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大地测量网络和大地计算研讨会(第六届国际大地计算研讨会)概述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大地测量网络和大地计算研讨会(第六届国际大地计算研讨会)概述

一、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大地网和大地测量计算学术讨论会(第六次大地测量计算国际讨论会)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洁[2](2020)在《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元的频率域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控源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CSEM)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在矿产和油气资源勘探,水文与环境调查、地质构造研究和灾害预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随着电磁探测环境的复杂化和探测深度的不断增加,对电磁勘探解释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拟研究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元法的可控源电磁三维正反演技术,提高起伏地表等复杂条件下可控源电磁探测的解释精度。通过引入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地电模型剖分,实现了对起伏地表的精确拟合,减小了由于地形拟合误差引起的正演精度损失。正演计算采用矢量有限元方法(Edge-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EB-FEM),避免由于未施加散度条件引起的数值误差。最终的正演方程采用直接求解器MUMPS进行求解,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带来的条件数较差的影响。考虑所有相关单元的影响,对于发射源的处理,本文采用分段积分的策略,实现任意姿态发射源的模拟。基于非结构网格的灵活性,本文合理地加密测点和发射源附近的网格,而稀疏化影响较小的网格,控制了正演网格的数量,进而保证了计算效率。反演中采用常规的L2范数定义目标函数,保证求解过程的稳定性。其中,灵敏度矩阵信息采用伴随正演技术进行计算和存储,节省了存储空间,提高了计算效率;而模型粗糙度采用加权平方和方法计算,在反演过程中为了压制多解性,采用对数电导率转换方法对反演参数的上下限进行约束。本文分别基于GN算法和L-BFGS算法实现了可应用于陆地和海洋不同勘探环境的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技术可克服起伏地形的影响,准确恢复海底高阻储层的位置和电阻率信息;而对于陆地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本文的方法不仅可以反演起伏地形下的异常,而且克服了源引的起近区和过渡区数据畸变,得到了可靠的反演结果。最后,为进一步测试本文三维反演技术的实用性,对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地区获得的陆地可控源电磁实测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反演结果符合地质预期,且数据拟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方法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叶睿[3](2020)在《南陵-宣城矿集区麻姑山矿田三维地质建模及成矿预测》文中认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当今中国经济水平和工业化高速发展,对金属矿产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的浅部矿、易识别矿的不断开采越来越少,导致我国对金属矿产资源的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间接威胁了我国国家战略安全,因此我国深部矿、隐伏矿的找矿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包含7个大型矿集区,前人丰富的研究工作已经证明了在这些大型矿集区的深部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南陵-宣城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之中,地处铜陵矿集区以东、宁芜矿集区以南,近些年不断发现茶亭铜金矿床、麻姑山铜钼矿床等数个大中型多金属矿床表明了区域内巨大的成矿潜力,但也由于第四系地层覆盖面积大、勘探程度低等原因,这一区域的深部地质结构需要用更多更有效的勘探手段得到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本次研究工作针对麻姑山矿田,以先验地质信息为约束,使用重磁联合反演剖面解译的方法对覆盖麻姑山矿田全区的地质剖面进行解译,基于解译剖面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建立了两套验证修改流程,分别对解译剖面和三维地质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改。同时基于麻姑山铜钼矿床矿体模型和麻姑山矿田地质模型开展了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工作,并依据成矿有利程度圈定了找矿靶区。研究工作取得如下认识:(1)以先验地质信息为约束条件,使用重磁数据综合解译方法,是了解和认识区域深部地质结构的有效手段,获得剖面可以为下一步的建模工作提供基础。并利用三维建模功能对重磁联合反演解译剖面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可以有效发现解译剖面的不准确之处并对其进行修改,使解译剖面有更高的准确性。(2)利用重磁数据综合解译方法和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基本确定了研究区内主要构造的形态、延展方向等信息;确定了研究区内两个主要凹陷地层的深度和厚度;确定了研究区内岩浆岩分布范围、埋深和隐伏岩株的大小与深度。(3)使用三维地球物理正演方法,可以有效的验证三维地质模型的合理性,发现三维地质模型的不准确之处。并有效的完善三维地质模型,增加三维地质模型的可信度,从而减小最终成矿预测的误差,提高找矿靶区圈定的准确性。(4)结合前人总结的研究区成矿规律与三维地质模型对于控矿地质体位置、形态的清晰显示,利用三维成矿定量预测软件对控矿指示性要素进行提取,预测出成矿潜力较大的区域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可以为进一步的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侯琨[4](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提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马瑜[5](2019)在《美国与苏联环境合作探析(1972-1976) ——以空气污染领域为中心》文中认为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不管关系如何紧张,双方都没有产生直接的武力对抗。其中主要原因是双方实力基本保持均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改变,全球化趋势加强,美苏的缓和态势明显,这为两国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共同利益诉求为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契机。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凸显,美苏两国不仅要解决本国内部的环境问题,还需承担起大国责任,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环保的良好形象,因此两国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1972年,美国和苏联签订《美苏环境保护协定》,确定两国将围绕空气污染、水污染和海洋污染等11个领域进行合作。在此协定指导下,双方开展了大量的合作项目,成效显着。其中,空气污染是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国在空气污染方面的合作不仅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也长,官方合作宣布结束后,双方仍有交流。两国在这一领域内的合作为改善美苏乃至全球的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冷战大环境的制约,美苏开展环境合作过程中的局限性十分明显。美苏合作的前提之一就是出于对冷战局势的考虑,合作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分歧使双方都有所保留,两国的竞争仍旧不容忽视。但是,分歧和摩擦并未影响两国在环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通过加强对话和协商,确定了诸多的规则,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美苏双方在环境合作方面的实践为美苏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提供了借鉴。

李海镪[6](2019)在《航空磁放与遥感综合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以安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安康北部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缘,区内基底火山岩及外围的炭硅质岩中成矿元素丰度较高,在区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的热液-构造改造作用,成矿元素富集形成安康大河口大型金红石矿床、流芳、沙沟、吴家湾、长沟以及鹿鸣等众多中小型金矿及其他金属、非金属矿产。前人研究表明该区具有一矿变多矿、矿点变矿床的潜力。但该区地势险峻,植被覆盖程度高,地表进行全面的地质、矿产勘探具有一定困难。本文以汉中-安康地区航磁、航放测量项目为依托,在前人地质调查研究成果与野外实地测量的基础上,以区域实测地层岩石物性特征为依据,利用航磁、航放数据,结合遥感影像,通过不同层次的数据融合,对研究区内进行构造、岩性识别与矿产预测研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评价航磁、航放、遥感数据在植被覆盖区进行构造、岩性识别的效果。本次研究共解译主要断裂构造18条,其中13条主要断裂构造为新解译断裂;新解译环状构造13个,利用环状构造,解译出火山机构一组,隐伏岩体两组。共解译出岩石单元28组,其中新解译出一组基性-超基性火山岩以及7组岩脉。在构造、岩性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矿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区域矿产的成矿机制,分析已知矿产相关的航磁、航放、遥感异常特征,解释成矿与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已知矿产的异常特征,提出划分热液型金、金红石矿产成矿远景区原则为:表示还原环境的比值为0.5的U/Th等值线与表示岩石蚀变程度的K×U/Th高值区(带)有较好的套合性,且比值约为0.2表示氧化还原过渡环境的等值线沿K×U/Th的中值区套合较好的特征,可能指示蚀变晕的存在。根据此原则,划分出13个成矿远景区,其中3个一级成矿远景区与1:5万矿产调查圈定的找矿靶区相吻合。构造、岩性识别以及矿产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航磁、航放、遥感数据在植被覆盖区进行地质填图与指导找矿是有效的。

刘晓勤[7](2019)在《《申报》中的天文知识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天文学的知识传播,是近代中国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申报》作为近代中国代表性报刊媒介,肩负着知识传播与教化民众的历史重任,其作用同样体现在天文知识传播领域。本文旨在通过挖掘《申报》中有关天文知识传播的报道文章,从不同文体、不同主题、不同事件,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内容、时间、事件等多个角度分析《申报》天文知识传播的特点与重点,总结出《申报》天文传播的方法与规律。笔者立足于对《申报》天文相关报道的原文内容进行搜集、归纳、梳理与分析,对于《申报》77年创刊以来的880余篇天文报道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申报》在近代天文知识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与教化作用,依托于《申报》这一受众广泛,影响力最大的报刊媒介,天文知识传播相应的也得到了广泛的受众群体,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普及度;第二,天文知识传播依托于报刊媒介,主要借助新闻报道、科普文、广播稿等形式进行传播,不同形式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第三,对于不同报道主题与天文事件,报道频率和内容形式也不相同,有其主题的侧重点与倾向性。从报道内容上看,日月食(蚀)、彗星、地球、月球、太阳、行星及天文研究机构是报道的高频主题和重点对象,从报道的形式上看,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广播稿、演讲稿、读者来信等形式较为常见;第四,《申报》天文传播具有其自身的创新性。《申报》天文知识报道的内容一贯紧随时代前沿与最新热点,报道的写作手法具有新意,加入广播稿、演讲稿、读者来信等新颖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传播魅力与传播效果;第五,《申报》中的天文知识传播,特别是科普形式的天文传播,依托于众多着名学者与专家,内容具有权威性与可读性;第六,《申报》天文知识传播与其他报刊传播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申报》的报道篇数更多,报道内容更加齐全,新闻事件后大多有相关知识阐释与议论,注重报道的知识传播价值与社会教育意义,且报道文章中的描述多详实全面,注重细节铺陈,报道角度多样,力求全面展现新闻事实。总之,《申报》在中国近代天文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与普及作用,对社会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丁颖[8](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孙磊[9](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杨培丰[10](2018)在《重庆涂山湖片区岩溶塌陷形成机制及危险性评估》文中提出我国国土面积约有1/3为可溶岩覆盖区,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地矛盾尖锐导致工程建设不得不向岩溶区扩展,促使地面沉降塌陷不断发生制约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涂山湖区域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内人口密集,经济活跃。为了改善室内交通状况,不断有大型的隧道工程在该区域营建,一方面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另一方面也使得区域内地面塌陷不断发生。本文针对涂山湖区域岩溶发育和塌陷形成情况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运用物探、钻探等勘察手段揭示出研究区岩溶发育和塌陷形成特征,通过静力学和土力学等相关知识,对不同时段的塌陷体的致塌力和抗塌力进行分析,揭示出研究区塌陷形成机制,并选取了地质构造、地形地貌、覆盖层情况、隐伏岩溶发育和地下水水文条件等12个影响因素,构建了岩溶发育评估模型对研究区的塌陷危险性等级进行分区,绘制了涂山湖区域岩溶塌陷危险性等级图,可为后续治理以及工程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分述如下:(1)通过收集资料、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和钻探等调查手段,揭示了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下水水文环境特征,表明了岩溶发育由背斜核部向两翼逐渐减小并沿暗河排泄方向呈串珠状分布;通过物探和钻探对比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发育了7处岩溶发育集中区域,区域为隐伏岩溶和塌陷密集分布区域,为地表水主要的下渗通道;并通过抽水试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分析表明研究区计算的岩层渗透系数值远大于试验室测定的岩石的渗透系数经验值,揭示出研究区上部岩层破碎,利用地下水的垂直向下排泄。(2)通过实地调查明确了区域隧道分布状况,利用隧道涌水量变化图并计算了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确定了南山隧道为研究区地下水漏失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地下水漏斗范围和可溶岩分布情况划定了地下水漏失的影响范围,通过地下水漏斗与原有地下水的距离大小划定了地下水漏失强度等级图;根据收集资料和水文调查成果,系统的研究了地下水与基岩面距离、地下水水位变幅和地下水漏斗对塌陷的影响,并根据塌陷的分布情况、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下水水文环境特征划定了三种因素的强弱等级图。(3)通过地质调查统计了研究区塌陷分布情况、形成时间和平面尺寸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出岩溶塌陷形成规律为以塌陷群的形式发育并与降水时段同步响应不断加深。根据与降水时段是否同步响应的特征确定了两种类型的塌陷,并利用静力学和土力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分析了两种类型塌陷的致塌力和抗塌力的不同,通过实例计算揭示出研究区塌陷在不同时段的形成机制不同,即非降雨时段的塌陷的形成机制为真空吸蚀机制,降雨时段形成机制为潜蚀致塌机制。(4)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和室内研究成果,确定了基岩、岩溶发育程度、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覆盖层厚度、地下水与岩土分界面等12个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系分析法和集对理论构建了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体系,通过集对理论种对立度、差异度和同一度的大小排序关系对塌陷的危险性等级进行分区,利用ArcGIS平台绘制了研究区塌陷的危险性分区图,并通过区域塌陷点个数对危险性分区图进行了可信度验证,验证结果合理,可为后续的工程治理和以后的工程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5)依据南山涂山湖区域并结合相关地区的研究成果和治理经验,隧道涌水和降雨入渗是造成岩溶塌陷的诱发因素;基于此类经验提出了隧道规划和修建过程中的建议。

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大地网和大地测量计算学术讨论会(第六次大地测量计算国际讨论会)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大地网和大地测量计算学术讨论会(第六次大地测量计算国际讨论会)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元的频率域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正反演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正演研究现状
        1.2.2 三维反演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正演方法
    2.1 正演控制方程
    2.2 加权余量法
    2.3 基函数计算
    2.4 单元分析
    2.5 发射源的处理
    2.6 正演方程的求解
    2.7 正演精度验证
    本章小结
第3章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方法
    3.1 正则化目标函数与反演算法
    3.2 灵敏度信息计算
    3.3 非结构网格的模型粗糙度计算
    3.4 反演参数上下限约束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模型数值算例
    4.1 海洋可控源电磁理论模型
        4.1.1 海洋单一异常体模型
        4.1.2 海洋两个异常体模型GN反演
        4.1.3 海洋两个异常体模型L-BFGS反演
    4.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理论模型反演测试
        4.2.1 两个异常体模型
        4.2.2 三个异常体模型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测数据
    5.1 工区位置
    5.2 测线及测点布置
    5.3 反演结果及解释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硕士在读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3)南陵-宣城矿集区麻姑山矿田三维地质建模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重磁数据的综合地质解译
        1.2.2 三维地质建模
        1.2.3 三维成矿预测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
        2.1.2 地层
    2.2 南陵-宣城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
        2.2.2 地层
    2.3 麻姑山矿田地质概况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岩浆岩
    2.4 典型矿床
        2.4.1 矿区地层
        2.4.2 矿区构造
        2.4.3 岩浆岩
        2.4.4 变质作用与热液蚀变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5.1 研究区重力场特征
        2.5.2 研究区磁场特征
        2.5.3 地质体物性划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基于重磁数据的综合地质解译方法
    3.2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3.3 三维成矿预测方法
第四章 基于重磁数据的剖面综合地质解译
    4.1 先验地质约束
    4.2 剖面范围及地质体单元
    4.3 重磁联合反演
    4.4 重磁反演结果
第五章 三维地质建模与地质解译结果优化
    5.1 三维地质建模
        5.1.1 三维矿体模型
        5.1.2 三维地质模型
    5.2 基于三维地球物理正演的地质解译结果优化
        5.2.1 初次结果与实测对比验证
        5.2.2 三维模型修改
第六章 三维成矿预测与靶区圈定
    6.1 麻姑山矿床成矿规律
    6.2 三维成矿预测及找矿靶区
        6.2.1 三维成矿预测
        6.2.2 找矿靶区圈定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5)美国与苏联环境合作探析(1972-1976) ——以空气污染领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资料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美国与苏联开展环境保护合作的背景
    (一)全球化趋势加强及美苏的战略调整
    (二)跨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三)美苏双方国内环境问题凸显
    (四)冷战为美苏环境合作提供契机
二、《美苏环境保护合作协定》与美苏环境合作的开启
    (一)《美苏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签署
    (二)美苏环境合作的开展
三、美国与苏联在空气污染领域内的合作
    (一)美苏针对空气污染问题的信息交换
    (二)美苏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合作改进工业技术
    (三)《美苏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后期两国改善空气质量的交流
四、美国与苏联环境合作评析
    (一)美苏环境合作顺利开展的原因
    (二)美苏环境合作的特点
    (三)美苏环境合作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航空磁放与遥感综合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以安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航磁、航放、遥感在地质矿产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及遥感特征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矿产
        2.2.5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2.3 地球物理特征
        2.3.1 区域岩石物性特征
        2.3.2 磁场特征
        2.3.3 能谱场特征
    2.4 遥感影像特征
3 航空物探、遥感数据处理
    3.1 航空物探数据处理
        3.1.1 航磁数据处理
        3.1.2 航空放射性数据处理
    3.2 遥感数据处理
        3.2.1 遥感数据选择
        3.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 数据融合
4 构造与岩性识别应用
    4.1 构造识别
        4.1.1 方法选择
        4.1.2 遥感构造解译
        4.1.3 航磁、航放构造解译
        4.1.4 综合构造识别
    4.2 岩性识别
        4.2.1 方法选择
        4.2.2 岩性单元划分
        4.2.3 岩性识别
    4.3 效果评价与综合分析
        4.3.1 效果评价
        4.3.2 综合分析
5 蚀变信息提取
    5.1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5.1.1 原理
        5.1.2 植被覆盖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可行性分析
        5.1.3 蚀变信息提取方法选择
        5.1.4 遥感提取蚀变信息
    5.2 航放蚀变信息提取
        5.2.1 原理与可行性分析
        5.2.2 航放提取蚀变信息
    5.3 蚀变信息结果分析
    5.4 蚀变提取的野外验证
6 矿产预测研究
    6.1 控矿要素总结
        6.1.1 地层与成矿
        6.1.2 岩体与成矿
        6.1.3 构造与成矿
    6.2 已知矿床(点)异常分析
        6.2.1 磁放遥特征
        6.2.2 成矿机理与找矿标志
        6.2.3 综合分析
    6.3 矿产预测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申报》中的天文知识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申报》天文传播的报道类型分析
    2.1 新闻报道
    2.2 科普类文章
    2.3 其他报道形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申报》天文传播的主要内容分析
    3.1 日食(蚀)与月食(蚀)
    3.2 彗星
    3.3 天文机构及其研究活动
    3.4 地球、月球、太阳与行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申报》报道的主要天文事件案例分析
    4.1 1910 年5 月哈雷彗星回归
    4.2 1930 年3 月发现冥王星
    4.3 1933 年4 月天文数理讨论会
    4.4 1941 年9 月“百年日全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申报》天文传播影响与效果分析
    5.1 受众与订阅分析
    5.2 读者来信的案例分析
    5.3 《申报》之读者互动
    5.4 《申报》之作者群体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工业化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1.2.4 高层住宅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的目的
        1.4.3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2.4.1 总结与评述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1 建筑构件体系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3.2.2 唯一性原则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3.3.1 分类方法
        3.3.2 分类步骤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3.4.1 结构体系
        3.4.2 外围护体系
        3.4.3 内分隔体系
        3.4.4 内装修体系
        3.4.5 管线设备体系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4.2.1 混凝土体系
        4.2.2 模板体系
        4.2.3 钢筋体系
        4.2.4 脚手架体系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4.4.4 架子装备化
        4.4.5 建造智慧化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5.1.1 协同的概念
        5.1.2 BIM技术概述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5.3.1 协同目标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6.1.1 项目概况
        6.1.2 场地布局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6.2.1 结构体系设计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6.6 建造实践总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作者简介
致谢

(9)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4.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重庆涂山湖片区岩溶塌陷形成机制及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庆涂山湖区域环境条件
    2.1 地理特征
    2.2 地层岩性特征
    2.3 地质构造特征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
    3.1 探测方法选用、简介及工作布置
    3.2 探测结果
    3.3 岩溶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研究
    4.1 区域隧道工程概况
    4.2 区域地下水漏失原因分析
    4.3 区域地下水漏失影响范围
    4.4 地下水对塌陷形成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塌陷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5.1 岩溶塌陷分布特征
    5.2 岩溶塌陷形成机制
    5.3 岩溶塌陷演化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
    6.1 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方法概述
    6.2 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数学原理
    6.3 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方法思路
    6.4 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指标体系
    6.5 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因子权重计算
    6.6 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因子等级划分
    6.7 建立数学模型
    6.8 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结果
    6.9 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可信度分析验证
    6.10 岩溶塌陷治理措施和意见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1 高密度电法测线解译结果
    2 瞬变电磁法测线解译结果
    3 验证钻孔信息一览表
    4 验证钻孔探明岩溶信息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四、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大地网和大地测量计算学术讨论会(第六次大地测量计算国际讨论会)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元的频率域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研究[D]. 张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3]南陵-宣城矿集区麻姑山矿田三维地质建模及成矿预测[D]. 叶睿.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美国与苏联环境合作探析(1972-1976) ——以空气污染领域为中心[D]. 马瑜. 渤海大学, 2019(01)
  • [6]航空磁放与遥感综合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以安康地区为例[D]. 李海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申报》中的天文知识传播研究[D]. 刘晓勤.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9]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10]重庆涂山湖片区岩溶塌陷形成机制及危险性评估[D]. 杨培丰.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大地测量网络和大地计算研讨会(第六届国际大地计算研讨会)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