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悠久的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百年历史悠久的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一、历史悠久的百年高校——北方交通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1](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游梅[3](2020)在《武昌艺专时期校舍外部空间研究 ——以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昌艺专时期的水陆街校址校舍外部空间是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建筑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武昌艺专时期水陆街校址建筑已消逝,但武昌艺专时期的办学精神仍历久弥新。解读当时的校园外部空间场景风貌,不仅弥补了校园建筑光辉历史的缺失,同时是对当时高校校舍建筑外部空间发展情况进行补充。本文通过了解武昌艺专校舍外部空间所处的大环境背景,梳理分析国内外不同高校的校园外部空间历史情况,探究校园当时真实的选址、校园规模等情况,从而深入分析武昌艺专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手法及空间组织形式,试图对当时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提出理解与看法,为后期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同时通过类比同时期其他院校校园外部空间情况,归纳整理出武昌艺专水陆街校址的校园外部空间与其的共性与异性,结合当时校园所遗留的部分史料,对校园外部空间节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全面真实的阐述武昌艺专水陆街校址校园外部空间建设在当时的情况。武昌艺专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对当时高校校园外部空间建设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起承转合点典例,他不仅代表学校光辉校史的一部份,同样是当时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更替阶段小的缩影。

刘鸿[4](2020)在《基于自组织理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提升策略研究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步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创新已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主题和必然趋势,伴随是快节奏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然成为一个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不断的完善,并对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承载体,是知识经济的中心力量,其发展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兴衰。本课题从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条件下,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高校校园空间环境的变迁和组成。从高校校园物理空间环境出发,对空间环境的特性、发展趋势、功能性和影响进行分析,总结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构成与相关影响和发展趋势。以自组织理论为出发点,论述高校校园空间环境的自组织特性和相关渗透的关联意义,从而构建出相适宜的空间环境提升策略,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的有序提升和人性化可持续发展提出见解。改善现有校园空间环境的功能转向和联系,结合城市空间环境的发展为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带来转变。策略目标,针对石家庄铁道大学(老校区)既有空间环境的提升与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现有校园空间环境问题的提出,结合自组织理论构建普适性发展原则和提升机制,借鉴MOP-SD与MOP-CA整合模型等驱动方法,以系统的整体性为主要原则,提升景观环境的再引入和主体人群的能动性,衍伸出一种具有较好机动性的空间环境,激发高校校园空间的活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校园主体人群的学习交流活动和社会活动,打破原有环境的局限性,带动校园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本课题研究,在对校园空间环境发展矛盾的和多学科理论发展基础上,通过自组织理论系统,构建层级互动式设计策略,解决空间联动性问题。提供了相对的理论依据,为今后老旧校园空间环境的提升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颜阿茵[5](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刘悦怡[6](2019)在《基于“场所记忆”重塑的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处于历史风貌保护区中,丽娃河南北向横穿校园,将校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丽娃河原为江南水网的一部分,道光年间进行了裁弯取直的工程,作为遗留河道被命名为东老河。自1931年,近代民族资本家荣宗敬将丽娃河赠予大夏大学,供师生休憩、娱乐使用。1951年大夏大学并入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成为华东师大的校河,供师生学习、生活、娱乐使用。承载着华东师范大学不同时期的历史和记忆,寄托着师生的情感。随着校园的发展,新的建筑加入,旧的建筑废弃,出现功能空间不适应于师生需求的消极空间,沿河景观的整体风貌逐渐难以统一。如今在改造设计中,设计者往往通过单纯的改造技术对空间进行限定、环境进行提升,忽略了空间背后蕴含的场所记忆、精神内涵,使体验者难以在场所中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面对丽娃河现状的问题,笔者选取教材科周边沿河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其历史价值、环境资源、空间布局、使用状况等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场所记忆”重塑的改造设计理念及识别性、可达性、可持续性的改造设计原则。其次,对丽娃河沿河景观历史记忆、空间形态、建筑单体、文化生活等“场所记忆”构成要素的深入挖掘,对场所记忆的可呈线性进行分析研究。再次,通过识别性、可达性、可持续性改造设计原则对教材科周边沿河景观的不同元素进行整合重构,进行具体的项目实践实践,赋予建筑及周边环境新的生命,使丽娃河沿河景观的场所记忆特质得以提升。最后,对丽娃河沿河景观“场所记忆”重塑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并剖析“场所记忆”重塑理论对改造设计的启示,为中国未来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与案例支持。

曾拓[7](2019)在《基于AHP法与SBE法的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校园规模、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和学校校区建设热潮的兴起,而大部分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校园环境的营造,湖南大学同样的面临了这样的问题,植物景观的优劣则是影响校园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以及如何评价校园植物景观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湖南大学校园内绿地作为研究区域,在对校园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评价等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基本理论,对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全面、微观、科学的景观评价工作。首先系统分析了校园内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生活型结构、植物使用频率、生态结构,对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定量综合调研与分析;再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人员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法,邀请了64名非专业人员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评价法,得出了SBE法评价结果,并对18块样地进行了SBE值排序和具体样地植物群落实例评析;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评价,综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构建了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以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为目标层A,下设3大准则层B和11个因子层C,再综合多名专家对各评价因子利用比较矩阵赋值的数据,得出各准则层和因子层的权重值,构建了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邀请了23名专业人员进行打分,得出AHP法评价结果,并对各块样地进行景观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质量仅处在及格水平,整体植物景观质量不高。两种评价方法结束后,将AHP法与SBE法评价结果进行W协和系数检验并对其评价趋势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综合2种评价结果最后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其评价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并在大体趋势上基本相同,两种方法对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是有效且合理的,具有较好的评价作用;同时对2种评价方法评价趋势与差异进行分析,表明AHP法基于专业人员角度,更倾向于对各方较全面的植物景观,SBE法则基于使用者角度,更偏向于视觉美学突出的植物景观。最后,根据实地调研与两种评价方法评价分析结果,结合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现状与特点,宏观层面从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和景观行为心理功能三个层面上提出了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途径与建议,微观层面对具体评价样地提出了针对性植物景观优化策略。

邵素芳[8](2019)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色彩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是一段战乱频繁、救亡图存、文化激荡的历史,这一时期错综复杂的发展背景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筑也在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中诞生。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区域的地理色彩千差万别,形成色彩的各个因素也是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东西方文化融合下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筑色彩,具有鲜明的色彩特点。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在全国分布范围极广。本文以中国六所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特定环境影响下的建筑色彩特点,以及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色彩形成的主导因素。由于教育建筑特殊的地理区位,教育建筑常常与本区域的环境色彩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这些建筑能够很好地反映建筑与社会、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建筑色彩的角度,分析文中六所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的建筑色彩特点,和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的形成因素。建筑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与继承性,分析近代高等教育建筑色彩在现代教育建筑中的反映。本文从燕赵文化区、中原文化区、荆湘文化区、巴蜀文化区、八闽文化区、吴越文化区六个不同的文化区,选取了北京大学近代建筑群、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湖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四川大学近代建筑群、厦门大学近代建筑群和苏州大学近代建筑群共六所具有色彩代表性的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这六所高校建筑群涵盖了我国六个不同的文化区,同时体现了不同的地理地域特点。近代教育建筑群由于不同的地理色彩特点和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建筑色彩上表现出了区域地理对其极具差异的影响,展现了六所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文化迥异的色彩影响因素。根据对文中近代高等教育建筑色彩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阐释了近代高等教育建筑色彩与当代高等教育建筑色彩之间的关系,试图为当代教育建筑色彩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展望近代教育建筑色彩体系数字化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王丽洁[9](2018)在《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景观特征研究(1914-1922年)》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针对近代青岛公园的研究,多停留在史料记载等基础资料层面,少数研究成果仅针对德占时期的青岛公园建设。日本在1914年—1922年第一次侵占青岛的8年间,建设新区、发展工业和港口并完善城市公园绿地,城市规模比17年德占期间扩张了3倍,是青岛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较为重大的历史变迁阶段,该时期的公园建设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然而目前未见专门的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一次日占时期的青岛城市公园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审视,以补充近代青岛公园在一次日占时期的研究空白。一次日占时期建成的青岛公园有旭公园(今中山公园)、若鹤公园及若鹤山(今登州路体育场和今贮水山公园)、新町公园(今工人文化宫)、深山公园(今中山路中段)、千叶公园(今火车站前)、大村公园(今安徽路)六处。首先,以史料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为依据,将公园建设与日本侵占青岛的城市建设行为融汇探究,对各个公园的选址及范围予以明确,并从宏观层面就其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分析其布局特征,并具体从其与城市大山水格局、与地形地势、与城市轮廓线的关系方面,分析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公园城市层面的景观特征。然后,以当前改造利用较为成功、且具有殖民代表性的青岛神社所在的若鹤公园及若鹤山区域作为典型的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公园,对其历史变迁、整体布局、核心建筑等进行分析描述。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空间景观特点,随着公园的概念在一次日占时期的明确,一次日占时期的青岛公园在空间上强调纪念性特征,在植物、配景等景观要素上体现出日本殖民文化特征,设施上完善游憩功能,以满足运动、游憩、纪念的公园作用。最后,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公园在同类被侵占城市中既有一般性,也具有独特性,对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通过其当代价值反思,对科学合理的城市层面的景观特征予以延续,对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景观特征予以借鉴、发掘,为现代城市建设和绿地建设提供合理参考。

任毅[10](2018)在《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培养中的关键作用,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旨在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味和精神境界。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特别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学校通过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开设地理学习园地、创新地理作业形式等方式,尝试扭转原来只注重知识培养的局面。2016年,教育部将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并对高中阶段开展研学旅行的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素质、自主发展和沟通合作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地理实践力和研学旅行相结合,以河北正定中学为例,对该高中高一、高二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现状及研学旅行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研学旅行内容的选择、研学旅行方案的制定、研学旅行评价的设计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依据研学旅行内容选择的原则,以不同地区为例,进行了研学旅行具体方案设计。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启示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最后介绍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研学旅行和地理实践力,包括研学旅行的概念及其特点,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并分析了研学旅行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第三部分以河北正定中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田野观察法,对该高中高一、高二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一线地理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该高中研学旅行的开展情况。第四部分是针对目前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情况,提出的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包括课程分析、内容选择、方案设计和评价设计。内容选择的依据主要有立足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立足地理教材、立足乡土地理和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方案设计包括主题和课题的确定、研学目标、地理实践力培养内容和路线选择、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以及注意事项五大部分。第五部分是研学旅行方案框架下的具体案例设计。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选取必修1、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II中的部分课程内容,以不同地区为例进行研学旅行的方案设计。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中的问题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二、历史悠久的百年高校——北方交通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悠久的百年高校——北方交通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武昌艺专时期校舍外部空间研究 ——以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起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定义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现状的综述
    1.6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2.国内外院校的校园建筑空间演变概况
    2.1 国外院校的校园建筑空间的演变历史
        2.1.1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全封闭型校园建筑外部空间
        2.1.2 半敞开型校园建筑外部空间
        2.1.3 多元化开放型校园建筑外部空间
    2.2 国内院校的校园建筑空间的演变历史
        2.2.1 我国古代校园的发展概况
        2.2.2 我国近代解放前校园的发展
        2.2.3 我国建国初期至九十年代的校园发展
    2.3 本章小结
3.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外部空间的基本状况与影响因素文化构成
    3.1 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外部空间基本状况
        3.1.1 校园选址
        3.1.2 校园布局
        3.1.3 建筑主体状况
        3.1.4 校园交通流线
    3.2 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外部空间的影响因素
        3.2.1 武昌艺专时期下社会背景与文化演化对校园建筑及外部空间的影响
        3.2.2 武昌艺专时期下的校园空间布局背景与艺术价值
    3.3 本章小结
4.水陆街校址的武昌艺专校舍外部空间的研究与分析
    4.1 .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外部空间的结构设计分析
        4.1.1 第一进教学楼所在轴线组织建筑的空间结构
        4.1.2 第一进教学楼所在绿地广场组织建筑的空间结构
        4.1.3 第一进教学楼后所在院落组织建筑的空间结构
    4.2 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外部空间节点关系分析
        4.2.1 水陆街校址前门
        4.2.2 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入口
        4.2.3 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后广场
    4.3 本章小结
5.武昌艺专水陆街校址外部空间设计的思考与影响
    5.1 水陆街校址外部空间设计的现实思考
    5.2 水陆街校址外部空间设计的现实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基于自组织理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提升策略研究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1.1.2 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变
        1.1.3 高校校园空间发展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高校校园发展概述
        1.3.2 国内高校校园发展概述
        1.3.3 相关理论及文献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定性分析法
        1.5.4 跨学科研究法
        1.5.5 图表分析法
        1.5.6 案例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构成与相关影响和发展趋势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学
        2.1.2 空间环境
        2.1.3 大学校园
        2.1.4 物质空间环境的精神价值
    2.2 高校校园物理空间环境构成
        2.2.1 建筑实体
        2.2.2 道路交通系统空间
        2.2.3 公共空间环境
        2.2.4 景观空间环境
        2.2.5 “负空间”
    2.3 高校校园空间特性
        2.3.1 环境异质
        2.3.2 功能复合
        2.3.3 进化演替
    2.4 高校校园发展趋势
        2.4.1 时代背景环境
        2.4.2 新时期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
    2.5 高校校园功能性认识
        2.5.1 知识经济的推动者
        2.5.2 文化传承依托者
        2.5.3 生态功能
    2.6 高校校园空间的社会环境影响
        2.6.1 城市的快速发展
        2.6.2 高等教育的改革
        2.6.3 传统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2.7 高校校园空间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
        2.7.1 校园的精神面貌
        2.7.2 空间环境同社会开放的把控
        2.7.3 设计缺乏人性化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组织与校园
    3.1 概念输入
        3.1.1 自组织理论内涵
        3.1.2 自组织理论概念
        3.1.3 自组织相关构成理论
        3.1.4 自组织与他组织
    3.2 校园空间发展的组织机制
        3.2.1 校园空间环境发展机制
        3.2.2 校园空间环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
        3.2.3 校园空间环境发展的他组织机制
    3.3 耗散结构与(老校区)校园空间环境
        3.3.1 开放
        3.3.2 非平衡性
        3.3.3 非线性
        3.3.4 涨落
    3.4 自组织理论引入的扩展支撑
        3.4.1 校园空间环境自身发展的影响和驱动特性
        3.4.2 校园空间环境自身发展的过程特点
    3.5 校园空间与自组织表现过程
        3.5.1 无序到有序
        3.5.2 复杂的聚散转向
        3.5.3 结构的突变演化
    3.6 自组织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3.6.1 理论的指导意义
        3.6.2 框架认知的指导意义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空间环境提升策略构建
    4.1 高校校园提升环境及问题
        4.1.1 常见空间结构
        4.1.2 规划发展中普遍存在问题
    4.2 普适提升原则
        4.2.1 整体性原则
        4.2.2 开放化原则
        4.2.3 竞争与协同原则
        4.2.4 可持续动态原则
        4.2.5 以人为本原则
    4.3 校园空间提升机制及过程
        4.3.1 主体人群——基础要素
        4.3.2 系统开放——发展条件
        4.3.3 景观元素引入——演化推动与基体
        4.3.4 整体控制——他组织
        4.3.5 空间环境提升——突变演化
        4.3.6 更新过程——循环发展
    4.4 提升方法
        4.4.1 景观元素的引入
        4.4.2 功能空间整合
        4.4.3 轴线与立体关系
        4.4.4 实体空间资源的整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家庄铁道大学空间环境自组织提升研究
    5.1 研究对象
        5.1.1 石家庄铁道大学概况
        5.1.2 石家庄铁道大学(校本部)历史沿革及空间环境提升背景
        5.1.3 大学与城市
    5.2 校园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5.2.1 地理区位
        5.2.2 现状优略势分析
    5.3 空间提升的目标与意义
        5.3.1 目标
        5.3.2 方向性
    5.4 校园空间环境策略导向
        5.4.1 自组织理论引入的研究性
        5.4.2 空间组织控制——空间作用途径、聚散、交流
        5.4.3 引伸方法
        5.4.4 组织特征把控
        5.4.5 自有序参量和再引入
    5.5 空间环境演化
        5.5.1 基础条件环境——无序到有序
        5.5.2 演化的动力环境——自组织聚集
        5.5.3 质的突变与环境——自组织演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1.1.4 论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抽象思维法
        1.5.5 研究框架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5.4.1 城市设计理念
        5.4.2 城市设计策略
        5.4.3 城市设计方案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6.3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6)基于“场所记忆”重塑的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教材科周边沿河景观
    1.3 研究对象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华东师大丽娃河沿河景观现存问题研究
        1.4.2 丽娃河场所记忆构成要素及重塑手段研究
    1.5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意义
        1.6.1 研究目的——提升华东师大丽娃河“场所记忆”特质
        1.6.2 研究意义——为中国未来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案例支持
    1.7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华东师大丽娃河沿河景观现状研究
    2.1 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影响因素分析
        2.1.1 丽娃河历史价值研究
        2.1.2 丽娃河环境资源研究
        2.1.3 丽娃河空间布局研究
        2.1.4 丽娃河使用状况研究
    2.2 丽娃河沿河景观现存问题梳理
        2.2.1 功能层面——功能空间不适应于师生需求
        2.2.2 空间层面——沿河建筑风貌不协调统一
        2.2.3 环境层面——沿河景观资源未充分利用
    2.3 丽娃河沿河景观“场所记忆”重塑的理念
        2.3.1 “场所记忆”重塑理念的提出
        2.3.2 “场所记忆”重塑的必要性研究
    2.4 丽娃河沿河景观“场所记忆”重塑的原则
        2.4.1 识别性原则
        2.4.2 可达性原则
        2.4.3 可持续性原则
    2.5 本章小结
3 华东师大丽娃河沿河景观“场所记忆”理论研究
    3.1 “场所记忆”理论相关概念研究
        3.1.1 “场所记忆”的概念
        3.1.2 “场所记忆”的构成要素
    3.2 华师大丽娃河沿河景观的“场所记忆”构成要素分析
        3.2.1 历史记忆
        3.2.2 空间形态
        3.2.3 建筑单体
        3.2.4 文化生活
    3.3 华师大丽娃河沿河景观的“场所记忆”特征的传承
        3.3.1 低调内敛的校园历史记忆
        3.3.2 建筑景观交融的滨河记忆
        3.3.3 温暖朴素的民国建筑记忆
        3.3.4 开放多元的师生生活记忆
    3.4 相关案例研究
        3.4.1 城市滨河空间记忆的延续——芝加哥河水岸改造
        3.4.2 开放校园公共空间的营造——悉尼科技大学校园绿地设计
        3.4.3 校园历史建筑记忆的传承——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识别性”原则的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4.1 基于识别性的改造设计手法研究
        4.1.1 适应性功能置入塑造场所的识别性
        4.1.2 因地制宜的手法塑造空间的识别性
        4.1.3 建筑符号的转译塑造视觉的识别性
    4.2 功能置入塑造场所的识别性
        4.2.1 使用人群需求分析
        4.2.2 丽娃河沿河景观的功能定位
        4.2.3 空间布局分析
        4.2.4 功能布局对识别性的回应
    4.3 因地制宜塑造空间的识别性
        4.3.1 因地制宜的改造手法研究
        4.3.2 多方案对比
        4.3.3 “节点空间”对新型功能需求的回应
        4.3.4 “节点空间”的整体氛围对沿河景观的回应
    4.4 建筑符号的转译塑造视觉的识别性
        4.4.1 建筑形式与材质改造手法研究
        4.4.2 多方案对比
        4.4.3 建筑形式的抽象还原对识别性的回应
        4.4.4 材质肌理和色彩表达对识别性的回应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可达性”原则的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5.1 基于可达性的改造设计手法研究
        5.1.1 路径组织规划塑造空间结构的可达性
        5.1.2 路径空间尺度塑造空间界面的可达性
    5.2 路径组织规划塑造空间结构的可达性
        5.2.1 路径组织规划现状研究
        5.2.2 多方案对比
        5.2.3 路径对节点空间可达性的回应
    5.3 路径空间尺度塑造空间界面的可达性
        5.3.1 路径空间尺度现状研究
        5.3.2 多方案对比
        5.3.3 路径空间尺度对空间界面的回应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可持续性”原则的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6.1 基于可持续性的改造设计手法研究
        6.1.1 历史记忆的可持续性
        6.1.2 使用空间的可持续性
        6.1.3 建构材料的可持续性
    6.2 丽娃河沿河景观“可持续性”原则的回应
        6.2.1 建筑环境的维护治理
        6.2.2 功能空间的灵活多变
        6.2.3 建构材料的轻质可拆
    6.3 本章小结
7 华师大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成果展示与反思
    7.1 丽娃河沿河景观施工过程记录与总结
        7.1.1 建筑加固处理
        7.1.2 立面修复处理
        7.1.3 建构形式完善
        7.1.4 路径空间及室内空间重塑
    7.2 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建成效果空间体验研究
        7.2.1 基于“区域体验”的改造后空间调研分析
        7.2.2 基于“节点体验”的改造后空间调研分析
        7.2.3 基于“路径体验”的改造后空间调研分析
    7.3 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过程反思及价值研究
        7.3.1 丽娃河沿河景观“场所记忆”重塑过程的反思
        7.3.2 “场所记忆”重塑理念对改造设计的启示
        7.3.3 场所的“空间体验”对改造设计的启示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图表目录
附录B:调查问卷

(7)基于AHP法与SBE法的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层次分析法(AHP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1.4.4 美景度评判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1.4.5 统计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植物景观
        2.1.2 校园植物景观
        2.1.3 植物景观评价
    2.2 国内外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2.2.1 国外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2.2.2 国内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2.3.1 国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2.3.2 国内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2.4 景观评价各学派研究综述
        2.4.1 专家学派
        2.4.2 心理物理学派
        2.4.3 认知学派
        2.4.4 经验学派
    2.5 景观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2.5.1 层次分析法(AHP)
        2.5.2 美景度评价法(SBE)
        2.5.3 审美评判量法(BIB-LCJ)
        2.5.4 语义分析法(SD)
        2.5.5 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法(PPI)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理论依据
    3.1 植物景观造景类型
        3.1.1 规整式
        3.1.2 自然式
        3.1.3 混合式
    3.2 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
        3.2.1 园林植物的形态
        3.2.2 园林植物的色彩
        3.2.3 园林植物的芳香
        3.2.4 园林植物的质地
        3.2.5 园林植物的意境与文化
    3.3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
        3.3.1 经济性原则
        3.3.2 实用性原则
        3.3.3 美学艺术性原则
        3.3.4 文化性原则
        3.3.5 可持续性原则
    3.4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基本方法
        3.4.1 各类植物造景
        3.4.2 景观视线引导
        3.4.3 背景衬托
        3.4.4 空间塑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4.1 评价样地的选择与获取
        4.1.1 评价样地的选取
        4.1.2 评价样地资料的获取
    4.2 植物基本调查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群落区系组成
        4.2.2 校园景观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4.3 校园植物群落生态结构分析
        4.3.1 校园植物生活型组成
        4.3.2 校园各生活型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
    5.1 景观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SBE美景度评价法
        5.2.1 美景度评价法评价原则
        5.2.2 美景度评价法评价流程与步骤
        5.2.3 数据结果与分析
        5.2.4 基于SBE法的典型植物景观实例评析
    5.3 层次分析法与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
        5.3.1 层次分析法用于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的合理性与评价原则
        5.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5.3.3 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步骤
        5.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5.3.5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值计算
        5.3.6 评价方程的建立与植物景观质量分级
        5.3.7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8 基于AHP法的典型植物群落实例评析
    5.4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质量综合排序
        5.4.1 Kendal's W检验与综合排序步骤
        5.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3 SBE法与AHP法评价趋势与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6.1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途径
        6.1.1 景观生态功能层面的优化
        6.1.2 景观美学功能层面的优化
        6.1.3 景观行为心理学功能层面的优化
    6.2 评价样地针对性优化策略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论文所做的工作
        7.2.2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7.2.3 论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群落数据调查统计表
附录B SBE与AHP标准化说明
附录C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表
附录D 植物景观评价样地
附录E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AHP法定性因子评分表
附录F 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评价因子权重专家打分表
致谢

(8)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色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目的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步骤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色彩的基本理论
        2.1.1 色彩的基本属性
        2.1.2 色彩体系
    2.2 色彩地理学
        2.2.1 色彩与地理
        2.2.2 色彩地理学
        2.2.3 文化与文化地理学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代表建筑色彩特点分析
    3.1 北京大学近代教育建筑群
        3.1.1 建筑群落概况
        3.1.2 清宫式教育建筑色彩分析
        3.1.3 传统“宫殿式”特征的北京大学色彩特点
    3.2 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群
        3.2.1 建筑群落概况
        3.2.2 贡院教育建筑色彩分析
        3.2.3 “中西合璧”的河南大学色彩特点
    3.3 湖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群
        3.3.1 建筑群落概况
        3.3.2 综合性教育建筑色彩分析
        3.3.3 从“古典复兴”到“民族形式”的湖南大学色彩特点
    3.4 四川大学近代教育建筑群
        3.4.1 建筑群落概况
        3.4.2 装饰性教育建筑色彩分析
        3.4.3 “都铎风格”与中国民居结合的四川大学色彩特点
    3.5 厦门大学近代教育建筑群
        3.5.1 建筑群落概况
        3.5.2 沿海教育建筑色彩分析
        3.5.3 华侨文化影响下的厦门大学色彩特点
    3.6 苏州大学近代教育建筑群
        3.6.1 建筑群落概况
        3.6.2 教会教育建筑色彩分析
        3.6.3 江南地域影响下的苏州大学色彩特点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色彩比较及成因分析
    4.1 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的色彩对比
        4.1.1 建筑色彩对比
        4.1.2 装饰色彩对比
        4.1.3 色彩构成形式对比
    4.2 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色彩溯源分析
        4.2.1 官式文化对北京大学建筑群的影响
        4.2.2 演变的书院文化对河南大学建筑群的影响
        4.2.3 多元的时代文化对湖南大学建筑群的影响
        4.2.4 民居文化对四川大学建筑群的影响
        4.2.5 地域文化对厦门大学建筑群的影响
        4.2.6 教会文化对苏州大学建筑群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高等教育建筑色彩的传播与发展
    5.1 近代教育建筑色彩在现代教育建筑中的影响
        5.1.1 色彩的延续
        5.1.2 色彩的碰撞
        5.1.3 色彩的交融
    5.2 近代教育建筑色彩体系的数字化发展
        5.2.1 数字化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5.2.2 数字化未来展望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附录 B 第一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教育建筑(群)简表
致谢

(9)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景观特征研究(1914-192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建设及布局
    2.1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建设简史
        2.1.1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
        2.1.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绿地建设(1914—1922年)
    2.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在城市的布局特征(1914—1922年)
        2.2.1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的类型
        2.2.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的选址与范围
        2.2.3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与城市总体布局的的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城市层面的景观特征
    3.1 基于城市大山水格局的景观特征分析
        3.1.1 青岛城市大山水格局
        3.1.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与城市大山水格局的关系
    3.2 基于地形地势的景观特征分析
        3.2.1 青岛城市地形地势
        3.2.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3.3 基于城市轮廓线的景观特征分析
        3.3.1 青岛城市轮廓线的特点
        3.3.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与城市轮廓线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的空间景观特征
    4.1 典型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若鹤公园及若鹤山
        4.1.1 若鹤公园及若鹤山的历史变迁
        4.1.2 整体布局
        4.1.3 “工”字型青岛神社大殿
    4.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的空间景观特征
        4.2.1 空间的纪念特征
        4.2.2 景观要素的文化特征
        4.2.3 游憩功能完善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5.1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的一般性与独特性
        5.1.1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的一般性
        5.1.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的独特性
    5.2 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引发的当代价值反思
        5.2.1 对青岛城市的科学认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5.2.2 城市规划是动态的发展中学科
        5.2.3 公园绿地是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
        5.2.4 政策法规是合理实施城市规划的必要保障
    5.3 公园绿地在城市层面景观特征的延续建议
        5.3.1 与城市总体布局关系的延续
        5.3.2 与城市山水大格局关系的延续
        5.3.3 与地形地势关系的延续
        5.3.4 与城市轮廓线关系的延续
    5.4 公园绿地空间景观特征的创造建议
        5.4.1 发掘公园象征意义
        5.4.2 彰显公园文化内涵
        5.4.3 提高公园人文关怀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学旅行的兴起与推广
        1.1.2 高中地理教学和实践力培养的需要
        1.1.3 公民地理科学素养培育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4.1 建构主义理论
        1.4.2 多元智能理论
        1.4.3 杜威“做中学”理论
        1.4.4 地理新课程理论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观察法
        1.5.2 文献综述法
        1.5.3 调查法
2 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概述
    2.1 研学旅行概念与特点
        2.1.1 研学旅行的概念
        2.1.2 研学旅行的特点
    2.2 地理实践力概念及构成
        2.2.1 地理实践力概念
        2.2.2 地理实践力构成
    2.3 研学旅行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作用
        2.3.1 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兴趣和意识
        2.3.2 研学旅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3.3 研学旅行磨炼学生的地理实践意志
3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现状及研学旅行开展情况调查分析——以河北正定中学为例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3.4 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3.4.1 学生地理实践经历、兴趣和意向调查分析
        3.4.2 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调查分析
        3.4.3 学生地理实践意志调查分析
        3.4.4 教师访谈分析
    3.5 小结
4 高中地理课程分析与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4.1 高中地理课程分析
        4.1.1 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分析
        4.1.2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分析
    4.2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内容选择
        4.2.1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内容选择依据
        4.2.2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内容的选取
    4.3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4.3.1 研学旅行主题与研学课题的确定
        4.3.2 研学旅行目标与地理实践力水平分级
        4.3.3 地理实践力培养内容和路线选择
        4.3.4 研学旅行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
        4.3.5 研学旅行注意事项
        4.3.6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框架
    4.4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评价设计
        4.4.1 研学旅行中地理实践力评价原则
        4.4.2 研学旅行中地理实践力评价方法
        4.4.3 研学旅行中地理实践力评价指标
5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案例
    5.1 必修1研学旅行的方案设计与分析—以秦皇岛地区为例
        5.1.1 研学导读
        5.1.2 研学旅行具体方案
    5.2 必修2研学旅行的方案设计—以石家庄地区为例
        5.2.1 研学导读
        5.2.2 研学旅行具体方案
    5.3 选修II研学旅行的方案设计与分析—以唐山地区为例
        5.3.1 研学导读
        5.3.2 研学旅行具体方案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二: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现状及研学旅行开展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历史悠久的百年高校——北方交通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武昌艺专时期校舍外部空间研究 ——以水陆街校址第一进教学楼为例[D]. 游梅.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2)
  • [4]基于自组织理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提升策略研究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D]. 刘鸿.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1)
  • [5]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6]基于“场所记忆”重塑的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沿河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刘悦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AHP法与SBE法的湖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曾拓. 湖南大学, 2019(07)
  • [8]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筑群色彩特征研究[D]. 邵素芳. 湖南大学, 2019(06)
  • [9]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公园景观特征研究(1914-1922年)[D]. 王丽洁. 青岛理工大学, 2018(12)
  • [10]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D]. 任毅.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标签:;  ;  ;  ;  

百年历史悠久的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