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木棉》:大制作再现革命历史

《风雨木棉》:大制作再现革命历史

一、《风雨红棉》:大制作再现革命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杰[1](2021)在《秦汉简帛书法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文中指出简帛书是先秦至魏晋时期古人以简牍和缣帛为载体所书写的墨迹。简帛书法自19世纪末一经发现就备受学界关注,而简帛书法资料的日渐丰富又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简帛书法的认识。简帛隶书是最真实的隶书真迹,是碑刻铭文书法无法代替的古人墨迹,因此简帛书法对当代隶书创作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简帛书法对当代隶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首先对秦汉时期简帛的使用情况和当下的简帛实物的发现和研究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古代的简帛书法特征及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其次,以简帛书法的艺术特色为基础,结合当下简帛隶书的创作现状与自身的书法创作实践经验对取法秦汉简帛隶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着重解决在简帛隶书创作中出现的技法层面的矛盾和用字问题;最后对秦汉简帛书法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简帛被发现以来,书家们逐渐开始将简帛书法融入隶书创作之中,随着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简帛资料的不断丰富,秦汉时期的简帛书法已经对当代的隶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书家群体中涌现出一大批钟情简帛的隶书书家,当代的书法展览中的隶书作品也很大程度受到了简帛书法的影响。简帛书法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湮没千年之后得以重见天日,这种最真切的古人书迹无疑会为时隔千年之后当下的隶书创作提供重要的信息。秦汉简帛书法丰富了当代隶书创作的书写形式,展示了最真实的秦汉时期的笔法特征并对当代隶书创作的笔法产生影响,古朴浪漫的秦汉书法韵味也使当代隶书创作的内涵更加丰富。

刘春晓[2](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指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张惠泉[3](2017)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影片题材类型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关于促进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纪录片产业发展迅速,在影片的数量、质量以及制播主体等方面皆有不小的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纪录片长期以来受西方主流纪录片评价标准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这些标准为我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借鉴的土壤和平台。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纪录片所包含着天然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使得完全依照西方主流纪录片评价标准来评价国产纪录片,无异于“削足适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是国内唯一具备纪录片投融资、交易功能的国家级专业纪录片节展,也在近几年成长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纪录片节展,在节展评优过程中体现的中国式的纪录片价值评价体系正在形成,这种评价体系的核心就体现在纪录片的题材上面。基于对近三年里(2014-2016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入围影片的题材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理清现阶段国内外优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类型和特点。根据影片评审的结果导向,总结出节展的评优环节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价值评价标准:主流价值观的多元化表达、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人文精神的故事化体现。最后从各级电视台、民营文化公司以及独立制片人等纪录片制作机构的视角出发针对中国纪录片题材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纪录片的美学属性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并不矛盾,增强纪录片题材的多样化和国际传播力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和引导;加强国际视角,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同时需要注意民族文化和人文内涵才是国产纪录片的核心价值,社会力量需要以创新和开放来开拓市场,发掘潜能。

周婧[4](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彭渤[5](2016)在《山西电影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电影是中国电影百年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区域甚至全国文化建设状况的一面镜子。纵观山西电影发展史,可谓有起有伏,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本文将就山西电影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从历史沿革、创作类型、创作趋势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来探讨山西电影,挖掘其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特点和所面临的形势、受到的影响以及发展的趋势等。第一章,对山西电影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基于当前现状,首先对山西电影进行界定。之后,从社会变迁中的山西电影与转型发展的山西电影两方面就山西电影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与相应的论述。第二章,根据山西电影的实际情况,较为详实地对山西农村电影、山西战争电影、晋商题材电影的代表作品分别进行分析。基于山西传统文化和电影发展现状,对山西电影美学特征进行研究,借鉴类型电影和其他区域电影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山西电影进行文本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中国电影的创作规律去芜存菁。第三章,对山西电影创作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山西电影备案及摄制的数量、题材等方面数据作为对象,分析并概括出山西电影中小成本之路从三方面进行强化与完善,即电影剧本的雕琢、喜剧元素的融合、影片类型的多样性。山西电影走中小成本之路,是现实和未来发展之需。

黄家周[6](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7](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赵涛[8](2015)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研究指明“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叠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电影文化发展史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国西部电影历经三十余年时代风云诡谲,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还原到历史文化现场,考量基于时间链条中西部电影理论空间话语建构的特征和要素,凸显电影文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从而开掘出富有活力的学术领地,并提出未来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诸多前瞻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文化形态“微观层次”的考察,着重对花样纷呈、支离破碎的具体文化表象的体验,从而在对文化具像的“深描”(thick discription)中揭示出研究题材本身的宏大性。换言之,本课题不是单纯对于中国西部电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而是对西部电影三十余年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的读解,并勾连起纷繁而芜杂的文化表象,以及一切由电影艺术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电影插曲、主题歌、配乐、歌谣、流行音乐、服装、人物、空间造型、道具等都将被纳入研究的宏阔视野之中。本研究广泛借用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美学、语义学、史学等研究手段,寻怿三十余年来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轨迹,概括其审美文化流向,建立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演变的宏观理论框架,考察三阶段的分期依据、创作规律、嬗变动因及特征等。第一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嬗变的经典阶段(1984—1989)。该时期经历了理论上的命名、创作上的实践、美学本体的探索、类型化的尝试,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品牌和美学风格,极大地影响了90年代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建构和话语体系。在审美文化发展上总体表现为: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趣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原则、新影像叙事的美学追求。经典时期的西部电影在美术造型、音乐和音响、摄影美学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催生出了一系列深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编剧、造型师身处一个激情火热的年代,喷薄而出的艺术才情在时代的巨浪中逶迤而去,并创造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艺术,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摸索前行,奠定了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整体格局与走向。第二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该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寻找电影革新的出路。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受到市场经济和政治话语的挤压,伴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消解和启蒙理性的坍塌,创作者们开始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或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或急流勇退、走向世俗,社会文化的裂变促使电影人开始重新思索电影的出路。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开始逐步向类型化方向拓展:出现了西部主旋律、西部人文电影、西部武侠片、西部魔幻片、西部少数民族电影等类型。中国电影也出现症候性的电影创作倾向:主旋律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热潮,娱乐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意识而被自觉的重视,电影的类型意识开始深化。整个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经历了启蒙精神的离散、现实主义精神的放逐、多元价值的混乱与骚动等思想的震颤,在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文化之困境和突围之挣扎,审美形态的不断探索,类型化电影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随着技术理性的膨胀,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伴生着消费的拜物教,工具理性一跃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宠。在商品为主宰的社会中,艺术生产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影视产品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走在文化消费的最前端并引领着社会消费和时尚风潮,推动了消费主义在全社会的兴盛与蔓延。在消费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分离、本土与外来的共赢与博弈,中国西部电影也面临着一次更为深刻的转型和分化。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从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类型探索的各种可能性、泛喜剧和商业元素的放大、多元语境下影像语言的嬗变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中国西部电影如何才能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中国电影如何与我们所遭遇的这个时代相称,讲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在世界之中的中国故事?除了需要对西部影视文化进行全面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西部电影的产业链,拓宽市场渠道和发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占领文化高地,更重要的是要重估中国经典西部电影的价值,传承和坚守其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根只和“现实主义”关怀,在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之下,在当前“一路一带”的时代大潮中,重新开启一种中国西部电影与文化的叙事动力,以及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与可能。

于平[9](2015)在《形态分析的舞蹈评论——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下编)》文中研究表明"评论何用"与"评者何为"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的程度维系着"职业化"的作为。如果我们想做一个"职业化"的舞蹈评者或舞蹈论家,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评说论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妨梳理一下"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在这个三十余年的历程中,笔者也是亲力亲为者之一。笔者以职业化的眼光来梳理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认识到这个"职业化"的基石是对评论对象的"形态分析"。尤其是读到那些具有精当"形态分析"的舞蹈评论时,才再一次理解了什么叫"有的放矢",什么叫"言之有物",什么叫"顺理成章"。本文为全文下编,对2000年至2014年新世纪以来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倾向进行系统、细致的梳理、回顾与反思。

靳小蓉[10](2014)在《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文中认为元杂剧《赵氏孤儿》是当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被改编得最多的戏曲经典之一。这部作品在它自己的时代即被视为名作,在其后的时代中不断被经典化,收入各种选本,被改编成各类戏曲形式;在昆曲中形成了“《八义》八出”为代表的舞台经典,在京剧中形成了《搜孤救孤》为代表的舞台经典作品;在学术史上,王国维将《赵氏孤儿》杂剧与《窦娥冤》等极少几部作品作为中国悲剧的代表,与世界经典悲剧抗衡,完成了《赵氏孤儿》的经典化定位。加上《赵氏孤儿》是第一部被译介到国外、并被外国作家多次改编的中国戏剧,由此《赵氏孤儿》成为比较文学的重要议题,也成为展现中国悲剧、甚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梳理了《赵氏孤儿》从故事原型到杂剧名作、到舞台经典、到经典再生产的过程,探讨了戏曲发展和传播的规律。本文第一章探讨了“赵氏孤儿”故事从史籍中的片段记载到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传播接受过程,分析了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经典特质,在明代选本中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元末南戏改编和明代《八义记》传奇文本的形成过程。第二章从晚清民国演剧史入手,分析京剧折子戏《搜孤救孤》从老生戏中脱颖而出直至成为舞台经典的过程,探讨了该剧与晚清、民国戏曲剧种、行当、剧团体制、戏曲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从1959年北京京剧团重新编剧、演出的京剧《赵氏孤儿》产生的背景、过程入手,探讨“推陈出新”的国家政策下戏曲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得失。第四章从当代戏曲生态出发,将传统戏曲生态分为“整旧如旧”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求异追新的现代创作两大类,在肯定这种分野的基础上,探讨了几部新编《赵氏孤儿》戏曲走向歌剧化的特征,并评析了两部《赵氏孤儿》歌剧。第五章探讨《赵氏孤儿》的话剧改编。话剧的艺术形式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它的思想意识也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明的印记。因此,话剧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绝大多数都具有颠覆性,有意无意地对原作进行误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构了经典。第六章介绍了《赵氏孤儿》题材影视剧生产情况,分析了戏曲经典在图像化生产过程中的特殊问题。第七章探讨海外的《赵氏孤儿》海外传播。海外对《赵氏孤儿》的改编热潮有两个时代,一是十八世纪,另一个是二十一世纪。本章主要探讨二十一世纪的几部《赵氏孤儿》戏剧改编情况,总结它们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对中国戏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二、《风雨红棉》:大制作再现革命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雨红棉》:大制作再现革命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秦汉简帛书法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简帛书的起源、发现与分类
    1.1 简帛的起源与使用
    1.2 简帛书的发现与分类
        1.2.1 简帛书的发现与整理现状
        1.2.2 简帛书的分类
第二章 取法秦汉简帛隶书的方法与途径
    2.1 简帛隶书范本的择取
    2.2 简帛隶书原作与取法创作之间的矛盾
        2.2.1 简帛书原大与放大书写之间的矛盾
        2.2.2 惯性书写重复现象的解决
        2.2.3 简帛隶书创作中章法问题的解决
    2.3 秦汉简帛书的用字习惯
第三章 简帛隶书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
    3.1 近现代简帛书风的发展
    3.2 当代隶书创作现状
    3.3 当代取法简帛隶书书家个案分析
    3.4 当代展览中的简帛隶书书风发展状况
        3.4.1 全国展中取法简帛的隶书作品例析
        3.4.2 简帛书风对当代展览中隶书创作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专业创作部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拟突破的难题
        四、创新点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影视艺术理论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一、反应事件全貌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一、展现民风民俗
        二、展现地貌特征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一、展现服饰文化
        二、展现饮食文化
        三、展现住所文化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道德意识
        二、和谐意识
        三、理想主义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二、增强文化交流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第二节 意境美
        一、情景交融
        二、虚实结合
    第三节 真实美
        一、客观真实美
        二、艺术真实美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影片题材类型及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研究现状
        1.3.2 中国纪录片题材价值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发展概述及评优规则
    2.1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发展概述
        2.1.1 市场活动:以方案预售为核心
        2.1.2 学术活动:“三驾马车”引领前沿
        2.1.3 公众展播:节展与公众的桥梁
    2.2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评优规则
        2.2.1 不断发展的国际化评优体系
        2.2.2 权威的多层级评审规则
第三章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影片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3.1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影片的题材类型
        3.1.1 社会纪实类
        3.1.2 人文历史类
        3.1.3 文化艺术类
        3.1.4 自然环保类
        3.1.5 科学探索类
    3.2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影片的题材特点
        3.2.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2.2 社会、人文与历史题材并重
        3.2.3 艺术、自然与科学题材不足
第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终评影片题材价值评价体系
    4.1 主流价值观的多元化表达
    4.2 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4.3 人文精神的故事化体现
第五章 中国纪录片题材发展的建议
    5.1 国家力量:增强国际传播力
    5.2 地域力量:增强题材多样化
    5.3 社会力量:创新和开放发掘潜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5)山西电影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山西电影发展概述
    1.1 山西电影的界定
        1.1.1 从影片题材角度界定
        1.1.2 从影片创作角度界定
    1.2 山西电影发展概述
        1.2.1 社会变迁中的山西电影
        1.2.2 转型发展的山西电影
第二章 山西电影创作主要类型及特征
    2.1 山西农村题材电影及特征
        2.1.1 乡村镜像的映照和镌刻
        2.1.2 黄土民歌的传唱与回响
        2.1.3 城乡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2.1.4 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2.2 山西战争题材电影及特征
        2.2.1 战争历史的影像记忆
        2.2.2 战争英雄的形象塑造
        2.2.3 "黑、白"世界的一抹温情
    2.3 山西晋商题材电影及特征
        2.3.1 "忠、义"为本的晋商结构
        2.3.2 "信、新"为魂的晋商精神
第三章 山西电影创作发展态势
    3.1 山西电影创作现状与趋势分析
        3.1.1 山西电影份额下降
        3.1.2 农村题材的坚守
    3.2 山西中小成本电影之路
        3.2.1 电影剧本的雕琢
        3.2.2 喜剧元素的融合
        3.2.3 影片类型的多样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8)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于审美文化研究的中国西部电影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四、三个阶段的分期依据
    五、本课题研究综述
第一章 本体变革: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经典时期(1984—1989)
    1.1 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望
        1.1.1 人与土地的生存悖论
        1.1.2 个体与族群的成长仪式
        1.1.3 神话意识的传承与呈现
        1.1.4 农耕体验与影像趣味
    1.2 现实主义精神的光照
        1.2.1 解剖和直面现实关系
        1.2.2 启蒙与诗意的现实主义
        1.2.3 传承与变革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1.3 新影像叙事的自觉
        1.3.1 造型美学自觉
        1.3.2 声音美学自觉
        1.3.3 摄影美学自觉
第二章 镜城突围: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
    2.1 文化之困与突围之路
        2.1.1 镜城的围困与突围
        2.1.2 电影的祛魅与赋魅
        2.1.3 主体的聚合与离散
        2.1.4 文化角力与镜像交错
    2.2 审美形态的探索
        2.2.1 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
        2.2.2 乡村变革与纪实主义
        2.2.3 审美理想:建构与解构
        2.2.4 审美形式:丑与俗
    2.3 类型化的初步尝试
        2.3.1 西部电影类型观念的确立
        2.3.2 西部电影语言:类型与反类型
        2.3.3 承接与断裂:新西部武侠片
        2.3.4 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民族自省与精神重塑
第三章 多元碰撞: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
    3.1 多元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3.1.1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交锋
        3.1.2 文化伦理与泛化的喜剧性
        3.1.3 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
    3.2 类型探索的新样态
        3.2.1 西部歌舞片《高兴》:消费语境下的底层狂欢
        3.2.2 西部生态片《可可西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体认
        3.2.3 西部警匪片《西风烈》:类型化的本土经验
    3.3 多元语境中西部电影的镜像审美嬗变
        3.3.1 西部电影音乐:从赵季平到谭盾
        3.3.2 西部电影空间造型:从质象、意象到仿像
        3.3.3 西部电影服饰美学:从意念化到形式化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形态分析的舞蹈评论——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下编)(论文提纲范文)

二十六、舞蹈形态分析“诗”与“剧”的分野
二十七、舞剧的“诗化”与组舞的“主题化”
二十八、杨少莆着眼“形态分析”阐发“中国芭蕾”
二十九、房进激“以创造特定的舞蹈形式为中心任务”
三十、资华筠基于“舞蹈生态学”的“创作忧思”
三十一、现代舞作品的“形态分析”精彩纷呈
三十二、于平新世纪舞蹈评论的分类概览
三十三、于平“大跨度”舞蹈评论的构成分析
三十四、舞蹈编导“创作体会”的学者化追求
三十五、“以舞弄文者”王玫“形态分析”的升华
三十六、“以舞为本”的绝症与素材的“被内容”
三十七、王元麟谈“风格素材”是舞蹈的“纯然形式”
三十八、舒巧舞剧创作的着力点和兴奋点
三十九、杨丽萍“原生态”的生命伟力
四十、职业化舞蹈评论“新生代”展望

(10)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戏曲“经典化”与“再生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赵氏孤儿》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 经典文本:从杂剧《赵氏孤儿》到传奇《八义记》
    第一节 史籍中的“赵氏孤儿”故事
    第二节 祭祀与“赵氏孤儿”故事传播
    第三节 纪君祥《赵氏孤儿》杂剧
    第四节 《赵氏孤儿》相关南戏
    第五节 传奇《八义记》的形成与传播
第二章 近代舞台经典的生成:《搜孤救孤》
    第一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赵氏孤儿》
    第二节 谭鑫培与《搜孤救孤》的成型
    第三节 余叔岩与《搜孤救孤》经典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 戏曲唱片:载体变迁与经典传承
第三章 重塑经典:1950年代的《赵氏孤儿》戏曲
    第一节 “十七年”间的戏曲整理工作
    第二节 马连良主演的京剧《赵氏孤儿》
    第三节 《赵氏孤儿》题材地方戏发掘与移植
    第四节 推陈出新:戏曲“现代化”历程
第四章 告别经典程式:21世纪戏曲与歌剧《赵氏孤儿》
    第一节 当代戏曲生态与传统戏曲演出
    第二节 新编豫剧:《程婴救孤》
    第三节 新编越剧:《赵氏孤儿》
    第四节 两部《赵氏孤儿》歌剧
    第五节 黄梅调电影:戏曲音乐剧的先声
第五章 颠覆经典:《赵氏孤儿》话剧改编实践
    第一节 沈心工文明戏:《双忠墓》
    第二节 黎觉奔话剧:《赵氏孤儿》
    第三节 林兆华导演伏尔泰《中国孤儿》
    第四节 林兆华、田沁鑫《赵氏孤儿》对传统题材的颠覆
    第五节 创作者的精神困境:《赵氏孤儿》症候式阅读
    第六节 话剧《赵氏孤儿》与商业戏剧
第六章 《赵氏孤儿》题材影视剧改编
    第一节 1990-1999年《赵氏孤儿》题材电视剧
    第二节 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
    第三节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赵氏孤儿案》
    第四节 两部《赵氏孤儿》动画电影
    第五节 “影从戏生”:华语电影与戏曲的因缘
    第六节 “舍子”故事中的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
第七章 海外《赵氏孤儿》译介、改编与演出
    第一节 21世纪之前海外《赵氏孤儿》传播
    第二节 陈士争与美国版《赵氏孤儿》
    第三节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改编演出的《赵氏孤儿》
    第四节 德国庄祖欣《赵氏孤儿》歌剧
余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风雨红棉》:大制作再现革命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秦汉简帛书法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D]. 王世杰. 河北大学, 2021
  • [2]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影片题材类型及评价体系研究[D]. 张惠泉. 广州大学, 2017(02)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5]山西电影现状研究[D]. 彭渤. 山西大学, 2016(06)
  •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D]. 赵涛. 西北大学, 2015(06)
  • [9]形态分析的舞蹈评论——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下编)[J].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5(02)
  • [10]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以《赵氏孤儿》为中心[D]. 靳小蓉.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风雨木棉》:大制作再现革命历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