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生产质量控制的数学统计解释

洗煤生产质量控制的数学统计解释

一、洗煤生产质量控制之数理统计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梁隆超[1](2020)在《西南喀斯特煤矿区汞的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量和使用量均占世界首位。汞是煤中普遍伴生的有害微量元素之一,煤中的汞是环境中汞的一个重要来源。长期大规模煤矿开采活动产生大量的煤矿渣和酸性矿山废水,对煤矿区环境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贵州省是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地区,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煤矿多数分布在喀斯特山区。受低温热液成矿的影响,境内煤中的汞含量普遍偏高,导致煤矿区环境汞污染问题突出,然而针对喀斯特煤矿区酸性条件下汞的环境行为、甲基汞的产生及其生物效应等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论文选取贵州省境内喀斯特区5个典型煤矿(兴仁交乐、安龙戈塘、安顺轿子山、兴仁潘家庄和织金珠藏)为研究对象,对煤矿区表生环境中汞和甲基汞的污染进行系统调查,了解煤矿开采活动导致周边环境中汞的污染水平,探讨在酸性环境下汞的甲基化特征,弄清煤矿区汞在周边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形态之间的转化,并初步评估煤矿区居民的汞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典型喀斯特煤矿区环境介质中汞的含量及分布煤中的汞含量介于10-473μg·kg-1之间,平均165±92μg·kg-1,高于全国煤中汞的平均值100μg·kg-1。煤矸石中的汞含量范围41-34800μg·kg-1,平均为3565±6594μg·kg-1。酸性废水中的总汞含量介于0.13-86ng·L-1,平均值为10.4±15.8ng·L-1;甲基汞含量浓度范围介于0.008-1.21ng·L-1,平均值0.17±0.16ng·L-1。沉积物中的汞含量范围变化较大,介于0.15-19mg·kg-1之间,甲基汞含量范围0.056-7.8μg·kg-1,平均值为1.5±1.9μg·kg-1。表层土壤总汞浓度范围98.67-1801.06μg·kg-1,平均值为499.93±320.53μg·kg-1,甲基汞含量范围0.36-50.64μg·kg-1,平均值为4.24±5.26μg·kg-1。苔藓中总汞含量范围35-1373μg·kg-1,采集于酸性废水边的花状湿地藓汞含量显着偏高。不同煤矿区环境介质中汞含量差异显着。兴交乐矿区煤矸石中汞含量最高,可高达34.8mg·kg-1,均值为11mg·kg-1;安龙煤矿区酸性废水中总汞含量平均值26.1±23.7ng·L-1,最大值可达86ng·L-1,远高于天然水体中总汞含量。交乐、安龙煤矿区煤矸石中高含量的汞,导致沉积物和土壤及水体中汞含量的增加。表层土壤总汞含量整体表现为交乐>安龙>安顺>潘家庄>织金,与背景区土壤中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相比较,煤矿区土壤总汞与甲基汞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尤其是土壤中甲基汞含量,甚至超过了汞矿区。受土壤中高含量总汞和甲基汞影响,交乐煤矿区稻米总汞含量最高可达22μg·kg-1,超过了国家食品安全限值20μg·kg-1,蔬菜可食部分总汞含量超过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值10μg·kg-1。喀斯特煤矿区煤矿活动是矿区周边环境介质中汞的主要来源,环境介质中的汞含量差异受矿区煤、煤矸石中汞含量的影响。2.喀斯特煤矿区表生环境汞的赋存形态及迁移影响因素连续浸提汞形态结果表明,煤矸石中汞主要以强络合态(F4)存在,占总汞含量高达82.5%,其次是胡敏酸态F3(10.1%)、残渣态F5(5.46%)、富里酸态F2(1.6%)和水溶态汞F1(0.37%)。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主要为强络合态F4(49.2%),其次是胡敏酸态F3(25.7%)、残渣态F5(21.7%)、富里酸态F2(3.44%)和水溶态F1(0.057%)。土壤中汞主要以胡敏酸态F3(68.2%)存在,其次是强络合态汞F4(14.7%)、富里酸态汞F2(8.55%)、残渣态汞F5(8.15%)和水溶态汞F1(0.36%)。煤矸石是煤矿区汞的主要来源,当汞被释放进入沉积物和土壤中后,其主要赋存汞形态发生改变,反映了煤矸石中汞被释放进入环境后的迁移转化特征。煤矸石、沉积物和土壤中汞的主要赋存形态显着不同,强络合态汞(F4)从煤矸石到沉积物再到土壤,所占比率呈降低趋势,胡敏酸和富里酸有机结合态汞含量比率显着增加;同时,煤矸石、沉积物和土壤中,胡敏酸态汞(F3)的百分含量与强络合态汞(F4)的百分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性(r=-0.99,p<0.0001;r=-0.87,p<0.0001;r=-0.57,p<0.0001)。这一现象表明,煤矿区酸性条件下强络合态汞呈现向有机结合态汞转化的变化趋势,胡敏酸态汞(F3)和富里酸态汞所占比例的增加,暗示了汞的生物可利用性增强。土壤汞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影响了水稻中汞、甲基汞含量。土壤中与有机质相结合的汞生物可利用性强,迁移性强,土壤总有机质与土壤总汞(r=0.34,p<0.01)及甲基汞(r=0.51,p<0.01)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土壤总有机质与稻米无机汞(r=0.37,p<0.05)和甲基汞(r=0.59,p<0.01)显着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稻大米无机汞和甲基汞与土壤胡敏酸呈弱负相关性(r=-0.16,p=0.51;r=-0.26,p=0.27),与富里酸呈现弱正相关(r=0.35,p=0.13;r=0.27,p=0.26),而与土壤非胡敏酸显着正相关(r=0.39,p=0.04;r=0.63,p=0.0027)。尽管有机质易于与汞相结合,但是在煤矿区酸性环境下,亦会影响胡敏酸的赋存方式,有机质中的胡敏酸会结合汞形成络合物,进而阻碍其迁移,亦可阻碍水稻对土壤汞的吸收。然而,煤矿区土壤中高含量的有机质结合了大量的汞,也会增加汞的生物可利用性。这表明有机质的赋存形态影响着汞的生物可利用性。煤矿区较低pH酸性废水影响着矿区汞的迁移和转化。煤矿区受酸性废水的影响,沉积物和土壤中的汞与pH值呈现出负相关,表明低pH值促进了汞的释放。煤矿区酸性废水对汞的迁移转化影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方面,低pH的酸性废水促进了煤矸石、沉积物和土壤中汞的释放;另一方面,酸性废水会影响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质的赋存形态,不同形态的有机质与汞相结合,进而影响汞的迁移和汞甲基化。3.喀斯特煤矿区环境汞暴露风险评估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沉积物汞处于极强富集程度,达严重污染水平,土壤Hg存在轻微或中度富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沉积物中Hg的潜在危害系数为1323,沉积物中汞存在很高风险,5个煤矿区土壤中Hg的潜在危害系数平均值为163,土壤中Hg存在高风险。这些结果表明煤矿活动对周边环境存在影响,煤矿开采产生的尾矿渣,如煤矸石,散落煤,以及煤矿废水等增加了周边土壤中Hg风险程度。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交乐煤矿区居民头发总汞含量介于297-1485μg·kg-1之间,平均值627±284μg·kg-1,部分发样品总汞已超过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规定的1000μg·kg-1阈值;尿液总汞含量介于0.05-1.42mg·kg-1 Cr之间,均值0.43±0.32mg·kg-1 Cr,低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所制定的5mg·kg-1 Cr阈值。煤矿区儿童通过食用大米造成的无机汞和甲基汞暴露风险高于成人,且存在儿童食用部分大米后甲基汞日均暴露风险值大于甲基汞日均暴露参考标准值,表明煤矿区儿童食用大米存在着潜在的甲基汞暴露风险。煤矿区居民无机汞暴露贡献比例为蔬菜>大米>呼吸>饮水,贡献比例分别为59.26%、38.46%、2.24%、0.04%。甲基汞暴露贡献比例为:大米>蔬菜>饮水>呼吸,其中大米、蔬菜、饮水贡献比例分别为:98.67%、1.31%、0.02%,呼吸大气摄入忽略不计。在煤矿区,无机汞摄入暴露主要是蔬菜和大米,甲基汞食用摄入暴露主要为大米。尽管各煤矿区居民无机汞和甲基汞日均摄入暴露均低于无机汞和甲基汞的参考标准值,但是居民汞暴露风险因子HI为0.78,接近1,暗示存在着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

吴泽志[2](2019)在《采煤沉陷区回填建工业厂房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的开采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系列灾害问题,给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诸多消极影响,如房屋墙壁出现裂纹、田地局部沉陷并出现积水、煤矸石大量占地并污染环境、空气粉尘较多等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飞速迅猛发展,加之“第一个一百年”的临近,各地将大量修建公共基础设施,大面积土地将得到使用,人多地少的矛盾成为发展道路上的拦路石,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土地资源为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此,本文以宁国市港口矿区为工程研究背景,分析研究了采煤沉陷治理区建工业厂房的可行性、煤矸石粉煤灰混合料回填地基的稳定性,从而将煤矿开采导致的荒废土地重新利用起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利用概率积分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治理区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计,结果表明:治理区域均位于10mm下沉等值线范围之外,未来其地表也将不会出现下沉,因此采煤沉陷区具备了建工业厂房的前提条件。为了防止沉陷区地下深部溶洞对工业厂房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利用三极电法测深技术对沉陷区进行探测,探测报告表明:在该范围内,采空区进行地基回填加固后,将不会出现地表不均匀沉降,修建厂房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从理论上对港口矿区采煤沉陷区上建工业厂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沉陷区建工业厂房理论上是安全可靠的,且具有稳定性和可行性。然后对回填材料煤矸石和粉煤灰进行了相关试验,分别从物理化学和力学等特性方面分析了两者作为回填材料的工程应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的限值,如煤矸石CBR值、煤矸石烧失量、粉煤灰烧失量、粉煤灰细度等,两者适合作为工业厂房地基的回填材料。为了分析煤矸石粉煤灰混合料回填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沉降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均未出现失稳破坏,且在1000kN最大集中荷载作用下,最大沉降量仅为77.839mm,远远小于规范规定的120mm要求,足以证明此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最后,借鉴煤矸石回填公路路基的成功经验,提出利用煤矸石粉煤灰混合料回填建筑地基的施工工艺,以达到科学高效指导工程施工的作用。

张大磊[3](2018)在《配煤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以京唐焦化的配煤控制过程为背景,对高炉炼铁工艺、配煤炼焦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现代化高炉炼铁生产对焦炭质量的需求,揭示了京唐焦化在焦炭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配煤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京唐焦化现运行有4座7.63焦炉,生产的焦炭用于供应京唐炼铁5500m3的大型高炉使用。该高炉是目前国内单体容积最大的高炉,基于高炉生产稳定的需求,特别要求焦炭具有优异的强度指标;基于生产高品质钢材的需求,又要求焦炭低灰低硫且块度均匀。现代焦炉炼焦生产过程中,影响焦炭质量70%的因素取决于配合煤的质量,剩余影响因素为配合煤预处理工艺及炼焦过程工艺控制。随着京唐焦化设计建造及落成,预处理工艺及过程工艺已经成型,没有了调整的空间,提高焦炭质量的就要从配煤质量上入手。本文深入深入生产实际,对炼焦的过程做了细致的研究,发现了建立配煤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并着手建立了京唐焦化的配煤控制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实现的控制功能,继而设计开发一套性能先进的、运行可靠的、操作灵活的、维护方便的配煤专家控制系统,以实现焦化厂煤厂管理自动化以及配合煤配比的优化。近年来,配煤控制系统因其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功能,越来越受到炼焦企业的重视,大家都开发出自己的配煤控制系统来实现以上目的。但其功能都比较单一,有的只具有质量预测的功能,没有对数据的整合管理、缺乏对配煤过程的整体控制。京唐焦化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不足,结合自身实际生产情况,设计开发了完善的炼焦配煤控制系统用以指导配煤,实现了对配煤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京唐焦化的炼焦配煤控制系统分为两级实现,分别是一级的基础自动化控制级、二级的配比优化控制级。其中一级实现了对配煤下料管理的智能化控制、化验数据的收集及生产现场的信息的捕捉;二级实现了数据库信息管理、质量预测及优化配煤功能。京唐焦化的炼焦配煤控制系统为各岗位的管理提供了的保障,实现精细化的配煤生产、提高了焦炭的质量水平,同时丰富了炼焦配煤的理论,对于指导配煤炼焦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亚霆[4](2018)在《电煤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的特殊历史经济体制,电力产业与煤炭市场改革进程的不一致影响着我国电煤供应链的稳定高效运行。目前我国的火电基本由煤电构成,而火力发电量占到了总发电量的70%以上,因此煤炭资源成为了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成为了制约电力发展的瓶颈。自1992年煤炭市场实行价格双轨制以来,煤电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尤其凸显在煤电价格之争上。导致煤电价格矛盾之争产生的原因很多,历史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社会需求等都对其有着影响,但究其深层次原因来看,电煤供应链各主体的不协调运行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因此,研究电煤供应链运行主要矛盾,理顺电煤供应链各运行主体之间关系,根据协同一体化理论研究提出解决电煤供应链运行机制问题的运营模式,并及时做好运行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从而实现各主体的协同高效运行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电煤供应链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研究电煤供应链运行矛盾焦点——电煤价格出发,对我国电煤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结合智能算法构建了电煤市场价格预测模型。在电煤市场价格准确预测的基础上,构建了电煤供应链运行各方主体竞争博弈模型,对非合作博弈竞争环境下电煤供应链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协同一体化运营模式以改善非合作博弈竞争中电煤供应链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考虑到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而开展了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管理研究,并提出谐和度概念对电煤供应链运行绩效作出评价,进行了多个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如下:(1)对电煤市场价格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对电煤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建立了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关键因素提取和改进布谷鸟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KPCA-MCS-LSSVM)的电煤市场价格智能预测模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关键因素选取中(KPCA),通过非线性变换将初始输入变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保留输入变量间非线性信息的前提下降低输入变量的维数,以准确提取变量间重要信息特征获得主要输入指标;基于随机权重改进的布谷鸟优化算法中(MCS),通过采用随机权重来改变鸟巢位置的更新方式,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改进算法在后期收敛速度慢且精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全局最优搜索;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LSSVM),采用等式约束代替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不等式约束,并利用核函数将预测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求解,加强了算法的学习和训练能力。将所构建的KPCA-MCS-LSSVM模型放置于Matlab建模平台上运行,相关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煤市场价格预测模型与其它传统预测方法对比,有效地提高了电煤市场价格的预测精度和效果,是可行的和有效的。(2)对电煤供应链运行各方主体竞争博弈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劣排序遗传Ⅱ(NSGA-Ⅱ)算法的电煤供应链运行各方主体竞争博弈模型。本文在对电煤市场价格作出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针对电煤供应链运行各方主体的非合作竞争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别构建了电煤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电力企业三方主体的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煤供应链运行三方主体的非合作竞争博弈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对博弈模型求解,设计了基于NSGA-Ⅱ算法的电煤供应链运行主体竞争博弈流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 NSGA-Ⅱ算法求解的优越性能,同时发现了三个主体的目标之间存在冲突,非合作竞争博弈降低了电煤供应链运行效率;最后为有效提高电煤供应链运行效率,提出了包含电煤流通供应网络联盟构建策略、协同策略和优化保障策略的电煤供应链协同优化策略,为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和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3)对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构建了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明确了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采购、协同一体化仓储、协同一体化运输模式中各主体在市场环境和协同一体化目标下的经营行为和策略选择。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采购模式中,主要是在电力企业和电煤供应商之间创建协同一体化采购联盟层,提出了战略伙伴模式、重要伙伴模式、普通伙伴模式和最优价格模式等四种采购模式的构建选择,并构建了电煤采购计划优化模型,提高电煤采购的运作效率;电煤供应协同一体化仓储模式中,通过信息协同,电煤供应商和各煤运点从电力企业上可获得有关的电煤生产和需求的信息,并使用该数据做好各个电煤库存点的协调性工作,更准确地确定电煤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达到电煤存货批量经济化的效果,并建立了电煤流通供应多级库存控制模型和电煤协同一体化仓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降低电煤流通供应的库存成本;电煤协同一体化运输模式中,物流服务提供商与电煤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能够得到稳定的客户的目的为动力,通过各方所签订的协同一体化运输管理协议或契约体现各方权利和义务,约束各方的行为,对违反约定的企业进行惩治的方法来保证该模式有效运行,并构建了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运输优化调度模型、电煤配送的闭合式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和电煤配送的开放式车辆路径优化模型,提高电煤运输的有效率和整个电煤流通供应网络的运行效率。(4)对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识别了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物元可拓-TOPSIS法的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了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管控策略。本文从内部运行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及整体运营风险三个方面对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的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分析;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基于风险因素识别分析,主要从内部运行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和整体运营风险三方面选取了风险评价指标;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中,引入物元可拓思想优化TOPSIS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物元可拓-TOPSIS风险评价模型;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管控策略设计中,从内部运行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和整体运营风险三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运行风险管控策略、措施及和建议。(5)基于电煤供应链协同优化策略、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和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管控策略研究,构建了完整的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模型,并通过谐和度概念对供应网络绩效作出了评价。本文构建的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模型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煤炭周转中心分布、煤炭企业分布和煤炭需求客户四大层面,通过充分的信息共享和合理的协同规划将整个网络贯穿起来。提出通过供应网络支持层的战略协同、供应网络经济地理层及供应网络信息技术层的信息协同、供应网络运作层的信任保障协同、供应网络业务流程层的业务协同、利益分配协同和文化协同等方面实现电煤流通供应网络的协同管理。最后,从供应网络支持层、供应网络经济地理层、供应网络信息技术层、供应网络运作层、业务流程层和社会效益层等六个维度综合考虑设计电煤供应网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电煤流通供应网络谐和度三维模型,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实现电煤流通供应网络谐和度评价。实例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模型,可有效提高电煤供应链各主体的运行效率、保障电煤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电煤供应链运行机制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郑济孝[5](2017)在《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营运水平和发展能力的信息,不仅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活动中所使用的基础数据,也是投资者投资活动、监管部门监督活动以及社会公众对企业评价活动中离不开的数据。企业会计信息的造假性失真现象曾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创并延缓了发展节奏,治理会计信息的造假性失真现象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时至今日,该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我国会计学界甚至把会计信息的造假性失真问题列为二十一世纪会计学的十大难题之一。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利用评估理论和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概念建模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从企业内审人员的视角,探讨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估方法及模型问题。论文首先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定位为审计工作的有益补充,提出了评估的概念并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评估的意义。其次将评估工作置于信息化环境下,回顾和总结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的相关文献并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等层面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确立了本研究的目标和起点。第三,按照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充分借鉴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评估理论以及灰理论的基本思想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体系。第四,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依据评估理论及信息技术的特点,构建了一个由Zachman概念建模模型、REA语义形式化模型、会计记录异常识别模型和灰评估模型构成的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综合评估模型。第五,设计了详细的算法来实现综合模型的功能,这些算法可直接转变为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第六,以某集团公司的会计信息生产链为对象,应用综合模型进行案例研究,展示了综合评估模型的使用方法,印证了综合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基于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从内部审计的视角出发,针对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和网络平台数据,提出会计信息真实性综合评估模型,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的效率和效果,为我国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本文有如下的创新:第一,本研究基于老三论,构建了研究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的理论框架,丰富了评估理论,为论文打下了理论基础。该理论框架由评估目标及原则、评估主体与客体、评估依据与方法、评估模型的组成与结构四个层面组成。其中目标与原则层阐明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的主要目标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评估主体与客体层指出了评估工作的执行者和被执行对象,评估依据与方法层提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估的出发点和可用技术与模型,组成与结构层描述了评估模型的构件及其关系。第二,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信息化视角出发研究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估方法,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第三,本研究采用了面向机器分析的方法,综合了企业大数据的概念模型、企业业务场景的概念模型、基于业务场景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因素检测模型、基于失真因素的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灰测度模型,充分利用机器自动推理的机制开发评估模型,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对比采用面向人工分析的方法有较大的优势。本文从内审人员的视角出发使用企业业务场景的概念模型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生产存货、人力资源和工资、筹资、投资和货币资金7个主要事项中的业务规则进行概念建模,分解出了各大事项中所涉及的经济资源、经济事件、参与者以及三类实体以及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存流、双重和控制关系,运用信息化技术识别企业发生的各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异常提供了基础,同时基于灰理论的默认原理,提出了从异常的业务记录推测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灰测度模型。通过实地调研,证实了面向企业大数据用机器自动推理的机制开发出评估模型,比采用面向人工分析的方法有较大的优势。

高强[6](2017)在《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在煤炭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随着环境问题的愈发突出,市场对煤炭质量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如何降低煤炭开采与使用成本,提高商品煤的质量水平,减少煤炭产品的污染排放,无论对于煤炭企业自身,还是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意义。煤炭企业重产量、轻质量的粗放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之际,优化企业生产流程,加强产品形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生产各项质量指标均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煤炭产品,是煤炭企业应对市场寒冬、对冲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朱兰质量三部曲与全面质量管理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煤炭质量形成的特殊性,对BC公司质量管理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相关数据与资料,针对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质量控制源头缺失、过度依赖质量管理部门、质量信息有效性差等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从质量组织结构、煤炭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煤炭洗选过程质量控制、质量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出发的改进方案,同时从质量教育、质量激励与质量小组活动方面对改进方案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主流的质量管理理论大都源自制造业,而煤炭产品其特殊的开采特征决定了不能完全照搬这些理论,如何将质量管理理论与煤炭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效结合,决定了质量理论的应用效果,本文在此方面做了一定探索。本文旨在通过改进BC公司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创造竞争优势,应对市场风险。同时本文为其它生产模式与BC公司类似的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示。

刘硕[7](2016)在《基于高光谱的龙口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万物生长之根本,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作为土地资源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土壤的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承载了大量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目前因多种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并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环境,而土壤环境的污染相比其他,如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并不能从很直观地被发现,且污染机制较为复杂。在前人诸多的研究中,煤矿开采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普遍,煤矿开采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采煤过程中大量煤矸石堆积,洗煤废水排放等原因,将地表以下的重金属带到地表之上,间接的造成了土壤重金属的非自然迁移变化。本文将研究地点选在烟台北部龙口矿区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表参量的污水灌溉区农田生态安全遥感监测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焦家金成矿区及周边矿区环境地质遥感调查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口矿区及周边海岸带遥感监测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咸水入侵调查与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山东省国土厅项目“山东省国土资源遥感波谱库建设项目”和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科研创新基金“基于高光谱的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共同支撑之下,以野外土壤反射光谱数据、反射光谱变换数据和重金属化验数据为基础,进行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监测和污染程度评价等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龙口北部煤矿区为研究区,采集了36个土壤样本,对其野外高光谱进行测量,因只依靠高光谱反射率并不能有效的反映土壤光谱信息,因此采用多种光谱变换方法对反射率进行数学换算,进而深层次的提取土壤光谱信息,在分别与重金属测定数据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在研究过程中为解决大量光谱波段变量自身多重相关性问题,摒弃了原有主成分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方法,选择了可以解决自变量本身多重相关性的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显示Ni、Mn、Pb、As、Zn和Cr最优估算模型利用的光谱变换指标分别为:二阶微分、一阶微分、反射率、反射率、二阶微分和去除包络线;同时也发现光谱微分处理去除基线漂移的同时可以提高建模精度。(2)结合地统计学理论和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方法,对5种生物毒性显着的重金属Ni、Pb、As、Zn和Cr在研究区范围内空间分布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半变异函数分析结果,选择最优的克里金插值模型实现点到面的维度扩展,实现了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可视化。结果显示对于不同重金属而言,利用克里金插值得到的整个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5种元素中,Cd和As的空间变异性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3)不同重金属的化验数据存在潜在的相关性,利用相关系数可以直观的反映5种重金属两两相关关系,同时借助主成分方法和每种重金属含量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图,以实地调查结果作为辅助手段,对这五种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了简要探索。经过主成分方法分析后获得两个主成分因子,且两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超过80%,表示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足以说明污染来源。由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可知,这5种重金属含量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背景值时计算得到的超标率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基本可以排除成土母质的影响,第一主成分反映的主要是煤矿开采因素,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污水灌溉、农药过度使用、工业冶金生产活动和汽车尾气等因素。(4)选用单因子指数法研究单个重金属污染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利用改进加权平均综合污染评价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r>Cd>Pb>Ni>As;在综合污染程度评价研究中,得到不同污染程度等级土地面积为:中度污染面积>轻度并污染面积>重度污染面积>未受污染面积。

马敬丽[8](2016)在《大型煤炭企业煤电铝产品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煤炭行业效益的日益下降,煤炭企业经营维持困难,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基于我国电解铝大国背景,但电解铝属高耗能产业,若不降低发电成本则发展受到极大约束。由此部分大型煤炭企业抓住转型契机,寻求煤电铝一体化的发展。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实施煤电铝一体的化大型煤炭企业。根据对我国煤、电、铝三行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须解决实施煤电铝一体化的大型煤炭企业自身产品结构优化问题,以此来面对市场冲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大型煤炭企业煤电铝产品结构优化模型。模型主要采用线性规划法,量本利分析思想。对于煤电铝产品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首先,对煤、电、铝三板块运作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据此确定模型变量及约束条件,得到以煤炭企业利润最大的整体优化模型,采用LINGO软件求解。其次,运用模型以大屯煤电公司为对象进行验证分析,对大屯煤电公司煤电铝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并运用模型进行相关情境分析。最后,通过模型应用及情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煤炭板块可以在商品煤价格和需求改变的情况下得到洗煤厂合理的洗选结构。(2)电力板块可以在电价改变的情况下决策发电量,并得到相应用煤量,便于煤炭供应部分的合理安排。(3)铝板块可以通过铝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改变,合理安排产品品种及产量。(4)电铝之间情境分析发现,电厂直供铝厂电量增加,电厂利润下降,集团总利润却上升。由此可得,铝厂对于集体利润贡献大于电厂,电厂应该在满足正常发电量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铝厂的使用。总体研究发现,大型煤炭企业煤电铝产品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能够对煤炭企业的煤、电、铝生产计划安排起到一定的辅导决策作用。

郭利利[9](2015)在《太原市釆暖期大气碳颗粒物组成及污染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灰霾现象的频繁发生,大气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引起政府及民众的关注。太原市是我国PM2.5污染水平最高的城市,尤其是在冬季,燃煤取暖使颗粒物污染更加严峻。本研究选择太原市中心区域——迎泽大桥附近某地楼顶为采样点,采集了2009、2011、2012和2013年太原市采暖期大气PM2.5样品,分析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揭示其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健康危害和污染来源。该结果有助于了解太原市近年来PM2.5碳质颗粒的环境、健康危害及其来源,为预防和控制当地大气碳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2009、2011、2012和2013年太原市采暖期PM2.5的日均浓度水平分别为268.7μg/m3、167.3μg/m3、218.5μg/m3和181.4μg/m3;PM2.5中16种PAHs的平均浓度水平分别为826.2 ng/m3、915.7 ng/m3、658.3 ng/m3和420.8 ng/m3;OC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3.0μg/m3、41.6μg/m3、41.8μg/m3和30.0μg/m3,EC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1.0μg/m3、6.5μg/m3、15.8μg/m3和6.1μg/m3。整个采样年间,PM2.5、PAHs及OC、EC浓度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太原市削减污染源,推广集中供暖等措施有关。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较高水平。2.采样的四个年度中,PAHs浓度最高的单体均为荧蒽(Fla)、其次是芘(Pyr)、菲(Phe)、屈(Chr),且在环数分布上均以中环为主,燃煤特征明显。以苯并(a)芘(BaP)为参照对象的毒性当量浓度(BaPeq)在2009、2011、2012和2013年分别为42.7 ng/m3、87.8 ng/m3、36.2 ng/m3和41.1 ng/m3,均高于我国和WHO对BaP的规定值(2.5 ng/m3和1 ng/m3),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特征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显示近年来太原市采暖期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同时存在一定的炼焦排放和石油源。3.四个年度中,PM2.5中OC与EC相关性均较为显着,表明近几年太原市采暖期OC与EC有较为相近的一次污染来源,但也存在二次有机碳(SOC)的污染。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四个采样年度PM2.5中OC、EC主要来源于燃煤、生物质燃烧以及机动车尾气。2013年由于太原市城市建设,道路扬尘来源突显。4.各污染指标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气中PM2.5及其碳组分的污染水平。温度越高,大气垂直方向对流越强,促进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同时,温度还会影响PAHs的气粒两相分配。风速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的稀释扩散,区域污染物浓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会引起颗粒物的吸湿增重,并增强颗粒物吸收有机物的能力,污染物质量浓度升高。而PM2.5及其化学组分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M2.5和其碳组分浓度的升高往往伴随着大气能见度的降低,这与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有关,也是引起雾霾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余勤飞[10](2014)在《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研究 ——以平朔煤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占68.0%,然而煤矿开采会造成大量的土地损毁,1987-2009年损毁土地100万hm2,约占矿产资源损毁土地的59.5%。这说明煤矿损毁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复垦最重要的对象之一,而煤矿工业场地作为煤矿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占用和污染损毁土地。矿产资源整合、资源枯竭(闭坑)和历史遗留等产生的大量废弃煤矿工业场地,而土地用途转换和二次开发利用必须首先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这对煤矿工业场地土壤环境评价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我国场地污染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焦化厂、农药厂、钢铁厂等遗留场地,而对煤矿工业场地的研究则非常缺乏。在界定工业场地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煤矿工业场地6个共性特征,为本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在前期调研和土壤污染环节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筛选煤矿工业场地特征污染物。依据土壤采样规范,在工业场地内外共采集剖面土壤25个样点(81个混合点位)69个土壤样品。首先,研究煤矿工业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总体分布特征。将煤矿工业场地及周边划分为区位空间和水流空间,区位空间分为核心区、辅助区、排土场地、原地貌1和原地貌2,水流空间分为上游、中游、下游1和下游2。结果表明无机物在不同分区的水平和垂向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PHs和PAHs有机物的差异性大于无机物。其次,研究工业场地内不同功能区土壤污染分布特征。工业场地划分为污水处理厂、洗煤厂、维修厂、油库、炸药厂和办公区7个不同功能区,采用时空替代法将工业场地生产时间划分为1987年和2001年。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物PHs和PAHs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差异性显着大于无机物,有机物在1987年显着高于2001年,而无机物在两个时间段之间差别明显,这说明有机物的污染累积和叠加效应大于无机物。再次,利用地累积、单因子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土壤污染。地累积和单因子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偏差,工业场地内外总金属污染指数差异不明显,Hg和Zn相对污染较大。场地内土壤PHs和PAHs单因子指数显着高于场地外,场地内土壤存在重度有机污染。内梅罗污染指数也表明场地内PHs和PAHs显着高于场地外,场地内各功能区的污染指数排序为炸药厂>洗煤厂>维修厂>油库>污水处理厂>矸石电厂>办公区。在基础上,典型污染物Hg、PHs和PAHs中的BaP、CHR绘制了污染超标、污染等级和污染空间插值分布图。最后,初步设计工业场地再利用功能布局。根据煤矿工业用地特征提出了煤矿工业场地利用3个演变阶段、4个演变类与3个演变过程,以此为基础进行利益诉求和功能效益分析。通过解译1986-2013年6期遥感影像,结合平朔煤矿生产历史,分析煤矿工业场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对工业场地再利用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功能分区的再利用布局。

二、洗煤生产质量控制之数理统计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洗煤生产质量控制之数理统计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喀斯特煤矿区汞的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汞的性质及其环境中的分布
        1.1.1 汞的理化性质及毒性
        1.1.2 环境中汞的分布
    1.2 喀斯特煤矿开采与环境问题
        1.2.1 喀斯特煤矿资源分布
        1.2.2 喀斯特区域煤的地质特征
        1.2.3 煤矿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
    1.3 煤矿区汞及其它有害元素的研究现状
        1.3.1 煤矿区汞的研究
        1.3.2 煤矿区其它有害元素的研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意义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喀斯特地质背景
    2.3 煤矿开采活动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 样品采集
        3.1.1 固体非生物样品采集
        3.1.2 生物样品采集
        3.1.3 水体及尿液样品采集
    3.2 样品分析
        3.2.1 土壤pH、有机质的测定
        3.2.2 固体非生物样品的测定
        3.2.3 生物样品的测定
        3.2.4 水体样品的测定
    3.3 数据质量控制
        3.3.1 标准工作曲线
        3.3.2 空白、平行及标准样品分析
第四章 煤矿区环境介质中汞的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
    4.1 煤中汞的含量与分布
        4.1.1 煤中汞的含量
        4.1.2 我国不同地区煤中汞分布
    4.2 煤矸石中汞的含量及形态
        4.2.1 煤矸石中汞的含量
        4.2.2 煤矸石中汞的赋存形态
    4.3 煤矿区土壤中汞含量特征及分布
        4.3.1 土壤总汞含量及形态
        4.3.2 总汞与甲基汞的相关性
        4.3.3 硫和铁及微量元素
    4.4 喀斯特煤矿区酸性废水与沉积物中汞分布特征
        4.4.1 酸性废水总汞、甲基汞含量分布
        4.4.2 沉积物总汞、甲基汞含量分布
        4.4.3 沉积物汞的形态
        4.4.4 沉积物中硫和铁及微量元素
    4.5 喀斯特煤矿区表生环境汞的生物积累
        4.5.1 苔藓植物汞含量
        4.5.2 煤矿区蔬菜汞分布特征
        4.5.3 煤矿区稻米汞含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喀斯特煤矿区汞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
    5.1 pH值对汞迁移影响
        5.1.1 pH与沉积物中汞的相关性
        5.1.2 pH对土壤中汞的影响
    5.2 煤矿区介质中有机质对汞迁移影响
        5.2.1 有机质对沉积物中汞的迁移影响
        5.2.2 有机质对土壤中汞的迁移影响
        5.2.3 土壤有机质对稻米中汞的累积影响
    5.3 硫和铁对土壤及沉积物汞的影响
        5.3.1 铁和硫对土壤及沉积物汞的影响
        5.3.2 铁对沉积物汞的影响
        5.3.3 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
        5.3.4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5.4 喀斯特煤矿区表生环境中汞的循环演化过程
        5.4.1 煤矸石、沉积物和土壤矿物成分
        5.4.2 煤矸石、沉积物和土壤中汞形态变化
        5.4.3 喀斯特煤矿区表生环境中汞的循环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喀斯特煤矿区汞污染风险评估
    6.1 生态风险评价
        6.1.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1.2 土壤生态风险评价
        6.1.3 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
    6.2 煤矿区居民汞暴露途径
        6.2.1 汞暴露途径
        6.2.2 居民发汞、尿汞含量
    6.3 煤矿区居民健康风险评价
        6.3.1 汞暴露量和风险因子的计算
        6.3.2 风险评价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采煤沉陷区回填建工业厂房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采煤沉陷区治理及煤矸石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矿区概况及治理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2.1 试验矿区概况
        2.1.1 矿区简介
        2.1.2 矿区交通与地理位置
        2.1.3 矿区治理区域范围及其用途
    2.2 治理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2.2.1 预计数学模型
        2.2.2 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预计参数选取
        2.2.3 预计结果
    2.3 治理区覆岩破坏移动特点及程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工业厂房的理论分析及保障技术
    3.1 采煤塌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的电法探测
        3.1.1 探测概况
        3.1.2 测区测线布设
        3.1.3 地球物理特征
        3.1.4 地面三极测深探测基本原理
        3.1.5 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3.1.6 探测结果与建议
    3.2 采空区矿柱在地表建筑载荷作用下失稳研究
    3.3 矸石地基上建工业园区厂房保障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矸石粉煤灰混合料相关特性试验研究
    4.1 煤矸石的物理性质
        4.1.1 煤矸石来源及分类
        4.1.2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
        4.1.3 煤矸石的密度
        4.1.4 煤矸石的吸水性
    4.2 煤矸石的化学性质
        4.2.1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4.2.2 煤矸石的活性
        4.2.3 煤矸石的风化性
        4.2.4 煤矸石的自燃性
    4.3 煤矸石的力学特性
        4.3.1 煤矸石的力学指标
        4.3.2 煤矸石强度及其本构模型
        4.3.3 压实特性
        4.3.4 渗透特性
        4.3.5 煤矸石的水稳性
        4.3.6 压缩与承载性能
    4.4 煤矸石回填地基现场性能试验
        4.4.1 煤矸石地基颗粒级配
        4.4.2 煤矸石地基载力试验
        4.4.3 煤矸石地基稳定性试验
    4.5 粉煤灰的材料性能
        4.5.1 粉煤灰的外观特性
        4.5.2 粉煤灰的组成
        4.5.3 物理性质及其相的组成
        4.5.4 颗粒组成
        4.5.5 粉煤灰的细度
        4.5.6 粉煤灰的烧失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基沉降规律的数值模拟
    5.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的概述
        5.1.1 FLAC3D的简介
        5.1.2 FLAC3D的主要特征
        5.1.3 FLAC3D的求解流程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5.2.1 数值模型分析的假设
        5.2.2 回填煤矸石粉煤灰混合料材料参数确定
        5.2.3 模型网格尺寸
        5.2.4 回填地基模型约束
    5.3 地基沉降规律的模拟分析
        5.3.1 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5.3.2 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5.3.3 地基竖直应力分析
        5.3.4 地基竖直位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矸石粉煤灰回填地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6.1 施工工艺原理及其特点
    6.2 施工工艺
        6.2.1 施工的基本原则
        6.2.2 分区施工划分原则
        6.2.3 施工工艺流程及机械选择
    6.3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6.4 煤矸石粉煤灰回填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配煤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焦炭质量在高炉中的作用及质量要求
        1.2.1 高炉生产工艺流程
        1.2.2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
        1.2.3 高炉生产对焦炭质量的诉求
    1.3 煤炼制焦炭的现状
        1.3.1 当前焦炭生产的概况
        1.3.2 煤炼制焦炭的生产工艺
        1.3.3 焦炭的成焦分析
    1.4 我国焦炭生产展望及改进措施
        1.4.1 我国焦炭生产的展望
        1.4.2 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措施
    1.5 本文的组织架构
第2章 配煤工艺分析
    2.1 单种煤配合炼焦的理论
        2.1.1 煤炭的分类及性质
        2.1.2 配合煤炼焦的意义
        2.1.3 配合煤的理论
        2.1.4 配合煤炼焦关键指标的选取
    2.2 配煤主要设备简介
        2.2.1 配煤仓
        2.2.2 圆盘给料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情况
        2.3.2 国际研究情况
    2.4 现状研究
    2.5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3章 配煤下料控制系统
    3.1 煤仓管理
    3.2 煤料入仓操作控制
    3.3 配煤下料控制
        3.3.1 配煤下料控制原理
        3.3.2 模糊控制原理
        3.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3.4 配比控制参数设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比模型的建立
    4.1 结构控制概述
        4.1.1 建模指导思想
        4.1.2 结构控制核心模块之间的关系
    4.2 核心模块各模型的建立
        4.2.1 质量预测模块
        4.2.2 配煤比例寻优
    4.3 模型的验证
        4.3.1 配煤预测模型的建立
        4.3.2 配合煤模型的检验
        4.3.3 焦炭质量预测模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煤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5.1 配煤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5.2 配煤控制系统的总体功能
    5.3 数据库的实现
        5.3.1 数据库设计
        5.3.2 结构与数据库
    5.4 配比优化系统模块实现
        5.4.1 历史配比过滤
        5.4.2 煤质评价
        5.4.3 优化配比模块的应用
        5.4.4 焦炭质量预测模块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4)电煤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电关系研究现状
        1.2.2 电煤市场价格预测研究现状
        1.2.3 电煤主体竞价策略研究现状
        1.2.4 供应链协同一体化研究现状
        1.2.5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6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相关理论
        2.1.1 电煤供应链定义及特征
        2.1.2 协同一体化理论
    2.2 预测相关理论
        2.2.1 经典预测模型
        2.2.2 智能预测模型
    2.3 博弈基础理论
        2.3.1 博弈基本要素
        2.3.2 博弈基础模型
    2.4 供应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4.1 供应链风险定义及其特点
        2.4.2 供应链风险管理基本内容
    2.5 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5.1 供应链绩效评价基础概念
        2.5.2 供应链绩效评价基本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电煤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研究
    3.1 电煤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识别
    3.2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关键因素提取模型
    3.3 基于改进布谷鸟算法优化LSSVM的电煤市场价格预测方法
        3.3.1 改进布谷鸟算法
        3.3.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3.3.3 改进CS算法优化LSSVM的电煤市场价格预测流程
    3.4 实证分析
        3.4.1 数据选取和预处理
        3.4.2 基于KPCA的关键因素提取
        3.4.3 电煤市场价格预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电煤供应链运行各方主体竞争博弈模型研究
    4.1 电煤供应链运行主体基本关系分析
    4.2 电煤供应链运行主体竞争博弈模型构建
        4.2.1 三方博弈竞争的假设
        4.2.2 电煤生产企业需求分析
        4.2.3 第三方物流企业需求分析
        4.2.4 电力企业需求分析
        4.2.5 非合作竞争博弈模型构建
    4.3 电煤供应链运行主体竞争博弈模型求解
        4.3.1 非劣排序遗传Ⅱ算法概念及特点
        4.3.2 非劣排序遗传Ⅱ算法基本步骤
        4.3.3 基于NSGA-Ⅱ算法的电煤供应链运行主体竞争博弈流程
    4.4 实证分析
        4.4.1 企业概况
        4.4.2 电煤供应链运行现状及主体构成
        4.4.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样本企业选取
        4.4.4 电煤供应链运行主体竞争博弈仿真分析
    4.5 基于竞争博弈分析的电煤供应链协同优化策略
        4.5.1 电煤供应链协同优化原则
        4.5.2 电煤流通供应网络联盟构建策略
        4.5.3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策略
        4.5.4 电煤流通供应网络优化保障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研究
    5.1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的构建
        5.1.1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的含义
        5.1.2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的形成动因
        5.1.3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的构建框架
        5.1.4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的作用分析
        5.1.5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网络运营模式中的政府角色
    5.2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采购模式
        5.2.1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采购模式分析与构建
        5.2.2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采购模型的构建
        5.2.3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采购效能总结
    5.3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仓储模式研究
        5.3.1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仓储模式分析与构建
        5.3.2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仓储模型的构建
        5.3.3 电煤供应协同一体化仓储效能总结
    5.4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运输模式研究
        5.4.1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运输模式分析与构建
        5.4.2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运输模型的构建
        5.4.3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一体化运输效能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管理研究
    6.1 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识别与分析
        6.1.1 电煤供应链风险识别方法
        6.1.2 电煤供应链风险因素确定与分析
    6.2 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评价研究
        6.2.1 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评价指标预处理方法
        6.2.3 基于熵权法的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2.4 基于物元可拓-TOPSIS法的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
    6.3 实证分析
        6.3.1 实证企业介绍
        6.3.2 风险评价指标数据预处理
        6.3.3 风险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6.4 电煤供应链协同一体化运行风险管控策略
        6.4.1 内部运行风险管控策略设计
        6.4.2 外部环境风险管控策略设计
        6.4.3 整体运营风险管控策略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及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7.1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的构建
        7.1.1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构建的意义
        7.1.2 电煤流通供应协同网络价值趋向分析
        7.1.3 电煤流通供应的协同网络模型
    7.2 电煤流通供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2.1 电煤流通供应的绩效评价原则
        7.2.2 电煤流通供应的绩效评价流程
        7.2.3 电煤流通供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电煤流通供应网络的绩效评价方法
        7.3.1 电煤流通供应网络绩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7.3.2 电煤流通供应网络绩效评价指标的处理及权重确定
        7.3.3 电煤流通供应网络谐和度
    7.4 实证分析
        7.4.1 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7.4.2 指标数据的评价过程
        7.4.3 电煤流通供应网络谐和度评价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研究
        2.1.1 关于真实性涵义研究
        2.1.2 关于真实性定量计算研究
        2.1.3 关于财务欺诈检测研究
        2.1.4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其他评价方法研究
    2.2 关于REA模型研究
        2.2.1 理论研究
        2.2.2 应用研究
    2.3 关于大数据研究
        2.3.1 关于大数据内涵研究
        2.3.2 关于大数据功用研究
        2.3.3 关于大数据在财务、会计和审计中应用研究
    2.4 关于概念建模研究
        2.4.1 对信息系统概念建模的涵义及范畴研究
        2.4.2 对信息系统概念建模方法研究
        2.4.3 对信息系统概念模型研究
        2.4.4 概念建模环境研究
    2.5 关于灰理论研究
    2.6 文献述评
3 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
        3.1.2 大数据
        3.1.3 评估
        3.1.4 Zachman模型
        3.1.5 REA会计模型
    3.2 评估理论与方法
        3.2.1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3.2.2 评估理论
        3.2.3 人工智能理论
    3.3 本章小结
4 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模型的理论框架
    4.1 目标及原则
        4.1.1 评估目标
        4.1.2 评估原则
    4.2 主体与客体
        4.2.1 评估主体
        4.2.2 评估客体
    4.3 依据与方法
        4.3.1 评估依据
        4.3.2 评估方法
    4.4 评估模型的组成与结构
        4.4.1 大数据的结构化模型
        4.4.2 业务场景的语义形式化模型
        4.4.3 企业业务会计记录的异常检测模型
        4.4.4 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灰推测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5.1 设计思路研究
    5.2 面向企业各类业务事项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模型
        5.2.1 销售收入及收款事项评估模型
        5.2.2 采购及付款事项评估模型
        5.2.3 生产存货事项的评估模型
        5.2.4 人力资源和工资事项的评估模型
        5.2.5 筹资事项的评估模型
        5.2.6 投资事项的评估模型
        5.2.7 货币资金事项的评估模型
    5.3 面向企业整体业务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模型
    5.4 模型的应用步骤及关键因素
        5.4.1 模型应用的关键因素
        5.4.2 模型的应用步骤
    5.5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
    6.1 单位简介
    6.2 信息处理平台设计
    6.3 数据采集
        6.3.1 基于第一类数据源的企业业务活动数据采集
        6.3.2 基于第二类数据源的企业业务活动数据采集
    6.4 基于Z模型的企业大数据的结构化建模
    6.5 基于扩展的REA模型的会计记录异常检测
        6.5.1 自动化方式
        6.5.2 人工方式
        6.5.3 人工方式与自动化符合性检测结果的比较
    6.6 基于灰理论的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测度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7.2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贡献
    7.3 未来研究展望
        7.3.1 本研究的不足
        7.3.2 进一步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企业会计账户记录样本选择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贡献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质量管理发展沿革
    2.3 朱兰质量三部曲理论
    2.4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4.1 全面质量管理内涵
        2.4.2 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2.5 质量管理工具
        2.5.1 戴明PDCA循环
        2.5.2 石川馨因果图
        2.5.3 运行图
第3章 BC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BC公司简介
        3.1.1 主营业务
        3.1.2 人员构成
        3.1.3 组织结构
    3.2 BC公司煤炭产品质量特点
    3.3 BC公司产品质量现状
        3.3.1 BC公司产品目录
        3.3.2 BC公司各矿井商品煤质量情况
        3.3.3 BC公司质量管理概况
        3.3.4 BC公司质量方针
        3.3.5 质量组织结构
        3.3.6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
    3.4 BC公司质量管理问题
        3.4.1 源头控制缺失
        3.4.2 过度依赖质量职能部门
        3.4.3 质量信息有效性、预测性差
        3.4.4 质量考核指标不全面
        3.4.5 员工专业性技能欠缺
        3.4.6 全员质量意识淡薄
    3.5 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成因分析
        3.5.1 过程管理不健全
        3.5.2 领导未能充分参与
        3.5.3 质量绩效激励措施不合理
        3.5.4 质量基础资源投入不足
第4章 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4.1 质量改进方案设计思路
    4.2 质量改进方案设计原则
    4.3 BC公司质量目标
    4.4 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4.4.1 改进质量组织结构
        4.4.2 基于质量角度的原煤生产控制
        4.4.3 基于质量角度的选煤加工控制
        4.4.4 质量信息化建设
第5章 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改进保障措施
    5.1 质量教育
        5.1.1 质量意识教育
        5.1.2 质量技能培训
    5.2 质量激励
        5.2.1 明确界定质量职责
        5.2.2 建立奖罚措施
    5.3 质量小组活动
        5.3.1 质量小组活动实施步骤
        5.3.2 质量小组活动管理机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高光谱的龙口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反射光谱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1.2.2 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与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煤矿采矿区现状
3 数据获取与数据预处理
    3.1 数据获取
        3.1.1 土壤样本采集与制备
        3.1.2 土壤样本野外光谱测量
        3.1.3 土壤样本理化性质测定
        3.1.4 其他数据收集与获取
    3.2 高光谱数据预处理与光谱库建立
        3.2.1 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3.2.2 土壤高光谱库建立
4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
    4.1 高光谱估算模型建立方法
    4.2 多种高光谱指标信息提取
        4.2.1 光谱数据去除包络线
        4.2.2 光谱数据的反射率倒数对数
        4.2.3 光谱数据的一阶微分与二阶微分
    4.3 重金属质量比相关性分析
    4.4 土壤光谱特征波段提取
    4.5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建立
    4.6 模型监测结果精度评价
5 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来源分析
    5.1 基于地统计学的空间变异研究方法
    5.2 探索性空间数据统计分析
    5.3 空间结构变异性特征分析
    5.4 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
    5.5 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来源分析
        5.5.1 重金属Cr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5.5.2 重金属Ni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5.5.3 重金属As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5.5.4 重金属Cd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5.5.5 重金属Pb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6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污染程度评价
    6.1 生态风险污染程度评价方法
        6.1.1 单指标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1.2 基于改进模型的加权平均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1.3 污染程度等级划分
    6.2 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6.3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8)大型煤炭企业煤电铝产品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产品结构相关概念
    2.2 相关优化理论及研究
    2.3 煤炭行业相关优化研究
    2.4 电力行业相关优化研究
    2.5 铝行业相关优化研究
    2.6 煤炭产业延伸相关研究
3 煤电铝行业现状分析
    3.1 大型煤炭企业煤电铝产品结构定义
    3.2 我国煤、电、铝行业现状分析
4 大型煤炭企业煤电铝产品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4.1 产品结构优化基本方法
    4.2 煤炭板块模型构建
    4.3 电力板块模型构建
    4.4 铝产品板块模型构建
    4.5 大型煤炭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模型
    4.6 优化模型的求解
5 模型应用-以大屯煤电公司为例
    5.1 大屯公司情况介绍
    5.2 大屯公司运行基本数据
    5.3 大屯公司优化模型建立及求解
    5.4 模型情境分析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太原市釆暖期大气碳颗粒物组成及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颗粒物概述
        1.1.1 大气细颗粒物PM_2.5
        1.1.2 颗粒物的组成
        1.1.3 颗粒物的环境效应
    1.2 PM_2.5 污染研究现状
        1.2.1 PM_2.5 质量浓度研究现状
        1.2.2 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1.2.3 含碳组分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样品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样品的分析
        2.3.1 PM_2.5 质量浓度分析
        2.3.2 PAHs分析
        2.3.3 OC与EC分析
    2.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三章 PM_2.5 特征分析
    3.1 PM_2.5 浓度水平
    3.2 PM_2.5 污染特征
    3.3 气象条件对PM_2.5 的影响
第四章 PAHs特征分析
    4.1 PAHs污染水平
    4.2 PAHs污染特征
    4.3 气象条件对PAHs的影响
    4.4 PAHs毒性评价
    4.5 PAHs来源解析
        4.5.1 特征比值法
        4.5.2 主成分分析法
第五章 OC、EC特征分析
    5.1 OC和EC质量浓度特征
    5.2 OC和EC污染特征
        5.2.1 OC与EC的相关性
        5.2.2 二次有机碳(SOC)的估算
    5.3 气象条件对OC与EC的影响
    5.4 OC、EC来源解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研究 ——以平朔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矿业资源城市现状
        1.1.2 土地复垦现状
        1.1.3 污染土壤(场地)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与意义
        1.2.2 课题支撑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土地与土壤
        2.1.2 污染场地与污染土壤
        2.1.3 土壤污染源和土壤污染物
        2.1.4 土地复垦与土壤修复
        2.1.5 资源型城市与矿业资源城市
        2.1.6 土壤环境质量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2.1.7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土壤环境背景值
        2.1.8 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再利用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2 土地利用区位理论
        2.2.3 土壤污染统计与空间分布理论
        2.2.4 废弃地再利用相关理论
        2.2.5 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矿工业场地类型与共性特征
    3.1 工业场地内涵与分类
        3.1.1 工业场地内涵
        3.1.2 工业场地分类
    3.2 煤矿工业场地组成与分类
        3.2.1 煤矿工业场地内涵
        3.2.2 煤矿工业场地分类
    3.3 煤矿工业场地共性特征
        3.3.1 区域分布与地形特征
        3.3.2 土地损毁特征
        3.3.3 内部功能分区特征
        3.3.4 生产规模特征
        3.3.5 生命周期特征
        3.3.6 用地获取与退出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概况与土壤采样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煤矿工业场地概况
    4.2 煤矿工业场地特征污染物初步筛选
        4.2.1 煤与煤矸石化学组成分析
        4.2.2 土壤污染环节分析
        4.2.3 土壤污染物理化性质
    4.3 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样点布设
        4.3.1 土壤样点布设思路与原则
        4.3.2 土壤样点布设方法与依据
    4.4 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样品采样与质制
        4.4.1 采样现场记录
        4.4.2 土壤样品采集
        4.4.3 土壤样品质量控制
    4.5 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样品测试
        4.5.1 土壤样品性状与测试项目
        4.5.2 土壤测试方法与质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特征
    5.1 土壤污染测试结果评价与空间划分
        5.1.1 土壤污染测试结果评价
        5.1.2 煤矿工业场地及周边空间划分
    5.2 工业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物区位空间分布特征
        5.2.1 土壤无机污染物区位空间分布特征
        5.2.2 土壤有机污染物区位空间分布特征
    5.3 工业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物水流空间分布特征
        5.3.1 土壤无机污染物水流空间分布特征
        5.3.2 土壤有机污染物水流空间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场地土壤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6.1 土壤污染测试结果评价与时空划分
        6.1.1 土壤污染测试结果评价
        6.1.2 工业场地时空划分
    6.2 工业场地不同功能区土壤污染物分布
        6.2.1 不同功能区土壤无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6.2.2 不同功能区土壤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6.3 工业场地不同时间土壤污染物分布
        6.3.1 不同时间土壤无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6.3.2 不同时间土壤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
    7.1 工业场地主要土壤污染来源解析
        7.1.1 土壤无机污染源识别
        7.1.2 土壤有机污染源识别
    7.2 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等级评价
        7.2.1 土壤污染评价概况
        7.2.2 工业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等级评价
        7.2.3 工业场地不同功能区土壤污染等级评价
    7.3 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空间分布评价
        7.3.1 土壤污染超标分布
        7.3.2 土壤污染等级分布
        7.3.3 安太堡土壤污染空间插值分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工业场地再利用研究
    8.1 工业场地利用演变分析
        8.1.1 工业场地利用阶段与过程演变
        8.1.2 工业场地利用利益与效益演变
    8.2 平朔煤矿工业场地时空演变规律
        8.2.1 生产历史
        8.2.2 数据处理
        8.2.3 结果与分析
    8.3 工业场地利用的 SWOT 分析
        8.3.1 SWOT 分析概况
        8.3.2 工业场地利用 SWOT 分析
    8.4 工业场地再利用功能布局
        8.4.1 功能布局原则
        8.4.2 再利用关键因素分析
        8.4.3 工业场地再利用功能布局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洗煤生产质量控制之数理统计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喀斯特煤矿区汞的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梁隆超. 贵州大学, 2020
  • [2]采煤沉陷区回填建工业厂房可行性研究[D]. 吴泽志.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8)
  • [3]配煤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D]. 张大磊. 东北大学, 2018(02)
  • [4]电煤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D]. 王亚霆.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5]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评估模型研究[D]. 郑济孝.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10)
  • [6]BC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 高强. 西北大学, 2017(04)
  • [7]基于高光谱的龙口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研究[D]. 刘硕.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8]大型煤炭企业煤电铝产品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D]. 马敬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9]太原市釆暖期大气碳颗粒物组成及污染特征研究[D]. 郭利利. 太原科技大学, 2015(08)
  • [10]煤矿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评价及再利用研究 ——以平朔煤矿为例[D]. 余勤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标签:;  ;  ;  ;  ;  

洗煤生产质量控制的数学统计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