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财务经验

商人的财务经验

一、实业家的金融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杨冬珍[1](2021)在《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1924-1994)原名阿道夫·米利班德(Adophe Miliband),英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社会学家,英国“新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享有盛名。米利班德的学术地位主要来源于其国家理论,他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承继和对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全面复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留有很大的空间。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通过对其理论相关文本的解读和分析,纵向勾勒其生成演进,横向剖析其内容特点,力求客观、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理论整体,了解其理论核心,同时亦指出其理论不足。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对其国家理论相关的一手资料进行翻译,然后通过归纳整理,对其理论不同阶段的进阶进行了概括和划分。通过对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性考察,认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以工具主义为主的分析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结构主义的观点,反对给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贴上绝对工具主义国家理论的标签。本文共设置6章,分析框架从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谈起,通过其不同时期的文章和着作来梳理其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在厘清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对其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有了清楚的认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权力精英)统治的国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控制国家的阶级与拥有资本的阶级享有共同的利益,并通过政治和裙带关系的捆绑来加强彼此的联系。将其理论核心思想与本质特征及构建方法综合整理后,再现米利班德国家理论产生之后的影响。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辩证评价,探寻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境遇中的理论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充分重视,消极方面也足以引起我们警醒。在当下,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因为两者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同时对二者的本质区别要有清醒的把握,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信心。回归实践,在现阶段的中国,必须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此,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主体部分完成。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国家理论总是具体历史条件中的国家理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是他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的产物。二战之后,英国处在巨大的变化当中,已有的观点和理论很难解释清楚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每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米利班德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对前人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国家理论,其理论主要是立足英国并对英国未来走向进行思考的理论。在现阶段、新时代的中国,最符合我国国情,并能有效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最新结合,对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曲晓燕[2](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说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龚滢[3](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邱丽媛[4](2020)在《“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蝶仙,原名陈寿嵩,字昆叔。后改名为栩,号栩园,号蝶仙,别号“天虚我生”。作为晚清文人的代表,陈蝶仙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民国时期着名的民族企业家。陈蝶仙的实业成就主要在于创立“家庭工业社”,其生产的“无敌牌”牙粉和“无敌牌”蝶霜将大量倾销的日本“金刚石”牙粉、美国“三花牌”化妆品,赶出了中国市场,为国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投入实业之前陈蝶仙的成就多在于文学创作方面,参与实业救国后,他的文学方向转为结合时事的批评性文章,所写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也会撰写实用生活科普小文、简单工业日用品制造方法、传播实业经验的“游戏文章”,主要发表于其主编的《机联会刊》(又名《机联》)。《机联会刊》这个“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为陈蝶仙的思想提供了持续而又稳定的传播途径,也正因为有此平台,“能文能武”的陈蝶仙成为民国时期资本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这类“游戏文章”所具备的特定历史观和批评价值,可以窥见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陈蝶仙所具有的独特思想特征,也有利于呈现民国时期的社会面貌,对展开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鞠斐[5](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童小璇[6](2020)在《陈嘉庚与胡文虎办报实践与思想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陈嘉庚和胡文虎是南洋声名显赫的华侨领袖,他们生在同一时代,出自同乡,在商业、社会、慈善等领域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但是他们各属南洋不同华侨族群,文化传统不同、性格也各异。他们都创办过自己报刊,所办报刊在南洋华侨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力。二人曾一度不和,在商业、社会、政治等领域针锋相对,经常通过报刊展开激烈论战。本文选取陈嘉庚与胡文虎办报领域的实践成果,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二人办报活动的始末,并且对他们的办报宗旨、新闻思想、经营方式、所持政治立场进行归纳总结与对比。继而从个人、社会环境两方面探究背后原因。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陈嘉庚与胡文虎在办报数量规模与报刊政治立场上存在差异。办报规模主要是受到二人产业分布情况与各自对报业投入情况的影响。政治立场的差异则主要来自于二人政治社会活动经验的不同。二人办报实践中也有诸多共有特征:通过报刊为实业做宣传、以商业支持报刊开支;以爱国主义为办报活动的指导思想;重视报刊的传播作用;重视新闻自由;经营有道,善用人才。探究其背后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儿时所接受的地域文化、中国传统价值观,海外创业的经历以及“海外孤儿”遭遇的影响。他们办报活动的直接目的都是产品宣传,而根本目的都源自于爱国主义。二人办报实践与思想各有千秋,各有裨益,他们通过办报实现报国理想的一腔热忱值得后人铭记和敬仰。

李韵菁[7](2019)在《基于IP的“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以及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平台。由此,全国各省市掀起特色小镇建设热潮。特色小镇的建设主要在于“特”,即差异化打造。纵观国内特色小镇,“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占据特色小镇的半壁江山,为此对该类小镇进行基于IP的品牌战略研究,传承地域文化基因,打造特色小镇品牌IP的独特优势,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在“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体验雷同、运营薄弱、传播手段传统、用户黏度走低等问题。通过研究确立IP与品牌的同质关系,提出“IP化生存是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的观点,进而从IP的角度出发,分析IP理论导入“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可能性,总结“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IP化生存的特征与IP导入“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三要素,提出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凝练“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IP的方法。其次,阐述将IP导入“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战略的原则与方法,将IP导入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运营、品牌形象等四个方面。在品牌定位层面,形成品牌的价值定位与产业定位;在品牌文化层面,围绕IP价值观体系塑造品牌文化,创作品牌IP的初始内容与人格化形象,构建品牌IP的“亚文化”圈;在品牌运营层面,培育品牌IP的粉丝,率先在粉丝层面运营品牌的内容与服务,进而利用粉丝的反向引流扩宽品牌的营销与推广圈层;在品牌形象层面,构建基于IP的产品、空间、服务三维一体的“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形象体系。至此,形成基于IP的“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战略。最后将所得研究结果,运用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特色小镇品牌建设,进行实际案例检验,找出研究结果的不足之处,指导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确立IP与品牌之间的同质关系,提出“IP化生存是品牌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的观点,并尝试运用这一理论方法初步构建基于IP的“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在互联网时代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强调小镇的差异化认知。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推进了品牌IP化生存的理论探索。对于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品牌的差异化提出具有新意的系统解决方案。

佟磊[8](2019)在《圣西门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圣西门社会理论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产生。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他们宣扬资本主义制度是理性的、正义的,并极力想把这种制度固定下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正在消逝一种制度,不可能始终不变的保持这种社会制度,它最终会走向灭亡。同时,圣西门主张,要用新的理论来代替并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可见,圣西门社会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而进行的理论批判与构建,是一种社会管理组织制度体系,旨在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改进人类命运。圣西门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从圣西门到马克思,再到中国,社会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个路径中反映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再到实践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从圣西门社会理论的相关内容切入,考察了圣西门这个人物的思想发展历程、着作评介。在此基础上,将其视角置于圣西门社会理论部分,从社会发展理论、批判理论和构建理论三个方面来探讨研究圣西门社会理论具体内容。一方面,探讨了圣西门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识,指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进程,其社会是不断向前推进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并阐述了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理论。他通过对“黄金时代”与“两个假设”问题的论证,分析得出有关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内容。例如,“黄金时代”缘起于荷马时期,是对平等、博爱、财产共有的人类社会的描绘,而后逐渐成为理想社会的代称,引领了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圣西门指出黄金时代在未来,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是深刻的,人类社会趋于进步。而“两个假设”所反映出的理论是,人类社会进步后的社会状况。未来社会的国家是要被废除、而由社会组织管理社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中体现阶级对立等思想。另一方面,本文探讨了圣西门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构建理论。圣西门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他也观察到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政治上压迫、经济上剥削、文化上不统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圣西门展开了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批判,他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价值观,还有封建的弊端,提出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对人民残酷掠夺,最后将资本主义定性为是由封建制度向实业制度过渡的社会制度。圣西门是以批判理论着称,同时也构建未来社会蓝图。实业制度就是他所设想出来的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使生产者(实业家)和学者变成统治阶级,掌握社会各个方面权力的社会制度,并辅之以新基督教为实业道德体系。其次,本文在探讨圣西门社会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圣西门社会理论的理论特征、理论贡献与局限性。一方面,圣西门的理论特征主要从圣西门相对于19世纪初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圣西门社会理论本身的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从宏观上,以大的社会理论背景入手,着重体现圣西门在理性认识、经济组织模式理解、社会历史观认识以及传统宗教认识方面的特征。从微观上,以圣西门社会理论本身的角度出发,着重体现圣西门在理论出发点、理论方法以及理论目的方面的特征。另一方面,主要研究圣西门社会理论的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圣西门社会理论贡献。圣西门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之一,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分配思想、社会管理思想、社会生产思想、教育思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思想雏形。二是研究圣西门社会理论局限性。圣西门社会理论是构建于思想领域的社会理论,但是圣西门社会理论也是是脱离社会实践、将宗教作为科学的社会理论,对无产阶级力量、革命重要性、种族平等理论认识不足的理论。最后,本文着重论述圣西门社会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具有当代价值。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以人民为中心、重视社会生产、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发展全民教育和深化改革理念,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之,圣西门社会理论是圣西门对未来理想社会构想的社会理论,它的理论意义并不在于改造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设想与勾画,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并论证了其实现的合理性。这种设想与勾画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到实践,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吴莹[9](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周博[10](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二、实业家的金融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业家的金融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原因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
    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1.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1.3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影响
        2.2.2 哈罗德·拉斯基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2.2.3 C.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理论的影响
        2.2.4 塔尔科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
    2.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2.3.1 英国民主制的传统
        2.3.2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
        2.3.3 空想社会主义的传统
        2.3.4 改良主义的传统
第3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
    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初步阐发
        3.1.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起点
        3.1.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准备
    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
        3.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逐步展开
        3.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雏形
    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完善
        3.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走向成熟
        3.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表述
        3.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不断丰富
第4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基本架构
    4.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构建方法
        4.1.1 阶级分析方法
        4.1.2 结构功能范式
        4.1.3 经验主义方法
        4.1.4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
    4.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
        4.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4.2.2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
        4.2.3 资产阶级依然维护着统治的合法性
        4.2.4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4.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特点
        4.3.1 立足于现实
        4.3.2 富有批判精神
        4.3.3 敏锐的政治责任感
第5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影响
    5.1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
        5.1.1 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开始与《新左派评论》的创立
        5.1.2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的曲折发展
        5.1.3 米利班德在“新左派”运动和《新左派评论》中的作用
    5.2 米利班德与普兰查斯的论辩
        5.2.1 第一次“米普论辩”
        5.2.2 第二次“米普论辩”
        5.2.3 第三次“米普论辩”
        5.2.4 围绕“米普论辩”的论辩
    5.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历史效应
        5.3.1 论辩各方对其国家理论加以补充完善
        5.3.2 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探讨得以增强
        5.3.3 多学科理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第6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评价
    6.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性
        6.1.1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自主性观点的坚持
        6.1.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方法
        6.1.3 在对多元主义国家理论的批判中揭示资本主义国家本质
        6.1.4 坚持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
    6.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局限性
        6.2.1 对阶级概念的误读
        6.2.2 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否定
        6.2.3 改良主义方案及实现途径的模糊
    6.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启示
        6.3.1 进一步加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6.3.2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6.3.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拉尔夫·米利班德学术作品目录(1924—1994)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3)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4)“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文章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之路:批评者身份的转变
    第一节 、文学之路
        一、文人陈蝶仙的成长经历
        二、陈蝶仙的文学创作
        三、“栩园编辑社”
    第二节 、国货精英
        一、陈蝶仙与“家庭工业社”
        二、“国货之隐者”
    第三节 、意见领袖
        一、从陈蝶仙到“天虚我生”
        二、“授人以渔”
第二章 《机联会刊》:“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和作用
    第一节 、民国批评刊物的蓬勃发展
        一、《申报·国货周刊》
        二、《机联会刊》
    第二节 、“天虚我生”与《机联会刊》
    第三节 、“天虚我生”与其他刊物
第三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多样化特点
    第一节 、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教育批评
        一、青年职业观教育
        二、青年婚姻观教育
        三、工商业者教育
        四、文学修养教育
    第二节 、有利于普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制造批评
        一、化繁为简
        二、去伪存真
    第三节 、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享
        一、改良造纸业
        二、工艺制厂方式
        三、工厂改进方法
    第四节 、渗透于日常生活文化的写意生活态度
    第五节 、读者的反馈批评
第四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思想特征
    第一节 、实践结合理论的设计批评特征
        一、廉价竞争是国货的死症
        二、不可用机器打倒人工
        三、复原购买力
    第二节 、“游戏文章”:文学性和批评性写作的结合
    第三节 、鲜明的民族主义态度
        一、轰轰烈烈的国货宣传
        二、“天虚我生”国货批评的全面探究
        (一)国货和女性
        (二)国货和送礼
        (三)国货和广告
第五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反思
    第一节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历史意义
        一、国货必须强大自身
        二、国货运动对于“崇洋习气”的打击
    第二节 、民族主义设计批评的思考
        一、“洋”货和“洋货”
        二、被商业和营销利用的“国货”运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陈嘉庚与胡文虎办报实践与思想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陈嘉庚与其办报活动
        二、关于胡文虎及其办报活动
        三、陈嘉庚与胡文虎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陈嘉庚与胡文虎办报活动始末
    第一节 陈嘉庚办报活动始末
        一、实业家陈嘉庚
        二、陈嘉庚办报
    第二节 胡文虎办报活动始末
        一、实业家胡文虎
        二、胡文虎办报
    第三节 陈嘉庚与胡文虎的竞争及两派报纸论战
第二章 办报思想理念
    第一节 陈嘉庚创办《南洋商报》与《南侨日报》
        一、办报宗旨
        二、新闻思想
        三、经营管理方式
        四、政治立场
    第二节 胡文虎创办星系报团
        一、办报宗旨
        二、新闻思想
        三、经营管理方式
        四、政治立场
    第三节 办报思想理念对比
        一、二者办报实践相同之处
        二、二者办报实践不同之处
第三章 原因探究
    第一节 办报缘由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考量
        二、环境因素
    第二节 办报规模差异的缘由
        一、产业、受众分布范围有差异
        二、对报业的雄心不同
    第三节 爱国主义的根源探究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个人政治社会活动的经历
        三、“海外孤儿”遭遇的感触
    第四节 政治立场差异的缘由
        一、陈嘉庚政治立场的形成路径
        二、胡文虎政治立场形成路径
        三、形成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 评价
    第一节 陈嘉庚
    第二节 胡文虎
    第三节 实业家办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IP的“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镇与新农村建设
        1.1.2 品牌理论研究在区域应用领域的发展
        1.1.3 特色小镇建设的品牌化战略
        1.1.4 IP成为特色小镇品牌战略的新突破口
    1.2 研究意义
        1.2.1 社会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应用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品牌战略
    2.1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与分类
        2.1.2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的概念与内涵
        2.1.3 农业型、制造业型与旅游业型特色小镇
        2.1.4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可能趋势
    2.2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与品牌战略的关系
        2.2.1 从“特色”到“品牌”
        2.2.2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的差异化认知体系
        2.2.3 品牌战略的区域化应用
    2.3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品牌资源
        2.3.1 地域自然资源
        2.3.2 地域文化
        2.3.3 传统特色产业
        2.3.4 具有传统基因的新兴产业
第三章 从品牌资源到IP
    3.1 IP理论概述
        3.1.1 IP溯源与内涵
        3.1.2 IP特征与价值
        3.1.3 IP的内容与载体
    3.2 IP与品牌的同质关系
        3.2.1 均以体现差异性为内核
        3.2.2 以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为目的
        3.2.3 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实现方法的互补
        3.2.4 传播形式的整合
    3.3 品牌的IP化生存
        3.3.1 形成品牌价值观
        3.3.2 持续人格化演绎
        3.3.3 提高用户忠实度
第四章 IP与“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联系
    4.1 IP与“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关系
        4.1.1 IP是“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价值和开放市场的连接点
        4.1.2 IP是“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内涵面向未来需求的生长点
    4.2 IP导入“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宏观导向
        4.2.1 IP贯穿与统辖“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全过程
        4.2.2 IP承载与培育“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社群的文化系统
        4.2.3 IP连接与服务“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的利益相关者
    4.3 IP导入“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三要素
        4.3.1 IP对传统地域文化的继承
        4.3.2 IP向传统特色产业的适配
        4.3.3 IP与地域自然资源的链接
第五章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IP的凝练
    5.1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IP的精神层面
        5.1.1 文化要素
        5.1.2 社会组织
    5.2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IP的物质层面
        5.2.1 生态资源
        5.2.2 产业资源
    5.3 “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IP的导出
        5.3.1 提炼IP的精神价值
        5.3.2 筛选IP的物质内容
        5.3.3 整合“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IP
第六章 IP导入“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6.1 IP导入“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原则
        6.1.1 差异性原则
        6.1.2 系统性原则
        6.1.3 包容性原则
        6.1.4 可塑性原则
    6.2 从品牌定位层面导入IP
        6.2.1 价值定位
        6.2.2 产业定位
    6.3 从品牌文化层面导入IP
        6.3.1 创作品牌IP的初始内容
        6.3.2 塑造品牌IP的人格形象
        6.3.3 构建品牌IP的社群影响力
    6.4 从品牌运营层面导入IP
        6.4.1 品牌传播运营
        6.4.2 品牌粉丝运营
        6.4.3 品牌内容运营
        6.4.4 品牌服务运营
    6.5 从品牌形象层面导入IP
        6.5.1 产品形象系统
        6.5.2 空间形象系统
        6.5.3 服务形象系统
第七章 基于IP的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特色小镇品牌战略
    7.1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新农村建设现状
        7.1.1 项目背景
        7.1.2 建设现状
    7.2 凝练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特色小镇品牌IP
        7.2.1 精神文化层面
        7.2.2 产品与服务层面
        7.2.3 提炼IP
    7.3 “桃源”IP导入品牌定位
        7.3.1 价值定位
        7.3.2 产业定位
    7.4 “桃源”IP导入品牌文化
        7.4.1 创作“桃源”IP的初始品牌故事
        7.4.2 塑造“桃源”IP的品牌人格形象
        7.4.3 构建“桃源”IP的社群影响力
    7.5 “桃源”IP导入品牌运营
        7.5.1 “桃源”IP传播运营
        7.5.2 “桃源”IP粉丝运营
        7.5.3 “桃源”IP内容运营
        7.5.4 “桃源”IP服务运营
    7.6 “桃源”IP导入品牌形象
        7.6.1 产品形象系统
        7.6.2 空间形象系统
        7.6.3 服务形象系统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项目实践
    附录2:论文图片来源索引
    附录3:调研词频统计表格及分析

(8)圣西门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研究成果
        1.2.2 跨学科研究情况
        1.2.3 主要问题研究
        1.2.4 进一步思考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重点
        1.4.2 难点
        1.4.3 创新点
2 圣西门社会理论总体研究
    2.1 圣西门的思想发展历程及着作
        2.1.1 圣西门思想发展历程
        2.1.2 着作简评
    2.2 圣西门社会理论时代背景
        2.2.1 18世纪社会进入转型期
        2.2.2 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2.2.3 18世纪社会思想文化启蒙
    2.3 圣西门社会理论思想渊源
        2.3.1 法国启蒙思想
        2.3.2 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
        2.3.3 16世纪至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2.4 圣西门社会理论主要内容概要
        2.4.1 圣西门的社会发展理论
        2.4.2 圣西门的社会批判理论
        2.4.3 圣西门的社会构建理论
3 圣西门社会发展理论
    3.1 政治方面的社会发展理论
        3.1.1 废除国家的思想
        3.1.2 社会组织管理社会
        3.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2 经济方面的社会发展理论
        3.2.1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
        3.2.2 以实业经济来促进大工业经济发展
        3.2.3 一切人都要劳动
    3.3 文化方面的社会发展理论
        3.3.1 坚信社会不断进步
        3.3.2 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研究
        3.3.3 关注社会理论的进步问题
4 圣西门社会批判理论
    4.1 政治方面的社会批判理论
        4.1.1 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4.1.2 反对法国大革命
        4.1.3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
    4.2 经济方面的社会批判理论
        4.2.1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对人民残酷掠夺
        4.2.2 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泛滥
        4.2.3 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弊端
    4.3 文化方面的社会批判理论
        4.3.1 传统宗教神学的蜕化
        4.3.2 多神教的异端
        4.3.3 路德新教是异端
5 圣西门社会构建理论
    5.1 圣西门对实业制度构建理论
        5.1.1 实业制度的内涵
        5.1.2 实业制度的原则
        5.1.3 实业制度的实现途径
        5.1.4 实业制度的评价与价值追求
    5.2 圣西门对王权构建理论
        5.2.1 法国大革命的王权
        5.2.2 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过渡
        5.2.3 王权与实业家形成共同利益
    5.3 圣西门对新基督教构建理论
        5.3.1 宗教的目的
        5.3.2 宗教的作用
        5.3.3 教育与教养的问题
6 圣西门社会理论的特征
    6.1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社会理论的异同
        6.1.1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点
        6.1.2 理性认识方面的特征
        6.1.3 经济组织模式理解方面的特征
        6.1.4 社会历史观认识方面的特征
        6.1.5 传统宗教认识方面的特征
    6.2 圣西门社会理论特点
        6.2.1 以普遍单一原则为理论出发点
        6.2.2 以实证主义为理论方法
        6.2.3 以研究人类理性进程为理论目的
        6.2.4 以科技革命和政治革命互为动力
7 圣西门社会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7.1 贡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7.1.1 蕴含有唯物史观的因素
        7.1.2 提出按劳分配的萌芽
        7.1.3 强调社会组织管理社会
        7.1.4 主张有计划的发展生产
        7.1.5 强调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7.2 局限性:构建于思想领域的社会理论
        7.2.1 脱离社会实践
        7.2.2 将宗教作为科学
        7.2.3 轻视无产阶级力量
        7.2.4 无视革命的重要作用
        7.2.5 种族不平等下的平等观
8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8.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8.1.1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8.1.2 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8.1.3 努力实现共享人生精彩的中国梦
    8.2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
        8.2.1 重视实体经济
        8.2.2 重点在建设实体经济
        8.2.3 实体经济发展不动摇
    8.3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8.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
        8.3.2 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8.3.3 消除城乡对立和工农差别
    8.4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8.4.1 提升教育理念
        8.4.2 注重学习进步
        8.4.3 强调道德教育
    8.5 坚持深化改革
        8.5.1 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8.5.2 坚持按劳分配政策原则
        8.5.3 坚持完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9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实业家的金融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D]. 杨冬珍.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4]“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D]. 邱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陈嘉庚与胡文虎办报实践与思想对比研究[D]. 童小璇. 兰州大学, 2020(01)
  • [7]基于IP的“传统产业型”特色小镇品牌战略研究[D]. 李韵菁. 江南大学, 2019(07)
  • [8]圣西门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佟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1)
  • [9]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10]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商人的财务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