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瑞华[1](2012)在《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走向了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并且,企业的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模式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对于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重要运行方式进行探讨,同时,阐明企业的信息化及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李加新[2](2011)在《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它们的健康发展,才使得我国经济保持在较高位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推动自主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大军中最富有激情和创造活力一支队伍。它一直活跃在我国科技领域的最前沿,是我国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它的发展,都在想法设法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和市场竞争日的日益激烈,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在这种情形下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本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由于它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且还可以改变企业的销售模式等,而这些情况正是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想将信息化应用到本企业中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化在我国已实施二十多年,信息化的观念已被企业接受和认可,许多企业也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信息化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普及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应用的就更少了,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在应用信息化中失败了。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就行研究,找出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安徽省非常重视本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通过制定各种措施保障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安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安徽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其上交利税的额度、提供的就业岗位、专业申请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成为安徽省能否赶超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安徽省也非常重视信息化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用,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实施信息化,并给予一定政策的支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安徽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结合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刘荣坤[3](2011)在《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研究学者都对企业信息化的绩效问题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信息化绩效的评价找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成了研究的热点。但是企业信息化绩效本身具有的间接性、长期性、无形性和扩散性等特征,给全面准确衡量信息化绩效带来了困难。已有的研究成果往往把信息化的投入—产出作为独立的指标来对待,没有从投入—产出关系的视角把两者联系在一起,通过评价为企业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操作性的指导,而且普遍存在着指标设计系统性不强;重视信息化直接绩效,而忽视间接绩效;重视内部绩效,而对外部扩散绩效关注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系统观的指导下,从信息化投入—产出过程角度出发,基于企业价值链模型分析了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关系的间接性和复杂性,进而借鉴认知决策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构建认知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简化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解决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相关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和研究进展。随着信息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衡量信息化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等问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单从信息化的投入或信息化的产出都不能全面、完整的描述企业信息化的绩效,信息化绩效评价需要在系统观的指导下从投入和产出过程的角度来考察。该部分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和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以学者的评价视角为主线对信息化绩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介绍了认知决策的相关内容,为论文主体部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第三章,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构建,是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应该关注企业战略实现的关键问题,关注信息化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并且应该能为绩效的改进提供指导,这是本文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评价问题,因此需要在系统观指导下,从投入—产出过程视角来全面分析。为了解信息化投入转化为产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机制,本文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价值链模型,分析发现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是复杂的间接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认知决策理论,构建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模型,借助企业信息化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过程来测量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发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2)第四章,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定量模型的构建。该部分主要是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变量,构建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定量模型。指标体系是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基础,也是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本保证。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找到评价信息化绩效的认知变量,进而给出构建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定量模型的方法。为保证被调查者认知数据的有效性,该部分还设计了认知视角的实证方案,在调查过程中增加了情境启动和认知需求的测量。(3)第五章,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及应用。该部分分别以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为实证对象,验证本文构建的信息化绩效模型的有效性。经过实证检验,该模型不仅能够考察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各要素的状况,并且通过对投入和产出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寻找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指导企业改进信息化绩效。为了更广泛、方便地应用该评价模型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该部分设计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软件系统,将具体的评价计算过程封装在系统内部,以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满足大规模深入调查的需求。第三部分,即第六章,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工作,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基于认知视角和投入—产出过程视角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借助认知决策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系统观理论等,研究如何全面有效的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并且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关系为企业信息化绩效改进提供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价值的增加具有间接性。企业信息化为企业价值链搭建了基础平台,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进而增加企业价值的。正是这种间接关系使得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变得难以测量。第二,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观为指导更能把握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要素。本文从内部—外部、投入—产出两个维度四个方面来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理念投入、战略规划、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建设和外部环境投入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投入要素;经济绩效、业务流程绩效、管理绩效、市场绩效和外部绩效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产出要素。第三,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价企业信息化的绩效。通过设计认知变量,不仅能考察难以测量的间接绩效和外部绩效,而且能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信息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找到改进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第四,认知决策的信息处理过程能够揭示复杂现象之下的本质规律。小文借助企业信息化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过程来测量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各要素的状况,认识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投入—产出过程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突破了单一的投入或者产出视角的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局限,提出了基于认知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主要创新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将价值链模型应用到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中。本文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价值链模型,把信息化和企业价值增值结合起来,分析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作用机理和两者的间接性关系,为研究信息化绩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第二,从投入—产出过程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本文指出对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进行评价,需要从结果和过程两个方面进行,既要分析企业信息化的效果,又要评价企业信息化过程的有效性。本文在系统观的指导下将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要素进行区分,提出从投入—产出过程来评价信息化绩效。第三,在评价方法上,本文提出认知视角的测量模型,借助认知主体的信息处理过程来探寻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了保证在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认知过程的有效性,本文参照认知决策的相关理论,遵循人的认知规律,设置情境启动和认知需求测量。本文将认知决策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中,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第四,为了适应大规模深入调查的需求,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本文设计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系统,将具体的评价计算过程封装在系统内部,解决了评价中信息采集和发布共享的问题,方便企业对信息化绩效进行自测,而且能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郭敏[4](2010)在《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基本战略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流企业信息化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收益,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通常情况下,成本的降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流程的通畅是最普遍的好处。但是由于物流企业本身规模的大小、依托行业的不同、信息化基础的高低、企业治理结构的差异、企业家能力的大小等等因素的限制,信息化能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利益大小也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对于物流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技术层面的应用问题的研究,也就是主要研究各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如何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而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给物流带来的流程变动甚至重组的冲击,以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让企业综合地整合各个环节的服务优势,从整体上优化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本文主要研究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物流技术的应用,而是考虑在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通过战略思维的考虑,如何从整体性、长远性、基础性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旨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求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如何通过战略思维的引入,提高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本研究着重回答下述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如何正确地进行信息化,综合应用各种信息技术;二是怎样在信息化中体现战略思维以及战略思维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曦[5](2008)在《中国房地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大力发展,加快信息化步伐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房地产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开展房地产业信息化,通过建立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在住宅与房地产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提高房地产业的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房地产信息化,是指在房地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全面开发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地开展信息资源生产、收集、交流、利用以及增值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房地产业信息化,通过建立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房地产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提高房地产业的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房地产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个层面,具有极大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一般说来,房地产业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房地产产品信息化(即数字社区)、房地产营销信息化(即电子商务),以及与之相关的房地产行政部门信息化等几个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房地产产品的信息化、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以及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等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互相衔接的,共同构成了房地产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只有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房地产企业、行业协会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支持,才能在我国房地产业进行信息化的系统建设。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房地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和措施的建议。主要的工作与结论如下:第一,分析信息技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对我国房地产业信息化的现状和价值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初步提出房地产业信息化的标准体系。第二,详细分析房地产业信息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房地产产品信息化即数字社区,房地产营销信息化即电子商务,以及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并对各部分均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分析,论证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最后给出了实现信息化细节性的措施和途径。

陈华[6](2008)在《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以后,矿山企业对外面临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不利因素,对内面临资源枯竭、企业经济效益低、竞争加剧等问题。因此,矿山企业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实施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从而改善管理,加快企业发展,赢得竞争,增加效益。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战略信息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实现信息技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提高信息技术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信息技术的投资风险,为企业信息化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人本管理,即信息化企业的管理要以人为中心,通过调动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信息、知识和创新,而这三者的获取,只能缘于“人”,因而人本管理就成了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及意义,阐述了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国内外战略信息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在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得出实施战略信息管理是实现矿山企业信息化价值的重要保障;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人本管理,调动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矿山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本文站在人本管理的基石上,对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在实施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健[7](2007)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是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己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也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在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我国"入世"以后,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更为紧迫。虽然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更多中小企业陷入了信息化"黑洞"里。通过仔细查阅相关方面资料以及在对若干家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客观地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和信息化环境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的一些因素对其信息化策略的影响没有得到重视和正确地处理。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首先主要介绍中小企业的内涵和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以及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及内容;其次在宏观层面上分析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研究的必要性,确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策略的基本内涵;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基本理论和包含的因素,研究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模型,产生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并进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章仁忠[8](2006)在《试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措施》文中研究表明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文章首先介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付东梅[9](2005)在《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企业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的过程,涵盖企业的各个层面和全过程。本文对企业在建设信息化过程中一些应注重的问题进行探讨。

廖朝辉,张毕西,张延林[10](2005)在《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以解决目前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为目的,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信息实践中存在着管理滞后、基础薄弱、实施艰难的问题,提出了以改革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为前提,以规划好适合本企业软件为实现手段,建立一把手工程,分层次逐步实施的对策。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重要的运作方式
二、现代企业管理要面临的几个问题
三、企业信息化及企业管理创新是其最佳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2)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信息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信息化研究现状
        1.3.2 国内信息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特色
2 企业信息化概述
    2.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2.2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及层次
        2.2.1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2.2.2 企业信息化的层次
    2.3 企业资源规划
        2.3.1 ERP的概念和内涵
        2.3.2 ERP的功能分析
    2.4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3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研究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
        3.1.1 相关科技型企业定义
        3.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
    3.2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3.3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4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实证案例分析
    4.1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实施ERP的动因
        4.1.1 企业概况
        4.1.2 企业面临的问题
    4.2 ERP软件选型及项目实施前的准备
        4.2.1 ERP软件选型
        4.2.2 ERP项目实施准备
    4.3 ERP项目的实施
    4.4 ERP项目实施的效果
    4.5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总结
5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对策及实施方法
    5.1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对策
    5.2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方法
        5.2.1 传统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方法
        5.2.2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方法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2.1.1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及特征
        2.1.2 绩效评价分析体系
        2.1.3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内涵
        2.1.4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特点
        2.1.5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形式
    2.2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2.2.1 投入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2.2.2 产出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2.2.3 投入—产出视角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2.3 认知决策理论研究综述
        2.3.1 决策理论的发展
        2.3.2 认知决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构建
    3.1 模型设计的原则
        3.1.1 强调面向绩效的持续改进
        3.1.2 强调企业信息化和战略的关系
        3.1.3 强调人机一体的评价
    3.2 模型设计的指导思想
        3.2.1 系统观视角
        3.2.2 投入—产出的过程视角
        3.2.3 认知视角
    3.3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价值链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3.3.1 模型的构建
        3.3.2 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改进
        3.3.3 价值链模型引发的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思考
    3.4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3.4.1 模型的构建
        3.4.2 模型的信息处理过程
        3.4.3 评价目标
        3.4.4 评价客体
        3.4.5 评价主体
        3.4.6 评价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定量模型的构建
    4.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1.2 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指标分析
        4.1.3 企业信息化产出的指标分析
        4.1.4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汇总
        4.1.5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4.2 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定量模型的构建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认知变量的定义
        4.2.2 认知变量的遴选
        4.2.3 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模型
    4.3 认知视角的实证方案设计
        4.3.1 情境启动设计
        4.3.2 认知需求的测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有效性验证及应用
    5.1 山东省某大型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5.1.1 实证对象Z企业的简介
        5.1.2 实证数据的收集
        5.1.3 实证数据的分析
        5.1.4 实证结论
    5.2 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5.2.1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5.2.2 实证数据的收集
        5.2.3 实证数据的分析
        5.2.4 实证结论
    5.3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
        5.3.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软件系统的需求
        5.3.2 系统设计
        5.3.3 系统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基本战略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论文机构
2. 文献综述
    2.1 战略思维的概念
        2.1.1 空间的广阔性
        2.1.2 结构的立体性
        2.1.3 过程的超前性
        2.1.4 主体的创造性
        2.1.5 结果的整体性
    2.2 国外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思维现状
    2.3 我国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思维现状
        2.3.1 信息化的意识淡薄
        2.3.2 信息技术物流设备落后
        2.3.3 信息资源管理混乱
        2.3.4 信息化建设投入不高
        2.3.5 缺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3. 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如何体现战略思维
    3.1 整体性
        3.1.1. 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的纵向整体性
        3.1.2 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整体性
        3.1.3 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系统的整体性
        3.1.4. 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整体性
    3.2 长远性
        3.2.1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
        3.2.2 信息化是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
        3.2.3 互联网物流战略
        3.2.4 企业规模扩大后的信息化建设
    3.3 基本性
        3.3.1 需要注重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3.2 注重人的因素
    3.4 发挥战略思维功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4.1 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4.2 必须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3.4.3 必须与不断创新相结合
4. 物流企业如何正确地实现企业信息化
    4.1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4.1.1 物流成本的降低
        4.1.2 物流作业流程的优化
        4.1.3 物流标准化的建立
        4.1.4 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4.2 物流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
        4.2.1 明确物流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层次
        4.2.2 扫清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实障碍
    4.3 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缺乏战略思维而导致的常见的几个误区
        4.3.1 信息化建设脱离企业的实际
        4.3.2 开发商的选择方式不尽科学
        4.3.3 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规划
        4.3.4 不懂信息化的人员领导项目
        4.3.5 不愿意接受合理的服务支出
        4.3.6 软件交付使用就已万事大吉
5. 案例——联想物流信息化建设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房地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房地产业信息化相关分析
    2.1 房地产信息化相关概念
    2.2 信息技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2.1 信息技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2.2.2 信息技术对房地产商品本身的影响
        2.2.3 对房地产营销的影响
        2.2.4 信息技术对房地产行政部门的影响
    2.3 国内外房地产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2.3.1 国外房地产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3.2 国内房地产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3.3 国内外房地产业信息化现状比较分析
3 房地产业信息化的价值分析
    3.1 信息技术时代下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分析
    3.2 房地产电子商务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3.2.1 微观分析
        3.2.2 电子商务与交易成本
    3.3 房地产电子商务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3.3.1 宏观分析
        3.3.2 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价值转移
    3.4 电子商务的整体价值分析
        3.4.1 直接经济
        3.4.2 规模经济
        3.4.3 注意力经济
4 房地产业信息化标准体系
    4.1 房地产业信息化的标准体系探讨
        4.1.1 房地产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4.1.2 房地产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
        4.1.3 住宅与房地产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4.2 房地产业信息化的策略
5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
    5.1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概述
        5.1.1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5.1.2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构成分析
        5.1.3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5.2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5.3 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
        5.3.1 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块
        5.3.2 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5.3.3 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方法
    5.4 房地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RMIS
        5.4.1 房地产企业信息系统架构
        5.4.2 房地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RMIS 的实施
    5.5 房地产企业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
    5.6 房地产企业整体电子商务系统
    5.7 层次分析法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核心框架中的应用
6 房地产营销信息化-电子商务
    6.1 房地产电子商务需求分析
        6.1.1 我国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6.1.2 房地产行业的电子商务需求
    6.2 我国房地产电子商务的现状
    6.3 发展房地产电子商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6.4 B to C 房地产电子商务模式
    6.5 C to C 房地产电子商务模式
    6.6 B to B 房地产电子商务模式
        6.6.1 B to B 房地产电子商务概况
        6.6.2 B to B 房地产电子商务应用案例分析
    6.7 G to C/ G to B 房地产电子商务模式
7 房地产产品信息化——数字社区
    7.1 数字社区的发展概况
        7.1.1 数字社区简介
        7.1.2 数字社区建设基本框架
    7.2 数字社区的信息化建设
        7.2.1 数字社区的信息平台
        7.2.2 数字社区的控制管理平台
    7.3 数字社区的应用标准体系
        7.3.1 数字社区应用标准的设计思想
        7.3.2 数字社区应用标准体系
    7.4 数字社区与数字城市接口的简要分析
8 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
    8.1 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8.2 我国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8.3 我国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8.4 我国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内容框架
        8.4.1 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平台—WEBGIS 技术
        8.4.2 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平台
    8.5 基于GIS 的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系统
        8.5.1 国外GIS 的应用情况
        8.5.2 GIS、WebGIS 在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
        8.5.3 房地产WebGIS 简介
        8.5.4 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想
        8.5.5 房地产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9 结束语
    9.1 论文的主要工作
    9.2 论文的主要结论
    9.3 进一步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国内外关于企业信息化战略及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研究
        1.1.2 矿山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1.3 文献与综述
        1.3.1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提出
        1.3.2 战略信息管理的理论来源
        1.3.3 战略信息管理的特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2.2 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2.2.1 人本管理的原则
        2.2.2 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2.3 影响管理者实行以人为本的几个因素
    2.4 人本管理运作的系统工程
第3章 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3.1 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的特点
    3.2 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出路
        3.2.1 建立信息中心,重视信息化建设
        3.2.2 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和网站,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3.2.3 建设企业自己的ERP系统
        3.2.4 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人员素质
        3.2.5 实施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
第4章 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4.1 数字矿山
        4.1.1 数字矿山是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理想模式
        4.1.2 数字矿山的定义
        4.1.3 数字矿山的体系结构
        4.1.4 建设数字矿山的几个问题
    4.2 企业的SWOT分析
        4.2.1 SWOT分析方法简介
        4.2.2 企业SWOT分析
    4.3 A公司战略目标
        4.3.1 企业宗旨与任务
        4.3.2 企业战略目标体系
    4.4 A公司战略方案选择
第5章 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
    5.1 A公司战略实施
        5.1.1 坚持“新矿新办”,充分发挥新模式办矿的优势
        5.1.2 加大地质勘探投入,扩大后备资源,延长矿山寿命
        5.1.3 依靠加强管理和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5.1.4 加强财务管理. 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5.1.5 强化市场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5.1.6 爱护矿山环境做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5.2 A公司战略控制
        5.2.1 A公司战略控制原则
        5.2.2 A公司战略控制内容
        5.2.3 A公司战略控制过程
        5.2.4 A公司战略控制的方法和方式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企业信息化环境研究现状
        2.2 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现状
    3 研究思路与框架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框架
    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息化概述
    1 中小企业概述
        1.1 中小企业的内涵
        1.2 中小企业的特点及重要作用
    2 企业信息化概述
        2.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2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2.3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第三章 企业信息化环境及策略的理论探讨
    1 企业信息化环境理论探讨
        1.1 环境、信息化环境的基本内涵
        1.2 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的基本内涵
        1.3 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基本特征
        1.4 企业信息化环境分类
    2 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基本内涵
第四章 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基本因素确定
    1 企业信息化环境界定的原则
    2 企业信息化环境界定的方法
    3 企业信息化环境一级因素界定
    4 企业信息化环境基本因素确定
    5 企业信息化环境部分因素说明
    6 根据企业信息化环境制定信息化策略模型研究
        6.1 战略层信息化策略决策
        6.2 企业信息化环境因素分析决策
第五章 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重要因素分析
    1 信息化水平差距对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的影响
        1.1 信息化水平差距的内涵和测算
        1.2 利用信息化水平差距制定企业信息化策略
    2 供应链信息化环境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的影响
    3 外部资源条件的选择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的作用
        3.1 咨询商选择对信息化策略的影响
        3.2 资金融资市场对信息化策略的影响
    4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4.1 国内外信息化人才发展状况
        4.2 信息化人才影响企业信息化策略
第六章 基于环境分析基础上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分析
        1.1 外部环境分析
        1.2 内部环境分析
    2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战略目标
        2.1 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
        2.2 信息化战略目标体系
    3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阶段性实施方案
        3.1 中小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
        3.2 中小企业初级阶段信息化实施方案
        3.3 中小企业中级阶段信息化实施方案
        3.4 中小企业高级阶段信息化实施方案
    4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4.1 实施中的管理问题
        4.2 实施中的技术问题
    5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5.1 政府主管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
        5.2 行业协会组织研发,并推广信息系统
        5.3 信息系统供应商应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5.4 中小企业应着重培养信息化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10)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2 信息化实践中在的问题
    2.1 管理滞后
        1) 决策者意识滞后
        2) 管理方式、组织机构不适应
        3) 人员素质不满足信息化要求
        4) 缺乏有效的管理支持
    2.2 基础薄弱
        1) 资金不足
        2) 基础数据不满足要求
        3) 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
        4) 生产控制水平低
    2.3 实施艰难
        1) 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导理论
        2) 缺乏管理软件原理及功能必要培训
3 信息化改造的措施
    3.1 实施前提
        1) 改革管理模式
        2) 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3) 做好基础数据整理工作
    3.2 在软件规划上
        1) 整体规划, 分段投资
        2) 规模适度, 实用优先
        3) 全面分析, 慎重选型
        4) 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
    3.3 在实施过程上
        1) 建立“一把手”工程
        2) 分层次地逐步实施
        3) 提高认识, 搞好培训

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J]. 朱瑞华. 科技风, 2012(16)
  • [2]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D]. 李加新. 安徽大学, 2011(04)
  • [3]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 刘荣坤. 山东大学, 2011(11)
  • [4]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基本战略思维研究[D]. 郭敏.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5]中国房地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研究[D]. 黄曦. 重庆大学, 2008(06)
  • [6]基于人本管理的矿山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D]. 陈华. 南昌大学, 2008(11)
  • [7]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 杨健.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 [8]试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措施[J]. 章仁忠.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6(04)
  • [9]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 付东梅.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23)
  • [10]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廖朝辉,张毕西,张延林. 工业工程, 2005(03)

标签:;  ;  ;  ;  ;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