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吸引你,我的学生

什么会吸引你,我的学生

一、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孙迪[1](2021)在《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万物贵乎始”,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常规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师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整个课堂学习状态的关键。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如果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类资源对课程进行导入,将会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氛围。因此,一个有效导入的设计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既是常规的教学程序,也是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目前的高中课程中,有关语文、数学、英语这类主科课程导入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实践运用也比较成熟,但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导入的优化研究还明显不够充分。笔者在初步的实践教学了解到,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导入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依据这一基本现状,本文通过探讨这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相关概述,包括基本含义、理论基础和一般方法;二是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价值阐述,从长远意义和现实作用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三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来阐述;四是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基本路径,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来制定相应的思路和策略。

祝文彬[2](2021)在《游戏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重视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教育部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必须学习英语。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二语言,要想学好它,兴趣当然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原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教学,慢慢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这种“在玩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它倍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游戏过程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交流环境,将深奥的语言知识寓于游戏之中,使学生的真实生活与游戏场景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更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利于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中加入游戏活动,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那么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就会渐渐增加。因此,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笔者发现,虽然多数教师对在英语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是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对游戏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认为游戏只是活跃气氛的工具,不能很好的将游戏的作用在课堂上发挥出来。笔者针对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对“游戏”、“游戏教学法”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本研究以N市X小学的5年级和6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及相应的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试图探索出一种能够将游戏教学法与英语课堂相融合的方法,以帮助更多的英语教师能够正确使用它,在方法上,笔者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经过两轮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发现在课堂中运用该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改进,整体的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参与游戏而变得异常兴奋,课堂上出现场面混乱的现象,教师会花费时间整顿课堂纪律,进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度;在游戏的设计上,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知识,教师设计的游戏形式单一,会导致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降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应的反思,希望能够促进游戏教学法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为许多新教师更好地使用游戏教学法提供参考。

刘丽莎[3](2020)在《基于Fogg行为模型的时间管理应用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娱乐生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渐渐产生了时间管理失衡的现象,进而导致无法按时完成学业。同时,大学生沉浸于游戏、社交等活动也影响了他们的日常作息和身心健康。如何面对纷乱的外界诱惑,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成为了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Fogg行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是行为设计学中重要的研究基石,它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进而归纳出一系列简单的公式,表达用户的复杂行为。本研究以Fogg行为模型为切入点,用问卷、行为路径分析和访谈提取和分析三要素下高频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做权重确定与判断分析。再结合Fogg行为表格进行用户行为分析优化,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出劝导用行为的五个阶段并提出设计策略。本文在设计策略阶段提出不同解决方案,对QUIS打分进行可用性测试,结合测试结果做数据分析进行方案的选择,旨在更好的理解用户行为,激发用户行为的因素,产出了基于Fogg行为模型的更高效率和质量的时间管理系统,潜移默化地帮助用户进行行为引导,促进习惯养成,最终改善大学生的日常时间管理行为。

刘婉[4](2020)在《名人微信公众号的符号传播研究 ——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为例》文中指出微信公众号兴起于2012年,在七年之内迅速地占领了社交渠道,覆盖了从政府到企业、公益组织的主体,个人微信公众号也随之爆红,并获取了巨大的流量和客观的效益。名人微信公众号是最近几年自媒体的重点研究对象,但是,对女性成长类的公众号研究较少,特别是从符号学视角对于名人微信公众号的研究,更是鲜有涉及。本文是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微信公众号为例,进行名人微信公众号与符号学理论相结合的传播策略和运营模式的研究。符号学研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广告、旅游、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但相对而言,对于名人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个具有700多万粉丝影响力的名人微信公众号为例,从符号学的全文本、雅柯布森模式、名人符号意义迁移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反观理论对现实中运营实践的指导意义。该研究为后期符号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兴自媒体领域,还为其他微信公众号的后期运营起到了启示作用。本文对名人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和运营模式的研究包括对名人微信公众号和“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微信公众号的介绍、现状、分类、宣传、媒介优势、诗性体现、文章特色、平台特色、盈利模式,以及名人微信公众号符号传播启示等方面。文章着重分析了型文本、副文本、元文本这三个伴随文本的作用方式;情绪性、意动性、交际性和诗性四个部分在微信公众号中的体现;名人符号意义迁移中意义获取、名人代言、产品消费三个阶段的迁移过程;以及名人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符号传播启示,如何进行符号传播。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对13位受访者进行了12个问题的深入访谈,聚焦于“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和运营模式,并结合访谈结果在符号学的视域下阐述了“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和运营模式。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等名人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成功的原因,深化了符号学中全文本、雅柯布森模式、名人符号意义迁移模式理论对运营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后期符号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实证研究,也为微信公众号运营起到了启示作用。

何姝凝[5](2020)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中段年级为例》文中认为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大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敞开了创新的大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以信息技术的手段将课程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更加具有灵活性、直观性、趣味性,能将枯燥的课堂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本研究以F小学三、四年级为例(小学年级分段为中段),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笔者在M市F小学进行实习时,观察其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向F小学中的100名学生及笔者在走访的十所小学中随机选取了80名数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同时从十所小学中随机选取四所小学中的15位在职数学教师进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基于现状提出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对策,希望能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起到借鉴作用。

韩晓婷[6](2020)在《物理实验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素材库建设》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其特殊的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新知探索能力。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设备条件、环境条件、安全性问题、时间等问题的限制,很多物理实验在课堂中都不能有效地开展,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促进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笔者提倡应将物理实验的微视频应用到教学中,建立完善物理实验微视频素材库,结合着教学进度以及课上教学需求,播放微视频辅助物理教学。本文以ARCS理论、微学习理论、视听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针对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学生进行的物理实验微视频应用到教学中的学习体验调查问卷,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然后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力求将调查研究结果更为准确的呈现出来,为接下来的研究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完善现有的物理实验微视频资源,按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分类整理,并进一步扩展丰富素材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如百度网盘、抖音、MarginNote3等。最后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就多课型分别展示结合实验微视频优化后的教学设计。将物理实验微视频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这一研究,对改变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拓展实验教学方式、优化物理教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希望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便利。

江瑞[7](2020)在《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趣味教学法是通过给课堂注入趣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科素养的一种方法。地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但在高考的重压之下,为考试而教和学,课堂难免走向灌输式教学,趣味贫乏。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对于趣味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和不足,研究并确定了趣味教学法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关于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调查问卷》调查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并利用Excel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存在量与质的缺失,具体表现如下:(1)趣味使用频率低(2)趣味使用形式单调(3)趣味效果较差。另外,通过对青、中、老年三个不同年龄段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的观察和对相应教师的访谈,从实际探究了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缺失的原因,结论如下:(1)教师的趣味意识淡薄和趣味能力不足(2)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属性和难度使趣味教学实施困难(3)教育体制分数至上与学科歧视使趣味关注度降低。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一套新的趣味教学法:视觉激趣法、听觉激趣法、动觉激趣法、触觉激趣法和味嗅觉激趣法,并基于所提出的趣味教学法进行了一节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希望对趣味教学的研究和实用提供帮助。

张玲[8](2020)在《“三疑三探”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峡县双龙二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适应当代社会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河南省南阳市引入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在南阳市各级学校推广应用。然而,在近十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模式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一些地区在运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流于形式、不同课型不能灵活运用等问题。为探究“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以南阳市西峡县双龙二中为例,开展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首先,梳理了“三疑三探”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简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其次,以南阳市双龙二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系统调研了该校英语课堂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通过不同课型的课堂观察,感受英语不同课型实施该教学模式师生的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来收集学生对该模式的认可度和各教学环节中的具体表现;通过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英语教师在“三疑三探”英语课堂中四个教学环节的操作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与疑惑。最后,基于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结果,总结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疑三探”课堂教学取得的成效包括: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质疑精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在英语不同课型中对“三疑三探”的使用不够灵活;课堂教学设计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定的形式化;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根据英语不同课型的特点灵活地使用该教学模式;精心备课,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合探效率;健全评价机制,创新听课评课制度。论文的研究成果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内涵,同时为提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效果指明了方向。

叶雷春[9](2020)在《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有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辅助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导学案对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路径的指向、学习问题的发现都有引导作用。为了探究微课和导学案融合的模式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微课、导学案、微课导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概念界定,发现国内文献对微课和导学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设计,但微课导学在高中化学中研究相对较少,有较大的研究空间。2.以高一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对微课的了解程度以及微课教学现状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可行性。3.查阅文献后,提出了三条将微课和导学案融合的策略:(1)点面结合,突出重难点。微课是点,是对教学中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的讲解,是教学的载体,导学案是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创设有趣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导学案与微课相融合要通过情景和问题等来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探究化学知识。(3)解答反馈,提升教学效率。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导学案和微课设计中要有自我反思和检测环节,增加师生间的交流。预习和课堂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课堂中学生及时反馈,教师进行解答,从而提升教学效率。4、针对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钠的重要化合物》课题进行案例分析,《氧化还原反应》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高中化学知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联系高中化学中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纽带。《钠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阶段学生首次系统深入学习元素的化合物,是对第二章中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延申和补充,也为必修二中的元素周期律、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安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两课的内容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性,针对两节课中的内容设定和教学目标不同,对微课和导学案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实践。5.为了检验微课导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笔者选取了实习学校的的高一六班为实验班,高一三班为对照班进行对比实践研究。利用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一六班实验班进行实践,高一三班为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统计分析两班期中和期末成绩、观察对比两班学生实施前后课堂学习状态、与学生和老师访谈等方式发现微课导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课堂学习状态、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最后,笔者对该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微课导学模式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支撑,在研究结论中发现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课堂学习状态、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帮助。由于教学经验缺乏的原因,在微课和导学案设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探索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此优化教学理念。

潘甜[10](2020)在《《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文中认为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和价值多元时代,塑造时代特征鲜明并能引发广泛共鸣的青年榜样形象,对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采取良好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于2013年推出《新青年》专版,积极承担起塑造新时期青年榜样形象的重任。为考察《新青年》专版在青年榜样塑造中的得失,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着重分析《新青年》专版塑造青年榜样的基本框架及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受众的反馈进一步讨论应如何塑造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闻框架是媒介形象建构的基本手段,一般包括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三重运作。具体而言,《新青年》专版在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上,偏向选择青年个人成长层面的报道主题,坚守青年立场;在中观层面新闻素材的重组与搭建上,灵活使用报道结构、报道篇幅、报道基调、新闻体裁、报道呈现形式、报道视角、时间框架;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上,强调使用中立的标题基调客观揭示新闻内容,重视使用概括式导语、以事实为主的直接引语等。最终从政治、科技文化、经济法律、社会生态、青年个人成长层面呈现了多元化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青年》专版塑造的多元化青年榜样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这表明其新闻框架对受众的信息解读具有引导与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主要有: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坚守青年立场,紧扣青年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声音。其缺点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存在模式化倾向;与官方意志高度匹配的报道主题,易与青年群体产生距离感;传播媒介与青少年媒介接触习惯错位等。针对问题,笔者从青年榜样报道思维、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增强受众互动、拓展传播渠道方面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和说服力。

二、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t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相关概述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含义
    二、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要求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二)“先行组织者”理论
        (三)黑格尔的美学理论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一般方法
        (一)直接导入
        (二)设疑导入
        (三)情境导入
        (四)复习导入
        (五)时政导入
第二章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价值阐释
    一、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长远意义
        (一)继续推进新课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建设
        (二)进一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课程内容的上下衔接
        (四)有利于活动型教学的顺利展开
第三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导入而直接讲授新课
        (二)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在联系
        (三)选材不当导致效果不佳
        (四)多媒体应用过度造成喧宾夺主
        (五)高中思想政治课具体导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明显忽视课堂导入的作用
        (二)教师课堂导入的技能有限
        (三)对导入设计的要求掌握不准确
        (四)对课堂导入的理论研究不足
第四章 进一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基本路径
    一、把握好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原则
        (一)有的放矢的目的针对原则
        (二)妙趣横生的激发兴趣原则
        (三)出奇制胜的新颖多样原则
        (四)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原则
        (五)德才兼备的思想性原则
    二、掌握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导入认识
        (二)提升自身素养,增强导入技能
        (三)丰富导入素材,贴近学生特点
        (四)注重学习积累,提高导入质量
        (五)优化具体课堂导入设计操作要求
    三、提升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新策略
        (一)教师独导与师生共导的协作策略
        (二)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的融合策略
        (三)多元理念下的多种导入评价策略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 B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致谢

(2)游戏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教师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三)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有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游戏
        (二)游戏教学法
    五、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切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游戏设计
    第一节 游戏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学对象
        二、教学内容
        三、课堂教学的需求
        四、教育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游戏设计
        一、游戏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游戏的目的与要素
        三、游戏示例
        四、游戏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游戏教学的优势
        一、游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游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章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过程
        四、调查结果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二、教师访谈结果
        三、原因分析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初步应用
    第一节 教学实践的设计
        一、教学实践对象的选取
        二、教学实践的计划
    第二节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反思
        一、游戏设计的反思
        二、教学效果的反思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改进与完善
    第一节 教学方案设计的针对性
        一、游戏内容设计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二、提高游戏指令的规范程度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教学实施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反思
        一、游戏的适用性
        二、丰富评价方式
        三、学生的课堂整体表现
第五章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学生对英语态度的变化
        一、学生对英语兴趣程度的变化
        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三、游戏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四、对教学过程中游戏活动的感受
    第二节 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总结与展望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基于Fogg行为模型的时间管理应用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大学生时间分类与分配
        1.1.2 大学生时间管理意识差
        1.1.3 缺乏时间管理引发的现象
        1.1.4 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关注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时间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行为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案与框架
        1.5.1 研究方案
        1.5.2 研究框架
    1.6 可行性分析
第2章 时间管理和fogg行为模型概述
    2.1 时间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1 时间的界定及其特征
        2.1.2 时间管理研究维度及其量表发展
        2.1.3 现有时间管理方法
    2.2 Fogg行为模型的研究现状
        2.2.1 Fogg行为基本模型解析
        2.2.2 Fogg行为模型三要素
        2.2.3 Fogg行为表格
    2.3 Fogg行为模型的应用
        2.3.1 Fogg行为模型的实践应用
        2.3.2 Fogg行为模型在时间管理系统中的可行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户时间管理行为的研究
    3.1 当代大学生时间管理调查研究
        3.1.1 研究方法的选定
        3.1.2 用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2 用户时间管理行为采集、提取与分析
        3.2.1 用户时间管理行为现状采集
        3.2.2 用户时间管理现状的提取
    3.3 用户行为路径调研分析
        3.3.1 用户行为观察记录
        3.3.2 访谈基本信息
        3.3.3 访谈结果下用户使用产品现状的统计分析
    3.4 用户需求归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针对时间管理行为的策略构建
    4.1 层次分析法下影响用户时间管理要素权重分析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构建判断矩阵
        4.1.3 权重确定与数据分析
    4.2 Fogg行为表格下的用户行为分析优化
        4.2.1 用户行为分类
        4.2.2 用户行为优化
    4.3 基于fogg模型的设计策略
        4.3.1 设计机会点
        4.3.2 Fogg模型的阶段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端时间管理系统的设计实践
    5.1 基于fogg行为模型的时间管理系统概念提出
        5.1.1 确定产品基调与定位
        5.1.2 产品主要功能划定
    5.2 Fogg模型下的设计方案
        5.2.1 初始阶段
        5.2.2 实施阶段
        5.2.3 达成阶段
        5.2.4 稳固阶段
        5.2.5 习惯养成阶段
    5.3 可用性测试
        5.3.1 测试内容
        5.3.2 测试结论
    5.4 时间管理APP设计
        5.4.1 产品概念
        5.4.2 视觉风格
        5.4.3 产品组织框架
        5.4.4 用户界面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层次分析法下各层级要素所含因素范畴对比
附录三 QUIS问卷
附录四 设计手册

(4)名人微信公众号的符号传播研究 ——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名人公众号的全文本模式:意义的生产
    2.1 名人公众号的正文本模式
    2.2 名人公众号的伴随文本模式
第三章 名人公众号的符号传播模式:意义的传播
    3.1 情绪性与意动性:符号传播的传受方
    3.2 交际性与诗性:符号传播载体的特性分析
第四章 名人公众号的符号意义迁移模式:意义的接收
    4.1 象征:意义的获取
    4.2 提喻:意义的一次迁移
    4.3 转喻:意义的二次迁移
第五章 名人公众号的符号传播启示
    5.1 名人微信公众号的全文本制造
    5.2 名人微信公众号符号传播:核心价值的重复
    5.3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微信公众号符号势能:定位女性成长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中段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信息技术
        2.1.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2.1.3 信息技术教学
        2.1.4 信息素养
        2.1.5 小学中段年级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3章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内容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问卷
    3.3 调查结果
        3.3.1 学生
        3.3.2 教师
        3.3.3 电子白板设备
        3.3.4 访谈
第4章 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
    4.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
        4.1.1 小学数学教师层面
        4.1.2 学生层面
        4.1.3 信息技术设备层面
        4.1.4 信息技术培训层面
        4.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面
    4.2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4.2.1 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态度
        4.2.2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4.2.3 培养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科学认知
        4.2.4 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4.2.5 增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
    4.3 融合案例—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融合
        4.3.1 希沃白板5软件介绍与使用概况
        4.3.2 小学数学学科特点
        4.3.3 希沃白板5的各项功能
        4.3.4 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小学数学课件
        4.3.5 希沃白板在小学三、四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第5章 总结反思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5.2 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物理实验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素材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物理实验微视频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微视频
        (二)教学微视频
        (三)物理实验微视频
    二、物理实验微视应用到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一)ARCS动机理论
        (二)微型学习理论
        (三)视听教学理论
        (四)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关于物理实验微视频调查的研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发放与回收
    二、数据的分析和结论
        (一)关于问卷结果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调查结论与思考评价
第四章 物理实验微视频应用到教学中的基础分析及素材库建设
    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设备陈旧有待完善
        (二)教师实验意识有待提高
        (三)错误思想观念有待改正
        (四)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二、物理实验微视频应用到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二)灵活性分析
        (三)效率性分析
    三、物理实验微视频的建设现状
    四、物理实验微视频的素材库建设
        (一)卡方检验
        (二)资源库建设
第五章 物理实验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一、物理实验微视频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
        (一)在实验课前预习中的作用
        (二)在实验课间辅助中的作用
        (三)在实验课后巩固中的作用
    二、物理实验微视频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一)在危险性实验中的应用
        (二)在误差大实验中的应用
        (三)在难操作实验中的应用
        (四)在难观察实验中的应用
        (五)在费用高实验中的应用
    三、物理实验微视频在常规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一)在新知识引入中的应用
        (二)在突破重难点中的应用
        (三)在辅助练习题中的应用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与教育理念的更新
        1.1.2 学科的特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趣味
        2.1.2 趣味教学
        2.1.3 趣味教学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2.3 多元智力理论
        2.2.4 人本主义理论
3 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使用现状
        3.1.1 趣味效果较差
        3.1.2 趣味使用频率低
        3.1.3 趣味使用形式单调
    3.2 原因分析
        3.2.1 教师方面的原因
        3.2.2 教材方面的原因
        3.2.3 教育体制的原因
        3.2.4 学生方面的原因
    3.3 本章小结
4 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4.1 视觉激趣法的实施策略
        4.1.1 教师运用视觉激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1.2 案例分析
    4.2 听觉激趣法的实时策略
        4.2.1 教师运用听觉激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2.2 案例分析
    4.3 动觉激趣法的实施策略
        4.3.1 教师运用动觉激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3.2 案例分析
    4.4 触觉激趣法的实施策略
        4.4.1 教师运用触觉激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4.2 案例分析
    4.5 味嗅觉激趣法的实施策略
        4.5.1 教师运用味嗅觉激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5.2 案例分析
5 基于趣味教学法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关于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调查问卷统计表

(8)“三疑三探”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峡县双龙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2.1.1 探究式教学的国外研究
        2.1.2 探究式教学的国内研究
    2.2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2.2.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
        2.2.2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国内研究
    2.3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教学模式
        3.1.2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3.2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思路
    4.4 研究工具
        4.4.1 课堂观察量表
        4.4.2 调查问卷
        4.4.3 访谈提纲
        4.4.4 问卷星软件
    4.5 研究方法
        4.5.1 文献资料法
        4.5.2 问卷调查法
        4.5.3 课堂观察法
        4.5.4 访谈法
    4.6 研究步骤
        4.6.1 研究准备阶段
        4.6.2 研究实施阶段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5.1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5.1.1 学生态度
        5.1.2 学生表现
        5.1.3 学生学习效果
        5.1.4 课堂评价形式和效果
    5.2 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2.1 自主学习情况
        5.2.2 教学环节实施现状
        5.2.3 实施效果
        5.2.4 课堂评价形式
    5.3 课堂观察结果
        5.3.1 课堂整体效果
        5.3.2 存在的问题
        5.3.3 改进措施
    5.4 教师访谈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取得的成效
        6.1.2 存在的问题
        6.1.3 改进建议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性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9)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微课发展
        1.1.2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微课导学模式研究现状
        1.2.2 国外微课导学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微课导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1.4.3 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1.4.4 微课导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实践及效果的对比分析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5.4 实验法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微课
        2.1.2 导学案
        2.1.3 微课导学
    2.2 相关理论与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发现教学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3 微课导学模式前期调查和应用分析
    3.1 微课导学模式应用前期调查
        3.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4 推进微课导学模式应用的建议
    3.2 微课导学模式前期应用分析
        3.2.1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模型的构建
        3.2.2 课前活动设计分析
    3.3 课堂活动设计
    3.4 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分析
        3.4.1 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关系分析
        3.4.2 微课与导学案融合策略分析
    3.5 评价对象分析
        3.5.1 学生评价
        3.5.2 教师评价
4 教学案例及实践效果分析
    4.1 教学案例分析
        4.1.1 教学案例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4.1.2 教学案例二——钠的重要化合物(第一课时)
    4.2 实践效果分析
        4.2.1 成绩统计分析
        4.2.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4.2.3 评价对象量表分析
        4.2.4 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表现对比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微课导学模式现状的调查(学生卷)
附录B 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的现状调查(教师卷)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10)《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媒体选择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框架理论
        1.3.2 媒介形象
        1.3.3 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
        1.3.4 青年榜样研究
    1.4 研究方案设计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2 研究方案设计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青年榜样”的报道框架分析
    2.1 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
        2.1.1 报道主题:关心青年个人成长
        2.1.2 新闻来源:未明确说明作者身份、来源
        2.1.3 消息来源:重视青年声音的表达
        2.1.4 报道地域:不强调地域差异
    2.2 中观层面:新闻材料的搭建
        2.2.1 新闻报道的中层结构:采用叙说结构相对完整的报道形式
        2.2.2 报道形式
    2.3 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
        2.3.1 新闻标题:客观中立地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2.3.2 新闻导语:偏向选择概括式导语直接叙述
        2.3.3 引语的使用:重视使用直接引语转述新闻人物原话
        2.3.4 名言警句的使用:增添文学色彩,增强青年榜样形象塑造效果
        2.3.5 关键词分析:强化中心,引领全文,突出主题,增强传播效果
第3章 《新青年》中的青年榜样群像分析
    3.1 青年榜样人物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3.1.1 性别:整体看不强调性别,局部看男性青年榜样较多
        3.1.2 年龄:整体看不强调年龄,局部看重视21-35周岁的青年榜样
        3.1.3 数量:既重视报道个体,也针对全体青年榜样
        3.1.4 地域:整体看不强调地域,局部重视华东、华北地区的青年榜样
        3.1.5 身份:整体看不强调身份,局部重视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志愿者
        3.1.6 受教育程度:不强调受教育程度
        3.1.7 民族:整体看不强调民族,局部看重视汉族青年榜样
        3.1.8 政治面貌:整体看不强调政治面貌,局部看中共党员较多
        3.1.9 城乡分布:整体看不强调城乡来源,局部看城市的青年榜样居多
    3.2 青年榜样形象的呈现
        3.2.1 政治层面
        3.2.2 科技文化层面
        3.2.3 经济法律层面
        3.2.4 社会生态层面
        3.2.5 个人成长层面
第4章 受众对《新青年》青年榜样报道的反馈
    4.1 研究方案
    4.2 用户活跃度分析
        4.2.1 点赞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点赞量较高
        4.2.2 评论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评论量较高
    4.3 解码形式: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
    4.4 诉求偏向:诉诸理性,具备一定思考痕迹
    4.5 评论内容分析
        4.5.1 表达自己受到的启发与感受
        4.5.2 表达自己的思考、建议及期待
        4.5.3 表示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认同和赞扬
        4.5.4 表达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不认同和质疑
    4.6 词频分析
    4.7 受众访谈
        4.7.1 与过去的青年榜样有明显区别
        4.7.2 认可青年榜样,并对他们具备一定好感度
        4.7.3 理性务实与理想信仰,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辩证统一的青年榜样
        4.7.4 青年榜样报道说服力低
        4.7.5 青年榜样覆盖面窄,对读者的吸引力低
        4.7.6 青年榜样报道篇幅长,与浅阅读习惯相冲突
    4.8 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
第5章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思考及建议
    5.1 影响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因素
        5.1.1 政治层面:《新青年》专版承担的政治使命和职责
        5.1.2 文化层面:文化后喻时代的到来
        5.1.3 社会层面:《新青年》专版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的格局
        5.1.4 媒体层面:新闻常规与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形态
    5.2 《新青年》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
        5.2.1 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
        5.2.2 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
        5.2.3 榜样报道坚守青年立场,呼应青年需求
        5.2.4 榜样报道中呈现多元化的声音
    5.3 《新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不足
        5.3.1 青年榜样报道框架层面的不足
        5.3.2 从受众反馈发现的不足
        5.3.3 其他问题
    5.4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建议
        5.4.1 创新报道思维,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5.4.2 丰富报道内容,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5.4.3 优化报道形式,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5.4.4 加强受众互动,提升青年榜样报道的传播效果
        5.4.5 拓展传播渠道,提升青年榜样形象的影响力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编码表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研究样本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优化研究[D]. 孙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游戏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祝文彬. 喀什大学, 2021(07)
  • [3]基于Fogg行为模型的时间管理应用系统设计研究[D]. 刘丽莎.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名人微信公众号的符号传播研究 ——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为例[D]. 刘婉. 暨南大学, 2020(04)
  • [5]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中段年级为例[D]. 何姝凝.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6]物理实验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素材库建设[D]. 韩晓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江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三疑三探”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峡县双龙二中为例[D]. 张玲. 延安大学, 2020(12)
  • [9]微课导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叶雷春. 河南大学, 2020(02)
  • [10]《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D]. 潘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  ;  

什么会吸引你,我的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