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及保护对策调查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及保护对策调查

一、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及保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贤,施金铎,李昊杰,王敦[1](2022)在《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垂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2017-2019年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鳞翅目昆虫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分析不同海拔对鳞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化龙山有鳞翅目昆虫35科232属341种,其中尺蛾科、夜蛾科和蛱蝶科种类最为丰富。此外,鳞翅目昆虫在化龙山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呈现"驼峰型"模式,即在中海拔(1 500 m)的物种数量、标本数量、辛普森指数(D)以及香农-维纳指数(H′)都达为最大值,分别为189、2114、0.875和2.175,而在低海拔(1 000 m)和高海拔(2 000 m和2 500 m)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则较低,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植被分布、温度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造成。

曹明[2](2021)在《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保护地保护成效进行定量化评估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然而,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果缺乏系统的量化评估方法,同时影响保护成效的因素尚不明确,不利于管理人员制定针对化的保护措施。因此,本研究以秦岭区域为例,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2个方面,对秦岭区域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2015年的保护成效进行了评估,并从自然因素、管理因素、威胁因素3个方面识别了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为:(1)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方面,本研究基于Max Ent模型预测了秦岭区域21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适宜分布范围,采用ZONATION模型识别了珍稀濒危物种的核心栖息地,计算了2010-2015年保护区内外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的人类压力指数并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从而评估保护区对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栖息地人类压力指数在2010-2015年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大部分保护区(78.95%)人类压力指数有所增加,保护区内仍需加强对人类干扰的管控。但是,与保护区外珍稀物种核心栖息地2010-2015年人类压力指数变化相比,在保护区内外核心栖息地人类压力指数均增加的背景下,大部分(53.33%)保护区对人类压力增加起到了减缓作用,一定程度上对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起到了保护作用。(2)在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方面,本研究基于In VEST模型计算了2010-2015年秦岭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等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并通过倾向评分配比法对保护区内外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配对分析,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结果表明,秦岭区域2010-2015年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减少较为明显,但保护区总体对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的减少均起到了减缓作用;2010-2015年秦岭区域固碳量明显增加,且保护区固碳量增加较保护区外多。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对上述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起到了正向的保护效果。(3)在保护成效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从自然、管理、威胁等3个方面选取了潜在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效果的因素;并分别以自然保护区在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服务等4个方面的保护成效作为因变量,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识别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形状指数、平均高程对保护区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效果起主导作用,巡护人员数量也对保护区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有一定作用。降水量变化对水源涵养服务和固碳服务保护成效起到主导作用;温度变化对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成效起到主导作用。管理因素也对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有一定影响,资金投入对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保护效果影响最大,巡护人员数量对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效果影响最大。(4)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和增加巡护人员的数量,加强对人类干扰的管控,以提升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保护成效。同时,应定期进行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进一步探讨保护成效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从而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果。

黄帅[3](2021)在《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季节动态及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自2014年批准建立,历时5年的试点建设才正式挂牌。由于其是基于自然湿地开发的乡村湿地公园,不仅能够发挥巨大的生态功能,还能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推动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适宜各类动植物栖息、繁衍的最佳场所。然而湿地公园内的物种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相关的本底资料和基础性研究较少,特别是常作为监测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鸟类,对其相关的调查资料更是十分缺乏。基于此,自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采用样线法对陇南市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性的调查,旨在为后续在此区域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之间的鸟类群落多样性、相似性等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3种,隶属于15目42科。从区系上来看,广布种鸟类最多,为100种(75.19%);东洋界鸟类次之,为32种(24.06%);而古北界鸟类仅1种(0.75%)。按照分布型分为不易归类型、南中国型、东洋型、古北型、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等10种类型。从居留型来看,留鸟最多,有75种(56.39%),反映出该湿地公园为多种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繁衍场所;其次是夏候鸟,有38种(28.57%);旅鸟有12种(9.02%);冬候鸟最少,仅8种(6.02%)。调查中还发现了3种甘肃省鸟类新纪录:白额雁(Anser albifrons)、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和黄眉鹀(Emberiza chrysophrys)。2.湿地公园内共发现1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和1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被评为近危(NT)的物种有7种;易危(VU)的物种有1种;而我国特有鸟类有8种;被列入《频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II的有10种。3.利用各指数对调查研究区域的各季节鸟类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四个季节中,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4.2345),冬季最低(3.5642),说明夏季植被生长茂盛、鸟类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鸟类繁殖栖息。4.依据湿地公园的植被类型及地形分布的特点,划分为湿地、林地和居民区3种生境,并对不同季节下3种生境的鸟类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各季节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为:林地>居民区>湿地,说明湿地生境的人为干扰强度较大。5.利用相似度指数对不同季节各生境中鸟类群落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春季居民区和林地生境之间的群落相似性最高(0.6389);夏季居民区和林地生境之间的相似性最高(0.5950);秋季居民区和林地生境之间的相似性最高(0.5859);冬季居民区和林地生境之间的相似性最高(0.6667)。6.基于以上调查研究,目前湿地公园鸟类栖息生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湿地公园的过度开发、垃圾污染等问题。并据此提出通过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染防控监管和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及执法力度等措施对湿地公园鸟类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保护。

赵阳[4](2021)在《中国濒危洞穴鱼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的种群多样性和保护》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其中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是中国特有属,属内所有物种都具有洞穴生活的习性。洞穴鱼类相比于地表种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差异,以往对于洞穴鱼类的研究多集中在种上水平,针对同种鱼类不同种群间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以金线鲃属典型洞穴鱼类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7个地理种群103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和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不同种群间形态差异和遗传多样性,并根据研究结果评估小眼金线鲃的濒危程度,为种群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建议。形态学研究方面,本研究主要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和框架测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小眼金线鲃不同种群的形态进行测量,同时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形态特征在不同种群间的异同以及环境对形态的影响。种群遗传研究主要基于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和线粒体中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联合序列,构建小眼金线鲃种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探讨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进化关系。保护生物学方面通过整理实地考察过程中收集相关的生存环境信息,以IUCN红色名录评估体系为基础重新进行物种濒危程度评估,根据评估内容和结果提出保护对策。针对江洲种群(JQP)、甲篆种群(JZP)、金牙种群(JYP)、福源种群(FYP)和泗城种群(SCP)5个种群的形态学差异研究发现:JQP明显区别于JZP、JYP、FYP和SCP,JQP的臀鳍基部起点紧邻肛门,其余4个种群的臀鳍基部起点至肛门均分开一短距,约为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1/8。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5个种群根据形态可分为2个类群:JZP和JQP的形态较相似,其余JYP、FYP和SCP 3个种群的形态较相似。JZP和JQP的体高、头长以及眼球直径3项比例性状显着大于JYP、FYP和SCP 3个种群(P<0.001),结合生境,JZP栖息的洞穴食物来源充足,同时有光线射入,而另外3个种群的生境与之相反,说明生态环境对物种形态分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每个类群内部的种群间形态相似,表明相似的环境可能导致不同种群间形态产生相近的适应性特征。针对逻楼种群(LLP)、三门海种群(SMHP)、JZP、JYP、FYP和SCP 6个种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小眼金线鲃在物种水平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表明小眼金线鲃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小眼金线鲃6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37-0.00448,其中JYP和JZP的遗传距离最大,表明两个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远。种群间的分化系数表明,仅JYP和SMHP间为中等分化,其余种群间为高度分化,基因流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洞穴生活习性、扩散能力弱和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缺乏基因交流的机会。小眼金线鲃种群间的分化开始于中更新世,JZP种群于距今约0.46 Mya最先分化出来,然后距今0.33 Mya前又分化出两大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于距今0.26 Mya前分化形成LLP和SCP,另一个分支于距今约0.24 Mya分化形成JYP,约于0.07 Mya分化形成FYP和SMHP。6个种群间的分化可能是由于地质抬升、气候变化等导致的洞穴/地下水体的长期隔离,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受到限制,促使种群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演化。中性检验和误配分析的结果表明6个种群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并未发生过明显的种群扩张。小眼金线鲃濒危等级重新评估的结果表明,小眼金线鲃的受危等级为濒危(EN)。主要面临的威胁来自旅游开发、地下河取水以及人类捕捞,建议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治理污染、科学管理洞穴旅游以及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尽快对小眼金线鲃实施保护。

赵栋昌[5](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张勇[6](2021)在《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生态环境价值,不仅能够影响生态平衡,还反映其所处栖息地环境质量,常被视为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类群。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两栖动物的栖息地退化、丧失及功能失调问题已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种群结构及所承担的生态功能。全球现已发现雨蛙科Hylidae雨蛙属Hyla物种38种,中国现分布有8种;秦岭雨蛙H.tsinlingensis作为在秦岭山脉不断变迁中存活下来的物种之一,是我国秦岭山区的特有物种。1964年,人们首次记录到在甘肃有秦岭雨蛙分布,但对其种群生态学从未有过系统性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于2020年5月底至9月,在甘肃开展其种群生态学研究。选取秦岭雨蛙在秦岭最西端分布区——康县为研究地,对该物种的种群生态及物种保护等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以期掌握其在甘肃的种群资源现状,为后续研究和保护这一特有种提供基础性生态学资料。研究期间利用样线法结合样方法、直接计数法、相关性检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处理方法,研究了秦岭雨蛙的种群生态学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共捕获到成体秦岭雨蛙共203只(146♂,57♀),通过度量其14项形态指标并加以分析,得出康县种群秦岭雨蛙雄性平均体长41.55±0.18mm,雌性46.40±0.26 mm,雌雄头体长比为1.117,异形指数为SDI=0.105,雌雄间存在两性异形现象,且雌雄在头长、鼻间距、眼径、鼓膜径、前臂及手长、前臂宽、胫长和后肢全长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头宽、吻长、眼间距、胫宽和足长上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生育力假说可解释其两性异形现象。(2)秦岭雨蛙在不同样地和不同月份间的种群数量均有较大变化,种群数量及密度最大是李家沟样地(34.7只/hm2)、其次是豆坝河样地(29.3只/hm2),最小的是袁家沟样地(4.0只/hm2)。秦岭雨蛙的偶见率在6、7月份最高,属于严格的夜行性动物。在繁殖期内,秦岭雨蛙雌性数量小于雄性,雌雄总性比为1:2.56,这也符合多数蛙类性比研究结论。秦岭雨蛙平均头体长和体质量均在7月份最大,肥满度在6月份和8月份存在显着差异(P<0.05),同时雌性的肥满度也高于雄性。(3)通过分析42只雄性秦岭雨蛙录音,发现秦岭雨蛙仅发出单一类型的鸣声,且鸣声的主频分别与头体长、后肢全长、头长呈负相关,鸣声个数与头体长呈负相关,但鸣声时长与头体长呈正相关,鸣声特征可能受到亲缘关系、身体大小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秦岭雨蛙雌性平均产卵量为1135.60±26.12粒,平均卵径为1.31±0.01 mm,产卵量主要与头体长、体质量存在正相关,表明雌性可能通过增加自身体型大小来相应地增加腹部容量,以储存更多能量促使产生更多卵。(4)在室温3~4天后,秦岭雨蛙的卵即可孵化完成,此时蝌蚪呈黑色并可自由游动。通过控制密度实验发现,密度对秦岭雨蛙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变态发育后期,而非前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早期秦岭雨蛙个体小,种内竞争弱,随着个体的生长,对资源需求增加,产生了负密度效应。(5)生境喜好系数分析表明,秦岭雨蛙更偏好栖息于低矮灌木丛、植被盖度较高、大气湿度较高、静水型、距农田较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秦岭雨蛙对生境的选择主要受到植被因子、温度因子、水源因子、食物因子和人为干扰的影响。

郑天义[7](2021)在《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有许多小盆地和谷地相连接,西乡盆地便是其中的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气候,使得当地的物种资源极其丰厚。因此本研究对西乡盆地的植被进行全面实地调查,通过系统抽样法设置样地36个,并对调查得到的植被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分类排序以及种间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秦巴山区西乡盆地的植被特征,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西乡盆地的植物资源、保护濒危植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本次调查记录了秦巴山区西乡盆地中植物有1030种,隶属于142科546属。其中蕨类植物14科23属38种,裸子植物4科9属14种,被子植物124科514属978种,被子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20科66属107种和双子叶植物104科448属871种。对统计得到的523属种子植物的属进行分布区类型划分,分为15个分布型及18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占总属数的44.36%,共计232属,而热带分布的属次之,有145属,占总属数的27.72%。(2)对秦巴山区西乡盆地中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基本呈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基本呈现为灌木层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得出不同层次植被的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多样性格局,其中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在0.05水平上呈显着相关,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而灌木层的优势度指数与海拔在0.1水平上呈显着相关,随海拔升高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余指数与海拔高度之间未表现出显着性的关系。(3)通过多元回归树(MRT)将秦巴山区西乡盆地的植被分为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白酒草(Eschenbachia japonica)群落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中华青荚叶(Helwingia chinensis)+长柄山蚂蝗(Hylodesmum podocarpum)群落。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可以看出海拔高度、坡度和纬度这3个环境因子不仅对秦巴山区西乡盆地的植被分布有显着作用,并且对51个优势种的分布也有显着影响。通过对5种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秦巴山区西乡盆地的海拔高度与坡度呈显着正相关(0.05水平上),而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0.01水平上)。(4)秦巴山区西乡盆地灌丛群落中的20个主要物种总体上呈显着正联结,说明当地的灌丛群落处于稳定阶段。对190个种对进行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种对呈不显着联结或不显着相关,种对间的独立性较强。通过计算种间关联指数,结果与χ2检验结果相对一致。将种间关联和相关的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相结合,将西乡盆地灌丛群落中灌木层的主要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中,同一生态种组的物种生态习性和资源利用方式相近,且种对间多呈正关联。

于玲[8](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吕超凡[9](2021)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黑嘴鸥(Larus saundersi)是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鸥科Laridae鸥属Larus中型水鸟,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黄河三角洲是国内重要黑嘴鸥繁殖地之一,预测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适生区分布将为黑嘴鸥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定向恢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选取黑嘴鸥为指示物种,以3S技术为主要技术平台,利用野外调查以及文献资料构建黑嘴鸥种群分布数据库,分析黑嘴鸥种群数量和生境选择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生态位模型,明确影响黑嘴鸥种群分布的生态因子,并预测目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黑嘴鸥适生区分布范围。本研究提出了以黑嘴鸥种群保护为导向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策略,为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嘴鸥种群数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整合1998-2014年黑嘴鸥历史调查数据和2015-2020年六年间实地调查的数据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在1998-2020年的23年间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逐年下降。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集中分布在4-8月之间,其中迁入期2-3月,繁殖初期4-5月底,育雏期6-7月,迁徙期7月底之后,迁徙期种群数量最多,不同的气候和季节条件对黑嘴鸥的种群数量影响显着繁殖期最少。迁入期黑嘴鸥更偏好下午活动,其余时期为了获取足够量的食物,它们更偏好上午活动,数量是下午的2.44倍。2.黑嘴鸥生境偏好规律黑嘴鸥偏好的生境大多面积大、底栖动物资源丰富,为黑嘴鸥提供觅食和隐蔽场所。2015-2020年六年间,记录到13种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中均有黑嘴鸥分布,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光滩,互花米草、农田、城镇建设用地、工矿区等6种生境未有黑嘴鸥出现记录。除育雏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库塘湿地外,其余三个时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均为光滩。就生境选择日变化而言,黑嘴鸥上午偏好在库塘湿地、光滩、盐沼湿地和芦苇沼泽等生境中活动,而下午主要分布在光滩中。光滩大多为泥质滩涂,黑嘴鸥主要在泥质滩涂觅食,泥质滩涂每日涨潮会被海水淹没,退潮后,滩涂上会残留大量鱼虾、沙蚕、螺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为黑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3.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本研究采用AUC评价指标,基于MAXENT、GBM、GLM、RF、FDA、SVM、Domain和Bioclim等生态位模型,以食物、水源、隐蔽性等23种因子在空间尺度上对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AXENT预测结果AUC值为0.954,对黑嘴鸥的分布区预测最为准确。贡献率较大的因子为距柽柳-翅碱蓬滩涂距离、距库塘湿地距离、距城镇建设用地距离、土壤湿度、距水田距离和距工矿区距离六个因子,贡献率依次为37.5%、21.3%、15.1%、8%、5.3%、3%。预测结果为高适生区的面积为654.75km2;中适生区面积为552.9 km2;低适生区的面积为192 km2,总适宜性生境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24.05%;不适宜生境面积为4420.35 km2。4.未来气候对黑嘴鸥适生区分布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1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三种情景下的19个气候因子进行未来生境适宜性模拟,在RCP2.6(温室气体排放低浓度)、RCP4.5(温室气体排放中浓度)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高浓度)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50s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高适生区面积减小,不同程度地转变为中适生区或低适生区,表现出适生能力下降;到2070s,总适生区明显增加,低适生区缩减,中适生区持续增加。在未来气候情境下,小面积适应生境斑块逐渐消失,大面积适应生境斑块向中心缩减,中适生区的适宜生境在气候变化下所受影响较大。横向对比分别基于年平均气温(Bio1)、昼夜温差月均差(Bio2)、等温性(Bio3)、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降水量(Bio12)和最湿月降水量(Bio13)六种单因子的模拟结果,基于最湿月降水量(Bio13)的预测分布于六个因子联合预测的分布结果最为接近,进一步证明最湿月降水量(Bio13)对黑嘴鸥预测分布器“框架”作用,而其余气候因子对于预测分布起“修饰”作用。5.黑嘴鸥种群栖息地恢复策略黄河三角洲黑嘴鸥种群主要偏好光滩、库塘湿地和盐沼湿地等生境类型,其中筑巢主要在柽柳-翅碱蓬滩涂,觅食主要在光滩和库塘湿地,休闲主要在盐沼湿地。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黑嘴鸥种群,应适当扩大光滩和库塘湿地的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农田等人为干扰生境的面积,维持一定面积的柽柳-翅碱蓬滩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们应该增加黄河三角洲水域斑块面积和连通性,进而增加黑嘴鸥种群数量。

闫伟东[10](2021)在《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蝶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花植物传粉、监测环境干扰与变化、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多样性特征及其分布,2019-2020年在该地区选取9种不同生境对蝶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生境和月份变化对蝶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该地区蝶类的生态位特征及区系分布特点。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采集记录蝴蝶3025只85种,隶属7科58属。蛱蝶科物种数与个体数最多,占优势地位,并且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最高。该地区蝶类常见种占60.73%,优势种占32.89%,稀有种占6.38%。2.不同生境类型中蝶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差异,各生境相似性系数在0.25-0.75之间,以中等不相似为主。山地落叶阔叶林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物种数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域有10种生境共有种,23种生境特有种。3.不同月份蝶类多样性特征有明显差异,6月存在最多的优势种,7月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大,优势度指最小,并且7、8两个月之间物种相似性系数最大。4.各科蝶类生态位占据情况存在明显差别,灰蝶科时间、空间及时空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眼蝶科与灰蝶科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并且各科蝶类时间生态位重叠比例较高,蛱蝶科与各科蝶类都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5.蝶类群落种-多度曲线整体接近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个体数量极多和极其稀有的物种较少,绝大多数蝶类物种的个体数量居中。6.区系分析表明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以古北-东洋共有种为主(67.0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主要分布在蒙新区(100%),在内蒙古动物地理亚区中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亚区(100%)。

二、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及保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垂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线与调查点设置
    1.3 调查与种类鉴定
    1.4 物种丰富度分析
        1)辛普森指数(Simpson index, D):
        2)香农-维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H′):
    1.5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鳞翅目昆虫种类组成
    2.2 鳞翅目昆虫海拔分布及丰富度
    2.3 鳞翅目昆虫群落聚类分析
    2.4 季节对鳞翅目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2.5 不同生境类型的鳞翅目昆虫多样性
3 结论与讨论

(2)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2.3 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现状
        1.2.4 自然保护地评估研究现状总结与难点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文水系
        2.1.5 土壤
        2.1.6 植被
        2.1.7 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标体系构建
        2.2.2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
        2.2.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评估
        2.2.4 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第3章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代表性物种核心栖息地识别
        3.1.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分析
    3.2 结果
        3.2.1 代表性物种适宜栖息地分布结果
        3.2.2 代表性物种核心栖息地识别结果
        3.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统计分析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评估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生态系统服务计算
        4.1.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内外对比分析
    4.2 结果
        4.2.1 倾向评分配比
        4.2.2 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
        4.2.3 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成效
        4.2.4 自然保护区固碳服务保护成效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5.2 结果
        5.2.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影响因素
        5.2.2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影响因素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季节动态及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湿地概述
        1.1.1 湿地定义
        1.1.2 湿地类别划分
    1.2 湿地鸟类及其生态监测功能
        1.2.1 湿地鸟类
        1.2.2 湿地鸟类的生态监测功能
    1.3 湿地鸟类研究进展
        1.3.1 国外湿地鸟类研究进展
        1.3.2 国内湿地鸟类研究进展
        1.3.3 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域概述
    2.1 地理位置
    2.2 水系特征
    2.3 气候特点
    2.4 植被组成
3 研究方法
    3.1 生境类型划分及样线的布设
        3.1.1 湿地生境
        3.1.2 居民区生境
        3.1.3 林地生境
        3.1.4 样线的布设
    3.2 调查方法及物种鉴别
        3.2.1 调查方法
        3.2.2 物种鉴定
    3.3 数据统计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物种组成
        4.1.1 物种组成
        4.1.2 珍稀和保护鸟类
        4.1.3 区系成分及居留型分析
    4.2 鸟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
        4.2.1 春季鸟类群落组成
        4.2.2 夏季鸟类群落组成
        4.2.3 秋季鸟类群落组成
        4.2.4 冬季鸟类群落组成
    4.3 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4.3.1 不同生境间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4.3.2 不同季节间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4.4 鸟类群落间相似性及聚类分析
        4.4.1 春季鸟类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4.4.2 夏季鸟类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4.4.3 秋季鸟类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4.4.4 冬季鸟类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4.4.5 不同季节间鸟类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5 讨论
    5.1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物种组成
    5.2 鸟类群落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3 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5.4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5.4.1 湿地公园的过度开发
        5.4.2 垃圾污染
        5.4.3 私自豢养野生鸟类
    5.5 保护对策及建议
        5.5.1 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5.5.2 加强污染防控监管
        5.5.3 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及执法力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图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中国濒危洞穴鱼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的种群多样性和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洞穴鱼类研究现状与发展
        1.1.1 洞穴的概念及特征
        1.1.2 洞穴鱼类的概念及特征
        1.1.3 中国洞穴鱼类现状
    1.2 小眼金线鲃及其研究简史
        1.2.1 小眼金线鲃
        1.2.2 小眼金线鲃的研究简史
    1.3 方法论
        1.3.1 形态测量学
        1.3.2 种群基因组学
    1.4 洞穴鱼类的保护
        1.4.1 中国洞穴鱼类面临的威胁
        1.4.2 中国洞穴鱼类保护现状
        1.4.3 小眼金线鲃的保护现状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野外工作
    2.2 形态学材料与方法
        2.2.1 形态学材料
        2.2.2 形态学实验方法
    2.3 分子系统学材料与方法
        2.3.1 基因组学材料
        2.3.2 基于全基因组的实验方法
        2.3.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实验方法
    2.4 物种威胁因子评估材料与方法
        2.4.1 物种威胁因子评估材料
        2.4.2 物种威胁因子评估方法
    2.5 濒危等级评估材料与方法
        2.5.1 濒危等级评估材料
        2.5.2 濒危等级评估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小眼金线鲃分布
    3.2 小眼金线鲃种群的形态学差异
        3.2.0 形态多样性
        3.2.1 聚类分析
        3.2.2 主成分分析
        3.2.3 判别分析
        3.2.4 单因素方差分析
    3.3 小眼金线鲃种群全基因重测序结果
        3.3.1 种群遗传学结果
    3.4 小眼金线鲃种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果
        3.4.1 小眼金线鲃种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
        3.4.2 小眼金线鲃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
    3.5 威胁因子分析
    3.6 物种濒危等级评估
第四章 讨论
    4.1 小眼金线鲃种群的形态学差异
    4.2 小眼金线鲃的种群遗传多样性
    4.3 种群分化研究
    4.4 小眼金线鲃的保护
        4.4.1 威胁因素分析
        4.4.2 保护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6)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两栖物种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1.1 形态特征研究现状
        1.1.2 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研究现状
        1.1.3 繁殖生物习性研究现状
        1.1.4 栖息地选择研究现状
    1.2 秦岭雨蛙研究现状
        1.2.1 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
        1.2.2 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1.2.3 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点
    2.4 动植物资源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
        3.1.1 形态特征研究方法
        3.1.2 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3.1.3 密度影响蝌蚪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3.1.4 雌性生育力及雄性鸣声研究方法
        3.1.5 微生境选择研究方法
    3.2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秦岭雨蛙形态特征研究
        4.1.1 成体的形态特征
        4.1.2 非成体的形态特征
        4.1.3 两性异形特征
        4.1.4 讨论
    4.2 秦岭雨蛙种群数量调查研究
        4.2.1 各样线内种群数量分析
        4.2.2 各月份种群数量分析
        4.2.3 种群生长状况分析
        4.2.4 密度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4.2.5 讨论
    4.3 秦岭雨蛙繁殖期生育力及鸣声研究
        4.3.1 雌性的生育力分析
        4.3.2 雄性的鸣声特征分析
        4.3.3 讨论
    4.4 秦岭雨蛙微生境选择研究
        4.4.1 微生境因子选择性分析
        4.4.2 微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4.4.3 讨论
    4.5 秦岭雨蛙受胁因素与保护建议
        4.5.1 受胁因素
        4.5.2 保护建议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植物区系成分研究进展
        1.2.2 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植被群落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1.2.4 物种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处理
        2.4.1 重要值
        2.4.2 物种多样性指数
        2.4.3 种间关系
        2.4.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物区系研究
    3.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3.2 蕨类植物的物种组成
    3.3 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
        3.3.1 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
        3.3.2 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第四章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4.1 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特征
        4.1.1 植被物种丰富度指数
        4.1.2 植被Simpson优势度指数
        4.1.3 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4.1.4 植被Pielou均匀度指数
    4.2 海拔高度与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4.2.1 海拔高度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4.2.2 海拔高度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4.2.3 海拔高度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4.2.4 海拔高度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GAM模型分析结果
第五章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5.1 植被群落分类
    5.2 植被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 优势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4 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灌丛群落中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
    6.1 重要值特征
    6.2 总体联结性分析
    6.3 种间关系分析
        6.3.1 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
        6.3.2 种间关联指数特征
    6.4 生态种组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物区系分析
        7.2.2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7.2.3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7.2.4 秦巴山区西乡盆地灌丛群落中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分析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1.5.3 区划相关研究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1.5.6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空间管控区划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2.1.3 景观分类
    2.2 基础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尺度效应
        2.2.3 格局—功能理论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3.1 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人文、社会资源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3.2.1 供给功能
        3.2.2 调节功能
        3.2.3 支持功能
        3.2.4 文化功能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3.4 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4.2.3 管控区划层次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5.1 基础数据来源
    5.2 区域背景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5.3.5 游憩安全格局
        5.3.6 视觉安全格局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5.4.6 管控单元划分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9)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湿地修复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湿地修复研究
        1.2.2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研究
    1.3 鸟类种群动态研究
        1.3.1 湿地水鸟种群动态研究
        1.3.2 鸟类生境选择和利用研究
        1.3.3 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4 全球气候变化对物种影响研究
    1.5 黑嘴鸥研究进展
    1.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生物资源
        2.1.5 矿产资源
        2.1.6 社会经济条件
    2.2 研究方法
        2.2.1 物种分布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获取与预处理
        2.2.3 生境因子数据
        2.2.4 生境适宜性模拟
    2.3 数据处理
        2.3.1 黑嘴鸥分布点数据
        2.3.2 数量分析
        2.3.3 生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2.3.4 模型带入
        2.3.5 适宜生境面积变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嘴鸥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3.1.1 年际变化
        3.1.2 季节变化
        3.1.3 日变化
    3.2 黑嘴鸥种群生境选择动态变化
        3.2.1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地利用类型
        3.2.2 年际变化
        3.2.3 季节变化
        3.2.4 日变化
    3.3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模拟
        3.3.1 黑嘴鸥最优生态位模型选择
        3.3.2 基于MAXENT模型的模拟
    3.4 未来气候下黑嘴鸥生境适宜性预测
        3.4.1 气候因子筛选
        3.4.2 基准气候条件下黑嘴鸥适宜生境
        3.4.3 未来气候变化对黑嘴鸥潜在适宜生境的影响
4 讨论
    4.1 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选择规律
        4.1.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4.1.2 黑嘴鸥种群生境偏好
    4.2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
        4.2.1 生态位模型对比
        4.2.2 生境因子对黑嘴鸥生境选择的影响
    4.3 黑嘴鸥保护空缺及适生区变化
        4.3.1 黑嘴鸥适宜生境保护现状及空缺分析
        4.3.2 黑嘴鸥潜在适生区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4.4 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资助项目

(10)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
    1.2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丧失
        1.2.1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破坏
        1.2.2 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2.3 动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2.4 昆虫多样性的丧失
    1.3 蝶类多样性的研究
        1.3.1 国外蝶类多样性的研究
        1.3.2 中国蝶类多样性的研究
    1.4 保护蝶类多样性的价值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括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线选取
        2.2.2 调查时间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3.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3.1.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群落组成及数量分布
        3.1.2 不同科蝶类群落数量结构
        3.1.3 不同科蝶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3.2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3.2.1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数量特征
        3.2.2 不同生境各科蝶类物种分布情况
        3.2.3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多样性特征
    3.3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群落相似性分析
        3.3.1 不同生境蝶类物种相似性
        3.3.2 不同月份蝶类物种相似性
    3.4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蝴蝶种类分析
        3.4.1 不同生境蝶类共有种分布情况
        3.4.2 不同生境蝶类特有种分布情况
        3.4.3 不同月份蝶类共有种分布情况
        3.4.4 不同月份蝶类特有种分布情况
        3.4.5 不同生境优势种、常见种、稀有种物种组成
        3.4.6 不同月份优势种、常见种、稀有种物种组成
    3.5 月份变化对蝶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6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种-多度分布
    3.7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生态位分析
        3.7.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群落生态位宽度
        3.7.2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群落生态位重叠
        3.7.3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群落生态位相似比
    3.8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区系分析
        3.8.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的分布
        3.8.2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在内蒙古地理亚区系的分布
四 讨论
    4.1 不同生境类型蝶类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
    4.2 生境类型对蝶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3 不同月份蝶类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
    4.4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群落的生态位
    4.5 人为干扰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部分蝴蝶标本照
致谢

四、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及保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垂直分布研究[J]. 李德贤,施金铎,李昊杰,王敦.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
  • [2]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曹明.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
  • [3]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季节动态及多样性研究[D]. 黄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濒危洞穴鱼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的种群多样性和保护[D]. 赵阳. 河北大学, 2021(11)
  • [5]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6]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D]. 张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秦巴山区西乡盆地植被特征研究[D]. 郑天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D]. 吕超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10]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蝶类多样性研究[D]. 闫伟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及保护对策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