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汉墓渗漏综合治理方法的工程实践

某汉墓渗漏综合治理方法的工程实践

一、综合方法治理某汉墓渗漏的工程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陈斯亮[1](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贺丽丽[2](2020)在《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研究 ——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处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阶段,旅游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扶贫成果显着,景观建设也初具规模。扶贫地区脱贫摘帽后将进入转型发展期,原有的景观规划将不再切实满足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研究表明,旅游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区域经济的同时会给城乡区域景观带来冲击。如何吸取旅游景观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引导扶贫地区转型发展,形成良好的自循环景观系统,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景观韧性理论和韧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总结出景观韧性不仅具有生态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这与扶贫地区转型发展的需求相一致。笔者通过广泛调研和资料查阅,归纳整理旅游扶贫对城乡区域景观的积极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景观风险,详细论述韧性理论和城乡区域景观的内在关系,总结景观韧性的特征、作用及构成要素,明确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能够增强景观稳定性、协调性、能动性以及创新性。景观韧性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从生态、人居以及经济各方面巩固区域发展成果,实现区域景观的健康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与便利。论文展开对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评价研究,通过相关案例与文献的参考与借鉴,结合专家学者对景观韧性评价体系的建议与意见,采用压力-现状-响应(PSR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旅游扶贫地区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评价模型。选定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作为此次主要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进行基础性研究。根据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的评议,对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出沿河县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景观韧性、文化景观韧性及产业景观韧性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策略,包括提升景观动态适应性、增强地域文化延续性、注重产业功能复合性。本文是对旅游扶贫地区城乡区域景观的探索性研究,旨在为扶贫地区转型后的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全文约82000字;图表120幅(其中图80幅;表40幅)

马琰榕[3](2020)在《MICP技术加固黄土力学特性及其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至关重要。而地处黄土高坡的山西地区存在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在实际建设中,多采用传统的水泥、石灰和一些化学注浆材料进行土体加固,这些材料大多会造成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资源,不符合环保型社会的发展。而MICP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加固技术,在砂土地基加固中已有应用,但是尚未对黄土地基加固有所研究。为了将该技术运用到黄土加固中,本文以山西省榆次区的马兰黄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MICP技术加固黄土的效果。通过对巴氏芽孢杆菌活化与培养,研究该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和脲酶活性,同时探究了该菌种的最优生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比研究了微生物法与化学法两种加固方法对黄土的加固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巴氏芽孢杆菌进行活化和培养。研究该菌种的生长变化和脲酶活性,发现在菌种生长进入32~48 h时,溶液中所含微生物数量最多且脲酶活性最高。(2)对巴氏芽孢杆菌生长环境进行优化。向菌液中加入氯化钙与尿素的混合溶液,通过控制温度和p H值两个变量,用所诱导生成的碳酸钙的量来表征微生物的活性。试验表明,温度为30℃时,所生成的碳酸钙最多,微生物活性最佳;而p H对微生物的活性影响不大。(3)对加固后的土样进行UCS试验。用微生物菌液拌和制作重塑土样,同时将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重塑土样作为对照组,设置了0.5 mol/L、1.0 mol/L、1.5 mol/L和2.0 mol/L四个浓度梯度,研究MICP技术对黄土的加固效果。试验表明,MICP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黄土的强度,加固效果良好。加固后的土样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营养盐浓度为1.0 mol/L时,土样的强度最高,加固效果最好。(4)对加固后的土样进行SEM试验。通过观察黄土内部微观结构变化,发现利用MICP技术加固的黄土,土颗粒之间填充着大量的方解石晶体,证实了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填充在土体的孔隙中,将土颗粒胶结在一起,使得黄土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起到了加固的效果。(5)对加固后的土样进行XRD试验。试验证实经过加固后的土体中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经微生物加固的黄土试样XRD图谱中方解石波峰峰值有所增强,说明较天然土样,方解石的含量增多。经过对矿物成分含量定量计算,发现加固后的黄土试样中方解石含量增多,并且浓度为1.0 mol/L的试样中方解石的含量最多。本文试验表明,MICP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黄土加固方法,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黄土的抗压强度,改变黄土的内部结构。

孔振懿[4](2019)在《潮湿地区砖构建筑遗产典型墙体传热传湿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如江苏、上海、天津、浙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地下水位较浅,约地下1m-2m左右,底层建筑墙基土层中含水量高。我国大量的优秀的砖构历史建筑多为1-2层,其底层墙体受地下水及雨水、上层滞水的影响,易产生底层砖材及灰浆的粉化、脱落、盐析、强度衰减等劣化,进而影响历史建筑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宜居性。毛细水在墙体内的上升同样会导致室内霉菌生长、环境恶化以及冷热负荷上升等现象。中国砖砌体墙采用石灰砂浆砌筑,不同于欧美的水硬性石灰的砖砌体结构,中国青砖砌体的毛细水上升规律尚不清晰,尤其是中国南方典型民居的空斗墙毛细水上升规律与传热传湿影响尚未得到系统研究。本研究聚焦于潮湿地区砖构建筑遗产典型墙体传热传湿问题,总结和分析了砖构历史建筑中墙体水分传递的影响和危害,在环境舱中进行了大尺度空斗墙和实砌墙的传热传湿实验研究,并结合两种墙体的实验结果,利用Energyplus分析了毛细水存在对南方典型民居的整体能耗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过程中对比了墙体含水量及湿润锋面的几种检测方式,得到了较为适宜的墙体含水量快速无损测试方法,并使用标定后的testo616测试了9600个小时内墙体含水量的变化。(2)中国砖构墙在初期(一周内)的毛细水上水速度较快,毛细水在空斗墙中上升了约30厘米,在实砌墙中上升了约24厘米。中国的两种典型砖构墙体毛细水上升高度稳定前,均符合H(t)=k*12的规律,论文中总结了中国两种典型墙体在浅地下水位影响下的上水速度公式,为砖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劣化风险分析提供了支撑。(3)实验表明,青砖空斗墙(厚24cm)中的毛细水上水稳定高度约170厘米,实砌墙(墙厚24cm)的毛细水上水稳定高度约150厘米。高湿环境中,中国浅地下水位地区的历史建筑在此高度内受毛细水作用的影响。(4)通过大尺度的墙体实测得出,干燥状态下全斗无眠空斗墙平均传热系数约2.13W/m2·k,实砌墙约为1.97 W/m2·k。中国的浅地下水位地区,受毛细水影响区域空斗墙和实砌墙的平均传热系数约3.61W/m2·k和3.67 W/m2·k。(5)基于墙体的实测的传热数据,模拟得到毛细水上升对一座典型中国砖构历史建筑的总体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约为5%,毛细水上升越高,对整体能耗的影响越大。本研究中针对历史建筑本体劣化的核心因素——水分,通过实验研究明确了中国典型砖构历史建筑墙体的毛细水上水规律,明确了毛细水作用下体空斗墙及实砌墙传热影响,为高湿地区砖构建筑遗产潮湿病害机理分析、本体劣化预测、建筑环境控制与节能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中国砖构历史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和保护措施效果预测提供了基础研究。全文约6万字,图表93幅。

杨明[5](2019)在《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出水水质不达标的污水处理厂急需进行提标改造升级,尤其是以承载工业污水为主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本研究以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以比较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规定,特别是COD≤40mg/L,NH3-N≤2mg/L为研究目标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污水处理厂2014年的进出水量、水质数据分析和实地现场调研,了解其现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污泥处理工艺方案,梳理汇总其现存的各专业问题,得知其原工艺方案存在漏洞、进水水质波动异常、出水水质不稳定。原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采用强化一级絮凝+多级A/O和A2/O生化+后絮凝沉淀为主的组合工艺,处理后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通过对比、分析、论证,本次改造拟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生化处理+高级氧化+斜板沉淀+竖向纤维滤布滤池”工艺的处理方案,其中水解酸化利用现有调节池改造,高级氧化池利用现有吸附池改造,新建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竖向纤维滤布滤池、接触消毒池、高级氧化加药间、污泥调理池和板框污泥脱水机房,其余构(建)筑物利用现有改造使用。原污泥处理工艺方案采用“污泥浓缩池+带式压滤机脱水”后外运堆肥。本次改造拟选用板框式脱水机,可保证其含水率≤60%,既满足《特许经营协议》污泥含水率应≤80%的规定,又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污泥含水率≤60%的规定。由于污泥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或有害物质,所以污泥脱水后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测后,符合做肥料的标准才用可于制肥。通过对投资估算、新增成本计算、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得知本项目在财务上可行,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好,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完成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得到了改善。通过对2018年出水水质数据的分析,出水水质基本达到COD≤40mg/L,NH3-N≤2mg/L的研究任务目标。本研究可为其它需要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厂提供技术、经验支撑,成为一个可供借鉴、参考的案例。

彭尔兴[6](2018)在《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饱和度是一种新型的可砂土液化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对可液化土层中引入少量气泡,降低土体饱和度,当可液化土层受到震动荷载时,土体中的气泡可以有效减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升高趋势,从而达到提高土层抗液化能力的效果,减轻地震产生的液化震害。该方法不仅可以在新建工程中使用,还可以对既有建筑物或构造物下液化地基进行处治。微生物气泡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反硝化反应生成氮气,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且在土体中的溶解度低,因此微生物气泡法非常适合于降低可液化地基饱和度。现阶段国内外对微生物气泡法降饱和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已有成果难以指导工程实践。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既有建筑物下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51878158)和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微生物气泡法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加固机理与设计理论》(KYLX150158),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微生物气泡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的机理和应用进行研究。全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脱氮试验比选确定施氏假单胞菌为产气菌种,为探究利用施氏假单胞菌反硝化作用产氮气降低砂土饱和度的可行性,并对该菌反硝化作用条件与土体中产气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碳源对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还原率的影响,温度与pH值等对其初始停滞期、平均产气速率、最终饱和度等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碳源与适用温度和pH区间。柠檬酸钠为施氏假单胞菌的最优碳源,该菌种产气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pH值范围为79。微生物菌悬液的碳氮比和总有机碳浓度是饱和度降低程度的控制指标,且土体饱和度降低程度与菌悬液碳氮比呈线性关系。与现有微生物产气法相比,施氏假单胞菌具有平均产气速率快、初始停滞期短,工艺简单等特点。(2)通过三轴试验分析了饱和度对砂土强度特性的影响。静力作用强度特性方面,随着饱和度的降低,含微生物气泡高饱和度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软化向应变硬化转变,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升高和超静孔压降低,非稳态线斜率绝对值增加,试样抗液化性能增强,且在高饱和度范围内液化势指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动力作用强度特性方面,随着饱和度降低,动强度曲线明显上移;在当饱和度介于100%94.3%的高饱和度条件下,抗液化强度比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降低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同一应变水平下,随着饱和度降低,动弹性模量降低阻尼比升高;随着应变的增大,饱和度影响衰弱。最后基于饱和度控制理论确定了处理可液化砂土的临界饱和度。(3)通过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饱和度对模型砂土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正弦循环荷载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最大值随试样初始饱和度的降低而减小且最大孔压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试样最终沉降和沉降速率均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降低;加速度放大系数随试样饱和度的减小而减小,体现出明显的震动衰减效果;试样不同深度处的侧向变形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台面加速度增大会减弱降饱和度对模型砂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试样体应变随试样的平均孔压比增加而增加,呈明显幂函数关系,且随着饱和度的不同而改变。当孔压比小于0.2时,体应变随试样的平均孔压比增加变化不明显。当孔压比大于0.2时,体应变随试样的平均孔压比的增加速率随饱和度的减小而减小。(4)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界条件下微生物气泡在土体孔隙水中的稳定性。静水条件下,对微生物气泡加固后的圆柱试样进行连续72周观测,试样饱和度由84.5%升高至85.1%,仅升高0.63%。渗流条件下,当水力梯度一定时,土体的饱和度和渗透系数分别在初始一定时间内增加和减小,并均最后趋于恒定值。渗流量和饱和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并结合试验现象确定气泡是以溶解相排出土体。通过对渗流条件下试样渗透系数和孔隙比的变化进行分析,推测微生物气泡运移和微生物菌体运移是影响试样渗透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震动条件下,经过40000余次循环之后,(1((6)/(1((60)由1.0下降至0.95,有少量气泡溢出土体。(5)利用TOUGH2软件对在可液化地层注入微生物浆液和产气降低饱和度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由于微生物气泡产生较慢并且产量一定,当细菌产气完成后降饱和度区域为“水滴形”,所以应该综合横向影响范围、竖向影响范围和影响范围内饱和度分布等指标对降饱和度区域进行描述和分析。由各因素对横向和竖向影响范围的敏感性分析可知,注浆量对降饱和度横向影响范围最为敏感,孔隙率对降饱和度竖向影响范围敏感性最高。

朱满满[7](2018)在《半湿润地区土质地层古墓葬防渗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古墓葬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渗漏是其主要的环境地质病害。地下水的存在对古墓的安全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文物安全工作永远是零起点,故必须采取安全的适用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防渗措施。目前,一般采用堵、截、排的治理原则来治理古墓遗址渗水的问题,但还未形成专门研究和系统的成果。本文针对半湿润地区土质地层古墓葬渗水机理和防渗治理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前人对于古墓渗水的治理成果及古墓防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全面调查分析古墓的价值,建筑形制及病害,为制定安全正确的古墓防渗方案提供参考。建立古墓防渗工程综合系统,主要包括:古墓病害勘察、古墓渗水机理分析、古墓稳定性评价、提出防渗方案设想并进行论证、施工图设计、防渗工程施工原则、复旧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2)提出古墓防渗工程主要从墓顶防渗措施、四周防渗措施以及墓底防渗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将常用于土质堤坝防渗的高聚物防渗帷幕应用到古墓防渗工程中,分析其相对水泥砂浆帷幕的优势,针对古墓保护特殊性,对高聚物防渗帷幕进行改进,理论计算防渗帷幕插入深度,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分析施工机械对古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3)以河南淮阳刘崇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工程实例,通过对其水文地质环境、病害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其渗水机理,并将综合防治方案应用于其防渗设计,设计方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综上所述,本文全面研究了古墓价值及建筑形制,分析了古墓病害及成因机理,建立了古墓防渗综合系统及古墓防渗技术,创新性的提出了高聚物防渗帷幕在古墓中的应用及改进措施,研究成果对类似古遗址防渗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倪萌[8](2018)在《基于生态视角的西安梁家滩片区城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城市设计在我国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如何将自然生态及环境特质切实纳入到城市设计实践中,仍旧未能形成系统性的解决办法[1]。特别是在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协调城市空间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依托三星电子项目建立的西安梁家滩片区为研究对象。该片区作为高新区范围内的重要区域之一,是功能复合的生态宜居城市片区。作为构筑沣河生态廊道,保障沣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从生态视角对梁家滩片区展开城市设计研究,对保护沣河廊道的生态价值,进而确保秦岭渭河南山北水的生态格局,同时保障西安地区乃至关中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以及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其次,论文阐释了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并对国内外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规划优秀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总结出城市设计的相关经验。论文核心部分通过对梁家滩片区自然基底、历史文化、现状概况及特征总结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总结出基地现状面临的问题。同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城市设计的生态目标、生态原则,并凝练出城市设计要素体系,总结出自然融合、总体结构、形态构建、景观营造及特色凸显的城市设计策略。随后,论文以生态优先的城市设计构思为统领,采用“先底后图”的方法,通过塑造梁家滩片区生态格局、空间结构、特色廊道及特色节点,搭建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设计构架(即底的部分);并且通过研究梁家滩片区城市形态、城市意向、建筑群体、外部空间及游憩体系,提出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设计引导(即图的部分)。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本次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吴建权[9](2017)在《NH遗址防渗与遗址博物馆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政府部门大力倡导文物保护,使得遗址博物馆的保护和展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遗址博物馆建筑作为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受文化遗产保护与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的制约和影响,涉及学科广泛,更具有复杂性,需要研究和实践以总结和完善。因此,对遗址博物馆工程项目管理的探索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NH遗址博物馆工程为例,针对防渗问题与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首先简述了遗址的分类及特征,遗址博物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遗址防渗与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情况,结合南汉遗址的历史背景、现状和NH遗址博物馆项目的工程概况,指出NH遗址博物馆项目的重点是要做好防渗治理,难点是做好成本控制。针对NH遗址的防渗问题,根据广州市近年来的降水量、城市日平均温度变化和平均相对湿度,分析遗址现场环境的气候,温度和湿度因素;综合运用资料分析法、现场调查法,分析了遗址区地下水环境及造成渗水的因素,结合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情况,针对防渗问题提出周边排水,设置双层止水帷幕墙等防渗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保证了墓室的湿度稳定性,使NH遗址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各阶段特点进行分析,指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最为有效。在NH遗址博物馆项目设计阶段,引入了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节省造价947.93万元,使总成本下降了4.95%。设备安装完成后,对该工程进行验证,显示设计变更造价为367.77万元,成本变动控制在1.86%,成本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建议在后期研究中,进一步做好遗址防渗治理的施工及运营维护,做好周围环境监测。在成本控制方面,因涉及文物保护,遗址保护的费用节省空间有限,建议针对遗址博物馆的土建及安装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在决策、施工、竣工等阶段进行研究。该项目研究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及管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孙大奎[10](2017)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人口高密度化减少了人均地上使用空间,拥堵的交通系统又使得这种情况加剧。地下空间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不仅可以减轻地上交通压力30%~40%,还能提供更多的额外空间。目前,国内外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主要表现在地下交通运输系统、地下城市综合体和地下管网系统等方面。虽然地下空间前景可观,但其建造技术比地上建筑复杂,成本也较高,特别是地下室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而地下建筑堵漏技术是防水界一直研讨的课题。虽然防水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已经从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发展到当前的刚柔并济防水,地下工程验收通过率也逐渐提高,但地下室渗漏水率也在不断提高,渗漏水很难根治,这种现象被称为"地下癌症"。地下建筑渗漏水主要有两个表象,即渗水和漏水。本文以已存在湿渍面上有无线流定义了渗水和漏水,分析了地下建筑水平施工缝、墙体表面不规则裂缝、穿墙管道和外墙后浇带等部位的渗漏原因和当前的治理措施。其中,前三项为渗水部位,治理相对简单;而外墙后浇带一侧处出现了长为12cm、宽为0.33mm的裂缝,根据表象定义为漏水部位,说明原防水施工方案失效,研究治理后浇带漏水的施工技术是本文的出发点。借鉴混凝土断裂力学中的张开型裂缝计算原理和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本文分别计算出最大裂缝宽度和应力强度因子,再将两者的理论计算数据与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达到突出数值模拟的简捷。通过数值模拟云图,从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分析裂缝尖端、裂缝周边的应力应变变化,找出了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从而制订了行之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方案,即本文提出的原始方案,将此原始方案应用于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防水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方案进一步优化,从改善裂缝受力的方式出发,提出了适用于地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前的外墙后浇带防水的第一优化方案,此方案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第一优化方案并没有考虑延长深水路径降低水流势能,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优化方案,此方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种类、级别的防水材料在达到防水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成本。第一优化方案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和地下一层、一层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中,经实践检验,其防水效果甚好。以上三种方案的防水效果皆能达到我国防水施工规范的要求,这是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是本文的结论。另外,在以上三种方案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中,又提出了拱形方案的设想,即把外墙后浇带处部分墙体起拱,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强度使得新旧结合面处具有互融性质的防水材料粘结得更加紧密。

二、综合方法治理某汉墓渗漏的工程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方法治理某汉墓渗漏的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2)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研究 ——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旅游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1.1.2.旅游发展对人居环境景观的影响引发更多思考
        1.1.3.未来发展转型促使贵州景观发展模式亟待提升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1.3.1.研究对象
        1.3.2.主要内容
    1.4.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国外研究动态
        1.4.2.国内研究动态
        1.4.3.国内外研究述评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研究方法
        1.5.2.技术路线
第2章 旅游、旅游扶贫及城乡区域景观韧性基础研究
    2.1.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旅游扶贫及旅游扶贫模式
        2.1.2.扶贫地区的城乡区域景观
        2.1.3.刚性、弹性、可持续性与韧性
        2.1.4.景观韧性
    2.2.旅游扶贫对城乡区域景观的积极影响
        2.2.1.城乡区域景观的环境提升
        2.2.2.城乡区域景观的资源整合
        2.2.3.城乡区域景观的产业结构重塑
        2.2.4.城乡区域景观的价值转变
    2.3.旅游发展可能对城乡区域景观造成的消极影响
        2.3.1.自然与文化影响
        2.3.2.社会经济影响
    2.4.城乡区域景观与韧性理论
        2.4.1.景观韧性提升与城乡区域景观结合的可行性
        2.4.2.韧性理论引入城乡区域景观建设的意义
    2.5.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2.5.1.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主要特征
        2.5.2.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构成要素
    2.6.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的优势
        2.6.1.增强城乡区域景观的稳定性
        2.6.2.提高城乡区域景观的协调性
        2.6.3.发挥城乡区域景观的能动性
        2.6.4.开发城乡区域景观的创新性
    2.7.本章小结
第3章 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研究
    3.1.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方法选取
        3.1.1.相关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3.1.2.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3.2.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指标选取
        3.2.1.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借鉴
        3.2.2.评价因子的预设
    3.3.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体系权重计算及分析
        3.3.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3.2.构建判断矩阵
        3.3.3.单一层次指标的权重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
        3.3.4.判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3.3.5.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体系构建
    3.4.本章小结
第4章 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概况及韧性评析
    4.1.沿河县城乡概况
        4.1.1.地理区位
        4.1.2.交通条件
        4.1.3.自然条件
        4.1.4.人文历史
        4.1.5.经济社会条件
    4.2.沿河县景观资源调查与分析
        4.2.1.自然生态景观资源
        4.2.2.人文历史景观资源
        4.2.3.产业主导景观资源
    4.3.沿河县景观现状总结
        4.3.1.沿河县景观资源优势
        4.3.2.沿河县景观资源劣势
        4.3.3.旅游发展对沿河县景观的影响
    4.4.沿河县景观发展理念及方向
        4.4.1.沿河县景观发展理念
        4.4.2.沿河县景观发展方向
    4.5.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
        4.5.1.沿河县景观韧性基础分析
        4.5.2.沿河县景观韧性调查结果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扶贫背景下的贵州沿河景观韧性提升策略
    5.1.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景观韧性提升原则
        5.1.1.自然生态保护原则
        5.1.2.地域人文传承原则
        5.1.3.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5.1.4.公共社会参与原则
    5.2.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景观韧性提升目标和思路
        5.2.1.沿河县景观韧性提升目标
        5.2.2.沿河县景观韧性提升思路
    5.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景观韧性提升具体优化策略
        5.3.1.提升景观动态适应性,构建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
        5.3.2.增强地域文化延续性,继承发扬特色的乡土文化
        5.3.3.注重产业功能复合性,优化升级原有的产业布局
    5.4.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研究结论
    6.2.创新点
    6.3.问题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MICP技术加固黄土力学特性及其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加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微生物加固土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MICP加固土体机制概述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生物培养及其活性确定试验研究
    2.1 巴氏芽孢杆菌的活化与培养
        2.1.1 菌种的来源
        2.1.2 菌种的活化与培养
        2.1.3 菌种的保存
    2.2 微生物生长数量及活性测定
        2.2.1 微生物生长数量检测
        2.2.2 微生物生长活性检测
    2.3 微生物最优生长环境探究
        2.3.1 温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3.2 pH值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ICP技术加固黄土试验方案
    3.1 试验材料及性能
        3.1.1 黄土
        3.1.2 化学药品
    3.2 试验仪器设备
    3.3 试验方案设计
        3.3.1 重塑黄土含水率确定
        3.3.2 试验配合比设计
        3.3.3 试样制备过程
        3.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5 表面特征与矿物组分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CS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试样破坏形式
    4.2 试样外观变化
    4.3 UCS试验应力-应变特征
    4.4 两种方法UCS试验结果
        4.4.1 化学法试验结果
        4.4.2 微生物法试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ICP技术加固黄土机理及微观特征分析
    5.1 胶结与加固黄土机理分析
        5.1.1 黄土的胶结作用
        5.1.2 微生物加固黄土胶结机理
    5.2 SEM试验分析
        5.2.1 黄土的微观结构
        5.2.2 MICP技术加固黄土结构分析
    5.3 XRD试验分析
        5.3.1 XRD衍射结果处理方法
        5.3.2 XRD试验结果分析
        5.3.3 MICP技术加固黄土方解石含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潮湿地区砖构建筑遗产典型墙体传热传湿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阐述
        1.2.1 砖构建筑遗产
        1.2.2 预防性保护
        1.2.3 砖砌体的热湿耦合迁移
        1.2.4 毛细水湿润锋面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砖构建筑遗产的病害及其机理
        1.3.1.1 国内研究现状
        1.3.1.2 国外研究现状
        1.3.2 砖构建筑中的毛细水现象与影响研究
        1.3.2.1 国内研究现状
        1.3.2.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建筑墙体含水率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1.3.3.1 国内研究现状
        1.3.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组织结构与框架
第二章 中国砖砌体建筑的发展与分类
    2.1 砖砌体的概念与特征
    2.2 砖砌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3 砖材烧制工艺的简介
        2.3.1 传统制砖工艺介绍
        2.3.2 砖窑在不同时期的演进
    2.4 砖砌体的建筑类型与砌筑方式
        2.4.1 传统青砖的分类
        2.4.2 砖砌体的建筑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对砖砌体建筑的影响
    3.1 不同环境下砖砌体中的水分与病害
        3.1.1 地下砖构建筑
        3.1.2 直接与水相接的砖砌体
        3.1.3 实心厚重的大型地上构筑物
        3.1.4 古建房屋中的墙体
    3.2 毛细水的概念与传递机理
        3.2.1 砖砌体的材料物理特性
        3.2.2 多孔材料的毛细效应
        3.2.3 毛细水在均质多孔材料内的迁移规律
        3.2.4 砖砌体中影响毛细水湿润锋线上升的平衡
        3.2.5 影响毛细水上升高度的相关因素
    3.3 抑制砌体墙中毛细水上升的策略与评估
        3.3.1 散水和排水沟
        3.3.2 基于减少墙身毛细水上升的系统
        3.3.2.1 在墙身开拱门
        3.3.2.2 墙体中的物理隔断
        3.3.2.3 化学注入防水
        3.3.3 基于增大墙体下部蒸发的系统
        3.3.4 电化学原理抑制毛细水的上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砖实砌墙与空斗墙的毛细水上升实验
    4.1 实验目的与方法
        4.1.1 实验背景
        4.1.2 实验目的
        4.1.3 实验方法
    4.2 材料物理特性与实验装置的搭建
        4.2.1 实验装置
        4.2.1.1 建筑动态环境试验舱
        4.2.1.2 环境控制
        4.2.2 实验墙体的搭建
        4.2.2.1 墙体材料属性测试
        4.2.2.2 实验墙体的砌筑
    4.3 青砖含水率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4.3.1 现场无损检测含水率的背景
        4.3.2 测试含水率方法
        4.3.2.1 Testo616测试含水率的原理
        4.3.2.2 测试含水率的标定
        4.3.2.3 毛细水湿润锋线的判定方式
    4.4 实验过程
        4.4.1 砖墙的初始状态
        4.4.2 第一阶段实验
        4.4.3 第二阶段实验
    4.5 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实验结果
        4.5.1 毛细水上升初期
        4.5.2 毛细水上升中期
        4.5.3 毛细水上升的稳定
        4.5.4 毛细水湿润锋面上升速度的变化
    4.6 墙体含水率变化实验结果
        4.6.1 两种墙体内含水率分布变化
        4.6.1.1 实砌墙体不同高度含水率的变化
        4.6.1.2 空斗墙体不同高度含水率的变化
        4.6.2 含水率在两种墙体中分布
    4.7 实验结果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细水影响下青砖实砌墙与空斗墙的传热实验
    5.1 实验背景与目的
        5.1.1 实验背景
        5.1.2 实验目的
    5.2 材料物理特性测试与实验方法
        5.2.1 含水率对青砖传热的影响
        5.2.2 实验装置
        5.2.3 实验方法
    5.3 实验过程
        5.3.1 干燥状态下的传热对比
        5.3.2 毛细水上升阶段的测试
    5.4 实验结果
        5.4.1 干燥情况下的墙身传热
        5.4.2 毛细水上升时期的墙身传热
    5.5 传热实验讨论与总结
    5.6 实验伴生病害的观察与推断
        5.6.1 盐析与溶解
        5.6.2 霉菌生长
第六章 毛细水对典型民居热工性能的影响及节能措施研究
    6.1 项目背景与现状
    6.2 影响对比原理与方法
        6.2.1 Energyplus模拟建筑能耗的计算原理
        6.2.2 对比实验设置
    6.3 案例计算模型
        6.3.1 模拟建筑对象
        6.3.2 模拟条件设置
        6.3.3 对比试验设置
    6.4 模拟结果
        6.4.1 毛细水对建筑热工和室内环境的影响
        6.4.1.1 毛细水存在对室内温度控制的影响
        6.4.1.2 毛细水对冷热负荷的影响
    6.5 建筑节能改造措施的效果评估
        6.5.1 节能改造措施年采暖/制冷负荷对比
        6.5.2 最大时均冷热负荷功率的对比
        6.5.3 年用电量与经济性对比
    6.6 朱家老宅中去除毛细水上升的工程措施探讨
        6.6.1 化学保护剂加压注射
        6.6.2 通风空腔加速下部蒸发
        6.6.3 地下水平钢板桩止水帷幕封闭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1.1.2 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现状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污水处理厂概况
        1.3.1 设计规模及服务范围
        1.3.2 进、出水水质要求
        1.3.3 原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方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进水水量不足
    2.2 进水水质变化复杂
    2.3 存在的其他问题
        2.3.1 工艺相关问题
        2.3.2 土建相关问题
        2.3.3 机械、电气相关问题
        2.3.4 管理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优化
    3.1 预处理工艺改造
        3.1.1 工艺比选
    3.2 生化处理工艺改造
        3.2.1 工艺比选
    3.3 高级氧化处理工艺
        3.3.1 工艺比选
    3.4 过滤工艺
        3.4.1 工艺比选
    3.5 消毒工艺
        3.5.1 工艺比选
    3.6 改造后工艺流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脱水工艺方案优化
    4.1 污泥量
    4.2 污泥处理规定
    4.3 方案比选
    4.4 改造后污泥工艺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水处理设施及水质的变化
    5.1 新建构(建)筑物
    5.2 新增工艺设备
    5.3 新增化验设备
    5.4 新增自控及仪表系统
    5.5 构筑物池体防渗堵漏
    5.6 出水水质的变化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标改造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6.1 社会、环境效益
    6.2 经济效益
        6.2.1 投资估算
        6.2.2 新增生产成本
        6.2.3 经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饱和度处理可液化地基可行性分析
        1.2.2 降饱和度处理可液化地基新技术
        1.2.3 微生物气泡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3 存在问题与本文研究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氏假单胞菌的反硝化特性与降饱和度控制方法研究
    2.1 微生物脱氮和产气试验方法
        2.1.1 微生物及培养基
        2.1.2 脱氮和产气试验
        2.1.3 饱和度的计算
    2.2 微生物反硝化特性与产气性能
        2.2.1 微生物反硝化反应
        2.2.2 培养基碳源优化
        2.2.3 砂中微生物产气性能
    2.3 微生物降饱和度影响因素与降饱和度控制方法
        2.3.1 微生物降饱和度影响因素
        2.3.2 微生物降饱和度控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的强度特性与抗液化性能研究
    3.1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三轴试验方法
        3.1.1 三轴试验方案
        3.1.2 数据计算方法
    3.2 静力作用下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强度特性
        3.2.1 三轴抗压强度特性
        3.2.2 三轴抗拉强度特性
        3.2.3 饱和度对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
    3.3 动力作用下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强度特性
        3.3.1 三轴试验动强度曲线和动孔压
        3.3.2 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
    3.4 微生物气泡处理可液化砂土的作用机理
        3.4.1 微生物气泡对土体孔隙压缩性的影响机理[9]
        3.4.2 微生物气泡对土体颗粒配位数的影响机理
    3.5 基于饱和度控制理论的砂土抗液化处理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
    4.1 振动台模型与试验方法
    4.2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地基动力响应分析
        4.2.1 超静孔压
        4.2.2 表面沉降
        4.2.3 加速度放大系数
        4.2.4 侧向变形
    4.3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体应变经验公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气泡在砂土中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5.1 微生物气泡稳定性测试装置与方法
    5.2 静水条件下微生物气泡的稳定性
    5.3 渗流条件下微生物气泡的稳定性
        5.3.1 渗流方向对微生物气泡稳定性的影响
        5.3.2 渗流条件下气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5.4 震动条件下微生物气泡的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菌悬液在砂土中注入方式下扩散范围研究
    6.1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1.1 模型建立
        6.1.2 模型验证
    6.2 微生物浆液作用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6.2.1 数值模拟方案
        6.2.2 浆液组分和饱和度分布规律
        6.2.3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半湿润地区土质地层古墓葬防渗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古墓防渗研究现状
        1.2.2 防渗帷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
2 古墓的价值、建筑形制和常见病害
    2.1 中国古墓的数量和分布
    2.2 古墓的价值
    2.3 古墓的建筑形制
    2.4 古墓病害分类及成因
        2.4.1 自然破坏
        2.4.2 地质病害
        2.4.3 人为破坏
    2.5 代表性古墓的主要病害调查与分析
    2.6 小结
3 古墓渗水机理研究
    3.1 古墓病害勘查
        3.1.1 古墓基础调查
        3.1.2 墓室调查及测绘
        3.1.3 工程地质勘测
    3.2 古墓渗水机理分析
        3.2.1 渗水来源
        3.2.2 渗水通道
        3.2.3 渗水量
    3.3 古墓稳定性评价
    3.4 防渗方案提出及论证
    3.5 施工图设计
    3.6 防渗工程施工原则
    3.7 复旧处理
    3.8 小结
4 古墓防渗技术及施工工艺
    4.1 墓冢防渗技术
    4.2 地幔防渗技术
    4.3 墓室四周防渗技术
        4.3.1 水泥砂浆帷幕
        4.3.2 高聚物防渗帷幕
        4.3.2.1 高聚物材料特性与可行性
        4.3.2.2 工作原理
        4.3.2.3 防渗帷幕插入深度分析
        4.3.2.4 施工机械荷载影响分析
        4.3.3 防渗帷幕方案优化
        4.3.4 毛细水及冷凝水防治
        4.3.5 裂缝修补与加固
    4.4 防渗施工监测
    4.5 小结
5 刘崇墓防渗工程案例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5.3 病害现状及成因分析
    5.4 防渗设计方案
    5.5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生态视角的西安梁家滩片区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发展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1.4 生态背景
        1.1.5 规划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设计
        1.3.2 生态
        1.3.3 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设计
        1.3.4 梁家滩片区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国内外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1 城市设计对生态思想的关注及其发展
        2.1.2 结合生态条件的设计思路
        2.1.3 综合评述
    2.2 国内外相关实践研究综述
        2.2.1 国内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规划概况
        2.2.2 国外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规划概况
    2.3 小结
3 西安梁家滩片区基地现状认知
    3.1 自然基底
        3.1.1 自然资源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植被条件
    3.2 历史文化
        3.2.1 历史文化探究
        3.2.2 梁家滩功能演变
        3.2.3 历史遗存分布
    3.3 现状概况
        3.3.1 区位关系
        3.3.2 现状道路
        3.3.3 现状用地
        3.3.4 公共空间
    3.4 特征总结
        3.4.1 生态特征
        3.4.2 现状总结
    3.5 小结
4 基于生态视角的西安梁家滩片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4.1 城市设计的生态目标
    4.2 城市设计的生态原则
        4.2.1 秉承生态优先原则
        4.2.2 保障生态格局原则
        4.2.3 突出生态特色原则
        4.2.4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4.3 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设计要素体系
        4.3.1 自然环境
        4.3.2 空间结构
        4.3.3 空间布局
        4.3.4 城市意向
        4.3.5 景观风貌
    4.4 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设计策略建构
        4.4.1 自然融合策略——生态基底
        4.4.2 总体结构策略——生态网络
        4.4.3 形态构建策略——生态形象
        4.4.4 景观营造策略——生态景观
        4.4.5 特色凸显策略——生态文化
    4.5 小结
5 基于生态视角的西安梁家滩片区城市设计构架
    5.1 梁家滩片区生态格局塑造
        5.1.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5.1.2 建立绿色开敞空间
    5.2 梁家滩片区空间结构塑造
        5.2.1 确立“丰”字形空间布局
        5.2.2 划定绿色生态单元
    5.3 梁家滩片区特色廊道塑造
        5.3.1 确定视线廊道体系
        5.3.2 构建鲜明的轴线体系
    5.4 梁家滩片区特色节点塑造
        5.4.1 打造空间节点
        5.4.2 构建特色地标点
    5.5 小结
6 基于生态视角的西安梁家滩片区城市设计引导
    6.1 梁家滩片区城市形态引导
        6.1.1 确立因地制宜的城市交通系统
        6.1.2 构筑水绿交融的特色生态布局
    6.2 梁家滩片区城市意向引导
        6.2.1 打造城市高度体系
        6.2.2 塑造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
    6.3 梁家滩片区建筑群体引导
        6.3.1 确立灵活多样的建筑组群形态
        6.3.2 打造高低结合的建筑通风布局
    6.4 梁家滩片区外部空间引导
        6.4.1 打造绿色宜人的线性空间
        6.4.2 构筑类型丰富的开敞空间
        6.4.3 营造近人尺度的环境空间
    6.5 梁家滩片区游憩体系引导
        6.5.1 塑造沣河生态活力水岸
        6.5.2 打造绿意盎然的特色旅游线路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9)NH遗址防渗与遗址博物馆成本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遗址与遗址博物馆的概念及特征
        1.2.1 遗址
        1.2.2 遗址博物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论文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NH遗址博物馆工程特色
    2.1 工程概况
        2.1.1 历史文化背景
        2.1.2 工程概况
    2.2 工程重点和难点
        2.2.1 工程重点
        2.2.2 工程难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防渗治理
    3.1 遗址防渗治理
        3.1.1 遗址水害问题
        3.1.2 原因分析
        3.1.3 防渗治理措施
    3.2 其他建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本控制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原因分析
    4.3 价值工程理论
        4.3.1 价值工程的概念
        4.3.2 价值工程的特点
        4.3.3 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
    4.4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
        4.4.1 推行限额设计,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
        4.4.2 加强设计过程质量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效益评估
    5.1 防渗效益
    5.2 成本控制效益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附录1 工程地质平面图
附录2 工程地质剖面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提出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地下空间及防水现状的分析
        1.3.1 国内外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1.3.2 地下空间防水技术研究现状
    1.4 我国地下室防水做法及面临的问题
        1.4.1 地下防水工程具体做法
        1.4.2 组合防水
        1.4.3 复合防水技术的几方面建议
        1.4.4 地下防水面临的问题
    1.5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某项目一期工程地下室渗漏原因的分析
    2.1 渗水和漏水部位及其原因分析
        2.1.1 水平施工缝
        2.1.2 墙体表面不规则裂缝
        2.1.3 穿墙管道
        2.1.4 后浇带裂缝
    2.2 某项目一期工程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
        2.2.1 施工准备
        2.2.2 施工方案
        2.2.3 防水效果
    2.3 后浇带漏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2.4 研究解决后浇带渗漏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
    3.1 地下室外墙裂缝理论的研究现状
    3.2 混凝土基本特性和破坏机理的分析
        3.2.1 混凝土的基本特性
        3.2.2 混凝土的破坏机理
    3.3 张开型裂缝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3.3.1 张开型裂缝的理论分析
        3.3.2 张开型裂缝尖端应力计算
    3.4 张开型裂缝的有限元分析
        3.4.1 建立几何模型
        3.4.2 单元格划分
        3.4.3 约束和荷载施加
        3.4.4 定义裂缝信息
        3.4.5 求解与分析
    3.5 横截面裂缝尖端的有限元分析
        3.5.1 建立几何模型
        3.5.2 横截面裂缝模型单元格划分
        3.5.3 横截面裂缝模型的约束和施加荷载
        3.5.4 定义横截面裂缝信息
        3.5.5 求解与分析
    3.6 三维裂缝的有限元分析
        3.6.1 建立三维模型
        3.6.2 约束与荷载施加
        3.6.3 求解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理论分析的实际工程应用
    4.1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4.2 一期工程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渗漏的治理
        4.2.1 施工准备
        4.2.2 裂缝堵漏施工
        4.2.2.1 已存在裂缝区域的堵漏方案
        4.2.2.2 无明显裂缝区域的堵漏方案
        4.2.3 防水效果
    4.3 二期工程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优化设计与施工
        4.3.1 设计方案
        4.3.2 施工方案
        4.3.3 第一优化方案的防水效果
    4.4 第二优化方案
    4.5 应用与推广
        4.5.1 优化方案的工程应用
        4.5.2 推广
    4.6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方案成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结论
    5.3 论文不足
    5.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三维空间模型ANSYS命令流
附录C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附录D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四、综合方法治理某汉墓渗漏的工程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研究 ——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D]. 贺丽丽.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3]MICP技术加固黄土力学特性及其机理试验研究[D]. 马琰榕.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潮湿地区砖构建筑遗产典型墙体传热传湿实验研究[D]. 孔振懿. 东南大学, 2019
  • [5]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研究[D]. 杨明. 青岛大学, 2019(03)
  • [6]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D]. 彭尔兴. 东南大学, 2018
  • [7]半湿润地区土质地层古墓葬防渗研究及应用[D]. 朱满满. 郑州大学, 2018(01)
  • [8]基于生态视角的西安梁家滩片区城市设计研究[D]. 倪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9]NH遗址防渗与遗址博物馆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 吴建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10]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D]. 孙大奎.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某汉墓渗漏综合治理方法的工程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