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食管小静脉曲张的自然病程:一项前瞻性研究

肝硬化患者食管小静脉曲张的自然病程:一项前瞻性研究

一、肝硬变患者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自然进程:前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群[1](2018)在《肝硬化EGVB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急,再出血风险大,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EGVB控制后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以及死亡率仍然很高,如何更准确的预测EGVB再出血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是临床医师颇感困扰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预测评分模型以及早预测其再出血的风险,对积极采取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再出血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并且研究中医药对EGVB再出血的保护作用,对改善肝脏基础状态及减少西医预防措施的副作用至关重要。目的1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年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其1年内再出血的无创评分模型。2探讨内镜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年内再出血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8月至2016年10月所有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704例。对纳入的患者随访观察1年,运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1年内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最终建立预测EGVB患者1年内再出血的评分模型。2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8月至2016年10月所有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且接受内镜治疗的住院患者615例,按照是否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分为中药队列153例和非中药队列462例。比较两个治疗队列的患者1年内再出血情况。结果1对704例肝硬化EGVB患者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结果显示:CHB、TBIL、GLU、INR、中药治疗及益生菌治疗是EGVB患者发生1年内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有意义的连续的因素变量TBIL、GLU、INR根据各自cut-off值转化为分类变量后再进行COX多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与EGVB患者1年内再出血有关的6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评分模型:TBIL<65umol/L为0分,TBIL 65umol/L为2分;INR<1.4为0分,INR≥1.4为1分;CHB患者为0分,非CHB患者为1分;GLU<8.8mmol/L为0分,GLU≥8.8mmo/L为1分;无益生菌治疗为2分,有益生菌治疗为0分;无中药治疗为2分,有中药治疗为0分。该评分模型的评分范围在0~9分。该评分模型预测EGVB患者1年内再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3。根据cut-off值将EGVB患者分为1年内再出血高危组(Predictive score≥5分)和低危组(Predictive score<5分),两组患者1年内再出血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6.2%vs.40.0%,log rankP<0.001)。2对615例肝硬化EGVB患者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调整了其它因素后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治疗仍然是EGVB患者1年内再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HR = 0.656,95%CI= 0.495-0.871,P=0.0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可显着降低EGVB患者1年内再出血风险(P = 0.001),并且随着剂量级别的增加,再出血率降低28-90cDDD、91-180cDDD和>180cDDD剂量组的再出血率分别为56.7%、35.3%和6.9%(P= 0.001)。研究发现在不同Child-Pugh分组,应用抗纤维化中成药比未应用抗纤维化中成药的患者再出血率均明显降低,但只有在Child-PughB级显示出明显差异,分别为 Child-Pugh A(49.5%vs.38.2%,P=0.237),Child-Pugh B(56.2%vs.41.8%,P =0.007),Child-PughC(67.2%vs.50.0%,P = 0.101)。在不同病因层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病因的EGVB患者,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均能减低其1年内再出血风险,但只有在ALD中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分别为CHB(50.5%vs.42.9%,P=0.217),CHC(65.2%vs.44.4%,P = 0.128),ALD(65.1%vs.47.5%,P = 0.047)和 AIH(52.2%vs.30.8%,P =0.214)。而对于已经发生再出血的患者,应用抗纤维化中成药可明显延缓患者再出血时间(P = 0.003)。结论1基线TBIL、INR、GLU水平、病因CHB、中药治疗以及益生菌治疗是EGVB患者1年内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识别出1年内再出血的高危人群。该预测模型适用于处于Child-PughA、B、C级及基础病因为CHB、CHC、ALD、AIH 的 EGVB 患者。2肝硬化EGVB患者出血后应用内镜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预防可显着降低其1年内再出血风险,并且中成药发挥作用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即剂量>90cDDD时作用明显,且剂量与再出血率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研究还发现,中药治疗对于ALD的患者以及肝功能分级在Child-Pugh B级的患者效果显着。且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再出血风险并且可以延缓再出血的时间。

朱艳萍[2](2018)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HD患者HOMA-IR、HOMA-β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入组39例,所有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OGTT试验结果分为LC+HD组(n=20)和LC+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n=19),同期纳入20例本院体检科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同时与NC组进行比较,并分析HD患者HOMA-IR、HOMA-β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此外,为了探索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HD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给予16例HD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治疗前后FPG,FINS,FCP,HOMA-IR和HOMA-β的变化。结果:1.总共纳入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入组39例,根据OGTT试验确诊糖尿病的有20例,其中16例(80.00%)患者FPG正常。2.LC+HD组HOMA-IR、FINS均高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HOMA-β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C+HD组与LC+NGT组患者Child-Pugh分级情况不同,LC+NGT组中Child-Pugh C级人数比LC+HD组少,而前组Child-Pugh A、B级患者人数多于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性分析发现,FPG、OGTT2h血糖、FCP、FINS、GGT、CHE与HOMA-IR均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AST、ALP、TBA、MELD评分、FIB-4指数、APRI评分与HOMA-β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FPG、GGT、HDL-C与HOMA-β均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恩替卡韦平均抗病毒治疗(6.5±3.5)个月后,HD患者FPG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FCP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HOMA-IR、HOMA-β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HD的诊断需要依赖OGTT试验。2.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IR,合并HD的患者更明显。3.乙型肝炎肝硬化伴H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增加有代偿性增加的趋势。4.短期NAs联合降糖治疗可有效抑制肝病患者HBV DNA的复制,改善肝功能,但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改善。

马红钦[3](2012)在《脾切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CTGF的表达及血清CTGF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研究脾切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CTGF的表达和血清CTGF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脾切除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72只。对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CCL4,建立72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随机分成三大组,分别于建模开始,建模第5周,及建模第10周切除大鼠脾脏,并设立同期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第一、二组及其对照组于建模后第10周,第三组及其对照组于建模后14周分别取大鼠肝脏和血液标本。用HE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脏CTGF的表达,应用HPIAS-1000电脑彩色图像系统对阳性目标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清CTGF水平。结果(1)CTGF1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肝间质细胞的胞浆内,呈棕黄色。CTGF阳性染色部位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间隔、炎症区,少数在肝窦内。(2)正常组大鼠和不同纤维化时期大鼠肝脏CTGF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016±0.007,0.108±0.011,0.159±0.008;正常组大鼠和不同纤维化时期大鼠血清CTGF(ng/ml)含量分别为:3.211±0.225,11.91±0.595,22.008±2.308。统计结果均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大鼠肝脏及血清CTGF含量逐渐增加(P<0.01)(3)不同时期切脾组大鼠血清CTGF的水平分别为(ng/m1):7.064±0.326,12.245±0.448,17.001±0.252;而同期假手术组其血清CTGF的水平分别为(ng/ml):20.925±1.023,22.356±1.285,23.129±1.221。实验结果表明,各切脾组血清CTGF含量明显低于其同期假手术组(p<0.05)。(4)根据HE染色结果,建模开始时切脾再行肝纤维化诱导,肝纤维化进程缓慢;建模后第5周切脾,肝脏病理状态比对照组明显缓解;建模后第10周切脾,肝脏炎性改变和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减轻。(5)不同时期切脾大鼠肝脏CTGF的阳性细胞吸光度值(A值)分别为:0.049±0.011,0.072±0.013,0.098±0.018;而同期假手术组CTGF阳性细胞A值分别为:0.157±0.035,0.165±0.012,0.182±0.029。结果表明,各切脾组肝脏CTGF阳性细胞A值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5)。(6)模型组中各手术组大鼠肝脏及血清CTGF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进行均数的两两比较表明,切脾时间越早,肝脏及血清CTGF的含量越低,切脾时间对CTGF的降低有影响(p<0.05)。结论(1)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大鼠肝脏及血清CTGF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2)脾脏切除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CTGF的表达以及血清中CTGF的水平,有助于缓解肝纤维化程度。(3)肝纤维化进程中早期切脾对延缓肝纤维化进展有一定的作用。

徐冰[4](2012)在《粘附分子与UAP中医证候相关规律及黄芪多糖干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信息中归纳证候类型和证候要素,并研究其与血清中粘附分子P-选择素,VCAM-1浓度变化的关系,从无监督的机器分析数据方法中,获得较客观的更深层次隐含关系。通过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进行缺糖缺氧和复糖复氧造模,模拟心绞痛发作时缺血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机制,研究黄芪多糖对内皮损伤时粘附分子(P-选择素,VCAM-1)表达的干预作用和对P38和NF-Kb通路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1.运用Kohonen网络聚类方法,对2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症状聚类分析,获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常见证候分型;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UAP的常见证候要素进行归纳总结;运用QUEST决策树算法,探索证候要素和粘附分子P-选择素,VCAM-1的内在联系。2.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蛋白印迹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模拟冠心病心绞痛缺血发作时的病理机制,对HCMEC进行缺糖缺氧和复糖复氧处理,观察黄芪多糖干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CMEC下P-选择素、VCAM-1的蛋白表达和mRNA转录水平变化,以及P38和NF-Kb的磷酸化活性水平。结果1.UAP证候分型:运用Kohonen网络聚类方法,UAP证候聚为9个证型,按构成比排列依次为心血瘀阻(20.99%)、气虚血瘀夹痰(14.89%)、阳虚血瘀(11.83%)、心气亏虚(11.45%)、气阴两虚(10.69%)、痰浊壅滞(10.69%)、气郁(滞)化火(热)(9.16%)、痰热壅滞(6.49%)、心阳亏虚(3.82%)。2.UAP证候要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UAP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具有中医理论意义的7个公因子(证候要素),按构成比排列依次为血瘀(47.33%),气虚(38.55%)、痰浊(27.10%)、热蕴(20.61%)、气滞(16.03%)、阴虚(15.27%)、阳虚(14.89%);57种组合型证候要素中,≥10例有6型,>10~≥5例有9型,>5~≥3例有11型,2例有10型,1例有21型,其中血瘀(15.85%)、气虚(12.83%)、气虚血瘀(7.17%)型最多。3.UAP证候类型与粘附分子关系:各组证候类型的P-selectin、VCAM-1浓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 P-selectin浓度以气虚血瘀夹痰组<血瘀组<阳虚血瘀组<痰浊或兼化热组<气滞或兼化热组<痰浊组<气阴两虚组<气虚<阳虚;与气虚血瘀夹痰组比较,除血瘀组外的其他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气虚组比较,除气阴两虚、阳虚组外其他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P<0.01)。VCAM-1浓度以气虚血瘀夹痰<痰浊或兼化热<血瘀组<气滞或兼化热组<阳虚血瘀<痰浊组<气阴两虚组<气虚<阳虚;与气虚血瘀夹痰组比较,除心血瘀阻、气郁(滞)化火(热)、痰热蕴结外的其他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气虚组比较,除心气亏虚、气阴两虚、痰浊阻滞外的其他各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UAP证候要素与粘附分子关系(QUEST算法):气虚与低浓度P-selectin值有关,与VCAM-1的浓度关系不明显;瘀血与高浓度P-selectin值有关,与VCAM-1浓度有一定关系,但关系较复杂;痰浊与P-selectin的浓度关系不明显,与高浓度VCAM-1值有关;热蕴与一定范围较高浓度的VCAM-1有关,与P-selectin的浓度关系不明显;阳虚与低浓度P-selectin、VCAM-1值均有关;阴虚和气滞与P-selectin、VCAM-1的浓度关系不明显。即P-selectin在瘀血存在时呈高表达,气虚、阳虚时呈低表达;VCAM-1在瘀血、热蕴、痰浊存在时呈高表达,阳虚时呈低表达。4.损伤模型粘附分子及P38和NF-κb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模拟冠心病心绞痛缺血发作时的病理机制,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进行缺糖缺氧和复糖复氧处理后,P-selectin、VCAM-1蛋白表达和1nRNA转录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P<0.01),P-P38和其下游靶点ATF-2、NF-κb下游靶点iκb的mRNA基因转录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5.黄芪多糖干预损伤后粘附分子及P38和NF-κb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HCMEC的P-selectin、VCAM-1蛋白表达和mRNA转录水平较模型组比较明显下调(P<0.05, P<0.01), P-P38、ATF-2、iκb的mRNA基因转录水平较模型组有显着下降(P<0.01),与NF-κb抑制剂PDTC和P38抑制剂SB20358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UAP证候类型以心血瘀阻和气虚血瘀夹痰型最为多见。2.UAP证候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热蕴、气滞、阴虚、阳虚;以组合型证候要素居多,组合规律复杂多样,其中血瘀、气虚、气虚血瘀型最多。3. P-selectin、VCAM-1在虚实夹杂和实证时表达较高,以气虚血瘀夹痰证最高,在虚证时表达偏低,以阳气亏虚的浓度最低。QUEST算法提示,P-selectin的浓度直接反映瘀血的程度,间接反映痰浊的程度;VCAM-1的浓度直接反映痰浊程度,间接反映瘀血、热蕴程度;热蕴对增加P-selectin、VCAM-1浓度起促进作用;气滞对P-selectin、VCAM-1浓度的影响小于痰、瘀对二者的影响。4.正常HCMEC中P38和NF-κb活性受到相对抑制,使P-selectin、VCAM-1处于低表达、低转录水平,损伤后P38和NF-κb活性明显增强,使P-selectin、VCAM-1表达和转录明显增高,加重细胞损伤。5.黄芪多糖能下调HCMEC的P-selectin、VCAM-1表达及转录,具有浓度依赖性;对P38和NF-κb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与PDTC和SB203580比较无差异;对P38通路和NF-κb通路的信号转导有共同抑制作用,通过抑制两通路的活性,使依靠这两条通路转录基因和表达蛋白的粘附分子(P-selectin、VCAM-1)水平被有效降低,阻断粘附分子介导的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粘附后,白细胞释放大量细胞毒性介质对内皮的损伤。本研究UAP者以血瘀、气虚多见,血清中sP-selectin、sVCAM-1虚证时偏低表达,虚实夹杂和实证时较高表达;经缺氧再灌注损伤造模后,高度表达的P-selectin、VCAM-1经黄芪多糖干预后浓度明显下降,推测以益气为主的黄芪,兼有活血的功效,在UAP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方静[5](2010)在《血清N0、胰高血糖素、H2S水平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出血史、无出血史患者和对照组普通人之间血清一氧化氮(NO)、胰高血糖素(glucagon)、硫化氢(H2S)水平的差异以及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清NO、胰高血糖素、H2S浓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胃镜下食道“红色征”的关系,探讨血清NO、胰高血糖素、H2S水平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之间的相关性,了解血清NO、胰高血糖素、H2S浓度作为预测食道静脉曲张岀血蜲斩戎副甑目尚行浴?方法:选择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有食道曲张静脉出血史的患者、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无出血史患者,并选择15名因肝血管瘤、胆囊息肉住院无其他疾病相对健康的患者作对照,用比色法分别测取血清NO、H2S浓度,用放免法测取血清胰高血糖素浓度,并对两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胃镜及HVPG检查。比较各组的血清NO、胰高血糖素、H2S水平的变化,综合分析血清NO、胰高血糖素、H2S水平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岀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HVPG、内镜下“红色征”的关系,采用SPSS 11.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患者的血清NO、胰高血糖素水平均高于无肝硬化对照组(P<0.01),血清H2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出血组患者的血清NO、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非出血组(P<0.01),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增高(P<0.01);H2S水平低于非出血组(P<0.01),且以Child-Pugh C级最低(P<0.01)。肝硬化HVPG>12mmHg组患者出血率高于HVPG≤12mmHg组(P<0.01)。血清NO、胰高血糖素浓度与HVPG直线正相关(P<0.01、P<0.01),血清H2S水平和HVPG呈直线负相关(P<0.01);HVPG>12mmHg组患者血清NO、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HVPG≤12mmHg组(P<0.01),HVPG>12mmHg组患者血清H2S水平低于HVPG≤12mmHg组(P<0.01);内镜“红色征”组血清NO、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无“红色征”组(P<0.01),H2S水平低于无“红色征”组(P<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清NO、胰高血糖素、H2S水平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作为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价值的三项指标。

朱艳[6](2010)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两种治疗方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比较食管胃静脉曲张套扎术与断流术(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从而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60例,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套扎术组30例,断流术组30例,比较套扎组与断流术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肝功能变化,比较套扎组与断流术组术前、术后白细胞与血小板变化,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套扎组术后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断流术组术后白蛋白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断流术组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着性;套扎组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断流术组1个月内再出血率与套扎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6个月、1年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断流术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门静脉血栓形成、切口疼痛各占33%,套扎术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断流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套扎组,且断流术组并发症类型多于套扎组。结论食管胃静脉曲张套扎术与断流术两组相比,断流术组术后肝功能恶化明显,套扎组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套扎组术后并发症少;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中套扎术在临床恢复中优于断流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大、脾亢的患者,可行断流术解决脾亢及止血。

黎苗[7](2008)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的预后因素,为肝硬化合并EGVB的预防、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第四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999.1-2007.9期间肝硬化合并EGVB的住院病例100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确诊肝硬化合并EGVB的日期为随访起点,以死亡或出院的日期为随访终点。选择33个可能对肝硬化合并EGVB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若干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并构建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模型。结果:100例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23.66天,中位数是17.50天,死亡18例,死亡率18%。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Child-Pugh评分和休克2个肝硬化合并EGVB的独立预后因素,从而得出PI值的计算公式为:PI=-4.756+0.48×Child-Pugh评分+1.154×休克量化值。将患者的PI值按大小顺序分为三组,用Log-rank检验法(P<0.05)比较三组患者的生存率得出:低PI值组>中PI值组>高PI值组。结论:①Child-Pugh评分和休克是肝硬化合并EGVB的独立预后因素。②肝硬化合并EGVB的PI值计算公式是PI=-4.756+0.48×Child-Pugh评分+1.154×休克量化值。③PI值越大,肝硬化合并EGVB的预后越差,PI值越小,预后越好。④PI值可以作为肝硬化合并EGVB的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刘增权[8](2004)在《川芎嗪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四氯化碳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组)﹑C组(川芎嗪组),采用50%四氯化碳(CCl4)和5%乙醇造模;D组为正常对照组,代之以等量生理盐水。6周末处死动物,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肝细胞凋亡情况,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色法检测肝组织匀浆MDA、Hyp、GSH-PX,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川芎嗪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降低肝组织MDA、Hyp含量,增加GSH-PX活性,使肝组织TGF-β1的显色指数降低;凋亡细胞TUNEL标记显示:模型对照组出现典型凋亡改变;川芎嗪治疗组未见明显凋亡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川芎嗪可以抑制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王晓敏,刘忠厚[9](2003)在《骨矿手册——行医指南》文中认为

M.Kleerekoper,王晓敏[10](2002)在《骨矿研究概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由于许多原因骨矿代谢紊乱疾病还没有广泛地施教于医学生和住院医。不仅是由于对此感兴趣且胜任的师资有限,而且诊断技术和治疗观念也受到一定限制。然而在过去的5~10年内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骨质疏松作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许多方面,对骨矿临床疾病(除了骨质疏松症)的了解水平,非常滞后。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积极从事骨

二、肝硬变患者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自然进程:前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硬变患者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自然进程: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肝硬化EGVB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研究进展
        1 EGVB的致病因素与自然史
        2 EGVB的诊断
        3 EGVB的防治进展
        4 EGVB无创预测模型研究
        5 EGVB再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6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研究进展
        1 病名认识
        2 病因病机研究
        3 中医对肝硬化EGVB的预防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内镜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影响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2)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HD患者HOMA-IR、HOMA-β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脾切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CTGF的表达及血清CTGF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实验动物分组
        2.4.2 造模方法
        2.4.3 大鼠脾脏切除
        2.4.4 标本采集及处理
        2.4.5 肝脏标本HE染色
        2.4.6 大鼠肝脏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
        2.4.7 大鼠血清CTGF浓度的测定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大鼠肝纤维化造模结果
    3.2 各手术切脾组及同期对照组肝脏HE染色结果
    3.3 CTGF的表达和分布
    3.4 CTGF在肝脏表达的定量分析
    3.5 CTGF在血清表达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CTGF与肝纤维化
    4.2 脾切除与肝纤维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4)粘附分子与UAP中医证候相关规律及黄芪多糖干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粘附分子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综述二 医学数据挖掘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
    综述三 黄芪多糖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与粘附分子表达相关规律的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黄芪多糖干预粘附分子表达的机理研究
    前言
    实验研究 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P-selectin、VCAM-1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的影响
        实验一 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P-selectin、VCAM-1(免疫组化法)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验二 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P-selectin、VCAM-1(westen blot)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验三 黄芪多糖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再灌注损伤P-selectin、VCAM-1基因转录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个人简介

(5)血清N0、胰高血糖素、H2S水平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6)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两种治疗方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药物治疗
    2.2 内镜下治疗
    2.3 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
    2.4 介入治疗
    2.5 外科手术
    2.6 肝脏移植术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分组
    3.2 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
    4.2 肝功能变化(见表4)
    4.3 外周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见表5-6)
    4.4 两组间再出血率比较(见表7)
    4.5 并发症比较(见表8-10)
第5章 讨论
    5.1 肝硬化血流解剖
    5.2 断流术
    5.3 内镜下治疗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师及作者简介

(7)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川芎嗪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附 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致 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肝硬变患者小的食管静脉曲张的自然进程:前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硬化EGVB再出血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治疗作用[D]. 张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2]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HD患者HOMA-IR、HOMA-β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D]. 朱艳萍. 遵义医学院, 2018(01)
  • [3]脾切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CTGF的表达及血清CTGF水平的影响[D]. 马红钦. 中南大学, 2012(02)
  • [4]粘附分子与UAP中医证候相关规律及黄芪多糖干预机理研究[D]. 徐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 [5]血清N0、胰高血糖素、H2S水平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性研究[D]. 方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1)
  • [6]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两种治疗方案比较[D]. 朱艳. 吉林大学, 2010(08)
  • [7]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因素分析[D]. 黎苗. 暨南大学, 2008(03)
  • [8]川芎嗪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D]. 刘增权. 重庆医科大学, 2004(03)
  • [9]骨矿手册——行医指南[A]. 王晓敏,刘忠厚. 第九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六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 2003
  • [10]骨矿研究概论[A]. M.Kleerekoper,王晓敏. 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 2002

标签:;  ;  ;  ;  ;  

肝硬化患者食管小静脉曲张的自然病程:一项前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