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新想法在潜意识中枯萎

不要让新想法在潜意识中枯萎

一、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论文文献综述)

孙葳[1](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尹晟[2](2015)在《承受与和解:20世纪爱尔兰英语戏剧对古希腊悲剧的重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古希腊罗马文化保存的重镇,爱尔兰的古典传统极为深厚。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境况,使盖尔语文学传统消亡殆尽,很难与舶来的英国文学传统抗衡。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前后,知识分子在挽救盖尔语传统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古希腊文学,力求借助这一平台,与英国文化和文学传统展开公平竞争和理性对话。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战场,20世纪的爱尔兰英语戏剧名家辈出、成果丰硕,折射和反思爱尔兰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剧作家,以不同方式重写古希腊悲剧,完成自我身份、命途的践行,企及现实与艺术的和解。作为盎格鲁-爱尔兰族群的一员,叶芝亲历爱尔兰文艺复兴,见证爱尔兰独立运动,始终谋求爱尔兰民族精神与理想化艺术追求的结合与升华。他翻译、改编索福克勒斯名剧,完成自己的《俄底浦斯在克洛诺斯》,以爱尔兰民族剧场为语境,探讨艺术家的诗剧理想与观众的社群认同感如何达成和解。剧中,他以受逐的老年俄底浦斯自况,通过后者天启与成神的过程,表达自己的终极理想,寄望爱尔兰民众摆脱政治与民族主义的操纵,亲近、崇尚诗性民族戏剧,参与铸造高贵、纯粹、智性的爱尔兰文化精神。希尼出生北爱尔兰天主教家庭,自幼目睹北爱尔兰的宗派宿怨与冲突,体味天主教与新教两个社群的和解愿望,承受政治压力下的艺术拷问。随着他将目光投向欧洲大陆和美国,领略多样的文学景观,希尼开始思索用诗歌艺术调解现实斗争的途径。加入户外日剧社之后,他着力于开凿“第五省”的另类想象空间,借助剧作和剧院平台,寻求历史语境中的善意和温情,终于成功改编了索福克勒斯名作《菲洛克忒忒斯》,完成《特洛伊的治愈》。卡尔汲取爱尔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养分,继承20世纪爱尔兰女性剧作家的创作传统,冷视南北冲突逐渐缓和、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凯尔特之虎”时期,思考和回击爱尔兰历史对女性话语、书写的压制和遮蔽,尝试以古希腊神话为原型,构建当下语境中的爱尔兰女性生存景观。她依托欧里庇得斯名作《美狄亚》,推出剧本《猫原边……》,聚焦爱尔兰流浪族群中女性的身份认同及感情纠葛,用独有的处理方式拆解与嘲弄传统男权叙事模式,也将爱尔兰女性的艺术创作与生存境况搬上了国际戏剧舞台。上述三位爱尔兰作家虽然身处不同时代,来自不同族群,教育背景与生活经历也千差万别,但都在与古希腊悲剧的亲密接触中完成了与现实的角力和妥协。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相信更多的爱尔兰作家会投身古希腊文学之中,砥砺自己的创作,在各自的承受中完成和解。

刘嘉尧[3](2013)在《藏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藏区资源的开发,藏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政府和开发企业虽然在区域内进行了生态补偿实践,但效果并不理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藏区社会的发展,冲击着传统藏族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分析玛曲生态补偿实践和玛曲藏民生活现状,预判了藏区社会发展和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以其探索解决藏区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和藏区社会发展的矛盾。本论研究了藏区的生态系统安全与人文系统安全。根据藏区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特征,对藏区的生态补偿概念进行了再定义;描述了草原游牧生活与传统生态文化在当今藏区社会中重要角色;记录了玛曲地区金矿开发与生态补偿中所发生的社会事件——包括金矿的进驻、牧民的抗争、几次生态补偿落实、退牧还草等玛曲本地发生的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分析了当地政府面临的困境与成因;讲述了生态补偿之后草原生态改善不明显,失牧之民生计窘迫,以及当地群众放弃游牧,用有限的补偿款来创建公司,处于无奈的自力更生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分析了藏区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实践中根本矛盾的成因,提出藏区生态补偿中应有的人文向度,以及生态补偿须汲取传统藏族生态文明的精髓与文化内涵;强调了在藏区生态补偿过程中法制的作用,完善各层级立法以保障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建议藏区生态补偿实践应维护当地群众的生态权益,建设基层的生态民主;反思现有的生态补偿行政化和市场化,进而提出藏区生态补偿实践应有的状态,呼吁藏区的生态补偿实践应当在恢复环境与改善民生的同时,帮助当地社会走上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倡导在国家权力和公民社会的互动中,进一步完善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促进藏区社会的发展。作者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尼玛镇为田野调研点,通过近一年的资料分析与田野访谈,与当地的牧民共同生活,总结游牧文化中自然结构生成和人文结构生成,分析草原游牧文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以及金矿开发给当地生态与群众生活带来的正负效应。在研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化解的思路。本文用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藏区生态补偿所必须考虑的特殊之处,从藏区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统筹,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让生态补偿实践在藏区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王小鹰[4](2009)在《长街行》文中研究说明引章深巷浅弄斜晖静,闲门繁户梧桐疏。早春时节的黄昏,暮霭是从弄堂水泥板地的缝罅里,从石库门台阶边的苔藓里,从青砖围墙上隔年蔷薇花的茎蔓里,丝丝缕缕地升起来的,晚风横一抹竖一抹,暮霭便渐次晕染开去,一分一寸地罩没了一幢楼,又罩没了一幢楼。

杨进[5](2009)在《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存在的价值是使人能够审视自我并追寻美好的生活。教育是从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开始的,对人性的解读和认识是正确理解教育目的和价值的核心问题。当代教育“丛林”式的诸多问题都可以从对人性的诘问入手展开深层讨论。本文正是从人性论出发,检视现代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并解读人与人性的原生样态,重申教育应当关涉人的美好生活这一本原问题。深入分析了学生生活痛苦迷失的现状与深层原因,并从社会、教育、主体三个层面构建关涉美好生活的学校教育。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从教育与人、教育与生活的应然关系入手,提出教育关涉美好生活的论题。回溯历史上众多学者对人性讨论的基础上,将视野投射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域限中,探讨现代学校教育对人性的碎片化、抽象化、断层化、权力化等消极影响,批判教育现实对人性的扭曲,使人们无法实现美好生活。集中阐明人的自然完整性、现实实在性、生长连续性、生存和谐性等属性特征。第二章首先界定“美好”、“美好生活”及直面美好生活的学校教育的内涵,然后分别从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诸方面分析其特征,并明确指出直面美好生活的学校教育的价值意蕴。第三章检视当前学校教育中学生生活,白描出学生在不得不面对的学校场域中“痛苦”的生活样态。外部世界形成的教育目的观规定了学生生活的轨迹,使他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缺乏自我参与自主设计的权利;争夺教育认可和教育资源时的竞争使学生时刻面对被淘汰、被漠视、被苛刻要求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不仅使自我“权力化”,而且无法与他人和谐生存;成人意志更是毫不留情的入侵儿童生活,使学生生活失去了作为个体人一生重要阶段的独立地位与独特价值;制度化的学校生活在道德、价值、交往、文化、等方面遗忘了在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并起支配作用的生活智慧。分析至此,凸显了学生的学校生活的确被控制、被割裂、被殖民、被牺牲。这既违背了人性,又违逆了学校教育的初衷。第四章将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的问题放进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挖掘出学校教育无法将学生导向美好生活的深层根源。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理念迷惘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学校教育丧失了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坚定的教育信念,理性(“现代主义”的主要标志)和非理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标志)教育在现代中国均无法完整实施。两者的双重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被工具理性主宰而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性;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割裂而丧失了生命的完整性,沦为自己生活的牺牲品。第五章分别从社会之维、教育之维、主体之维三方视角来尝试进行关涉美好生活的学校教育的理论建构。倡导循教育的固有轨迹和合理的教育专业自主来确保教育目的能够回归到“人”的视域,为实现美好生活做理念准备;改革学校管理为实现美好学校生活创设时空环境;关注学校生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将美好学校生活真正落于现实。最后指出,关涉美好生活的学校教育不仅应当关照到学生生活的现实美好,又能指向人生可能面对的美好,从而将学校教育带给人的生活引领价值延伸到了人的一生。

李萌[6](2009)在《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史,是一部激流涌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文化教育交流碰撞史。一时之间,各种教育流派不断涌现、争芳斗艳,各种教育思潮交相辉映、百家争鸣。西学渗透,东学嬗变,理念更迭,制度变迁。在这样一个嚷乱分离、时代裹挟、颠沛动荡、纷扰交错的环境下,依然有一批执着、坚定的教育家,凭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国为民、挽救危亡的卓然信念,在历史的狂流与灰烬的不止漩涡中,搏风击荡、浪遏飞舟。尽管长河东逝、浮华散尽,但总有一些不朽的伟岸身姿,透过点滴残存的只言片语或记忆相传,沉淀于中国现代教育史那厚重、历久的积层深处,而傅斯年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本文以傅斯年的大学教育思想为核心,集中探讨了傅斯年对于台湾大学的成功经营改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宝贵经验以及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首先,傅斯年的大学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大学自治、办学自主”的基础上的。他分别从教育经费独立、学校用人独立、教育行政部门仅起监督指导作用三个层面上对于大学自治经营办学做出了细致、针对性的要求,从而为实现真正的“学术独立、学院自由乃至大学自治”的教育理想而努力。其次,傅斯年奉行学术至上,以教育人才为首任的教育主张。这是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一言蔽之,就是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这既是大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经典的教育理念。第三,“立诚”与“性品教育”。在傅斯年眼中,大学教育除了要发扬它的学术本位以及教育培养人才的功能外,陶冶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应有的题中之义。而“立诚”是学生培养中的核心目标,因此,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注入“性品教育”的要素,以培养学生的“性品”为首要宗旨。第四,学生管理的“平淡无奇”。傅斯年秉承了老庄思想中贵“无”、守“柔”、行“不言之教”的观点,主张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在教学、生活管理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傅斯年曾经用一句十分幽默的话对其“平淡无奇”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概括:“有房子住,有书念,有好玩的东西玩。”第五、讲究公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傅斯年强调:改阶级的教育为机会均等的教育,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讲究公平,避决人情,严肃招生考试制度。另外,他还严格秉承以法治校,以公平为鹄的理念,讲究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最后,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就是——敦品、励学、爱国、爱人,这也是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傅斯年不仅从器物层面上全面整顿台湾大学,为台湾大学的健康、良性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从思想层面入手,建立严谨、科学、完整的校训校规,以期达到他的治校愿景,即未来的台湾大学,应是一所以追求真理为目的,以人类尊严为人格,以扩充知识、利用天然、增厚民生为目标的现代化学府。总之,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和中国现代史上着名的大学教育家,傅斯年的大学教育思想积淀浓厚、意义深远。他的大学教育思想自成体系,符合时代需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或许他的大学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没有首开风气之先,但却有继承开拓、发扬光大之功。纵观傅斯年的大学教育思想,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杰出的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引领大学破除困惑与桎梏,迈向明晰与发展的决定力量;“理念治校”是省思、重构大学经营之玉的他山之石;通识教育是培养兼收并蓄,通融识见的时代新人与开启大学智慧之路的灵丹妙药;对学生良好价值情操的陶冶以及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构建是大学不断走向成熟和繁荣的必然选择。对傅斯年的大学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总结,也是重新审视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沿革、嬗变的一个有效层面,对于今天弘扬民族文化,找寻民族智慧,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也可谓意义昭着、价值明显。

闫旭蕾[7](2006)在《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文中认为多年来,教育研究对身体的定位是:身体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在心理学中身体甚至被缩化为脑。正是由于这种认识,身体在教育研究中没有被问题化,没有成为理论的增长点,身体之于教育、个体自我建构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得到重新审视。然而,身体仅仅是我们生命的物质载体吗? 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体成为诸多视域的研究热点,身体现象学探究身体之于人的本源性意义;身体社会学探讨身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符号性意涵,身体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组织过程所起的作用;身体政治学试图揭示身体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身体文学把本能、欲望作为一种叙事资源。既有的研究突破了身体生理认识框架,身体本身具有了精神性,身体能动起来,身体是行动者,身体是一种实践模式。 既有的身体视野为本研究提供了看问题的“眼睛”。通过身体视角,可以看到“治人”与“治身”、“成”人与“修”身、“身”与“在”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场域中通过三个层面的运作得到体现:教育话语中的身体:承受教育影响的身体;作为实践活动模式的身体。 受“抑身扬心”传统影响,教育研究中身体一直处于“隐身”状态,强调人的能动性、精神性一面,身体被“物化”,身体之于人的本源性意义没有凸显,人的“异化”从“根”上被设定。教育实践中,身体成为权力“规训”的对象,权力对身体进行设计、管理、训导,“役使”身体实现权力的要求。在教育话语抽空了身体、权力“规训”身体的境况下,“身体主体”活动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主要活动表现为听、说、看、读与写。由于受传统文化及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身体主体活动并不利于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这既表现为读与写的功利化、模式化,又表现为他们的活动是在一种压抑与被宰制的氛围中进行的,其切身体验并未真正成为教育资源。教育不重视身体之于个体的本源性意义,并不等于身体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外部属性、内部感觉、遭遇体验在其自我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面对教育研究中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身体问题,本研究旨在重新审视身体,探求教育研究“显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与生成。

陆萍[8](2004)在《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文中研究指明 案例: 师:26+8=34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1:我先把8看作10,26+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8=10,20+10=30,30再21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8=14,再算20+14=34。

李加汉[9](2003)在《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听调研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后的反思》文中提出

二、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注释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三、话语与风格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注释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注释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一) 父权制的魔力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注释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承受与和解:20世纪爱尔兰英语戏剧对古希腊悲剧的重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来源
        (一)爱尔兰的古希腊传统
        (二)20 世纪爱尔兰英语戏剧中的古希腊题材
    二、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说明
第一章20世纪爱尔兰英语戏剧中的古希腊题材
    第一节 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 —— 认同与疏离
        一、叶芝
        二、辛格
        三、奥凯西
    第二节 爱尔兰内战结束到北爱危机 —— 超脱与观照
        一、丹尼斯·詹斯顿
        二、塞缪尔·贝克特
        三、路易斯·麦克尼斯
    第三节 北爱危机前后 —— 创伤与治愈
        一、布赖恩·弗里尔
        二、托马斯·墨菲
        三、勃伦丹·肯内利
        四、谢默斯·希尼
        五、汤姆·保林
    第四节“凯尔特之虎”时期 —— 拆解与反思
        一、弗兰克·麦吉尼斯
        二、玛丽娜·卡尔
第二章 叶芝笔下的俄底浦斯
    第一节 俄底浦斯的形象变迁
    第二节 叶芝的戏剧观
        一、叶芝早年的戏剧观
        二、阿贝剧院成立前的探索
        三、阿贝剧院的奋斗
    第三节 自逐与成神 —— 俄底浦斯在克洛诺斯
        一、叶芝的古希腊情结
        二、叶芝的俄底浦斯情结
        三、叶芝笔下的《俄底浦斯在克洛诺斯》
第三章 希尼笔下的菲洛克忒忒斯
    第一节 菲洛克忒忒斯的形象变迁
    第二节 希尼的艺术观
        一、挖掘与层积
        二、暴力与冷视
        三、平衡与纠正
    第三节 执念与破除 —— 希尼笔下的菲洛克忒忒斯
第四章 卡尔笔下的美狄亚
    第一节 美狄亚的形象变迁
    第二节 爱尔兰戏剧与爱尔兰女性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戏剧
        二、瓦莱拉政府时期的女性戏剧
        三、北爱尔兰女性戏剧
        四、当代爱尔兰女性戏剧
    第三节 卡尔笔下的美狄亚
        一、卡尔的戏剧观及其中的古希腊情怀
        二、卡尔笔下的美狄亚 —— 海斯特的抗争与自戕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书目
    英文专着
    英文论文
    学位论文
    中文专着
    中文论文
    网络资源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藏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关注当地环境健康与生态全局
        二、关注人文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节 田野地点的相关背景材料
    第三节 生态补偿概念的再界定
        一、对生态补偿内涵的回顾与总结
        二、生态补偿的特征
        三、对生态补偿关系主体的重新梳理
    第四节 田野工作中的研究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二、定性与定量调查法
        三、结构和半结构的访谈
    第五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六节 本文的主要关注问题及其理论背景
        一、本文的主要关注问题
        二、本文研究内容的主要理论背景阐述
第二章 传统的游牧生活
    第一节 初入玛曲
    第二节 游牧在草原
        一、牧民旦加的伙伴兄弟
        二、山神的使者们
        三、神圣与禁忌
    第三节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第三章 开发与补偿的事件记录
    第一节 注定的命运与反复的抗争
    第二节 停滞的生态移民与退牧还草
    第三节 政府的困境
        一、首轮规划的成效及问题
        二、政府下一步的打算
        三、政府办公室以外的谈话
第四章 生态补偿之后的境况
    第一节 无草之原与失牧之民
    第二节 信仰的失落
    第三节 困境中的探索
        一、集体所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责任、期待与运行的困境
        三、尼玛公司能走多远
第五章 现状反思和关于未来的讨论
    第一节 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人文向度
        一、不同视域下的草原
        二、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中生态补偿实践的伦理意蕴
        三、重构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人文向度
    第二节 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中的立法保护
        一、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
        二、藏区生态补偿条例的制定
        三、藏区村规民约中的生态补偿内容的构建
    第三节 生态权益与藏区生态补偿中的民主保障
        一、国外生态补偿的启示
        二、权益维护与民主保障
    第四节 藏区生态补偿的应有状态
        一、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行政化的反思
        二、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市场化的反思
        三、藏区生态补偿应有的状态
    第五节 生态补偿实践与藏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现阶段生态补偿可以达成的相互理解
        二、生态补偿实践与藏区绿色发展
        三、国家权力与藏区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与主要论题
        (一) 研究缘起
        (二) 主要论题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品格
        (一) 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
        (二) 将关怀生命作为教育的意义
        (三) 将回归生活世界作为教育的转向
        (四) 将美好生活作为教育的价值导向
    四、研究思路与主体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体框架
        (三) 核心概念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空间
        (一) 可能创新
        (二) 努力空间
第一章 学校教育关涉美好生活的人性论假设
    一、教育与生活的应然之态
        (一)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解析
        (二) “教育生活”的领域解析
    二、教育关涉美好生活的人性论假设
        (一) “完整人”替代“碎片人”
        (二) “实在人”替代“抽象人”
        (三) “连续人”替代“断层人”
        (四) “和谐人”替代“权力人”
    三、教育关涉人的美好生活的现实根基
        (一)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保障
        (二) 在社会危机中苏醒的精神追求
第二章 学校教育“直面美好生活”的本体内涵解读
    一、基本内涵
        (一) “美好”的内涵
        (二) “美好生活”的界定
        (三) 直面美好生活的学校教育
    二、主要特征
        (一) 教育目的:不仅是“为了社会”更是“为了生活”
        (二) 教育价值:不全是“优胜劣汰”更是“内在成长”
        (三) 教育方式:不能是“驯服主体”而是“独立主体”
        (四) 教育过程:不必是“压制当下”而是“累积美好”
        (五) 教育结果:不应是“零和游戏”而是“和谐共生”
    三、价值意蕴
        (一) 回归教育本体
        (二) 体味丰盈生活
        (三) 构筑和谐世界
第三章 学校教育“远离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剖析
    一、“被规定”的自我生活设计
        (一) “集体无意识”的思维训练
        (二) 令人窒息的“自由”高墙
        (三) 限制“多样性可能”的“确定性单一”
    二、“被剥夺”的积极生活体验
        (一) “被淘汰”之难堪
        (二) “贴标签”之耻辱
        (三) 过高要求之“无力感”
    三、“被殖民”的当下生活状态
        (一) 童年早已消逝
        (二) 疲累无穷延展
        (三) 意愿遭遇冷漠
    四、“被架空”的日常生活智慧
        (一) 平民价值被抽象道德替代
        (二) 礼仪伦常被交往之道遗忘
        (三) 草根文化被生活常识剥离
第四章 学校教育“缺席美好生活”的社会归因检视
    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夹攻
        (一) 无法逃避的“现代主义”遭遇
        (二) “后现代主义”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双重缺失
        (一) 理性教育的缺失
        (二) 非理性教育的缺失
        (三) 双重缺失的无奈后果
    三、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割裂
        (一)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
        (二)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共在性
        (三) 学校教育中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割裂
第五章 学校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三维理性建构
    一、社会之维:归还教育本真
        (一) 正学校教育之名
        (二) 尊重教育的自有轨迹
        (三) 明晰特色办校理念
    二、教育之维:倡导专业管理
        (一) 维护合法的专业权利
        (二) 改革科层管理体系
    三、主体之维:践行美好生活
        (一) 在指向美好生活教育信念下教学
        (二) 体察教师职业生活的美好
        (三) 生成学生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
        (四) 养成学生体悟美好的情感惯习
        (五) 延伸学生面向可能美好的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夸父诞宏志"——一代学人傅斯年的教育人生
三、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的渊源
    (一) 时代变革的背景和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
    (二) 留学英德,欧洲现代大学理念的熏陶
    (三) 师友对于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形成的催化
四、"贡献大学于宇宙的精神"——傅斯年的大学教育思想
    (一) 大学自治、自主办学
        1. 各种政治势力插手教育、各种封建意识在教育领域的存在是导致中国教育崩溃的主因
        2. "大学自治"的内容:教育经费独立、学校用人独立、教育行政部门仅起监督指导作用,反对政府干涉校务
        3. 高教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学术独立、学院自由乃至大学自治",但必须以严谨的纪律和良好的学风为依托
    (二) 学术至上,以教育人才为首任
        1. 大学以学术为本位,万万不可糅杂基础教育与专科学校教育
        2. 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3. "讲座制"是实现大学学术与教育质量水平提升的理想模式,但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相应的调整
        4. 端赖名师、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的有力保障
    (三) "立诚"与"性品教育"
        1. 性品教育唯一的"讲道"——"不扯谎"
        2. 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
    (四) 学生管理的"平淡无奇"
        1. 协助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
        2. 加强学生的课业与教学管理
        3. 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娱乐活动
    (五) 讲究公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 改阶级的教育为机会均等的教育
        2. 讲究公平,避决人情,严肃招生考试制度
        3. 以法治校,以公平为鹄
    (六) 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1. "敦品"
        2. "励学"
        3. "爱国"
        4. "爱人"
五、以史为鉴——对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的省思
    (一) 杰出的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引领这所大学破除困惑与桎梏,迈向明晰与发展的摩西之杖
    (二) "理念治校"是省思、重构大学经营之玉的他山之石
    (三) 通识教育是培养兼收并蓄,通融识见的时代新人与开启大学智慧之路的灵丹妙药
    (四) 对学生良好价值情操的陶冶以及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构建是大学不断走向成熟和繁荣的必然选择
六、结语:功竟在身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子
导言
    一 教育场域中凸显的身体问题
    二 主要理论资源
        (一) 作为意义纽结的身体
        (二) 来自身体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1、“治人”与“治身”
        2、“成”人与“修身”
        (三) 来自身体现象学研究的启示:“身”与“在”
        (四) 关于已有身体研究的思考
    三 从身体的角度“看”教育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身体与教育研究
    一“隐身”的教育研究
        (一) “隐身”成因
        1、被尘封的身体
        2、主体化言说
        3、身体在教育研究中失语
        (二) “隐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1、主体教育没“体”
        2、生命教育“无”身
    二“显身”的教育研究
        (一) “显身”的必要性
        1、抽象人与具体人
        2、理性生存与审美生存
        (二) “显身”的可能路径
        1、基于“根身”的思考
        2、基于“训身”的思考
        3、基于“现身”的思考
第二章 教育中的身体形态
    一 国家——工具身体
        (一) 国家—工具身体的出现
        1、家族—工具身体
        2、国家—工具身体“雏形”
        (二) 国家—工具身体的形成
        1、祛个性化的身体
        2、献身与生产性的身体
    二 道德—纪律身体
        (一) “培养身体”与培养德性
        (二) 道德—纪律身体
        1、模范身体
        2、纪律化身体
        3、充满张力的身体
    三 时空—制度身体
        (一) 时空、制度与身体
        (二) 教育场域中时空、制度与身体
        1、时空“牢笼”中的身体
        2、资本化时空中的身体
        3、时空抽离机制中的身体
        4、拓殖和情境退却中的身体
第三章 教育中的“身体主体”活动
    一 课堂教学中的听、说、看
        (一) 说与说什么
        1、谁在说?
        2、说什么?
        (二) 听与倾听
        (三) 看与被看
        1、看意味着权力
        2、看意味着展现、交流
        3、看意味着社会认知
    二 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微行为效应
        (一) 看与被看的效应
        (二) 说与听的效应
        (三) 肢体语言效应
    三 读与写
        (一) 读“文”
        1、理解读
        2、读的困境
        3、“悦”读
        (二) 读“图”
        1、读图时代的到来
        2、读图的功过是非
        3、教育遭遇读图时代
        (三) 写
        1、“祛身”的写
        2、“显身”的写
    四 被遗忘的感官系统:触觉
        (一) 感官的等级
        (二) 触觉的认可
        (三) 教育中的另类人: TD人
第四章 身体、身体自我与自我建构
    一 成长中的身体遭遇
        (一) 生理发育:月经
        (二) 身体“受伤”:体罚
        1、“最后”的手段?
        2、怎样的情感?
        3、谁的尊严?
        (三) 个体“偶”遇
    二 孤独的身体
        (一) 政治建构身体
        (二) 孤独的身体
        (三) 郁闷心情
    三 教育场域中的欲望叙事
        (一) 压抑“性”
        (二) 反压抑“性”
        1、“书包里的魔鬼”
        2、几种性教育策略
    四 身体自我及其自我建构
        (一) 自我与身体
        (二) 自我与身体自我
        (三) 成长中的身体自我
        1、自我眼中的身体自我
        2、镜中身体自我
        3、身体资本
结语:身体的力量与限度
参考文献

(8)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论文提纲范文)

案例:
反思:

四、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2]承受与和解:20世纪爱尔兰英语戏剧对古希腊悲剧的重写[D]. 尹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
  • [3]藏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为例[D]. 刘嘉尧. 兰州大学, 2013(09)
  • [4]长街行[J]. 王小鹰.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5)
  • [5]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 杨进.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6]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 李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09(S1)
  • [7]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D]. 闫旭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8]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J]. 陆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04(01)
  • [9]别让新理念在潜意识中凋零——听调研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后的反思[J]. 李加汉. 小学教学参考, 2003(10)

标签:;  ;  ;  ;  

不要让新想法在潜意识中枯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