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化合成AEC的条件探讨

羧甲基化合成AEC的条件探讨

一、羧甲基化法合成AEC的条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芳,李运玲[1](2021)在《醇醚琥珀酸酯/盐的绿色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说明以含不同环氧乙烷(EO)数的直链脂肪醇醚和琥珀酸酐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醇醚琥珀酸酯。将醇醚琥珀酸酯用NaOH溶液中和后得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醇醚琥珀酸酯盐。该制备工艺环保无毒,符合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还研究了醇醚琥珀酸酯/盐的静态表面张力、在石蜡膜上的接触角、动态表面张力以及润湿、乳化、泡沫、去污等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其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业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吴志芳[2](2020)在《脂肪醇醚羧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不同乙氧基(EO)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醚,AEOn,n=3,5,7,9)、琥珀酸酐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绿色、高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酸型和盐型脂肪醇醚羧酸酯(AEnCE-H和AEnCE-Na,n=3,5,7,9)表面活性剂。本论文主要探究了AEnCE-H和AEnCE-Na(n=3,5,7,9)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性能及AEnCE-Na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并得到如下结论:(1)脂肪醇醚羧酸酯的制备与表征。以AEOn(n=3,5,7,9)和琥珀酸酐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制得不同EO加合数的非离子酸型脂肪醇醚羧酸酯(AEnCE-H,n=3,5,7,9)。一方面通过反应前和反应后的酸值确定了AEOn的转化率,另一方面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确定了产物的分子结构。最后,将制得的非离子酸型产物AEnCE-H(n=3,5,7,9)通过中和反应得到对应EO加合数的阴离子盐型脂肪醇醚羧酸酯(AEnCE-Na,n=3,5,7,9)的水溶液。(2)脂肪醇醚羧酸酯的物化性能。通过静态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和动态表面张力讨论了包括EO基团的个数、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在内的构效关系及溶液浓度对脂肪醇醚羧酸酯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EnCE-H和AEnCE-Na(n=3,5,7,9)中,AE7CE-H和AE3CE-Na的表面活性分别最佳,AE5CE-H和AE3CE-Na在疏水石蜡膜上的润湿铺展能力分别最强。AEnCE-Na的扩散速率整体快于对应EO加合数的AEnCE-H。此外,AEnCE-H和AEnCE-Na(n=3,5,7,9)的吸附能整体都较低,且同属于混合扩散-动力学吸附。(3)脂肪醇醚羧酸酯的应用性能。通过润湿性能、乳化性能、泡沫性能及去污性能的探究讨论了EO基团的个数及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对脂肪醇醚羧酸酯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EnCE-H和AEnCE-Na(n=3,5,7,9)中,AE7CE-H和AE3CE-Na的润湿性能及乳化性能都最佳。AEnCE-H(n=3,5,7,9)整体属于低泡型表面活性剂,而AEnCE-Na(n=3,5,7,9)的泡沫性能较好。相同EO加合数的AEnCE-Na相比于AEnCE-H(n=3,5,7,9)对污渍的清洁能力更强。(4)盐型脂肪醇醚羧酸酯的复配性能。AE9CE-Na和AE5CE-Na分别与双癸基甲基羟乙基氯化铵(DEQ)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组成的阴/阳离子混合体系AE9CE-Na/DEQ和AE5CE-Na/CTAB在表面活性及应用性能方面都表现出协同效应。此外,混合体系AE9CE-Na/DEQ还表现出丰富的自组装行为。

杨志,林雨,李锦辉,焦飞祥,弓亚琼[3](2020)在《醇醚羧酸/盐(Ⅱ)的绿色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脂肪醇醚(AEO9)、琥珀酸酐及NaOH为原料通过绿色的方法合成了新型醇醚羧酸(AECⅡ-H)和醇醚羧酸盐(AECⅡ-Na),并通过FT-IR对AECⅡ结构进行表征。与传统AEC的合成工艺相比,本实验中设计的AECⅡ的制备方法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将制得的AECⅡ从润湿性、乳化性及泡沫性与传统氯乙酸化法制得的AE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ECⅡ展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为今后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赵爽[4](2019)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EC)是一类具有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征的绿色表面活性剂。具有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它具有很好的配伍性能,可以与其他各类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抗灰变能力较强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对此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起步较晚,种类和产量较少,因此,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合成出高产率的醇醚羧酸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羧甲基化法,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n=3、9)、氢氧化钠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三种高产率的脂肪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伯AEC9Na、仲AEC9Na、AEC3Na)。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伯(仲)AEO9):n(Na OH):n(Cl CH2COONa)=1:0.9:1.5;碱化反应时间伯AEO9为2h、仲AEO9为1.5h,羧甲基化4h;反应温度为110℃、90℃,转化率可达到仲AEO9为93.7%、伯AEO9为88.7%;n(AEO3):n(Na OH):n(Cl CH2COONa)=1:1.1:1.3,反应温度为碱化反应160℃,羧甲基化80℃,反应时间为3h、4h,产物经过分离提纯后阴离子含量可达到88.93%。AEC3Na、AEC9Na的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谱图(1HNMR)都证实了目标产物AEC3Na、AEC9Na的生成。本文对生成的目标产物AEC3Na和AEC9Na进行了物化性能和应用性能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硬水中的表面张力最小为24.42 m N·m-1,在软水中相同浓度的情况下,AEC3Na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质量分数为1%时,AEC3Na溶液的表面张力最小为21.3 m N·m-1,低于商品化AEC9Na的表面张力,其润湿性和稳泡性更好,平均润湿时间为2.64s;在软水中,AEC9Na在质量分数为1.2%时,表面张力最小伯AEC9Na为24.2 m N·m-1、仲AEC9Na为23.9 m N·m-1,伯AEC9Na的起泡性较好,泡沫最稳定,商品化AEC9Na的稳泡性较差,伯AEC9Na的平均粒径最小,粒子更均匀、稳定性更好。此外,三种AECNa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抗静电性,可明显改善短切高强高模维纶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伯AEC9Na、仲AEC9Na和AEC3Na可将涤纶短纤维的比电阻分别降低至6.5×106?·cm、3.8×106?·cm和1.2×106?·cm,说明AECNa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性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宋志航,谢妃军[5](2019)在《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以脂肪醇醚(AEO9)、氯乙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法合成脂肪醇醚羧酸钠盐。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结构分析,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阴离子活性含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n(AEO9)︰n(ClCH2COOH)︰n(NaOH)=1.0︰1.5︰2.0,反应温度T=55℃,反应时间t=3 h。在此条件下反应,产品的阴离子活性含量高达74.93%。

徐福利,张威,王丰收,汪传新,司丽丽[6](2019)在《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氧化法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以普通及窄分布醇醚、氧气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氧化法合成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羧酸盐,催化剂为炭负载多组分催化剂,优化普通及窄分布AEO9(9EO醇醚)合成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系列窄分布醇醚羧酸盐在不同pH值下的表面张力、泡沫性、润湿性能。结果表明,窄分布AEO9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氧压0.03 MPa,反应转速600 r/min,原料摩尔比n(窄分布AEO9)∶n(NaOH)=1∶1.02。此时产率达到95%;窄分布AEC9对比普通AEC9具有更窄的凝胶相区;酸性条件下,窄分布AEC9(9EO醇醚羧酸盐)30 s泡沫体积490 mL,远大于普通AEC9泡沫体积330 mL,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窄分布AEC9发泡性弱于普通AEC9。

李焘君[7](2019)在《改性皂基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表面活性剂(简称SAA)是一种少量加入即可大幅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其中阴离子型SAA因亲水基团为阴离子而得名,是SAA中占比最大的一类,而高级脂肪酸钠是阴离子SAA中使用最多的产品,由于传统钠皂遇Ca2+、Mg2+沉淀,溶解性不佳,针对这些缺点,人们对其的研究从复配到改变其分子结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皂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从两方面对传统皂基分子进行改性研究,一是嵌入不同聚合度的—CH2CH2O—链段(简称EO)进行寡聚;二是改变金属阳离子M+。即首先参考Williamson法,以RX和乙二醇/二甘醇等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9个不同n值的寡聚乙氧基烷基醚钠(简称AEONa)中间体;进而各中间体在碱性条件下与Cl CH2COOH反应得到9个相对应的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简称AECH)系列;将AECH系列与Na+,K+,NH4+碱中和分别得到9个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钠(简称AECNa)系列,9个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钾(简称AECK)系列,9个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铵(简称AECNH4)系列。同时对寡聚乙氧基(3)十二烷基醚钠进行反应得到硫酸盐,分别与K-12,AES进行了对比试验。整个实验对新皂基通过总固含量、Na Cl含量测定,进行了有效物含量的计算,通过IR谱图、1H-NMR谱图和HR-MS谱图对中间体及新皂基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各皂基的性能进行了溶解性、泡沫力、泡沫稳定性、润湿力测定。K-12系列改变Na+为K+、NH4+时的性能优于K-12;EO嵌入度n=3时ME(3)SM系列的寡聚钠皂、钾皂和铵皂溶解性低于混聚AES的性能;EO的嵌入除对溶解性产生影响外,对泡沫力、泡沫稳定性和润湿力亦产生影响,RCOONa中,EO的嵌入可以增加原有钠皂的溶解性,综合评价优选出产品LE(2)CNa,ME(3)CNa,SE(4)CNa;RCOOK中,Na+变为K+显着增加了原有钠皂的溶解性,综合评价,优选出产品LE(1)CK,ME(3)CK,SE(1)CK,SE(4)CK;RCOONH4中,Na+变为NH4+增加了原有钠皂的溶解性,综合评价优选出产品LE(1)CNH4,ME(3)CNH4,SE(1)CNH4。通过探索实验,荧光探针法、表面张力法对本文中新合成的ME(3)SNa的CMC值可测。

徐福利,张威,王丰收[8](2019)在《系列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氧化法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以系列窄分布醇醚(AEO3/AEO5/AEO7/AEO9)、氧气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氧化法合成窄分布醇醚羧酸盐(AEC3/AEC5/AEC7/AEC9),并优化窄分布AEC7(7EO醇醚羧酸盐)合成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系列窄分布醇醚羧酸盐在不同pH值下的表面张力、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钯碳负载催化剂用量为醇醚质量的0.4%(以氯化钯计),AEC7合成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75℃,氧压0.03 MPa,反应转速700 r/min,原料窄分布AEO7与氢氧化钠摩尔比1∶1.02,产率达到93.8%;体系酸碱度对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性能影响明显,在中性条件下,与AEC3/AEC5/AEC9相比,AEC7表面张力最大为41.66 mN/m;酸性条件下,AEC3(3EO醇醚羧酸盐)发泡性最弱,碱性条件下,AEC3发泡性最强;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窄分布AEC3和AEC5/AEC7/AEC9相比,在润湿和表面张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张庆红[9](2018)在《异构醇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十三碳异构醇醚(聚氧乙烯数为5和7,聚氧乙烯简写为EO)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法合成了异构醇醚羧酸盐A13EC5-Na和A13EC7-Na。与直链表面活性剂(A12EC5-Na和A12EC7-Na)对比得知这两种异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及润湿性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癸基甲基羟乙基氯化铵(DEQ)复配后,乳化及泡沫性能都有很大的改善。此外,我们也研究了单一表面活性剂A13EC7-N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A13EC7-Na/DEQ复配体系在不同复配比例下的聚集体形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异构醇醚羧酸盐的合成与鉴定。通过催化氧化法合成EO数分别为5和7的十三碳异构醇醚羧酸盐A13EC5-Na和A13EC7-Na。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羧酸盐的结构进行鉴定。(2)研究了两种异构醇醚羧酸盐型和酸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行为。通过静态表面张力,接触角和动态表面张力测试,发现酸型产品比盐型产品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而且它们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但随着EO数的增大,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变差。通过表面张力参数可知A13EC5-H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最高,A13EC7-Na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最低。含支链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更容易吸附在气液界面,而直链表面活性剂分子更容易形成胶团。对应地,含支链的表面活性剂比直链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γcmc)值和较大的cmc值。A13EC7-Na的γcmc最小,能达到26.47mN/m。(3)通过稳态荧光法,粒径分析法及透射电镜法等对单一表面活性剂A13EC7-Na和A13EC7-H及A13EC7-Na/DEQ复配体系的聚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A13EC7-Na能自发的形成胶束,而且A13EC7-Na与A13EC7-H相比,它的微极性和胶束聚集数更大。单一的表面活性剂A13EC7-Na溶液的浓度低于cmc能形成囊泡。不同比例的复配体系会呈现出不同的聚集体形态。(4)研究了不同EO数的异构醇醚羧酸盐和直链醇醚羧酸盐的润湿、乳化及泡沫等应用性能。发现EO数少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润湿乳化性能,含支链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比直链表面活性剂更好的润湿、乳化及对碳黑污布的去污性能。异构醇醚羧酸盐的泡沫稳定性较差,将它与DEQ复配后,发现在某些复配比例下,由于协同增效作用的存在使得复配体系具有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和泡沫性能。

程慧云[10](2018)在《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三次采油技术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就属化学驱中的表面活性剂驱,而我国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局面:新型表面活性剂开发的困难、单一表面活性剂很难达到超低的要求、混合体系因两亲分子不同造成相对严重的“色谱分离”现象、无碱驱油配方研发不易以及油藏条件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验室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本文在她们的基础上继续认真探索无碱驱油配方,着重研究了两类复配体系,相对应的以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主剂,与其他使用较广泛的表面活性剂混合,筛选找到符合油田要求的驱油配方之后研究两组分的表面性能,并研究不同复配摩尔比、不同总质量浓度、不同原油及温度和不同模拟水对配方驱油有何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以脂肪醇醚为原料,在适宜的条件下(醇醚、氢氧化钠与氯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0:1.5:1.1,在75℃下反应8h)合成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C12AEC3)。分别用FT-IR和ESI-MS分析了产物,结果表明该产物就是目标产物C12AEC3。初步研究了C12AEC3表(界)面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C12AEC3分别与BS-22、BS-18、BS-16、BS-12、6501混合之后复配体系的驱油效果,初步得出了符合要求的三个体系——BS-16/C12AEC3、BS-18/C12AEC3和6501/C12AEC3,对这三个驱油配方的表面性能进行探究并且探究各种影响因素对驱油配方有何作用,结果表明:三个混合体系的组分之间都具备协同效应,并且在较宽摩尔比、0.020.3%的浓度维度内三个体系都能减少胜利原油的界面张力到超低的标准,BS-16/C12AEC3、BS-18/C12AEC3和6501/C12AEC3复配体系可使用在硬度为在500mg·L-1左右、盐度低于20000 mg·L-1的油藏中。采用季铵化一步反应将芥酸酰胺二甲基叔胺转化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EAB),叔胺与氯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0:1.1,在80℃下反应7h合成了EAB,反应转化率达到了95.2%。用FT-IR、ESI-MS分析了产物,结果表明该产物就是目标产物EAB。初步研究了EAB的表(界)面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将EAB分别和6501、OA-12、C2024AOS、C12AEC3和C12AEP3进行复配,根据复配体系的驱油效果选出了两个符合要求的体系——6501/EAB和C2024AOS/EAB,对这三个驱油配方的表面性能进行探究并且探究各种影响因素对驱油配方有何作用,结果表明:6501/EAB的混合接近于理想混合,C2024AOS/EAB混合体系存在协同效应,两个体系均在较宽的摩尔比和浓度范围内减少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到超低的标准,6501/EAB和C2024AOS/EAB复配体系可使用在硬度200mg·L-1左右、盐度低于12000mg·L-1左右的油藏中。

二、羧甲基化法合成AEC的条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羧甲基化法合成AEC的条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醇醚琥珀酸酯/盐的绿色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1.2 醇醚琥珀酸酯/盐的合成
    1.3 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静态表面张力
    2.2 接触角
    2.3 动态表面张力
    2.4 润湿性
    2.5 乳化性
    2.6 泡沫性
    2.7 去污力
3 结论

(2)脂肪醇醚羧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AEC的制备方法
        1.2.1 羧甲基化法
        1.2.2 氧化法
    1.3 AEC的性能
        1.3.1 物化性能
        1.3.2 应用性能
        1.3.3 复配性能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脂肪醇醚羧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合成步骤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T-IR
        2.3.2 ~1H-NMR
        2.3.3 MALDI-TOF-MS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脂肪醇醚羧酸酯的物化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静态表面张力
        3.3.2 动态接触角
        3.3.3 动态表面张力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脂肪醇醚羧酸酯的应用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润湿性能
        4.3.2 乳化性能
        4.3.3 泡沫性能
        4.3.4 去污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盐型脂肪醇醚羧酸酯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行为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E9CE-Na/DEQ
        5.3.2 AE5CE-Na/CTAB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论
    6.1 总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醇醚羧酸/盐(Ⅱ)的绿色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物质合成
        1.2.2 结构表征
        1.2.3 润湿性
        1.2.4 乳化性
        1.2.5 泡沫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表征
    2.2 润湿性
    2.3 乳化性
    2.4 泡沫性
3 结论

(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1.2 烷基醚羧酸盐的种类
    1.2 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合成方法
        1.2.1 羧甲基化法
        1.2.2 氧化法
        1.2.3 丙烯腈法
        1.2.4 丙烯酸酯法
    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性能及应用
        1.3.1 物化性能
        1.3.2 应用性能
        1.3.3 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应用
    1.4 AEC的复配
    1.5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路线的选择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药品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脂肪醇醚羧酸钠的合成
        2.3.1 合成原理
        2.3.2 合成方法
    2.4 结构表征方法
        2.4.1 原料羟值的测定
        2.4.2 酸值的测定
        2.4.3 碱值的测定
        2.4.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2.4.5 核磁共振(~1H-NMR)测试
    2.5 性能评价方法
        2.5.1 抗静电性的测定
        2.5.2 起泡性的测定
        2.5.3 分散性的测定
        2.5.4 润湿性的测定
        2.5.5 粒径的测定
        2.5.6 表面张力的测定
第三章 AEC_9Na的合成研究
    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1.1 碱化反应中温度的影响
        3.1.2 羧甲基化反应中反应温度的影响
    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3.2.1 碱化反应中时间的影响
        3.2.2 羧甲基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的影响
    3.3 投料摩尔比的影响
        3.3.1 碱化反应中投料比的影响
        3.3.2 羧甲基化中投料比的影响
    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5 结构分析
        3.5.1 伯AEC_9Na红外光谱表征(FTIR)
        3.5.2 伯AEC_9Na核磁波谱表征(1H-NMR)
        3.5.3 仲AEC_9Na红外光谱表征(FTIR)
        3.5.4 仲AEC_9Na核磁波谱表征(1H-NMR)
    3.6 小结
第四章 AEC_3Na的合成研究
    4.1 投料比的影响
        4.1.1 碱化反应投料比的影响
        4.1.2 羧甲基化投料比的影响
    4.2 AEC_3Na反应温度的影响
        4.2.1 碱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4.2.2 羧甲基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1 碱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4.3.2 羧甲基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4.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5 结构分析
        4.5.1 红外光谱表征
        4.5.2 核磁波谱表征(1H-NMR)
    4.6 小结
第五章 AEC_3Na和 AEC_9Na的性能研究
    5.1 表面张力的研究
        5.1.1 表面张力概述
        5.1.2 表面张力测定实验
    5.2 泡沫性研究
        5.2.1 泡沫性概述
        5.2.2 泡沫性测定实验
    5.3 润湿性研究
        5.3.1 润湿性概述
        5.3.2 润湿性测定实验
    5.4 抗静电性研究
        5.4.1 抗静电机理概述
        5.4.2 抗静电性测定实验
    5.5 乳液粒径研究
    5.6 分散性研究
        5.6.1 分散性概述
        5.6.2 分散性实验
    5.7 硬水性实验
        5.7.1 硬水中的起泡性实验
        5.7.2 硬水中的表面张力测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合成
    1.4 阴离子活性物含量测定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分析
    2.2 单因素实验优化
        2.2.1 反应物摩尔比对产品阴离子活性含量的影响
        2.2.2 反应温度变化对产品阴离子活性含量的影响
        2.2.3 反应时间变化对产品阴离子活性含量的影响
3 结论

(6)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氧化法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催化剂制备
    1.3 醇醚羧酸盐氧化法合成
    1.4 分析方法
        1.4.1 色谱条件
        1.4.2 醇醚羧酸盐产率分析
        1.4.3 醇醚羧酸 (盐) 性能测定
        1.4.3.1 表面张力
        1.4.3.2 泡沫性
        1.4.3.3 润湿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的分布对比
    2.2 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羧酸的相图对比
    2.3 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羧酸盐合成条件的选择及对比
        2.3.1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2.3.2 反应氧压对产率的影响
        2.3.3 反应转速对产率的影响
        2.3.4 原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2.4 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性能测试
        2.4.1 普通及窄分布AEC酸性条件下性能对比
        2.4.2 普通及窄分布AEC中性条件下性能对比
        2.4.3 普通及窄分布AEC碱性条件下性能对比
3 结论

(7)改性皂基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
        1.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1.2 阴离子型SAA
        1.1.3 阳离子型SAA
        1.1.4 两性型SAA
        1.1.5 非离子型SAA
    1.2 以脂肪酸盐皂基为主要成分的商品简介
        1.2.1 肥皂历史
        1.2.2 固体皂
        1.2.3 功能皂
        1.2.4 液体皂
    1.3 皂基改性现状
        1.3.1 改性皂基Bola型 SAA
        1.3.2 改性皂基Gemini型 SAA
        1.3.3 改性钠皂AECNa
        1.3.4 改性钠皂AECNa合成路线
        1.3.5 近年改性钠皂AECNa研究进展
    1.4 课题展望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主要中间体及皂基的合成
        2.2.1 寡聚乙氧基烷基醚钠(AEONa)中间体系列的合成
        2.2.2 寡聚三甘醇十二烷基醚硫酸盐(MESM)系列皂基的合成
        2.2.3 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钠(AECNa)系列钠皂的合成
        2.2.4 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钾(AECK)系列钾皂的合成
        2.2.5 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铵(AECNH_4)系列铵皂的合成
    2.3 皂基有效物含量的计算
        2.3.1 皂基总固含量的测定
        2.3.2 皂基NaCl含量的测定
        2.3.3 皂基有效物含量的计算
    2.4 皂基性能测试
        2.4.1 皂基泡沫力的测定及泡沫稳定性的计算
        2.4.2 皂基润湿力的测定
    2.5 皂基CMC测定方法
        2.5.1 荧光探针法
        2.5.2 表面张力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AEONa中间体系列合成及结构表征
        3.1.1 AEONa中间体的合成
        3.1.2 AEONa中间体结构表征
    3.2 MESM皂基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2.1 MESM皂基系列的合成
        3.2.2 MESM皂基系列的表征
        3.2.3 MESM皂基系列性能测试
        3.2.4 MESM皂基系列小结
    3.3 AECNa钠皂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3.1 AECNa钠盐系列的合成
        3.3.2 AECNa钠盐系列的结构表征
        3.3.3 AECNa钠皂系列性能测试
        3.3.4 AECNa钠皂系列小结
    3.4 AECK钾皂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4.1 AECK钾皂系列的合成
        3.4.2 AECK钾皂系列的结构表征
        3.4.3 AECK钾皂系列性能测试
        3.4.4 AECK钾皂系列小结
    3.5 AECNH_4铵皂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5.1 AECNH_4铵皂系列的合成
        3.5.2 AECNH_4铵皂系列的表征
        3.5.3 AECNH_4铵皂系列性能测试
        3.5.4 AECNH_4铵皂系列小结
    3.6 CMC测定的探索实验
        3.6.1 荧光探针法对CTAB的 CMC值测定
        3.6.2 荧光探针法对K-12的CMC值测定
        3.6.3 ME(3)SNa的 CMC值测定
第四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附录1 化合物红外(IR)谱图
    附录2 化合物高分辨质谱(HR-MS)谱图
    附录3 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1H-NMR)谱图

(8)系列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氧化法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催化剂的制备
        1.2.2 窄分布AEC的合成
        1.2.3 AEC产率测定
        1.2.4 AEC性能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AEC合成条件的选择
        2.1.1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2.1.2 反应氧压对产率的影响
        2.1.3 反应转速对产率的影响
        2.1.4 原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2.2 窄分布AEC性能测试
        2.2.1 系列窄分布AEC酸性条件下性能对比
        2.2.2 系列窄分布AEC中性条件下性能对比
        2.2.3 系列窄分布AEC碱性条件下性能对比
3 结论

(9)异构醇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AE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AEC的合成
        1.3.1 羧甲基化法
        1.3.2 氧化法
    1.4 AEC的性能及应用
        1.4.1 物化性能
        1.4.2 应用性能
        1.4.3 应用
    1.5 AEC的复配
        1.5.1 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5.2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背景
        1.6.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异构醇醚羧酸盐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路线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异构醇醚羧酸盐的表面吸附行为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静态表面张力
        3.3.2 动态接触角
        3.3.3 动态表面张力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异构醇醚羧酸盐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13EC7-Na及A13EC7-H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4.3.2 A13EC7-Na与DEQ复配体系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醇醚羧酸盐的应用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单一醇醚羧酸盐的应用性能
        5.3.2 异构醇醚羧酸盐与DEQ复配体系的应用性能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论
    6.1 总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10)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次采油的研究现状
    1.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2.2 两性表面活性剂
        1.2.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4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3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3.1 乳化机理
        1.3.2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1.3.3 润湿反转机理
        1.3.4 提高表面电荷密度
        1.3.5 改变原油流变性
        1.3.6 聚并形成油带机理
    1.4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作用特征
    1.5 影响界面张力的因素
        1.5.1 表面活性剂结构
        1.5.2 电解质浓度
        1.5.3 油藏条件
    1.6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酸盐的复配体系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C_(12)AEC_3)的合成
        2.2.3 性能测定方法
        2.2.4 油-水界面张力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分析
        2.3.2 单一C_(12)AEC_3性能评价
        2.3.3 C_(12)AEC_3混合体系的界面张力
        2.3.4 C_(12)AEC_3驱油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能评价
        2.3.5 C_(12)AEC_3驱油混合体系的界面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复配体系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器材
        3.2.1 药品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合成
        3.3.2 转化率及甜菜碱含量测定
        3.3.3 性能测定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结构分析
        3.4.2 单一的EAB性能评价
        3.4.3 EAB混合体系的界面张力
        3.4.4 EAB驱油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能评价
        3.4.5 EAB驱油混合体系的界面性能评价
    3.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羧甲基化法合成AEC的条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醇醚琥珀酸酯/盐的绿色制备及性能[J]. 吴志芳,李运玲. 印染助剂, 2021(02)
  • [2]脂肪醇醚羧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吴志芳.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20(10)
  • [3]醇醚羧酸/盐(Ⅱ)的绿色制备及性能研究[J]. 杨志,林雨,李锦辉,焦飞祥,弓亚琼. 山西化工, 2020(01)
  • [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赵爽.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5]脂肪醇醚羧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J]. 宋志航,谢妃军. 广东化工, 2019(13)
  • [6]普通及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氧化法制备及性能研究[J]. 徐福利,张威,王丰收,汪传新,司丽丽. 应用化工, 2019(03)
  • [7]改性皂基合成与性能研究[D]. 李焘君. 天津理工大学, 2019(05)
  • [8]系列窄分布醇醚羧酸盐氧化法制备及性能研究[J]. 徐福利,张威,王丰收. 日用化学工业, 2019(01)
  • [9]异构醇醚羧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张庆红.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18(02)
  • [10]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D]. 程慧云. 江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羧甲基化合成AEC的条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