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2个书目着录国家标准吗?

文末有2个书目着录国家标准吗?

一、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有2个国家标准吗?(论文文献综述)

周到[1](2021)在《参考文献着录中国古籍刍议》文中认为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与中国古籍、旧书、旧报刊之间在文献着录上有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所涉包括但不限于:着作权人的认定,着作方式;题名;出版或手写地、出版或手写者、出版或手写年;连续出版物中的卷次所在年与出版年;页码;着录用符号;等。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不尽合理,会导致着者在着录时无所适从。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它,必将推动学术研究的进一步规范化。

吴静,任凤国,张艳霞[2](2021)在《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编校质量、维护学术诚信,调查公开发行的高职学报刊登论文的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差错、引而不注、引用不当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差错直接影响到编校质量。引而不注、引用不当直接导致作者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为此,作者和编辑应增强参考文献着录的规范意识和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意识,正确标注和规范着录参考文献,以期推动高职学报高质量发展。

谢玉华[3](2020)在《关于期刊参考文献着录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学报编辑实践,以顺序编码制为例,分析稿件中参考文献的常见问题,包括标识符、责任者、题名、期号、卷号、书籍出版项等,并依照现行的参考文献着录的国家标准进行勘正,进而提出写作和编校规范参考文献的措施,使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走向标准化与规范化.

庞丹丹[4](2020)在《“2015国标”视域下的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探讨——以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国标"是文章对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15)的简称。按照最新国家标准来做好参考文献着录的规范工作是《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对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要求,这个规范工作对于准确传播信息源、推动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在宣传贯彻"2015国标"方面做了不少积极努力,与此同时,其部分参考文献着录格式也有与这个最新国标着录格式不相符、着录项有明显错漏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在不少学术期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应当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把关能力,优化编辑出版流程,加强与作者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学习、总结参考文献编校工作规律与工作经验,主动学习并充分利用好编校辅助工具,发扬工匠精神,以编辑出版优质学术期刊作为职业追求。

丁文姚[5](2020)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数据引用是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中科研工作者普遍的信息行为,规范引用科学数据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国家政策管理部门的持续关注,2018年国务院发布《科学数据管理方法》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GB/T 35294-2017),为我国科学数据的引用实践与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作为重要的科学数据用户,科研工作者需要在学术成果表达中规范呈现、引用科学数据,以提高科学数据可见性、促进科学数据共享,从而有效发挥科学数据的科研价值并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从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结果出发,聚焦探究期刊论文中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旨在描述不同学科领域对科学数据的引用现状,揭示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与关联性,挖掘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本研究结合《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GB/T 35294-2017)从18个维度构建科学数据引用行为内容分析类目系统,并以此编制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的研究变量集;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抽取不同学科领域12种学术期刊的20172019年每年第一期论文,经调研771篇样本论文,通过人工编码方法从中识别4992条明确的科学数据引用并根据内容分析类目系统对引用片段进行多维度编码。针对编码数据,首先通过不同维度的类别数据频数统计分布揭示期刊论文中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主要从引用标注方式、引用呈现形式、引用位置、引用标记标注位置、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数据来源标题、唯一标识符和解析地址八个方面反映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从创建时间、创建者、传播者、来源国家、形式和内容类型六个方面反映被引用科学数据的特征;随后通过卡方检验、对数线性模型、对应分析方法分析引用行为模式特征变量间的关联关系与影响效应,并揭示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科研工作者在期刊论文中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较为普遍,科学数据引用数量逐年提高,但不规范引用行为普遍存在;科研工作者对科学数据不同引用元素的标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关于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和解析地址的不规范引用尤为突出,主要与引用标注方式和科学数据的传播者类型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引用标注方式、引用标记标注位置与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共同反映了有连带性的科学数据引用标注行为系列,目前呈现两种较为普遍的引用标注行为系列表现,分别为“引用之处使用标记&参考文献注明来源”和“无标记&引用之处直接说明来源”,两种表现模式中具体的引用标记位置和来源信息标注位置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搭配,同时,科学数据的创建者和传播者类型对科研工作者的引用标注行为系列表现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具有差异:其一,科学数据引用程度存在差异,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对科学数据的引用量日益增加且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引用数量较为稳定且低于平均水平;其二,科学数据类型的引用倾向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科学数据的创建时间、创建者和内容类型三个方面,自然科学与工程科技领域引用的科学数据时间跨度较长、类型丰富,较倾向引用个人或团队研究者形成的科学研究数据,社会科学领域引用的科学数据及时性较强,倾向引用组织机构创建的调查统计类科学数据,而人文学科领域较倾向引用形成时间久远的事实描述类科学数据;其三,科学数据引用来源信息的位置存在明显差异,自然科学与工程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基本在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标注,社会科学领域中较多在论文正文内直接描述说明,人文学科领域中较多通过注释标注在页脚中,该差异主要受学科科研范式和固有引用标注习惯的影响;其四,科学数据的引用位置倾向具有较大差异,科学数据在不同学科科研活动中的引用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文榕生[6](2019)在《新版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求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分析文献的多样性与采用参考文献的有限性,以及中外文献、参考文献与注释、采用参考文献的异同等,反映文献与参考文献的不同作用;再通过标点符号与标识符号、"默认"与"重复"的规定、"文献着录三原则"(客观、规范、逻辑)、化解复杂问题、约定俗成等阐明文献着录原理;在此基础上厘清所感知"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姜红贵[7](2015)在《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新国标研究》文中提出新的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 7714—2015)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了十年之久的《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 7714—2005)将被替代。本文以此为背景,梳理了我国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国家标准的发展历程,重点对新国标进行研究,在阐述新国标对旧国标的增补与贡献的同时,指出了其修改的主要内容,并对新国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曹小春[8](2014)在《参考文献着录若干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对我国目前参考文献的文后着录、文内标注和正文责任者提及几方面的国家标准、学术探讨和工作实际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常琴艳[9](2013)在《论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及规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科技论着中所参考、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称为参考文献,是科技论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标注,是研究者在从事科学研究中参阅了或者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所做的必要标示、注明,表明所引用内容的出处来源及所有者,以区别于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历史继承性,需要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需要参阅、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参考文献标注具有不同的种类和价值作用,具有重要的着作权保护功能。在学术创作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参考文献标注行为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是学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利益平衡论着作权立法根本精神的要求。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是违反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标准和学术规范的不端或违法行为,涉及着作权法内容,转引、曲引、漏引等失范行为侵犯原始文献着作权利人合法权益,是抄袭、剽窃行为的源头,是违背学术规范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易滋生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侵犯他人着作权。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失范、不端行为的产生受参考文献标准规范立法,学术评价机制,监管防范机制,惩处追责力度,法律文化认同感及侵犯着作权救济困境等因素的影响。着作权权利界限和侵权行为界定的模糊性及对侵权行为的成立与归责原则的关系存在疑惑是着作权侵权救济困难的重要原因。完善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规范化标注的学术规范制度,从科研创作环节净化学术生态,当下世界各国正在为此努力,可以学习借鉴美英德等国的有益做法。建议完善相关着作权法规内容、参考文献行为标准规范、监管防范机制等外部他律规制制度,同时重视科研诚信与学术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以增加行为者对规范的了解和道德法律意识的提升以增强行为自律,倡导科技论着创作环节参考文献引用标注行为的规范化,以达到法律文化的和谐和学术生态的净化。

王道杰,李晓佳[10](2011)在《《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更名为《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初探——“文中”与“文后”之辩》文中研究说明《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简称《规则》)是一项专门供着者和编辑在文后着录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编者改),该标准对指导我国学术科研的规范、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论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还是从实践层面上观看,该国家标准题名中的"文后"一词均

二、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有2个国家标准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有2个国家标准吗?(论文提纲范文)

(1)参考文献着录中国古籍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主要责任者及其着作方式
    (一)关于“责任者”一词
    (二)古籍署名的若干问题
        1.古籍存在由不署名到署名的演变过程
        2.形形色色的古籍署名
        3.古籍等参考文献的主要责任者着录
    (三)关于着作方式
二、关于题名
三、关于其他责任者
四、关于版本
五、关于出版
    (一)关于出版地
    (二)关于出版者
    (三)关于出版年
    (四)关于页码
六、关于着录用符号
七、其他

(2)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回顾
2 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目的
    2.3 调查内容
    2.4 调查结果
3 参考文献着录差错分析
    3.1 参考文献序号标注差错
    3.2 责任者着录差错
    3.3 期刊年卷期和页码着录差错
    3.4 图书版本、册次、卷次着录差错
    3.5 报纸出版日期和版次着录差错
    3.6 电子资源日期和访问路径着录差错
4 参考文献着录的其他问题分析
    4.1 引而不注
    4.2 引用不当
5 参考文献着录差错的预防措施
    5.1 增强参考文献着录的规范意识
    5.2 增强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意识
6 结语

(3)关于期刊参考文献着录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参考文献着录的常见问题
    1.1 标识符号的误用
    1.2 责任者着录错误
    1.3 题名着录错误
    1.4 出版项或出处项的着录
    1.5 其它
2 参考文献着录的途径
3 小结
4 规范参考文献的建议

(4)“2015国标”视域下的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探讨——以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编校质量检查分析办法
2.“2015国标”视域下研究样本的参考文献编校质量检查结果统计
3.“2015国标”视域下研究样本的参考文献编校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探讨
    3.1 关于参考文献表名称、文献序号的着录问题
    3.2 关于多次引用同一文献的着录格式问题
    3.3 关于责任者着录问题
        3.3.1 责任者标注不全
        3.3.2 欧美着者姓名着录格式不统一
        3.3.3 着录了作者的国籍、朝代
    3.4 关于题名着录问题
    3.5 关于析出文献着录问题
    3.6 关于出版项着录问题
    3.7 关于书刊页码和报纸版次着录问题
    3.8 关于电子资源更新、修改日期及引用日期着录问题
    3.9 关于网址着录问题
4. 学术期刊提升参考文献编校质量的思考
    4.1 增强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规范意识,学习掌握与灵活运用相关编校辅助工具
    4.2 从源头上抓好参考文献的质量
    4.3 提高审稿与编校稿件的能力与水平
    4.4 充分发挥质检工作在提升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编校质量中的积极导向作用
5. 结语

(5)我国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章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科研工作者
        2.1.2 科学数据
        2.1.3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
        2.1.4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
    2.2 科学数据引用相关研究综述
        2.2.1 科学数据引用的理论研究
        2.2.2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的实证调研
        2.2.3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问题
        3.1.3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思路
        3.2.3 研究方法
    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3.3.1 研究重点
        3.3.2 研究难点
第4章 数据获取
    4.1 数据来源
    4.2 样本获取
        4.2.1 抽样方法
        4.2.2 抽样过程
    4.3 数据编码
第5章 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
    5.1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变量集
    5.2 科学数据引用强度
        5.2.1 科学数据引用量
        5.2.2 科学数据篇均引用量
    5.3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
        5.3.1 科学数据引用标注方式
        5.3.2 科学数据引用呈现形式
        5.3.3 科学数据引用位置
        5.3.4 科学数据引用标记标注位置
        5.3.5 科学数据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
        5.3.6 科学数据来源标题
        5.3.7 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
        5.3.8 科学数据解析地址
    5.4 被引用科学数据特征
        5.4.1 科学数据创建时间
        5.4.2 科学数据创建者
        5.4.3 科学数据引用传播者
        5.4.4 科学数据来源国家
        5.4.5 科学数据类型
第6章 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关联性
    6.1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变量相关性检验
    6.2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内在关联性
        6.2.1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内在关联假设
        6.2.2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内在关联分析
    6.3 科学数据特征与引用行为特征的影响关联性
        6.3.1 科学数据特征与引用行为特征的影响关联假设
        6.3.2 科学数据特征对引用行为特征的影响关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
    7.1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假设
    7.2 不同期刊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的标注特征差异分析
    7.3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对不同创建时间、创建者、传播者和内容类型科学数据的引用倾向差异分析
        7.3.1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对单项特征科学数据的引用倾向差异
        7.3.2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对交叉特征科学数据的引用倾向差异
    7.4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差异分析
    7.5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位置倾向差异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1.1 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与关联性
        8.1.2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
    8.2 研究启示
        8.2.1 提高科学数据引用行为规范性
        8.2.2 重点改善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和解析地址的标注失范
        8.2.3 提高科学数据的可获取性,规划科学数据引用平台
    8.3 研究创新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卡方检验概率p值
    附录2 卡方检验Cramer’s V系数测定值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新版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求疵(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与参考文献的作用
    1.1 文献的多样性与采用参考文献的有限性
    1.2 中外文献的异同
    1.3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异同
    1.4 采用参考文献的异同
2 参考文献着录原理
    2.1 标点符号与表示符号
    2.2“默认”与“重复”的规定
    2.3客观、规范与逻辑原则
    2.4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5 约定俗成
3 若干具体问题剖析
    3.1 对“国标”题名的认识
    3.2 对某些“术语与定义”的商榷
    3.3 关于“责任者”与“责任说明”
        3.3.1“责任者”与“责任说明”
        3.3.2“责任者”的类型
        3.3.3“责任说明”着录的区分
        3.3.4“责任说明”的运用
    3.4 关于题名等的规范
    3.5 参考文献着录宜“减负”
4 结语

(7)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新国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国家标准的发展历程
二、 对GB/T 7714—2015的研究述评
    (一) GB/T 7714—2015对GB/T 7714—2005的增补与贡献
        1. 标准的名称发生了改变
        2. 新增着录项目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OI)
        3. 增补了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的示例
    (二) GB/T 7714—2015修改的主要内容
        1. 术语和定义的修改
        2. 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的修改
        3. 着录用文字的修改
        4. 着录细则的修改
        5. 参考文献表的修改
        6.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的修改
        7. 资料性附录的修改
    (三) GB/T 7714—2015中的失误或存疑探讨
        1. 专着的着录格式示例中的着录项目有误
        2. 着录细则的题名示例不妥
        3. 缺漏1例
三、 结语

(8)参考文献着录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文字和符号所用语言
二、关于标注着录与文中引用的关系
三、关于参考文献项位置
四、关于参考文献标注体系
五、关于国家标准

(9)论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及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4 研究方法与结构
1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与标注概述
    1.1 参考文献与标注概念界定
        1.1.1 参考文献概念界定
        1.1.2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1.1.3 参考文献的标注
        1.1.4 参考文献的标注失范与科研不端行为密切相关
    1.2 参考文献标注的功能与种类
        1.2.1 参考文献标注一般目的作用
        1.2.2 参考文献的着作权内容
        1.2.3 参考文献种类划分
    1.3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着作权保护理论基础
        1.3.1 着作权立法目的与利益平衡理论
        1.3.2 思想、表达二分法与合理使用制度
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着作权法分析
    2.1 参考文献引用与着录失范行为涉及侵犯着作权
    2.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与着作权相关失范行为表现及危害
        2.2.1 引用尚未发表、公开的文献资料
        2.2.2 与署名权相关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
        2.2.3 与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相关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
        2.2.4 过度引用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
    2.3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侵犯着作权行为原因
        2.3.1 标准规范立法缺憾
        2.3.2 学术评价机制的困扰
        2.3.3 司法与行政执法不完善
        2.3.4 监管防范机制缺失
        2.3.5 惩处追责力度不足
        2.3.6 法律文化认同感不足
3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犯着作权救济困境
    3.1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犯着作权救济途径与现状
        3.1.1 私力救济途径狭窄,维权不力
        3.1.2 行政救济途径监管手段缺失,惩处方式单一
        3.1.3 司法救济途径中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
    3.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犯着作权救济难之原因探析
        3.2.1 科技论着着作权边界的模糊性
        3.2.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权界定的模糊性
        3.2.3 着作权侵权行为成立与归责原则的迷惑
4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规范化思考与规制建议
    4.1 美英德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学术行为规范制度借鉴
        4.1.1 美国
        4.1.2 英国
        4.1.3 德国
    4.2 美英德参考文献标注学术行为规范制度思考与启示
    4.3 我国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规范化思考与规制建议
        4.3.1 着作权法中明确归责原则和加强精神损害赔偿
        4.3.2 着作权法中增设期刊、出版单位审查监管责任
        4.3.3 强化参考文献不端行为的监管防范机制
        4.3.4 完善参考文献标注标准规范立法
        4.3.5 重视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更名为《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初探——“文中”与“文后”之辩(论文提纲范文)

一、《规则》中“文后”一词不利于理论的完善
二、《规则》中“文后”二字不适应实践的发展
    1. 许多期刊论文忽略“文中”标注
    2. 许多期刊论文不用“文后”形式
    3. 相关研究者不用“文后”一词
    4. 期刊编辑部需要“文中”二字
三、《规则》更名为《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设想
    1. 题名的更改
    2. 内容的重构
    3. 结构的设置
四、结语
注释

四、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有2个国家标准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参考文献着录中国古籍刍议[J]. 周到. 今古文创, 2021(17)
  • [2]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与分析[J]. 吴静,任凤国,张艳霞.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3]关于期刊参考文献着录问题的探讨[J]. 谢玉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12)
  • [4]“2015国标”视域下的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探讨——以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J]. 庞丹丹.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3)
  • [5]我国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D]. 丁文姚. 西南大学, 2020(01)
  • [6]新版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求疵[J]. 文榕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03)
  • [7]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新国标研究[J]. 姜红贵. 出版发行研究, 2015(11)
  • [8]参考文献着录若干问题探讨[J]. 曹小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9]论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及规制[D]. 常琴艳. 中南大学, 2013(05)
  • [10]《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更名为《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初探——“文中”与“文后”之辩[J]. 王道杰,李晓佳. 科技与出版, 2011(02)

标签:;  ;  ;  ;  ;  

文末有2个书目着录国家标准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