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太伯山研究

长白山、太伯山研究

一、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论文文献综述)

郑雨[1](2021)在《燕行录中的医巫闾山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巫闾山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起初是舜所封十二镇山之一,后又被隋文帝确定为五镇之一。由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发源地在此山附近,因此清代医巫闾山的地位进一步升高,供奉山神的北镇庙也成为了五镇当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庙。医巫闾山所在的广宁城(今锦州)是朝鲜使臣使华的必经之地。面对这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自然风景优越的千年镇山,众多使臣都特意抽出时间登上闾山,一览奇景,并在燕行日记中留下了大量关于医巫闾山的记录。笔者整理了燕行录中与医巫闾山相关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朝鲜使臣笔下的医巫闾山形象。自然风景方面笔者首先从医巫闾山的地理位置和桃花洞景观出发,展现了医巫闾山所象征的华夷之界以及世外桃源形象。此外,山中的水石奇景更是见证了当年朝鲜使臣游览闾山的盛况,顶峰的壮阔景色也令使臣体验了如同苏轼一般“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之感。人文景观上使臣着重对观音阁,北镇庙,贺钦的潜谷精舍和李成梁的石牌楼进行了描写,体现了闾山多样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闾山神秘肃穆,人杰地灵的形象特点。最后,笔者从使臣对医巫闾山的描写中总结出三个朝鲜化特征,即对长白山的崇拜,对舜和箕子的认同以及对朝鲜民族史的关心,进而分析其中使臣对医巫闾山形象产生误读的原因。

周逸煊[2](2019)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神话图像以一种神秘而朴素的视觉语言形式立体地塑造个性鲜明的神话意象并直指主体情感,超越了神话文字与神话口传在表达层面上的局限,是审美意识最为质朴的自然流露与肇始渊源,也是文化价值取向与精神情感架构的真切投影。神话图像作为原始信仰与历史文明的抽象化综合诠释,透视并解析隐匿于神话图像中符号、话语等表征下存在的文本本质,在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背后寻觅“漂移的能指”中潜藏的审美记忆与造型认知的深远根脉,籍此可以重新拾捡遗落于历史浪潮中的文化基因,在众多熟知的遮蔽下得以超越寻常的真知。文化文本所蕴藏的内涵、隐喻、象征在神话图像的历史传承中有意无意地设下一道道“谜语”,将其置于文化比较的框架下进行整体透视,以期在充盈着主体间性的对话中破译“谜语”。在当今整合多个学科知识与突破单一学科壁垒的趋势下,本文以文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艺术学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原本繁复广大而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文献、民俗等文化信息以神话为主线相串联并视为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尝试建构一种寻觅东方文明宏大框架的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其核心不仅在于结论本身,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求证过程中对于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的检验及实践,是人类学在艺术学范畴的延续,亦扮演了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的继承者角色。第一章以叶舒宪先生提出的“四重证据法”为神话图像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理论依据,将“N级编码理论”与“跨文化比较方法”作为纵横两条研究脉络,辅以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媒介于其间,实现二者的视阈汇通,尝试性地构建了一种具有广泛联系性的经纬框架结构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命名为“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第二章深入于历史语境当中援引“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两种神话范围界定概念,综合论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及神话图像的一般规律性范畴,籍此基础又追忆了“华夷之辨”与“夷夏之防”两种历史观念,进一步明确地限定了本文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取材范畴。第三章论述了“创世神话”与“感生神话”两种东方神话的基本构成形式,并以此呼应“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两种神话发展规律,勾勒出具有东方色彩的神话整体构架,继而深入探索了两种神话从意象到图像的嬗变历程,尝试构建了具有东方文明个性的神话图像传承谱系。第四章着眼于创世神话图像中的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首先自“日月崇拜”梳理了创世神话叙事中意象结构的层叠思维,搭建了神话图像世界中初始秩序中由一元化初始意象的开辟转而向二元化对偶意象的衍变、再到二元化对偶意象不断连结与延伸的演进构架;其次以“熊图腾”为探求线索,通过百济画像砖与汉画像石等视觉语言与双方文明系统下文献典籍等文字语言的对照,实现了不同地域文明体系下图像与文献的多重互证互阐,摒弃和省醒对于传统惯用思维的依赖和缺陷,谨慎地提出假设并借助多重证据间的证据间性,呈现出百济画像砖中造型意象元素之间的源流关联,为“鬼纹砖的谜语”的解读铺陈了切实可行的通路,也以此实例证明了本文第一章中提出的“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对于突破固有认知的具体可实践性。第五章着眼于感生神话图像中的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首先探析了以“龙崇拜”为主线所衍生的外延性意象的连结与扩展历程,寻觅了从“龙”到“龙虎意象的连结”,再到“四神意象的连结”这一神话意象的层叠谱系关系,并将此目光延伸至对“四灵(五灵)意象的连结”与“麟凤意象的连结”的意象层叠谱系考察,进而梳理了以“龙崇拜”为连结桥梁而形成的意象层叠谱系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轨迹;其次依据“鸟崇拜”所衍生的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梳理了其间存在的呼应与对证关系,并依据各个意象中隐喻的重叠部分加以串联,构成一种非时间基准的意象及图像层叠,籍此探寻了“鸟崇拜”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在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催化下历经分衍与重构、最终融合与交汇于凤凰这一归宿。结语中综合阐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图像生发的一般规律、神话图像对于社会文化构建的现实意义、东方文明中审美意识的普遍共性以及东方文明特有的审美情结与最终旨归。

佟薇[3](2017)在《空间视域下的渤海国五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国(698—926)是唐代东北地方民族政权,其文明发展程度繁盛,是唐朝在东北亚地区的文化中转站,素有“海东盛国”之称。在二百余年的国祚内,先后建有中京、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五座中心城市,五京之中的中京、上京及东京都曾作为渤海国的首都(王都),其中上京为都时间最久,西京与南京虽然从未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但它们在渤海国的发展历程中也发挥了特殊的功能。五京是渤海国在中央政权之下控制地方的区域中心,承担了渤海国与东北亚各个国家、部族之间以及本国内部间交通往来的枢纽作用。五京的发展可以说是渤海国历史的缩影,也是研究渤海问题的重要部分。渤海实施五京制是“宪象唐朝”文化、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研究五京,不仅仅是研究个体的“京城”,还包含了以五京整体为中心展开的疆域拓展、交通网络完善、经济发展以及都城迁移等方面的综合讨论。鉴于此,本文以五京的空间选择和都城的迁移为研究视角,共分五个部分对渤海国五京予以探讨: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重点梳理了渤海国五京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第一章)探讨了渤海国五京制的渊源及其早期都城。本文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五京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渤海国五京制概念是由唐输入。考证了敦化城山子山城和延吉城子山山城,认为敦化城山子山城存在诸多不符合“东牟山”的特征,将渤海建国之地推定为今延吉市东郊的城子山山城。和龙西古城距离东牟山(城子山山城)较近,城址又具备都城属性,故将其判定为渤海国早期都城,即显州(中京)之所在。第三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从历史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两个角度,探讨渤海实施五京制度的原因及空间位置选择依据。政治地理方面,主要是以渤海疆域的发展为研究脉络,论述渤海国五京设置与疆域拓展的相互作用,诠释五京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对各地区的管理,并实现对以五京为核心的渤海国疆域的有效统治;经济地理方面,以渤海国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交通格局为基础,分析五京位置选择的依据。第四部分(第四章)以最新考古成果为基础,从历史城市地理的角度,审视五京的城市形态。本部分主要考察了目前可判定城址的上京(东京城)、中京(西古城)、东京(八连城)、南京(青海土城)。通过比较,本文认为五京城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与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基本一致,但因五京之中有主都和陪都之分,功能不同又导致了城址的形制与规模存在差异。第五部分(第五章)重点探讨了渤海国的迁都问题。本部分主要在五京设置与疆域拓展、经济地理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渤海国的迁都路线是中京(显州)——上京——东京——上京,将驱动渤海都城迁移的结构要素划分为需求性要素、推动性要素和支持性要素三种类型,并就其驱动机制做出阐释。研究表明,基于都城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地理环境,在渤海国疆域扩展方向的导向下,通过兼并靺鞨诸部,增强管控能力等因素的驱动,经渤海国与周边国家、部族亲疏远近关系的推动,促使渤海国都城的迁来复去。

徐洁[4](2012)在《金代祭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朝雄踞北方百二十年,继承了中原王朝的礼制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朝特色的礼制体系,与南宋共同发展着中华礼仪文明。祭礼在王朝礼制中所占分量最重,而金代祭礼几乎是无人拓荒的学术领域,本人以此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研究中以祭礼中最重要的郊、宗庙、社稷、孔庙等几项进行重点考察,并结合金代祭礼的特点,将女真旧有的礼俗纳入本文的研究范畴。本文除绪论之外,分六大部分:一、阐述金代祭礼建设及演变过程,指出金代祭礼经历了金前期的初创、金中期的发展及金后期的衰落三个阶段;明确了其中的关键阶段和重要事件,全面展示了金代祭礼演化的概貌。二、在祭天礼部分,对金代极具民族特色的俗与礼接合的祭天方式进行考察,将金代女真传统的朝日、拜天与汉化的郊天三种祭天礼纳入一个祭祀体系,进行探索性研究,纠正了有些学者关于金代“没有采纳汉族的祭天礼”的错误认识,指出金代不仅继承了华夏的祭天礼,而且在重要仪节上,往往比唐宋等朝代更加注重直承古礼,这是金代祭天礼的一个显着特点。三、在祭地礼部分,主要考察方丘祭皇地只、社稷祭礼和山林川泽之祭,纠正了目前某些学者认为金代未设北郊方丘祭地礼的错误认识,考清金代有很规范的北郊礼;在学界已有成果基础上,又发现并纠正了《大金集礼》中的几处史料错误;另外,笔者对金代长白山祭礼进行了专门考述,得出金代长白山祭礼规格隆于五岳的结论。四、在皇家宗庙祭礼部分,对史乏详载的金代庙制进行具体考辨、解读,提出整个金代基本实行“七庙”礼制名义下的“七世之庙”的观点,并指出金代帝王对中原礼制不是全部照搬,而是根据本朝实际需要“缘情制礼”,太庙制度也曾出现过八世十二室的局面;明确了金代太庙、原庙的制度渊源及二者的区别,并对金代原庙制度进行了具体考实,认为金代“原庙”有别于“太庙”,原庙是太庙之外的另一种皇家祭祖的宗庙体系,与太庙共同构成金王朝的祭祖系统,二者在皇帝倡导孝治天下的政治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对金朝先代帝王庙、武成王庙及孔庙祭礼,尤其孔庙祭礼进行重点考察,认为金朝在相对落后的北方推行尊孔祭孔礼,实施礼义教化,不仅有利于建立理想化的礼制秩序,而且还加速了“蛮夷之地”各族人的文明进程。六、阐述金代祭礼的管理与功效,考察礼部与太常寺这两个祭礼的专门管理机构的职能,同时对礼官的选任情况加以简介;从祭礼的制度观念和行动实践两个层面揭示其实际功效;阐述金朝统治者为强化君臣等威,实施民众教化,对违礼者采取的惩戒措施。总之,本文通过追溯金代各种祭礼的思想渊源,梳理其沿革损益,解读其实践功效,探究其精神内涵,力图使读者对金代祭礼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金代祭礼的演化过程及全面认识金代社会,还有助于从祭礼的视阈来审视我国北方地区文明发展的历史。

陈慧[5](2011)在《长白山崇拜考》文中研究说明有史以来,长白山因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肃慎、勿吉、女真以及满族的发祥地而备受敬仰,这一崇拜是以原始社会的大自然崇拜为开端的。辽代时,长白山被认作"白衣观音"所居之净土,人们对长白山的崇拜融入了佛教信仰。金代时,长白山被奉为山之至尊,长白山崇拜被"拟人化"。清代时,长白山被封为"神",并与满族的起源融为一体,长白山崇拜被赋予一定的政治意义。朝鲜檀君神话中檀君的诞生地"太伯山"(即妙香山),一直是朝鲜民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但"太伯山"在朝鲜王朝时期却被曲解为长白山。1767年,朝鲜将其"北岳"由鼻白山变更为长白山,开始对长白山行"望祀"礼。

苗威[6](2009)在《“长白山”考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长白山"名称的辨析,本文认为不咸山是长白山最古老的称谓,其含义即是色白似盐而不咸。徒太山、太白山等是长白山的别称,而盖马大山、单单大岭是指不相同的山脉,与长白山无关。《三国史记》中的"太白山"和《三国遗事》中的"太伯山"之所指皆不是长白山。"白头山"与"长白山"在朝鲜文献中含义较为复杂,但当指称中国境内之长白山时,二者并无区别。

其其格[7](2006)在《中国北方民族研究索引2002—2003》文中研究表明

张碧波[8](2002)在《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文中提出此文是与韩国学者金得的《白头山与北方疆界———鸭绿江图们江不是我们的国境》一文的论辨。论文集中对长白山名称来源 ,与东北诸民族关系———东北诸族的圣山、兴王之地、发祥地以及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妙香山作了历史的考察 ,证明长白山及其区域文化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华民族所有 ,朝鲜半岛的民族从来就与长白山无有关涉。半岛上的太伯山———妙香山是产生檀君神话的地方 ,与长白山无关 ,文章还就疆域的界定 ,民族的归属以及文化圈诸问题作了历史的考察

二、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1)燕行录中的医巫闾山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2)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神话图像研究视角的形成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1.1.1 神话图像研究思维的逻辑起点
        1.1.2 四重证据法的提出及其证据间性
        1.1.3 N级编码理论及其补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艺术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视阈
        1.3.2 文化圈、文化层与时空维度的同构
        1.3.3 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的尝试提出
第二章 神话图像的范畴:历史语境的深入追忆
    2.1 神话图像的内涵范畴
        2.1.1 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的兼容
        2.1.2 神话图像的阐释
    2.2 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界定
        2.2.1 从华夷之辨看中国的神话范畴
        2.2.2 从夷夏之防看朝鲜半岛的神话范畴
第三章 神话图像的诞生:神话文本的再次构成
    3.1 神话意象到图像的嬗变
        3.1.1 神话历史化—创世神话图像的诞生
        3.1.2 历史神话化—感生神话图像的诞生
        3.1.3 规律的超越—东方神话图像谱系的搭建
    3.2 神话图像的存在辩证
        3.2.1 神话是图像萌生的土壤
        3.2.2 图像是神话传承的载体
第四章 创世神话图像: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
    4.1 秩序初创—日月
        4.1.1 初始意象范式的开辟
        4.1.2 对偶意象思维的延申
    4.2 氏族始祖—熊
        4.2.1 熊图腾与始祖崇拜
        4.2.2 百济鬼纹砖谜语的解读—研究方法的实践
第五章 感生神话图像: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
    5.1 感龙孕生—龙
        5.1.1 龙崇拜内涵的多元化表征
        5.1.2 龙崇拜的外延性意象连结
    5.2 感卵(鸟)孕生—鸟
        5.2.1 鸟崇拜意象的分衍与重构
        5.2.2 鸟崇拜意象及图像的融合与交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目录

(3)空间视域下的渤海国五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渤海国五京制的渊源与早期都城考
    第一节 渤海国五京制渊源考辨
        一、五京制的产生与发展
        二、渤海国五京制来源于唐的五京制
    第二节 渤海建国之地探析
        一、城山子山城说之质疑
        二、城子山山城说之合理性
        三、渤海“旧国”考
        四、渤海国早期都城的判定
        五、渤海国早期都城城址考辨
        六、关于中京显德府所在地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 渤海国五京设置与疆域发展关系
    第一节 渤海国的疆域
        一、渤海国的建立
        二、渤海国的南界与东界
        三、渤海国的北部疆域
        四、渤海国占有辽东考
    第二节 渤海国五京的设置时间与城址判定
        一、渤海国五京的设置时间
        二、五京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渤海国的五京与控制能力
        一、疆域变化导致的空间权衡
        二、首领制与渤海国的地方统治方式
        三、五京对疆域的控制
第三章 渤海国五京与经济地理的关联
    第一节 渤海国经济地理格局及分布特征
        一、渤海国疆域范围内的经济状况
        二、渤海国经济地理格局
        三、渤海国经济地理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节 渤海国交通地理格局及特征
        一、渤海国交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基础
        二、渤海国交通线路的分布
        三、渤海国交通格局的地理学特征
    第三节 关于渤海五京与经济地理的思考
第四章 渤海国五京城市空间形态
    第一节 渤海国上京城的空间形态
        一、渤海上京城的三重城特征
        二、上京城的中轴对称与方格网络街道系统
        三、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空间分离
    第二节 渤海国中京、东京、南京的空间形态
        一、中京显德府的空间形态
        二、东京龙原府的空间形态
        三、南京南海府的空间形态
    第三节 渤海五京城市空间形态的比较
        一、五京城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与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基本一致
        二、五京功能的不同导致城址形制与规模的差异
第五章 渤海国定都与迁都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显州为都的基础与时间分析
        一、显州为都的基础
        二、显州为都的时间
    第二节 渤海迁都上京及与安禄山结盟的可能性探析
        一、上京城为都的基础
        二、经略北方的需求促使统治者迁都上京
        三、渤海与安禄山势力结盟的可能性分析
    第三节 渤海迁都东京龙原府及与日本关系变化的考察
        一、迁都东京龙原府的内、外缘由
        二、迁都龙原府前后渤海与日本交往的变化
        三、定都龙原府期间渤、日结盟构想失败的原因分析
        四、复迁上京龙泉府的缘由
    第四节 渤海国都城迁移的驱动机制探析
        一、驱动渤海国都城迁移的支持性要素分析
        二、驱动渤海国都城迁移的需求性要素分析
        三、驱动渤海国都城迁移的推动性要素分析
        四、渤海国都城迁移的驱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金代祭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金代祭礼的建设及演变
    第一节 金代祭礼的初创
        一、 太祖、太宗实行女真传统祭礼
        二、 熙宗、海陵初创汉仪
    第二节 金代祭礼的发展
        一、 世宗、章宗倡行文治
        二、 议礼机构的设置及礼典的编撰
        三、 规范国家祭祀的神只体系
    第三节 金代祭礼的衰落
第二章 金代祭天礼
    第一节 本族特色的拜日礼俗
        一、 源于原始的萨满教
        二、 蕃俗汉礼的杂糅
        三、 拜日礼与祭天礼的关系
    第二节 女真“拜天射柳”礼
        一、 金承辽“射柳”礼俗
        二、 金代拜天礼制
    第三节 金代南郊祭天礼的确立及演化过程
        一、 “祀天莫大于郊”
        二、 金代南郊合祀天地
    第四节 金代南郊祭天的仪节
        一、 奏告礼
        二、 郊祀设位
        三、 祝册文
        四、 坛制及郊祀方式
        五、 郊祀用乐
        六、 郊祀用玉
        七、 郊祀用牲
        八、 追复古礼的“一祖配天”
第三章 金代祭地礼
    第一节 金代北郊方丘祭地
        一、 金代北郊方丘仪考实
        二、 史料之误厘正
        三、 北郊方丘祭地礼
    第二节 金代社稷祭礼
        一、 金朝社稷坛的建立
        二、 坛制
        三、 配位、祝文及祝版
        四、 社稷祭祀
        五、 金代社稷祭礼的意义
    第三节 金代山水祭礼
        一、 金代岳镇海渎之祭
        二、 封册长白山
        三、 其他山林川泽的封册
        四、 金代山水祭礼的特点
第四章 金代皇家宗庙祭礼
    第一节 金代太庙制度
        一、 上京之太庙初建
        二、 盛世之中都太庙
        三、 在因循中变通的汴京庙制
        四、 金代太庙祀典
    第二节 金代原庙制度
        一、 金代原庙误识厘正
        二、 原庙制度溯源
        三、 金代原庙之立
        四、 “衍庆宫”认识之证误
第五章 金朝先代帝王庙、武成王庙及孔庙祭礼
    第一节 金朝先代帝王庙祭礼
    第二节 金朝武成王庙祭礼
    第三节 金朝孔庙祭礼
        一、 皇帝亲祭与庙学并建
        二、 金代孔庙祀典
        三、 封册孔子后裔
第六章 金代祭礼的管理与功效
    第一节 金代祭祀的管理与施行
        一、 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 金代礼官的选任
        三、 “惩戒之严”防违礼
    第二节 金代祭礼的功效
        一、 彰显王朝合法性
        二、 树立皇帝权威
        三、 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四、 推行伦理教化
        五、 促进政通人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长白山崇拜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白山名称的历史沿革
二、中国对长白山的崇拜
三、朝鲜“望祀”长白山

(6)“长白山”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白山最古老的称谓是“不咸山”, 意为似盐而不咸
二、徒太山、太白山、白山是长白山的别称
三、 长白山与“盖马大山”、“单单大岭”皆不是同一座山
四、朝鲜文献中的“太白山”、“太伯山”、“白头山”与长白山的关系

四、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燕行录中的医巫闾山形象研究[D]. 郑雨.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D]. 周逸煊. 延边大学, 2019(01)
  • [3]空间视域下的渤海国五京研究[D]. 佟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4]金代祭礼研究[D]. 徐洁. 吉林大学, 2012(08)
  • [5]长白山崇拜考[J]. 陈慧.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3)
  • [6]“长白山”考辨[J]. 苗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04)
  • [7]中国北方民族研究索引2002—2003[J]. 其其格.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01)
  • [8]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J]. 张碧波. 满语研究, 2002(02)

标签:;  ;  ;  ;  ;  

长白山、太伯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