类活动,并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类秩序和意义的投射;其次,贝格尔主张,宗教在历史上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神圣化,神圣化的基础则是宗教的异化力量;再次,贝格尔通过对世俗化进程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得出了现代化必然导致宗教衰退的结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贝格尔对世俗化理论进行了审慎的反思,推翻了原来的结论,最终转向了以多元化为核心的宗教学理论。本研究力图理清贝格尔宗教学的整个思想脉络,明确他的主要观点、理论转向及其原因,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作价值分析。第一章主要阐述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的背景,包括他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理论来源;第二章是对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的整体性阐析;第三章则旨在对贝格尔宗教学理论作价值分析。贝格尔的思想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辨和人文关怀,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出发,能够对贝格尔的宗教学理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析。彼得·贝格尔对现状的整体性把握和对问题的实质性理解值得肯定。当然,这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的来说,这一理论的思想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它对当前宗教的发展也给予了诸多启示。

李通[4](2019)在《宗教世俗化理论的政治学转向初探》文中指出宗教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对象。近代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后,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围绕着宗教现象的各社会科学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宗教世俗化是西方社会特别普遍的现象,也是当今西方宗教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与当代基督宗教的发展密切关联。20世纪60年代,宗教世俗化首先是作为宗教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的某些部分摆脱了宗教符号的控制和影响。20世纪70年代,对宗教世俗化的研究越发体系化,并且形成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如以彼得·贝格尔为代表的传统世俗化理论,传统宗教世俗化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斯·韦伯和艾弥尔·涂尔干部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世俗化理论范式。传统宗教世俗化理论认为,宗教在未来会呈现出全面衰退的趋势,甚至会消失,现代化和社会分化是导致社会衰退的主要原因,宗教信仰个人精神领域的私事。20世纪末,由于全球宗教复兴运动的发迹,许多宗教社会学家意识到传统世俗化理论的局限性,意识到传统宗教世俗化理论对宗教走势的错误预判使自己陷入了逻辑上的困境,在对传统宗教世俗化理论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罗德尼·斯达克为代表的“反世俗化理论”。他们认为,宗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衰退的现象,但并不会消失,现代化对宗教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不能简单的将宗教的式微现象归结于现代化与社会分化,并且提出影响宗教兴衰的是宗教竞争,只有那些在宗教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宗教产品”才会衰退甚至消亡。在全球宗教复兴的背景下,面对传统宗教世俗化理论的失效,促使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宗教世俗化理论是否已经终结了,世俗化理论与反世俗化理论之间是否能够相互调节。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宗教政治学的角度去分析宗教世俗化,将宗教世俗化作为一个宗教政治学的基本范畴来分析,实现对宗教世俗化的宗教政治学重构。

王祥[5](2018)在《论马克思科学无神论产生的时代规定性及其当代启示》文中提出马克思科学无神论产生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资本殖民和宗教扩张的时代。此时的宗教为资本殖民扩张服务,开启了现代宗教世俗化的历史进程,资本殖民扩张引发宗教冲突和宗教伦理价值体系震荡重建。马克思科学无神论产生的时代规定性是告别旧时代和预示新时代的统一,它承继并超越启蒙思想和"战斗的无神论"的理论成果,在"世界历史"的时代规定中把握宗教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深刻回答了"世界历史"视阈下宗教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将对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化趋向的批判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正确把握马克思科学无神论产生的时代规定性,对于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尚真洁[6](2018)在《科布的上帝观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传统上帝观因过于强调超越性而体现出的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不能有效应对现代观念和危机的挑战),科布试图建立一个与现代世界紧密相关的、能够面对社会各种挑战的基督教,以期在现代社会中重建上帝的神圣及影响。因此,在哲学层面,科布以过程哲学为基础试图建构一种基督教新自然神学,过程哲学以具内在联系性的“事件”为本体且将上帝视为形而上学原理之内的示例事件,以泛经验主义为认识论等特征为科布上帝观之内在性(与世界紧密联系、可以互相影响)的建构提供了依据;由于这一自然神学以“创造性”为终极范畴给予了世界真正的自决力而相对地限制了上帝的力量,因此在神学属性上,科布重构“全能”观念,认为上帝是以“呼召性”的力量与世界互相影响,从而将“恶”的问题归于具有自决力量的世界本身,同时也体现出上帝暂时性、可变性—内在于世界的一面。但科布也反对过度强调上帝的内在性而忽视超越性,他通过视上帝为与其它事件不同的永恒的新质之根,并持续对世界进化产生可能性的影响来体现上帝绝对性、不变性—超越于世界的一面,并试图在上帝与世界的生成活动中实现内在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从而呈现出一种既绝对又相对,既创造又回应的双极本性式的上帝。最终,科布认为以上既超越又内在于世界的上帝就是自然生命的最好范例—“生生”—它可以促使一种生态性观念和生态性实践的生成,正是在此思想下,科布开启了上帝的生态维度,也将过程神学发展为一种生态神学;在社会现实层面,科布以“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开启神学的实践导向—在积极应对和转化现实社会危机(特别是生态危机和多元文化挑战)中发展自身,从而使其上帝观具有更广泛的涵括力和自我修正能力,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生态性、对话性和现实性。科布的上帝观所突出的生态性、内在超越性及机体联系性与中国传统宗教具有一定的契合,这种契合有助于开启两个文化传统的对话实践,同时两者的差异更是丰富和转化彼此的文化资源。然而,科布的思想也存在与以上三个层面相对应的问题:科布对自然神学的建构必然面临着以某一形而上学架构为基础的神学都要面对的问题—哲学基础本身的问题势必影响到自然神学理论;虽然科布以上帝呼召性的力量突出上帝的内在性有利于解决恶的神学问题、应对现实社会的挑战等优势,但也会因此易陷入削弱上帝神圣性及被崇拜性的危险;另外,不断符合时代之需要的转化是否与忠于基督相冲突,是否会因不同的社会挑战而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神学系统以及如何将其统一起来等也是需要反思的问题。由于科布对上帝观的建构是以传统上帝观的困境(主要因过于突出上帝的超越性而产生)为背景,因此,第一章主要从三个层面论述传统上帝观的问题:在哲学基础层面,实体主义哲学忽视实在的有机性和关联性本质使在此思想影响下的上帝呈现出独立、不变的特性,而实体主义的外在关系性思维又进一步割裂了上帝与世界的内在关联,从而以形而上学的形式凸显出上帝绝对的超越性;在神学属性层面,与超越性上帝对应的是“全能”的教义,以及宇宙道德主义者、现状之维护者等负面形象,这些属性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释世界中恶的存在;在社会实践层面,超越世界的、孤立不变的传统上帝观缺乏应对和转化现实社会挑战的能力,特别是面对世俗化、全球危机、多元宗教及现代科学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使人们逐渐失去对上帝的信赖。与第一章对应,第二章主要从哲学基础、神学属性以及社会实践层面对科布的过程神学及上帝观的建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在哲学基础层面,科布以过程哲学为基础试图建构一种基督教新自然神学,其特征为:在本体论上以具有内在价值和内部关系的事件取代实体主义,并视上帝为形而上学原理内的一种示例,在认识论上以泛经验主义反对感官感知为首位的观念,在知识的整体性上注重与现代科学、《圣经》的融合,这些特征为科布建立一种与世界紧密联系及互相影响的、与《圣经》和现代科学相协调的具有内在性的上帝观念提供了依据。在神学属性上,科布通过重构上帝“全知”教义、拒斥上帝“全能”教义,而以上帝“呼召一回应性”的力量形式凸显上帝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但他也批判以往对上帝内在性的过度强调,从而寻求上帝超越与内在的统一:即呈现一种既绝对又是相对,既创造又回应、既享受的又历险的,既充满希望又真正开放的神学形象。在社会实践层面,科布以“创造性转化”的思想开启过程神学的实践导向,使对上帝的观念与现实世界(特别是生态问题、多元宗教的挑战)紧密联系和协调起来,也使过程神学的上帝观具有更广泛的涵括力:试图能够以与科学的世界观相兼容的方式去看待上帝,而不失去上帝在世界中的效力,能够在信任上帝的同时,还可以与宗教他者相互欣赏,能够通过上帝信仰开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关注……,更使过程神学成为一种可以在挑战中不断自我修正和转化的基督教神学。科布上帝观的以上特征因具有建构性的一面而往往被称为“重构性后现代神学”,但是科布对自然神学的建构必然也面临着以某一形而上学的架构为基础的神学都要面对的问题:哲学思想本身的问题势必影响到自然神学理论,而且科布提倡的不断符合社会挑战的转化是否与忠于基督相冲突,是否会因不同的社会挑战而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神学系统以及如何统一等问题也值得反思。第三章主要论述科布上帝观具体的神学本质特征。科布的论述主要基于过程哲学对上帝原初本性(对世界的可能性影响)和结果本性(与世界互为影响)的区分。基于上帝的原初本性,科布将上帝视为特殊的能量事件—新质之根,他以“初始目的”的形式对世界产生可能性的影响,其影响的目的是增进经验的享受和价值(向复杂方向的超越性发展)—促进世界的进化。基于上帝的结果本性,科布将上帝与世界的互动力量视为“呼召”性(说服性)的,这种具有限制和回应的力量因可为世界提供一种富有自由与责任、享受与创新的开放性道路而被科布总结为对世界的“创造—回应性”之“爱”;而且这种说服性力量将世间的“恶”归于具有自决力量的世界本身,因此上帝虽为恶负一定责任但不必为之受责,而具有特殊性的人类就应负起更多的责任—与上帝的共同历险。上帝正是在以上与世界的关系中形成两极式的本质特性:原初本性作为永恒的概念性存在以新质之根的方式持续地促使世界的生成与进化体现了上帝永恒、绝对和不变的一面—超越性;结果本性作为现实性存在以说服性的力量与世界的互动中体现出上帝特别的“爱”以及暂时、相对和变化的一面—内在性;在与人之责任的独特关系中展现上帝非全能力量的历险意义。最终,科布将这种既超越又内在的上帝视为“生生”(自然生命之源)—以生命最好范例的形式促使一种生态观念和实践行动的生成,从而开启上帝的生态维度和生态实践导向。然而,科布上帝观之超越与内在的本性是非空间性理解下的一种互补性概念,而且统一于与世界的合生过程中。正是在这一双极属性的基础下,科布开启了上帝的生态维度,并形成一种具有实践性的生态神学,这无论对当代的生态理论还是社会的生态危机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但上帝内在性一面所体现的非全能性力量虽然有利于解决恶以及自由的问题,却存在削弱上帝神圣性以及被崇拜性等问题的危险。第四章主要论述科布的上帝观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契合与对话。科布的“创造性转化”理论是为了将过程神学导向实践领域,同时也是强调在现实的实践挑战中丰富对上帝的理解。因此,科布以“深度多元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强调彼此尊重、以超越和转化自身为目的的宗教对话理论,其认为文化的契合性有利于建立对话的基础,而差异性是丰富和转化彼此的资源。以此理论为参照,科布的上帝观所突出的生态性、内在超越性、有机联系性等特征与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具有许多契合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差异的根源是两种文化对人格性(上帝)与非人格性(创造性)终极不同程度的侧重而呈现的。用科布的对话理论来分析,它们的契合性可以为中西文化的对话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桥梁,两者的差异更是一种文化互惠:在过程神学上帝观的思想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从中国宗教的视域中丰富过程神学的上帝观意义。

李之易[7](2018)在《回族女性性别观念中的世俗与宗教——以义乌市从事翻译工作的回族女性为例》文中提出海外有关中国社会中的世俗化与宗教复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层面上,主要关注政府与宗教团体之间的强弱关系与权利博弈,考察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但由于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层面,既有研究之中涉及两者关系的论述大多仍然停留于制度范畴。本文则重点关注个体层面即日常生活中个人的宗教实践,尝试通过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与分析当代中国都市中的宗教信徒如何同时受到世俗化与宗教复兴两种现象的影响,而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她/他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两种现象。这既是为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社会中世俗化与宗教复兴现象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希望能为未来国家的宗教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新的事例与依据。

曹颖[8](2017)在《从世俗化到宗教市场 ——论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转换》文中指出宗教现象历史悠久,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其表现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宗教现象的反思和论证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成果。受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低下的认知能力的限制,有关宗教现象的思考和解释长期被神学思想所占据。启蒙运动以后,有关宗教现象的社会科学研究逐渐兴起,但是由于缺乏实证研究的基础始终陷于无神论和宗教非理性论的窠臼,对于宗教现象的看法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武断的成分。1873年,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宗教学的产生,开辟了宗教现象研究的新进路。随着宗教学学科的发展,在其内部逐渐形成了宗教哲学、宗教现象学、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史学、宗教社会学等众多分支学科,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宗教一时蔚为成风。宗教社会学的产生是相关学科发展的结果。1898年,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宗教社会学”这一名称,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宗教社会学的创立。本文从宗教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以理论主题的演变为线索,对自宗教社会学诞生以来一百余年时间里理论层面的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梳理观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宗教社会学学科发展史上具有范式意义的理论传统的发展和转变。第一章讨论了宗教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规范问题。虽然宗教社会学的创立已有一百余年的时间,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宗教社会学的定义,有关于这个学科的规范也还不够明确清晰,还有待于在系统总结学科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讨论了促进宗教社会学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基础和学科基础。指出,宗教社会学的产生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主义发展的结果,也是启蒙运动以后“理性主义”思潮在宗教研究上的反映。宗教社会学的产生既是宗教现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学学科和宗教学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中,宗教学的兴起使以科学的视角研究宗教形成规范,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则为宗教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第三章回顾了宗教社会学的创立及早期理论传统。指出,早期宗教社会学在丰富的理论来源基础上形成了以马克斯﹒韦伯和埃米尔﹒迪尔凯姆为代表的两大经典理论传统:比较宗教社会学和功能主义宗教社会学。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等早期社会学家对于宗教现象的关注和理论探讨成为宗教社会学得以形成的坚实基础。早期宗教社会学在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的定义与本质,宗教的功能与影响,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丰富的理论观点。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开创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将宗教视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强调宗教在文化价值层面对社会维系的重要作用,成为宗教社会学领域最早的主导型“范式”。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宗教社会学发展史上第一次“范式”意义上的转换。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衰落以后,以预测宗教正在衰落并且即将消亡为核心命题的宗教“世俗化”理论模型发展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宗教社会学领域最为主导的理论“范式”。本章对世俗化概念的来源、宗教世俗化的主要表现、宗教世俗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以及理论的解释力与后续发展作了全面梳理和阐释。第五章对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宗教“世俗化”理论遭受普遍质疑后发展起来的“宗教市场理论”模型作了系统阐述。宗教市场理论将宗教活动比作市场行为,借用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模型来解释宗教现象的产生与发展。该理论在积极批判旧范式的同时,正努力把自身建构成宗教社会学理论的新“范式”。本章对宗教市场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来源,命题与模型的构建,理论的解释力做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土研究的实证数据对宗教市场理论在中国宗教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讨论。

妥建清,杨庙平[9](2017)在《马克思的宗教生产理论探绎》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宗教生产理论扬弃了亚当·斯密非生产性生产与黑格尔"精神生产"之说,既指向一种历史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又兼有资本主义制度下专业化的政治经济学意涵,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含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生产要素,并且以包容认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的理论视野回应启蒙运动以降世界范围内宗教活动的各种新变化,对现代宗教研究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南英,朱竑[10](2015)在《宗教世俗化及其理论在西方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方向》文中认为现代宗教已经越来越多地与世俗社会产生不同形式的联系,然而各种宗教世俗化现象及相关理论却一直未得到国内外宗教地理学者的重视,甚至对其存在极大误解或片面解读。文章梳理了庞杂的西方宗教世俗化概念和理论,指出现代性和宗教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后者被动迎合前者的破坏或压制,事实上两者可能是相互促进、能动地协商的关系;认为应避免混用中文语境下的世俗化概念与西方世俗化概念,以免产生错误解读。世俗化理论对宗教地理学研究有益,能为分析和解释现代宗教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框架。但该理论框架却还未被充分利用来揭示当代世界宗教变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为,现有研究1)存在地方偏见;2)存在文化偏见;3)主要基于定量分析和大尺度统计数据,缺乏深度的定性分析;4)实证基础薄弱,缺乏具体、系统地对特定地理环境(特别是非西方)下宗教变迁原因和过程的探讨。故此认为未来宗教变迁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放在非西方社会及其宗教,利用定性研究方法深度剖析中观和微观尺度上的宗教变迁过程和机制,而这正是地理学者能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二、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四节 贵格会与巴哈伊概况及差异
第一章 两大教团初创期之信仰群体与公共活动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中的异见群体
        一、英国新教改革中的贵格会
        二、波斯现代化改革中的巴布与巴哈伊教派
    第二节 贵格会与巴布教派的激进行为
        一、贵格会的激进表现
        二、巴布教派的暴力冲突
    第三节 公共事件后的宗教温和意识
        一、贵格会之自省转折:内勒尔事件
        二、巴布教派之内部分歧:塔希丽事件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教团发展期之海外转移与组织调整
    第一节 宗教打压下的生存危机
        一、英国贵格会的艰难境况
        二、波斯巴哈伊的艰苦岁月
    第二节 自存意识下的海外转移
        一、初传新英格兰的贵格会
        二、巴哈伊教派初到美国
    第三节 发展意识下的组织创建与调整
        一、贵格会伦敦中心与跨大西洋组织
        二、巴哈伊灵体会与世界正义院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教团和平期之和谐理念与和谐实践
    第一节 和谐理念的深入诠释
        一、贵格会: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的宽容思想
        二、巴哈伊: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的和平思想
    第二节 和平实践的外在表现
        一、贵格会:宾夕法尼亚“神圣实验”
        二、巴哈伊:“全球发展计划”及践行
    第三节 宽容和平的教内规行
        一、贵格会的教内禁令
        二、巴哈伊的教内预警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四章 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之特征比较
    第一节 异中有同的自我标识
        一、贵格会“光明之子”到“天赋平等”的观念深化
        二、巴哈伊“人类一体”与“宗教同源”的内核坚守
    第二节 同中有异的社会融入
        一、贵格会与与世俗社会的妥协
        二、巴哈伊与世俗社会的共融
    第三节 同中有异的管理模式
        一、贵格会领袖情结与松散管理模式
        二、巴哈伊领袖情结与民主集中管理模式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早期贵格会大事年表(1643-1723)
附录二 早期巴哈伊大事年表(1817-1963)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重新理解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二、重新恢复宗教批判理论的激进态度
    三、本文的主线与结构
第一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启蒙哲学传统及其形成
    第一节 从原罪到解放
    第二节 从经验主义到无神论
    第三节 从物理学到唯物主义
第二章 宗教批判与思辨哲学批判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
    第二节 鲍威尔的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的影响
    第三节 思辨哲学与宗教神学的内在契合
第三章 宗教批判与国家批判
    第一节 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提出和回答
    第二节 马克思对鲍威尔方案的批判——宗教与国家的和平共处
    第三节 国家与宗教的独立性的现实基础
第四章 宗教批判与市民社会批判
    第一节 犹太-基督教与市民社会中的经济生活
        1.犹太教与犹太人在市民社会的生活方式
        2.基督教对犹太精神的实现及其内容
    第二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与宗教
        1.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与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辨析
        2.对商品拜物教的历史唯物主义运用
    第三节 “信仰自由”作为“自由竞争”的产物
第五章 宗教批判与生产方式批判
    第一节 生产劳动的社会性及其与个人的关系
    第二节 物化的生产关系与宗教的可能性基础
    第三节 失控的生产关系与宗教的现实性基础
    第四节 实现宗教消亡的途径
        1.宗教消亡与无产阶级革命
        2.社会存在与自我发展相统一意义上的宗教消亡
第六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和当代意义
    第一节 19世纪的宗教批判:革命与宗教的抉择
    第二节 20世纪的宗教批判:解放与神学的结盟
    第三节 21世纪对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呼唤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研究综述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的背景
    一 研究背景
        (一)现代宗教的危机与复兴
        (二)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路径
        (三)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方向
    二 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
        (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论
        (三)韦伯的“祛魅”理论
第二章 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的整体性阐析
    一 宗教的定义与本质
        (一)宗教的定义
        (二)宗教的本质
    二 宗教的功能
        (一)神圣的帷幕:宗教的合理化论证
        (二)虚假的意识:宗教的异化力量
    三 宗教的世俗化
        (一)对世俗化现象的认识
        (二)宗教世俗化的根源
    四 宗教的多元化
        (一)现代情境下的宗教反思
        (二)宗教多元化的五种模式
第三章 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的价值分析
    一 理论价值
        (一)对宗教本质的论述体现了一种哲学人本主义
        (二)对现象本身的考察表现了辩证分析法的特征
        (三)从现实关怀的角度彰显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二 理论局限
        (一)对异化的理解在根本上是一种唯心主义
        (二)破坏定理造成宗教和现代化的二元对立
        (三)在宗教生存策略的选择上过于理想主义
    三 当代启示
        (一)与时俱进,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二)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求同存异,推动多元宗教和谐共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宗教世俗化理论的政治学转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宗教世俗化的概念以及宗教世俗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一)宗教世俗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
    (二)宗教世俗化理论的发展演变线索
    (三)宗教世俗化的表现与宗教世俗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宗教的全球复兴与反世俗化:宗教世俗化理论的谬误?
    (一)宗教的全球复兴:现状与前景概要
    (二)反世俗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与逻辑
    (三)宗教世俗化理论的困境
三、对宗教世俗化理论的重新审视:宗教政治学的视角
    (一)“反世俗化”:宗教政治学兴起的基本社会背景
    (二)对传统世俗化理论的反思:作为宗教社会学基本范畴的“世俗化”
    (三)对“世俗化”概念的重构:作为宗教政治学基本范畴的“世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论马克思科学无神论产生的时代规定性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和宗教扩张
    1. 宗教为资本殖民扩张服务, 开启了现代宗教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2. 资本殖民扩张引发宗教冲突和宗教伦理价值体系震荡重建
二、“世界历史”视阈下马克思科学无神论的时代规定性
三、当代启示

(6)科布的上帝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科布及神学思想引论
第一章 科布对传统上帝观的批判
    第一节、哲学基础:实体化上帝的困境
        一、实体性概念:不变的上帝
        二、实体性思维:上帝与世界分离
    第二节、神学属性:全能上帝的困境
        一、与《圣经》教导的差异
        二、引起的负面形象
        三、全能与恶的神学困境
    第三节、社会实践层面的困境
        一、世俗化的挑战
        二、生态危机的挑战
        三、多元宗教的挑战
        四、现代科学的挑战
    小结
第二章 科布过程神学及上帝观的建构
    第一节、哲学基础:过程式自然神学
        一、自然神学的建构
        二、过程哲学为基础
        三、对怀特海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神学属性:重构“全能”教义
        一、超越与内在性的追寻
        二、重构全知、全能教义
    第三节、社会实践:创造性转化
        一、科布神学的实践转向
        二、创造性转化原理
        三、实践层面的应用
    小结
第三章 科布上帝观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上帝的两极本性
        一、创造性、上帝与现实事态
        二、上帝的原初本性和结果本性
        三、科布对两极本性的发展
    第二节、上帝作为新质之根
        一、特殊的能量事件—新质之根
        二、上帝影响世界的形式—初始目的
        三、上帝影响世界的目的—有神间断进化论
    第三节、上帝的呼召性力量
        一、力量的限制:自然主义有神论
        二、呼召性的力量
        三、创造—回应之爱
        四、上帝力量与恶
        五、上帝力量与人类责任增长
    第四节、上帝的生态维度:“生生”
        一、生生之上帝
        二、生命之思想解放
        三、生命之行为解放
    小结
第四章 与中国宗教的契合与对话
    第一节、科布上帝观与宗教对话
        一、科布的宗教对话理论
        二、过程神学与中国宗教的对话
    第二节、生生上帝与道法自然
        一、生态性的契合
        二、差异与对话
    第三节、上帝的内在性与心性论
        一、内在超越性的契合
        二、差异与对话
    第四节、合生与缘起
        一、有机联系性的契合
        二、差异与转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回族女性性别观念中的世俗与宗教——以义乌市从事翻译工作的回族女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二、有关世俗化与宗教复兴的理论研究
三、回族女性性别观念中的世俗与宗教
    (一) 现代回族的性别观念
    (二) 普通回族女性的性别观念
四、总结

(8)从世俗化到宗教市场 ——论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宗教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规范
    第一节 宗教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第二节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宗教社会学产生的历史现实基础
    第一节 宗教的历史演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宗教的历史形态
        三、宗教是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二节 宗教社会学的学科基础
        一、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及其在宗教研究上的适用性
        二、宗教学学科的创立及其基础性作用的体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宗教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理论发展
    第一节 宗教社会学的创立
        一、丰富的理论来源
        二、奠基人的理论观点
    第二节 宗教社会学的理论传统与最初范式的出现
        一、宗教社会学早期理论传统
        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俗化理论范式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词源学意义上的“世俗化”
    第二节 宗教社会学中的“世俗化”定义
    第三节“世俗化”理论的来源
    第四节“世俗化”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世俗化理论的贡献
        二、彼得·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
        三、无形的宗教
        四、公民宗教理念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范式的努力:宗教市场理论述评
    第一节 宗教市场论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对宗教研究“旧范式”的总结与批评
    第三节 新范式:从命题到模型构建
    第四节 新的发展: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理论
    第五节 宗教市场理论评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马克思的宗教生产理论探绎(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教生产理论与马克思的宗教思想研究的内在逻辑
二、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辩证关系中的宗教生产理论
三、马克思宗教生产理论的“包容性视角, 为世界目的”
结语

(10)宗教世俗化及其理论在西方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化和宗教变迁
    1.1 现代性
    1.2 现代性与世俗化
        1.2.1 定义世俗化
        1.2.2 传统世俗化解读范式
2 世俗化研究与地理学
    2.1 世俗化争论具有地方偏见
    2.2 世俗化争论具有文化偏见
    2.3世俗化的论据主要来自定量分析和大尺度统计数据
    2.4 世俗化争论缺乏系统检验,仅仅建立在薄弱的实证基础上
3 结论与展望

四、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D]. 章景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林浩超. 武汉大学, 2019(03)
  • [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贝格尔宗教学理论研究[D]. 高怡然.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9(02)
  • [4]宗教世俗化理论的政治学转向初探[D]. 李通. 吉林大学, 2019(10)
  • [5]论马克思科学无神论产生的时代规定性及其当代启示[J]. 王祥.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12)
  • [6]科布的上帝观研究[D]. 尚真洁. 武汉大学, 2018(06)
  • [7]回族女性性别观念中的世俗与宗教——以义乌市从事翻译工作的回族女性为例[J]. 李之易.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4)
  • [8]从世俗化到宗教市场 ——论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转换[D]. 曹颖.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9]马克思的宗教生产理论探绎[J]. 妥建清,杨庙平. 哲学研究, 2017(01)
  • [10]宗教世俗化及其理论在西方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方向[J]. 南英,朱竑. 热带地理, 2015(04)

标签:;  ;  ;  ;  ;  

现代宗教的世俗化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