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学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媛[1](2021)在《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有机肥配施对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和土壤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规范的有机肥施用也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定量评估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指导稻田有机肥施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整合分析、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随机森林模型对来自137篇文献的统计数据进行耦合分析,构建了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别利用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熵值法对包含仅施化肥(T1)、猪粪代替20%化学氮肥(T2)、沼渣沼液代替20%化学氮肥(T3)、猪粪堆肥代替20%化学氮肥(T4)以及早稻绿肥或晚稻稻草代替20%化学氮肥(T5)等5个处理的长期(8年)有机肥配施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进一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长期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真菌及碳循环基因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与土壤环境质量的作用关系模型,从微观层面揭示了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包含土壤pH、容重、电导率、有机碳、总氮、速效钾、速效磷、微生物量碳、镉和铜等10个指标的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五个处理基于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熵值法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范围分别为-1.32~7.31、0.20~0.83和0.37~1.36。五个处理在三种评价方法下的土壤综合质量变化趋势一致,且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变化范围最广,因此因子分析法对于评价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更加适宜。聚类分析将5个稻田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划为3个等级:I级(T2、T4)>II级(T3、T5)>III级(T1),因此有机肥配施能够改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且不同有机肥类型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3)细菌群落测序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T3、T4和T5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回归分析表明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与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正相关。与T1处理相比,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T2、T3和T4处理中分别显着提高了27.30%、25.22%和41.99%,网络分析表明变形菌门中的9种细菌属显着(p<0.05)影响土壤环境质量,且与土壤环境质量显着正相关。(4)对土壤真菌群落而言,T2和T4处理较T1处理相比,土壤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显着降低了9.02%和11.70%,T2、T3和T4显着提高了担子菌门,提高比例分别为9.11%、11.08%和20.15%,土壤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在T4处理中显着提高了30.87%。网络分析表明子囊菌门中的德雷氏菌属、孢霉属、弯孢壳属、着色真菌属、嗜热丝状真菌属、梭孢壳属和斑替支孢瓶霉属,担子菌门中的念珠菌属和接合菌门中的被孢霉菌属等9种真菌属显着(p<0.05)影响土壤环境质量。(5)与土壤环境质量显着(p<0.05)相关的CAZy(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基因共有10个,其中,AA1、AA5、GH103、CE4、CE14、CBM48和GT51和基因与土壤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而GH63、GH1和GH2反之。
赵朋[2](2021)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文件精神,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先后有10届研究生毕业。如何做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不断夯实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工程,相关各部委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印发各类政策文件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但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在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进步的趋势下,必须不断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需要,突出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这一实践取向符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效益”的要求。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首先是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开展系统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强化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各个培养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要想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做好,必须全面检测培养质量。建立一个科学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探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质量评价工具是前提。在本研究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人访谈法。在文献、相关政策文本以及评价模型分析基础上,以CIPP评价模式为依据,建立起结构维度,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四个要素出发,编制出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的系列问卷,并进行信度检验与结构方程效度检验,使之达到测量学标准。在调查实施阶段,用编制好的系列问卷,分别调查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216人,校内管理者65人、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325人等不同主体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认识与看法,从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实证调查与访谈结果,再结合理性探索,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原因。在上述基础上,再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有效地提升升策略。针对质量评价在各个维度中所呈现的问题,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在整个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探讨质量文化、质量实施、质量保障以及质量评价等原因对问题产生的影响。例如在质量文化这一层面上,由于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而衍生的质量观念落后,质量体系缺失,质量导向不足等诱因,使得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观念没有深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其次,在质量实施过程中,无法满足供给侧自身发展需要,造成培养过程中出现培养模式重形式,轻过程;课程配置重理论,轻实践;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等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影响到实施结果。再次,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保障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培养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例如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等,这些都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性资源,这些资源的缺失必然造成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无法达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预设的程度。最后,现有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也是造成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由于诊断针对性不强,没有及时发现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上,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等都是导致不能科学、客观反映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如何切实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解决现有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联动性特征。根据对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就是建构合理的培养模式体系,并坚定落实。首先,需要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提升质量文化氛围,诸如营造教育质量软环境,转变师生共生新观念,创新质量监管新模式等,具备良好的质量动力,是保障质量培养的前提。其次,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实践部分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这一目标下,要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实现实践过程的联动,夯实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基础。再次,应该是强化以学生为导向的质量保障,包括优化学生选拔制度,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障持续性投入链等,做到保障有力,才能确保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最后是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在这一层面上,应该弱化行政部门干扰性政策,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使得对于培养质量有清晰的认识,做到随时调整改进,不断优化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
王艺芳[3](2021)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文中提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公益、安全、优质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和全球性议题。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我国学前教育体制变革的目标,也是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如何?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存在哪些差异?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基于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需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遵循“界定核心概念——确定价值取向——建立理论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研制监测量表——监测发展水平”的思路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进行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指基于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理念,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面向全体3-6岁儿童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合理、办园规范、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准基本公共服务。基于西方和我国公共服务监测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及趋势,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提出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综合参考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经典成熟的公共服务监测模型,建立了涵盖功能、环节、价值目标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以公共性为基本价值,在功能上主要指向宏观区域公共利益和微观个体满意度的实现,在环节上包括“投入——分配——产出——结果”,在价值目标上要实现服务充分性、服务均衡性、服务公益性、服务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编制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利用三轮次德尔菲专家访谈法进行修订。基于建构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者编制了分别用于监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微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经过小样本试测与大样本施测,运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级反应模型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进行检验,得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有保障的监测量表以及经过实证检验与调整过的监测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的青岛市、江西省的上饶市、贵州省的贵阳市为样本省市,抽取75位教育行政人员、994位幼儿园教师、4155位幼儿家长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2019年相关客观教育统计数据获得客观绩效。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展现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宏观发展指数、微观发展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的得分分别为87.19、77.94、84.68,且宏观发展指数高于微观发展指数,主观评价高于客观绩效;(2)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显着省际和城乡不均衡;(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家长满意度水平一般,政府职责满意度有待加强;(4)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对幼儿园收费实惠性、入园平等性、时间匹配性的评价存在冲突性,而一致认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旧存在、教育经费补贴过低、幼儿园质量较高;(5)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可以分为低认可度组、中认可度组和高认可度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可分为低满意度组、中满意度组和高满意度组,来自山东、城市、县城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有可能归属于高认可度组和高满意度组;(6)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存在多层次性与复杂性,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在幼儿园教师的年龄、教龄、第一学历、职务、编制、园所级别、省份、城乡存在显着差异,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家长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园所性质、园所级别、省份、城乡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省份、城乡、园所级别、职务、编制、户口类型等因素是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政府主导性、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弱势补偿性等,提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对策。综上所述,本研究明晰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监测的价值取向,构建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模型、监测指标与监测量表,分析了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本研究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及监测提供了理论奠基与实证支持,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李广玲[4](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的深入推进,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构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内容。在学校层面评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可以精准把控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围绕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进行研究,实现了多维指标的非线性评估。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分析比较近年来国际组织及各个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水平领域的评估项目以及国内的政策、研究文献,提取四个重点评价维度,初步形成了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框架。再通过预调研数据的一致性检验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框架,最终形成了 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研究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2)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基于调研问卷收集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的客观评价法和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综合指数两种常用的基础评价方法计算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估值,作为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先验指导样本,确保最终模型结果的准确性。再将常用的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神经网络可以提升评估效率,还可以利用其网络传递函数的映射实现多维指标的非线性评估。利用实验数据的多次训练,选取最优的网络层数、各层神经元数目、传递函数和网络超参数,构造基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通过两个评估模型的误差、拟合程度、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精度指标以及训练时间的对比,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更优。(3)提出利用萤火虫(G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参数实现寻优,主要针对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的实际训练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初始权值和阈值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这一不足。利用评估指标作为GSO-B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同样以两种基础评估方法得到的综合评估值作为输出数据,通过与原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上述研究成果在一个完整流程上为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在理论上丰富了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水平评估研究,在实践中为神经网络评估模型与教育信息化方向的研究相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宁玉文[5](2020)在《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MOOC作为新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成为推进“互联网+教育”战略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按年度分批建设和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课程常态化质量检查和评价的要求。在医学教育领域,为了适应我国开展新医科教育改革的需要,医学院校正在广泛地建设和引进医学MOOC,利用在线教学手段,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质量问题是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在国外MOOC质量评价标准无法适用于我国MOOC和我国尚未制定MOOC统一评价标准的现实背景下,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医学MOOC存在着评价导向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评价内容混乱、评价精准度不够四个关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医学MOOC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针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亟待通过研究医学MOOC质量要素,构建一套适合于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工具。研究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加强在线课程质量管理要求,本研究针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评价需要,围绕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时“评什么”和“如何评”两个关键问题,探索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和质量特征,构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导向和评价流程,为学校建设医学MOOC提供指导规范,为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课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工具和手段,为中国医学MOOC学习者选课与评课提供适用的评判依据。研究方法:按照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范式,遵循调查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建设质量要素,建立指标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了解国内外MOOC建设质量、MOOC评价和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医学MOOC评价三个主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医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评价手段缺失问题。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 4235名学习者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期望,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和CIPP理论,借鉴欧洲QRF质量框架和我国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两类评价主体,四类评价内容,五个评价环节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三是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在扎根理论和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调查了我国1118门医学MOOC的真实质量数据,提取了包括设计维度,授课维度和服务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要素模型。四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在欧洲QRF质量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吸收国家对课程建设要求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四种来源,面向4322名学习者、651名MOOC设计者,371名MOOC授课者和332名MOOC服务者,征集了 74209条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经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初选和优选,筛选出了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120项三级指标共计144个指标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五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编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31名国内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四轮咨询修改,并对专家权威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实施模型的修改意见收集和修订,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和建立重要性矩阵,明确了各指标项的权重。六是采用实证研究法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选择S省MOOC管理部门参评的16门医学MOOC和Z地区平台的65门医学MOOC,先后由16名专家和7354名医学MOOC学习者,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试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SMART指标有效性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一是设计了包括3个维度13个核心因素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提供了质量框架,二是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和109个指标项描述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三是形成了适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模型。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的成果:一构建了体现中国课程质量特色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国内外以往设计通用性MOOC评价指标体系的常规做法,在评价指标项的标度中融入了“金课”、“课程思政”和新医科教育三个方面的中国课程质量的最新要求。二提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从设计、授课和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医学MOOC的质量要素结构和质量特征,建立了面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两类评价主体(角色),四个评价环节,三类评价内容(数据)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解决了教育管理部门在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工作中“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三找到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7个关键指标。构建了体现我国医学MOOC质量特征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通过计算找到了设计能力、制作手段、授课能力、师生互动、学情分析、应答服务、安全服务是贡献率排名前7位的评价指标。研究结论: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量化评价是可行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结果认定,用户管理服务,学情分析服务,课程内容服务,应答服务,安全运维服务共计14个关键要素。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要以教育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从设计者、授课者与服务者视角设置评价指标,融入学科特色和地域政策相关要求,将教学设计能力,制作设备与工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作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王长在[6](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张强[7](2020)在《基于PCA-AHP降维组合赋权模型的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流域内多河流水质情况的综合评价对于区域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生态平衡,以及流域生态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多数河流水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评价目标和水质标准来实现单河流的分析,很难实现流域范围内多河流水质污染指标的定量化。此外,随着水质检测技术和分析仪器的不断开发,水质指标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快速、准确、全面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流域整体水质的量化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定量评价大清河流域中游五条河流25个断面,18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本文提出将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构建了PCA-AHP降维组合赋权水质综合量化评价模型。PCA可以快速对水质参数进行筛选、降维,计算客观权重;AHP可对降维后的水质参数进行类别分析,计算主观权重;主、客观权重采用乘法归一法进行整合,通过统计分析软件R编程实现。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2017年7-8月对大清河流域中游五条河流的整体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取样,通过污染指数法对18项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铅、石油类、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硫化物)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结果表明各河流总氮、总磷普遍超标严重,超标倍数大于5,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普遍超标,超标倍数在1~3之间。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法,结果表明河流总体污染程度从重到轻顺序为瀑河>府河>大清河>孝义河>白沟引河。(2)为了全面、准确、快速的定量评价流域内多河流的污染情况,解决水质指标赋权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构建PCA-AHP降维组合赋权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统计分析软件R编程运算,编写了一套水质评价方法运行程序代码,可方便、快速地得出流域水质综合分析数据。应用所构建的水质评价模型对大清河流域中游五条河流水质进行综合评价。(3)PCA将水质参数由原来的18个降维至5个,分别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以及总氮,客观量化权重分别为0.208、0.078、0.306、0.098、0.31。以水体富营养化作为总目标,构建了5个水质参数的层次分析模型,通过AHP求得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主观量化权重分别为0.11、0.22、0.13、0.27、0.27。最后由乘法归一法将主、客观权重组合,得到的组合量化权重,大小依次为TN(0.441)>NH3-N(0.209)>TP(0.139)>CODMn(0.121)>COD(0.090),此结果对流域水环境治理修复与流域规划方案的制定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卞嘉慧[8](2021)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E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满足因经济快速发展、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后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广泛需求,2009年我国开始设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进一步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11年来,虽然我国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方面的培养已初见成效,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因而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日渐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核心话题,已有研究虽对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但多聚焦于问题本身而未对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究,对问题的因果分析还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在调查分析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这一主题展开研究,聚焦于两个核心问题:(1)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现状;(2)探讨各影响因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程度。围绕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影响因素的提取,进而设计了相关问卷,并以E大学为例,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及人才质量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其中所凸显的相关问题。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构建回归方程,探析影响因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程度;再次,以实证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研判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问题,尝试为高校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才寻求可行性对策。实证调研结果显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均值为“3.95”,整体水平较高,但高质量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数量较少;综合学生对自我所需提升的能力素质的认知,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专门知识水平、工程应用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亟需进一步的提升。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设置趋同、“双导师”制功能失衡、校企合作动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标准趋同等因素。因而高校欲改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核心问题,须在激发学生自驱力、完善导师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校企共建机制、探索学位论文新标准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工程师队伍提供更可靠更深厚的预备人才。
刘格[9](2020)在《不同产地三七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七是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止血、活血、补血等作用。三七市场需求量大,但是自身存在严重连作障碍,道地产区三七产地不断缩减,促使三七产地不断向外扩展。出现非道地产地三七充当道地产地三七现象,导致三七质量下降。目前不同产地三七质量差异结论不明确,严重影响三七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外观性状、化学成分、重金属残留、活血效果等多指标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三七质量,明确各产地三七质量差异,分析三七产地扩展的可行性。影响三七质量的因素概况为生态因子以及人为操作,目前对于是否留籽、土壤微生物与三七质量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气候因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春七、冬七质量差异,寻找与三七质量相关的优势生态因子,对三七质量形成机制进行初步了解。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产地三七外观性状存在差异但是没有明显规律,各产地形状以萝卜状为主。通过分析不同产地三七的水分、浸出物、3种皂苷、总黄酮、总多糖、总皂苷、5种代表性皂苷、三七素的含量,比较各产地三七质量差异。16个产地三七的水分、浸出物含量、皂苷含量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即各产地三七均可以入药。药典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其中道地产地文山和砚山三七质量好,四川三七质量相对较差。不同产地三七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别,文山、广西等产地总黄酮含量较高。不同产地总多糖含量存在差异,含量较高的产地是文山和砚山。三七总皂苷含量较高的是保山、蒙自、泸西,含量较低的是曲靖、四川、西双版纳;比较5种代表性皂苷含量总和,含量较高的产地是砚山、建水、昆明,含量低的则是四川、西双版纳和曲靖。三七素含量较高的产地是曲靖、四川、广西,与其它活性成分含量高低规律不同。多种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排名为砚山>麻栗坡>泸西向阳乡>文山开化镇>弥勒>昆明>建水>保山>泸西白水镇>广西>蒙自>曲靖沾益县>曲靖师宗县>贵州>西双版纳>四川,其中砚山、麻栗坡、文山均为道地产地三七,而西双版纳、四川是目前少有种植的产区。从化学成分角度评价不同产地三七质量,道地产地三七的化学成分含量高,质量较优。2、利用原子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比较不同产地三七中铜、砷、铅、汞、镉5种重金属残留差异,发现16个产地三七中铜、砷、铅、汞含量均未超标,但是泸西和曲靖镉含量超标。主成分分析发现重金属残留较高的是红河州和曲靖,而含量较低的是道地产区文山和广西。3、利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模型和小鼠尾部血栓模型,比较不同产地三七活血效果。通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发现等效人体给药量6~8倍活血效果好。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筛选出活血效果较好的4个产地是蒙自、弥勒、广西和保山,体内活血效果较好的产地有弥勒、四川、广西、保山。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体内与体外实验数据分析,排名靠前的是砚山、西双版纳、广西、曲靖。体内实验结果与体外实验结果中三七活血效果最好的产地是广西和保山,说明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具有相似规律,三七抗血栓作用原理与抗血小板聚集有关。道地产地广西三七活血效果最好,西双版纳三七的化学成分含量低但活血效果好,人参皂苷Rg1、Re是活血的主要成分。4、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活血效果和化学评价的指标评价不同产地三七质量,发现麻栗坡、保山、泸西三个产地质量较好,曲靖、西双版纳、四川三个产地质量相对较差。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结合TOPSIS方法评价三七质量,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双版纳>贵州>四川>曲靖沾益县>砚山>文山>麻栗坡>泸西向阳乡>昆明>泸西白水镇>曲靖师宗县>弥勒>广西>建水>保山>蒙自,发现三七质量较好的是四川、西双版纳、贵州等产地。5、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不同产地三七的土壤微生物,利用LC-MS技术比较春七、冬七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同时进行气候与质量形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气温年较差小有利于人参皂苷Rg1、Re、Rb1、Rd含量积累,降水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三七素和总黄酮含量。三七适合生长在温度年较差小,降水相对多的产地。气温年较差小,能增加人参皂苷Rg1、Re、Rb1、Rd含量。总黄酮含量与年降水有空,降水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总黄酮含量。三七素与降水和温度都有关,气温变动大,最干季温度高降水量增加均能提高三七素含量。不同产地三七微生物中细菌物种的数量要高于真菌,各产地微生物组成在种类上具有相似性。气真菌是Plectosphaerella和Tetracladiu能增加5种皂苷含量,负相关影Mortierella会降低皂苷含量。细菌是Sphingobium、NovoSphingobium、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 促进皂苷含量增加,Arthrobacter降低皂苷含量。云南文山冬七中主要功能性成分含量高于春七,即道地产地三七来说留籽后,三七主根中化学成分含量增加。
刘丹[10](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各行各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教育行业在信息化的进程中比较滞后,大部分依然沿袭过去的教育范式,教师依靠个人经验对学生进行判断和教学决策,如同盲人摸象。对于教学质量优劣的评估,也是仅凭学生考试结果的好坏或对教师评价的高低来进行简单评估,数据收集过程繁琐,这样的评估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在教育情形复杂的今天,其结果大多是既不实用,也不准确。而今,大数据所隐含的价值让其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大数据的处理技术也日趋成熟,为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利用大数据全面服务教育,采用基于证据的教学,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可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让教育体系得到更合理的变革。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法,是基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动态化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既保证了数据真实性,也实现了数据多维采集和多角度评估分析。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监测方法研究: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出发,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区县级和校级的监测内容,并依据监测内容,构建相应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确定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确定监测方法,研究设计用于数据采集的教学质量监测云平台,实现数据多维度采集,便于进行数据的多维分析。采集数据包括学业成绩、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数据、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数据和学校管理质量评价数据。(2)评估方法设计:本文主要考虑了基于大数据条件下的教学质量评估分析,构建了基于Hadoop的分布式集群环境,提出基于分布式的评估方法,对监测模块进行评估分析,形成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该方法利用大数据深度挖掘其各类隐藏影响因素,为教学及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与评价,从而帮助教育管理者高效决策、教师减负增效,把精准教学、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为验证其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本文选取了某区域的部分实验数据集进行基于单机和基于分布式的性能对比分析,最终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提出,在处理大数据时,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二、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学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学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有机肥的施用现状 |
1.2.2 有机肥配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1.2.5 土壤细菌、真菌及碳循环基因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2.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2.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环境敏感因子筛选 |
2.3.2 指标体系筛选 |
2.3.3 指标体系构建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土壤样品采集与检测 |
3.1.5 评价数据预处理与评价方法 |
3.1.6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 |
3.2.2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3.3 讨论 |
3.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 |
3.3.2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
3.3.3 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细菌群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设计 |
4.1.2 土壤样品采集 |
4.1.3 细菌群落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细菌16srDNA V3-V4区扩增结果 |
4.2.2 土壤细菌的测序深度和样品量评估 |
4.2.3 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 |
4.2.4 土壤细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 |
4.2.5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4.2.6 不同施肥处理的细菌biomarker |
4.2.7 细菌群落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
4.2.8 细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
4.3 讨论 |
4.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
4.3.2 细菌群落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
4.3.3 细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菌群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设计 |
5.1.2 土壤样品采集 |
5.1.3 土壤真菌群落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DNA质量检测 |
5.2.2 测序序列与质控 |
5.2.3 测序数据拼接 |
5.2.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5.2.5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5.2.6 不同施肥处理的真菌biomarker |
5.2.7 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
5.2.8 真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
5.3 讨论 |
5.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真菌组成的影响 |
5.3.2 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
5.3.3 真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碳循环基因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设计 |
6.1.2 土壤样品采集 |
6.1.3 土壤碳循环基因的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基于KEGG数据库的土壤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
6.2.2 基于CAZy数据库的土壤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
6.3 讨论 |
6.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碳循环基因的影响 |
6.3.2 碳循环基因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
(三)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
(四)现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四、研究目的、内容与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个人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政策依据与评价模型分析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目标 |
(一)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教育情怀 |
(二)掌握厚重的理论与知识基础 |
(三)具备扎实的教学与管理能力 |
(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
(五)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交际能力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性政策 |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整体性要求 |
(二)对培养方案、目标、规格质量方面的要求 |
(三)对招生与师资队伍的指导性政策 |
(四)对课程教学以及教师指导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
(五)对学位论文以及质量追踪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
三、CIPP质量评价理论模型的分析 |
(一)CIPP理论模式 |
(二)CIPP评价模式的特点 |
(三)CIPP模式适切性分析 |
第二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问卷的编制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编制 |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目的 |
(二)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程序 |
(三)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维度的确定 |
(四)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初稿的形成 |
(五)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试测 |
(六)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正式施测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管理者卷的编制 |
(一)管理者卷编制的目的 |
(二)管理者卷编制的程序 |
(三)管理者卷维度的确定 |
(四)管理者卷初稿的形成 |
(五)管理者卷的试测 |
(六)管理者卷的正式施测 |
四、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毕业生卷的编制 |
(一)毕业生卷编制的目的 |
(二)毕业生卷编制的程序 |
(三)毕业生卷维度的确定 |
(四)毕业生卷初稿的形成 |
(五)毕业生卷的试测 |
(六)毕业生卷的正式施测 |
第三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调查样本选取 |
(一)教师样本的选取 |
(二)管理者样本的选取 |
(三)毕业生样本的选取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调查 |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现状调查 |
(二)管理者卷的现状调查 |
(三)毕业生卷的现状调查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广泛的参与 |
(二)培养数量激增与导师数量、培养设施发展不均衡 |
(三)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管理 |
(四)培养实际与教育实践目标间严重脱节 |
第四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 |
(一)质量观念落后,无法适应发展趋势 |
(二)质量体系缺失,无法实现预定目标 |
(三)质量导向不足,难以满足提升需要 |
二、质量实施无法满足利益方需求 |
(一)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
(二)课程配置重形式,轻过程 |
(三)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 |
三、质量保障资源共同体功能失效 |
(一)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 |
(二)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 |
(三)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 |
四、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 |
(一)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 |
(二)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
(三)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 |
第五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
一、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 |
(一)营造教育质量的软环境 |
(二)生成教育质量的新观念 |
(三)创新质量监管的新模式 |
二、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 |
(一)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
(二)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 |
(三)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 |
三、强化以职业为导向的质量保障 |
(一)优化学生选拔制度,保输入 |
(二)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过程 |
(三)加强持续性投入链,保供给 |
四、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 |
(一)弱化政府的垄断性评价权 |
(二)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 |
(三)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状况调查系列问卷初稿 |
附录二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专家效度系列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三、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 |
第二节 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历程分析 |
二、研究内容分析 |
三、研究作者分析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指标体系 |
第五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措施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经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二、管理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三、政治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四、评价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
二、“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选择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与确立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确立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与修订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修订 |
第五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研制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编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修订 |
一、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二、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三、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四、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评价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第六章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 |
第一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理念与设计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基本理念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方案设计 |
第二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指数分析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潜在类别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的差异分析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四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讨论与结论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 |
三、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存在显着省际与城乡不均衡 |
四、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政府职责的满意度有待加强 |
五、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具有冲突性与一致性 |
六、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影响因素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
第七章 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把握起点:明晰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与政府主导性 |
一、明确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 |
二、发挥各级政府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性 |
第二节 抓住要点: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 |
一、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
二、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
第三节 回归终点:办人民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一、保障弱势家庭儿童优先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二、强化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教育领域的基础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组织结构 |
第2章 理论研究基础 |
2.1 主成分分析 |
2.2 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综合指数 |
2.3 BP神经网络 |
2.4 RBF神经网络 |
2.5 萤火虫优化算法 |
2.6 模型性能评估标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估指标框架的初步构建 |
3.1.1 国内外指标体系研究 |
3.1.2 指标框架初设 |
3.2 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确立 |
3.2.1 一致性检验 |
3.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构建 |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2 基础方法评估 |
4.2.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估 |
4.2.2 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综合指数评估 |
4.3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训练 |
4.3.1 样本数据选取及处理 |
4.3.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训练 |
4.3.3 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训练 |
4.4 模型测试结果对比 |
4.4.1 误差对比 |
4.4.2 拟合效果对比 |
4.4.3 精度检验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萤火虫优化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 |
5.1 萤火虫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 |
5.1.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不足 |
5.1.2 GSO-BP神经网络模型 |
5.2 GSO-BP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训练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模型误差 |
5.3.2 模型拟合效果 |
5.3.3 精度检验 |
5.4 GSO-BP神经网络评估综合发展水平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5)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医学MOOC建设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1.2 质量问题成为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 |
1.3 我国医学MOOC质量评价缺乏适切性标准 |
1.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特征和评价办法有待探索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内容 |
4 主要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访谈法 |
4.3 扎根理论研究法 |
4.4 因子分析法 |
4.5 主成分分析法 |
4.6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4.7 AHP层次分析法 |
5 研究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2 实践意义 |
文献回顾 |
1 MOOC建设质量相关研究 |
1.1 MOOC建设质量文献检索情况 |
1.2 课程质量研究 |
1.3 MOOC的类型与建设模式 |
1.4 MOOC的质量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2 MOOC评价相关研究 |
2.1 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2.2 MOOC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2.3 MOOC评价指标研究 |
3 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MOOC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
3.1 医学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3.2 医学课程改革与MOOC建设研究 |
3.3 医学MOOC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
4 文献研究述评 |
4.1 MOOC质量评价研究的基本共识 |
4.2 医学MOOC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一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内涵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的构成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目的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现实依据研究 |
2.1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期望调查目的 |
2.2 医学MOOC学习者调查对象选取 |
2.3 实验与调查过程 |
2.4 调查结果分析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指导理论 |
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启示 |
3.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与启示 |
3.3 教育评价的形成性理论与启示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参考模型 |
4.1 QRF欧洲MOOC质量框架的核心思想 |
4.2 双视角课程评价模型 |
5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5.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主体 |
5.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对象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环节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四类量化数据集 |
6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
6.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方法 |
6.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原则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二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面临的问题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的目的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来源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研究方法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来源的确定 |
3 基于调查提取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 |
3.1 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调查目的 |
3.2 研究工具 |
3.3 医学MOOC样本的选取 |
3.4 医学MOOC的资源样本信息搜集过程 |
3.5 面向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6 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7 面向授课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8 授课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9 面向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10 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一级编码 |
3.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的编码处理 |
3.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汇总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
4.1 研究对象选取 |
4.2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目的 |
4.3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方法 |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筛选 |
5.1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信度检验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的确定 |
6 医学MOOC的特殊性分析 |
6.1 医学MOOC特殊性研究的对照样本选取 |
6.2 医学MOOC与其他学科门类MOOC的区别 |
6.3 医学MOOC与传统医学课程的区别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7.3 结论 |
第三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收集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的内涵与作用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
1.4 指标编制人员的选取 |
1.5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 |
1.6 面向医学MOOC设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7 面向医学MOOC授课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提取 |
1.8 面向医学MOOC服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9 基于医学MOOC相关者征集指标的汇总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2.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优选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编制 |
3.1 评价指标的编制人员 |
3.2 评价指标的结构划分 |
3.3 评价指标中的医学特色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2 讨论 |
4.3 结论 |
第四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
1. 咨询专家的选取 |
1.1 咨询专家的选择要求 |
1.2 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判定 |
2 专家咨询的过程与意见收集 |
2.1 专家咨询流程与积极性系数统计 |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系数计算 |
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的修订 |
3.1 专家对评价模型的修改建议 |
3.2 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建议 |
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备工作 |
4.1 权重确定的方法 |
4.2 权重确定的专家选择 |
4.3 指标项层次结构模型的设计 |
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
5.1 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
5.2 权重的计算方法 |
5.3 权重的计算过程 |
5.4 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
5.5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数计算规则 |
7 小结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五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
1 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原理与方法 |
2 面向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实验 |
2.1 教育管理部门实验对象的选取 |
2.2 MOOC质量评价专家选择 |
2.3 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
2.4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3 面向学习者的评价实验 |
3.1 学习者实验对象的选取 |
3.2 实验过程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题项分析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3.7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3.8 评价指标体系的用户满意度分析 |
3.9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饱和度分析 |
3.10 不同课程成绩分析 |
4 改进评价的建议 |
4.1 改进评价的意义分析 |
4.2 改进医学MOOC质量的建议 |
4.3 改进医学MOOC评价的建议 |
5 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存在的不足 |
5.3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主要研究工作 |
1.2 研究结论 |
1.3 成果创新点 |
1.4 研究不足 |
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整体思路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共识 |
2.4.2 不足 |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
3.1.1 定向运动 |
3.1.2 定向大赛 |
3.1.3 赛事品牌 |
3.1.4 品牌建设 |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
3.2.1 品牌构建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理论 |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基于PCA-AHP降维组合赋权模型的河流水质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 |
1.2.1 指数水质评价法 |
1.2.2 模糊数学理论水质评价法 |
1.2.3 灰色理论水质评价法 |
1.2.4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水质评价法 |
1.2.5 多元统计理论水质评价法 |
1.2.6 水质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清河流域中游河流污染调查及初步评价 |
2.1 大清河流域概况 |
2.1.1 流域位置 |
2.1.2 气候水文条件 |
2.1.3 污染源排放调查 |
2.2 河流水质调查 |
2.2.1 调查技术依据 |
2.2.2 河流断面布设 |
2.2.3 水样采集方法 |
2.2.4 水质检测方法 |
2.2.5 水质评价标准 |
2.3 河流水质初步评价 |
2.3.1 孝义河水质评价结果与讨论 |
2.3.2 瀑河水质评价结果与讨论 |
2.3.3 大清河水质评价结果与讨论 |
2.3.4 白沟引河水质评价结果与讨论 |
2.3.5 府河水质评价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C-AHP降维组合赋权水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多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 |
3.1.1 主成分分析法 |
3.1.2 层次分析法 |
3.1.3 专家咨询权数法(特尔菲法) |
3.1.4 熵权法 |
3.2 降维组合评价法的可行性 |
3.3 PCA-AHP降维组合赋权模型的实现 |
3.3.1 原始数据因子分析可行性 |
3.3.2 主成分分析法的R语言实现 |
3.3.3 层次分析法的R语言实现 |
3.3.4 PCA-AHP降维组合权重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及防治建议 |
4.1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1.1 原始数据因子分析可行性 |
4.1.2 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结果 |
4.1.3 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果 |
4.1.4 PCA-AHP降维组合权重的计算 |
4.2 河流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建议 |
4.2.1 河流点源污染防治建议 |
4.2.2 河流面源污染防治建议 |
4.2.3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E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四) 技术路线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工程硕士研究生 |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
(三)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影响因素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关于研究生人才质量观的研究 |
(二) 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 |
(三) 关于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构成要素的研究 |
(四) 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理论基础 |
(一) 职业胜任力理论 |
(二)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二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 |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 |
(一) 培养目标 |
(二) 培养方式 |
(三) “双导师制”导师指导 |
(四) 课程设置 |
(五) 实践教学 |
(六) 学位论文 |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 |
(一)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取向 |
(二) 厚理论基础、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 |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一) 学生的学习 |
(二) 导师指导作用 |
(三) 课程与教学 |
(四) 企业工程实践 |
(五) 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
第三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实证研究 |
一、实证研究设计 |
(一) 调查的目的 |
(二) 调查问卷设计 |
(三)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回收 |
(四)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学生学习情况 |
(二) 导师师资及指导情况 |
(三) 课程与教学情况 |
(四) 工程实践情况 |
(五)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 |
第四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分析 |
一、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
(一)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总体质量情况 |
(二) 不同年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
(三) 不同培养阶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
二、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果分析 |
(一)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影响因素主成分提取 |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综合质量回归分析 |
(三) 各质量维度的偏相关分析 |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专业认同感欠缺 |
(二) 课程设置难以摆脱“学科规训”,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趋同 |
(三) “双导师”制功能失衡,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难提升 |
(四) 校企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受限 |
(五)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趋同,工程硕士培养特色不明显 |
第五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对策 |
一、激发学生学习自驱力,调动学习主动性 |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双导师”指导引领作用 |
(一) 抓好导师遴选机制,保障师资队伍质量 |
(二) 构建导师多元选拔式培养机制,为师资队伍持续赋能 |
三、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
(一) 以科学的工程领域调整机制为基础,突破“学科规训” |
(二) 优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工程实践性 |
四、建立并完善校企共建机制,强化校企合力 |
(一) 校企共商培养计划,凸显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色 |
(二) 明确企业地位和作用,增强校企育人协同性 |
五、探索学位论文新标准,增强工程硕士培养多样性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各影响因素主成分提取及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
附录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9)不同产地三七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1.1 中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及思路研究现状 |
1.1.2 多元统计在中药材质量评价中应用现状 |
1.1.3 不同产地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1.4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研究进展 |
1.2 三七概述 |
1.2.1 三七产地分布现状 |
1.2.2 三七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2.3 三七安全性研究进展 |
1.2.4 三七活血作用研究进展 |
1.2.5 不同产地三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6 影响三七质量差异的因素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论文总体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不同产地三七外观性状比较及分析 |
2.2.2 不同产地三七化学评价及分析 |
2.2.3 不同产地三七重金属残留比较及分析 |
2.2.4 不同产地三七活血作用评价及分析 |
2.2.5 不同产地三七质量综合评价及分析 |
2.2.6 三七药材质量形成机制初探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产地三七外观性状比较及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产地三七化学成分比较与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产地三七水分、浸出物及3种规定皂苷含量测定 |
4.2.2 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三七素的方法学考察 |
4.2.3 不同产地三七总皂苷含量比较 |
4.2.4 不同产地三七总黄酮含量分析 |
4.2.5 不同产地三七总多糖含量测定 |
4.2.6 不同产地三七素含量比较 |
4.2.7 不同产地三七的5种代表性皂苷含量分析 |
4.2.8 基于多个化学成分含量的不同产地三七的主成分分析 |
4.2.9 基于多个化学成分含量的不同产地三七的聚类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产地三七重金属残留比较与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产地三七中铅、镉、汞、砷、铜的5种重金属的含量比较 |
5.2.2 基于5种重金属残留的不同产地三七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
5.2.3 基于5种重金属残留的不同产地三七质量的系统聚类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产地三七活血作用比较与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三七粉给药剂量筛选 |
6.2.2 不同产地三七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较 |
6.2.3 不同产地三七抗小鼠尾部血栓作用比较 |
6.2.4 基于各项活血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6.2.5 三七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与活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产地三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方法 |
7.1.2 数据处理 |
7.2 结果及分析 |
7.2.1 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三七质量 |
7.2.2 聚类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三七质量 |
7.2.3 灰色关联度结合TOPSIS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三七质量 |
7.3 小结 |
第八章 三七药材质量形成机制初探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实验材料 |
8.1.2 实验方法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产地三七的气候因子概况 |
8.2.2 不同产地三七土壤真菌、细菌测序结果比较 |
8.2.3 不同产地三七土壤真菌、细菌多样性分析 |
8.2.4 不同产地三七土壤真菌、细菌物种丰富分析 |
8.2.5 土壤真菌与三七质量相关性分析 |
8.2.6 土壤细菌与三七质量相关性分析 |
8.2.7 气候因子与三七质量相关性分析 |
8.2.8 液质联用分析春七、冬七皂苷成分差异 |
8.2.9 春七、冬七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
8.3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教学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
1.2.2 教学质量评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教育大数据与相关技术概述 |
2.1 教育大数据 |
2.2 Hadoop简介 |
2.2.1 Hive |
2.2.2 HDFS |
2.2.3 MapReduce |
2.3 Sqoop |
2.4 数据挖掘 |
2.4.1 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
2.4.2 频繁项集 |
2.5 聚类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教学质量监测方法研究 |
3.1 教学质量监测基本概念 |
3.1.1 教学质量 |
3.1.2 教学质量监测 |
3.1.3 区县教学质量监测 |
3.2 教学质量监测内容 |
3.2.1 监测内容 |
3.2.2 指标体系构建 |
3.3 教学质量监测方法 |
3.3.1 监测思路 |
3.3.2 监测平台总体设计 |
3.3.3 功能子平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
4.1 基于分布式统计分析的学业质量评估方法 |
4.1.1 基于分布式统计分析的算法设计 |
4.1.2 基于常模指标体系的分析过程 |
4.1.3 实验对比与分析 |
4.2 基于分布式数据挖掘的教师教学过程评估方法 |
4.2.1 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改进算法 |
4.2.2 教学过程评价指标权值计算 |
4.2.3 基于分布式数据挖掘的算法设计 |
4.2.4 实验对比与分析 |
4.3 基于分布式灰色聚类分析的学生学习行为评估方法 |
4.3.1 基于分布式灰色聚类的算法设计 |
4.3.2 基于局部灰色聚类的实现过程 |
4.3.3 实验对比与分析 |
4.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学校管理质量评估方法 |
4.4.1 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
4.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现过程 |
4.4.3 模型在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
4.5 实验与分析 |
4.5.1 环境搭建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学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D]. 刘丽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D]. 赵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D]. 王艺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研究[D]. 李广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宁玉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02)
- [6]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基于PCA-AHP降维组合赋权模型的河流水质综合评价[D]. 张强. 河北大学, 2020
- [8]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E大学为例[D]. 卞嘉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不同产地三七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刘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D]. 刘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