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中学生(四首歌曲)

问候中学生(四首歌曲)

一、感寄中学生(四首)(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1](2019)在《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心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宋易代之际的文学是我国中古文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处于东晋和刘宋两代的文人由于受到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士族风气等方面的影响,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皆与前朝汉魏易代与魏晋易代时期有所不同。出身寒门的刘裕代晋,建立了刘宋王朝,从此寒门庶族登上了政治舞台,打破了自魏晋九品中正制以来逐渐形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阀阅士族不再垄断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寒门庶族开始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地位,这不仅改变了前朝以往的政治格局和权力分配,也改变了魏晋以来的文坛局面和文学风向。这一时期的文人从崇尚清谈,走向关照山水。文学态势由玄言诗独盛,发展到山水诗兴起。期间文人的心态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类别样式,不同的文人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造就了不同文人创作的风格。由此本文着力研究在此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文人心态。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然后为正文的一、二、三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选题意义与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说明,通过对目前涉及到有关本选题领域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对晋宋两代的文学研究整体上有了更宏观的把握,为进一步加深、加细研究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文人心态奠定了思想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东晋中期以后的文人心态与文学创作,一方面追求宁静的精神天地与优雅从容的文人风度,另一方面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意识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文人在偏安心态的影响下尚清谈,重玄理,培养出一种独特的清雅潇洒的文士风度。这一时期的玄言诗因其自身文学体质的弊端和缺陷逐渐呈现出衰落之势,随后文学发展态势由玄言诗的极盛逐渐向山水田园诗的兴现过度。陶渊明作为东晋后期典型的田园文人代表,本选题着重以其“淡雅”的独特属性为切入点,分别对其“淡雅”的人生境界和创作风格展开论述。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论证的一章,分析概括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具体表现与影响因素,主要将文人心态归结为四大类:1.积极入仕的进取心态;2.审慎忧惧的自全心态;3.游赏山水的超脱心态;4.寄情山水的腹诽心态。在分析文人的创作与心态的同时,进一步阐述其形成的原因,将其具体的若干种微观影响因素糅合到每一类文人心态形成的论证之中。第四部分论证了作为晋宋易代之际最具文学创作成果的元嘉时期中主要代表文人的创作与以往文学创作之比较发生的变化。主要以这一时期谢灵运、鲍照、颜延之“元嘉三大家”为代表的文人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概括出元嘉文学的新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山水题材中的写实倾向;2.文学创作由哲理化向抒情传统的回归;3.显现不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4.追求艺术形式的美感。继阐释元嘉文学新变的具体表现之后,进一步分析产生新变的原因,以及对后世诗歌创作至唐诗繁盛的积极影响。

陈明方[2](2019)在《课下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研究 ——以部编本语文第四学段教材为例》文中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教材选文的辅助性工具,作为提升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独特资源,“课下首注”的内容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下首注”往往是被教师与学生所忽视的存在。本文从部编本第四阶段语文教材的“课下首注”出发,根据前期调研所存在的“课下首注”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受重视的问题,具体分析“课下首注”的内容、表述模式,并从中发现与课标考纲所对应的语文教学资源,从而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得出学习“课下首注”的必要性。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界定“课下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的定义,介绍研究缘起,分析有关“课下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的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在整理部编本第四阶段语文教材的课下首注语料的基础上,描述其主要内容,分析其表述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选文来源、标题注释、作者简介。其表述模式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本式、省略式、补充式、缺位式。第三部分是在分析首注语文教学资源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包含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显性的语言资源、文学资源、文化资源以及隐性的读写资源。第四部分主要从分承性、简省性、系统性、有效性这四个方面出发,总结了课下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的特征以及学习的必要性。最后则是结语部分,本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便后人作补充性研究。

赵敏[3](2017)在《困境中的坚守:戴钧衡传承桐城文派的文化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桐城派作为一个散文流派,能在林林总总的文学流派中脱颖而出,传衍不衰,绵延长达两百年,主盟清代文坛,成为当时最大的散文流派,这主要基于桐城派门人秉承文派宗旨,发展桐城古文,不断提高文章与文论水准等为门派传承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十九世纪上半叶,时局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而此时桐城派文坛盟主的地位已然有所撼动,桐城派文人如何振兴门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为他们尤为关注与思考的。本文将以桐城派文人戴钧衡为研究主体,截取其文化活动中的重要节点,试图阐释其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行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戴钧衡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桐城派在传承过程中的困境。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方东树与戴钧衡之间的师生关系。第一部分从主客观视角出发,分析戴钧衡拜方东树为师的原因;第二部分则以戴钧衡拜方东树为师为界,通过比较戴钧衡前后期诗歌集在诗歌类型、风格、手法上的差异性,着重表现其师方东树诗学专着《昭昧詹言》对戴钧衡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探寻出其在现实环境之下所做出的调整与适变。第三章主要从整理乡邦文集入手,以戴名世为典型事例。这主要基于戴名世本人的争议性,桐城派文人因“南山集案”对戴名世忌惮不已,而戴钧衡竭尽所能整理其文集,这样的行为无疑带有一定的深层意味。后又将戴名世与戴钧衡的古文特色进行评点,归纳出戴钧衡古文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以戴钧衡与桐乡书院为研究对象。本章先是对桐乡书院的创办过程进行概述,其次主要论述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原因,再次通过考证其为书院建设所制定的具体举措,从而探究教育之于文化传承的深刻意义。结语部分是对戴钧衡拜师访学、整理乡邦文集、兴学讲学等文化活动的小结,明晰时代低潮之下的文人心态,阐释文化活动的内在关联,突显其现实意义,从而升华主题,引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点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探究文人为实现文化的传承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如何能体现个人的价值,完成文化与社会的交融和对接。

李玲[4](2013)在《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文中研究说明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过程经历了戊戌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两个阶段。戊戌政变之后,梁启超以文学救国,发起“诗界革命”。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前后两年间,梁启超对黄遵宪“从略有微词到全力歌颂”。在《饮冰室诗话》中大力推崇他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长篇诗作,表彰黄诗“存吾国,主吾种,续吾教”。受梁启超的影响,黄遵宪在古典诗坛中备受关注,时人撰着诗话,争收人境庐诗。从政治文化的中心上海、北京,到政治文化的边角香港;从主流报刊到非主流报刊;从维新派到一般诗人、学者;都对黄遵宪的诗作和政治事功予以佳评,黄遵宪誉满天下。虽然各家诗话都没有象《饮冰室诗话》那样视黄遵宪为第一流的诗人,但都赞赏他的域外诗和抚时感事诗,公认人境庐诗的开新价值和黄遵宪“每饭不忘君国”的可贵精神。在文学革命之前,黄遵宪不是单一的“诗界革命”偶像符号,他文学上承载的形象和意义是多元复杂的。这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他是在古典诗歌的谱系下被推崇的。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首开文学史着作论述黄遵宪诗歌的先河,围绕着“我手写我口”来表彰黄遵宪倡导白话文的贡献。胡适回溯诗界革命找寻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根源,而黄遵宪是诗界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个,又有白话诗作,于是被提拔为白话文的先行者。由此黄遵宪新旧两属,既是晚清诗歌改良运动的代表诗人,也是五四新文学的先驱者,开始了黄遵宪在新文学的视野下被推尊的过程。胡适的影响下,1920—1940年北京上海广东争相梓印人境庐诗、笺注人境庐诗、刊布人境庐遗作,于是读者翘首以盼的黄遵宪诗集和遗稿近乎井喷出现。既有黄遵宪乡人为了建构客家中原根源认同而选笺人境庐诗,亦有胡适信徒青年大学生校点人境庐诗,亦有守护文言诗传统的青年诗评家全注诗集,也有黄氏后人争先恐后地重印诗集,密集刊布遗稿。随着诗集出版热潮和遗稿的密集刊布而来的,是人境庐诗的研究热潮,时人的文学史着、诗话络绎缤纷叙论黄诗。1920—1949年的断代文学史、文学通史和文学专题史(总共26种)纷纷叙及黄遵宪。除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等少数几种文学史着外,大多数文学史着(其中大多是师范、高中教材)叙论黄遵宪的角度比较单一,内容大同小异,郑振铎、陈子展等人编撰文学史采用了梁胡二大师对黄遵宪的评述,而后的文学史着又取资郑振铎、陈子展等人撰着的文学史,如此陈陈相因,摭拾梁启超、胡适的观点而成定论。黄遵宪被众多文学史着纳入为重点作家,标志着黄遵宪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定了。这些文学史着经由教学,向一代学子提供了黄遵宪是一个伟大诗人、爱国诗人、白话文先驱的共同论述。这种共同论述,具有传承性,影响着一代学子的行为和思考模式,这代学子传灯接力,一脉相承,为黄遵宪持续稳定地在1949年之后保留文学史的一席地位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的文学史观、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基本上奠基于20世纪之前的三、四十年,也即是皆奠基于“近代”以及“五四”学术群体。之后黄遵宪研究,不同程度不因袭、重复、引申胡适的观点,使黄遵宪坐稳了五四新文学先驱者的地位。与文学史着叙论黄遵宪的内容单调而重复相比,文学革命之后的七家诗话选评黄诗,虽片段只言,但是内容丰富多面,既有沿袭前朝梁启超、狄葆贤、潘飞声、陈衍等各家诗话的观点而推崇其域外诗和感事爱国诗,也有针对黄诗研究的热点问题的争议,也有从中西文学比较的角度赞赏黄诗,还有结合时代的反帝爱国的主潮来品读黄诗的诗史特色,不乏精彩而有价值的见解,由此“可知公度诗近年来已被人们热烈地研究之一斑了。”与文学史撰着者大多为五四学术社群的成员不同,诗话的撰着者虽然不是旧朝遗老遗少,他们政治观念上大都趋新,但是他们酷爱传统文学,反对尽弃文言,爱惜旧体诗,有心赓续诗学传统,有意识地运用诗话这种古老的文体来包容时代思想。从他们的诗话论评黄诗来看,与文学史着叙论黄诗摭拾他人陈言为定论相比,他们独到的见解多,内容多面丰富,精彩纷呈,显见了黄诗在民国古典诗学中仍然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这就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和奠定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由新文学导师胡适接力推崇黄遵宪,推助了黄诗热。1920、1930年代黄诗研究热潮,固然是梁启超和胡适的影响汇集而导致的,反映出黄遵宪得到新派旧派两方的赞颂,但是政治情势,“国难日深,国亡有日”的关头,《人境庐诗草》中大量的感事诗作有救亡之助,也有力地推助了黄诗的刊布和研究热潮。

纪胜全[5](2011)在《赤子真情的悲吟 ——论郁达夫旧体诗词中的爱国思想》文中指出郁达夫作为一个新文学作家,始终执着于旧体诗词创作。他的文学创作开始于旧体诗词,又终止于旧体诗词,是旧诗创作伴随了他飘零的一生。他那真率的感情在旧体诗词中得到最痛快淋漓的寄托与流露。他的诗词真实地记录了他的人生历程,展示了他坦荡的心灵、率真的性格,处处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试图运用“以诗证史”的方法,通过对郁达夫旧体诗词的研究来分析和解读诗人的生平经历、情感变迁与其爱国思想,力图整体性、多维度地考察郁达夫的情感,并通过对其诗词的核心与主题的论证来改变对郁达夫的偏执理解,进而理解诗人在当时国破家亡的历史风浪中所做出的艰难而又痛苦的抉择。本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引论主要是总体介绍郁达夫的旧体诗词创作成就及对其旧体诗词进行研究的意义。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郁达夫旧体诗词创作的概括论析:包括他的旧学根基、诗词创作取径、旧诗情结以及以情感为内核的创作特征;第二部分分两方面对郁达夫诗词中的爱国思想进行探析:(一)爱国思想的来源;(二)爱国思想的多元化内涵;第三部论析郁达夫在复杂的情感纠结与抉择中所表现出的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虽然郁达夫有着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但他始终以国家为重,以个体为轻。无论是个人情感与爱国情感的纠结,还是生与死之间的抉择,抑或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徘徊,都表现出了他那赤子般的爱国情怀。结语总结全文,对作为爱国诗人的郁达夫进行评价。

彭发胜[6](2008)在《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 ——以科学观念与方法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文化三元层级空间与学术维度为论述框架,以重新界定的翻译概念为主线,以相关学者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关于科学观念和方法论有关的内容为论述对象,通过学术史考量与话语分析,阐明了翻译在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化三元层级空间以文化的现实存在性为描述对象,自上而下包括思想观念层、组织制度层与物质环境层,各层又分为理子层与事子层。学术维度包括道、学、术,分别以是否通、博、精来衡量。学术三维与文化的三元层级空间具有同构关系,“道”主要与思想观念层的理子层相关,“学”体现于各个理子层;“术”则体现于各个事子层。重新界定的翻译概念包含的“译-驿-绎”三环节,即翻译-传播-诠释,可表现为七种形态。学术主体可以实现其中的某一种形态,或功能单一,或兼具两项,或三者齐备。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复合形态表现为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本文探讨的五位学者中,严复与王国维可以说三者齐备,但严复以“译”为主,王国维以“绎”为主;梁启超与胡适兼具“驿-绎”,以“驿”为主;金岳霖的学术工作主要是“绎”。关于《天演论》的厚文本,本文分析了严复的原本选择动机和理由,定量描述了译本操纵与改造的类型,揭示了核心概念“天/自然”在古今中外本体论思想中的语义交响。严复重视对科学观念与方法论的传播和诠释,在求强保种的时代吁求中,有意识地褒扬归纳,贬低演绎。这种学术姿态部分反映在他对《穆勒名学》的严谨翻译之中。不过,实证方法并没有侵占严复思想中形而上“不可思议”者的位置。王国维研究并译述了大量西哲着作,认识到现象与本体之间难以消弭的隔阂。出于对新学语敏感,他吸收并化合了西哲的经验直观与纯粹直观,以一个“观”字贯穿了《〈红楼梦〉评论》与《人间词话》,使之成为创造性诠释的经典。他后来转向实证性的国学研究,总结出“二重证据法”,以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现代学术的典范。康有为的“大同理想”赋予梁启超一种特别的尚通精神,翻译、西学传播、乃至一般的政治建设都是其应有之义。梁氏译论涉及原本选择、翻译细则与翻译人才培养等话题。他研究佛典翻译,提出了以玄奘翻译为典范的“意直调和”论。“分析的进化”代表了梁启超的治学方法论。以进化为经、分析为纬,梁氏的学术史研究突出了清季学者重视客观材料与实证归纳的科学精神。胡适在长期的跨文化交往中形成了普遍的平等主义思想,其重要表现在于推动了言文平等的白话文运动。翻译外国文学名着是白话文运动的核心任务之一。胡适提倡一种明白晓畅、不违原旨的意译。作为实验主义在现代中国的传播者与整理国故的领路人,胡适提出了着名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论,其根本精神是大胆的怀疑。由休谟问题引发,金岳霖建构了知识论与本体论,证明了归纳原则的永真性,提出了“理有固然,势无必至”的论断。核心概念的翻译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于对语言的抽象功能的重视,金岳霖还探讨了语言与翻译问题,区分了意义与意味,译意与译味。从科学获取力量,是引进西学的中心主题之一。此主题在民族屈辱与生存危机的压力下,经过古今中西之争,逐渐表达为唯科学主义。以科学观念和实证主义方法论整理国故成为现代学术的重点之一,并由此排除了形而上的“道”的维度。从严复到胡适,本体论式微的趋势走到了谷底。但是,在现代学术制度基本建立之后,金岳霖《论道》一书代表了本体论一阳来复的迹象。另外,实证主义内在具有的怀疑精神表现为学者之间的否定批评与超越(或部分超越),由此形成的学术共同体的多维合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

陈怀琦[7](2005)在《语丝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丝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社团。从1924年底自1930年初,历时约五年多时间,以《语丝》周刊为依托,围绕着鲁迅和周作人,在“语丝社”的旗号下聚集了一批后来在文学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作家和学者,其中既有“五四”时期的文坛老将,亦有1920年代中期于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者。除了周氏兄弟,语丝社其他重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章川岛、李小峰、江绍原、顾颉刚、废名、俞平伯等人。语丝社倡导“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实际上继承了《新青年》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和鞭挞社会丑恶与黑暗的精神传统。在思想、文化及政治各条战线上,语丝社与“现代评论派”、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新军阀及社会上的各种新与旧的黑暗势力发生了激烈的交锋。从人事上说语丝社与新潮社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鲁迅尽管没有参加北京时期语丝社的聚会活动,但以他巨大的感召力和在《语丝》杂志上撰写的大量文章成为“语丝派”的主将和领袖。语丝时期的鲁迅和周作人虽已失和,但同为语丝社的核心人物,他们在与社会上的敌对势力作斗争时却能联手作战,结成了暂时的统一战线。 语丝社早期重要成员李小峰在《语丝》杂志的基础上成立北新书局,语丝社因而与北新书局发生密切的联系。1927年10月《语丝》杂志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查封,之后迁上海出版,已先行抵达上海的鲁迅接替周作人任第四卷《语丝》周刊主编。但此时周作人等语丝社重要成员仍在北京,空间上的距离、时事的变化及人际关系上的一些纠葛,使早已存在的“语丝派”内部的分歧愈加凸显出来,此时语丝社在社会上的影响已无法和北京时期相比。当柔石和李小峰接手编辑第五卷《语丝》周刊时,语丝社事实上已经解体。 莽原社、未名社和狂飙社也是在192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文坛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文学社团。鲁迅是莽原社和未名社的领袖人物,这两个社团的其余成员均为崇仰鲁迅的思想、文学与人格的青年作家。鲁迅在语丝社之外团结青年作家成立莽原社,是因为他不满语丝社的“疲惫”与“灰色”,有意培养敢于向黑暗社会挑战的生力军;未名社的成立则主要是为了出版翻译着作和介绍外国文学。狂飙社是以高长虹为领袖的青年作家的群集,其成员具有强烈的社团意识,于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方面表现出青年人特有的锐气,在社会上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长虹也是莽原社的重要成员,他在鲁迅的领导下编辑《莽原》周刊,得到过鲁迅

山韵[8](2001)在《感寄中学生(四首)》文中指出 《文摘报》载:哈尔滨举办公益电影周,组织中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某中学500人的座位上只剩下了7人。一些中学生说:"这些事离我们太遥远了",还有些甚至对英雄行为发出了"嘘嘘"之声。

二、感寄中学生(四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寄中学生(四首)(论文提纲范文)

(1)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二、研究现状
        (一)涉及晋宋易代文人心态的研究
        (二)有关玄学与玄言诗的研究
        (三)有关陶渊明的研究
        (四)有关晋宋山水诗的研究
        (五)有关晋宋乐府诗的研究
        (六)有关晋宋辞赋创作的研究
        (七)有关刘宋小说的研究
        (八)有关元嘉文学与文人的研究
第一章 东晋中后期的文人心态与文学创作
    一、追求宁静的精神天地与优雅从容的文士风度
    二、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意识的发展
    三、“玄言”渐衰,“田园”兴现
        (一)玄言诗由极盛走向衰落
        (二)陶渊明与田园诗
第二章 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心态成因
    一、晋宋易代之际文人创作与心态形成的社会背景
    二、晋宋易代之际文人心态与文学创作的影响因素
        (一)积极入仕的进取心态
        (二)审慎忧惧的自全心态
        (三)山水怡情的超脱心态
        (四)寄情山水的腹诽心态
第三章 元嘉文学的新变
    一、山水题材中的写实倾向
        (一)从“重说理”到“尚巧似”
        (二)从“写意”到“写实”
    二、文学创作由哲理化向抒情传统的回归
    三、创作个性和不同艺术风格的显现
    四、对艺术形式美感的追求
        (一)格式对仗
        (二)字句雕琢
        (三)用典使事
        (四)声律音韵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课下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研究 ——以部编本语文第四学段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界定概念
    (二)研究缘起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语料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的描写
    (一)文源
        1.选文出处的说明
        2.选文校译的说明
        3.选文现状的说明
        4.出处的再次说明
        5.小结
    (二)题注
        1.标注语境
        2.标注词语
        3.综合标注
        4.再次标注
    (三)作者
        1.标注古代作者
        2.标注现代作者
        3.标注外国作者
    (四)表述模式
        1.基本式
        2.省略式
        3.补充式
        4.缺位式
        5.小结
二、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的内容
    (一)语言资源
        1.语音资源
        2.语义词源
    (二)文学资源
        1.作家资源
        2.作品资源
        3.文体资源
    (三)文化资源
        1.名人资源
        2.地名资源
        3.景观资源
    (四)读写资源
        1.思维模式
        2.写作范式
三、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的特征
    (一)分承性
    (二)简省性
    (三)系统性
    (四)有效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其获奖

(3)困境中的坚守:戴钧衡传承桐城文派的文化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理论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桐城派发展的困境
    第一节 文派传承的断裂
    第二节 学术环境的变化
第二章 潜心学术,执弟子礼——拜师方东树
    第一节 受学方东树的缘由
        一、桐城派的魅力
        二、文人求知的自觉性
    第二节“始知所作皆非”,诗风大变
        一、诗歌体裁明晰
        二、现实性突出,诗风趋向古雅厚重
        三、“以文为诗”
第三章 整理乡贤文集,力挽文派式微——以编刻戴名世文集为例
    第一节 整理戴名世文集的内在原因
        一、同为邑里,乡情所系
        二、时代动荡,文网松弛
    第二节 文派意识,推崇戴氏之文
        一、因文见道,兼善天下
        二、细节刻画,真情缱绻
第四章 躬行力践,倡办书院教育——戴钧衡与桐乡书院
    第一节 倡扬桐城之学,倾力桑梓教育
    第二节 传衍学术之需,坚守文派传统
        一、秉承师道,经世致用
        二、“学业”与“德行”并举
    第三节 救偏补弊之举,规范书院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4)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关于论题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说明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架构安排
第一章 黄遵宪的生平与文学
    第一节 黄遵宪的生平
        一、 青少年时代
        二、 使日四年
        三、 奔驰四海
        四、 归国力行新政
        五、 放归故里
    第二节 黄遵宪着述的行世情况概述
        一、 《日本杂事诗》
        二、 《日本国志》
        三、 《人境庐诗草》
    结语
第二章 梁启超大力推尊黄遵宪
    第一节 声名从“革命”开始
        一、 文界“无革命而有维新”
        二、 忧惧“革命”
        三、 “诗界革命”实为诗界改良
    第二节 《清议报》稍事推介黄诗
        一、 梁启超与黄遵宪的交谊
        二、 《汗漫录》首次推许黄遵宪
    第三节 《饮冰室诗话》大力推举黄诗
        一、 所刊黄诗及其评语统计
        二、 “饮冰室诗话”奉为典范的三首诗作分析
        三、 析论“从略有微词转为全力歌颂”
    结语
第三章 “文学革命”前的报刊诗话对黄诗的选评
    第一节 传统诗话与报刊连载诗话
        一、 历代传承的诗话体制
        二、 报刊连载诗话的特色
    第二节 选评人境庐诗的三家报刊诗话
        一、 《平等阁诗话》
        二、 《在山泉诗话》
        三、 《石遗室诗话》
    第三节 论及黄诗的《愿无尽庐诗话》
第四章 胡适对黄遵宪的揄扬
    第一节 胡适与黄遵宪的间接交集
        一、 上海求学阶段(1904—1910)
        二、 美国留学阶段(1910—1917)
        三、 归国任教(1917—1922)
    第二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论述黄遵宪
        一、 《最近之五十年》
        二、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内容分布
        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第六章的内容
    第三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之影响
        一、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之新创
        二、 胡适尊崇黄遵宪的原因
        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影响
    结语
第五章 诗集和遗稿的刊印热潮
    第一节 1920、30 年代诗集出版热潮
        一、 古直选笺本《黄公度先生诗笺》
        二、 高崇信、尤炳圻校点本(十一卷)
        三、 钱仲联全注本
    第二节 1920、1930 年代遗稿接连刊布
        一、 董鲁安辑《新嫁娘诗》
        二、 吴宓刊布《人境庐诗草自序》
        三、 《岭南学报》刊布黄遵宪遗稿
        四、 罗香林刊布《山歌》稿本及题记
第六章 文学史上的黄遵宪诗歌(1922—1949)
    第一节 叙及黄遵宪的断代文学史
        一、 陈子展撰着的两种近代文学史
        二、 张宗祥的《清代文学》
        三、 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
    第二节 叙及黄遵宪的文学通史
    第三节 叙及黄遵宪的专题史
    结语
第七章 “文学革命”后诗话对黄诗的论评
    一、 《晚晴簃诗话》和《今传是楼诗话》
    二、 《偷闲庐诗话》
    三、 《梦苕庵诗话》
    四、 《空轩诗话》和《谈艺录》
    五、 《国耻诗话》论评黄诗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5)赤子真情的悲吟 ——论郁达夫旧体诗词中的爱国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个有待开拓的研究领域”
1. 郁达夫旧体诗词概论
    1.1 郁达夫旧体诗词创作的文化根基
    1.2 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1.3 旧诗情结——骸骨的迷恋
    1.4 以情感为内核的诗学理念和诗词创作
2. 郁达夫诗词中的爱国思想探析
    2.1 郁达夫爱国思想的形成
        2.1.1 时代的苦难与爱国主义思潮
        2.1.2 民族歧视与国仇家恨
        2.1.3 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传统
    2.2 郁达夫爱国思想的多元化内涵
        2.2.1 思念祖国的归乡情结
        2.2.2 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
        2.2.3 杀敌报国的复仇心理
        2.2.4 忧念苍生的悲悯情怀
3. 纠结与抉择下的赤子之情
    3.1 个人情感与爱国情怀的纠结
        3.1.1 国与家
        3.1.2 笼罩在爱国情怀下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3.2 生与死之间的抉择
        3.2.1 “生非容易死非甘”
        3.2.2 “气节应为弱者师”
        3.2.3 “男儿只合沙场死”
    3.3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徘徊
        3.3.1 “拈花欲把禅心定,敢再轻狂学少年”
        3.3.2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3.3.3 “烽火满天俘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
        3.3.4 “参透色空真境界,一瓶一钵走天涯”
结语 曲终韵犹存
后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6)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 ——以科学观念与方法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选题缘起
    1.2 主要概念
    1.3 学科定位和文献综述
    1.4 内容概述
第二章 文化空间和学术维度
    2.1 传播与文化空间
    2.2 学术维度
    2.3 人物谱系
第三章 严复的三重使命
    3.1 也说严复的用心
    3.2 《天演论》的厚文本
    3.3 译名之难
    3.4 严复译名的分类与辨析
    3.5 传播科学观念与科学方法
第四章 王国维的翻译和科学话语
    4.1 哲学与科学
    4.2 在翻译与着述之间
    4.3 二重证据法的哲学基础
第五章 梁启超的译论和方法论
    5.1 康梁之间:仁爱与尚通
    5.2 译论和新语
    5.3 进化与分析
第六章 胡适的平等观和方法论
    6.1 普遍平等主义
    6.2 译论与翻译
    6.3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第七章 金岳霖的哲学体系及语言观
    7.1 面对休谟问题
    7.2 几对重要概念
    7.3 “永真”的归纳原则
    7.4 理有固然,势无必至
    7.5 语言观和翻译观
第八章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7)语丝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语丝社的缘起与成立
    一.《晨报副刊》与“抽稿风波”
    二.先有《语丝》杂志,后有语丝社
    三.语丝社与新潮社
    四.“十六撰稿人”与语丝聚餐会
第二章 周氏兄弟与语丝社
    一.没有周氏兄弟,便没有语丝社
    二.“语丝”时期周氏兄弟的“配合作战”
    三.兄弟失和,为何又结成“统一战线”
第三章 语丝社与《语丝》杂志:从北京到上海
    一.“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
    二.主编:周作人(第1期—156期)
    三.主编:鲁迅(第四卷第1期—52期)
    四.主编:柔石(第五卷第1期—26期)及李小峰(第五卷第27期—52期)
    五.所谓“语丝体”
第四章 语丝社与北新书局
    一.《新潮》杂志与《新潮丛书》
    二.从《新潮文艺丛书》到北新书局
    三.鲁迅在北新书局创办初期给予李小峰的帮助
    四.从北京到上海:《语丝》与北新书局休戚与共
    附录:鲁迅与北新书局之间的版税争端
第五章 语丝社与莽原社
    一.鲁迅为何另外创办《莽原》周刊
    二.《莽原》杂忠与莽原社
    三.莽原社的分裂
第六章 语丝社与未名社及狂飙社
    一.未名社及其出版物:《未名丛刊》、《未名新集》、《莽原》半月刊与《未名》半月刊
    二.未名社的衰落与解体
    三.狂飙社及其出版物
第七章 语丝社其他重要作家
    一.钱玄同
    二.林语堂
    三.刘半农
    四.废名
    五.俞平伯
    六.其它重要作家
    七.语丝社的分化与解体
参考书目
后记

四、感寄中学生(四首)(论文参考文献)

  • [1]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心态研究[D]. 王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2]课下首注语文教学资源研究 ——以部编本语文第四学段教材为例[D]. 陈明方. 黄冈师范学院, 2019(09)
  • [3]困境中的坚守:戴钧衡传承桐城文派的文化考察[D]. 赵敏.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
  • [4]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D]. 李玲. 苏州大学, 2013(11)
  • [5]赤子真情的悲吟 ——论郁达夫旧体诗词中的爱国思想[D]. 纪胜全.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6]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 ——以科学观念与方法论为中心[D]. 彭发胜. 北京大学, 2008(11)
  • [7]语丝社研究[D]. 陈怀琦. 复旦大学, 2005(07)
  • [8]感寄中学生(四首)[J]. 山韵. 支部生活, 2001(01)

标签:;  ;  ;  ;  ;  

问候中学生(四首歌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