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生态建设要从退耕还草产业入手

墨江县生态建设要从退耕还草产业入手

一、墨江县生态建设应从退耕还草产业起步(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琪[2](2020)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基于青海省X自治县的实证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始终将民族地区共享经济发展收益摆在关键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精准扶贫作为我国贫困治理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区别于以往的“粗灌式”扶贫,将扶贫与精准紧密结合,有效减缓或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从而做到“任何民族不掉队”,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和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并使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数理化整理分析,探讨青海省X自治县精准扶贫的实际样态、所存问题以及未来的路径指向。研究发现青海省X自治县在扶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资源被掠夺侵蚀、外部依赖性返贫现象滋生、扶贫目标与扶贫需求相互偏离、人才有效积累缺乏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今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指向:一是加强法治建设,防止精英腐败;二是坚持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三是增强贫困人群话语权利;四是隔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通过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常态化、有效化、稳固化,真正完成民族地区“脱贫摘帽”的历史任务,并为其他类似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提供经验借鉴。

也尔那孜·玉山艾力[3](2017)在《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各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此,国家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退牧还草、牧民定居、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等重大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然而实施区域面积、时段和牧民生计等存在着差异,实施效果如何,需要合理、公正及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着力研究。本文重点对新源县现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状况及效果程度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为后期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可参考性依据。研究过程中选取不同类型的多个子政策共同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多层次、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能反映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效果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因素分级赋分,确定相关指标的占比;对调研获取的相关调查数据求取平均值,并代入评价体系中各因子的权重值,运用综合评价公式论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整体实施效果评价指数,以保证结果的科学性。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影响最大的指标是牧民生计行为指标、获得财政补贴程度,其次是牧民生计经济发展指标、再其次是获得财政补贴程度;对草原改良综合政策实施效果影响最大的为牧民生计经济发展指标、其次是可感知的生态效益指标,再其次为牧民生态保护感知意识指标。同时,新源县草原改良工程政策评价分值处于第三等级划分,说明该政策工程的实施所带来的实施效果为一般;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分值处于第四等级划分,说明该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效果为良好;草原改良综合政策和生态奖补政策两个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指数处于第三等级划分中,表明整体实施效果为一般,可见牧民对新源县所实施的现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程度为一般。(2)研究结果表明,新源县当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中存在着草原退化面积大、项目覆盖面积小、产业支撑不足、各项补贴缺乏针对性且标准低、补贴期短;牧民生产投入和成本加大、对草场产权意识不清、对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等问题。在今后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中,当地政府需要注重和考虑生态治理项目投入与建设的质量及成果的稳固、设立与加大新型草原建设综合补贴的投入和力度、草原管理与生态治理的稳定组织系统的完善与长期化制度建设、牧民安置、草原承包确权以及推进牧民生计模式的各项保障工作。

王曼曼[4](2017)在《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聚落作为乡村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为适应人类发展,在与周围环境长期共存过程中逐渐择优。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欠发达地区,呈“满天星”型发展扩散的乡村聚落布局现状,不仅加剧了土地退化,也为乡村基础设施配置增添了难度,与此同时,遭受城镇化的严重冲击,致使乡村聚落发展完全陷入无序状态。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的情况下,寻求可持续的、适宜的发展模式,是我国西部乡村聚落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选取1995年、2000年、2007年及2014年为研究时间节点,追踪了盐池县近20年来乡村聚落的发展轨迹,并按照“动态过程-模式挖掘-驱动机理-优化调控”的脉络开展研究,运用地理空间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刻画乡村聚落的演变过程,抽象归纳出乡村聚落演变模式,并探测其内在演变机制,进一步分析得出适宜研究区的乡村聚落布局优化与调控模式。研究结论如下:(1)盐池县乡村聚落规模总体表现为“布局分散、规模小、形态趋于规整化”的特征;1995-2014年间,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均呈聚集态势,具体表现为“北密南疏、乡镇周边簇聚”;2km×2km网格范围内,单个孤立聚落占据网格比重最大;总体乡村聚落发展状态表现为消亡型和新生型居多;乡村聚落演变规律谱揭示出,不同聚落动态变化度范围内优势地类的转换重点围绕耕地、草地和林地展开;且在乡村聚落择优过程中,有129个乡村聚落在经历了 20年的发展后仍存留至今,其是未来乡村聚落格局优化的重点。(2)通过对盐池县村镇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过程及乡村聚落系统空间形态演变分析,归纳出4种演变模式,分别为:灌区带动模式、移民新村模式、新区扩展模式及自组织发展模式。根据乡村聚落斑块与周边地类的相对邻接关系,进一步划分出14种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并总结为4类模式,分别为全耕包围型、全草包围型、草耕灌包围型及直接临沙型,乡村聚落在与周边土地长期共存过程中逐渐择优,直接临沙型乡村聚落呈明显缩减趋势;概化出盐池县乡村聚落整体变迁的多元演变路径,共抽象为3种模式:聚核式、汇流式和飞地式,总体乡村聚落发展表现为宜居地域指向,乡村聚落人居环境逐步改善。(3)盐池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异,受地理空间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综合影响;模型定量探测结果显示,区位条件产生的影响力最为显着,依次表现为交通通达度、灌溉便捷度、离工业园区距离、离沙源距离、城镇临近度;由于县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小,且在模型指标分析中选取各乡镇实际发展值代替乡村聚落斑块值参与计算,故表现出经济社会水平指标对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作用力不显着;从驱动产生、传输、形成及反馈4个环节表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驱动过程,各环节相互关联与制约,最终导致乡村聚落聚集化发展或者空废化消亡2种演变状态。(4)综合考虑乡村聚落演变特征、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构建乡村聚落地理空间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分别对应发展区、保留区、引导区和拆迁区;根据综合优化分区结果并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共划分了重点建设型、内部挖潜型、辐射引导型、特色旅游型及生态搬迁型5种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模式,并利用Voronoi模型引导乡村聚落搬迁方向;最后从正确引导乡村聚落发展的价值取向、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寻找适宜的聚集“度”及引导乡村聚落空间顶层设计方面,对未来实践研究区聚落优化重构的科学性、适宜性和可持续性提出要求。上述结果综合映射了研究区乡村聚落演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指向,在转型期国家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盐池县作为中国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正在经历着人为调控下的再组织及自发组织模式下的空间成长与发展变迁,通过提炼乡村聚落优化重构路径,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方向,提升乡村聚落空间质量,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该研究丰富了乡村聚落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和层次,对促进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我国西部同类地区乡村聚落布局的重构提供示范借鉴。

于志磊[5](2016)在《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人口增长相对较快,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脆弱性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森林植被砍伐造田而引起的破坏。因此,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与保障长江流域以及毗邻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区域生态屏障建设的“屏障”主要针对建设区域内部与毗邻地区的生态防护,以期发挥阻断水土流失、调节水循环、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下垫面对水文的调节等作用。目前,针对生态屏障建设的研究多从物质与能量循环、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尺度等角度定性开展,缺乏具体系统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法:同时有关生态屏障建设水文效应的研究较少。不同于传统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庳等工程,本研究基于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水文学等基础理论,以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为支撑,综合分析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水文演变规律,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区位特征分析等结果提取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设置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方案,根据价值当量法核算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价值,遴选最佳方案作为生态屏障建设的最终方案,并模拟分析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效应。通过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在综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同时在一定程度完善了生态屏障及其建设的基本内涵,提出区位特征分析法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生态水文时空演变规律识别选取2000-2014年典型月份(8月份)的MODIS遥感数据,分析区域植被NDVI变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植被长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典型月份多年平均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特征显着。基于气象、水文实测数据分析1961-2010年期间的降水量演变以及1961-2001年期间的蒸发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降水与蒸发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对典型河道断面水文站的径流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近30年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干流以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干流以及干流以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整体呈增加趋势。(2)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提出经向分带的区域特征分析法,利用ArcGIS 10.2.2工具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人口、经济密集,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天然植被覆盖率较低。本研究通过评价土地适宜性以及区位特征,以长江干/支流缓冲区、主要道路缓冲区和经济开发规划区为底图,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约14.63万km2;以地形地貌特征和植被特征数据为基础,结合石漠化山区分布特征,以提高坡耕地的植被覆盖度为目标,设置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3)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核算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优选创新了生态屏障坡度分级建设。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核算生态屏障区现状以及不同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显示,生态屏障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经过不同方案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比选确定坡度分级建设为最佳方案。(4)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构建SWAT水文模型,通过模拟月尺度下的径流变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模拟区域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宜重流域的年均地表径流降低明显;不同典型子流域群地表径流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态屏障建设对枯水期与丰水期径流调节作用显着。生态屏障建设下流域蒸散发量整体增加,壤中流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整体而言,生态屏障建设可降低区域内地表径流量,增加区域蒸散发量和壤中流量,有效提高区域内土壤含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功能。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不仅能够为生态环境退化的修复建设与保护规划提供直接的方法支持,还能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为显着的实践意义。

车将[6](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陈芳淼[7](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指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周鹏[8](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魏琦[9](2010)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联系和沟通农区和牧区的重要纽带,也是中、东部平原农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在阻隔荒漠化南侵和涵养流向农区的江河水资源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生态保护和改善中极为重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驱动作用下,尤其是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甚至是破坏性利用(如过度放牧和滥垦滥采滥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地区承受的压力已超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从而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林西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垦荒和采矿,加上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生态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林西县的实证研究,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定量确定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揭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形成的机制,阐明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规律,系统总结和评价林西县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的经验、技术措施和成效,探讨林西县进一步开展生态脆弱性治理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草地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在研究的手法上,本项研究突破传统的以统计模型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把定量遥感技术应用到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研究中,结合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分析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发展变化特征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同时,我们以林西县的生态治理实践为契机,在典型剖析的基础上,分析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评价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本文从林西县实际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生态治理需要,从成因与表征两个方面选用了气候、地形、营力、经济发展等8个要素18个具体指标来构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定量确定了林西县生态脆弱程度,提出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等级划分方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角度深入剖析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形成机制;结合MODIS遥感定量分析,从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两个方面分析验证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林西县以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技术措施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林西县继续深化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同时也积极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促进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以林西县为典型代表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分别为:微度脆弱、低度脆弱、中度脆弱、高度脆弱和极度脆弱。这5个等级对应的生态脆弱度指数(EVI)范围分别为:EVI低于25为微度脆弱,EVI在26-40之间为低度脆弱,EVI在41-55之间为中度脆弱,EVI在56-70之间为高度脆弱,EVI高于70为极度脆弱。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林西县的生态脆弱度指数值为41.59,属于中度脆弱等级,且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中高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微度和低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生态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林西县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不仅空间差异大,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密切相关。2000-2009年间,林西县的全县平均植被指数NDVI值为0.59,最大值是2004年的0.68,最小值是2000年的0.42,高低相差达0.26。植被指数NDVI越大,表示绿色植被越多,因而也意味着生态系统越健康。2000-2009年间林西县全县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63,最高是2004年,达到0.77,而最低是2000年,只有0.39,与最高的2004年相差达1倍。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巨大振荡,说明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受到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影响,是脆弱性较大的表现。林西县近年来的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实践,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包括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退化和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以及优良牧草种植繁育等。分别实施了干旱山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建植、低山丘陵区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植和河谷平川区优质草产品高效生产基地建植技术措施,重点发展了寒旱区尖叶胡枝子栽培、沙化地柠条锦鸡儿栽培、退化耕地粮草混播人工草地建植、高寒区优质高产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草地建植等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推进林西县生态治理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不仅增加了就业,拉动了地方经济,而且提高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近年来林西县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很快,2008年与2000年相比,分别实现了57%和88%的涨幅。退耕还草工程对林西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影响,人工草地建植不断增加,牧草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过去的5.3%增加到25.0%,上升了近20.0%,经济作物占耕地的比重由原来的8.3%增加到13.3%,而粮食作物占耕地比重则相应地降低了24.7%。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还加强了林西县当地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经营水平,带动了当地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长远来看,是有效保障当地生态安全,降低生态脆弱性,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实施,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有较全面转变,但是重点区域的草畜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总之,本项研究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根据植被在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中的高度重要性,创造性地尝试从植被覆盖的角度来分析验证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发展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技术与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王生霞[10](2010)在《绿洲沙漠化地区生态产业模式研究 ——以民勤绿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勤绿洲作为我国北方的生态脆弱地区,维系着整个区域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勤绿洲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众所周知,探索能够适应当地环境变化条件下的绿洲经济模式,寻找适应绿洲沙漠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是相关学科研究者们急需解决的具有时效性的应用性课题。本文基于国内外生态产业研究进展,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农村社区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通过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社区村民代表大会等途径获取研究区域内精准的一手资料,再利用统计年鉴、政府部门资料等二手数据信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研究区域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传统的产业经济模式在当地不可持续发展,而科研机构通过实地调研提出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生态产业模式的参与式发展战略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需求。该新型发展战略综合了现代高新科技和当地乡土地理精华,通过运用参与式方法对比分析生态产业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效益,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产业模式的经济和综合效益均高于当地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明显的是生态第一产业中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的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粮经作物种植,全年植被覆盖率大大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减少,生态用水结构合理化,社区农户对该模式满意度很高,综合效益达到最大。(2)生态产业模式的实施利于农村社区和谐和县域经济发展。生态产业模式的实施,使当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同时,符合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其次,生态产业模式的实施降低了劳动强度,扩大了生态补偿范围,有助于缩小社区收入差异、拓宽致富渠道,对于构建和谐社区、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有重要意义。(3)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民勤绿洲独特而又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拓宽了利润空间,提高了经济收入,生态环境也得到大大改善。以上结论的得出更加有力地说明了在当地推广发展生态产业模式参与式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二、墨江县生态建设应从退耕还草产业起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墨江县生态建设应从退耕还草产业起步(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基于青海省X自治县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贫困
        (二)民族地区
        (三)精准扶贫
    二、理论基础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
        (二)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三)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X自治县精准扶贫的举措及成效
    一、青海省X自治县概况
        (一)青海省X自治县基本县情
        (二)青海省X自治县贫困状况及变化
    二、青海省X自治县精准扶贫的举措
        (一)旅游+扶贫
        (二)兜底+扶贫
        (三)新业态+扶贫
        (四)拉面+扶贫
    三、青海省X自治县精准扶贫的成效
        (一)贫困人群的经济收入显着增加
        (二)生活基础设施与用品明显改善
        (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卓越成效
        (四)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提高
第四章 青海省X自治县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
    一、精英俘获:扶贫资源被掠夺侵蚀
    二、外部依赖:依赖性返贫现象滋生
    三、话语权缺失:扶贫目标与需求偏离
    四、代际传递:人力资本有效积累缺乏
第五章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指向
    一、加强法治建设,防止精英腐败
        (一)加强扶贫领域法制建设
        (二)完善扶贫领域监督机制
        (三)深化扶贫领域法治意识
    二、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人群内生动力
        (一)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
        (二)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
        (三)健全内生动力奖惩机制
    三、增强贫困人群话语权,防止扶贫目标与需求偏离
        (一)端正并规范赋权主体的态度和行为
        (二)提升赋权对象的意识和能力
        (三)创新拓展话语渠道
    四、隔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实现人力资本有效积累
        (一)重视贫困人群子女教育
        (二)加强贫困地区成人教育
        (三)打造积极正向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行政村调查问卷
    附录B 住户问卷调查
    附录C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3)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背景
    3.3 新源县退牧还草政策实施情况
    3.4 新源县牧民定居政策实施情况
    3.5 新源县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情况
第4章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1 研究的设计
    4.2 新源县退牧还草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3 新源县牧民定居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4 新源县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综合评价分析
    5.1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草原生态保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选择
    5.3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步骤
    5.4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综合评价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2 进一步提高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公众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村级访谈提纲
附录三 生态奖补政策与各相关指标权重逻辑关系表
附录四 牧民定居和退牧还草政策与各相关指标权重逻辑关系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乡村聚落研究概述
        1.2.2 乡村聚落时空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2.3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研究
        1.2.4 沙区聚落问题的相关研究
        1.2.5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思路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生态要素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水文
        3.1.4 土壤条件
        3.1.5 植被建设
        3.1.6 土地资源
    3.2 经济社会要素
        3.2.1 产业发展
        3.2.2 人口状况
        3.2.3 农牧业现代化
        3.2.4 工业升级转型
        3.2.5 公共服务供给
    3.3 乡村聚落发展
4 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格局演变分异特征
    4.1 聚落时空演变特征
        4.1.1 规模分异
        4.1.2 分布模式演变
        4.1.3 分散度演变
    4.2 聚落格局演变与土地利用格局空间耦合关系
        4.2.1 各期聚落发展类型提取及地类间转变
        4.2.2 聚落发展过程分析
        4.2.3 聚落演变规律“谱”分析
        4.2.4 聚落演变择优类型划分
    4.3 本章小结
5 盐池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模式
    5.1 盐池县村镇综合发展过程及乡村聚落系统形态演变模式分析
        5.1.1 村镇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过程分析
        5.1.2 乡村聚落系统空间形态演变模式分析
    5.2 盐池县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划分及动态演变分析
        5.2.1 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划分
        5.2.2 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动态演变分析
    5.3 乡村聚落变迁的多元演变空间路径
    5.4 本章小结
6 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6.1 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6.1.1 地理空间要素
        6.1.2 经济社会要素
    6.2 空间分异定量成因分析
    6.3 空间结构演变驱动机制
    6.4 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盐池县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方案
    7.1 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思路与方法
        7.1.1 研究思路
        7.1.2 地理空间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过程分析
        7.2.1 乡村聚落地理空间优势度评价结果分析
        7.2.2 评价结果验证
        7.2.3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分区
        7.2.4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模式划分
        7.2.5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策略
    7.3 对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的几点思考
        7.3.1 留得住乡愁和特色,正确引导乡村聚落发展的价值取向
        7.3.2 解决农户的转型与就业问题,培育发展“新型农民”
        7.3.3 寻找适宜聚集“度”,审视乡村聚落的发展与延续
        7.3.4 统筹村域相关发展规划,引导乡村聚落空间顶层设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屏障及其建设研究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研究
        1.2.3 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1.2.4 发展趋势及未来需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第二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概况
    2.1 基本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DEM与水系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基本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与社会人口
        2.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3 主要生态与水问题
        2.3.1 主要生态问题
        2.3.2 主要水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水文演变规律
    3.1 基于遥感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区域生态演变规律
        3.1.1 区域植被NDVI时空演变规律
        3.1.2 区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规律
        3.1.3 区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
    3.2 基于观测资料的水文演变规律
        3.2.1 降水时空演变规律
        3.2.2 蒸发时空演变规律
        3.2.3 典型河道断面径流变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建设规划
    4.1 区位特征
    4.2 功能识别
        4.2.1 生态功能分区
        4.2.2 生态服务功能辨识
        4.2.3 生态屏障建设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4.3 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范围
        4.3.1 确定沿江经济带规划范围
        4.3.2 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
    4.4 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方案
        4.4.1 方案一:退耕还林
        4.4.2 方案二:退耕还草
        4.4.3 方案三:坡度分级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5.1 生态服务功能辨析
    5.2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及当量值确定
        5.2.1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5.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当量确定
    5.3 方案核算与方案比选
        5.3.1 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3.2 方案对比与推荐方案生成
        5.3.3 推荐方案下的生态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
    6.1 评价方法
    6.2 平台构建
        6.2.1 模型原理及其结构
        6.2.2 模型输入数据(文件)及其格式处理
    6.3 模型率定/验证及其适用性分析
        6.3.1 流域空间离散化处理
        6.3.2 模型参数率定/验证结果及适用性分析
    6.4 生态屏障建设对区域水文效应分析
        6.4.1 生态屏障建设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6.4.2 生态屏障建设对蒸散发的影响
        6.4.3 生态屏障建设对壤中流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EI 6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
    正在审稿中的学术论文(SCI 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攻读硕士期间发明的专利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8)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牧交错带的范围界定
        1.2.2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问题
        1.2.3 对生态脆弱性的认识
        1.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1.2.5 生态脆弱性治理
        1.2.6 林西县生态治理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途径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土壤类型
        2.1.3 气候
        2.1.4 水文水资源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生态环境状况
        2.3.1 生态环境问题
        2.3.2 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3.1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脆弱性的基本概念
        3.1.2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成因理论
    3.2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2.1 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
        3.2.2 综合型指标体系
        3.2.3 评价原则
    3.3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3.3.1 模糊评价方法
        3.3.2 层次分析评价法
        3.3.3 主成分分析法
        3.3.4 灰色关联评价法
        3.3.5 生态脆弱性指数评价法
        3.3.6 指数指标法
        3.3.7 综合评价法
        3.3.8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4.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4.1.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思路与方法
        4.1.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1.4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因子权重确定
        4.1.5 生态脆弱性分级
        4.1.6 遥感植被指数在验证生态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4.1.7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关系分析
    4.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4.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2.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为中等
        4.2.3 态脆弱性时空变化
        4.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的验证
        4.2.5 生态脆弱性与周边比较
    4.3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成因分析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脆弱性
        4.3.2 区域气候变化与生态脆弱性
        4.3.3 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脆弱性
        4.3.4 畜牧业发展与生态脆弱性
    4.4 林西县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4.4.1 植被指数与生态脆弱性
        4.4.2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
    5.1 退耕还草技术优化组合
    5.2 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
    5.3 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
    5.4 退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5.5 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评价
    6.1 退耕还草工程与社会经济发展
        6.1.1 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
        6.1.2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6.1.3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6.2 退耕还草工程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6.2.1 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与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6.2.2 人工种植牧草的生态效益
        6.2.3 牧草对土壤肥力及后作产量影响
        6.2.4 退耕还草工程优化种植业结构
    6.3 耕还草工程与畜牧业发展
        6.3.1 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6.3.2 林西县饲草料生产现状
        6.3.3 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6.3.4 植树与种草效益比较分析
        6.3.5 解决草畜失衡的方法和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本研究的附图和附表
作者简历

(10)绿洲沙漠化地区生态产业模式研究 ——以民勤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依据
        1.1 选题意义
        1.2 民勤绿洲沙漠化地区农村社区研究意义与适用理论
    2.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
    3. 国内外生态产业研究进展
    4. 论文特色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1. 自然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土壤植被
        1.3 气象
        1.4 水文
    2. 社会经济概况
    3. 生态建设概况
    4. 水资源利用概况
第三章 生态产业基础研究理论
    1. 生态产业基础理论
        1.1 生态第一产业
        1.2 生态第二产业
        1.3 生态第三产业
    2. 生态产业模式建设
        2.1 生态第一产业
        2.2 生态第二产业
        2.3 生态第三产业
第四章 研究区内生态产业发展现状
    1. 生态第一产业
        1.1 生态第一产业发展SWOT分析
        1.2 生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1.3 生态第一产业模式
        1.4 典型案例
        1.5 存在问题
    2. 生态第二产业
        2.1 生态第二产业典型案例
        2.2 存在问题
    3. 生态第三产业
        3.1 生态旅游
        3.2 生态物流
        3.3 存在问题
    4. 产业关联
第五章 生态产业模式的参与式发展实践
    1. 引入参与式理念
    2. 以社区(或主要利益群体)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模式参与式发展实践
        2.1 组建社区小组
        2.2 社区需求识别
        2.3 参与式规划与设计
        2.4 实施与管理
        2.5 监测与评估
        2.6 可持续发展管理
第六章 民勤绿洲沙漠化地区生态产业模式效益评估
    1. 生态第一产业
        1.1 经济效益
        1.2 生态效益
        1.3 社会效益
    2. 生态第二产业
        2.1 经济效益
        2.2 生态效益
        2.3 社会效益
    3. 生态第三产业
第七章 研究区域生态产业模式的参与式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1. 生态产业模式参与式发展战略规划原则
    2. 研究区域的生态产业模式参与式发展战略规划
        2.1 生态第一产业
        2.2 生态第二产业
        2.3 生态第三产业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1. 基本结论
        1.1 生态第一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主)
        1.2 生态第二产业(以生态农业产品加工业为主)
        1.3 生态第三产业(以生态物流、生态旅游为主)
    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主要参与项目
致谢

四、墨江县生态建设应从退耕还草产业起步(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基于青海省X自治县的实证考察[D]. 孙琪. 河南大学, 2020(02)
  • [3]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评价研究[D]. 也尔那孜·玉山艾力.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3)
  • [4]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与优化研究[D]. 王曼曼.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5]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D]. 于志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6(02)
  •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8]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9]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D]. 魏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1)
  • [10]绿洲沙漠化地区生态产业模式研究 ——以民勤绿洲为例[D]. 王生霞. 兰州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墨江县生态建设要从退耕还草产业入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