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

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

一、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1](2021)在《青岛西海岸新区2018-2020年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岛西海岸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青岛e平台数据库中随机抽取38所小学的2018-2020年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本论文主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来考察,通过体对质健康抽测数据数据的分析发现:身体形态方面,2018-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小学生身体发育水平整体较好,随年级升高有变化;身体机能方面,同年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肺活量均值也在逐渐增高;身体素质方面,同年度随年级的升高,除坐位体前屈外各项指标的平均成绩都在升高。通过数据分析及调察,笔者认为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主要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因素方面包括教师、场地器材、领导重视、体育安全事故等因素。家庭因素方面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家庭健康观念、亲子体育活动等。社会因素方面包括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笔者认为,如要改变以上现状,需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徐岱巍[2](2021)在《成都市成华区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整体上呈下降态势,说明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每况愈下。因此如何推动学生体质健康向好发展,成为当前我国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对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的监测,探究成都市成华区不同类别小学(示范校、一类校、二类校)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与各类别学校差异对学生体质健康良性发展推进情况的内在联系,以期明晰成都市成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相应对策,进而为有效改善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促进我国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本研究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3类公办小学(示范校、一类校、二类校)中各选取3所学校,从9所学校共计810人的体质测试数据入手,涵盖学生身体形态与机能指标:身高(Height)、体重(Weight)、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肺活量(Vital capacity);身体素质指标:短跑(Run)、跳绳(Rope skipping)、仰卧起坐(Situp)、坐位体前屈(Sit and reach),并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四年级不用类别小学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校际差异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成华区不同类别学习四年级学生的身体形态与机能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身高、体重、BMI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示范校(?)一类校(?)二类校;而肺活量则表现为一类校(?)二类校(?)示范校。2)成华区不同类别学校四年级学生的60 s跳绳(灵敏素质)、60 s仰卧起坐(力量素质)、50 m跑(速度素质)及坐位体前屈(柔韧素质)均存在明显差异;整体而言,成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灵敏素质较好,尤指示范校;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相对较差,尤其是二类校;而相较而言,二类校学生的柔韧素质较好。3)各类别小学学生所有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总评分数优秀等级占比随学校综合实力的降低而降低,即示范校所有体测项目总体评价明显优于其他类别学校,具体表现为零不合格率和高优秀率。4)成华区示范校与一类校在综合体育馆及各类(篮球、足球)场馆的配备及机械体操、游戏空间设置上均优于二类校,而二类校在人均使用面积方面更具优势,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在校学生人数明显少于其余两者。5)示范校体育教师团队构建存在明显优势,集中体现于教师参训人数及受表彰人数方面。6)成华区不同类别学校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差异表现在体育课与大课间涵盖运动项目、延时服务开展项目数量等方面,示范校在以上方面优于其它类别学校。7)各类别小学学生在学校体育作业的完成情况方面存在差异。示范校(25%)和一类校(26%)完成0次体育家庭作业的情况明显优于二类校(39%)。

陈晓静[3](2021)在《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邛崃市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课是体育教育实施的组织载体,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环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形成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而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体育课程、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培养小学生体育的体育核心素养,是中小学生体育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邛崃市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教学环境来看,邛崃市各小学师生比较大,体育教师课时任务重,教师对待工作的激情降低,不利于学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工作的开展。2体育教师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少,不能及时更新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学方法也得不到更新,也不利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工作的开展。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仅停留在运动能力与习惯的浅层面。4不同性别之间的学生在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和体育情感与品格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域的学生在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和体育情感与品格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根据以上结论给出建议:1政府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入专职的体育教师;学校应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分配教师课时任务。2学校应支持体育教师的培训,要促使教师体育知识、技能与教学方法的更新。3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德育课程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格。4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教学方法,将男女生以性别划分,选择男女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同时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学生的情况以及设施设备,开展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或者体育传统项目,以特色活动与传统项目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郑翔元[4](2021)在《不同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体质与体力活动关系研究 ——延边朝鲜族初中生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能量饮食、低水平体育活动和久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也因此出现了青少年体质下降,前人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家庭结构对于青少年的起居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延边朝鲜族人口出现了大量外流现象其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劳务输出。面对延边地区大量的朝鲜族的人们去韩国劳务,也导致了延边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和隔代家庭。因此,本文研究延边朝鲜族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体质与体力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体质测试,依据,《家庭结构调查问卷》及《青少年体力活动调查问卷(CLASS-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体质测试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延边州朝鲜族青少年体质优秀率低,体力活动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量标准。2.参与体育锻炼方面核心家庭青少年最活跃,单亲家庭与隔代家庭青少年久坐时间最长。3.在体质分级中,核心家庭青少年的优秀率最高。并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家庭体育这个被忽略的角落,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2.学校应该阶段性的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放学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3.学生积极寻找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天抽出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本研究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与体力活动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冬晓[5](2021)在《长春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能够了解和掌握长春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其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改善小学生健康现状的有效方法,为开展健康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长春市乃至国家的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国万方、维普网等多个文献查阅网站查阅了大量关于国内外学生体质健康、国民健康、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期刊,并认真研读国家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标准》、《体育与健康标准》等相关政策资料,作了充足的文献收集和研究,为本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实地调查法:依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细则》及各项指标的标准及要求,对长春市六所小学随机抽取的1080名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各项目的体质监测,其中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指数)、功能指标(肺活量)、体能指标(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疾病或异常(屈光不正、沙眼、弱视、龋齿、牙周疾病、肥胖、营养不良等),还可通过检查蛔虫卵等方法,筛查缺肠道蠕虫感染。问卷调查法:为了解长春市小学生的家长对孩子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程度、孩子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家庭营养保证状况、孩子参与健康锻炼的积极性及家长闲暇时间安排等相关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线上的形式,共发放了110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108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8%。统计分析法:使用Excel 2010进行整理和录入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1.我市近八成小学生目前自测健康状况良好,48.8%非常好,33.2%比较好,不太好和很不好的总和仅为1.6%;近82%小学生体质测试达标没有困难,12.4%比较困难,1.7%非常困难。在体能测试中,成绩优秀者占0.37%;良好占19.35%;及格占70.56%;不及格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72%。2.小学生BMI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占总体的59.72%;低体重的占2.69%;超重的占17.78%;肥胖的占19.81%。不达标者超过四成。其中低体重与超重、肥胖者以低年级居多。3.小学生发病率较高,视力不良中患有近视的占79.76%,患有散光的占36.44%,患有远视的占10.93%,患有弱视的有7.29%,患有斜视的有4.45%;得过蛔虫病的有1.4%;患有贫血的有1.7%;营养不良有8.9%。4.根据国家标准,小学生每天至少应保证10小时以上睡眠,而长春市小学生睡眠时间达到国家标准的仅占0.92%;因为睡眠时间匮乏,睡眠质量下降,近半数的学生曾在课堂上走神溜号、打瞌睡,也有近三成的小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固定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常常感到缺乏学习精力,5.小学生饮食习惯不良,摄入的营养不均衡。通过调查发现,长春市小学生营养摄入远远没有达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通过对以上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情况进行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实施监管不力、测评指标合理度有待提高;社会传统观念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影响;家长教育观念的片面偏颇和对科学饮食结构、良好饮食习惯的了解欠缺;学校健康体育教育缺失、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体质健康宣传不到位等因素和个人认知因素。并由此提出可行性建议。结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及地区的政治发展以及经济文化情况,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中国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对搜集到的六所小学的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研究发现,长春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如下:长春市小学生体能测试优秀者仅占0.37%,不及格者达到了9.72%;小学生BMI指数不达标者超过了四成,肥胖和低体重情况严重;视力不良情况应得到重视,近视的学生占到了视力不良中的79.76%;小学生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达不到国家标准水平以及营养不均衡饮食习惯不良等等。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因素有如下几点:受国家政策影响,包括政策实施监管不力、测评指标合理度有待提高;受社会情况影响,包括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家庭因素影响,包括家长观念的影响、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的影响;学校因素影响,包括健康体育教育缺失、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体质健康宣传不到位。从而也针对政策、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社会导向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孟不凡[6](2021)在《沈阳市小学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分析及提高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生体质健康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目前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下滑,不容乐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沈阳市十个区部分小学生的测试数据为研究对象,收集其2017年—2019年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法,分析出当今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和弱项,从中探索出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规律。在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弱项的基础上,以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家长、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找出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弱项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提高途径。学校及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参照本研究弱项因素分析和提高途径结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充分发挥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为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研究结果:一、2017年—2019年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体较为稳定,但存在少量的波动,其中女生肥胖率上升、50米×8成绩下降等态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沈阳市小学体质健康综合水平是有一定下降的。通过分析样本均值、标准差系数、及格率、良好率可认为:BMI值和50米跑为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共性弱项;差异性弱项表现在低年级学生跳绳运动为弱项;中年级学生仰卧起坐为弱项;高年级学生50米×8往返跑、坐位体前屈为弱项。二、在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分析中,可以认为:身体形态方面弱项因素为教师课时量、班级学生人数、体育课程强度、体活课数量、教龄情况、学校体育安全、课后自主锻炼、家长支持情况、课程取消情况、学校态度情况、学生积极性;身体素质方面弱项因素为教师课时量、班级学生人数、教学时间比例、体育课程强度、体育课数量、体活课数量、教龄情况、学校体育面积、设施及室内面积建设情况、体育设施使用、学校体育安全、课后自主锻炼、家长支持情况、课程取消情况、课程难度情况、学生积极性。身体机能方面由于是非弱项,所以不予讨论。三、在对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归因分析中,管理政策执行力不足、教育管理混乱、社会与家庭不良氛围是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的成因。四、在分析和提出小学生体质健康提高途径中应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发挥政府在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导向作用,完善政府管理体系;第二应发挥家庭在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石作用,培养家庭素养观念;第三应发挥学校在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主力作用,端正学校健康态度;第四应发挥社会在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环境作用,转换社会舆论氛围;第五发挥科学科技的催化作用,合理运用运动方法策略与技术手段。统筹协同,共同发力,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和谐有序发展。

江文忠[7](2021)在《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为例》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国家相关部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而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却是逐年下降的相悖现象。通过研究安庆市吴汝纶公学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依据,同时为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分析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使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轨录入;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在身高、体重、速度素质、下肢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方面成绩存在差异;学生家长的不同文化程度、参与体育锻炼态度,社区健身设施的有无,学校课业安排程度、体育课设置次数、体育课被占用,学生自身的饮食、睡眠、假期安排、锻炼习惯,体育指导等均对体质测试成绩有影响(P<0.05)。结论与建议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呈现出:身体形态方面,大多数学生BMI处于正常水平,但近1/4学生处于肥胖状态;身体机能方面,初中学生的肺活量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方面,初中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均随着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及格水平,良好、优秀水平偏少。男生力量素质整体偏低,大部分为不及格等级,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对学生个人、家庭、社区、学校等相关信息与学生体质成绩相关分析,发现:家庭方面,家长文化程度、对子女参与体育的态度对学生体质成绩有影响;社区方面,体育设施完善程度对体质成绩有影响;学校方面,适度的体育课强度和课业负担更有利于体质健康发展;自身方面,充足的睡眠、规律的课外锻炼习惯和户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偏食、玩电脑等不良习惯阻碍着体质健康发展。因此,提出从学校、家长、社会、政府、学生本人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善安庆市初中生体质的对策。

钟红[8](2021)在《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不断深入,学生“减负”政策不断推行实施,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缩短学生在校时间,使学生的放学时间提前了,“三点半”问题应运而生,家长接送成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教育部发文号召全国开展课后服务,南昌市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响应。由于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工作处于试行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校内课后服务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体育服务作为课后服务形式之一,对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体质起着决定作用。本文以校内课后体育服务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南昌市选取的8所学校开展课后体育服务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学校部分教师、领导、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开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对策,提升课后体育服务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对课后体育服务持支持态度,家长及学生自愿参与课后体育服务,这与文件的要求相符合,开展的目的是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课后体育服务正好契合。(2)课后体育服务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学校在课后体育服务管理上及服务教师资金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开展效果不佳,少数部分家长认为课后体育服务是大班教学且活动频率少一个学期400-600元费用太高。(3)家长与学生对课后体育服务概念、性质及重要性认识不深入,但学生自愿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目的性明确,以提高身体素质、学到一技之长参与动机为主。(4)开展项目虽多但种类较为单一,且新颖度不够,主要以球类运动为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活动的次数一般一周一次,时长较合理一般在60-90分钟,难以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时间远远不够。(5)学校运动场地少且大多数不符合正规体育场地规格,学生参与人数多,服务教师负担重,人员严重短缺,教师师资队伍流动性大且不稳定,服务资金补贴与教师工作量不成正比,对课后体育服务的质量与效果有很大影响。(6)对于课后体育服务的开展,学校及大部分家长、学生和老师都持支持态度,但因受场地、师资、内容形式等原因,开展现状不尽人意,家长满意度一般。

吕彦波[9](2021)在《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路径的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也关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个体、国家、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成为各个家庭、国家等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北方地区小学生体质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关于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部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影响因素、改善路径进行研究。对促进哈尔滨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乃至健康中国的推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结果如下:1.哈尔滨市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数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但男、女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的体重指数均值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形态指数高于乡村学生。超重、肥胖人数所占比例较高,低体重的人数较少。2.哈尔滨市小学生的肺活量均值逐年递增。男生高于同年级女生,但均小于全国水平。达标情况总体较好,不同年级、性别学生的达标情况有明显的变化。3.哈尔滨市小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度等素质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愈来愈好,但柔韧素质愈来愈差。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哈尔滨市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男生的速度、耐力素质好于女生,女生柔韧素质好于男生。乡村学生在柔韧、力量、爆发力等好于城市学生。4.哈尔滨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综合等级处于及格水平,优秀率非常低,不及格率较高,体质健康情况不乐观,男生好于女生,乡村学生好于城市学生。5.影响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重视度,场地、器材设施情况;父母的运动情况及其对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饮食习惯、睡眠情况;体育运动的时间少等。为促进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维度和层次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路径,以期为改善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桑高林[10](2021)在《小学生体质健康追踪测试数据分析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图强二小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图强二小学生体质健康追踪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体育教师访谈调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提炼体育教师访谈资料,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研究方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选取图强二小1至3年级各1个班学生连续3年的跟踪测试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对各年级为起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变化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BMI等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得分优秀与不及格学生各指标成绩的差异显着性等。采用集体访谈形式,围绕追踪测试数据统计结果,调查与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态变化的因素,了解近年来图强二小实施的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具体措施与效果,征求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结果:1.2017年至2019年的体质健康追踪测试成绩表明,以一年级为起点的学生,除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成绩都呈现上升趋势,但体质健康测试评价得分却呈现下降态势;二年级为起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生理机能指标成绩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身体素质指标成绩以2018年为折点,先降后增;三年级为起点学生与二年级为起点学生情况相似,在2018年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了良性发展趋势。2.图强二小在2018年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促使二年级、三年级起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得到了显着提高。3.图强二小学生BMI等级为超重与肥胖者占比情况严重,且未呈现好转迹象。4.优秀与不及格等级体质健康成绩评价得分的学生在50米跑、坐位体前屈、跳绳指标上差异显着;成绩优秀等级学生体重正常者比例较大。5.除坐位体前屈指标成绩外,肥胖对其他各指标成绩的影响都是较大的,且多为负面影,这对于学生肥胖情况严重的图强二小来说,是极其不利的。6.体育师资力量有限、学校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家庭饮食结构不合理、家长体育观念淡薄、学生运动兴趣较低是对图强二小学生体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7.学校应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高体能“课课练”“天天练”质量、与家长建立“促进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的沟通机制、指导学生利用社区运动场地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体育工作水平,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活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研究结论:1.图强二小学生三年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基本符合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逐年提高,但存在BMI等级为超重与肥胖者比例较大的问题。在体质健康水平优秀者中,BMI等级为正常的学生占比较大。2.学校与家庭协调配合实施“体能天天练”,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3.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师资队伍、学校及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及其利用、家长健康观念与体育锻炼指导能力、家校协作和儿童运动兴趣等。学校在做好校内各项体育工作的同时,应与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形成联动、协调和互补机制,促使学生体质健康得到全面、良好发展。

二、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西海岸新区2018-2020年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身体形态测试指标情况分析
        4.1.1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身高数据分析
        4.1.2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体重数据分析
        4.1.3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BMI指数数据分析
    4.2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身体机能测试指标情况分析
    4.3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情况分析
        4.3.1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50 米跑数据分析
        4.3.2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一分钟跳绳数据分析
        4.3.3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坐位体前屈数据分析
        4.3.4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分析
        4.3.5 西海岸新区小学生50M*8 数据分析
    4.4 影响西海岸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
        4.4.1 学校因素
        4.4.2 家庭因素
        4.4.3 社会因素
5 结论与对策
    5.1 结论
        5.1.1 身体形态
        5.1.2 身体机能
        5.1.3 身体素质
        5.1.4 影响因素
    5.2 对策
        5.2.1 学校方面
        5.2.2 家庭方面
        5.2.3 社会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成都市成华区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测试对象及分组
        2.1.2 资料来源及收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体质测试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专家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分析
        3.1.1 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身体形态与机能
        3.1.2 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评价
        3.1.3 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体测总体评价
    3.2 不同类别小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情况分析
        3.2.1 不同类别小学体育设施完善情况
        3.2.2 不同类别小学体育教师构建情况
        3.2.3 不同类别小学体质健康促进情况
        3.2.4 不同类别小学体育活动举办情况
        3.2.5 不同类别小学课外体育作业情况
    3.3 不同类别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推进策略
        3.3.1 完善学校体育设施设备
        3.3.2 搭建教师继续教育平台
        3.3.3 丰富校内体育活动内容
        3.3.4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3.5 加强课外体育作业监管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3)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邛崃市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相关文件的落实
        1.1.2 青少年体质发展的需要
        1.1.3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
        2.1.1 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
        2.1.2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2.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国外相关研究
        2.2.3 国内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观察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教学环境分析
        4.1.1 师生人数情况分析
        4.1.2 场地器材情况分析
        4.1.3 课时安排情况分析
        4.1.4 课间操情况分析
        4.1.5 体育竞赛开展情况分析
        4.1.6 体育兴趣班开展情况分析
    4.2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4.2.1 体育教师性别情况
        4.2.2 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4.2.3 教师对核心素养了解程度分析
        4.2.4 教师体育知识技能培训情况分析
        4.2.5 教师培训方式情况分析
    4.3 教学内容分析
        4.3.1 教学内容选择情况分析
        4.3.2 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4.3.3 教师对核心素养重视程度分析
        4.3.4 教师对课外体育拓展重视程度分析
        4.3.5 教师主要培养的体育素养分析
    4.4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4.4.1 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习惯培养现状
        4.4.2 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培养现状分析
        4.4.3 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培养现状分析
    4.5 对策研究
        4.5.1 学校层面
        4.5.2 教师层面
        4.5.3 社会层面
        4.5.4 家庭层面
        4.5.5 学生层面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4)不同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体质与体力活动关系研究 ——延边朝鲜族初中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家庭结构
        1.3.2 青少年
        1.3.3 体力活动
        1.3.4 体质
        1.3.5 上学日与休息日
    1.4 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家庭结构变迁相关研究
        1.4.2 国内外青少年体质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青少年体力活动相关研究
        1.4.4 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体质与体力活动研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体质测试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访谈法
        2.2.6 逻辑分析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延边青少年体质分析
        3.1.1 身体形态分析
        3.1.2 身体素质分析
        3.1.3 身体机能分析
        3.1.4 体质健康测量等级分析
    3.2 延边青少年体力活动分析
        3.2.1 参与运动锻炼分析
        3.2.2 静坐与睡眠分析
        3.2.3 日常交通分析
    3.3 延边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体质分析
        3.3.1 身体形态分析
        3.3.2 身体素质分析
        3.3.3 身体机能分析
        3.3.4 体质健康测量等级分析
    3.4 延边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体力活动分析
        3.4.1 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运动锻炼分析
        3.4.2 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久坐与睡眠分析
        3.4.3 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日常交通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5)长春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体质
        1.1.2 健康
        1.1.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2.2.1 文献研究法
        1.2.2.2 实地调查法
        1.2.2.3 问卷调查法
        1.2.2.4 统计分析法
第二章 长春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实质现状分析
    2.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分布
    2.2 体质健康自评情况
    2.3 小学生体能测试成绩情况
    2.4 小学生BMI指数情况
    2.5 小学生疾病情况
    2.6 小学生睡眠情况
    2.7 小学生饮食情况
第三章 长春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受国家政策影响
        3.1.1 政策实施监管不力
        3.1.2 测评指标合理度有待提高
    3.2 受社会情况影响
        3.2.1 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3.2.2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受家庭因素影响
        3.3.1 家长观念的影响
        3.3.2 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影响
    3.4 学校因素影响
        3.4.1 健康体育教育缺失
        3.4.2 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
        3.4.3 体质健康宣传不到位
第四章 改善长春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建议
    4.1 政策先行,资金补充
        4.1.1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各项体育基础设施到位
        4.1.2 完善政策落实监管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4.2 强化学校管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4.2.1 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减轻学生负担
        4.2.2 切实落实国家政策,拒绝假大空
        4.2.3 加强学校设施建设,满足学生锻炼需要
        4.2.4 宣传健康卫生保健知识
    4.3 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4.4 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大众传媒的健康导向作用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沈阳市小学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分析及提高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弱项与弱项因素
        2.1.2 体质健康测试
    2.2 国内外体质健康测试方面的现状研究
        2.2.1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现状及弱项调查研究
        2.2.2 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的相关方面研究
        2.2.3 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提升途径的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路线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各指标主体间效应分析
        4.1.3 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共性弱项与差异性弱项分析
    4.2 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分析
        4.2.1 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筛选
        4.2.2 关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4.2.3 关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的推断统计
    4.3 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途径研究
        4.3.1 对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归因分析
        4.3.2 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途径的研究
第5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学校及社会方面相关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C: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家庭及社会方面相关调查问卷(家长)
附录D:沈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家庭及学校方面相关调查问卷(学生)
致谢

(7)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1.1.2 各级政府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十分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理论基础
        1.3.1 体质
        1.3.2 健康
        1.3.3 各项测试指标定义
        1.3.3.1 身体形态
        1.3.3.2 身高体重指数(BMI)
        1.3.3.3 肺活量
        1.3.3.4 身体素质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关于体质测试标准的演变
        1.4.1.1 国外体质测试的演变
        1.4.1.2 国内体质测试政策的演变
        1.4.2 国内外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
        1.4.2.1 国外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
        1.4.2.2 国内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
        1.4.3 关于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研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效度检验
        2.2.2.4 信度检验
        2.2.3 体质测试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
    3.1 样本年级分布特征
    3.2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身体形态
        3.2.1 身高
        3.2.2 体重
        3.2.3 身高体重指数(BMI)
    3.3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身体机能
    3.4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身体素质
        3.4.1 速度素质
        3.4.2 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素质
        3.4.3 力量素质
        3.4.4 柔韧素质
        3.4.5 耐力素质
第四章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单因素分析
        4.1.1 家庭因素
        4.1.1.1 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情况分析
        4.1.1.2 学生家长参与体育锻炼态度的情况
        4.1.1.3 学生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态度
        4.1.2 社区因素
        4.1.3 学校因素
        4.1.3.0 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4.1.3.1 学校体育课情况
        4.1.3.2 学校校内体育活动情况
        4.1.3.3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4.1.4 自身因素
        4.1.4.1 饮食情况分析
        4.1.4.2 睡眠情况分析
        4.1.4.3 生活习惯情况分析
        4.1.4.4 校外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4.1.4.5 假期娱乐活动情况分析
        4.1.4.6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4.2 多因素分析
        4.2.1 体育课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2 参加校外锻炼项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3 假期安排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4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5 初中生体质健康可能原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身体形态方面
        5.1.2 身体机能方面
        5.1.3 身体素质方面
        5.1.4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5.2 建议
        5.2.1 家庭方面
        5.2.2 社区方面
        5.2.3 学校方面
        5.2.4 自身方面
        5.2.5 政府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二 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专家)
附录三 各指标测试方法
附录四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致谢

(8)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小学生课后服务
        2.1.2 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管理相关研究
        2.2.2 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场地设施相关研究
        2.2.3 小学课后体育服务资源资金相关研究
        2.2.4 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相关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实地考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认知基本情况
        4.1.1 校领导对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的态度
        4.1.2 家长对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的态度
        4.1.3 教师对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的态度
        4.1.4 学生对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的态度
    4.2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管理现状
        4.2.1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活动制定依据
        4.2.2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宣传情况
        4.2.3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安全保障情况
    4.3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场地现状
        4.3.1 学校场地情况
        4.3.2 教师对场地满足度情况
    4.4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师资现状
        4.4.1 教师学历、职称情况
        4.4.2 教师的年龄、性别及教师资格证情况
    4.5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资金现状
        4.5.1 项目收费情况
        4.5.2 教师补贴形式
    4.6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组织现状
        4.6.1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组织形式
        4.6.2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教学方式
        4.6.3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时间安排及项目时长
    4.7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实施现状
        4.7.1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实施项目
        4.7.2 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开展效果
    4.8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4.8.1 政策法规缺失,政府监管不力
        4.8.2 各方权、责、利界限不清
        4.8.3 服务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4.8.4 课后体育服务存在一定局限性
        4.8.5 运动场地小,安全隐患大
        4.8.6 活动频率少,创新项目少
    4.9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发展对策
        4.9.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加大监管力度
        4.9.2 建设完备的师资力量和多样化人才渠道
        4.9.3 提高重视程度和加大宣传力度
        4.9.4 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和保障经费稳定性
        4.9.5 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4.9.6 注重学生兴趣爱好与优化活动项目
        4.9.7 充分开发与合理高效利用校内场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现状调查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2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现状调查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 3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现状调查研究》(家长版问卷调查)
附录 4 《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现状调查问卷》(校领导调查问卷)
附录 5 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9)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3.1.1 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测试总体情况
        3.1.2 哈尔滨市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测试结果
        3.1.3 哈尔滨市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测试结果
        3.1.4 哈尔滨市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
        3.1.5 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评分情况
    3.2 影响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3.2.1 社会因素
        3.2.2 学校体育因素
        3.2.3 家庭生活因素
        3.2.4 学生自身因素
    3.3 改善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路径
        3.3.1 社会层面
        3.3.2 学校层面
        3.3.3 家庭生活层面
        3.3.4 学生自身层面
4.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介

(10)小学生体质健康追踪测试数据分析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图强二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体质与健康的定义
        1.4.2 国外关于体质健康的研究进展
        1.4.3 国内关于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体质测试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访谈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图强二小各年级为起点学生2017年到2019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3.1.1 各年级为起点学生测试指标动态变化趋势及变化率统计分析
        3.1.2 各年级为起点及各年份学生,BMI等级分布情况统计与分析
        3.1.3 一、二年级为起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得分统计与分析
        3.1.4 优秀与不及格学生在各指标上的差异显着性统计分析
        3.1.5 学生不同BMI等级对各指标影响的差异显着性统计分析
        3.1.6 学生各测试指标成绩相关关系统计分析
    3.2 图强二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2.1 学校因素分析
        3.2.2 个体因素分析
        3.2.3 家庭因素分析
        3.2.4 社会因素分析
        3.2.5 学校体育工作改进建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西海岸新区2018-2020年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D]. 王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2]成都市成华区不同类别小学四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 徐岱巍.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邛崃市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陈晓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不同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体质与体力活动关系研究 ——延边朝鲜族初中生为例[D]. 郑翔元. 延边大学, 2021(02)
  • [5]长春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李冬晓.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沈阳市小学体质健康测试弱项因素分析及提高途径研究[D]. 孟不凡. 沈阳大学, 2021(10)
  • [7]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为例[D]. 江文忠. 扬州大学, 2021(09)
  • [8]南昌市小学生校内课后体育服务调查研究[D]. 钟红.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9]哈尔滨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促进路径的研究[D]. 吕彦波.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10]小学生体质健康追踪测试数据分析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图强二小为例[D]. 桑高林.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标签:;  ;  ;  ;  ;  

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