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

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

一、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谷中鑫,胡润勇,尹小龙,王广金,张敬祎,刘伯宇[1](2021)在《分体装配式自给能传感器绝缘电阻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为了比较分体装配式自给能传感器各参数对绝缘电阻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为了解决从传感器结构设计方面提高绝缘电阻的问题。本文将根据分体装配式自给能传感器结构特点,建立探头绝缘电阻、引线绝缘电阻以及整体绝缘电阻的计算模型。研究分析传感器探头内材料电阻率、发射体与绝缘壳体配合间隙、发射体偏心、发射体与芯线连接段长度以及引线电缆长度对绝缘电阻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传感器引线电缆长度是影响整体绝缘电阻的关键因素,发射体偏心和配合间隙对整体绝缘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尤其对于引线长度10 m以上的传感器。本文对自给能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吕诚[2](2021)在《低压电器设备绝缘技术性能检测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为进一步提高低压电器绝缘技术性能检测可靠性及安全性,依照我国相关技术检测规范、测试方法,明晰低压电器设备绝缘技术性能检测存在的问题,深究其核心影响因素,从多层次、多视角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提出低压电器产品绝缘电阻测量实际方法,为低压电器产品绝缘技术性能检测提供强有力的方法及方案。

刘浩[3](2021)在《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水内冷发电机定子的绝缘结构及以往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温度、湿度、发电机和附属设备、极化电势、内冷水水质、汇水管屏蔽线以及汇水管接地对绝缘电阻测量的影响,旨在为同类型发电厂提供借鉴和帮助。

程灵[4](2021)在《高性能取向硅钢在电力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性能取向硅钢是制造特高压交/直流变压器、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等电力装备的核心材料。推动国产取向硅钢质量提升及其在高端电力装备中实现安全可靠应用,解决高品质铁心材料被国外“卡脖子”问题,对于自主保障特高压变压器与饱和电抗器质量安全及工程进度,全面提升电力变压器能效等级与运行维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0.23~0.30 mm高磁感取向硅钢、0.18 mm薄规格极低损耗取向硅钢、耐热刻痕磁畴细化取向硅钢、0.1 mm及以下厚度超薄取向硅钢在国产化过程中存在的应用技术难题进行研究。研究了复杂工况下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与交/直流变压器铁心材料选型方法、长时间服役后取向硅钢材料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方法等。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工况下铁损相同的取向硅钢材料,厚规格、低磁感取向硅钢在直流偏磁条件下损耗及励磁电流更小,而薄规格取向硅钢在谐波工况下的损耗更低,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针对受高压直流输电地中电流影响较大的交流变压器、直流偏磁与高次谐波工况同时存在的换流变压器以及含谐波工况的一般交流电力变压器,分别提出了不同铁损、公称厚度、磁感应强度及表面张力取向硅钢材料在铁心中的选用建议。通过跟踪分析服役0~35年后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性能及微观形貌特征,并模拟变压器油环境开展加速劣势试验,确立了涂层加速劣化条件与变压器实际运行数十年后涂层状态之间的等效关系,支撑在役电力变压器铁心材料服役状态评估。研究了0.18 mm薄规格极低损耗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与服役可靠性,基于Mag Net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S15型变压器铁心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磁通密度为1.35 T时,18QH065牌号取向硅钢的铁损低至0.349 W/kg,不断接近非晶合金水平,磁感B800比非晶带材高0.32~0.40 T。在130℃保温1200 h前后,采用激光刻痕技术的0.18 mm极低损耗取向硅钢的铁损增长率与新日铁成熟产品相当,均低于2%。与常规厚度硅钢相比,0.18 mm薄规格硅钢的谐波损耗优势明显;直流偏置对铁损的影响主要在低磁密区,1.9 T深度饱和后0~150A/m偏置磁场下的铁损几乎相同。设计的10 k V/630 k VA变压器空载损耗实测值为417 W,较国标GB 20052-2013中能效1级硅钢变压器的限定值大幅降低了26.7%,同时负载损耗降低了12.8%,节能减排优势明显。研究了耐热刻痕取向硅钢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及磁性能演变规律。基于23ZDMH80耐热刻痕取向硅钢,计算了Epstein方圈法与SST单片法之间的等效磁路长度与损耗转化因子,并研制了一台超高能效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结果表明:耐热刻痕取向硅钢在850℃退火0-8h过程中,在刻痕线微区晶粒平均尺寸从42.3增大至68.2?m;晶粒取向主要是{210}<-241>、{215}<1-20>、{110}<1-12}等非<001>不利取向,同时包括{100}<001>和Goss等少量有利取向,形态上存在异形晶粒、等轴晶、柱状晶等多种类型;在微区晶粒尺寸增大和试样边部毛刺应力消失双重因素下,耐热试样铁损先下降、后缓慢上升,但增长率小于1.2%。磁极化强度为1.7 T时,单片法和爱泼斯坦方圈法之间损耗转化因子?P为8.6%(高于IEC标准推荐值5.0%),等效磁路长度为0.489m。研制的S15型10 k V/400 k VA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低至289 W(较GB 20052-2013中能效1级产品降低29.5%),负载损耗为3072 W(降低15%),噪声(声压级)低至35.4 d B,具有超高能效特性,节能环保优势突出。以磷酸铝、纳米硅酸铝以及铬酸酐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国产超薄取向硅钢涂层,结合换流阀饱和电抗器运行工况,研究了涂层对磁性能和服役安全性的影响,并评估了国产超薄硅钢的电磁与噪声特性。结果表明:涂液在700℃/20 s最优烧结固化工艺下,涂层附着性为A级、绝缘电阻系数达22.5Ω·cm2/片。建立了铁损降低率与涂层厚度之间的数学方程。设计并搭建了超薄取向硅钢涂层电压击穿强度测试装置,完成了自研涂层和进口产品涂层的U-I曲线对比测试,确保可承受理论脉冲电压峰值0.87 V。得到薄带在50 Hz~10 k Hz频率,5次、7次、9次、11次谐波及0°、90°、180°相位差条件下的损耗变化规律。外加拉应力从0增加至20 MPa过程中,带材的磁致伸缩系数和噪声先下降后上升,在4~5 MPa拉应力条件下?p-p和Lv A达到最低点。带涂层的超薄取向硅钢已应用于±800k V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阀饱和电抗器制造,推动了高品质超薄硅钢带材国产化。

孙立红[5](2021)在《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量技术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在电气设备和电力电缆等运行中,绝缘电阻是重要的技术指标,绝缘电阻良好才可以保证其运行正常。在电气设备实际运行中,受发热、污染和老化等因素影响,会引发漏电、短路等现象,威胁设备和人员安全。因此,日常要做好对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测量工作,及时、定期开展该工作,以判断绝缘性能是否合格,做好防范工作。当前,在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量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需改进,本文在认识这些误区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正确测量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技术和方法,为实现规范的绝缘电阻测量提供参考,保障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性。

胡晓盼[6](2021)在《低压电机绝缘寿命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低压电机在电力、能源、机械和石化等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低压电机受到复杂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绝缘性能恶化甚至发生电机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减少电机绝缘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预测其绝缘寿命。本文通过建立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成功预测了低压电机的绝缘寿命,并且开发了一套完整的低压电机绝缘寿命预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低压电机定子绝缘系统的绝缘材料、绝缘结构和绝缘距离,通过分析比对四种绝缘老化应力后将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作为低压电机运行中的主要老化应力,确定了寿命预测系统中需要采集的参量。其次,在研究寿命预测方法中,说明了绝缘电阻的重要性和检测原理;介绍了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经对比5中参数估计方法后选用最小二乘估计;设计并实施了温度-机械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利用寿命数据估计出两参数,并通过相关性检验与拟合优度检验证明了低压电机绝缘寿命服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将该模型作为寿命预测模型进行可靠度分析与平均寿命建模,绘制可靠度函数与寿命预测曲线。最后,设计软硬件方案以满足系统需求。对下位机嵌入式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进行硬件选型、电路设计及软件编程,实现了参量采集、绝缘电阻检测、寿命预测、数据通信和显示等功能;设计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参量显示等功能;从下位机、上下位串口通信和上位机三个方面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硬件电路可靠性高,参量误差小,软件程序合理,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与可移植性,系统各层级间协调性好,可以实现对低压电机绝缘寿命的预测,满足系统需求。

王涛[7](2021)在《电连接器用FX-502玻纤增强酚醛树脂绝缘性能演变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电连接器作为型号装备系统中的一种基础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装备系统的使用寿命。在电连接器的失效统计中,绝缘失效是其主要失效模式之一。目前,针对电连接器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察接触件的接触性能,对于其绝缘件性能的研究较少,难以综合评估电连接器的整体性能。本文以某型电连接器用玻纤增强酚醛树脂(FX-502)绝缘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绝缘件的贮存环境效应和失效机理,根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制定绝缘件加速试验方案,结合FX-502绝缘件的加速试验数据,揭示温度和湿度对绝缘件性能的影响效应,探索在温度和湿度作用下绝缘件性能的演变规律,为后续绝缘件的机理建模与电连接器的绝缘寿命评估提供理论支撑。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电连接器绝缘材料性能研究、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加速试验研究、试验设计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五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上述五个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根据电连接器用绝缘件的结构和材料,结合电连接器贮存期剖面受到的环境应力分析了绝缘件在贮存环境中的环境效应,给出了绝缘失效的表现形式为绝缘电阻降低、绝缘体漏电和绝缘体击穿,确定了贮存条件影响绝缘件性能的关键应力为温度和湿度,通过对温湿度下FX-502绝缘件的失效分析,揭示了温度和湿度造成绝缘件老化的内在原因。第三章,考虑绝缘件常用电性能指标的可测性和破坏性等方面,给出FX-502绝缘件性能表征参数为绝缘电阻,通过比较现有常用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明确了回归正交设计方法作为加速试验中温度和湿度的应力水平组合方式;以某型电连接器绝缘安装板上针与针孔距最短和针与壳体距离最短为原则,明确了各插针在绝缘板上的排列位置,确定了试验件的制备方案;通过对应力水平组合、样本量、测试间隔等参数进行设计,制定了FX-502绝缘件的温度和湿度组合应力试验方案,并实施了5组应力组合试验。第四章,利用温湿度组合应力试验收集到的绝缘电阻数据,采用A-D检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的分析,额外补充4组应力组合试验;基于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理论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在试验时间为72h、144h、216h、288h下绝缘电阻值随温湿度变化的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湿度对绝缘件性能的影响效应大于温度,且温度和湿度对绝缘件绝缘性能的影响效应存在交互效应和非线性效应;最后利用多项式拟合,推导并给出了温度湿度综合作用下FX-502绝缘件性能退化模型,揭示了绝缘件在温湿度作用下的性能演变规律。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并对电连接器FX-502绝缘件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木森[8](2021)在《SrTiO3晶界层电容器的制备及其绝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rTiO3因其较低的介电损耗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等特点成为制作电容器等元器件的主要材料之一,但SrTiO3的介电常数较小,室温1k Hz、1V下测量一般在300左右,绝缘电阻不大,室温50V直流电压下为1GΩ–10GΩ(1 mm x 1mm x 0.25 mm)制约了SrTiO3晶界层电容器的进一步小型化及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如何增加SrTiO3的介电常数及提高SrTiO3晶界层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和电学稳定性是当前SrTiO3介电材料及SrTiO3芯片电容器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论文采用传统的固相二步法制备了SrTiO3晶界层电容器样品(1 mm x 1mm x 0.25 mm),并对其进行了形貌表征和介电性能的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施主La掺杂对SrTiO3电容器的影响,配比方程式为Sr1-xLaxTi O3(x=0.000、0.004、0.008、0.012、0.016)。实验结果得出: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会随着La掺杂含量的增加迅速增加,但同时损耗也增大,选取适当的掺杂浓度(x=0.008)在室温1k Hz、1V测量条件,可获得远大于纯SrTiO3电容器的介电常数(15533)且介电损耗为0.022同时在50V直流电压下仍具有较高阻值(>109Ω)的电容器。(2)采用二步法制备的SrTiO3晶界层电容器,对其进行后续热、电和液氮处理,研究处理前后电容器电学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0V直流电压和200℃条件下对SrTiO3晶界层电容器进行后续快速退火和液氮处理后,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绝缘电阻值可得到大幅提升,从最初30GΩ上升至200GΩ。通过处理,最后可获得平均介电常数为30000,损耗为0.003,绝缘电阻(50V测量)为200GΩ的高性能SrTiO3晶界层电容器。(3)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氧化剂(方程式为x%Cu O+(100-x)%[Pb3O4、Bi2O3、B2O3](x=0、10、15、20、25))对电容器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经电学处理后电容器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氧化剂配比(x=20)时,可以在获得较高介电常数(23668)和较低介电损耗(0.004)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较高的绝缘电阻(55GΩ@50V)的电容器;经50V直流电压处理上述样品后,随Cu O含量增加,电容器介电常数的下降量也逐渐增加,而介电损耗在加压前后则无明显规律,但都小于0.01,样品的绝缘电阻值也随Cu O含量的增加迅速增加,在Cu O含量为20%时取得了处理后的最大值490GΩ。

崔成成[9](2021)在《叶片上薄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热端部件,涡轮叶片由于长期处于高温极端环境中极易被损坏,因此有必要对涡轮叶片的温度进行控制和检测。为了准确测量涡轮叶片的实时温度,在其表面制备了铂(Pt)薄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与传统测温方式相比,Pt薄膜热电阻具有易集成、体积小、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广、相应时间短、抗振性能强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温度测量中。为了在Ni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表面制备强附着力、高性能的薄膜热电阻,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层膜结构的温度传感器,包括:过渡层、热生长氧化层(TGO层)、绝缘层以及Pt薄膜功能敏感层。并采用退火热处理的方式有效地改善了传感器的测温传感性能,从而制备出了高温性能较好的薄膜热电阻。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为了实现Ni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与Pt薄膜之间的高温电学绝缘以避免两者直接导通而无法测温,在叶片表面通过直流(DC)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Ni Cr Al Y过渡层。然后经过析铝、氧化过程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TGO层,通过测试发现其高温绝缘电阻不足以满足热电阻的高温绝缘要求;2.为了进一步提高样品的高温绝缘性能,在TGO层表面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不同层结构的氧化铝绝缘层。并研究了单层、双层以及三层膜结构氧化铝绝缘层的微观结构和高温绝缘性能,发现:三层膜结构氧化铝绝缘层的微观结构最均匀致密、缺陷最少、结晶程度最强、高温绝缘性能最佳,其在800℃时的绝缘电阻高达43.1kΩ,满足了涡轮叶片表面与热电阻的高温绝缘要求;3.通过图形化掩膜板和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在绝缘层表面制备了Pt薄膜功能敏感层。然后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450℃、650℃以及800℃退火2h)和不同退火时间(800℃退火1h、2h、4h以及6h)对热电阻的影响。然后对样品的测温误差、稳定性、可重复性进行了定量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增加,Pt薄膜的结晶程度逐渐增强、缺陷逐渐减少,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TCR)逐渐变大、灵敏度逐渐增强、线性度逐渐减小、测温误差逐渐缩小。在800℃大气退火6h后,热电阻的TCR超过了2500ppm/℃,并且其具有比较理想的灵敏度、线性度、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说明退火热处理可以显着地提高热电阻的测温性能。从而保证了多层膜结构的热电阻对涡轮叶片表面的测温准确性、可靠性和耐用性。

宋军材[10](2020)在《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电缆绝缘状况在线检测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发展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电力电缆因其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工业装置等需要大容量用电领域。电力电缆是电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设备,因此其绝缘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各工商场所的正常运行。电缆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生产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绝缘缺陷,在运行过程中又会受到外界的热、光、机械应力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电缆原来的缺陷扩大或者增加新的缺陷,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的劣化趋势,一旦电缆发生故障将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目前我国在运和新铺设的电力电缆大多为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最早投入使用的XLPE电缆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目前许多电缆因为使用环境恶劣或者已经接近使用年限,绝缘状况已经十分恶劣,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电缆的铺设方式导致其检测难度较大,因此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及时获取电缆绝缘状况信息,判断其绝缘状态,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电力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简单分析了现有的在线式和离线式两类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新型检测方法,最终确定使用其中的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Depolarization Current,PDC)法进行电缆在线绝缘诊断系统设计。PDC法是一种基于介质响应理论的在线式电缆绝缘诊断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它具有无损检测、操作方便、获取数据丰富的优点。然后计算模型参数,建立了 XLPE电缆扩展德拜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两种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不同绝缘劣化状态对电缆PDC的影响,总结电缆绝缘劣化时PDC变化规律,使用绝缘电阻、介电特性和局部放电等公认的绝缘状态评估特征验证PDC法的准确性。鉴于PDC法在XLPE电缆绝缘状态诊断中的优势,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PDC法的电缆绝缘在线诊断系统,整个诊断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设计了包括基于DSP芯片的主控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直流高压单元,继电器单元和Wi-Fi模块几大部分,然后制作电路板,并对设计的电路板进行性能测试。软件部分包括上位机程序设计和硬件单元工作流程设计,使用了 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和数字滤波器。最终设计的电缆绝缘状态在线诊断系统可以实现极化/去极化测试功能,测试所得数据通过总线串口发送回上位机显示和处理,同时可以通过Wi-Fi模块在手机端接收数据。最后针对所设计的检测系统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验证了检测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获取了大量电缆PDC数据,丰富了基于PDC法的电缆绝缘在线诊断系统的数据库。

二、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分体装配式自给能传感器绝缘电阻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传感器结构
2 绝缘电阻模型
    2.1 探头绝缘电阻
        2.1.1 发射体部分
        2.1.2 连接段部分
    2.2 引线绝缘电阻
    2.3 整体绝缘电阻
3 绝缘电阻计算
    3.1 材料电阻率影响
    3.2 配合间隙的影响
    3.3 发射体偏心影响
    3.4 连接段长度影响
    3.5 引线长度的影响
4 结论

(2)低压电器设备绝缘技术性能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低压电器设备类别划分及特征
    1.1 低压电器设备分类
    1.2 低压电器产品的特征
2 低压电器设备的绝缘质量评价
    2.1 绝缘电阻
    2.2 耐压测试
        2.2.1 交流耐压试验
        2.2.2 直流耐压试验
3 低压电器设备绝缘性能检测影响因素及类型
    3.1 低压电器设备绝缘性能检测影响因素
    3.2 绝缘电阻测量实际类型
4 低压电器设备绝缘技术性能检测的方法
    4.1 直接绝缘电阻测量
    4.2 泄露电流测量法
5 结束语

(3)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内冷发电机定子绕组和汇水管结构
2 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
3 发电机绝缘电阻测量的影响因素
    3.1 温度的影响
    3.2 湿度的影响
    3.3 发电机出口附属设备的影响
    3.4 极化电势的影响
    3.5 内冷水水质的影响
    3.6 汇水管屏蔽线断线
    3.7 汇水管接地
4 结束语

(4)高性能取向硅钢在电力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高磁感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3 国内外0.18mm薄规格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4 国内外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5 国内外0.1mm及以下厚度超薄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6 现有取向硅钢材料应用性能评价方法
        1.6.1 磁性能测量方法
        1.6.2 谐波损耗与直流偏磁损耗的测量方法
        1.6.3 磁致伸缩系数测量方法
        1.6.4 表面绝缘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1.7 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及实验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
        1.7.3 实验方法
第二章 0.23~0.30mm高磁感取向硅钢在高电压等级变压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2.1 高磁感取向硅钢电磁特性分析与交/直流变压器铁心材料选型
        2.1.1 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基础磁性能
        2.1.2 直流偏磁工况下取向硅钢的磁特性与铁心材料选型
        2.1.3 谐波工况下取向硅钢的磁特性与铁心材料选型
        2.1.4 直流偏磁与谐波工况同时存在时铁心材料选型
    2.2 电力变压器长时间服役后取向硅钢材料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
        2.2.1 取向硅钢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方法
        2.2.2 表面绝缘涂层劣化规律与性能评价
        2.2.3 取向硅钢磁性能变化规律分析
    2.3 变压器退役后二次再利用取向硅钢鉴别技术研究
        2.3.1 抽样检测判定
        2.3.2 依据噪声频谱判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0.18mm极低损耗取向硅钢在S15 型平面叠铁心变压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3.1 0.18mm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及其与非晶合金性能对比
        3.1.1 磁性能和磁致伸缩特性对比分析
        3.1.2 0.18mm取向硅钢磁性能波动性分析
    3.2 0.18mm薄规格极低损耗取向硅钢服役性能研究
        3.2.1 极低损耗取向硅钢的磁时效性能
        3.2.2 谐波含量及相位差对损耗的影响
        3.2.3 直流偏磁工况对损耗的影响
    3.3 0.18mm极低损耗取向硅钢配电变压器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3.3.1 铁心结构设计与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
        3.3.2 变压器空载损耗仿真
        3.3.3 变压器负载损耗仿真
        3.3.4 0.18mm取向硅钢S15 型变压器性能实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热刻痕低损耗取向硅钢在S15 型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4.1 退火过程中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的组织与晶粒取向分析
        4.1.1 微观组织分析
        4.1.2 刻痕区晶粒取向分析
    4.2 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与S15型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性能评估
        4.2.1 磁性能与磁致伸缩特性分析
        4.2.2 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制造与性能评价
    4.3 基于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的Epstein-SST法等效磁路长度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薄取向硅钢在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5.1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对超薄取向硅钢性能特殊要求分析
    5.2 国产超薄硅钢涂层制备及其对磁性能和服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5.2.1 超薄取向硅钢表面涂层制备
        5.2.2 表面涂层厚度对磁性能的影响
        5.2.3 超薄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对服役安全性的影响
    5.3 服役工况下超薄取向硅钢中频损耗、谐波损耗、磁致伸缩及噪声特性研究
        5.3.1 服役工况下超薄取向硅钢的损耗特性
        5.3.2 轧向拉应力对磁性能、磁致伸缩及噪声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量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因素
2 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试环节
3 测量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存在误区
    3.1 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3.2 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电气设备短路状况
    3.3 忽略测量时间
4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量技术与方法
    4.1 绝缘抽查测试法
    4.2 介质吸收测试法
    4.3 绝缘步进电压测试法
5 结语

(6)低压电机绝缘寿命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低压电机定子绝缘系统和老化应力分析
    2.1 低压电机定子绝缘系统
        2.1.1 绝缘材料
        2.1.2 绝缘结构
        2.1.3 绝缘距离
    2.2 定子绝缘老化应力分析
        2.2.1 热应力对定子绝缘的老化影响
        2.2.2 电气应力对定子绝缘的老化影响
        2.2.3 机械应力对定子绝缘的老化影响
        2.2.4 环境应力对定子绝缘的老化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压电机绝缘寿命预测
    3.1 低压电机绝缘电阻
        3.1.1 绝缘电阻的重要性和检测原理
        3.1.2 直流高压泄漏电流检测法
        3.1.3 绝缘电阻分析
    3.2 两参数威布尔分布
        3.2.1 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
        3.2.2 浴盆曲线
        3.2.3 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3.3 温度-机械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
        3.3.1 温度-机械双应力加速寿命模型
        3.3.2 温度-机械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设计
        3.3.3 寿命数据处理
        3.3.4 相关性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
    3.4 基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绝缘寿命预测
        3.4.1 威布尔可靠度分析
        3.4.2 平均寿命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寿命预测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4.2 下位机选型与设计
        4.2.1 MCU模块选型与设计
        4.2.2 板载资源选型与设计
        4.2.3 LCD显示模块选型与设计
    4.3 下位参量采集模块选型与设计
        4.3.1 传感器模块原理与选型
        4.3.2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4.4 绝缘电阻检测电路设计
        4.4.1 绝缘电阻检测硬件结构
        4.4.2 高压电源电路设计
        4.4.3 稳压电路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寿命预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5.2 下位机嵌入式软件设计
        5.2.1 Keil MDK5开发环境
        5.2.2 STM32主程序
        5.2.3 各功能模块子程序设计
    5.3 上位机程序设计
        5.3.1 上位机开发环境
        5.3.2 上位机登录界面
        5.3.3 上位机主界面
        5.3.4 上位机实时曲线界面
        5.3.5 报警设置与串口设置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寿命预测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6.1 下位机测试
        6.1.1 电机启动前绝缘电阻检测
        6.1.2 振动信号测试
        6.1.3 电机运行时参量监测测试
        6.1.4 电机停机后绝缘电阻检测
    6.2 上下位通信测试
    6.3 上位机测试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电连接器用FX-502玻纤增强酚醛树脂绝缘性能演变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电连接器绝缘性能研究现状
        1.2.1 电连接器绝缘材料环境影响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电连接器绝缘材料电性能的研究现状
    1.3 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研究现状
    1.4 加速试验与试验设计研究现状
        1.4.1 加速试验研究现状
        1.4.2 试验设计研究现状
    1.5 加速试验统计分析研究现状
        1.5.1 性能退化模型研究现状
        1.5.2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连接器用FX-502 绝缘件失效分析
    2.1 引言
    2.2 电连接器用FX-502 绝缘件
    2.3 FX-502 绝缘件环境效应分析
    2.4 FX-502 绝缘件的绝缘失效分析
        2.4.1 绝缘失效形式及原因
        2.4.2 温湿度对FX-502 绝缘件老化的影响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连接器用FX-502 绝缘件的加速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择
    3.3 加速试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3.1 测试参数的选择
        3.3.2 试验方案各参数的确定
        3.3.3 试验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连接器用FX-502 绝缘件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4.1 引言
    4.2 FX-502 绝缘件绝缘电阻试验数据预处理
    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正交设计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及检验
        4.3.1 试验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
        4.3.2 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4.4 基于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及检验
        4.4.1 补充试验点
        4.4.2 试验数据二次回归正交统计分析
        4.4.3 试验数据统计检验
    4.5 FX-502 绝缘件绝缘性能的演变规律
        4.5.1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绝缘电阻的影响
        4.5.2 温度和湿度作用下绝缘电阻演变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回归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及计算格式表
作者简历
致谢

(8)SrTiO3晶界层电容器的制备及其绝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介质的基本理论概念
        1.2.1 电介质的基本理论
        1.2.2 电介质的极化
    1.3 电容器的基本理论概念
        1.3.1 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1.3.2 电容器的介电常数及损耗
        1.3.3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
    1.4 SrTiO_3晶界层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1.4.1 SrTiO_3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1.4.2 SrTiO_3晶界层电容器制备
        1.4.3 SrTiO_3晶界层电容器的结构
        1.4.4 SrTiO_3晶界层电容器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SrTiO_3陶瓷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2.1 材料制备中的原料及设备
    2.2 SrTiO_3电容器的制备流程
    2.3 SrTiO_3电容器的后续处理
    2.4 材料的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样品形貌测试
    2.5 样品介电性能及绝缘性能的测量
        2.5.1 样品介电性能测试
        2.5.2 样品绝缘电阻的测量
第3章 La施主掺杂对SrTiO_3陶瓷电容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样品物相结构(XRD)分析
        3.3.2 样品形貌(SEM)分析
        3.3.3 样品介电性能分析
        3.3.4 样品绝缘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续处理对SrTiO_3陶瓷电容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制备
        4.2.2 样品处理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样品形貌表征
        4.3.2 样品绝缘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氧化剂及偏压处理对SrTiO_3电容器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5.3.1 样品介电性能分析
        5.3.2 样品绝缘电阻结果分析
        5.3.3 样品直流偏压下介电性能分析
        5.3.4 样品直流偏压后绝缘电阻分析
        5.3.5 物理过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叶片上薄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薄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薄膜制备和热电阻基本原理
    2.1 薄膜制备
        2.1.1 磁控溅射
        2.1.2 电子束蒸发
        2.1.3 其他薄膜制备技术
    2.2 热电阻工作机理
    2.3 测试介绍
        2.3.1 微观结构测试
        2.3.2 传感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过渡层与TGO层的制备研究
    3.1 过渡层与TGO层对热电阻性能的重要影响
    3.2 过渡层的选择与制备
        3.2.1 过渡层的选择
        3.2.2 过渡层的制备及微观表征
    3.3 TGO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3.1 TGO层的制备
        3.3.2 过渡层和TGO层的绝缘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绝缘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绝缘层的制备
    4.2 绝缘层的性能研究
        4.2.1 绝缘层的微观结构研究
        4.2.2 绝缘层的绝缘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电阻的制备研究
    5.1 功能敏感层的选择
    5.2 功能敏感层的制备
        5.2.1 功能敏感栅的制备方法
        5.2.2 Pt薄膜功能敏感层的制备
    5.3 功能敏感层的传感性能研究
    5.4 退火对热电阻的影响
        5.4.1 退火温度对热电阻的影响
        5.4.2 退火时间对热电阻的影响
        5.4.3 退火后热电阻的误差分析
        5.4.4 退火后热电阻的稳定性研究
        5.4.5 退火后热电阻的可重复性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电缆绝缘状况在线检测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传统电缆绝缘状态检测方法
    1.3 基于介电响应的新型绝缘状态检测方法
    1.4 介电响应理论应用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XLPE电缆等效模型研究
    2.1 德拜扩展模型等效电路的建立
    2.2 德拜扩展模型支路参数求解
    2.3 德拜扩展模型仿真分析
    2.4 分布参数模型仿真分析
    2.5 水树枝的介电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电缆绝缘状态在线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3.1 仪器设计方案
    3.2 基于DSP芯片的主控单元设计
    3.3 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3.4 高压单元设计
    3.5 基于继电器的开关单元设计
    3.6 基于Wi-Fi的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3.7 集成式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仪器的研制
    3.8 本章小结
4 电缆绝缘状态在线诊断系统软件设计
    4.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2 数字滤波器设计
    4.3 PDC测试仪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4.4 CAN总线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自制仪器测试及分析
    5.1 PDC测试仪实验室电缆测试
    5.2 PDC测试仪现场电缆测试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表

四、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分体装配式自给能传感器绝缘电阻影响因素分析[J]. 谷中鑫,胡润勇,尹小龙,王广金,张敬祎,刘伯宇. 核科学与工程, 2021(06)
  • [2]低压电器设备绝缘技术性能检测与分析[J]. 吕诚.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23)
  • [3]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的影响因素[J]. 刘浩. 电力安全技术, 2021(09)
  • [4]高性能取向硅钢在电力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程灵.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5]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量技术初探[J]. 孙立红.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7)
  • [6]低压电机绝缘寿命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胡晓盼.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电连接器用FX-502玻纤增强酚醛树脂绝缘性能演变规律的研究[D]. 王涛.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8]SrTiO3晶界层电容器的制备及其绝缘性能研究[D]. 张木森. 湖北大学, 2021(01)
  • [9]叶片上薄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制备研究[D]. 崔成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电缆绝缘状况在线检测系统的开发[D]. 宋军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