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雨养农业研究

三江平原雨养农业研究

一、论三江平原雨养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于尊[1](2021)在《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明[2](2021)在《东北平原热量与降水区域特征及适宜耕作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四盟四个省(区)。东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时空格局发生显着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耕作措施影响土壤温度、湿度及微生物活性,不同气候区域对耕作措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关于东北平原热量和降水的区域变化特征及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耕作方式与主要气候因子变化规律之间的匹配性缺乏系统研究。在东北平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气象站台,其中松嫩平原选取6个站台:嫩江、海伦、齐齐哈尔、哈尔滨、白城、长春;三江平原选取4个站台:同江、富锦、佳木斯、宝清;辽河平原选取5个站台:四平、通辽、阜新、沈阳、鞍山。利用这些气象站台2000年~2019年的生育期内逐日气温、初霜与终霜日、降水量、蒸发量,分析东北平原区域气候变化特征,通过ARIMA模型预测2020~2027年活动积温与无霜期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向阳试验基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长期定位区2018年~2019年试验数据,试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条件下的传统翻耕(TT)、覆盖免耕(NT)、免耕播种+苗期垄沟深松(NT+S)、垄台深松灭茬+苗期垄沟深松(S+S),以秸秆不还田条件下的灭茬旋耕起垄+苗期垄沟深松为对照(CK),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热量及水分的影响。通过探究东北平原热量和降水的区域变化特征、以及对区域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各区域选择与气候变化特征相匹配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结果表明:(1)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东北平原西部2000~2019年活动积温为3153.4℃·d、2933.6℃·d、3526.6℃·d、3264.4℃·d;经模型预测,2020年~2027年东北平原四个区域的活动积温分别为3258.4℃·d、2967℃·d、3609.7℃·d、3317.1℃·d,略有增加;对大豆、玉米、水稻产量形成有利。(2)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东北平原西部2000~2019年无霜期为161d、162d、173d、166d。经模型预测,2020年~2027东北平原四个区域的无霜期分别为168.1d、172.9d、178.8d、176.7d,略有增加;终霜日的提前及初霜日的延迟对无霜期增加产生了影响,终霜日的提前起主导作用。(3)东北平原2000~2019年作物生育期间降雨倾向率表现为增加,增幅顺序为三江平原(16.6mm/a)>辽河平原(8.24mm/a)>松嫩平原(8.0mm/a)>东北平原西部(7.3mm/a)。其中,春季降雨倾向率为辽河平原(2.2mm/a)>三江平原(1.8mm/a)>松嫩平原(1.5mm/a)>东北平原西部(1.4mm/a);夏季降雨倾向率为辽河平原(7.1mm/a)>三江平原(2.4mm/a)>松嫩平原(2.1mm/a)>东北平原西部(0.3mm/a);秋季降雨倾向率为三江平原(7.8mm/a)>东北平原西部(4.5mm/a)>松嫩平原(4.1mm/a)>辽河平原(3.8mm/a)。(4)作物生育期间降水量与活动积温比值(水热比值)可以衡量水热的匹配性。东北平原2000~2019年作物生育期间水热比值大小顺序为三江平原(15.45mm/100℃)>辽河平原(14.40mm/100℃)≈松嫩平原(14.39mm/100℃)>东北平原西部(12.68mm/100℃)。其中,春季为三江平原(15.54mm/100℃)>松嫩平原(11.62mm/100℃)>辽河平原(10.05mm/100℃)>东北平原西部(9.56mm/100℃);夏季为松嫩平原(17.11mm/100℃)>三江平原(15.82mm/100℃)>东北平原西部(14.62mm/100℃)>辽河平原(14.51mm/100℃);秋季为三江平原(15.23mm/100℃)>辽河平原(14.10mm/100℃)>松嫩平原(12.85mm/100℃)>东北平原西部(11.11mm/100℃)。水热比值表明,春季三江平原降水充足、东北平原西部干旱;夏季松嫩平原降水充足、辽河平原和东北平原西部夏季偏旱;秋季三江平原降水充足、东北平原西部干旱。(5)春季耕作方式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为覆盖免耕(NT)>覆盖免耕播种+苗期垄沟深松(NT+S)>灭茬旋耕起垄+苗期垄沟深松(CK)>垄台深松灭茬+苗期垄沟深松(S+S)>传统翻耕耕作(TT),NT与NT+S明显较其它处理抗旱性好。播种后10d、20d、30d内土壤积温表现为CK>TT>S+S>NT+S>NT;播种后40d、50d、60d内各处理土壤总积温表现为CK>TT>NT+S>S+S>NT。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春季降水量充足,但热量条件略显不足,秸秆还田条件下可以选择传统翻耕(TT)或覆盖免耕播种+苗期垄沟深松(NT+S)耕作方式;东北平原西部和松嫩平原南部,春季降水量较少,可以选择覆盖免耕(NT)或覆盖免耕播种+苗期垄沟深松(NT+S)耕作方式;辽河平原,水热条件都比较充足,但与热量相匹配的降水量略显不足,可以选择覆盖免耕(NT)或覆盖免耕+苗期垄沟深松(NT+S)耕作方式。

邹小娇,张郁,栾福超[3](2019)在《虚拟水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水-土-作物优化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实现三江平原地区水-土-作物的优化配置,本研究从雨养-灌溉兼具的三江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构建含水约束条件为广义农业水资源(即蓝水和绿水)的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软件LINGO17.0,求解出目标函数以及相应的水稻、玉米、大豆种植面积。结果表明,基于2015年现状以及三江连通工程实施后的种植结构优化结果,均呈现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的趋势,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大豆种植面积有增有减。三江连通工程为实现该区域的水-土-作物优化配置以及水旱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设施保障。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促进水-土-作物优化配置,对进一步提高三江平原地区粮食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万炜,李含微,王佳莹,刘忠,韩已文[4](2019)在《基于空间平滑法的旱作区粮食产量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北方水资源约束愈发严峻的情境下,旱作区粮食产量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1995—2015年县域粮食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栅格数据等资料,应用空间平滑法,对东北及华北平原旱作区粮食产量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农业区影响粮食产量的自然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近20a东北-华北平原旱作区粮食产量整体稳步提高,高产区范围逐渐扩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华北平原旱作区粮食总产高于东北平原旱作区;2)粮食产量增速以中速增产为主,其次依次为慢速增产、高速增产、绝对减产,且东北平原旱作区粮食增产速率高于华北平原旱作区;3)东北平原旱作区粮食单产整体高于华北平原旱作区,且经过空间平滑处理后粮食单产栅格像元频率分布基本呈高斯分布,与客观规律相契合;而随着时间演替,直方图像元的峰值逐渐右移,且单产栅格呈逐渐分散的趋势,表明耕地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差距也随之扩大;4)自然因素中的年均气温与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的粮食单产的相关性最高,年降水量及汇流能力与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的粮食单产的相关性最高,土壤类型与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的粮食单产的相关性最高;5)粮食单产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对研究区特别是东北平原旱作区的贡献尤为明显,化肥投入对研究区粮食增产始终发挥着巨大作用,而灌溉条件对于华北平原旱作区粮食生产的保障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粮食产量时空格局研究的方法创新方面有所裨益,并对不同农业区保持高产、稳产及耕地保育等方面提供参考。

栾福超,张郁,葛晋[5](2018)在《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研究》文中指出自1985年以来,伴随着气候变暖以及水旱种植结构的调整,三江平原地区已由雨养农业型向雨养-灌溉兼具型转变,与此同时,其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传统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内涵,从生产水足迹的研究视角,围绕其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测算了三江平原地区4个时期(1985、1990、2000、2010年)广义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而开展县域尺度上三江平原地区的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研究。结果表明:4个时期里,三江平原地区总体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均高于东北地区均值(4341 m3/hm2)但低于全国均值(6213 m3/hm2);在空间分布上,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呈现出"南北优于东西,边缘优于腹地"的特点,其中,汤原县、桦川县、萝北县的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比较合理且相对稳定,宝清县、七台河市辖区、勃利县的农业水土资源配置多处于较差等级,其他地区的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状况波动较大。未来三江平原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策略,既要考虑市场需求,也应因水而异、因地制宜,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科学规划、精准施策。

栾福超[6](2018)在《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从农业资源利用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占有量较为贫乏,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压力很大。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始终居于国家前列;但多年来,存在着农田水利设施配置不健全、农业水土资源粗放利用甚至浪费严重的现象。与此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出现了水稻种植界限北移、旱地种植面积减少的种植结构变化,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状况也随之出现了较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对近30年来三江平原地区的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可为其农业水土资源进一步高效利用,乃至未来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及基础理论,并就三江平原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人文经济条件和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作了简要介绍。第二,应用水足迹的研究方法,基于广义农业水资源视角,采用CROPWAT软件,计算了三江平原地区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时段里,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均高于东北地区均值(4341m3/hm2)且低于全国均值(6213m3/hm2)。受降水量空间分布、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在三江平原地区内部,其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差异较大:鹤岗市辖区、萝北县、汤原县、桦川县、友谊县和鸡东县的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比较合理且相对稳定,鸡西市辖区和宝清县多处于一般等级,依兰县多处于较差等级,其它地区如虎林市、饶河县的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时好时差,波动较大。第三,采用投入导向型DEA方法,依据五期数据(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对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划分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等级,得到如下结论: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良好的有集贤县、鸡东县、虎林市、宝清县和密山市,粮食种植面积约占三江平原总体的28.71%;抚远县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水平最差,粮食种植面积约占总体的7.5%;饶河县和绥滨县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水平相对较差,粮食种植面积约占总体的10%;佳木斯市辖区、萝北县、同江市和穆棱市等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波动较大,粮食种植面积约占总体的13.65%;友谊县、桦南县、七台河市辖区、双鸭山市辖区和鹤岗市辖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相对不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约占总体的12.26%;其它地区近30年来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水平一般,粮食种植面积约占总体的27.88%。第四,基于三江平原各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的结果,综合考虑未来三江连通工程的实施以及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态势,以粮食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对2015年现状和未来三江平原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田为主,且多集中在抚远县、同江市、富锦市、虎林市、密山市、绥滨县、宝清县、友谊县和桦川县等地区。

栾福超,张郁,刘岳琪[7](2018)在《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水土资源相对丰富但水土资源配置效率不佳,亟待改善。[方法]运用投入导向型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水足迹视角下的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2015年,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综合有效的地区仅占5%,总体来看,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略好于规模效率;水土资源投入冗余状况分析表明,友谊县、虎林市、宝清县、汤原县、富锦市、同江市等8个县、市辖区的农业水土资源投入合理,其他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现象;分作物来看,水稻生产的水土资源配置技术效率高于其他三大旱作。[结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提高水土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是提高其规模效率,进而实现综合有效的关键。

王向辉[8](2012)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历史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搜集的历史史料和现代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对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灾害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现从历史过程来看,农业环境变迁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灾荒因素突出诱发了近代环境变迁,而现代环境问题产生则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减灾农业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评价环境与农业环境定义,提出环境变迁理论。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为依据,对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概念;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揭示了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第二,论文对历史环境变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水土环境等自然因素在西北农业环境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人文社会因素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强度,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破坏。明清时期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无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时期政府不合理农业开发方式和政策,造成农区无序扩展和过度开发,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肆意破坏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区域扩大,最终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牧交错区域,盲目移民固边开垦,常常导致生态危机。第三,近代农业环境变迁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是灾荒频繁,此起彼伏。西北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更是近代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以陕西为例,近代陕西从1840—1949年的110年间,有旱灾纪录的年份达81年。由于水旱灾害频发不断,冰雹、霜冻、蝗灾叠置发生,导致灾荒肆虐。灾荒对农业发展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代战乱延续不断,旧政权腐败、人地关系紧张、人民生活无保障,无力扩大再生产,更不用说抗灾和减灾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剧灾荒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第四,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政策、政治导向等众多制度存在缺陷,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未给予重视或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并未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农业环境问题。但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有增无减;生态环境脆弱的旱农地区农业灾害危害更加突出;由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第五,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会诱发农业水土环境恶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通常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削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大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监测能力建设,积极选择适应干旱胁迫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发育,种植和产量影响问题,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抗逆作物和抗逆品种,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极端灾害天气的研究和预报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农业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救助体系;逐步实施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灾害风险,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六,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环境威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灾害风险,论文提出西北地区要大力开展农业减灾,发展减灾农业的对策。在发展减灾农业方面,首先要突出以抗旱防灾为重点;其次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减灾模式。在发展减灾农业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科技减灾研究,提高科技减灾能力,加强减灾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减灾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减灾管理水平;要重视乡村的农业减灾,不断修缮减灾工程措施,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主体意识,体现农业减灾的现实意义。第七,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态势和区域生态差异化显着的特点,要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雨养农业区域和绿洲农业区域加以比较研究,选择合理恰当农业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治理。雨养农业区域应针对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实施集雨工程减灾模式;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要加大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对生态补偿机制作出适时合理修改。针对绿洲农业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又面对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加大对区域水资源环境有效管理。对于盐渍化问题要加大水利工程和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绿洲气候和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绿洲节水灌溉技术和绿洲生态农业模式。针对绿洲沙漠化加重趋势,要建设以林草为主、防治风沙化的防治体系;采用覆盖耕作,合理灌溉防止和治理盐碱化土地;加大绿洲植被建设,扭转绿洲生态退化趋势,促进绿洲农业持续发展。

闫瀛[9](2011)在《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在中国种植面积已达2735万hm2。东北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9年辽宁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比例均超过总谷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0%。当前,各地玉米生产仍以雨养农业为主导,研究雨养农业条件下充分利用降雨和提高玉米的水分生产效率,对缓解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和增加玉米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沈阳地区为例,探讨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农田水分和产量的影响。通过2009-2010两年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设置条件下的小区观测土壤水分、植株长势、产量,进行相关气象资料的观测和收集;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耕作深度下土壤水分在全生育期的变化动态、理清玉米各生育阶段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和典型天气下土壤剖面水分变化趋势;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求出各密度处理下玉米的蒸发蒸腾量、结合气象因素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和不同密度下的作物系数并求算各密度下的降雨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经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的波动变化与降雨量和棵间蒸发有着密切关系。6-7月份降水量集中,土壤含水量波动频繁,进入9月份以后到玉米收获期间,田间土壤含水量变化呈逐渐平稳消减阶段;种植密度对土壤储水区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在玉米主要根系分布区,T3(55500株/hm2)处理下20-40cm层田间土壤水分变化最大,T1(40500株/hm2)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最小;20-40cm深度土壤水分在雨量充沛和干旱无雨时最多相差10%左右;各种植密度下,干旱无雨时,土壤剖面含水率在20-40cm处消耗最多,该深度为玉米根部主要储水和耗水区间。(2)全生育期浅耕区和深耕区各层土壤水分波动趋势总体一致,但各时期的波动幅度受降水、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等因素影响有所不同。一次34mm左右降雨前后对比,浅耕区土壤含水率增加2%-3%,深耕区增加2.2%~5.4%,深耕区比浅耕区雨水的储蓄能力强,说明深耕区更好的起到了“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在连续干旱时,起始田间土壤含水率相差无几,但随着土层深度加大,深耕区比浅耕区的含水率明显减少,10d后降低最多相差1.1%,20d后深耕区土壤含水率与浅耕区的含水率最大差值达到2.6%,浅耕区相比深耕区田间水分下降稍慢。(3)单株叶面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变小,群体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和茎粗随密度的变化不大,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国审新品种辽单527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667m2种3200~3335株左右,该密度可达到最高产量。(4)根据长系列降水频率分析计算,试验期2009年降水频率为83.43%,属偏旱年,2010年为降水频率为9.98%,属偏涝年;2009年浅耕区蒸发蒸腾量最大的处理为T2(48000株/hm2),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为373.3mm,T2处理的最大需水期为抽穗期,作物的系数K。在拔节期最大;深耕区蒸发蒸腾量最小的处理为T2,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为439mm,各阶段需水情况为:拔节期>抽穗期>苗期>成熟期,呈现一条单峰曲线;作物的系数K。在拔节期最大;深耕区的作物蒸发蒸腾量大于浅耕区蒸发蒸腾量,浅耕区作物系数为0.65左右,深耕区的作物系数为0.8左右;2009年降雨利用效率最高的处理为T2,4.08kg·m-3;2010年降雨利用效率最高的处理为M2(3335株/667m2),1.75kg·m-3;2009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处理为T2,3.02kg·m3;2010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处理为M2,1.60kg·m-3。

闫学义,杨玉春,姚章村[10](2010)在《井灌稻典型区地下水动态综合分析与发现》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三江平原4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井灌稻农场的地下水动态分析有若干新发现:①从三江平原地下水动态分析,可进行地区农业用水量估算(与垂直补给为主者吻合)。若此推估量小于地区农业生态用水,说明有丰富的横向补给,有的可达雨养水稻有余;②即使4个典型区中开采强度大者地下水埋深在410 m,处于理想与允许埋深,具有抗灾、资源、环境生态水利功能,且尚有一定开采潜力。而全区平均地下水埋深虽约5 m,但开采强度偏小地区或地表灌区地下水埋深偏高,还应提高开采强度;③若三江平原全区开采强度达到4个典型区2006年开发利用水平,可发展以井灌稻为主的266.7×104hm2的宏伟规划;④从4个典型区现状分析,形成地下水库对于三江平原全区可达(200400)×108m3的防洪除涝和多年调节地下库容,相当于全省总库容的2倍以上。可见三江平原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除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繁荣经济,且具有以上发现与功能。

二、论三江平原雨养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三江平原雨养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2)东北平原热量与降水区域特征及适宜耕作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热量及降水变化现状
        1.2.2 热量及降水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1.2.3 气象模型预测
        1.2.4 耕作方式与气候条件的适应关系
2 材料与方法
    2.1 热量、降水及蒸发量变化特征
        2.1.1 数据来源
        2.1.2 统计分析方法
        2.1.3 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建立
    2.2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影响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材料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东北平原热量条件区域特征
        3.1.1 东北平原无霜期区域分布特征
        3.1.2 东北平原活动积温区域分布特征
    3.2 东北平原蒸发与降水区域变化特征
        3.2.1 东北平原生育期蒸发量区域分布特征
        3.2.2 东北平原生育期降水量区域分布特征
        3.2.3 东北平原春季降雨量的区域分布特征
        3.2.4 东北平原夏季降雨量的区域分布特征
        3.2.5 东北平原秋季降雨量的区域分布特征
    3.3 降水与热量匹配性的区域特征
        3.3.1 生育期降水与热量匹配性的区域特征
        3.3.2 春季降水与热量匹配性的区域特征
        3.3.3 夏季降水与热量匹配性的区域特征
        3.3.4 秋季降水与热量匹配的区域特征
    3.4 ARIMA模型的预测与校正
        3.4.1 东北平原无霜期模型预测
        3.4.2 东北平原活动积温模型预测
        3.4.3 东北平原活动积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5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热变化特征及适宜方式的选择
        3.5.1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3.5.2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变化动态
        3.5.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积温的影响
4 讨论
    4.1 主要气象指标变化对东北平原作物生产的影响
        4.1.1 热量条件变化对东北平原作物生产的影响
        4.1.2 水分条件变化对东北平原作物生产的影响
        4.1.3 水热条件比值对东北平原作物生产的影响
    4.2 降水变化特征与土壤温度、含水量变化特征之间的联系
    4.3 耕作方式对气候的适应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虚拟水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水-土-作物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作物虚拟水测算及数据来源
        1.2.2 水-土-作物优化模型及参数确定
        1.2.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基于空间平滑法的旱作区粮食产量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理论分析
    2.1 旱作粮食的界定
    2.2 1 km栅格像元的科学合理性
    2.3 空间平滑方法的可行性
3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2 研究方法
        3.2.1 粮食产量栅格化
        3.2.2 粮食产量空间平滑
        3.2.3 自然驱动因素的提取
        3.2.4 影响粮食产量的驱动因素分析
4 粮食产量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粮食产量时空格局
        4.1.1 粮食总产空间格局
        4.1.2 粮食总产增产率
        4.1.3 空间平滑处理的粮食单产时空格局
    4.2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因素分析
        4.2.2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5)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2.2 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的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6)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土资源利用
        1.2.2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
        1.2.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
        1.2.4 DEA模型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领域的应用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水土资源配置
        2.1.2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2.1.3 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科学论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2.3 生产前沿面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三江平原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水资源利用现状
        3.1.4 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3.2 数据来源
4 基于水足迹的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4.1 水足迹方法
    4.2 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4.3 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的变化
    4.4 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的影响因素
    4.5 小结
5 基于DEA的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5.1 DEA模型
    5.2 效率评价
    5.3 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方向及建议
    5.4 小结
6 基于水土资源配置的三江平原地区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6.1 优化模型
    6.2 现状优化及结果分析
        6.2.1 现状优化
        6.2.2 结果分析
    6.3 目标优化及结果分析
        6.3.1 三江连通工程
        6.3.2 目标优化
        6.3.3 优化结果分析
        6.3.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DEA模型
    2.2 基于水足迹的农业水资源测算方法
    2.3 数据来源
3 结果分析
    3.1 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3.2 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方向及建议
4 结论

(8)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依据
        1.2.1 现实依据
        1.2.2 政策依据
        1.2.3 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环境变迁因素研究
        1.3.2 国外环境变迁研究
        1.3.3 环境变迁理论研究
        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1.5.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5.3 实地调查研究法
        1.5.4 区域类型研究法
        1.5.5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1.6 可能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创新
        1.6.2 研究视角创新
        1.6.3 研究概念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
    2.1 环境变迁概念
        2.1.1 环境定义
        2.1.2 农业环境定义
        2.1.3 环境变迁概念界定
    2.2 环境胁迫理论
        2.2.1 气候变化胁迫
        2.2.2 灾害环境胁迫
        2.2.3 土地污染胁迫
        2.2.4 生态环境胁迫
    2.3 区域减灾理论
        2.3.1 区域灾害分析
        2.3.2 自然灾害系统
        2.3.3 农业减灾理论
    2.4 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2.4.1 生态脆弱性概念
        2.4.2 生态脆弱区域治理
        2.4.3 生态治理机制
第三章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变迁研究
    3.1 自然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1.1 气候呈现冷暖交替变迁
        3.1.2 森林植被呈递减式变迁
        3.1.3 土地资源呈现扩展变迁
        3.1.4 水环境呈现剧减式变迁
    3.2 人文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2.1 人地矛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3.2.2 农业开发不当导致生态问题严重
        3.2.3 技术选择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双向性
    3.3 国家行为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3.1 无序移民导致牧区生产环境恶化
        3.3.2 农牧区域经营不善导致生态失衡
        3.3.3 开发战略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3.4 政策实施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制约
    3.4 小结: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的农业环境变迁
第四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业灾荒环境变迁研究
    4.1 近代环境凸显灾荒特征
        4.1.1 灾荒概念界定
        4.1.2 旱灾频发引发灾荒危机
        4.1.3 水灾频发加重旱荒危害
        4.1.4 多灾齐发加剧灾荒冲击
    4.2 灾荒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4.2.1 灾荒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
        4.2.2 灾荒对社会民生环境的迫害
        4.3.3 灾荒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3 战乱和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迁延
        4.3.1 战乱加剧灾荒环境的危害程度
        4.3.2 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的蔓延
    4.4 小结:充分认识灾荒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现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
    5.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强
        5.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5.1.2 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5.1.3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素分析
    5.2 农业灾害环境危害严重
        5.2.1 农业孕灾环境特征明显
        5.2.2 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众多
        5.2.3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5.2.4 农业地质灾害危害巨大
    5.3 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5.3.1 土地资源富裕,耕地资源不足
        5.3.2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5.3.3 植被资源丰富,发展面临困境
    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症结
        5.4.1 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充裕
        5.4.2 农业用水环境的严峻性
        5.4.3 土地资源侵蚀严重性
    5.5 小结:加大农业农业环境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6.1 气候变化问题综述
        6.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6.1.2 我国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
        6.1.3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
    6.2 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的胁迫
        6.2.1 极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严峻
        6.2.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6.2.3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水资源紧张
    6.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6.3.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6.3.2 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和面积
        6.3.3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6.4 气候变化下农业技术选择和对策
        6.4.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6.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6.5 小结: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7.1 农业发展的灾害风险
        7.1.1 灾害风险定义分析
        7.1.2 农业自然灾害可能性
        7.1.3 农业自然灾害危害性
        7.1.4 农业本身的脆弱性
    7.2 农业发展的灾害胁迫环境
        7.2.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7.2.2 农业水资源短缺
        7.2.3 农业灾害环境明显
    7.3 发展减灾农业的技术方向
        7.3.1 抗旱防灾为主
        7.3.2 要因地制宜
        7.3.3 要突出区域模式
    7.4 发展减灾农业的政策建议
        7.4.1 加大科技减灾研究
        7.4.2 加强减灾系统建设
        7.4.3 完善减灾管理体制
        7.4.4 重视农村村减灾工作
    7.5 小结:发展减灾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第八章 区域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8.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评介
        8.1.1 生态脆弱区内涵与识别
        8.1.2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别
    8.2 雨养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8.2.1 发展模式的技术选择
        8.2.2 发展集雨工程减灾模式
        8.2.3 发展生态治理减灾模式
        8.2.4 发展雨养农业减灾模式的政策和意义
    8.3 绿洲区域农业治理技术选择
        8.3.1 绿洲区域农业发展的生态背景
        8.3.2 绿洲农业开发引发的生态问题
        8.3.3 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的水资源困境
        8.3.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
    8.4 小结: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生态治理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雨养农业相关研究
        1.2.2 玉米种植密度相关研究
        1.2.3 玉米耗水规律研究
        1.2.4 玉米田间土壤水分研究
        1.2.5 辽宁地区玉米田间土壤水分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田间试验设计
        2.2.1 试验布置
        2.2.2 仪器设置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作物系数计算
    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种植密度和耕作深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3.1 种植密度对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3.1.1 玉米全生育期田间土壤水分总体变化
        3.1.2 玉米各生育期田间土壤水分动态
        3.1.3 种植密度对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3.2 耕作深度对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3.2.1 全生育期不同耕作深度下玉米田间水分变化差异
        3.2.2 不同耕作深度和种植密度下各深度土层的水分变化
        3.2.3 不同耕作深度条件下土壤水分在典型天气下的变化
    3.3 土壤水分变化等值线图绘制
        3.3.1 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水分等值线图
        3.3.2 不同耕作深度下土壤水分等值线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4.1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片的影响
        4.1.1 单株叶面积变化趋势
        4.1.2 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
    4.2 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4.3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4.4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4.4.1 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4.4.2 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降水年型作物需水分析
    5.1 降水年型分析
    5.2 气温与降雨变化
    5.3 雨养条件玉米田间蒸发蒸腾量计算
        5.3.1 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公式
        5.3.2 实测玉米蒸发蒸腾量计算
    5.4 计算成果
        5.4.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成果
        5.4.2 实测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成果
    5.5 产量与水分关系分析
        5.5.1 降雨利用效率
        5.5.2 水分生产效率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种植密度和耕作深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1.2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6.1.3 不同降水年型玉米蒸发蒸腾量变化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井灌稻典型区地下水动态综合分析与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地下水动态分析
2 若干问题新发现
4 结 论

四、论三江平原雨养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于尊.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东北平原热量与降水区域特征及适宜耕作方式的研究[D]. 李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虚拟水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水-土-作物优化配置[J]. 邹小娇,张郁,栾福超.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
  • [4]基于空间平滑法的旱作区粮食产量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J]. 万炜,李含微,王佳莹,刘忠,韩已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6)
  • [5]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格局研究[J]. 栾福超,张郁,葛晋.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4)
  • [6]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D]. 栾福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 栾福超,张郁,刘岳琪.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4)
  • [8]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9]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D]. 闫瀛. 沈阳农业大学, 2011(06)
  • [10]井灌稻典型区地下水动态综合分析与发现[J]. 闫学义,杨玉春,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10(01)

标签:;  ;  ;  ;  ;  

三江平原雨养农业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