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要交通道路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重庆市主要交通道路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一、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空气污染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鞠蕊[1](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绿化景观评价及营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周鞠蕊[3](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绿化景观评价及营造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况桃[4](2021)在《基于LUR模型探讨重庆市主城区孕期大气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重庆市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2.5 um,PM2.5)、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2)浓度预测的土地利用回归(land use regression,LUR)模型,用于孕妇的个体暴露估计。(2)分析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整个孕期PM2.5、NO2暴露与早产、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巨大儿、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等4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1)基于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16个常规空气质量监测点的PM2.5和NO2监测数据以及这些监测点周围的土地利用、道路、人口、高程、植被覆盖等地理信息数据,用多元逐步回归构建PM2.5和NO2的LUR模型,并用留一法交叉验证(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LOOCV)对模型进行验证。(2)利用已构建的PM2.5和NO2的LUR模型,根据孕妇的家庭住址和时间调整因子对每个孕妇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整个孕期的暴露水平进行估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探讨两种污染物在各妊娠期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双污染物模型探讨PM2.5和NO2两种污染物共暴露的潜在混杂,分层分析探讨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1)在PM2.5的LUR模型中纳入了PSTTM_500m和Rural_5000m两个变量,变量系数分别为0.75×10-3和-0.49×10-1,在NO2的LUR模型纳入了PSTTM_500m和NDVI_5000m两个变量,变量系数分别为0.18×10-2和-0.38×10-2,所有模型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均小于3。PM2.5和NO2 LUR模型的调整R2分别为0.75、0.67,LOOCV R2分别为0.59、0.57,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1.71、5.3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妊娠中期PM2.5暴露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水平,SGA的发生风险上升39%(比值比(odds ratio,OR)=1.39(1.03,1.87))。妊娠晚期NO2暴露每增加一个IQR水平,SGA的发生风险上升42%(OR=1.42(1.06,1.95))。此外,我们按照各个妊娠时期的暴露水平将孕妇四等分组,以最低暴露组为参考,分析最高暴露组与SGA关联,结果与暴露变量为连续性变量时的分析结果一致:同样显示妊娠中期PM2.5暴露、妊娠晚期NO2暴露会增加SGA的发生风险。双污染物模型也显示类似的结果。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只在男性胎儿亚组发现暴露与SGA有统计学关联,以最低暴露组为参考,妊娠中期PM2.5最高暴露组、妊娠晚期NO2最高暴露组发生SGA的风险显着增加。研究没有发现孕期PM2.5、NO2暴露与早产、GDM、巨大儿这3个不良妊娠结局有统计学关联。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LUR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用于污染物的个体暴露估计,可以为后期重庆市PM2.5、NO2暴露与健康结局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很好的支持。(2)孕期PM2.5暴露、NO2暴露与早产、巨大儿和GDM这三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无统计学关联,但妊娠中期PM2.5、妊娠晚期NO2的暴露与SGA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胎儿性别是影响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SGA关联的重要因素,男性胎儿易感。

杨阳[5](2020)在《重庆市主城区孕妇居住地交通暴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已成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更是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孕期暴露于较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物中可能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重庆是有名的“雾都”,近年来虽然对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大气质量有较好改善,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大气可吸入颗粒的指数负荷比重增加,汽车尾气对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贡献值增幅最明显。重庆别称“山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且目前重庆还缺乏交通性相关污染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有探索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产检的孕早期孕妇703人的相关信息,根据孕妇居住地与主干道距离将孕妇分为两组,距离≥250米组共618人,距离<250米组共85人,随访孕妇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妇居住地离主干道距离与早产、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的关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孕妇居住地离主干道距离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的关系。结果:以孕妇住址离主干道距离≥250米为对照,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民族、家庭收入、吸烟和和教育水平)后,孕妇住址离主干道距离<250米不是早产(OR=0.669,95%CI=0.1532.972,P=0.593)、妊娠期糖尿病(OR=0.784,95%CI=0.4541.353,P=0.382)、胎膜早破(OR=1.120,95%CI=0.6721.867,P=0.664)、低出生体重儿(OR=1.626,95%CI=0.4555.809,P=0.454)及巨大儿(OR=1.932,95%CI=0.7634.890,P=0.165)的危险因素,也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OR=0.037,95%CI=-49.746146.518,P=0.333)和身长(OR=0.009,95%CI=-0.3500.445,P=0.813)。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孕妇家庭住址与主干道距离<250米不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申洁[6](2019)在《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全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全面多元的民生需求。人民期待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因此城市环境质量的品质化发展成为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化发展和机动车的广泛普及,车行交通逐渐替代了步行交通,环境污染以及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城市是我国人口最大聚集地,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住区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起止之地,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细胞。步行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品质及居民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代表居民生活和出行质量的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成为城乡规划学及其他学科研究新的重要领域。城市规划是规划工作的传统领域,宜乎因势利导,进一步强化住区规划做精做细的设计理念,是提升住区品质的根本问题。品质是多元多层级的,不同阶层人群有不同的愿望和需求,如何更好的响应居民的需求。这将是今后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重心,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住区这一中微观层面出发,基于建成环境如何适应居民步行出行需求开展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五种类型为例,利用GIS和现场踏勘以及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建成环境步行性相关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联合Pearson相关性和Kano模型及IPA修正法,分析出影响不同类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优先需求”因素,进而提出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差异化规划策略。为改善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条件,提升居民步行出行频率和意愿,推动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以及对现阶段住区规划建设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马克思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社会生态学、魅力质量理论等相关理论中人的需求与建成环境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尝试提出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将居民对建成环境步行性的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维度五种层级,对应于居民步行目的地可达性需求,步行路径便利性需求、步行交通安全性需求、步行社会交往性需求、步行环境审美性需求五种需求层级展开,这为研究需求影响因素的选取以及各因素的表征等提供理论基础。在理论指引下总结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选取高频需求因素,采用德尔菲法和经过小组讨论初步选定5个目标层下的12个准侧层,共50个需求因素。(2)依据武汉市城市住区发展时间脉络及特征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针对五类城市住区居民进行社会属性特征调查、居民对现状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调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素测度数据进行统计。通过联合Pearson相关性、kano模型及IPA修正分析法逐步筛选,发现五类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优先需求”因素影响程度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更为深入和准确的确定五类住区居民对建成环境步行性有着较高需求但实际表现不好,且与步行出行频次强相关的“优先需求”因素和亟待改善的需求层级。研究发现,“社交性需求”属于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改善需求;“审美性需求”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改善需求;“安全性需求”属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改善需求;“便利性需求”属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改善需求;“可达性需求”属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改善需求。(3)依据五类住区不同的“优先需求”因素,对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进行需求评价。研究发现,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902,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三德里、鼎余里、延昌里、联保里、积庆里、昙华林住区,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859,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工人新村、仁寿小区、知音西苑、电力新村、117街坊、汽发小区、五环小区,说明这7个住区是改善重点。改革开放时期的老旧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94,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湖边坊小区、劳动小区、七里一村小区、胭脂路小区、卧佛庵小区、新桥小区,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市场经济初期的新建经济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64,低于均值的有花园一期、富强天嘉园、汉博佳园、复地翠微新城、江南春城二期、华大家园,说明这6个住区是改善重点。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的新建高档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综合指数为0.748,低于均值不满足需求的有百步亭现代城2区、晋合金桥世家、广电兰亭熙园、世贸锦绣三期、东湖尚郡,说明这5个住区是改善重点。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差异化的规划策略,以期满足五种类型住区居民对步行出行差异化需求。本文从居民需求的视角对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展开研究,试图建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体系及定量的评价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武汉市五种不同住区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并丰富了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相关研究的视角和思路,对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建设完善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本次研究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步行出行目的对建成环境步行性的需求、不同住区类型研究的扩展、多种综合因素的探讨以及优化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规划策略仍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深化。

陈世峰[7](2019)在《城市格局演变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武汉、南京、重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日益扩张,导致市域范围内空气质量恶化。从总体城市设计的市级控导体系角度控制城市空间格局以及景观格局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提升尤为关键。本文主要通过空间格局中的建设用地覆盖度、建设用地形态相关指标,景观格局中的植被覆盖度、景观形态指标探究城市格局和空气质量的的关系。利用遥感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分析对象,以武汉市、南京市、重庆市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软件Envi对Landsat数据进行城市空间格局以及景观格局相关指标的提取。利用已被其他学者证明能够有效反映污染物浓度且空间分辨率更高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遥感数据表征城市污染物浓度分布。并且基于软件Envi中对MODIS气溶胶数据反演,同时结合Arcgis进行空间数据匹配和提取分析。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及前期指标筛选,城市空间格局中主要探讨建设用地覆盖度(CONcov)以及建设形态指标中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SHAPEmn)、聚合度指数(AI)、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格局中主要探讨植被覆盖度(VEGcov)、以及景观生态指数中的景观形状指数(LSI)、蔓延度指数(CONTAG)、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首先,将城市格局指标与AOD双变量分析,得到每个指标与AOD的相关系数。密度类指标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优势度类指标、形状类指标、结构类指标,其中空间格局的平均相关性系数比景观格局高。其次,为了避免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和干扰,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与AOD多元回归,得到各个指标的AOD贡献率和AOD影响模型。密度类指标中CONcov的贡献率逐年增加,而VEGcov的贡献率逐年降低。形状类指标贡献率的逐年降低,但整体贡献率较高。结构类指标保持着稳定且较低的贡献率水平。优势度类指标具有较高的贡献率,仅次于密度类指标。综合平均三市格局指标对影响因子贡献率分析,CONcov,VEGcov,LPI,SHAPEmn,AI,LSI,SHDI,CONTAG的AOD城市格局贡献率分配比例依次是23.2%、16.4%、15.8%、12.6%、10.1%、9.6%、7.3%、5.0%。再次,通过分析局部空间相关性的Moran’I变化,并且基于地理加权回归得到表征空间异质性的标准残差,可以发现城市AOD分布趋于匀质化,且主城区比边缘区的建设用地气溶胶粒子的排放贡献值更大,趋势愈加明显。针对最大贡献率的CONcov,VEGcov,根据行政区划分析建设用地、植被面积的变化对AOD的影响,分析覆盖度对AOD的时空影响。最后,从街区尺度选取城市格局指标分布图上数值较高和较低区域,对比AOD结果、指标计算结果、斑块特征,发现建设用地斑块与景观斑块的形状破碎度皆会对增加AOD,建设用地斑块的高延展性和高整体性会降低AOD,景观斑块的高延展性和高多样性会增加AOD。该研究成果可为总体城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结构、公共空间体系、景观结构提供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建设意见以及数据支持,为城市设计在空气质量治理方面给出部分建议。

吕改艳[8](2019)在《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情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交通运输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的主要因素。研究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识别主要污染来源、科学评估机动车尾气控制措施的污染减排量等,对制订出本地更具针对性、精准化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改善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技术基础。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车辆检测站的检测数据与交通路口的动态交通流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国际机动车排放模型(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 Model)结合道路长度计算了在主城区内环以内和内环以外的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共6类道路不同类型机动车尾气中CO、VOCs、NOx、PM10排放量,并分析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通过对污染物的分配建立了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清单,并采用大气扩散模型ADMS-Urban对机动车NOx排放清单进行了验证。最后以2017年为基准年,计算了目标年2022年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结合重庆未来在结构、管理和工程三方面采取的减排措施计算了各项措施的减排量,并设计了机动车污染物不同减排情景,分别是现有控制情景和七种强化控制情景(尾号限行、淘汰老旧车辆、严格在用车排放标准以及三项措施的各种组合),评估了不同减排情景的污染物减排效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重庆市主城区2017年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CO、VOCs、NOx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为23.0×104、1.3×104、4.2×104和0.4×104吨。小型客车、轻型货车和重型货车三类车辆的污染物排放量占机动车总排放量的86.0%左右,其中小型客车的CO、VOCs和NOx排放分担率较高,分别为54.4%、55.6%和30.4%;重型货车的PM10和NOx排放分担率较高,为59.2%和31.8%;轻型货车对四种污染物均有较高贡献,其对CO、VOCs、NOx和PM10的分担率分别为24.91%、24.34%、23.33%和18.22%。(2)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在快速路和主干道排放量较大,空间排放强度呈现出主城区内环以内向城区外递减的趋势,但在内环以外的次干道PM10和NOx排放强度较高。通过ADMS-Urban模型对NOx排放清单扩散的模拟值与主城区27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值相比,二者相关性较好,说明排放清单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3)预计到2022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CO、VOCs、NOx和PM10排放量分别达到:39.0×104、2.1×104、5.9×104和0.5×104吨,相较于2017年,污染物排放量增长明显。要将主城区机动车各污染物排放控制在2017年的水平,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化控制措施,根据不同的强化控制措施构成不同的减排情景。其中单项强化控制措施(强化情景3)减排效果最好的为严格在用车限值标准,其对四种污染物的平均减排比例为28.5%。三项强化控制措施(强化情景7)同时进行时,对四类污染物的减排比例均大于34.4%。

朱茜[9](2019)在《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山地城市对城市发展用地的需求快速增长,沟谷地、坡地等特殊地形被纳入城市建设的范围。山地地区环境复杂、敏感而又资源丰富,这对山地城市建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沟谷地形具有独特的小生境,在不同区域的发育状况、形态特征、生态环境状况等都不尽相同。沟谷地独特的凹空间属性对打造城市景观有利,但同时其特殊的生态过程会对城市建设开发产生制约,一旦不合理开发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诱发自然灾害。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如何对这些区域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从沟谷地本身的生态过程出发,构建从生态分析到规划策略响应的思维框架非常重要。基于以上背景,通过查阅整理与沟谷及沟谷相关概念研究的文献资料、理论着作和学位论文等,梳理国内外有关沟谷地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进展,分析发现聚焦在城市建设适应沟谷地形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视角如公园、传统民居、排水策略等利用方式,缺失从沟谷本身的生态特征及生态过程出发的研究。于是,本文选取西南山地城市的沟谷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从沟谷地带的概念及生态特征研究出发,从地貌学上沟谷的最本质形成原因及发育过程入手,对沟谷地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然后通过选取关键因子对沟谷地的生态特征作了全面的阐述,对其生态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随后本文按照评价——影响——分类的思路,以前文生态分析为基础,分析总结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特征、进行生态评价,从沟谷地形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入手,将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分为防治型、保育型及利用型;接着针对利用型的沟谷,提出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原则及规划策略,并从土地利用、景观系统、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四个要素,对利用型沟谷的城市空间模式、水平及垂直方向上沟谷不同段位的规划策略进行了探究。最后,文章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片区北泉村内的稳定期沟谷为例,将沟谷分为沟口段、沟中段、沟头段,应用基于生态过程的规划策略分析方法,并针对沟中段的场地进行改造设计。本文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沟谷地的生态认知。以地貌学的角度切入,探讨了本文定义范围内沟谷地的形态特征、形成过程以及从规模大小、发育阶段和形成部位的分类。参考沟谷发育的控制因子,选取沟谷地发育中较为重要的气候、土壤与岩石性质、水文、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等6个影响因子,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因子相互影响产生的生态过程,包括风蚀、水蚀、动植物作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便于后续研究的展开。第二部分以前文的生态分析作为基础,探讨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生态过程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西南山地环境复杂脆弱、沟谷众多地形破碎、局地气候差异巨大、地质灾害发生率高,通过对不同发育状态和表征的沟谷进行敏感性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并进行分级;当沟谷地涉及到城市建设时,其地形和由于特殊地形产生的生态过程对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影响较大,包括地形对城市建设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沟谷生态因子对城市建设的约束和生态过程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按照影响程度和开发强度,将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分为防治型沟谷、保育型沟谷和利用型沟谷,并分别进行引导:防治型——沟谷排水策略、保育型——沟谷绿地开发、利用型沟谷——沟谷城镇开发;这一部分是按照评价——影响——分类的逻辑进行的。第三部分即是针对利用型沟谷的利用策略。首先提出以山水格局——城市设计——空间布局的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原则。根据利用型沟谷在城市建设中与建设用地不同的区位关系及利用强度的不同,在城市尺度上提出沟谷地带城市建设的基本空间模式,分为带型发展、串珠式发展和组团式发展;由于沟谷地特殊地形下,在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部位的生态特征及生态过程都有较大差异,在场地尺度上提出按照水平方向(沟口、沟中、沟头)和垂直方向(沟底地、沟坡地、沟间地)进行分段;接着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沟谷场地分段上,对适应沟谷不同地段生态过程的土地利用、景观系统、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四个方面,提出不同的规划利用策略。总结而言,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在于生态过程分析——规划策略研究的思路转换,通过对生态学相关理论和生态适应性方法的探索,从规划学的角度探索山地特殊地形城市建设与地形及生态过程的相互适应关系,旨在构建一个适用的生态与规划转换的思维模式,并完善补充西南山地特殊地形的规划利用策略体系。沟谷地带通常对城市用地有阻碍作用,但是随着山地城市的用地扩张,许多沟谷地段被纳入城市建设。本文期望以适应生态过程的分析视角,探寻沟谷地在城市建设中更多积极的建设可能性,希望能为西南山地城市的沟谷地带保护与利用发展提供一点粗浅的参考。

王豪[10](2019)在《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环境噪声对于居住区的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改善和提高居住区的声环境,已成为实现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亦是绿色建筑设计最关注的范畴之一。重庆是一座典型山地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貌梯度特征,其居住小区往往面临更复杂的噪声源,其声环境也更为恶劣。本文以重庆市典型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对既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综述,采用现场实测调研、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计算机软件模拟等方法,对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适宜于重庆地区的居住小区降噪策略,从声环境优化视角下为重庆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优化改造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对重庆市居住小区特征及噪声源进行了分析,筛选出14个典型居住小区进行大范围问卷调查,总结受访者对调研小区的主观声评价,并探究声环境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居住年限及沿街开窗等居住特征与居住小区的主观声评价相关性显着。优选棕榈泉国际花园小区进行声漫步实验,通过调研团体对声漫步路线9个独立声景点的实地测评,对居住小区的声喜好以及声景和视觉景观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统计研究。针对前期调研统计的重庆市居住小区主要噪声源展开现场实测,探究噪声源特性。开展各等级道路24h交通噪声连续测量,并沿道路两侧及临街建筑和内部建筑垂直高度上布置多测点短时测量,探究交通噪声水平及垂直方向传播规律。同时对轨道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及广场舞噪声的声源特性及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实测研究。基于调研和实测研究建立典型居住小区的声学模型,并利用实测结果对Cadna/A软件模型进行验证。结合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对居住小区的声场分布特征及降噪策略展开研究,集中探讨道路退距、声屏障设计、小区绿化以及声景设计等降噪策略的有效性及应用实例。提出针对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声环境主观评价结果,提出营建符合人们心理层面需求的舒适居住区声环境设计策略。

二、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空气污染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空气污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基于LUR模型探讨重庆市主城区孕期大气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LUR暴露估计模型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述
        1.2 模型变量生成
        1.3 模型的构建
        1.4 模型的验证
    2 结果
        2.1 各监测站点污染物浓度数据的基本情况
        2.2 预测变量的基本情况
        2.3 LUR模型建立和验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大气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孕期的暴露估计
        1.3 不良妊娠结局
        1.4 协变量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队列情况
        2.2 队列人群的基本特征
        2.3 研究对象孕期的暴露情况
        2.4 大气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
    3 讨论
    4 小结
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土地利用回归模型探讨空气污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系统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重庆市主城区孕妇居住地交通暴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来源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空气污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论文选题及数据来源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论文架构
    1.7 创新之处
2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与优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学科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研究
    2.2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2.3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方法研究
    2.4 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规划策略
    2.5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既有研究总结与评述
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理论与解析
    3.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3.2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分析
    3.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理论因素选取
    3.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理论的因素释义
    3.5 本章小结
4 武汉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的实地调查与分析
    4.1 城市住区样本选取及分类
    4.2 城市住区样本统计描述
    4.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相关性分析
    4.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Kano和 IPA修正分析
    4.5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优先需求”因素确定
    4.6 本章小结
5 武汉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的实证分析与优化策略
    5.1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方法
    5.2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
    5.3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结果分析
    5.4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规划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一 国外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附录二 国内建成环境步行性影响因素研究
附录三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客观评价相关量表基本信息及重要影响因素
附录四 城市建成环境步行性主观评价相关量表基本信息及重要影响因素
附录五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因素频次统计
附录六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需求因素德尔菲调查表
附录七 第一轮德尔菲法删除34个指标统计表
附录八 第二轮德尔菲法删除9个指标统计表
附录九 60个样本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物质需求因素特征统计表
附录十 60个样本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精神需求因素特征统计表
附录十一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精神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十二 问卷回收情况
附录十三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物质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十四 五类住区KANO模型数据统计
附录十五 五类住区IPA修正法数据统计
附录十六 优先需求因素权重的居民调查问卷

(7)城市格局演变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武汉、南京、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格局演变相关研究
        1.3.2 城市格局指标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相关研究
        1.3.3 城市用地类型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城市格局相关指标
        1.4.2 气溶胶相关指标
        1.4.3 案例城市的选取
        1.4.4 研究范围的选取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市格局演变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机制
    2.1 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城市格局主要指标
        2.1.1 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格局主要指标
        2.1.2 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景观格局主要指标
    2.2 时序变化下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指标模型理论分析
        2.2.1 典型时间节点的选取
        2.2.2 城市格局指标自相关性
        2.2.3 城市格局指标主成分提取
        2.2.4 城市格局指标与气溶胶光学厚度主成分回归
        2.2.5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与异质性
    2.3 本章小结
3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数据反演
    3.1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气象影响因素及数据反演方法
        3.1.1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气象影响因素
        3.1.2 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反演方法
        3.1.3 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校正
    3.2 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反演分布特征
        3.2.1 武汉市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特征
        3.2.2 南京市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特征
        3.2.3 重庆市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格局主要指标的数据提取与特征分析
    4.1 空间格局指标的数据提取与特征分析
        4.1.1 建设用地覆盖度与形态指标提取
        4.1.2 城市建设用地形态演变的分形维数测算
    4.2 景观格局指标的数据提取与特征分析
        4.2.1 植被覆盖度与景观形态指标提取
        4.2.2 城市景观要素特征及变化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格局主要指标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5.1 城市格局指标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贡献率分析
        5.1.1 城市格局指标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单向影响分析
        5.1.2 城市格局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影响指标的主成分提取
        5.1.3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主要影响指标回归模型建立
        5.1.4 最大贡献率指标时空分布特征
    5.2 城市格局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影响的主要指标时空特征
        5.2.1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局部空间异质性
        5.2.2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
    5.3 城市格局指标典型区域特征分析
        5.3.1 街区尺度典型区域数值特征
        5.3.2 不同类型指标的斑块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后续研究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与理论局限性
致谢
附录
    附录1 Landsat数据产品信息表
    附录2 MODIS气溶胶产品信息表
    附录3 主成分分析中自变量相关矩阵和方差贡献率表

(8)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情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机动车排放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1.2.1 机动车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1.2.2 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进展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与基础数据分析
    2.1 模型选择
    2.2 IVE模型介绍
        2.2.1 模型架构
        2.2.2 模型计算过程
        2.2.3 比功率分布
        2.2.4 操作界面
    2.3 模型基础数据分析
        2.3.1 车辆分类依据
        2.3.2 车队数据
        2.3.3 活动水平数据
        2.3.4 其他基础数据
    2.4 本章小结
3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3.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1.1 计算方法
        3.1.2 计算结果分析
    3.2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3.2.1 道路排放强度
        3.2.2 分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3.2.3 分车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
        3.2.4 机动车排放因子特征
    3.3 不确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及验证
    4.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
        4.1.1 排放量时空分配
        4.1.2 排放清单结果
    4.2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验证
        4.2.1 模型参数设置
        4.2.2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控制措施及减排情景研究
    5.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增量预测
        5.1.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预测
        5.1.2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5.2 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5.2.1 结构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5.2.2 管理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5.2.3 工程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5.2.4 控制措施减排量比较
    5.3 不同控制情景下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预测
        5.3.1 现有控制情景
        5.3.2 不同强化控制情景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1.1.2 地形地貌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和机遇
        1.1.3 生态适应观在山地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1.1.4 西南地区在全国山地城市研究中的典型性
    1.2 概念界定
        1.2.1 西南地区
        1.2.2 山地城市
        1.2.3 沟谷地形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沟谷地保护与利用概述
    2.1 沟谷地保护与利用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其他相关理论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城市
        2.2.4 生态敏感区研究
        2.2.5 生态适应性研究
    2.3 小结
3 沟谷地的生态认知
    3.1 沟谷地特征总述
        3.1.1 沟谷地的形态特征
        3.1.2 沟谷地的形成过程
        3.1.3 沟谷地的分类
    3.2 沟谷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
        3.2.1 气候
        3.2.2 土壤与岩石性质
        3.2.3 水文
        3.2.4 地形地貌
        3.2.5 植被
        3.2.6 土地利用
    3.3 沟谷地自然生态过程演化
    3.4 小结
4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分类
    4.1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生态环境特征总结及评价
        4.1.1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概况
        4.1.2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生态环境特征总结
        4.1.3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的生态评价
    4.2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2.1 沟谷地带人文生态过程分析
        4.2.2 沟谷地形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2.3 沟谷地生态过程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3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保护与利用分类引导
        4.3.1 防治型沟谷——沟谷排水策略
        4.3.2 保育型沟谷——沟谷绿地开发
        4.3.3 利用型沟谷——沟谷城镇开发
    4.4 小结
5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利用规划策略
    5.1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带规划原则
        5.1.1 构建人与自然整体协调的山水空间格局
        5.1.2 遵循经济社会环境良性互动的城市设计原则
        5.1.3 适应山地地域特色的场地空间布局
    5.2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带城市基本空间模式
        5.2.1 带型发展
        5.2.2 串珠式发展
        5.2.3 组团式发展
    5.3 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带分段规划策略
        5.3.1 利用型沟谷防灾对策
        5.3.2 水平分段规划策略
        5.3.3 垂直分段规划策略
    5.4 小结
6 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形规划案例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北泉村沟谷地为例
    6.1 研究概况
        6.1.1 用地概况
        6.1.2 研究范围
        6.1.3 研究意义
    6.2 北泉村沟谷地规划生态过程分析
        6.2.1 北泉村沟谷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6.2.2 北泉村沟谷地生态过程分析
    6.3 适应生态过程的北泉村沟谷地分类引导与分段规划策略
        6.3.1 沟谷对建设的影响及分类
        6.3.2 沟谷分段利用策略
        6.3.3 沟谷场地改造设计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居住区声环境现状及评价研究
        1.2.2 居住区噪声源特性研究
        1.2.3 居住区噪声控制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声环境理论概述
    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2.1.1 声波的描述
        2.1.2 声音的频带
        2.1.3 声音的计量
    2.2 声音传播规律
        2.2.1 声音的叠加
        2.2.2 声音的衰减
    2.3 居住区噪声及评价研究
        2.3.1 居住区噪声源分类
        2.3.2 居住区声环境评价方法及标准
    2.4 小结
3 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现状研究
    3.1 居住区声环境现状概况
        3.1.1 国外居住区声环境现状
        3.1.2 我国居住区声环境现状
        3.1.3 重庆居住区声环境现状
    3.2 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现状调研
        3.2.1 典型居住小区调研对象的选取
        3.2.2 调研问卷的设计
        3.2.3 受访者样本特征
        3.2.4 居民对声环境的主观评价分析
        3.2.5 声环境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
    3.3 重庆市居住小区声漫步实验
        3.3.1声漫步评价实验
        3.3.2 声漫步实验结果分析
        3.3.3 声景与视觉景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3.3.4 声压级与声景、视觉景观评价的相关性
        3.3.5 声喜好的主观评价
    3.4 小结
4 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实测研究
    4.1 测评方法
    4.2 道路交通噪声实测分析
        4.2.1 不同等级道路交通噪声实测
        4.2.2 居住小区道路交通噪声传播规律研究
    4.3 轨道交通噪声实测分析
    4.4 建筑施工噪声实测分析
    4.5 社会生活噪声实测分析
        4.5.1 商业经营噪声实测分析
        4.5.2 广场舞噪声实测分析
    4.6 小结
5 重庆市居住小区降噪策略研究
    5.1 典型居住小区声环境模拟及验证
        5.1.1 Cadna/A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
        5.1.2 Cadna/A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5.2 居住小区降噪策略研究
        5.2.1 噪声控制原则
        5.2.2 道路退距降噪分析
        5.2.3 声屏障降噪分析
        5.2.4 小区绿化降噪分析
        5.2.5 小区声景设计降噪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评价问卷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空气污染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绿化景观评价及营造策略研究[D]. 周鞠蕊. 西南大学, 2021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重庆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绿化景观评价及营造策略研究[D]. 周鞠蕊. 西南大学, 2021
  • [4]基于LUR模型探讨重庆市主城区孕期大气污染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D]. 况桃.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重庆市主城区孕妇居住地交通暴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D]. 杨阳.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需求视角下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申洁. 武汉大学, 2019(01)
  • [7]城市格局演变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武汉、南京、重庆为例[D]. 陈世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情景研究[D]. 吕改艳. 重庆大学, 2019(01)
  • [9]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沟谷地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策略研究[D]. 朱茜. 重庆大学, 2019(01)
  • [10]重庆市居住小区声环境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D]. 王豪.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重庆市主要交通道路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