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烃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概述

非烃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概述

一、非烃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关瑞[1](2021)在《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文中提出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是我国未来天然气主要的接替选区,具有“持续式”聚集的特点。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西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未对该地区山西组建立页岩气的富集模式。本文选取延安地区山西组泥岩样品,以一大整块样品,钻取直径为2.5cm的岩心柱子,利用WYMN-3型温—压生烃模拟仪对岩心柱进行生烃模拟实验,研究其生排烃潜力,并利用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的方法对延安地区山西组储层孔隙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地质条件相结合,以探讨在研究区中影响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建立页岩气藏的富集模式。本文根据测井曲线和地层划分标准对山西组进行了小层划分和沉积微相划分,认为研究区山西组整体处于三角洲沉积相,山1段和山2段泥岩厚度普遍在20~40m之间。在此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数据分析还原了山西组各小层的古沉积环境和古生产力,结果显示在山西组沉积时期整体处于水下,基本处于温暖潮湿的还原环境中,沉积的古生产力较高,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的成熟度达到了高成熟—过成熟的阶段,大量发育以生气为主的Ⅲ型干酪根。而生烃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山西组不同岩性组合,对不同成熟阶段的生排烃均有影响。目前山西组发育泥—砂—泥、煤—泥—砂及煤—泥三种岩性组合,在有机质成熟度过高时,泥岩中生成的烃类滞留泥岩地层中,可以形成较高的超压,可以大量排出。电镜扫描和氮气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发育大小以介孔为主矿物粒间孔和粒内孔,是油气运移与吸附的主要通道。在对泥页岩埋藏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与研究区生烃强度及孔隙特征相联系,建立了延安地区山西组的两种页岩气富集模式,分别是厚层泥岩夹薄砂层富气模式和厚层泥页岩与粉细砂岩富气模式。

孙佳楠[2](2021)在《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东营凹陷页岩中可动油情况以及页岩油生烃过程中形成的页岩油与烃源岩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实验和留烃实验。分析了干酪根热解产物的组成,对产物进行了动力学软件模拟,结合东营凹陷实际的埋藏史和受热史,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生烃史和留烃史。对东营凹陷烃源岩进行了无机矿物研究,研究了无机矿物对页岩油的滞留能力。结合东营凹陷生留烃史、烃源岩的基础地球化学和储层的基本参数信息,对东营凹陷页岩油的可动量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页岩油可动量的评价模型。对生烃过后的残余干酪根进行了红外光谱实验,初步探讨了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干酪根分子的结构变化。干酪根热解实验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比较王57和王161干酪根,总烃的产率都是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1-C5气体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6-C14轻烃和C14+重烃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干酪根生成的重质组分分解形成轻质组分,导致气态烃和产率不断升高,C6-C14轻烃先升高后下降,并且产率拐点出现的重质烃晚。通过生烃动力学对王57和王161两个干酪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王57烃源岩现在正进入主要的生烃阶段,而王161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后期。对王57和王161干酪根进行留烃实验,根据干酪根的溶解度参数范围,我们用五种不同溶剂溶解度参数在7-13(cal/cm3)0.5范围内来进行溶胀实验,得到溶胀曲线,用来模拟不同成熟度下页岩油在残余干酪根中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干酪根对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会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吸附量会逐渐平衡,不会降低为0。这是由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的结构也会趋渐于稳定,一部分页岩油很难从干酪根中排出。用樊页1井原油配制五种不同浓度的原油样品进行无机矿物的表面吸附实验,分别得到了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能力。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量分别为18 mg/g、3 mg/g和1.8 mg/g。统计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的总有机碳和矿物含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了烃源岩中无机矿物表面吸附原油的质量。尽管在页岩油评价中不经常使用抽提氯仿沥青“A”作为评价指标,但是,抽提氯仿沥青“A”无论是在成分组成还是在化学性质上,与页岩油都更为接近。基于孔隙度、气油比、岩石吸附量和油层参数随着成熟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生留烃动力学,建立了页岩油可动量模型。这有助于确定潜在的页岩油层、评价可动量的页岩油资源。该模型显示,东营凹陷高质量的页岩油资源的成熟度范围0.7-1.0%Ro之间:成熟度小于0.7%Ro时,有少量运移来的油;成熟度大于1.0%Ro,从烃源岩中排出的原油量增加,但可能进入常规储层中。通过对残余干酪根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干酪根分子在生烃过程中,分子中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芳化程度逐渐增高,干酪根分子的缩聚程度逐渐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在没有过油窗前,干酪根的生烃潜力会随着干酪根的成熟度增加而升高,过油窗之后,干酪根虽然有生烃潜力,但生烃潜力会大大降低;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热演化程度也逐渐增加。

方朋,吴嘉,李勃天,王选策,钟宁宁[3](2021)在《不同洗脱法分离沥青质吸附烃的对比》文中指出沥青质是烃源岩抽提物和原油中具有复杂分子结构的重组分,能够吸附很多小分子烃类。前人多利用各种洗脱法来分离被沥青质吸附的小分子烃类,但并未进行系统对比。利用川西北矿山梁地区的天然沥青样品,通过沉淀法、抽提法、离心法和柱层析法分离沥青质中的吸附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洗脱法对沥青质吸附烃的分离效果是不同的,这会使产物的族组成及部分分子标志物产生分馏。沉淀法、抽提法对沥青质吸附烃的分离效果有限,而离心法能够明显分离出吸附组分。部分分子标志物参数的变异揭示了样品中游离烃遭受了中等—严重程度的生物降解,而吸附烃则得到了沥青质的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更真实的地球化学信息。

贺文同[4](2021)在《油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热解产物演化规律与反应进程研究》文中提出油页岩是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有效开发油页岩资源,能在全世界范围内缓解能源危机。油页岩中富含的干酪根有机质属于未成熟阶段,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产生出裂解油与裂解气。目前油页岩的开发技术,主要分为地表干馏与原位转化。地表干馏在中国的应用时间久远,主要用途是供热与发电,而其利用的主要是浅层地层中赋存的油页岩,这极大限制了油页岩可利用的规模。另一方面利用地表干馏方法对油页岩进行裂解,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废渣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油页岩地表干馏无法大规模长时间应用。而近20年针对于资源量巨大,赋存于地层较深的油页岩资源的原位转化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吉林大学研究团队近几年分别在农安与扶余进行野外油页岩原位转化先导试验,研究中发现高压条件下不同加热阶段的油页岩中半焦-裂解气-裂解油的有机质演化规律,与各反应阶段油页岩的生烃潜力变化规律,对油页岩原位工程的有效进行与页岩油气产品的利用很重要。而且不同实验条件不同阶段的有机质演化程度与生烃量常常以岩心实验Ro值与Tmax值来界定,而实际原位转化实验工程中无法获得油页岩岩石样品,只能利用开采井获得油页岩热解产生的裂解油与裂解气,所以无法测定已经热解的油页岩半焦的Ro值与Tmax。由于原位转化实验工程中油页岩层有机质分布不均质性,以及受加热程度不同等问题,依据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难以确定地下油页岩中有机质转化程度,为开采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也导致投入能源的浪费。因此,针对工程上可获得的裂解油与裂解气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求能够指示油页岩原位开采过程中有机质演化进程的地球化学控制方法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本次首先研究选取吉林大学正在松辽盆地两个开展油页岩原位转化工程中的油页岩岩心样品进行高压加热实验,采用模拟现场工程的工艺方法对块状岩心进行符合具体现场地下施工环境与施工工艺的方法进行高压升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油页岩在热解过程中按照产物的生成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室温~300℃、300~475℃与475~520℃,在300~475℃温度下油页岩排出的产品主要是裂解油,而且相比第一阶段产量显着增加。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烃类气体中以甲烷为主,450℃以上的样品甲烷含量百分比均超过90%,在520℃时分别达到98.09%与98.69%,说明干酪根在热作用下逐渐成熟,产生的烃类化合物逐渐倾向于变成分子量更小的碳氢化合物。模拟实验中产生的裂解油一部分保存在油页岩孔隙中,一部分由油页岩孔隙与裂隙排出,残留在油页岩中的裂解油非烃组分(NSO)与沥青质之和的比例高于饱和烃与芳香烃的比例,而裂解温度超过350℃时裂解油的生成量快速增长并排出,排出的油页岩中饱和烃的含量最高。油页岩在热解初期生成的非烃与沥青质可能是干酪根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于原位开采工程,油页岩中干酪根随温度增加产生的有机质中以大分子的非烃与沥青质的比例为主,这势必会占据油页岩内部有机质孔隙。只有不断地持续升温并保温使沥青质与非烃进一步热解成小分子的烃类化合物,才不至于造成油页岩内部孔隙空间堵塞,因此加热温度不能低于350℃。而通过岩石热解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低受热温度的油页岩样品都具有好的生烃潜力,而425~450℃是一个转折点,超过450℃温度的油页岩将不具备好的前景,这个温度结点对油页岩原位开采工程中井下温度的选择控制非常重要。第4章中关于油页岩热解过程中有机质成熟度参数的研究发现,热解产生的烃类气体中In C1/C2与In C2/C3交互图判定干酪根的成熟度变化并呈现良好的规律变化,表明干酪根成熟度不断提高。油页岩半焦样品的Ro值随热解温度逐渐上升而不断提高,显示干酪根成熟度从未成熟到成熟,有很好的指示性。岩石热解评价Tmax只能应用在热解温度为450℃以下的样品,并可以指示未成熟-低熟-成熟的油页岩有机质成熟度状态。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裂解油饱和烃的主峰碳与CPI值逐渐降低。对于裂解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发现,Ts/(Ts+Tm)、藿烷C3222S/(22S+22R)、甾烷C2920S/20(R+S)与ββ/(αα+ββ)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有良好且稳定的变化趋势,针对原样到热解温度425℃的油页岩有机质成熟度进程有良好的指示而且区分度明显并涵盖了主要的热解生烃高峰。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必须对特定地区同一层段的油页岩进行稳定同位素分馏研究后,将总油碳同位素与各组分碳同位素综合投点分析,确定有机质热解程度。所以本次研究认为,油页岩原位开采工程中可以通过开采井的打开而获得裂解油与裂解气,再利用多种成熟度参数对油页岩有机质热解进程进行有效的跟踪控制,并建议将井下加热器的温度设置在425℃左右,以便获得最大的能源回报。第5章对通过前文对农安油页岩的系统研究与对农安开采井获得的裂解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包括裂解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与裂解油各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结合本次模拟实验中裂解油的地化分析,综合研究可知,目前农安油页岩原位转化工程中地下油页岩目标层位的有机质热解程度相当于模拟实验400~425℃的阶段,正处于生油窗顶峰。目前采用的加热工艺是符合工程预期实验目的并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本论文提出的采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的方法对油页岩原位开采工程将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贯穿于全程决策与工程进程把控,使经济回报率最大化。同时应用时需要注意在区域详细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上,获得目标开采层油页岩热模拟实验系统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而判定在有地下油页岩机质热解过程,研究过程中应进行各种地球化学数据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地球化学研究对象的时空差距。希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完善油页岩原位开采理论,成为油页岩原位转化实验工程的关键技术。

曹明平[5](2020)在《铀对褐煤生烃演化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形成演化富集成藏(矿)过程中。在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的情况下,石油、天然气、煤为铀的富集成矿提供还原环境。前人研究表明铀对含有干酪根类型为Ⅰ型、Ⅱ型、Ⅲ型的烃源岩生烃演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铀也可能对煤的生烃演化过程及产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含煤盆地多,且煤系烃源岩分布广泛,煤成气在中国天然气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铀对煤生烃演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及理论意义。为了探讨煤生烃演化过程中铀可能具有的作用,本文在褐煤中加入碳酸铀酰溶液,在200℃、250℃、300℃、350℃、400℃、450℃六个温度点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对比加铀、未加铀样品生烃模拟实验产物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1)铀的加入对于褐煤生烃演化过程总体上具有提高生烃量的作用,增加了总烃的产量。(2)铀的存在提高了褐煤生成液态烃的产率,除个别温度外,铀的存在使褐煤生烃模拟实验产物凝析油生成高峰温度提前到来,降低了生油门限,使得排出油及轻油在生成高峰温度时的产量增加,残余油产量整体增加;在液态烃裂解成气阶段,具有加速液态烃裂解的作用。(3)铀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气态产物中烃气的比例,促进长链烃向短链烃、不饱和烃向饱和烃的转化,提高了气态烃中甲烷的比例,促使H进入烃的结构,并最终增加了气态产物干气化程度。同时铀的存在使煤生烃实验产物中天然气各类组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得天然气组分中H2的比例明显增加,CO的比例升高。铀在褐煤生烃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煤中含氧官能团的脱落。(4)铀的存在改变了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参数,使得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参数和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参数在不同的模拟温度点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5)铀改变了煤生烃演化进程,既能改变褐煤生烃演化快慢程度,又改变了褐煤的官能团结构。在低温阶段,铀促进了褐煤生烃演化的进程,而在高温阶段,铀的存在具有降低有机质过度成熟的作用。因此,铀在褐煤生烃演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将可能会对煤成气的勘探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可能会新增煤成气的资源量和储量;有助于推动煤成烃机理的研究,将为多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成因机理的研究及多矿种的综合勘探开发提供实验素材及理论支持,对我国油气资源规模和远景评价有可能产生新的启发和思考。

周英男[6](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大东沟区延长组烃源岩评价》文中提出大东沟区是富县油田近几年来的一个新探区,在三叠系延长组的多个层段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展现了很好的勘探前景。现有的勘探实践表明,烃源岩对油藏发育具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但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沉积相、砂体展布及储层特征方面,对该区烃源岩的研究尚未开展专门研究。本文以大东沟区大量的钻井、测井、岩心分析测试及试油资料为基础,运用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的理论及方法,对该区延长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 lgR模型识别烃源岩和计算TOC值,研究了烃源岩的分布,并利用地球化学参数进行了油-源对比,取得以下主要认识:①长7烃源岩厚度达百米以上,长8中部与长9顶部发育有富有机碳厚层烃源岩层。研究区总有机碳含量计算值的分布特征在长7烃源岩为TOC值中部高、东侧和西侧低,长8中部烃源岩为TOC值中部大于4、东侧局部小于1,长9顶部烃源岩为TOC值中部大于4、东侧小于1。②长4+5、长6、长7、长8、长9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S1+S2 均值分别为 2.27mg/g、3.01mg/g、9.22mg/g、7.03mg/g、9.89mg/g,长4+5、长6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长7、长8、长9烃源岩有机质为Ⅲ-Ⅱ2型,长4+5、长6烃源岩有机质多数处于成熟阶段,长7、长8、长9烃源岩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③长6烃源岩为混源相泥岩特征,长4+5、长7、长8、长9烃源岩为淡水半深湖-深湖相特征,长2、长6、长8原油的母质来源为低等生物的陆相烃源岩。④依据原油与烃源岩在族组成、饱和烃、甾烷、萜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方面的对比,可知长2、长6、长8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烃源岩。综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可知,研究区长4+5、长6烃源岩评价为较好烃源岩,长7、长8、长9烃源岩评价为好烃源岩。

张玉娇[7](2020)在《济阳坳陷原油分子及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作为济阳坳陷油气资源最富集的次级构造单元,具有极高的勘探潜力。由于渤海湾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伴随有油气的生成、运移和成藏,使得该地区油气源对比具有复杂性。前人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烃源岩主要来源于古近系沙河街组的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对油气储层及其对应烃源岩的确认和分布关系,直接影响到油气资源的预测和勘探方向,因而对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原油的纵向深入研究和横向对比,对济阳坳陷的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和GC/MS、GC-IRMS检测技术对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共计102个原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中,对19个遭受生物降解的原油通过尿素络合进行了分离处理,确保这些样品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达到单体碳同位素检测限且不受UCM鼓包的影响。对102个样品所做的分析包括原油族组成,饱和烃和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正构烷烃和异构/环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两个凹陷原油各自的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以及成熟度。东营凹陷饱和烃明显高于沾化凹陷的饱和烃含量,两个凹陷的芳烃组分含量很接近,非烃组分东营凹陷比沾化凹陷较高,沥青质组分沾化凹陷比东营凹陷高。两个凹陷的CPI变动范围都<1.2,原油正构烷烃中奇偶优势不明显。其次,二者正构烷烃系列碳数分布范围为n-C12n-C37,呈单峰态和双峰态分布,主峰碳以C23-C24或C25C27为主。东营凹陷的样品都呈植烷优势,而沾化凹陷的样品部分是植烷优势,部分是姥鲛烷优势,说明两个凹陷的生油环境有所不同。虽然两个凹陷都有遭受生物降解的样品,但是降解效果明显不同:东营凹陷被生物降解后的样品以植烷为主峰,姥鲛烷以及其它类异戊二烯烷烃次之,甾类和藿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低;而沾化凹陷受到生物降解以后的样品,类异戊二烯烷烃相对含量较低,饱和烃中残余化合物以C30藿烷为主峰,其它藿类化合物次之。这说明沾化凹陷生物降解作用更强,可能是由于区域差异导致的微生物不同,或者原油性质的不同导致最终生物降解的程度有很大差异。根据原油饱和烃、芳烃、单体烃碳同位素中多项地球化学指标特征,东营凹陷原油的烃源岩有机质主要以藻类为主,陆源高等植物和藻类混合来源为辅,沉积于强还原性环境,水体含盐度不等,主要沉积于淡水湖、半咸水湖、咸水湖;沾化凹陷原油的烃源岩有机质主要以陆源高等植物和藻类混合来源为主,纯藻类或纯陆源高等植物来源不多,大部分沉积于强还原性环境,少部分沉积于弱还原性环境,主要分布于咸水-半咸水湖环境。利用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各31个原油样品的35个地球化学指标,通过R语言实现了对两个凹陷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将东营凹陷原油样品划分为5个族群I-V,将沾化凹陷原油样品划分为4个族群I-IV。通过对比两个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沙河街组四段、三段、一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原油族群I、IV、V,可能来源于沙四段源岩,原油族群III可能来源于沙三段源岩,原油族群II具有混源特征;沾化凹陷原油族群I可能来源于沙四段源岩,原油族群II、IV可能来源于沙三段源岩,原油族群III具有混源特征。利用生物降解原油样品的单体烃同位素与碳同位素平均值,做相似性比较,沾化凹陷和东营凹陷生物降解原油样品可划分进不同的原油族群,表明碳同位素特征与原油分子特征一样,可反映油源信息并进行族群划分。本文综合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数学统计学原理、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方法,化学计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对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原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族群划分。原油族群的划分结果,可为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郭睿波[8](2020)在《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上段页岩含油性评价与可动性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东凹陷位于内蒙古开鲁盆地次级负向构造单元陆家堡坳陷中,发育了交力格和三十方地两个主要的生油洼陷。九佛堂组上段(九上段)页岩分布面积广、有效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在以往的研究中,九佛堂组主要被视作纯粹的生油岩而进行研究,而将其作为页岩油层段所开展的针对性工作几乎为零。论文建立了陆东凹陷九上段页岩油聚集模式,预测了页岩油资源与可动油资源,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揭示了交力格洼陷与三十方地洼陷九上段古环境差异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交力格洼陷页岩有机质来源为藻类,沉积时期处于贫氧—还原的半咸水环境,古生产力、水体环境、沉积速率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三十方地洼陷页岩有机质为藻类与高等植物混合来源,整体处于氧化—贫氧的淡水—微咸水环境,洼陷中心水体偏咸,沉积速率、水体环境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较差,较高的古生产力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提出了交力格洼陷与三十方地洼陷页岩双洼差异生烃演化机制。三十方地洼陷页岩生烃演化特征遵循Tissot干酪根生烃模型。交力格洼陷页岩存在藻类及生物类脂物在低熟阶段生油与生油窗内热降解生油两个阶段。两个洼陷间的有机质差异演化特征受生源与古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含油性主控因素,构建了页岩含油性评价体系。基于氯仿沥青“A”与热解游离烃(S1)两种恢复模型,定量评估九上段页岩滞留油量为0.05%~0.91%(氯仿沥青“A”)和1.02~14.26mg/g(Si),Si轻、重烃恢复模型计算得到的滞留油量偏大。TOC、成熟度、岩相、排烃效率、孔隙度为页岩含油性影响因素。纹层状页岩相含油性较好,层状粉砂质页岩相含油性受页岩发育位置影响存在分异性。建立了陆东凹陷双洼分异型页岩油聚集模式,预测了页岩油可动资源。富有机质岩相、成熟度及含油性是陆东凹陷页岩油聚集的主控因素。两个洼陷深部均发育了赋存于纹层状页岩相的富游离烃基质型页岩油,交力格洼陷浅部发育了赋存于块状粉砂质泥岩相的低熟富吸附烃基质型页岩油,三十方地洼陷浅部发育了赋存于层状粉砂质页岩相的富吸附烃基质型页岩油。从陡坡带到洼陷中心,游离态页岩油赋存机制由裂缝控烃向基质储烃转变。页岩总可动油率为12.815%~17.137%,可动油量为0.704~2.693×10-3t/m2。运用体积法预测九上段页岩油资源量约为1.4459×108t,页岩油可动资源量约为0.18×108 t。论文分析了九上段页岩含油性、聚集模式与页岩油资源量,丰富了陆相页岩油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对我国中小型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曾雨晴[9](2019)在《苏丹Muglad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Muglad盆地位于苏丹南部,属于中西非裂谷系的一个中、新生代断陷湖盆。本文选取了Muglad盆地282件烃源岩样品和17件原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Abu Gabra组作为研究区的有效烃源岩,自上而下可划分为AG1、AG2和AG3段。研究表明,Abu Gabra组AG1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为III-II2型,属于低熟—成熟烃源岩。而AG2和AG3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为I-II1型,为成熟烃源岩。进一步对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分析,AG1段烃源岩样品中正构烷烃分布形态包括单峰态前峰型和双峰态后峰型,C27-C29规则甾烷具有C27甾烷占优势的“L”型分布和C29甾烷占优势的反“L”型分布,表明AG1段烃源岩有机质输入差异较大,部分样品以低等水生生物贡献为主,另一部分以高等植物为主,但二者均为混源型。而AG2和AG3段烃源岩正构烷烃均为单峰态前峰型,C27-C29规则甾烷分布呈现为C27甾烷占优势的不对称“V”字型,指示有机质输入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少量的高等植物贡献。根据Pr/Ph值、三环萜烷、伽马蜡烷指数等参数的分析表明AG1、AG2、AG3段烃源岩整体属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湖相沉积环境。另外,Muglad盆地三个凹陷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正构烷烃以单峰态前峰型分布为主,C19-C24三环萜烷分布具有C21三环萜烷优势,C24四环萜烷含量较高,C27-C29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基于原油与Abu Gabra组AG1,AG2和AG3段三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对比可知,Abu Gabra组AG2和AG3段烃源岩对研究区原油贡献大,AG1段对原油的贡献相对较小。

纪红[10](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二、非烃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烃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项目依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生烃模拟
        1.3.3 生烃动力学
        1.3.4 页岩气富集模式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沉积相特征
        2.2.1 沉积相标志
        2.2.2 古沉积环境
    2.3 古生物及古生产力
        2.3.1 古生物
        2.3.2 古生产力
第三章 山西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页岩的空间展布特征
    3.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有机质成熟度
    3.3 页岩气特征
        3.3.1 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
        3.3.2 页岩气成因
第四章 泥页岩生烃特征
    4.1 生烃模拟方法
    4.2 生烃模拟实验
        4.2.1 样品采集和制备
        4.2.2 实验方法和原理
        4.2.3 实验流程
        4.2.4 实验产物收集与定性
    4.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页岩气富集模式
    5.1 不同气藏赋存特征及山西组岩性组合
        5.1.1 不同岩相中页岩气赋存特征
        5.1.2 山西组岩性叠置
    5.2 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模式
        5.2.1 页岩气富集条件
        5.2.2 页岩气富集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2.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背景
    2.2 东营凹陷形成与演化特征
    2.3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2.4 东营凹陷地层特征
    2.5 东营凹陷烃源岩特征
        2.5.1 有机质丰度
        2.5.2 有机质类型
        2.5.3 有机质成熟度
第三章 生烃动力学理论与实验技术
    3.1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1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3.1.2 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
        3.1.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1.4 活化能及其对应反应速度的影响
    3.2 生烃动力学模型
        3.2.1 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
        3.2.2 串联反应模型
        3.2.3 平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3.3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
        3.3.1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
        3.3.2 生烃动力学模型存在问题
    3.4 生烃动力学热模拟系统
        3.4.1 开放系统
        3.4.2 半封闭系统
        3.4.3 封闭系统
第四章 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方法
        4.2.1 提取干酪根
        4.2.2 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4.2.3 产物提取
    4.3 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4.4 产物产率特征
        4.4.1 总烃产率特征
        4.4.2 热解C_1-C_5气态烃和C_6-C_(14)轻烃产率特征
    4.5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参数
第五章 原油组分分离及组分生成动力学
    5.1 原油族组分分离方法简介
        5.1.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CC)
        5.1.2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5.1.3 高压液相色谱法
        5.1.4 微型柱色谱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烃源岩留烃实验及留烃机理
    6.1 留烃实验发展
        6.1.1 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状况
        6.1.2 有机质留烃实验发展现状
        6.1.3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简介
    6.2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6.2.1 质量法
        6.2.2 溶剂的选择
        6.2.3 溶胀实验及原油在残余干酪根的滞留量
    6.3 岩石中有机质组成及性质
        6.3.1 岩石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
        6.3.2 泥岩中有机质特征
        6.3.3 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特征
    6.4 无机矿物吸附有机质能力
        6.4.1 东营凹陷矿物含量
        6.4.2 矿物特征
        6.4.3 矿物分离
        6.4.4 矿物表面吸附
    6.5 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结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
        6.5.1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6.5.2 实验方法
        6.5.3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
        6.5.4 干酪根红外光谱分析
        6.5.5 结果讨论
    6.6 留烃机理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
    7.1 东营凹陷埋藏史
    7.2 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留烃史评价
        7.2.1 留烃曲线及动力学参数
        7.2.2 封闭体系下烃源岩留烃史评价
    7.3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油评价
        7.3.1 影响储层原油滞留量参数
        7.3.2 页岩可动油评价模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建议
        8.3.1 不足之处
        8.3.2 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不同洗脱法分离沥青质吸附烃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1.1 样品来源
    1.2 沥青质洗脱分离实验
        1.2.1 分步洗脱实验
        1.2.2 一步洗脱实验
    1.3 产物分析
2 实验结果
3 讨 论
    3.1 游离烃中分子标志物参数的变异
    3.2 不同洗脱法的分离强度对比
4 结 论

(4)油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热解产物演化规律与反应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世界油页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1.1.2 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1.2 国内外油页岩开采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油页岩资源地面利用技术
        1.2.2 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
        1.2.3 油页岩生烃模拟及产物特征研究
        1.2.4 油页岩原位开采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条件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地质条件与取样
        2.1.1 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2.1.2 松辽盆地油页岩特征
        2.1.3 油页岩原位转化研究区内油页岩地质特征与实验取样
    2.2 实验方案与测试方法
        2.2.1 实验方案
        2.2.2 实验方法
第3章 油页岩高压热解实验中有机质演化与生烃潜力研究
    3.1 引言
    3.2 高压热失重实验结果讨论
    3.3 热解模拟实验分析
    3.4 烃类裂解产物演化特征与分析
        3.4.1 裂解气组分演化规律
        3.4.2 裂解油组分与烃类化合物演化研究
    3.5 半焦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变化
        3.5.1 油页岩半焦各阶段总有机碳研究
        3.5.2 岩石热解实验
        3.5.3 油页岩半焦生烃潜力变化
    3.6 对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实验的意义
    3.7 小结
第4章 油页岩的原位转化反应进程成熟度参数研究
    4.1 引言
    4.2 各阶段裂解气组分演化特征与分析
    4.3 各阶段油页岩热解半焦产物成熟度分析
        4.3.1 岩石热解参数分析
        4.3.2 镜质体反射率与有机光片分析
    4.4 裂解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5 油页岩各有机组分稳定碳同位素演化
        4.5.1 研究区基础同位素值研究
        4.5.2 不同温度阶段油页岩干酪根与总油碳同位素变化分析
        4.5.3 有机质各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对比
        4.5.4 有机质总反应进程与碳同位素分馏
    4.6 对油页岩原位开采的意义
    4.7 小结
第5章 油页岩反应进程地化控制参数实际应用与方法可行性研究
    5.1 引言
    5.2 现场原位转化工程
    5.3 现场原位转化工程有机质地球化学数据特征
    5.4 农安油页岩地下反应进程推算与方法可行性
    5.5 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铀对褐煤生烃演化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4 完成工作量、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2 样品选择及模拟实验设计
    2.1 褐煤样品的选择及基本参数确定
    2.2 铀溶液的选择
    2.3 实验设备
    2.4 实验过程
3 铀对褐煤生烃量的影响研究
    3.1 总烃产量对比
    3.2 气态烃产量对比
    3.3 液态烃产量对比
4 铀对褐煤生烃地球化学参数的影响
    4.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4.2 残余固态产物生烃评价
5 铀对褐煤生烃影响机理探讨
    5.1 外源氢的提供
    5.2 生烃官能团结构演化
    5.3 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差异
    5.4 实验与地质事实之间的相关性
6 结论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大东沟区延长组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运用地球化学资料研究烃源岩
        1.2.2 运用测井资料研究烃源岩
    1.3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盆地演化
    2.3 延长组地质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方法
    3.2 研究区地层对比
第四章 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4.1 烃源岩有机质特征及评价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长4+5与长6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2 长7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3 长8与长9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3 烃源岩测井解释方法
        4.3.1 烃源岩测井计算TOC
        4.3.2 有机质类型测井表征
        4.3.3 有机质成熟度测井研究
        4.3.4 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第五章 油-岩对比
    5.1 不同储集层原油的特征对比
    5.2 原油与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济阳坳陷原油分子及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1.2.1 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油气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
        1.2.2 稳定同位素在油气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
        1.2.3 济阳坳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介绍
        2.1.1 东营凹陷地质背景
        2.1.2 沾化凹陷地质背景
    2.2 实验方法与技术手段
        2.2.1 分离方法
        2.2.2 仪器分析方法
        2.2.3 族群划分方法
第3章 原油分子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
    3.1 东营凹陷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1 族组成特征
        3.1.2 正构烷烃
        3.1.3 无环类异戊二烯化合物
        3.1.4 甾类化合物
        3.1.5 萜类化合物
        3.1.6 多环芳烃
    3.2 沾化凹陷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1 族组成特征
        3.2.2 正构烷烃
        3.2.3 无环类异戊二烯化合物
        3.2.4 甾类化合物
        3.2.5 萜类化合物
        3.2.6 多环芳烃
    3.3 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4.1 东营凹陷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分布特征
        4.1.1 正构烷烃
        4.1.2 异构与环烷烃
    4.2 沾化凹陷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分布特征
        4.2.1 正构烷烃
        4.2.2 异构与环烷烃
    4.3 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特征对比
    4.4 小结
第5章 油样反映的烃源岩沉积环境和母源信息
    5.1 东营凹陷油样反映的烃源岩沉积环境和母源信息
        5.1.1 生物标志物参数解释
        5.1.2 单体碳同位素特征解释
    5.2 沾化凹陷油样反映的烃源岩沉积环境和母源信息
        5.2.1 生物标志物参数解释
        5.2.2 单体碳同位素特征解释
    5.3 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油样反映的烃源岩沉积环境和母源信息对比
    5.4 小结
第6章 原油成熟度分析
    6.1 东营凹陷原油成熟度特征
    6.2 沾化凹陷原油成熟度特征
    6.3 东营凹陷与沾化凹陷原油成熟度对比
    6.4 小结
第7章 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
    7.1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族群划分
        7.1.1 分析参数方法
        7.1.2 东营凹陷
        7.1.3 沾化凹陷
    7.2 油-油对比结果
    7.3 小结
第8章 沾化和东营凹陷原油族群划分和对比
    8.1 基于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沾化和东营凹陷原油族群划分
    8.2 基于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单体烃碳同位素的沾化和东营凹陷原油族群划分
    8.3 油-源对比结果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意义与创新
    9.1 结论和认识
    9.2 创新点与意义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上段页岩含油性评价与可动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1 实物工作量
        1.4.2 研究分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地质背景及样品来源
    2.1 陆东凹陷研究区概况
        2.1.1 基础地质背景
        2.1.2 地层发育情况
        2.1.3 沉积与构造演化
    2.2 样品信息
3 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3.1 页岩矿物组成
    3.2 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1 主量元素
        3.2.2 微量元素
        3.2.3 稀土元素
    3.3 页岩古沉积环境判别
        3.3.1 水体氧化还原性质
        3.3.2 古气侯
        3.3.3 古盐度
        3.3.4 有机质富集影响因素
4 陆东凹陷页岩生烃条件及演化模式
    4.1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
        4.1.1 有机质类型
        4.1.2 有机质丰度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1.4 页岩生烃潜力评价
    4.2 页岩抽提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页岩抽提物族组分
        4.2.2 饱和烃组成与分布
        4.2.3 芳香烃组成与分布
    4.3 页岩生烃演化模式
        4.3.1 实验仪器与过程
        4.3.2 生烃过程模拟及其参数变化
        4.3.3 热模拟实验结果可靠性分析
        4.3.4 液态烃族组成
        4.3.5 页岩生烃演化模式
5 页岩含油性评价
    5.1 页岩含油性评价
        5.1.1 页岩含油性定性评价与分级标准建立
        5.1.2 页岩含油性定量评价
    5.2 页岩含油性影响因素
        5.2.1 页岩岩相
        5.2.2 总有机碳(TOC)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2.4 排烃作用
        5.2.5 孔隙度
        5.2.6 脆性矿物
6 页岩油聚集模式与可动性
    6.1 陆东凹陷页岩油聚集模式
    6.2 页岩油可动性与可动资源量
        6.2.1 页岩油可动性
        6.2.2 页岩油可动资源预测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苏丹Muglad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烃源岩评价
        1.3.2 原油族群划分
        1.3.3 油源对比
        1.3.4 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样品与实验方法
        1.6.1 研究样品概况
        1.6.2 实验方法
        1.6.3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特征
    2.4 Muglad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生储盖特征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评价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3.2.1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
        3.2.2 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系列
        3.2.3 藿烷系列
        3.2.4 甾类化合物
    3.3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3.3.1 三芳甾烷系列
        3.3.2 三芳甲藻甾烷
第4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基本特征
        4.1.1 原油样品的物性特征
        4.1.2 原油族组成特征
    4.2 正构烷烃与无环类异戊二烯组成特征
        4.2.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4.2.2 无环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
    4.3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
        4.3.1 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分布特征
        4.3.2 藿烷类分布特征
        4.3.3 伽马蜡烷分布特征
        4.3.4 甾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4.3.5 4-甲基甾烷分布特征
    4.4 芳烃组成特征
        4.4.1 三芳甲藻甾和甲基三芳甾分布特征
        4.4.2 三芳甾烷分布特征
    4.5 原油族群划分
第5章 油源对比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非烃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D]. 关瑞.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D]. 孙佳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不同洗脱法分离沥青质吸附烃的对比[J]. 方朋,吴嘉,李勃天,王选策,钟宁宁. 石油学报, 2021(05)
  • [4]油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热解产物演化规律与反应进程研究[D]. 贺文同. 吉林大学, 2021(01)
  • [5]铀对褐煤生烃演化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 曹明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6]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大东沟区延长组烃源岩评价[D]. 周英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7]济阳坳陷原油分子及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张玉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8]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上段页岩含油性评价与可动性预测[D]. 郭睿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苏丹Muglad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D]. 曾雨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标签:;  ;  ;  ;  ;  

非烃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