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颅内并发症60例诊治体会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颅内并发症60例诊治体会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颅内并发症60例诊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朱梅[1](2021)在《中耳慢性炎症性疾病骨质破坏特征及其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比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与中耳胆脂瘤(Chol)的骨质破坏,探讨是否伴有其他部位骨质破坏与听骨链及听力损失的关系,为中耳手术术式的选择及术后听力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收集了2014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次行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和中耳胆脂瘤(Chol)患者共289例,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58例(CSOM组),中耳胆脂瘤131例(Chol组)。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所见记录患者的骨质破坏部位(听骨链、其他部位:面神经骨管、外半规管壁、外耳道后壁、乙状窦壁、鼓室盖、乳突表面)、听力值(气导阈值、骨导阈值及气骨导听阈差值),将患者的听骨链按照损伤程度分成1-5级,研究CSOM和Chol患者的骨质破坏部位及其发生率、其他部位骨质破坏与听骨链破坏程度的关系以及与听力损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SOM和Chol的骨质破坏中都以听骨链和面神经骨管破坏最常见。CSOM与Chol在面神经骨管、听骨链、外半规管壁、乙状窦壁、鼓室盖的破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伴或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时,CSOM与Chol听骨链破坏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5.266,P<0.001;Z=3.553,P<0.001)。3.在CSOM和Chol中,伴或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与听骨链破坏程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Z=-2.919,P=0.004;Z=-3.789,P<0.001)。4.CSOM中,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与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的气导阈值(Z=3.357,P<0.001)、骨导阈值(Z=3.324,P<0.001)、气骨导听阈差值(Z=2.102,P<0.00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hol中,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与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的气导阈值(Z=4.67,P<0.001)、骨导阈值(Z=4.169,P<0.001),气骨导听阈差(Z=1.991,P=0.047)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5.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时,CSOM与Chol的气导阈值(Z=-2.351,P=0.019)、骨导阈值(Z=-2.563,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SOM患者与Chol患者的气骨导听阈差值(Z=-0.78,P=0.43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时,CSOM患者与Chol患者的气导阈值(Z=-1.967,P=0.049)、气骨导听阈差值(Z=-2.032,P=0.04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CSOM患者与Chol患者的骨导阈值(Z=-0.673,P=0.50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CSOM和Chol中都以听骨链和面神经骨管破坏最为常见,且Chol比CSOM的骨质破坏程度重。2.CSOM和Chol中,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比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的听骨链破坏程度更重,气导阈值、骨导阈值、气骨导听阈差值更高。

张宪昭[2](2020)在《正常成人与中耳炎患者上鼓室大小的锥形束CT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通过测量正常成人与中耳炎患者的上鼓室各径线、鼓窦入口横径的长度,探讨上鼓室大小在中耳炎(otitis mdia,OM)患者的变化,从而试图探索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也为正确看待、积极预防、及时处理、合理治疗中耳炎性疾病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的246名成人(18-73岁),以他们的颞骨CBCT影像为研究对象。①按照中耳炎诊断标准,根据颞骨CBCT显示其中耳有无炎性病变分为中耳炎组及正常组,正常组为双侧中耳均无炎性病变。其中,中耳炎组共132例,男性60例,女性72例;正常组共11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64例。比较正常组成人之间上鼓室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鼓窦入口横径之间在年龄、性别以及侧别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②按照单侧耳是否患有中耳炎,把中耳炎组132例(双侧中耳炎45例,单侧中耳炎87例)患者分为正常耳组以及中耳炎耳组,其中正常耳组87耳,中耳炎耳组177耳,分别测量两组上鼓室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鼓窦入口横径,并明确其乳突气化程度,对两组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①正常成人上鼓室各径线及鼓窦入口横径的数值较为恒定,两者在性别和侧别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中耳炎患者健侧耳和患侧耳鼓窦入口横径之间的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成人中耳炎患者健侧耳上鼓室各径线的平均值分别为上下径6.121 ±0.676mm、前后径6.875±0.489mm、左右径5.871±0.684mm;患侧耳上鼓室各径线的平均值分别为上下径5.564±0.627mm、前后径6.318±0.540mm、左右径5.381±0.668mm;其健侧耳和患侧耳在上鼓室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的各组数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成人中耳炎患者乳突气化良好侧耳的上鼓室各径线的平均值分别为上下径 5.963±0.707mm、前后径 6.613±0.612mm、左右径 5.673±0.692mm;乳突气化不良侧耳的上鼓室各径线的平均值分别为上下径5.480±0.577mm、前后径6.364±0.529mm、左右径5.380±0.703mm;其乳突气化良好侧耳和乳突气化不良侧耳在上鼓室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的各组数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中耳炎患者乳突气化良好侧耳和乳突气化不良侧耳的鼓窦入口横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正常成人的上鼓室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鼓窦入口横径无侧别及性别差异。2.成人中耳炎患者的健侧耳上鼓室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均比患侧耳大,但是鼓窦入后横径两者间无差异。3.成人中耳炎患者中乳突气化良好的上鼓室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均比乳突气化不良大,且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鼓窦入口横径不受乳突气化程度地影响。4.上鼓室小易患中耳炎,其原因可能是上鼓室小导致鼓室的通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导致鼓室负压形成,从而发展为中耳的炎性病变。

樊维佳[3](2018)在《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进行人工听小骨植入术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黄何森[4](2018)在《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诊疗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为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程、听力学、影像学、检验指标、病理,探讨合适治疗方案选择,进行预后随访,并分析特殊病例及其他并发症诊疗要点。结果:43例患者,男性26例(60.47%),女性17例(39.53%),年龄最大61岁,最小76天,平均14.34岁。左侧24例,右侧19例。中耳乳突炎病程急性22例,慢性21例。耳内流脓24例(55.81%),耳内痛20例(46.51%),听力下降32例(74.42%)耳鸣9例(20.93%),发热12例(27.91%)。耳后红肿42例(97.67%),耳后痛39例(90.70%),耳后波动感27例(62.79%)。耳后脓肿破溃出皮肤形成瘘管12例(27.91%)。细菌培养阳性18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35例。手术术后病理单纯性肉芽18例,胆脂瘤17例。手术患者合并隐蔽性中耳乳突炎4例,先天性胆脂瘤1例,颧弓根脓肿4例,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4例,迷路瘘管4例。术中脓肿仅位于筛区17例,非筛区乳突骨皮质13例,同时位于筛区及其他部位乳突骨皮质共5例。1期缝合28例,2期缝合7例。耳后切口34例。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治疗天数比较,两组天数有明显差异(秩和检验P=0.036<0.05)。保守组8例随访均获干耳,无中耳炎及脓肿复发,无其他并发症状;手术组12例失访,23例随访无中耳炎及脓肿复发,干耳16例,湿耳7例,2例术后头晕,2例听力下降,两组干湿耳比较未见显着差异(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146>0.05),两组治疗后出现头晕和听力下降症状分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1.000>0.05)结论: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好发于婴幼儿和青少年,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可不典型,需完善合适影像学检查排除隐匿性疾病及明确病变范围,排除其他颅内外并发症,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合适抗生素。病程较短,无颅内并发症,可先以抗生素治疗,或联合脓肿针吸、鼓膜穿刺等保守方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胆脂瘤或伴随其他颅内外并发症的,应及时行乳突手术治疗。

赵琰[5](2016)在《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文中指出目的:手术治疗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时,手术风险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本文分析了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特点及管理原则,以期更好地维护围手术期安全,为存在相对手术禁忌的患者提供治愈机会。资料与方法:我科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94例,根据基础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治疗用药对手术的影响等等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排除手术禁忌并决定是否建议手术。根据手术实施率、基础疾病恶化率、干耳率等评估围手术期管理的合理性。结果:194例患者中,4例因无法控制基础疾病而放弃手术,余190例接受手术手术实施率为97.9%(190/194)。全部手术病例中,术前71例(71/190,37.4%)需要调整基础疾病治疗方案;术后14例出现基础疾病恶化(14/190,7.4%),包括7例血糖紊乱、1例诱发谵妄、4例血压紊乱、1例哮喘复发、1例再发脑梗,余176例(176/190,92.6%)术后平稳。所有手术病例均实现干耳,未出现面瘫、新发感音神经性聋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针对各不同类型基础疾病,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望为存在相对手术禁忌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获得治愈机会,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兵,石磊,徐丽,王莹[6](2015)在《耳源性脑脓肿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耳源性脑脓肿系指中耳感染侵入颅内引起的脑脓肿,是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脓肿多位于大脑颞叶,其次是小脑,近年来,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明显降低。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09-2014-05期间我院收治的5例耳源性脑脓肿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071岁。

李兆生,洪斌,陈瑞坤,黄庆文,林金成,蒲伟民[7](2015)在《耳源性颈深部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提高对耳源性颈深部脓肿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及文献复习。结果两患者中耳炎病史均较长,MRI检查均显示颈部病灶与中耳乳突内异常信号相连,均行乳突病灶清除及颈部脓肿乳突腔引流而治愈。结论耳源性颈深部脓肿与其他颈深部脓肿在病因、发病机制、细菌学及治疗上等各方面均有明显不同;颈部MRI检查在病灶性质、软组织分辨及与乳突病变的关联上具有显着优势,可作为首选;只要及时行乳突手术,无须颈侧切开引流;在颈部脓肿彻底治愈前,保持乳突尖的通畅引流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术后要加强乳突换药。

胡雅莉[8](2015)在《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护理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病患进行护理治疗,记录护理前后病患的恢复情况,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22例,治愈率高达73.3%,而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17例,治愈率为56.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早发现和积极的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利于促进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病患痊愈。

汪靖[9](2011)在《慢性中耳炎手术中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手术中,运用多种技术清除病灶,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提高听力,防止复发。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住的慢性中耳炎患者50例(50耳)。所有患者均采用耳内Y型切口,使用气钻、铣钻、摆锯及耳显微手术器械等,在清除患者病灶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变情况,运用自体外耳道-乳突骨皮质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外耳道壁及听骨链,术中使用鼓索神经弹压技术,固定自体听骨,使用外耳道-乳突骨膜以夹层法修补鼓膜,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纯音听力测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术前术后气骨导差之间的差异。结果50耳中通过术前、术后纯音听力测试检查听力级较术前提高10~30db的患耳有44例,手术成功率为88%。50耳言语频段术前术后平均气骨导差为17.67±14.63dBHL,经过配对t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患者术后听力明显改善。在术后长期随访观察中,有45耳(90%)具有正常的外耳道、含气的中耳腔、形态正常的鼓膜。此45耳中,术后气骨导差18耳(40%)<10dB,22耳(49%)<20dB,5耳(11%)>20dB,此5耳中3耳听力曲线较术前提高10~30dB。结论在慢性中耳炎手术中,通过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重建听力结构,外耳道壁及上鼓室外侧壁,最大限度地保持中耳正常形态,改善听力,防止复发。

戴立夫[10](2010)在《215例乳突根治术后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乳突根治术后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方法收集和分析乳突根治术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5例乳突根治术后患者一次性治愈198例(92%),出现迁延性炎症15例(7%),术后出现霉菌感染5例,复发2例。术后并发症表现为:眩晕13例,耳鸣11例,暂时性面瘫9例,永久性面瘫1例,共34例,发生率为15.8%。1例患者因大面积耐药,炎症无法控制死亡;1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结论(1)乳突根治术仍是胆脂瘤、骨疡型中耳乳炎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中应注意霉菌感染的可能。(3)术前、术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可减少用药的盲目性,防止抗生素大面积耐药的发生。(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在于术中操作仔细及熟练掌握术区的解剖。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颅内并发症60例诊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颅内并发症60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耳慢性炎症性疾病骨质破坏特征及其与听力损失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听力检查
        2.2.3 手术方法
        2.2.4 数据记录
        2.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间骨质破坏部位的比较
    3.2 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时,两组间听骨链破坏程度比较
    3.3 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时,两组间听骨链破坏程度比较
    3.4 伴或不伴其他部位骨质破坏时,两组听骨链破坏程度比较
    3.5 两组有无其他部位骨质破坏和听力损失的关系
    3.6 两组间有无其他部位骨质破坏和听力损失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中耳慢性炎症性疾病骨质破坏特点与听力损失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2)正常成人与中耳炎患者上鼓室大小的锥形束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与不足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耳内镜在中耳胆脂瘤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护理方法
        1.4.1 耳部准备
        1.4.2 手术护理
        1.4.3 疼痛护理
        1.4.4 并发症护理
        1.4.5 心理护理
        1.4.6 健康教育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比较 (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3)
3 讨论

(4)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诊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中耳炎的定义
    二、中耳炎的分类
    三、中耳炎主要分类的疾病特点
    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五、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难点
    六、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性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围手术期管理原则
    三、疗效与观察
结果
    一、成功进行手术患者数
    二、患者手术前后基础疾病状况
    三、患者术后干耳及并发症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耳源性脑脓肿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临床症状
    1.3影像学表现
    1.4治疗方法及结果
2讨论
    2.1诊断
    2.2影像学在诊断治疗作用
    2.3治疗

(8)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1.2.1 意识与瞳孔的观察护理
        1.2.2 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的观察护理
        1.2.3 头痛、呕吐、患耳流脓量的观察护理
        1.2.4 脑脊液及腰穿的观察护理
        1.2.5 其他病情的观察护理
        1.2.6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预防
2 结果
3 讨论

(9)慢性中耳炎手术中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215例乳突根治术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颅内并发症60例诊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耳慢性炎症性疾病骨质破坏特征及其与听力损失的关系[D]. 朱梅. 延边大学, 2021
  • [2]正常成人与中耳炎患者上鼓室大小的锥形束CT研究[D]. 张宪昭. 山东大学, 2020(02)
  • [3]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J]. 樊维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11)
  • [4]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诊疗探讨[D]. 黄何森.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9)
  • [5]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D]. 赵琰. 苏州大学, 2016(01)
  • [6]耳源性脑脓肿5例临床分析[J]. 关兵,石磊,徐丽,王莹.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22)
  • [7]耳源性颈深部脓肿的诊断和治疗[J]. 李兆生,洪斌,陈瑞坤,黄庆文,林金成,蒲伟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5(10)
  • [8]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护理体会[J]. 胡雅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7)
  • [9]慢性中耳炎手术中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临床研究[D]. 汪靖.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0)
  • [10]215例乳突根治术后临床观察[J]. 戴立夫. 海南医学, 2010(05)

标签:;  ;  ;  ;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颅内并发症60例诊治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