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脊髓麻醉穿刺工具的设计及模拟临床应用

连续脊髓麻醉穿刺工具的设计及模拟临床应用

一、连续脊麻穿刺工具的设计及模拟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育[1](2021)在《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10月足月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3组,分为单纯硬膜外镇痛组(C组)、纳布啡辅佐硬膜外镇痛组(N组)和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镇痛组(R组),每组50例。三组均待宫口开至3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在行硬膜外穿刺前10 min内,N组予纳布啡0.1mg/kg静脉注射,R组予首量瑞芬太尼0.2μg/kg静脉注射后予瑞芬太尼(0.05μg/kg·min-1)静脉持续泵注至麻醉平面达到T10时停止泵注。三组均予0.06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持续泵注。记录镇痛前、硬膜外穿刺即刻、镇痛后各时间点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的评分;记录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产妇满意度;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10min),抽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相比,N组和R组硬膜外穿刺即刻VAS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硬膜外穿刺即刻VAS评分比N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N组和R组硬膜外穿刺即刻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镇痛硬膜外穿刺即刻Ramsay镇静评分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R组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N组和R组头晕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组和R组对比无差异(P>0.05);与N组和C组相比,R组嗜睡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组和C组对比无差异(P>0.05);N和R组产妇满意度评分较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组和R组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产妇其他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小剂量纳布啡、瑞芬太尼可以明显缓解硬膜外分娩镇痛起效前的疼痛程度,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令其可以更好的配合麻醉医师指令,为麻醉操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同时不影响分娩方式、不延长产程、不增加母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徐晨霞[2](2021)在《超声引导前锯肌筋膜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者乳腺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的进步,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呈上升趋势)。慢性疼痛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55%。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前锯肌阻滞(SAPB)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超声引导下筋膜间隙阻滞,可提供完善的前胸壁镇痛效果。前锯肌阻滞能够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术后康复。但是,前锯肌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方法连续纳入196例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的女性患者。受试者年龄18~65周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前锯肌阻滞(SAPB)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全身麻醉诱导前30 min左右,床旁超声实时引导下行前锯肌深层筋膜平面阻滞。SAPB组患者术前采用0.5%罗哌卡因25 ml行前锯肌阻滞,对照组患者采用25 ml生理盐水行前锯肌阻滞。采用统一标准的全身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案。固定一名研究人员盲法评估下列指标。本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三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NRS评分≥3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48小时急性疼痛程度、术后48小时疼痛曲线下面积(AUC)、术后48小时舒芬太尼累计用量、术后24小时患者恢复质量(QoR-15总分)、术后48小时恶心呕吐以及头晕发生率、PACU停留时间、患者镇痛满意度、术后六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三个月和六个月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BPI量表)。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2例患者完成试验和随访,其中前锯肌组92例,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前锯肌组患者术后三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降低(40%VS 20.7%,P=0.004),相对危险度为0.52(95%CI,0.32~0.83);术后六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降低(28.9%VS 10.9%,P=0.002),相对危险度为0.38(95%CI,0.19~0.73)。在术后0.5、1、2、4、8、12和24小时,与对照组比较,前锯肌组患者静息和运动状态NRS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48小时,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息状态时,前锯肌组患者术后48小时疼痛曲线下面积为62.50(IQR,51.53~80.29),低于对照组患者曲线下面积84.38(IQR,71.19~9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状态时,前锯肌组患者术后48小时疼痛曲线下面积为86.69(IQR,71.56~97.22),低于对照组患者曲线下面积101.75(IQR,92.50~1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锯肌组患者术后48小时舒芬太尼用量为48μg(IQR,48~52μg);低于对照组患者60μg(IQR,57.5~64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锯肌组患者术后24小时QoR-15量表总分为120(IQR,116~123),高于对照组患者112(IQR,109~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锯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为9分(IQR,8~9),高于对照组患者7分(IQR,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锯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患者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前锯肌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为2.2%(2/92);对照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为5.6%(5/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气胸、血肿等与前锯肌阻滞相关并发症。在术后三个月,前锯肌组患者BPI评分(对生活影响程度)为5(IQR,4~9),低于对照组患者17.5(IQR,5~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六个月,前锯肌组患者BPI评分为5(IQR,1.25~8.75),低于对照组患者8(IQR,4~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超声引导单次前锯肌阻滞,不仅可以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恢复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而且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三个月和六个月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阙茹[3](2021)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PVB对老年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对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探讨老年患者使用Dex作为TPVB辅助药物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25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组,每组25例,共五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即刻在超声引导下行单侧胸椎旁阻滞:A组,无神经阻滞;B组,单纯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0.375%罗哌卡因复合0.5μg/kg Dex,共20 ml;D组,0.375%罗哌卡因复合1.0μg/kg Dex,共20 ml;E组,0.375%罗哌卡因复合1.5μg/kg Dex,共20 ml。所有入选患者均根据统一标准进行全麻诱导维持;术毕进入苏醒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后,测量感觉阻滞平面,并连接相同配方的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主要观察指标:记录术后第2h、6h、12h、24h和48h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休息、咳嗽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各时间点Ramsay镇静量表(ramsay sedation scale,RSS)评分;首次按压PCIA时间及按压次数;PACU停留时间;48h患者的满意度评分;补救镇痛人数;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有无发生胸椎旁阻滞并发症等。结果(1)A组的咳嗽、休息状态VAS评分分别在术后12h、24h内高于其他组(P<0.05);在12h时,B组休息VAS评分高于C组(P<0.05);在术后24h内,B、C组的休息和咳嗽VAS评分显着高于D、E组(P<0.05),且D、E组评分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2)术后6h内,A、B组镇静评分低于D、E组(P<0.05),且D组镇静评分较E组低(P<0.05)。A、B组的PACU停留时间短于C、D、E组(P<0.05),E组停留时间显着长于C、D组(P<0.05)。(3)与A组相比,其他组PCIA首次按压时间均较晚、按压次数少(P<0.05);D、E组的PCIA首次按压时间晚于A、B、C组,按压次数减少(P<0.05)。(4)D、E组需要补救镇痛人数明显少于A、B组(P<0.05)。B、C、D、E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P<0.05)。(5)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A组24%;B、E组8%;C、D组4%,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出现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概率均高于其他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现呼吸抑制及神经阻滞并发症的发生。结论(1)在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中,与单纯使用PCIA相比,联合TPVB术后镇痛效果更好;(2)TPVB中0.37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0.5-1.5μg/kg)均可以改善镇痛持续时间和提高质量,降低阿片类药物需求,减少其副作用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中,0.375%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复合使用以1.0μg/kg为宜。

吴召召[4](2021)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将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与腰方肌阻滞联合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TPVB组(简称T组):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PVQ+QLB组(简称TQ组):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置入输尿管导管时(T2)、建立经皮肾镜碎石通道时(T3)、手术结束时(T4)以及出室时(T5)的无创血压(NI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置入输尿管导管时(T2)、建立经皮肾镜碎石通道时(T3)的静息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阻滞平面范围,记录额外使用阿片类药物补救镇痛的情况,记录麻醉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如局麻药中毒、呼吸抑制、气胸、异常广泛阻滞等)。术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在置入输尿管导管(T2)及建立经皮肾镜碎石通道时(T3)的疼痛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MAP在T4及T5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HR在T1与T3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T1与T4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T2与T3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T3与T5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T5与T4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T5与T6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T6与T3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T6与T4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T2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3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中,T组在T2时使用补救镇痛的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例数多于T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可有效减轻经皮肾镜碎石术中放置输尿管导管引起的疼痛。2.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可有效解决单点胸椎旁神经阻滞扩散平面不足的问题,能起到更广泛的阻滞平面以更好的满足手术需要。

徐晨阳[5](2021)在《影响分娩镇痛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扩散的个体化因素》文中指出目的:目的:通过测量产妇的一般因素和腰硬脊膜囊尺寸,探讨影响分娩镇痛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平面的主要个体化因素。方法:方法:162例符合分娩镇痛纳入标准的产妇被纳入本研究,在L2-L3椎间隙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连接含有舒芬太尼(0.4ug/ml)和0.08%罗哌卡因的电子输液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分娩镇痛的效果,用针刺、酒精棉和棉签测试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记录160名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BMI(体重指数)、腹围、宫高、脊柱长度、羊水指数、新生儿体重、腰硬脊膜囊尺寸(直径、长度、表面积和体积)。按产妇的VAS值能否在30分钟内降至3分将产妇分为“理想镇痛”与“非理想镇痛”两组,通过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入下一步分析;通过双变量线性相关分析感觉阻滞平面与身高、BMI、脊柱长度、硬脊膜囊长度、硬脊膜囊表面积和硬脊膜囊体积六个预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模型。结果:结果:“理想镇痛”组和“非理想镇痛”组的身高、BMI、腹围、脊柱长度、硬脊膜囊直径、硬脊膜囊长度、硬脊膜囊表面积和硬脊膜囊体积显着不同(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身高、BMI、脊柱长度、硬脊膜囊长度、硬脊膜囊表面积和硬脊膜囊体积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平面显着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硬脊膜囊长度、BMI和硬脊膜囊表面积是最高痛觉阻滞平面的重要预测指标(P<0.05);(2)硬脊膜囊长度、BMI和硬脊膜囊体积是最高温觉阻滞平面的重要预测指标(P<0.05);(3)硬脊膜囊长度和BMI是最高触觉阻滞平面的重要预测指标(P<0.05)。结论:结论:(1)产妇的连续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平面与身高、脊柱长度、硬脊膜囊长度、硬脊膜囊表面积和硬脊膜囊体积成负相关,与BMI成正相关;(2)产妇的BMI、硬脊膜囊长度、硬脊膜囊表面积和硬脊膜囊体积对连续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平面的临床预测价值较高。

高山[6](2021)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卵巢癌根治术术后辅助镇痛效果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客观评价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对比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辅助镇痛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90例择期行开腹卵巢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30)。术前分别进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后路阻滞、腰方肌前路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单次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记录三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观察穿刺相关情况,包括操作时间(从扫描定位到局麻药注射结束)、感觉阻滞程度、并发症(下肢无力、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血肿、全脊麻和肾损伤等)并计算阻滞成功率;计算手术切皮时收缩压增加率;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需额外镇痛时间及48 h舒芬太尼用量,术后1、2、6、12、24 h行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TAPB组相比,QLB2组和QLB3组操作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LB3组和QLB2各有1例患者为阻滞无效病例;QLB3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阻滞后一侧下肢无力现象;切皮时,QLB2组和QLB3组的SBP较基线增加的百分率分别为4.02%和1.60%,TAPB组为7.18%,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LB2组和QLB3组术中以及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TAPB组,且QLB3组更低于QLB2组;QLB3组首次需要额外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各组间差异具有均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术后24h内各点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着差别。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巢癌根治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前路阻滞的镇痛效果优于腰方肌后路阻滞以及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显着减少术后48h阿片类药物用量,延长首次需要额外镇痛时间,可以作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有效代替手段。

尤晓冉[7](2020)在《超声引导的细针蛛网膜下腔穿刺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传统椎管内阻滞多为盲探操作,椎间隙的定位受限于操作者的体表标志触诊和手感,然而肥胖、水肿、解剖变异等增加了定位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穿刺难度和穿刺并发症。尤其是产科患者,椎间韧带松弛、结构不均一、皮肤到硬膜外间隙的距离增加、椎间隙角度加大,这些生理变化使包括多次穿刺、困难置管、神经组织损伤、穿刺后头痛、感觉异常和脊髓血肿在内的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增加。同时,产妇的生理变化使全身麻醉过程中的困难气道、反流误吸等情况格外突出,而使全麻的应用受限制。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是近年来的热点,它为很多临床专业带来了变革,麻醉学科也不例外,近年来,已经有学者开展了针对产科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的硬膜外和蛛网膜下阻滞的研究,其中,着重点主要在术前腰椎超声检查和椎管内阻滞的实时超声引导。超声已被证实能准确定位穿刺点、确定相应的椎间隙和硬膜外深度。而超声设备的更新、操作技术的发展使降低椎管内麻醉的失败率和减少相关并发症成为可能。尽管大多数研究证实了超声对椎管内阻滞的有效性,但也有一些研究报告称,对于体重正常的患者,使用穿刺前超声并没有改善,对穿刺失败率也没有影响。对于有经验的麻醉医生,超声能否改善产妇的椎管内穿刺还不清楚。本研究在翻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从研究单人超声操作、平面内进针、使用腰麻针穿刺入手,研究传统盲探穿刺、超声实时引导与超声定位后穿刺的不同,基于现有的研究,讨论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在改善产科椎管内阻滞方面的潜在影响和益处,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盲探穿刺、超声定位和旁正中横断面超声实时引导细针穿刺在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应用,对比三者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等各方面,以求找到剖宫产手术细针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最优方案。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方案已获得德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选择2019年6月15日至2020年7月14日拟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6名,分为盲探穿刺组(对照组)、超声定位组(定位组)和超声实时引导组(引导组)。并且满足以下标准:单胎足月行择期剖宫产手术,身体健康,ASAⅠⅡ级,年龄在2241岁之间。排除标准: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椎管内麻醉禁忌的产妇,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各种类型的休克患者,穿刺失败及手术过程中改变麻醉方式的产妇不在统计范围之内。所有操作均由一位具有丰富椎管内穿刺经验,并熟悉超声操作的麻醉主治医师实施。2.实验分组66位产妇分为对照组(n=23)定位组(n=22)和引导组(n=21)。入手术室后连接心电监护、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探头,吸氧,并行上肢浅静脉置管、输液,随时行胎心监护。产妇侧卧位,对照组采用触诊体表标志、手法定位椎间隙,穿刺点定位于L3-4间隙中点并向旁侧、尾侧各移动1-2cm,局麻后使用25G腰麻针向椎间孔方向穿刺,遇到骨质调整方向,确认到达蛛网膜下腔后给药、完成麻醉。定位组先用超声扫查脊柱,由旁正中入路确定L3-4椎间隙、穿刺点,预估穿刺方向及深度。在描记穿刺点后,经传统手法采用腰麻针(25G)盲穿,到达蛛网膜下腔,引出脑脊液,给药,完成麻醉。引导组则在上述超声扫查的基础上,同样选取旁正中入路,采用旁正中横断面扫描,使用平面内技术,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将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完成麻醉。3.观察指标在此过程中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穿刺情况及术中术后恢复情况,通过比较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深度、穿刺成功率、超声可视度评分、脑脊液引出、神经刺激征、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科学比较三组穿刺技术。结果1、对照组有2例、定位组有2例病例因穿刺次数超标退出本研究。2、三组产妇的一般情况,身高、年龄、体重、ASA分级、BMI体重指数、超声可见度评分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定位组和引导组的穿刺次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P<0.001);引导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引导组的穿刺时间大于对照组、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定位组的穿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脑脊液引出情况、神经刺激症、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等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组的穿刺次数最少,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可以减少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过程中的穿刺次数,提高一次成功率,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张金辉[8](2020)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和急危重症,治疗或处理不当,48h内死亡率可高达36%—71%,2周内的死亡率高达75%。随着微创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经成为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主流手术方式。目前AD的腔内治疗三个问题尚存在争议或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一,对于特定的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Un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UTBAD)患者以及TEVAR术后远端残留的夹层,因缺少有效的疾病风险评估方法,是否进行手术或何时进行干预还存在争议。其二,对于解剖复杂的主动脉弓部病变,常规诊疗手段难以快速、准确地掌握复杂病变的解剖特点,常规腔内治疗存在困难。其三,对于近端锚定区(Proximal Landing Zone,PLZ)不足且无法通过开放手术或杂交手术得到治疗的复杂高危TBAD患者,临床缺少能够在完全微创条件下,利用现有常规器材对主动脉弓病变进行腔内治疗,并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Supra-Aortic Branches,SAB)血流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原理和方法,探索建立AD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方法,为解剖复杂的AD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快速、准确的解剖学依据;数值模拟并量化分析AD发生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不同血流动力学表现和行为对AD疾病进展的影响,为UTBAD和TEVAR术后远端残留夹层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合CFD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腔内治疗,探索CFD在腔内治疗TBAD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完全腔内重建SAB血流的方法。[方 法]计算机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在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胸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基于TBAD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结果,即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格式(Digital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on Medicine,DICOM)存储的医学图像原始数据,利用医学影像逆向工程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建立AD三维几何模型,一方面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和网格划分,进一步用于后续的CFD数值模拟;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复杂病变的解剖结构,测量相关手术数据,帮助快速掌握病变的解剖特点,必要时进行3D打印,直接或间接地辅助手术治疗,为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在第一部分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对AD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及其内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流动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和分析,了解夹层发生后的速度场、压力场、壁面切应力等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参数变化,为AD术前评估、疾病风险评估和腔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DSA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CTA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随访,验证CFD数值模拟的有效性以及将CFD结果和方法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根据病变特点和血流动力学表现,探索个性化的腔内治疗方案,降低AD进展风险。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流的应用研究。对于无法通过传统开胸手术、分支支架、杂交手术、“烟囱”技术、开窗技术等现有方法得到治疗的复杂型AD,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CFD数值模拟,根据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一种完全微创的腔内治疗方法,在不影响SAB血流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常规器材,拓展PLZ,在腔内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同时,保护和重建SAB血流,并使其血流动力学行为尽可能的符合正常解剖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表现。[结果]成功建立了 7例具有不同代表性的TBAD典型病例的三维几何模型,其中UTBAD 1 例,逆撕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RAAD)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并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s,PAU)1例,病变仅局限于降主动脉的TBAD 1例,以及复杂型TBAD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夹层1例,近端破口位于LSA起始部的复杂型RAAD 1例,慢性TBAD合并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1例。其中两例患者的胸主动脉病变解剖较为复杂,通过构建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精细地测量,以及3D打印辅助手术,成功地实施了个性化的腔内治疗,在有效修复胸主动脉病变的同时,保证了 SAB的良好血流。手术效果满意,随访至今患者预后良好;同时另外两例患者的三维几何模型经优化后,被成功用于进一步的CFD数值模拟。成功对一例UTBAD患者和一例RAAD患者主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及其内RBC的大规模数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1)近端破口处的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远端破口和主动脉其他部位,提示积极修复近端病变能够降低AD进展风险;(2)假腔近心端的血流情况复杂,具有旋涡、RBC运动轨迹缠绕等血流动力学行为,提示有利于促进假腔近心端的血栓化形成;(3)远端破口和假腔的持续存在,使真假两腔之间存在持续低速的血液流动,影响血液的有效运输,主动脉远端发生灌注不良的风险高;(4)远端假腔内存在向近心端的逆向血流,提示不利于假腔内血栓化和术后重构,远端夹层具有进展风险。通过对术后血流动力学表现的观察和CTA病情变化的随访,发现CFD数值模拟结果和DSA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对远端夹层的随访,根据解剖特点和血流动力学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腔内治疗,对高危患者早期进行干预,能够降低远端夹层进展风险。成功通过右肱动脉逆行入路成襻“烟囱”技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了 14例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患者,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2.86±14.46(27岁-79岁)。其中TBAD 8例,PAU 1例,RAAD 1例,胸主动脉瘤(ThoracicAorticAneurysm,TAA)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thoracicaortic Pseudoaneurysm,PSA)2例。14条LCCA和1条IA被成功重建。平均随访时间为9.77±6.64月(0-24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死亡外,其余13例患者均存活,随访CTA显示,弓上分支动脉内植入的支架(包括:1例IA支架,13例LCCA支架和5例LSA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变形、断裂、受压狭窄和血栓形成,主动脉弓部病变修复良好,假腔内或动脉瘤内未见造影剂显影,支架内及其近远端管腔通畅,血流良好。[结论]1.主动脉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有助于主动脉夹层诊疗水平的提高。2.基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A影像,使用逆向工程技术可快速高效地建立三维几何模型,一方面用于解剖复杂的主动脉弓病变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辅助,另一方面用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3.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评估、术前评估和腔内治疗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依据。4.成襻“烟囱”技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重建弓上分支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造影显示出接近正常解剖和生理状态的良好血流动力学表现。术后短-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长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随访。

李倩倩[9](2020)在《正颌外科手术机器人视觉导航与轨迹规划》文中研究指明手术机器人发展至今已经有近四十年历史。然而长期以来,受到技术、伦理、制度等各种因素限制,手术机器人的自主作业能力及其在临床应用领域的推广一直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在医学临床领域,口腔颅颌面外科一直是数字化外科技术应用的先驱和领军力量,尤其是手术方案较为量化的正颌外科,已经广泛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手术导航等数字化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引入机器人技术来解决数字化设计在术中的执行问题,成为数字化正颌外科手术当前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正颌外科手术现有基础和临床需求,搭建了一套基于图像引导的任务自主型正颌手术机器人系统,并设计了机器人辅助正颌手术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精准性、安全性和自主作业能力为研究目标,针对基于术前设计数据的导航定位和轨迹规划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先后在山东大学交叉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正颌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和集成。在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发过程中,系统集成是工程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首先在充分分析正颌手术临床需求基础上,通过解决多源三维影像配准、手眼标定、工具标定、数据传输等系统集成的关键问题,基于手术设计软件、三维影像导航装置和轻量化的六自由度机械臂,集成了正颌手术机器人实验系统平台;然后,结合现有的数字化正颌手术临床基础和机器人作业特点,设计规划了机器人辅助正颌手术的临床实施流程,并将机器人辅助截骨和辅助上颌骨就位两项任务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2)基于多尺度测量的正颌手术机器人导航方法。光学定位导航是目前手术导航的主流技术,其中基于红外光线的双目立体导航设备凭借实时性高、视场范围大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的多个领域。但由于正颌手术术区狭窄、目标体积和移动幅度都较小,仅依靠红外导航相机难以实现术区内解剖结构的定位和跟踪。针对这一应用难点,本文在红外导航系统基础上,提出引入基于灰度图像和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算法(3D-DIC)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并结合正颌手术的实际应用需求,对原有3D-DIC系统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术区范围内局部组织的定位跟踪。(3)基于非对称模板的术前-术中三维影像配准算法。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术前在病人体内植入标记点的方式来确保术前-术中三维影像配准的精确性。标记点的识别精度成为限制配准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模板的图像匹配算法,通过改进的区域生长算法将术前CT影像中的初始配准点扩散为局部点云数据,借助局部点云对配准结果进一步迭代优化,最终实现更加精确的术前-术中三维影像配准。实验环节中,本文通过一组随机噪声实验证明了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显着提高术前-术中影像配准的精确性和鲁棒性,从而有效提升正颌手术机器人的系统精度。(4)基于视觉-力觉信息融合的正颌手术机器人末端碰撞位置检测算法。由于正颌手术术区暴露范围小,术区深部解剖结构复杂,机器人按照术前规划及导航信息把持上颌骨运动过程中,无法完全依靠视觉传感器检测到组织牵拉和碰撞等造成的就位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借助机械臂腕部安装的六维力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导航数据和力觉信息相结合的碰撞位置检测方法。改进后的算法不用依靠几何约束就能够实现复杂区域的碰撞位置检测,且实验结果证明,检测精度不受碰撞物体形状和碰撞部位的影响,能够满足正颌手术的临床需求,为提高正颌手术机器人的智能感知和自主作业能力奠定了基础。(5)基于术前三维影像设计数据的机器人辅助激光截骨轨迹规划方法。上颌骨截骨是正颌手术的核心步骤,但传统手术往往难以在术中精确复现术前设计的截骨路径。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机器人辅助水激光截骨系统,结合术前手术设计方案和水激光截骨工具的特性,基于三次样条差值拟合方法完成了机器人末端工具在空间中的轨迹规划,并将规划轨迹映射到关节空间,分析了其连续性。此外,针对激光截骨刀这种非接触式的手术器械,设计了专门的标定辅助工具,建立了机器人辅助激光截骨系统的工具标定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精度。

李鑫[10](2020)在《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腰椎手术患者镇痛及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下后路腰椎手术病患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BMI 18-26㎏/㎡,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随机将80位病患分为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病患例数为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ESPB组在全身麻醉诱导之前,辅助患者取俯卧位,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目标节段的双侧ESPB。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使用PCIA泵(舒芬太尼2μ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设置背景剂量为2ml/h,患者自控追加剂量2ml/次,锁定时长为15min)。记录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手术前1天(D0)、手术后第一1天(D1)和手术后第2天(D2)使用Qo R-4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分别记录Qo R-40量表的5个子项目得分和总得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以及顺阿曲库铵的诱导剂量和维持剂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2h、6h、24h、48h平卧静息和翻身活动时的VAS评分。当平卧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超过4分,患者自主启动自控按钮,追加一次自控镇痛剂量,若患者疼痛未见缓解则追加帕瑞昔布钠40mg作为补救性镇痛措施,并记录术后48小时内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和PCI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次要观察指标: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SPO2<90%或呼吸<10次)、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天数、总的医疗支出费用。结果:与C组相比较,E组术后第一天D1(174.9±6.9vs162.5±7.1)和术后第二天D2(187.3±4.7vs181.6±4.7)的Qo R-40总评分明显升高(P<0.01)。E组在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二天的情绪状态(41.4±1.8vs39.4±1.1、43.6±1.2vs39.4±2.3)、身体舒适度(53.5±2.2vs50.4±2.4、57.2±1.1vs55.2±1.8)、心理支持(33.0±0.8vs32.1±0.9、34.2±0.6vs33.0±0.9)、疼痛(31.5±1.4vs29.2±1.4、32.9±1.1vs32.1±1.1)、自理能力(15.3±1.8vs11.5±1.7、19.5±1.9vs18.6±1.9)评分升高(P<0.01)。与C组相比较,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992.1±264.2vs1540.5±426.3)、顺阿曲库铵维持剂量(7.6±3.2vs10.4±3.3)、顺阿曲库铵使用总量(17.9±4.1vs21.2±4.4)均非常显着少于C组(P<0.01);E组术后各时间点(2h、6h、24h、48h)的静息平卧和翻身运动的VAS评分均非常显着低于C组(P<0.01);E组术后48小时内的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2.7±1.3vs6.3±1.9)和补救性镇痛药给药次数(0.7±0.9vs3.2±1.0)显着少于C组(P<0.01)。E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5.3±0.7vs6.2±0.8)、住院天数(12.1±2.1vs15.6±1.2)、总的医疗支出费(1.8±0.4vs2.3±0.3)用非常显着的少于C组(P<0.01);两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算然有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未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够有效减少后路腰椎手术术中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的用量,并能够降低PCI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减少补救性镇痛药的给药次数,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二、连续脊麻穿刺工具的设计及模拟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脊麻穿刺工具的设计及模拟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超声引导前锯肌筋膜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药品与仪器
    2 研究方案
        2.1 试验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试验分组
        2.4 干预措施(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
        2.5 麻醉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术后急性疼痛评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QoR-15总分)比较
    4 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比较
    5 术后3个月和6个月慢性疼痛比较
    6 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 简明病例报告表
附表二 中文版Q-15量表
附表三 中文版简明疼痛调查表(简表)
综述 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PVB对老年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主要设备及药品
    2.3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方法
    2.4 麻醉方法
    2.5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休息状态VAS评分比较
    3.3 咳嗽状态VAS评分比较
    3.4 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
    3.5 首次按压PCIA时间和48h按压次数比较
    3.6 PACU停留时间比较
    3.7 补救镇痛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3.8 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区域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 ERAS 理念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表

(4)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病例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主要仪器设备
        1.6 主要药品
    2.方法
        2.1 试验样本量
        2.2 分组方法及实施方案
        2.3 数据采集
    3.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1.两组患者纳入情况
    2.一般资料比较
    3.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
    4.两组患者 T_2、T_3时间点的 VAS 评分比较
    5.两组患者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补救情况
    6.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比较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不同麻醉方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影响分娩镇痛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扩散的个体化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材料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硬脊膜外间隙相关应用解剖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卵巢癌根治术术后辅助镇痛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临床资料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与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超声引导的细针蛛网膜下腔穿刺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在椎管内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主动脉夹层
        1.1.1 概念及流行病学
        1.1.2 临床特点和危害
        1.1.3 分型
        1.1.4 诊断
        1.1.5 治疗
    1.2 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1.2.1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概况
        1.2.2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存在的问题
    1.3 腔内治疗重建弓上分支
    1.4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1.4.1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
        1.4.2 生物力学
        1.4.3 血流动力学
        1.4.4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1.4.5 三维几何模型
        1.4.6 血液的构成和流体属性
        1.4.7 血管壁的结构和材料属性
        1.4.8 流固耦合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计算机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在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胸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试剂、软件和设备
        2.2.2.1 试剂
        2.2.2.2 检查设备
        2.2.2.3 计算机工作站
        2.2.2.4 软件
        2.2.3 三维几何模型构建方法
        2.2.3.1 图像导入
        2.2.3.2 阈值分割
        2.2.3.3 建立和编辑蒙版
        2.2.3.4 生成三维模型
        2.2.3.5 三维模型的面的优化
        2.2.3.6 内膜破口的处理
        2.2.3.7 血流区域模型的构建
        2.2.3.8 血管壁区域模型的构建
        2.2.3.9 血流三维模型的导出
        2.2.4 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辅助腔内治疗主动脉复杂病变
    2.3 结果
        2.3.1 构建结果
        2.3.2 网格优化后的模型结果
        2.3.3 网格结果
        2.3.4 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辅助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二部分 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2 软件和设备
        3.2.2.1 大型计算机
        3.2.2.2 软件
        3.2.3 几何模型的计算前处理
        3.2.4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3.2.4.1 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3.2.4.2 主动脉夹层红细胞流动大规模数值模拟
        3.2.5 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
        3.2.6 据CFD数值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行腔内治疗
        3.2.7 远端残留夹层的血流动力学观察及处理
    3.3 结果
        3.3.1 主动脉夹层整体速度场分析
        3.3.2 主动脉夹层不同层面的力学表现分析
        3.3.3 主动脉夹层红细胞流动大规模数值模拟
        3.3.4 CFD在腔内治疗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夹层应用研究的结果
        3.3.5 远端破口及假腔的血流动力学观察及处理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三部分 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流中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资料来源
        4.2.2 研究方法和手术方法
        4.2.3 随访
        4.2.4 统计学分析
        4.2.5 知情同意及伦理许可
    4.3 结果
        4.3.1 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
        4.3.2 手术相关的结果
        4.3.3 围手术期结果
        4.3.4 短-中期随访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正颌外科手术机器人视觉导航与轨迹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外科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外科手术机器人分类和代表性成果
        1.2.2 外科手术机器人国内发展近况
        1.2.3 颅颌面外科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3 正颌外科手术机器人
        1.3.1 正颌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3.2 正颌手术机器人视觉导航
        1.3.3 机器人辅助正颌手术轨迹规划
    1.4 机器人辅助正颌手术的难点问题
    1.5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正颌手术机器人导航方法
    2.1 引言
    2.2 基于三维影像的手术导航术前规划
        2.2.1 术前多源影像数据采集
        2.2.2 多源三维影像数据融合
        2.2.3 三维头影测量和手术方案规划
    2.3 基于NDI和3D-DIC结合的术中导航系统
        2.3.1 双目立体相机模型
        2.3.2 基于NDI的全局目标定位跟踪
    2.4 基于3D-DIC的局部导航原理
        2.4.1 基于相关算法的图像匹配
        2.4.2 实时性改进
        2.4.3 图像匹配与位姿解算
    2.5 导航系统精度验证实验
        2.5.1 实验系统搭建和操作流程
        2.5.2 测量精度验证实验
        2.5.3 配准精度验证实验
        2.5.4 3D-DIC运动跟踪验证实验
        2.5.5 实验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非对称模板的术前-术中影像配准算法
    3.1 引言
    3.2 三维医学影像配准
        3.2.1 基于点云数据的配准
        3.2.2 基于特征点的配准
    3.3 基于非对称模板的改进算法
        3.3.1 图像空间中标记区域模糊模型生成
        3.3.2 导航空间中标记点的识别
        3.3.3 改进配准算法流程
    3.4 配准精度验证实验
        3.4.1 随机噪声实验设计
        3.4.2 随机选点测试和重复实验
        3.4.3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视觉-力觉融合信息的碰撞位置检测算法
    4.1 引言
    4.2 力传感器集成与数据预处理
        4.2.1 腕力传感器安装和系统标定
        4.2.2 传感器数据预处理
    4.3 基于机械臂腕力传感器的碰撞位置检测
        4.3.1 碰撞位置求解原理
        4.3.2 基于力觉信息自约束的碰撞位置检测方法
    4.4 基于力觉和视觉信息融合的手术机器人碰撞位置检测方法
        4.4.1 术前影像中潜在碰撞区域分割
        4.4.2 基于力传感器数据的外力矢量线
        4.4.3 力觉-视觉融合模型求解方法
    4.5 碰撞位置检测实验
        4.5.1 实验设计与结果
        4.5.2 数据分析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术前三维影像的正颌手术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5.1 引言
    5.2 机器人辅助激光截骨系统集成
    5.3 机械臂轨迹规划
        5.3.1 几何路径规划
        5.3.2 实时路径生成
    5.4 基于术前设计数据的截骨轨迹规划方法
        5.4.1 术前截骨设计
        5.4.2 截骨路径几何建模
        5.4.3 截骨工具姿态规划
        5.4.4 关节空间中实时轨迹生成
    5.5 实验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腰椎手术患者镇痛及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1 竖脊肌平面阻滞的解剖学基础
    2 超声引导下ESPB的操作方法和局麻药剂量
    3 ESPB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3.1 ESPB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3.2 ESPB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3.3 ESPB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3.4 ESPB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3.5 ESPB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3.6 ESPB在妇产科手手术中的应用
        3.7 ESPB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3.8 ESPB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4 ESPB的并发症
    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连续脊麻穿刺工具的设计及模拟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D]. 黄育.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超声引导前锯肌筋膜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D]. 徐晨霞.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PVB对老年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分析[D]. 阙茹. 延边大学, 2021(02)
  • [4]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D]. 吴召召.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5]影响分娩镇痛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扩散的个体化因素[D]. 徐晨阳. 皖南医学院, 2021
  • [6]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卵巢癌根治术术后辅助镇痛效果的比较[D]. 高山.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超声引导的细针蛛网膜下腔穿刺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D]. 尤晓冉. 山东大学, 2020(04)
  • [8]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张金辉.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9]正颌外科手术机器人视觉导航与轨迹规划[D]. 李倩倩. 山东大学, 2020
  • [10]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腰椎手术患者镇痛及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D]. 李鑫. 皖南医学院, 2020(04)

标签:;  ;  ;  ;  

连续脊髓麻醉穿刺工具的设计及模拟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