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大陆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大陆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一、大陆近二十年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蔡林翰[1](2020)在《琦君小说的主题意蕴研究》文中认为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受到较多关注,小说尚待系统开掘。琦君的小说创作有深远与切近的多方面背景。在新旧文化激荡交汇的时代,琦君生于浙江温州有儒学背景的家庭,自幼浸淫古典文学,亦受民间佛教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熏染,后又学习新文化与新思想。1949年赴台后,琦君进行小说创作。据笔者在两岸搜集考索,共有69篇,多数未为学界论及,具有史料价值。琦君小说多以现实生活为原型,涉及转型时代的婚恋爱情、乡土追怀、现代社会问题等。因此,基于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问题意识,借鉴现代性、性别文化、佛教学、区域文化等理论,运用考证法、文献法、文本分析、跨学科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等方法,系统开掘琦君小说的主题意蕴,是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从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转型的视角看,琦君小说的主题意蕴有现代性,亦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构成了鲜明的反现代性,两方面亦时见交织融合,构成复调特点。就现代性而言,主要体现为感性欲望释放与启蒙理性两方面,前者主要是小说中物欲、情欲的体现,并不明显;后者体现为制衡感性欲望、批判封建思想、开显现代女性意识。反现代性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从女性独立视角反思启蒙理性的悖反困境;二是继承传统儒学、佛学等文化资源反思现代社会诸问题,儒学方面,主要是以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制衡现代物欲、情欲;佛学方面,主要是以慈悲情感、因果之理、心性拷问传达感化与教诲,落实现实关怀和终极关切。复调特点主要体现为小说叙述者在旧式家庭亲情与反封建中犹豫徘徊,小说中的人物亦常处于传统与现代、情感与道德的冲突中,皆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心理状态。琦君小说的主题意蕴以传统为根基,同时融合现代,对当代文学有丰富补益之功,具体有三:一是台湾文学方面,丰富了小说题材,其反现代的传统文化意蕴与台湾社会构成审美对话与文化互补,增强了台湾文学对母体文化的归属感,丰富了文学的现代化经验。二是女性文学方面,琦君结合自身经历见闻,真切而有深度地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为女性寻找话语权,反思女性解放,为女性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思想与价值。三是佛教文学方面,琦君小说的佛学意蕴并不深奥和突兀,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叙事中的人物性格与情感蕴藉传达,较少见宗教文学强烈的目的性与观念化,而且与儒学时有融合,更接近以善为美的审美理想,易为读者所感受。三方面价值在琦君小说中总体呈交织融合形态。

相梦凡[2](2020)在《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9年起,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在两岸良好互动的基础与背景下得以开启,至今已历经40个年头。大陆学界有关台湾文学史的写作于80年代末渐成风潮,“台湾新文学史”作为台湾文学总体的一个“断代”,成为书写重镇。一方面作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成果之呈现,这些着作在不同维度上生成价值,发挥效用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其内部有序地吸纳和储蓄了大量的个案研究成果,弥补与完善台湾文学研究体系的规范性与倾向性。本论文针对80年代以来的大陆“台湾新文学史”进行写作层面的探究,通过历史轨迹、类型策略与理论视野三个角度的切入达成这一阐述目的。论文主体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思路与方法的说明。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书写历史,将1987年至1990年视为“开放”、“解严”背景下的初探期,1991年至1999年视为两岸学术互通基础上的发展期,将2000年至2009年、2010年至今分别视为新世纪两岸现实关系影响下的调整期与突破期。本章对于文学史分期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书写者对于分期标准的策略阐述,以及“文学史”中的具体实践。第二章针对教材型与学术型两种文学史的书写策略进行特征性研究,这是目前大陆“台湾新文学史”中最普遍的两种形态,两者的书写策略体现不同的倾向性,其中教材型文学史的生成突出了“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多采用集体编写的模式;学术型文学史则凸显书写者的学术个性,在基本史识的表述上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且对某些时期的文学状况仍存在着写作策略的斟酌。第三章探究外部社会背景与书写者主体意识两种因素结合下,大陆“台湾新文学史”所呈现的政治意识形态、现代性、文化批评等理论视野。结语部分总结大陆这一场域对台湾新文学历史的整体认知,以及由两岸的异见阐释所形成“台湾新文学史”的多元声音。

张晓芳[3](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认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刘秀珍[4](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李梦云[5](2019)在《“异域”的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CLC)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外学术期刊是海外文学批评的重要载体。异域视角下的文学批评研究,是我们研究海外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途径和参照系。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本方法,重点考察二十世纪后半期北美最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刊物《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系统展现了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方学者以《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为学术平台进行的译介和批评活动,以及西方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不同理解及不同阐释视角,进而揭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现代中西文学交流史上的意义。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分别对世界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作为“被遗忘的文学史”的现代文学与文化英文期刊的研究以及学术期刊《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详述已有成果。第二章为刊物基本情况介绍。梳理刊物创办的历史,详细介绍编委背景、刊物的栏目设置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三章为刊物文本主题分析。根据期刊批评文章的主题,将文本分为政治与美学、女性主义、城乡与两岸、视觉中国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四章为刊物的传播与接受。通过场域理论来反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期刊在海外的传播情况,从研究情况、翻译情况、中国学者对海外研究的论争来发掘《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并从中西文论比较与对话的角度反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理论资源,进而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的角度点明本研究的意义。

俞巧珍[6](2018)在《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隐微写作》文中提出自1980年代大陆出版第一部《台湾文学史》以来,由于论述视角的不同,两岸在关于1950年代台湾文学的叙述中存在着颇多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尹雪曼、刘心皇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学者认为1950年代台湾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文学成就与价值的高峰;以叶石涛、彭瑞金、陈芳明为代表的台湾“本土派”学者认为1950年代台湾文学全由大陆去台的知识分子把持,未扎根于台湾本土的民众真实的现实生活及其内心生活的理想和心愿,脱离民众日常生活的悲苦和欢乐,因而他们的文学创作是空中楼阁,在文学史上交了白卷;大陆学者普遍认为1950年代台湾文学由于深受国民党“反共复国”意识形态的影响,诸多作品严重歪曲历史与真实,具有“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而是女性文学、乡土文学、现代主义等“处于意识形态边缘”的文学形式中尚有一定价值。以上观点,无论是肯定派还是否定派,对1950年代台湾文学的认知,几乎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定论”。而这种“定论”的形成,似乎都没有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时至今日,经过近四十年的海内外学术积累,伴随着更多史料的发现、更多研究视角的拓展,关于台湾文学的评价,特别是关于发生于1950年代国民党“反共”意识形态风行时期的文学现象的解读,与其匆忙地将其剥离或纳入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不如暂时搁置政治或认知的分歧,重回历史现场,去发现文本本身所承载的文学经验和日常经验的复杂性。因此,本文拟以1950年代初期国民党“反共复国”政治意识形态下倡导的“反共”文艺兴起、到1950年代中后期“反共”文艺式微近十年时间的文学创作为讨论范畴,选取“反共文学”、迁台女作家创作以及战后第一代乡土文学创作这三种文学现象为讨论对象,引入列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s)“隐微写作”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家国话语系统当中阶级、性别、民族认同等三个重要的叙述面向为讨论重点,从中国近现代思想与文化发展史的视野出发,去重新阅读那些几乎被“经典化”的各类题材代表作,在明确国民党政治意识形态对文艺创作的压抑确实存在的同时,试图追溯出在那个政治立场分裂的时代,文学文本中隐含的逻辑与情感上的矛盾和纠缠、以及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碰撞、承续和变异,以重新理解文学叙事与国家历史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

臧晴[7](2015)在《“个人”与“女性”: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个人”与“女性”话语的角度来进入对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考察,以问题为中心,以历史线索为参照,探讨90年代女性文学流变的原因、语境和意义增殖的过程。在绪论部分,通过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对本文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范畴作出了阐释:“九十年代”是一个文化、文学史意义上的时间概念,是指以1989年政治风波前后为起点、到世纪之交前后,作为文化历史空间的“九十年代”;而“女性文学”则泛指该时期女作家的文学创作及其所引起的文学、文化现象。通过反思学界在女性文学研究上的基本路径与典型代表,指出其主要弊病就在于“西学东渐”的研究路径和二元对立思维的预设,并由此带来了对女性主体性的过分突出和对作品反叛意识的过分拔高等问题。针对这些研究的本质化倾向,本文以“个人话语”为研究切入点,纵向上追溯这一线索的缘起和流变,横向上围绕“个人”与“女性”的关系来分析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种种问题,并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与逻辑。第一章分析女性文学的形成历史。“个人”与“女性”的概念在晚清时即已出现,并随着五四“人的发现”的潮流而被普遍接受,但当它们还未来得及进一步被阐发,就已被意识形态悄然收编、在民族话语的裹挟中消泯了自己的声音。大半个世纪后,新时期“怀疑一切”、“解构一切”的浪潮使得人们重新检视集体话语、宏大叙事,“大写的人”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而“个体”又旋即取而代之,“女性”在与“个人”的艰难拆解中深刻体会到了分裂的苦痛。第二章阐释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变化。从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个人化”倾向入手,试图指出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学书写通过“个人”策略形成了多元分化与意义真空的发展态势;在消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合谋下,其中的女性书写更在窥视中被放大、扭曲了女性书写的生存经验与个体表达。其次,根据书写中表现“个人”与“女性”的不同偏向,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内部可划分出两个分支:八十年代成名作家群和九十年代新兴作家群。此外,在“个人”与“女性”这样的内在线索之外,官方文化首次参与到了女性文学的构建之中并实现了对其的操控;西方女性主义文化理论更助推了学界的相关研究。第三章讨论女作家否认性别身份的文学现象。女作家们“我不是女作家”的宣言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固化审美心理的延续使得女性主义被等同于一种对抗思维和缠绵风格,大众媒体的助推使得女性文学随着“美女作家”的兴起而被进一步污名化,并且,作为一个全球化现象,女作家对性别身份的否认又与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巴特勒对“女性”的颠覆直接相关。对此,女作家们往往通过“我的写作是关于广阔的人性天地”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对“人”的指认上,但在同一个“指女为人”的表象下呈现出分野的态势——或是女扮男装、以去女化的方式跻身写作主流;或是“雌雄同体”、以直视身份的姿态坚持自我的立场。第四章分析作品的性别表述问题。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异质书写在九十年代大规模出现,其中性别表述上的差异赋予文本以不同的内涵、也使其遭受了不同的境遇。《废都》与《上海宝贝》的异质性都在于放纵得几近失控的性话语,前者隐喻了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清醒地把握到了知识分子失根的精神状态,由此营造出文本的颓废氛围;后者意在探索后殖民语境中的个体存在与性别经验,却被消费文化所击倒,文本价值观上的混乱最终导致了文本的迷茫心态。《回廊之椅》与《桃色嘴唇》的异质性都在于同性恋书写,前者的“同性爱”是虚构的文本策略,通过对姐妹情谊的书写发出了具有女权意味的性别精神诉求,并从对自我镜像的认知与欣赏来确认主体自我;后者则展现了同性恋生存体验中真实的审美经验,通过唯美的自恋情结来挑战了性别秩序,进而消解同性恋群体的边缘性。概言之,本文在纵向上追溯这一线索的缘起和流变,理出史的线索;在横向上围绕“个人”与“女性”的关系,着意于分析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种种问题,并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与逻辑。通过种种历史化与语境化的问题讨论,论文试图呈现出女性文学在时间线索上的承继流变和在空间层面上的文化生态与内在问题。

冯晓[8](2014)在《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文中研究表明如果说40至80年代的批评家主要面对的是政治意识形态给文学批评带来的难题,那么,进入90年代,批评家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考验,即商业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施加的巨大压力。90年代文学的俗化发展,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构成了双重挑战,一方面纯文学的审美主义批评话语体系面临“失语”的危机,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精英主义知识分子文化中心地位面临崩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90年代的文学批评迅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批评家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文学的俗化倾向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一部分批评家顺应时代文化的俗化潮流直接做起了商业的帮闲,还有一部分批评家选择回归学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文学批评话语的分化导致90年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也空前地混乱,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来多是缘于对文学(批评)观念的不同理解,事实上,其背后却又往往蕴含着争夺文化权力的意味。如何客观地分析这些纷乱无序的文学批评现象并厘析出其潜在的文化涵义,这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属于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批评,在对1990至1999年发表的批评论文及着作进行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批评文本和话题,通过细致的批评文本分析和追根溯源式的现象考察,以期以点带面式地描绘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精神风貌。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对“9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些关键词作了概念阐释,然后从整体上对90年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作了介绍。第一章围绕“严肃文学’危机’论”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两个问题展开。通俗畅销书给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家带来了深重的职业焦虑,本章主要考察批评家对之不同的应对策略和批评姿态,其中重点分析精英立场的审美主义批评和商业帮闲式的印象主义批评。第二章围绕“金庸小说经典化”问题展开,主要分析90年代文学批评家精英群体内部发生的立场转移以及价值论争。金庸小说经典化事件暴露出90年代文学批评的市侩气质,同时也表明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后现代文化观念已入侵90年代的文学批评场域。第三章围绕“《废都》批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雅俗共赏’观批判”、“’新市民文学’批判”、“’闲适文学’批判”、“’中产阶级文学’批判”等相关话题展开。如何看待严肃文学与商业的关系?如何应对严肃文学的俗化挑战?通过梳理90年代批评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看到批评家们凭藉文化批判话语在积极寻求着对商业意识形态压力的突围。第四章围绕“’学院派’批评”和“文化研究”这两个问题展开,主要对新型文学批评范式做了发生学的研究。本文认为建立新型批评范式,是90年代文学批评家在对自身的边缘位置确认后的一种学术自觉,这背后涌动着批评家扩张学术话语权力的强烈动机。

易晓莉[9](2014)在《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电影运动以来,台湾电影以冷峻的批判精神反思现实世界,并表现出强烈的作者风格。这使得台湾电影总体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对观众的审美接受而言,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这种显着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使台湾电影陷入长期的低迷。为了改变台湾电影这种持续困顿的局面,台湾电影界以及整个文化界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世纪台湾电影以新面貌昭示着台湾电影的生机和曙光。无论是题材选择、思想内涵还是审美形态,21世纪台湾电影在对电影文化传统的继承中更是鲜明地表现出和时代合拍的新特色,表现出电影人在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下对台湾电影发展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整体而言,21世纪台湾电影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既有艺术电影的小众化叙事,也有商业电影的大众化表达。不过,大多数21世纪台湾电影,都避免了或艺术或商业的极端,而是表现出两者的融合,展现出21世纪台湾电影的新面貌和新形态。本文试图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具体论述21世纪台湾电影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以凸显和明晰其多元化的总体特征。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影片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女性意识、青春叙事、温情品质及其喜剧性这五个方面入手,围绕21世纪台湾电影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聚焦于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种种生存困境,并力图探究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所在,对其中表现出的现实主义情怀进行论述。本文认为,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困境和人性困境这么两种类型。残缺的家庭、狭小的社会空间、不确定的身份,这些都构成了人物的生存困境,展示了社会困境中的存在真相;而无望纠结的生存图景、生命本体的尴尬和无奈、失衡的精神世界,都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揭示了人性困境中的存在本质。对人物生存困境的表现和思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进一步深化了台湾电影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台湾电影的精神向度。第二章主要关注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人物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的分析,分别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去除依附性的独立女性、自信的形象展示以及自我的不断完善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本文认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去除依附性是形成女性意识的一个基本前提,这对于女性获取经济、精神上的独立以及自身的尊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自信,能够全面掌控和驾驭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生活,并且随着时间的历练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使自己不断变得睿智而强大,则是女性意识更高层面的体现,是女性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商业社会的背景存在,致使女性成为商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被看的观赏价值全面遮蔽了女性本该有的丰富价值和人性内涵。因此,21世纪台湾电影中对女性意识的凸显和强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势必会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提供更多的参照和思考。第三章主要结合21世纪台湾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成长历程,挖掘其中表现出的青年文化及其精神理想。21世纪台湾电影的青春叙事,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一种是激昂,一种是感伤。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与不同的表达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对自我实现的精神理想的强调,对个性的坚持和对自由的向往,共同谱写了激昂的青春旋律;而青春的创伤性体验、艰难曲折的成长过程,则形成了一种感伤的基调。本文认为,这种多面向的青春表达,无论哪一个层面,都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大众文化背景对于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青春表达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第四章通过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各类情感表述,如乡情、亲情、爱情等,并结合影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综合评析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品质。本文认为,在商业社会的交换伦理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功利化,而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亲情乡情的凸显、动人的爱情表述都会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心灵的慰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影片中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和谐、爱与宽容的人性表达,都有着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不仅构成了影片的温情品质,更是使观影的过程好似一场文化的洗礼,既有情感的熏陶,又有思想的浸润。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本质,充分表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于台湾本土化的一种凸显。第五章从惯用的喜剧手法和不同的喜剧审美范畴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21世纪台湾电影的喜剧性。本文认为,温婉的讽刺和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情节受阻和情节陡转是21世纪台湾电影惯用的喜剧手法,而黑色幽默及癫狂的闹剧是21世纪台湾电影两种常见的喜剧类型。21世纪台湾电影中越来越多的喜剧元素,是台湾电影的巨大突破,使其远离“悲情”的标签,在题材选择和审美风格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更为贴近现代社会的观影需求。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对台湾电影的发展走向提出看法和建议,以此期望台湾电影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面貌赢得更多的关注,并针对21世纪台湾电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陈学芬[10](2013)在《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文中指出广义的美华文学不仅包括美国华文文学,还包括美国华裔用英文创作的文学。这样,就形成了三大作家群:台湾旅美作家群、大陆新移民作家群和美国华裔作家群。把这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研究其移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三大作家群展开比较的学理依据。作家作品的同源性、类同性及异质性与变异性决定了他们的可比性。二是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科细分,美国华文文学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两者很少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目前的形象学研究大多侧重于中国形象,只有少量的美国形象,缺少中美形象的比较、汇总。移民小说中美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弥补学界在这方面的不足,中国形象的研究有助于参与到学界当前的前沿性话题中去。从文学文化层面探索移民问题和中美政治关系,对中美文学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主题学为主,辅以拉康镜像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等。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通过对异质文明、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移民小说的研究,分析形形色色的中美形象的特征和建构过程,并分析中美形象的成因,试图发现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华作家言说中国和美国的特点。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采用广义上的美华文学的定义,把三大作家群一起纳入研究范围,对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同时展开论述,梳理了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的流变并做了原因探析。(二)文学/文化研究。通过对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的比较,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下面简要介绍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首先,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台湾旅美作家主要有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施叔青、丛苏等,他们的移民小说有个共同点:表现了流浪的中国人的悲凉心态。小说中的人物从台湾自我放逐到美国,就像浮萍一样在美国的汪洋大海里随风摆荡,无法落地生根,于是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浪子,边缘人,摆荡的人,带枷的自由人等中国移民形象。他们有着身份的焦虑,在美国被边缘化,常常寻根。美国人很少出现在小说中,小说中的美国人常常是负面形象。异族婚恋常常以失败告终,象征了中美融合的失利。总体来说,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美国是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中国是精神家园,而美国是生存之地;遥远的中国因中国游子的想象而变得富有诗意,而美国对移民来说则是文化沙漠。所以会有这样二元对立的中美形象,是因为文化认同危机。怀着美国梦却不能很快适应当地文化,顺利融入美国,由此产生失望、孤独、困惑、迷惘等消极心态,笔下的美国形象也呈现灰暗的色调。而文化认同危机与他们的身世有关。这些作家在早年从大陆放逐台湾,成人后又再次放逐到异域,这种经历让他们对故国充满哀思,对美国有寄居之感。浪子的形象是自身的写照。当时美国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等影响了美国社会对移民的态度,也影响了移民对美国的看法及中美形象的形成。其次,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作家查建英、严歌苓、周励、曹桂林等,写下一系列有关新移民美国经验叙述的小说。除了继承前一阶段关于移民漂泊异域的悲苦的描述,还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塑造了朝气蓬勃的新移民形象。如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严歌苓的自尊自强的中国女留学生,周励、曹桂林和薛海翔等的华商形象。新移民不再纠缠于故国哀思,无根寻根等,而是生存至上,落地生根,保持族群的独立,对民族融合表现淡漠。与前一阶段华文文学相比,这一时期反映异族交往的小说增多,美国人戏份增加,美国形象多呈中性或正面形象,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这时的中国处于“文革”前后,而美国富强、民主、文明,为新移民的成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中美形象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大环境的改变,中美友好交往,美国的民族政策、移民政策日趋宽容,种族歧视程度减轻,美国对中国移民持友善态度,这影响了作家对中美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是大陆新移民作家没有台湾旅美作家的早年放逐经历,但经历了“文革”的摧残,在改革开放的鼓动下,到美国寻梦。虽然也免不了文化冲突,但没有台湾旅美作家所遭遇到的文化冲突剧烈。作为注视者的作家有的对美国持狂热态度,如周励;但更多的作家等则持亲善的态度,如查建英、严歌苓。第三,美国华裔作家的身份认同。黄玉雪、谭恩美、汤亭亭、任璧莲等的小说反映了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第一代与后代之间的代际冲突问题,华裔的成长主题。代际冲突中的华人第一代大多勤劳善良,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有封建迷信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等,而华裔美国人则处于中美文化的夹缝间,但以美国文化为主,他们与父辈的冲突大多是文化冲突。华裔美国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美国化的过程,他们最终都变成了典型的美国佬。这里的中国要么处于近代社会,经济落后,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虽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封建思想桎梏着人们,父权制思想压迫女性;要么是红色新中国,共产党迫害有产者,不讲人道,专制独裁。美国虽然有种族歧视,但没有饥饿,没有战争,国富民强。所以会有不同于华文作家笔下的中美形象,一方面与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有关。他们虽然在种族上是中国人,但在文化身份上早已变成了美国人,有些作家有妖魔化中国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的信息不通,真实的中国不为美国所了解。华裔作家根据道听途说所描述的中国,必然与真实的中国有很大出入。总体而言,华裔美国作家书写想象中的中国,认同现实中的美国。以上三大作家群有一些共同的母题,也有各自偏爱的母题。母题的变奏表现了不同的时代主题,产生了相似而又不同的中美形象。中美形象有它的恒定性和变异性。恒定是因为他者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时代环境、作家的身份认同、写作语言、期待视野与审美情趣等合力作用的结果。大陆新移民文学继承、发展了台湾旅美文学。台湾旅美作家还在继续创作,显示了新的审美风格。这两大作家群逐渐合流,成为新世纪的美国华文文学作家群,与美国华裔英文作家群比肩而立。目前来看,他们的小说创作还有很大区别。但可以设想,在美国定居多年以后的移民作家即使仍然用中文创作,也会与华裔作家的英文小说接近。因为多年的美国文化熏陶会影响作者的创作思维,使中文创作带上美国文化的痕迹,成为中美文化合流的产物。总之,美国不是天堂,而中国也不是地狱。那些或天堂或地狱的异国形象都是作家艺术的想象,是中国移民或华裔美国人欲望与恐惧的梦乡。

二、大陆近二十年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陆近二十年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琦君小说的主题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题价值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价值
        1.2.1 研究综述
        1.2.2 创新价值
    1.3 理论方法与思路框架
        1.3.1 理论方法
        1.3.2 思路框架
第2章 琦君小说创作的背景考察
    2.1 区域文化熏陶
    2.2 古典文学教育
    2.3 宗教文化影响
    2.4 现代文化思潮
    2.5 台湾社会环境
第3章 琦君小说主题意蕴的现代性
    3.1 感性现代性
        3.1.1 物欲的张扬
        3.1.2 情欲的膨胀
    3.2 启蒙现代性
        3.2.1 制衡感性欲望
        3.2.2 批判封建思想
        3.2.3 开显女性意识
第4章 琦君小说主题意蕴的反现代性
    4.1 反思女性解放
    4.2 继承传统文化
        4.2.1 儒家思想
        4.2.2 佛家思想
第5章 琦君小说主题意蕴的复调特征
    5.1 传统与现代
    5.2 追怀与批判
第6章 琦君小说主题意蕴的价值考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琦君小说篇目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范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历史轨迹
    (一) 书写进程
    (二) 历史分期的探讨与界定
        1. 竹节式分期
        2. 以社会发展为标准的分期
        3. 以文学自身发展为中心,多种分期方式综合运用
二、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类型策略
    (一) 教材型文学史
        1. “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
        2. 集体写作模式:优势与局限
    (二) 学术型文学史
        1. 学术个性的凸显:综观古继堂三部各体文学史
        2. 史识对象的重审:“皇民文学”现象
        3. “众说纷纭”:八十年代以降的台湾文学入“史”现状
三、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一) 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历史叙述
        1. 背景:家国统一的泛政治情结
        2. 国族归属的政治文化认同
    (二)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突围
        1. 背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格局
        2. 贯穿“现代性”问题意识的研究
    (三) 文化批评理论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建构
        1. 背景:中国文学文化批评的热潮
        2. 文化理论资源与文学史的互动
        3. 《台湾女性文学史》:文化命题与性别研究的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异域”的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CLC)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途径
    (三)研究综述
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刊物介绍
    (一)创刊历史及编委背景
    (二)刊物栏目设置及史料性
    (三)研究者与作家研究频次基本情况
三、《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文本主题分析与研究
    (一)崇高的革命历史形象——政治与美学
    (二)跨性别的话语与“疾病”——女性与身体
    (三)城乡与两岸——文学地理的力学
    (四)视觉中国——批评重构与国族想象
    小结
四、《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三)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书评作者及篇目一览表
    附录二:入选篇目作者频数一览表
    附录三:《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期刊目录翻译
致谢

(6)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隐微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现有研究成果回顾 第三节
    相关背景的梳理和相关概念的论析 第四节
    全文结构安排与创新意义 第一章
    “隐微写作”阐微 第一节
    “隐微写作”的两种形式 第二节
    国民党“威权体制”下的“隐微写作”辨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反共”主题下的多重意义空间 第一节
    “乡土小说”的表象再现与“红色中国”想象 第二节
    “革命加恋爱”小说的模式重复与“反共”话语建构的裂缝 第三节
    “革命历史”叙述与“无未来性”走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国”话语系统下“家园”认同的两难 第一节
    “怀乡”主题与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 第二节
    台湾空间语境与“两种乡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落的“原乡”想象与“创伤”经验叙述 第一节
    “被殖民”语境:国族认同与祖国想象 第二节
    从“原乡”到“故乡”的旅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个人”与“女性”: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对本文范畴的界定
    二、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人”与“女性”: 女性文学的形成
    第一节 现代女性文学
        一、“个人”与“女性”: 被解放后的失落
        二、精神/生活二元对立的性别模式
    第二节 八十年代女性文学
        一、“个人”与“女性”: 有限的拆解
        二、分裂的自我
第二章 流与变: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
    第一节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与“个人化”
        一、“个人”与“女性”: 性别溢出主体
        二、“个人化”的困境
    第二节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两个分支
        一、八十年代成名作家群与九十年代新兴作家群
        二、眷恋或漠视: 对中心话语的两种立场
    第三节 被建构的女性文学
        一、主流意识形态介入的两面性
        二、理论反哺创作的可能性: 以徐坤为例
第三章 性别身份与污名策略
    第一节 性别污名的形成
        一、定型化想象: 固化审美心理的延续
        二、“客观的幻觉”: 大众媒体的助推
        三、后结构主义的渗透:世界困境的理论根源
    第二节 身份策略的选择
        一、“厌女症”与“人性情结”: 对投射的内化
        二、“假装”: “花木兰写作”的重生
        三、“现形”: “波伏娃困境”的出路
第四章 异质书写与性别表述
    第一节 性话语: 《废都》与《上海宝贝》
        一、知识分子心态与后殖民寓言
        二、颓废氛围: 世纪末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同性恋书写: 《回廊之椅》与《桃色嘴唇》
        一、姐妹情谊与审美体验
        二、自恋情结: 自我认同的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8)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批评话语的裂变
    第一节 严肃文学“危机”论
        一 80-90年代文学发展背景概述
        二 危机意识与批评姿态
    第二节 畅销书时代的文学批评——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批评谈起
        一 审美主义批评:逆大众文化潮流而行
        二 印象式批评:“抵抗最小的路”
        三 从文化先锋到商业帮闲
第二章 文学批评权威的沉落——以金庸小说经典化讨论为核心
    第一节 为大众文化英雄加冕
        一 大师“登堂入室”
        二 “莫名惊诧”的批评界
        三 高调的“金学”家
    第二节 经典如何生成
        一 “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自觉实践
        二 大众文化意志的胜利
        三 “金学”家们的实用主义批评观
        四 哪里有纯粹的批评!
第三章 纯文学批评的突围——文学俗化倾向批判
    第一节 《废都》批评
        一 论商业化包装
        二“危险”的性话语叙事
        三 穿越颓废:知识分子的自警意识
    第二节 论“雅俗共赏”观
    第三节 “新市民小说”批判
    第四节 “闲适文学”批判
    第五节 “中产阶级文学”批判
第四章 文学批评价值立场的转移——从知识分子到职业学者
    第一节 在“边缘”重返自身
        一 对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反思
        二 对后现代文化语境的确认
    第二节 换一种形式“在场”
        一 “缺席”论之辩
        二 “学院派”批评
        三 文化研究
结语 批评家与商业时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9)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台湾电影发展总体脉络描述
    二 台湾电影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可行性
    四 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思路
第一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社会困境中的存在真相
        一 残缺的家庭导致的生存困境
        二 狭小的社会空间中逼仄的生存图景
        三 不确定的身份导致的生存困惑
    第二节 人性困境中的存在本质
        一 无望纠结的后现代生存景观
        二 生命本体的存在困境
        三 失重的生活世界
第二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生成与焕发
        一 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 去除依附性的独立自觉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深层表达
        一 女性:自信、自主与自强
        二 不断完善的女性自我
第三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青春叙事
    第一节 激昂的青春旋律
        一 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理想
        二 个性的坚持和自由的向往
    第二节 感伤的青春低泣
        一 青春的创伤性体验
        二 艰难曲折的成长心路历程
第四章 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品质
    第一节 温情的情感表达
        一 亲情乡情的凸显
        二 动人的爱情故事
    第二节 温情品质的传统文化底色
        一 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和谐
        二 爱与宽恕的人性表达
第五章 21世纪台湾电影的喜剧性
    第一节 21世纪台湾电影:惯用的喜剧手法
        一 温婉的讽刺和对传统观念的颠覆
        二 情节受阻和情节陡转带来的喜剧效果
    第二节 不同审美范畴的喜剧意味
        一 黑色幽默
        二 癫狂的闹剧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电影文本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华文学研究综述
    一、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概述
    二、 美国华文文学研究概观
    三、 美华文学形象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
    一、 范围与意义
    二、 自我与他者
    三、 结构与创新 第一章 台湾旅美作家的浮萍悲歌
第一节 白先勇《纽约客》里的中美形象
    一、 棺材与古墓
    二、 安乐乡里的中国“他者”
    三、 地狱与天堂
    四、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寻
第二节 离散与文学
    一、 聂华苓(1925—):离散者的寻根
    二、 於梨华(1931—):从无根到扎根
第三节 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与突围
    一、 丛苏(1937—):带枷的自由人
    二、 陈若曦(1938—):理想主义者
    三、 欧阳子(1939—):文学与心理学的交融
    四、 施叔青(1945—):女性的异域生存困境
小结 第二章 大陆新移民作家的美国镜像
第一节 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
    一、 拯救与逍遥:美国“救世主”形象的解构
    二、 异域里孤独的移民
    三、 异族交往中的中美形象
    四、 严歌苓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综述
第二节 新移民的美国梦
    一、 查建英的假洋鬼子们
    二、 狂热追求财富的华商
    三、 两种跨民族婚恋模式
    四、 美国不是天堂
小结 第三章 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代际冲突中的华裔形象
    一、 黎锦扬:父子之间
    二、 谭恩美:母女之间
    三、 伍慧明:骨肉相连
第二节 成长中的华裔身份建构
    一、 黄玉雪:华女阿五的归化之路
    二、 林露德:白马王子与华人姑娘
    三、 李健孙:中美文化的汇通
    四、 任璧莲:张家佬的美国梦
    五、 赵健秀:战斗着的华裔文化卫士
第三节 汤亭亭:想象中国、认同美国
    一、 鬼蜮横行的东方主义中国
    二、 手执双刃剑的华裔女勇士
    三、 建构华裔美国人的历史
    四、 华裔嬉皮士的戏剧狂欢节
    五、 中美形象的成因
小结 第四章 三大作家群中美形象比较
第一节 母题变奏曲
    一、 漂泊/乡愁/寻根母题
    二、 异族婚恋/拯救母题
    三、 乱伦母题
    四、 围城/考验母题等
第二节 中美形象的流变及原因探析
    一、 中国形象的流变
    二、 美国形象的流变
    三、 中美形象的流变原因探析 结语
一、 三大作家群形象特征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的美国形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大陆近二十年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琦君小说的主题意蕴研究[D]. 蔡林翰. 湘潭大学, 2020(02)
  • [2]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D]. 相梦凡.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异域”的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CLC)研究[D]. 李梦云.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隐微写作[D]. 俞巧珍. 厦门大学, 2018(07)
  • [7]“个人”与“女性”: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D]. 臧晴. 南京大学, 2015(01)
  • [8]商业意识形态笼罩下的90年代文学批评[D]. 冯晓. 南京大学, 2014(05)
  • [9]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D]. 易晓莉. 南京大学, 2014(05)
  • [10]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D]. 陈学芬. 河南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近二十年大陆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