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旅游: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钦州旅游: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一、钦州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岳燕祥[1](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王俊俊[2](2020)在《基于SBM-Malmquist的广西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对降低生态环境的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广西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以期为提升广西旅游生态效率提供科学的对策,促进广西旅游业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劳动力、资本和水资源消耗方面构建投入指标,从经济类效益和环境类影响方面构建产出指标,经济类效益为期望产出,环境类影响为非期望产出,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算广西静态旅游生态效率和动态旅游生态效率,并对影响广西旅游生态效率的因素进行Tobit回归。研究结论如下:(1)对2006-2018年广西旅游生态效率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发现十一五期间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处于波动下降状态,十二五期间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处于波动上升状态,十三五期间处于高速上升阶段,整体上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及分解效率在2006-2008年间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规模效率是促进旅游生态效率提高的主导力量。对广西各市旅游生态效率进行空间演变,发现广西西部旅游生态效率较高,东部旅游生态效率较低。崇左市、北海市和百色市旅游生态效率一直处于广西领先地位,而柳州市和梧州市旅游生态效率则较低,需尽快实施有效措施提高旅游生态效率。(2)对2006-2018年广西动态旅游生态效率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发现十一五期间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年均上升2%,十二五期间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年均上升10.08%,十三五期间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年均上升19.46%,技术进步是促进旅游生态效率提高的主导力量。对广西各市旅游生态效率进行空间演变,发现广西各市旅游生态效率、技术进步均处于增长状态。(3)对影响广西旅游生态效率的因素进行Tobit回归,发现4A级以下旅游景区等级对旅游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显着,影响系数为0.008,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级对旅游生态效率具有不显着的阻碍作用,景区等级主要通过规模效率影响旅游生态效率;就业结构可以显着提高旅游生态效率,影响系数为0.659,就业结构主要通过规模效率影响旅游生态效率,随着时间演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女性比重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由不显着变得显着,且影响系数越来越高;旅游者消费水平对旅游生态效率具有阻碍作用,影响系数为-0.278,主要通过纯技术效率影响旅游生态效率;绿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和温度对旅游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城镇化具有阻碍作用,政府干预的影响作用不显着。

张江峰[3](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陈飞[4](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李冲[5](2019)在《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均衡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已进入了双向开放和深化改革阶段,主要任务是着力解决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近些年,地处祖国边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区域竞争加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实现广西旅游业的均衡化发展对发展边疆经济、维护地区稳定团结都显得意义重大和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广西旅游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主要选取《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广西旅游发展的均衡性进行了测定评价;构建了广西旅游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模型,利用熵值法为指标赋权,计算广西14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得分,通过R软件的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将其分为了四类城市,并进行差异性分析描述;根据城市得分及聚类情况,深入探究影响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时空分异的内在机理、驱动因子与制约因子;最终提出广西旅游均衡化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存在非均衡现象,而这种非均衡现象是多方因素影响而成,既有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历时差异明显,且差距呈逐年迅速增大趋势,相对差异缓慢减小,但居高不下;二是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空间失衡明显。旅游区位熵平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平均值差异巨大。14个城市的旅游产业集中度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产业专业化程度非均衡性显着;三是广西14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各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且呈现梯度性,梯度之间的差异较大,各类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因素和制约因素分明;四是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旅游资源丰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存在紧密性关联;五是广西旅游业的均衡化发展既需要各区域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也需要通过全区层面统筹布局,协同发展。本文对2008-2017年近十年来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时空分异进行了探究与分析,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广西旅游的均衡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但同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陈炜,高翔[6](2017)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急于求成的粗放型开发产生了诸多问题。广西北部湾地区可以尝试建立、运作以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基于遗产资源分布的"点轴"开发模式,基于遗产资源类型的"差异"开发模式,基于旅游开发主体的"协同"开发模式,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时序"开发模式。

高翔[7](2017)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各异、少数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背景中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文化内容,它们是中国的底色,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丰厚滋养,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其中,宽广的海域、漫长的海岸线、为数众多的岛屿以及沿海而居的人民共同造就了我国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海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沿海居民在生产、生活、文学艺术、思想形态等方面的智慧,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是激发民族自信、弘扬海洋文化、形成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广西北部湾地区位于我国南疆,有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临海,当地有客家、疍家、壮族、京族等不同群体沿海而居,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然而,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亟需转变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具有绿色、劳动密集、乘数效应大等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动体现,能够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求知与文化体验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钦北防”三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中都提到了保护海洋文化遗产、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其一是通过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摸清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并按民间文学、传统表演与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能、民间信俗四个方面对其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分析了遗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旅游开发现状等基础问题。其二是从主体、客体、介体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为后文提供指导思想与决策思路。其三是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对各种模式的涵盖范围、实施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四是从旅游开发前、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后三个阶段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各种开发模式的有效执行与落实。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能有些许丰富与创新,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能够提供参考与借鉴。

马颖忆[8](2015)在《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疆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敏感区,也是深度协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还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其多重属性决定了对边疆地区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传统的边疆开发、民族、舆地、治边等研究,已难于直接支撑国家透过边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分析与决策需求,使得边疆研究成为难点,而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从类型区和功能区入手,对边疆地区空间结构及其合作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可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因此,本文在阐述中国边疆地区5种类型区的自然与人文本底要素特征基础上,展开边疆地区空间结构点(城镇节点)、线(交通路网)和网络(空间联系)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形态及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进而基于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及合作需求和边疆本身参与合作的发展需要,从时空收敛、高铁服务水平、国际联系格局及对外合作的主要通道等方面分析跨境高铁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带来的区域效应,并提出中国未来地缘博弈和跨境合作的基本策略。该项研究不仅能够清晰体现国家实施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态势,还对未来国家地缘战略和对外合作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离散特性和各向异性、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差异、区域重心演化的相似性以及城镇等级结构演化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门户边疆城镇分布较之省区边疆更为离散,东北边疆的离散程度最低。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的居中、偏离和混合的类型分异明显,其中,西藏边疆为居中型,内蒙、西北和西南3类边疆为偏离型,东北边疆为混合型。区域人口重心均少量迁移,而经济重心迁移程度各异。5类边疆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各异,东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完整,为相对稳定的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西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基本完整,为高度稳定的较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内蒙边疆城镇等级结构较不完整,二三级中心缺失,等级结构较不稳定;西北边疆城镇等级基本齐全,等级结构波动明显;西藏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很不发育,为高度稳定的落后型边疆城镇体系。中国边疆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演变表现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及其带来的可达性不断提升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幅提升和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和西藏渐次降低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区内、区外和区域可达性均提升显着,核心-圈层分布结构鲜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组团和城镇密集带构成区内可达性优良区,而门户地区则成为区外可达性优良区。随着多层次路网的不断发育和口岸体系的日臻完整,省会城市的区外可达优势得到凸显。从综合交通便捷性看,东北和西南是区域可达性最高的两类边疆。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体现在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强、联系格局的更加鲜明和内陆省份选择门户出口的空间分异等基本特征。具体为,区内空间联系格局的数理特征表现为各地市州盟集聚辐射能力的扩散或接受潜力不断增强,表现出与路网结构高度吻合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空间特征体现在主导、次主导、一般和次要的四层级联系结构特征鲜明,区内主导联系格局更加鲜明,并与区内可达性分布格局表现出较高的内在耦合性。内陆省份对门户出口的选择表现出南北分异特征,具体为,基于空间联系角度,包头和百色是内陆省份北上南下的最优门户,首位联系门户大致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部省份首选西南,北部省份首选内蒙的边疆门户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综合评价角度,边疆门户表现出包括包头、丹东、崇左、红河、延边、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牡丹江8个优良门户,百色、博尔塔拉、锡林郭勒、德宏、防城港、文山、伊犁、巴彦淖尔、黑河、通化10个次优门户,以及其他27个一般门户和次要门户的层级结构特征。国家门户是边疆地区的基本属性,跨境高铁建设是当前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与跨境合作的关键手段,也是边疆地区自身参与跨境合作的重要平台。跨境高铁建设将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服务水平提升、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提升和空间联系增强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高铁建设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沿线国家或地区时空收敛最为明显,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对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的影响且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高铁建设带来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增强,凸显其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联接点作用,其中,泛亚高铁凸显了昆明、曼谷和万象的枢纽节点地位;欧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哈尔滨、莫斯科和柏林的枢纽节点地位;中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柏林、德黑兰、巴格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关键节点的重要地位。3大高铁建设强化了中国与相应次区域和区域的空间联系,并形成形态各异的主导联系格局,泛亚高铁促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高铁促成北京-莫斯科、北京-柏林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中亚高铁促成北京-柏林、北京-安卡拉、北京-德黑兰构成的“爪”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主要联系地区由周边邻国转向整个欧亚大陆,由东向为主转为多向均衡开放格局,并将带来中国在欧亚大陆主导地位明显抬升,使得中国将由欧亚大陆边缘国家转变为欧亚大陆核心国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地缘战略和合作策略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陆上地缘战略空间是基本策略;提升中欧之间以中德为主体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中国通往欧洲的陆地战略空间是跟进策略;先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通往印度洋的海上战略空间是必要策略;重视中国与欧亚大陆汇合区破碎地带的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削减地缘压力是补充策略;有层次地推进欧亚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是终极策略。

林博亮[9](2014)在《中西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西南北钦防同城化为例》文中指出这是一个属于城市和城市群的时代。按联合国的保守估计算法,2050年时全世界90亿人口将有45亿人居住在城市,即全球城市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50%,而且这个比例很可能上升到75%。城市已经成了全球发展中的焦点,如何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将影响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群是城市的升级版,它将城市的集聚效应与辐射作用成倍放大,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国家,城市群建设进度同样成果骄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近45%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是要素资源经由城市群充分集中到区域中心的最好证明。但与此同时,过度集聚的人口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公共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群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城市群发展提出要求,包括拓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协调机制,以及共享现代文明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城市群的要求,明确了中西部未来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崇区域合作,强调利益共享成本共担,与上述文件的主要发展方向吻合,是促进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一方面,当前我国城市群存在合作机制缺陷,影响了城市群一体化战略的发展进度;另一方面,现有的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相对较少,难以对城市群一体化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地理论指导。本研究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群发展要求,尤其是对中西部城市群的具体要求,经由文献研究、理论研究、经验研究,探讨中西部城市群现有不足,探索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调整道路,并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同城化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工作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共由七章组成,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说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二是进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城市群一体化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主旨提供理论支持;三是阐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解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城市群一体化的相关理论。主要从集聚的角度探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机制。动力机制方面,包括阐述城市群的顶层设计思路、城市群一体化的产业集聚效应、及区域竞合关系对城市群一体化的影响;合作机制方面,主要探讨城市群一体化的参与主体、合作模式与合作方向。第三章,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评估。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东北、东部城市群与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现状,进行总体评估;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东北、东、中、西部城市群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包括对广佛同城、长株潭城市群及乌昌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总结这些城市群发展个案的启示。第四章,中西部城市群一体化的机制缺陷与改革探索。总结中西部城市群发展的不足之处,探讨解决这些不足之处的应对方法。主要分析中西部城市群合作机制中协调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共享机制等四个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钊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的探索。第五章,国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借鉴。对纽约、巴黎、悉尼三大城市群进行个案分析,从三者的形成、特色及启示等角度探讨国外城市群的先进经验。包括对明确城市定位于分工、中央集权式发展和边缘城市实践经验的分析探讨。第六章,南北钦防同城化的城市定位与发展现状。包括探讨南北钦防同城化项目的四个城市的主要定位,南北钦防同城化的发展历程及同城化的重要意义,探讨当前同城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第七章,南北钦防同城化的指标检验与政策建议。首先经由新型城镇化最新指标、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指标、三次产业比例、区域关联度、区域市场容量因子分析法等指标检验,分析南北钦防同城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所在,提出推进同城化进程的政策建议,即如何完善协调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与成果共享机制,以及在南北钦防城市群建设中引入核心集权及边缘城市的发展方式,规划北部湾城市群的远景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南北钦防同城化及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总结与展望。结合城市群一体化的理论、经验与实践研究,总结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及南北钦防同城化的相关理论及政策建议,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王睿霖[10](2013)在《中国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发展研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时下转型发展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外对城市转型研究较早,已积累若干转型经验和教训。不仅学术界将城市转型发展作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诸多城市也将城市转型作为正在进行或下一步即将进行的工作重点,可见转型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整体转型时期,虽然沿海城市整体上较好,但城市间差距日益加大,且我国发展战略已由非均衡发展逐渐转向均衡发展。而城市转型不仅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城市自身谋求发展缩小差距的重要手段,更是现阶段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城市转型,从沿海欠发达城市入手,推进我国城市转型研究,对完善我国转型理论以及指导我国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都有一定意义。本文在研究中试图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哪些城市属于沿海欠发达城市,其有什么特征?2)沿海城市欠发达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如何?有哪些转型模式?论文从对沿海欠发达城市的界定开始,进一步总结了沿海城市欠发达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沿海欠发达城市的转型动力,提出了沿海欠发达城市的转型路径。选取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率等指标构建了沿海城市发展程度测度体系,得出北海、汕尾等26个城市为沿海欠发达城市。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是由内部需求动力机制、外部影响动力机制以及制度引导动力机制共同作用的,并通过研究得到了沿海欠发达不同类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路径。

二、钦州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钦州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结构
2 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化
        2.1.2 城市旅游化
        2.1.3 城市效率
    2.2 文献分析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3.2 研究方法
        3.2.1 定性研究
        3.2.2 定量研究
    3.3 样本与数据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4.2.1 权重分配
        4.2.2 数据处理
        4.2.3 测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6.1 方法说明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6.1.2 协整检验
        6.1.3 误差修正模型
    6.2 数据预处理
    6.3 时间关系分析
        6.3.1 平稳性检验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7.1 分析说明
        7.1.1 分析模型构建
        7.1.2 城市分类说明
    7.2 空间关系分析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7.2.3 交叉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
    8.1 研究内容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8.2 研究见解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8.3 研究创新
        8.3.1 概念的创新
        8.3.2 理论的创新
        8.3.3 策略的创新
    8.4 研究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SBM-Malmquist的广西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效率的研究回顾
        1.2.2 旅游生态效率的研究回顾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础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旅游生态效率概念
    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 效率与公平理论
    2.4 旅游生态系统理论
    2.5 城市经济学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
    3.2 指标模型
        3.2.1 SBM-DEA模型
        3.2.2 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
        3.2.3 Tobit回归模型
    3.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4 回归模型与数据来源
        3.4.1 影响机理分析
        3.4.2 数据来源
        3.4.3 模型构建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广西静态旅游生态效率
    4.2 广西动态旅游生态效率
    4.3 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1 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2006-2018年)
        4.3.2 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2006-2010年)
        4.3.3 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2010-2015年)
        4.3.4 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2016-2018年)
        4.3.5 广西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时间演变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基于城市规模效应的旅游生态效率提升路径
        5.2.2 基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主导的旅游生态效率提升路径
        5.2.3 基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驱动的旅游生态效率提升路径
        5.2.4 基于影响因素差异性的的旅游生态效率提升路径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个人简历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4)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2.2.2 码头布置
        2.2.3 港口发展
        2.2.4 海港物流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3.1 日本
        3.1.1 发展历程
        3.1.2 斐然成绩
        3.1.3 案例甄选
    3.2 韩国
        3.2.1 发展历程
        3.2.2 典型案例
        3.2.3 案例甄选
    3.3 新加坡
        3.3.1 发展历程
        3.3.2 空间演进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3.5.1 产业发展战略
        3.5.2 海洋开发政策
        3.5.3 航运发展支撑
        3.5.4 财政政策支撑
    3.6 本章小结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4.1 日本模式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4.2 韩国模式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4.3 新加坡模式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4.5.1 造陆模式比较
        4.5.2 临海效率分析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4.6.1 公司城模式
        4.6.2 政企共建模式
        4.6.3 国家开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5.1.1 发展历程
        5.1.2 早期实践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5.3.1 时空分布
        5.3.2 地域差异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5.6 本章小结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1 用地布局模式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2.1 用地布局模式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3.1 用地布局模式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4.1 用地布局模式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5.1 用地布局模式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6.7 本章小结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7.1 总体发展思路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4 规划提升策略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均衡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新时代与新挑战
        1.1.2 广西旅游业地区间发展差异日益扩大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2 应用价值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业
        2.1.2 区域发展非均衡
        2.1.3 旅游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第3章 广西旅游业发展概况
    3.1 旅游发展历程
    3.2 旅游市场概况
        3.2.1 总体市场情况
        3.2.2 国内市场情况
        3.2.3 入境市场情况
    3.3 接待能力概况
        3.3.1 旅行社概况
        3.3.2 星级饭店概况
    3.4 旅游资源概况
        3.4.1 旅游资源梳理
        3.4.2 旅游资源特征
    3.5 旅游发展特征
        3.5.1 旅游经济持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5.2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旅游投资不断增加
        3.5.3 接待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第4章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
    4.1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历时差异
        4.1.1 游客接待量差异
        4.1.2 旅游总消费差异
    4.2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4.2.1 产业专业化差异
        4.2.2 产业集中度差异
第5章 广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评价
    5.1 模型构建
        5.1.1 指标选取
        5.1.2 数据选取
    5.2 熵值赋权
        5.2.1 基本原理
        5.2.2 分析步骤
        5.2.3 计算权重
    5.3 聚类分析
        5.3.1 基本原理
        5.3.2 实现步骤
        5.3.3 聚类处理
    5.4 结果描述
        5.4.1 梯度差异明显
        5.4.2 整体差异显着
        5.4.3 结构水平各异
第6章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分异成因
    6.1 驱动因子识别
        6.1.1 优势型城市驱动因子识别
        6.1.2 潜力型城市驱动因子分析
        6.1.3 劣势型城市驱动因子识别
    6.2 约束因子识别
        6.2.1 供给约束型城市约束因子识别
        6.2.2 需求约束型城市约束因子识别
        6.2.3 经济约束型城市约束因子识别
        6.2.4 环境约束型城市约束因子分析
    6.3 核心因子识别
        6.3.1 旅游资源数量
        6.3.2 经济发展水平
        6.3.3 交通通达状况
        6.3.4 地理区位条件
第7章 广西旅游业均衡发展途径与策略
    7.1 城市发展模式构建
    7.2 全局均衡发展对策
        7.2.1 全面布局,统筹协同发展
        7.2.2 产业扶持,培育竞争优势
        7.2.3 合理定位,发挥区位优势
        7.2.4 跨地合作,打破行政壁垒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全区旅游发展历时差异显着,空间结构失衡
        8.1.2 各地旅游发展水平梯度清晰,差异表现各异
        8.1.3 旅游发展时空分异成因多样,主导因素清晰
        8.1.4 全区旅游均衡发展路径明确,点面统筹推进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基于遗产资源分布的“点轴”开发模式
        1.培育三个发展极
        2.构建一条发展轴
        3.打造两片辐射区
    (二) 基于遗产资源类型的“差异”开发模式
        1.民间文学类
        2.传统表演与游艺类
        3.传统工艺与技能类
        4.民间信俗类
    (三) 基于旅游开发主体的“协同”开发模式
        1.政府主导型
        2.企业主导型
        3.居民主导型
    (四)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时序”开发模式
        1.起步阶段:原生与展示并存
        2.成长阶段:整合与创新并重
        3.成熟阶段:开发与保护并进

(7)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2.1.3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文化资本理论
        2.2.2 点轴开发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况
    3.1 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况
    3.2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3.2.1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数量
        3.2.2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特点
    3.3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3.3.1 取得的成绩
        3.3.2 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
    4.1 主体因素
        4.1.1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吸引力
        4.1.2 经济利益的驱使与追求
        4.1.3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4.1.4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4.2 客体因素
        4.2.1 社会经济的发展
        4.2.2 旅游需求的转变
        4.2.3 国家海洋文化发展的需要
        4.2.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4.2.5 广西沿海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4.3 介体因素
        4.3.1 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
        4.3.2 广告和口碑效应
        4.3.3 新闻传媒的推广
        4.3.4 学术研究的指导
        4.3.5 成功经验的借鉴
第5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5.1 基于遗产资源分布的“点轴”开发模式
        5.1.1 培育三个发展极
        5.1.2 构建一条发展轴
        5.1.3 打造两片辐射区
    5.2 基于遗产资源类型的“差异”开发模式
        5.2.1 民间文学旅游开发模式
        5.2.2 传统表演与游艺旅游开发模式
        5.2.3 传统工艺与技能旅游开发模式
        5.2.4 民间信俗旅游开发模式
    5.3 基于旅游开发主体的“协同”开发模式
        5.3.1 政府主导型
        5.3.2 企业主导型
        5.3.3 居民主导型
    5.4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时序”开发模式
        5.4.1 起步阶段:原生与展示并存
        5.4.2 成长阶段:整合与创新并重
        5.4.3 成熟阶段:开发与保护并进
第6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6.1 旅游开发前
        6.1.1 加大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力度
        6.1.2 完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规划
    6.2 旅游开发中
        6.2.1 协调旅游开发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
        6.2.2 培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管理人才
    6.3 旅游开发后
        6.3.1 深化广西北部湾旅游发展地域协同合作
        6.3.2 注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营销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边疆地区已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敏感区与激烈冲突区
        1.1.2 边疆地区的深度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1.1.3 边疆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1.3.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1.3.3 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
        1.3.4 理论研究法与实践应用法
        1.3.5 GIS空间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1 研究思路和目标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2.1.1 中国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研究
        2.1.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1.3 中国边疆地区跨境合作研究
        2.1.4 综合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空间相互作用
        2.2.2 区域空间结构
        2.2.3 地缘空间格局理论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本底要素基本特征
    3.1 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3.1.1 涉及国境线的省区范围和地市范围
        3.1.2 边疆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
        3.1.3 边疆水系流域的分布特征
        3.1.4 边疆气候类型差异特征
        3.1.5 边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3.2 中国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3.2.1 边疆人口的分布特征
        3.2.2 边疆民族的分布特征
        3.2.3 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观
        3.2.4 边疆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
        3.2.5 边疆重要小城镇发展概况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
    4.1 城镇节点空间分布聚散特性及各向异性对比
        4.1.1 城镇节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4.1.2 城镇之间离散程度与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
        4.1.3 城镇相对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的测度结果
    4.2 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与结构分析
        4.2.1 城镇节点几何居中性的测度方法
        4.2.2 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评价结果
    4.3 区域重心演化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4.3.1 城镇节点重心的计算方法
        4.3.2 区域重心迁移过程分析结果
    4.4 城镇等级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
        4.4.1 城镇等级划分方法
        4.4.2 各类型边疆城镇等级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中国边疆地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5.1 陆路交通网的特征及演变分析
        5.1.1 陆路交通网络特征的评价方法
        5.1.2 陆路交通网的规模特征分析结果
        5.1.3 陆路交通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
    5.2 区内/跨境交通便捷性格局与特征分析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
        5.2.2 区内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5.2.3 区外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5.3 区域综合交通便捷性格局及类型分析
        5.3.1 东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2 内蒙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3 西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4 西藏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3.5 西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及演变
    6.1 区内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与对比分析
        6.1.1 东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2 内蒙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3 西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4 西藏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1.5 西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6.2 边疆与内陆的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6.2.1 首位联系特征
        6.2.2 空间联系格局
    6.3 内陆省份跨境合作门户的综合评价
        6.3.1 门户城镇的综合评价与结构类型
        6.3.2 内陆省份的优选门户与类型分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对中国跨境合作的影响分析
    7.1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7.1.1 通往东南亚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7.1.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7.1.3 泛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7.1.4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7.2 欧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7.2.1 通往欧洲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7.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7.2.3 欧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7.2.4 欧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7.3 中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7.3.1 中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7.3.2 中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7.4 高铁建设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影响
        7.4.1 中国区位特征的变化
        7.4.2 空间联系特征的变化
        7.4.3 对中国地缘战略与合作策略的思考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9)中西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西南北钦防同城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主题与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一、主要概念明析
        二、国内相关文献
        三、国外相关文献
        四、文献总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群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城市群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内涵
        二、城市群一体化与产业集聚
        三、城市群一体化与区域竞合关系
    第二节 城市群一体化的合作制度
        一、城市群一体化的参与主体
        二、城市群一体化的合作模式
        三、城市群一体化的合作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评估
    第一节 中西部城市群发展评估
        一、中西部区域性城市群
        二、中西部大城市群
        三、中西部城市群总体评估
    第二节 东北与东部城市群发展评估
        一、东部特大城市群
        二、东北与东部大城市群和区域性城市群
        三、东北与东部城市群总体评估
    第三节 国内城市群个案分析
        一、广佛同城
        二、长株潭城市群
        三、乌昌一体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部城市群一体化的机制缺陷与改革探索
    第一节 现有城市群一体化的机制缺陷
        一、城市群协调管理机制的缺陷
        二、城市群监督审查机制的缺陷
        三、城市群激励惩治机制的缺陷
        四、城市群利益共享机制的缺陷
    第二节 城市群一体化的改革探索
        一、协调管理机制
        二、监督审查机制
        三、激励惩治机制
        四、红利分享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城市群发展经验总结与借鉴
    第一节 纽约城市群
        一、纽约城市群的简介
        二、纽约城市群的特点
        三、纽约城市群的启示
    第二节 巴黎城市群
        一、巴黎城市群的简介
        二、巴黎城市群的特点
        三、巴黎城市群的启示
    第三节 悉尼城市群
        一、悉尼城市群的简介
        二、悉尼城市群的特点
        三、悉尼城市群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北钦防同城化城市定位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南北钦防城市定位
        一、南宁市城市定位
        二、北海市城市定位
        三、钦州市城市定位
        四、防城港市城市定位
    第二节 南北钦防同城化发展现状
        一、南北钦防同城化的发展历程
        二、南北钦防同城化的重要意义
        三、南北钦防同城化的推进方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北钦防同城化指标检验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南北钦防同城化的指标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二、城市竞争力指标
        三、三次产业比例
        四、经济关联度计算
        五、区域市场划分评价
    第二节 南北钦防政策建议
        一、南北钦防中的制度创新
        二、同城化的发展方向
        三、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理论总结
    二、政策启示
    三、展望与不足
中外文献参考
攻读博士时研究情况
后记

(10)中国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发展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整体转型期
        1.1.2 沿海城市发展差距日益拉大
        1.1.3 城市转型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基础
        1.1.4 城市转型是缩小城市间差距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转型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经济转型
        2.1.2 社会转型
        2.1.3 城市转型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经济转型
        2.2.2 社会转型
        2.2.3 城市转型
    2.3 相关理论
        2.3.1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2.3.2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3.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3.4 资源禀赋理论
        2.3.5 中心地理论
        2.3.6 地理环境决定论再思考
        2.3.7 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循环理论
        2.3.8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第三章 我国沿海欠发达城市界定与基本特征
    3.1 沿海欠发达城市界定
        3.1.1 欠发达城市的概念
        3.1.2 沿海欠发达城市的界定
    3.2 沿海欠发达城市分类
        3.2.1 政策资源主导型
        3.2.2 港口资源主导型
        3.2.3 矿产资源主导型
        3.2.4 生态资源主导型
        3.2.5 综合发展型
    3.3 沿海欠发达城市基本特征
        3.3.1 地理分布特征
        3.3.2 工业化特征
        3.3.3 城市化特征
        3.3.4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沿海欠发达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资源禀赋
        4.1.1 自然资源
        4.1.2 劳动力资源
        4.1.3 金融资本
        4.1.4 信息资源
        4.1.5 社会环境
    4.2 区位条件
    4.3 制度因素
        4.3.1 经济体制的影响
        4.3.2 差别性政策的影响
        4.3.3 管理体制的影响
    4.4 历史原因
    4.5 政治因素
    4.6 小结
第五章 沿海欠发达城市动力机制与模式分析
    5.1 转型的必要性
        5.1.1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是改变城市发展现状的主观要求
        5.1.2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是国家现阶段促进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
        5.1.3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2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主要存在问题
        5.2.1 转型方向不明确
        5.2.2 转型动力不足
        5.2.3 经济腹地小,经济网络化程度不高
        5.2.4 缺乏自主能动性,经济关系上的依附性
        5.2.5 资源浪费
        5.2.6 人才、资金匮乏
    5.3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动力机制
        5.3.1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内部需求动力机制
        5.3.2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外部影响动力机制
        5.3.3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制度引导动力机制
        5.3.4 本节小结
    5.4 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模式
        5.4.1 政策资源主导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径
        5.4.2 港口资源主导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径
        5.4.3 矿产资源主导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径
        5.4.4 生态资源主导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径
        5.4.5 综合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径
    5.5 小结
第六章 北海城市转型发展实证研究
    6.1 北海城市欠发达现状认识
        6.1.1 北海城市发展历程
        6.1.2 欠发达现状分析
        6.1.3 改革开放后北海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
    6.2 北海城市转型动力分析
        6.2.1 优势条件
        6.2.2 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6.2.3 北海面临转型机遇
        6.2.4 内部要素
        6.2.5 外部要素
    6.3 北海城市转型实现路径选择
        6.3.1 理清发展思路
        6.3.2 实现产业升级优化
        6.3.3 城市空间重构
        6.3.4 推进功能转型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钦州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基于SBM-Malmquist的广西旅游生态效率研究[D]. 王俊俊.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均衡化发展研究[D]. 李冲.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6]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陈炜,高翔.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7]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高翔.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8]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D]. 马颖忆.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9]中西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西南北钦防同城化为例[D]. 林博亮. 武汉大学, 2014(06)
  • [10]中国沿海欠发达城市转型发展研究初探[D]. 王睿霖. 兰州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钦州旅游: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