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区管理理论、技术与实践

滨水区管理理论、技术与实践

一、水边区域管理的理论、技术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程璐[1](2020)在《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最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使得我国城市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鸟多样性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城市化扩张侵占了大量的林地、农田、水域,导致城市水鸟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如此恶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先后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因此,水鸟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正是大势所趋。城市湿地是城市中水域和陆地相连接的区域,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生境,这些不同的栖息地生境类型为城市中生活的水鸟提供了多样的、必不可少的觅食、繁衍等栖息环境。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角度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不仅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更是通过城市湿地来保护水鸟栖息地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及水鸟栖息地相关概念,总结了行为生态学、景观生态学、鸟类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水鸟栖息地与公园面积、水体、植物等自然因素和惊飞距离、环境噪音等人为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从项目概况、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特色、规划设计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宁波生态走廊、上海张家浜公园、陕西渭柳湿地公园、山东微山湖湿地公园、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整体规划等六个有借鉴价值的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基础。之后,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出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水鸟栖息地规划设计策略以及城市湿地公园功能规划设计策略,尝试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将从生境营造、植物、控制人为干扰、水系设计等方面归纳出的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运用于实践,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

季缘[2](2020)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鸟,是指栖息或经常栖息于湿地的鸟类。珠三角地区处在国际重要的候鸟迁飞路线上,目前,广东省林业局已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兼具垛基果林农业景观与水鸟栖息地双重身份,公园二期的未来发展模式和改造方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运用生态调研和研究手法理解湿地环境、解读水鸟栖息地,如何在果林景观基底中实现水鸟栖息地空间要素特征,如何平衡市民活动与水鸟栖息的双重需求,都值得在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建设进程中被不断深入探讨。本研究通过深入地探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的水鸟栖息地现状研究方法和改造设计策略,对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进行交叉与融合研究,从而推广到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地区城市湿地公园的水鸟栖息地营造。首先,通过梳理鸟类栖息地营建的一般步骤和修复方法,整理出海珠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步骤;通过对伦敦湿地公园、香港米埔湿地自然保护区、香港湿地公园和东京港野鸟公园四个案例进行文献资料整理,总结湿地公园在定位与园区规划、生境设计与观鸟设施和湿地科普三个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其次,对粤港澳大湾区水鸟廊道建设规划与湿地公园建设规划背景进行总结,对区域内湿地分布与候鸟迁飞情况进行梳理,对海珠湿地公园整体功能及水鸟栖息地建设现状分别进行总结和实地调研,明确公园在水鸟保护与公众教育方面的定位,以及湿地二期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对湿地二期的水文、植被、基底、人为干扰等情况,以及水鸟的种类、分布、生境选择等情况进行调研与统计,总结场地现状生境类型和水鸟生境使用情况。整理海珠湿地的水鸟物种组成,根据生态类群总结其生境需求,明确改造目标。将现状与目标进行对比,确定目标鸟种,并进行空缺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策略。第四,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定位与园区规划、生境设计与观鸟设施和湿地科普三个方面,为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提出具体方案。最后,将本次实践研究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般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改造,总结为“区域定位-场地调研-营建目标-理想模型-空缺分析-设计方案-后期监测”七个步骤。

宋婉玥[3](2020)在《北京市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的使用后评价与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在上世纪中期开始在欧美国家出现,于本世纪初开始在国内流行。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是城市立体化趋势下,随着商业建筑功能多元化而应运而生的一种公共空间形式,它是下沉广场和地下商业建筑的组合,其对于提升地下商业建筑的价值、引领城市公共空间休闲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其发展历程,它在功能、空间设计等方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和提升,如今已经成为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之一。但是,现有的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广场公共休憩区域太少、不能满足场地使用的多样化需求等,也经常会出现看似设计上毫无缺陷的下沉广场却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究其原因,许多下沉广场更加侧重对前期的设计,却忽略了对投入使用之后的实际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设计问题不能及时的反馈总结,使得在新的设计中仍会出现相似的问题。因此,目前仍需要对已建成的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在对相关理论研究的总结分析基础上,选取北京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类于特征,选取北京市两个典型下沉广场: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和蓝色港湾下沉广场作为主要研究实例。将研究视角置于使用者的角度,首先通过使用后评价(POE)的方式,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对其环境特征、区位交通、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POE研究方法调查使用者对于下沉广场的可达性、使用状况、满意度等数据进行了收集,获得使用者对各项因素的满意度程度,进而得出各项相关体验描述与数据反馈。建立POE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到两个下沉广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继而在此基础上,对下沉广场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与模拟分析。最后对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提出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研究结论可以应用于下沉广场建设和改造中,为今后的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设计提供借鉴参考。为改善公共空间环境,营造更加宜人、舒适、富有活力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做出努力。

李琳[4](2020)在《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景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整个人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不局限于景观风貌的塑造,而是如何深入挖掘景观的生态价值、多元价值,将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经济、社会等方面创造最大价值。伴随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水体景观由过往的生产、生活功能,向生态文明的方向转移,水体景观的生态化建设已逐步成为乡村景观建设研究重点。本文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探寻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内涵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要点系,在景观与乡村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模式。首先通过对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的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水体景观建设的可取之处,将其分类为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五大形态,并剖析水体景观在保护与发展、生境塑造、景观外向组织性、自我修复能力记忆理论技术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AVC评价法,构建了乡村水体景观要素评价体系,比较分析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侧重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乡村水体景观的总体设计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规划设计导向,并对其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5大形态提出设计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5大策略和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形成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4大实施方法。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将规划设计策略在杭州市双浦镇板桥村项目中进行试验,验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为对未来乡村水体景观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李俊莹[5](2019)在《畔柳昭雄的滨海城市与海洋建筑营造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初步研究以来,日本的海洋建筑工学已成为建筑独立的发展的学科,并被广泛应用于日本的海洋建设。然而此类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目前国际上内也没有对此类研究有成体系成系统的理论。因为滨海城市和海洋建筑的营造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类别。而日本大学理工学部的海洋建筑工学科的畔柳昭雄教授多年的科研工作,都致力于此类研究。本文以畔柳昭雄教授的研究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其团队所在的亲水工学研究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概述,对畔柳昭雄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深入分析其研究的体系构成和理论核心。阐述日本亲水工学的研究体系与方法。1、阐述畔柳昭雄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论述畔柳昭雄研究的产生背景。2、搜集全部畔柳昭雄本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已发表书籍、论文、公开的研究课题。3、探究畔柳昭雄亲水工学科的研究内容,解析亲水工学科的研究体系,从三个方面分析亲水工学中涉及人类、环境、建筑三大学科的内容:(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知,(2)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认知,(3)建筑与人类关系的认知。4、梳理畔柳昭雄亲水工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对教授本人的访谈记录,提取并分析其研究的理论核心,并阐释海洋建筑营造应具备的独特视角。5、最后,总结滨海城市与海洋建筑营造的思想和方法,并为未来的中国海洋建筑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段世姣[6](2019)在《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设计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开发建设,自然透水面积逐渐减少,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城市道路是最主要的不透水面积,其占地面积大、使用广泛、透水性差,影响了自然水循环,阻碍了地下水的补给且加剧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传统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大、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等雨水问题日益突出,改善城市道路的雨水截留、渗透十分必要。目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建设还处于试点建设阶段,从设计到实际应用都需要大量的试验研究考察其可行性和适用性。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规范,对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且以青岛市黄岛区中德生态园9号线为例,通过考察研究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造设计,并对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价值。首先,深入研究国内外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理念、雨水收集设计和相关规范规定,在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指导下,明确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的规划设计目标、理论、思路,从而制定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规划方案,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设计模式,展开对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详细的规划设计。其次,为更好的验证雨水收集系统的使用效果,对该系统实行综合评价分析,基于对不同评价法的研究,选取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选取适宜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评价指标,构建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各个评价指标的定义与评价标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中德生态园9号线为实例,通过实地调研,针对其不足之处,选择合适的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改造设计,并运用构建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评价模型对改造后的道路雨水收集情况进行评价,论证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应因地制宜的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形成一个完整可行的操作系统,对设计效果综合评价分析,可以在建设前对应用效果有个大致预测,对海绵城市道路雨洪管理的建设推广有重大意义。

方英杰[7](2019)在《基于生态保护修复的铜川市玉华河上游区域景观优化与提升》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水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国家对滨水景观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理论不断成熟。同时创建旅游城市也越来越火,滨水景观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国家推动和城市发展需要下滨水景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篇论文是以生态修复下的滨水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书籍、相关期刊和案例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滨水景观发展、衰落、再次发展的历程。了解相关国内外提出的法律法规,总结比较国内外滨水景观发展的异同点,明确我国滨水景观发展的不足,制定研究方法和设计框架。其次,对自然水体、滨水景观、生态修复保护和河道生态治理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详细总结滨水景观的营建的基本理论,了解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滨水景观构成要素。从研究范围和对象,思维方式和出发点,研究重点和内容等方面全面分析滨水景观生态修复和滨水景观设计的结合点,分析出它们结合的可能性,明确滨水区的生态性措施和景观性措施。最后理论指导实践,以铜川市玉华河滨水景观提升工程为例,结合场地现状的基础条件,论述了玉华河河流生境将从物理生境和生物生境两个方面恢复,在生态修复下玉华河滨水景观实现主要是通过人工湿地与景观结合,形成完善的河道生态格局促进滨水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在景观营造层面,对河道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将地域文化性的景观基础设施和活水系统与景观相结合,以生态为基础理论提出了本篇文章的创新点:生态廊桥与景观相结合,建设景观性的生态浮岛,设置植物盒,构建活水公园系统,打造各式驳岸等方法。滨水的植物设计同时也是滨水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从现状问题和优化对策两方面来进行考虑,对玉华河上游区域景观优化与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归纳总结,为生态修复保护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形成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刘丹林[8](2019)在《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次级河流景观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竹溪河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许多位于城市外围的次级河流慢慢成为了城市内部或跨越城市部分区域的河流,这些处在城市区段内的次级河流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与城市的发展相依相存。然而,为了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对这部分河流采取的统一模式化的渠化处理,让它们失去了河流本该有的丰富多样的自然特征,与此同时也对城市的环境造成无法预估的威胁与破坏。对于怎样延续河流的原始景观风貌,又让城市与河流相生相融,使其成为城市中的自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研究的问题。本篇论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研究基于近自然理念下城市次级河流的景观设计策略。将河流作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媒介,在追求最大化地保持河流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使其融入到城市环境当中。全文遵循“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性逻辑思路,展开对城市次级河流规划设计的研究。全文一共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首先是对此次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论述,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明确次级河流和近自然理想的概念界定,梳理近自然理论的发展脉络,搭建研究框架;然后对河流的自然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城市河流存在的现状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总结了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的特征及现状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对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项目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河流近自然化学说的内涵和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总结了近自然理念下次级河流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处理方式。并基于近自然思想的内涵和经验,归纳近自然理念下次级河流景观设计的设计策略,为项目的实践设计提供依据。第四部分包括第五、六章:对竹溪河河道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具体设计策略进行详细阐述,对近自然视角下河流景观设计策略进行试验;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吴佳贝[9](2019)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人与湿地互动行为探究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间矛盾日益尖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得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起来,在保护湿地生态的情况下,兼顾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意味着人与湿地相共生。如何确保达到人与湿地共生,就得研究人与湿地之间行为互动的关系,探寻一种满足人类行为活动与保护湿地生态共存的设计手法。本文以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功能湿地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平台,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观察与取样,并结合POE法对人与湿地之间的互动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索人与湿地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本文研究的过程如下:(1)第一部分是基于生态环境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功能湿地理论的研究平台的构建,提取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现状湿地结构,制定与发放相关问卷。(2)第二部分是结合POE法分别对人与湿地斑块、人与湿地廊道之间的行为互动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出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需要的设计方式,找出人与湿地的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前文所得出的结论,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作为案例,对校园规划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策略。(3)最后总结出在校园湿地环境的规划中,第一,应尽量规划生态性较强,规模较大的斑块,这种湿地的设计手法比较受师生偏爱,能带给人的积极的环境感知。第二,在结合现状的情况下,应尽量规划曲线型的廊道,便于形成人与湿地的良性互动。第三,湿地应尽量结合公共空间来设置。本文对功能湿地理论已有的物质功能上的一体化进行拓展和完善,为将来的湿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燕南[10](2019)在《滨湖空间城市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城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慢行体验和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对城市特色与形象塑造需求的增加,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关注的热点与焦点。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也正在向滨水空间进行回归。滨水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不同,在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营造优质的景观体验方面有明显优势,是城市活动的启动器和发生器。系统化、创新化的滨水空间设计也为城市注入活力,有利于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在滨湖空间城市设计成为热点的同时,在我国的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部分滨湖空间的设计忽略了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缺乏对水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导致出现滨湖地区缺乏人气和活力、生态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现状,造成城市千城一面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滨湖空间的设计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基于上述背景,本次研究从人的感受与场所活力提升为切入点,以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城市设计方案为典型案例,在梳理总结了滨水空间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设计原则-设计内容的研究框架,为塑造具有活力和共享的滨湖空间城市设计提供一个探索的思路: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整体上提出了滨湖空间的三个设计原则,第二部分则从三个层面具体探讨了滨湖空间城市设计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式:第一部分从滨湖空间的设计原则出发,对“联系”、“混合”与“共享”三个设计原则进行论述,分析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从具体的操作方式和评价标准等层面进行解读,设计原则的制定能够为保障滨湖空间人气与活力提供支撑,并且也为后续更加细致的分析提供了依据。第二部分从滨湖空间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模式出发,首先,从滨湖空间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出发,探讨了蓝绿空间结构在滨湖地区的应用,探索了因地制宜的功能定位方式。其次,从滨湖空间的交通系统出发,明确了通过交通系统与周边城市环境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建立场地周边过境交通与场地内部交通分化,及在场地内以慢行交通为主导的交通系统。最后,从滨湖空间的景观系统出发,从视觉感受与生态环境的角度,探讨如画的景观节点的营造方式与兼具生态多样性的滨湖环境的设计策略。总体来说,本文研究了如何提升滨湖空间的活力,营造良好的景观与慢行体验,打造生态宜居的滨湖空间。同时也为我国滨湖空间的规划建设与设计开发,提供一种设计策略和思路,为打造更加优质的城市滨水空间提供初步的见解。

二、水边区域管理的理论、技术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边区域管理的理论、技术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水鸟栖息地研究现状
        1.2.3. 研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城市湿地公园
        2.1.1.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2.1.2. 城市湿地公园特征
    2.2. 水鸟栖息地
        2.2.1. 鸟类
        2.2.2. 水鸟
        2.2.3. 水鸟栖息地
    2.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3.1. 行为生态学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鸟类生态学理论
        2.3.4.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3.水鸟栖息地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3.1. 不同生态类群水鸟生态习性
    3.2. 自然因素相关性
        3.2.1. 公园面积相关性
        3.2.2. 水体相关性
        3.2.3. 植物相关性
    3.3. 人为因素适应性
        3.3.1. 惊飞距离
        3.3.2. 环境噪音
    3.4. 本章小结
4.相关案例分析
    4.1. 宁波生态走廊
        4.1.1. 项目简介
        4.1.2. 借鉴意义
    4.2. 上海张家浜公园
        4.2.1. 项目简介
        4.2.2. 借鉴意义
    4.3. 陕西渭柳湿地公园
        4.3.1. 项目简介
        4.3.2. 借鉴意义
    4.4. 山东微山湖湿地公园
        4.4.1. 项目简介
        4.4.2. 借鉴意义
    4.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4.5.1. 项目简介
        4.5.2. 借鉴意义
    4.6.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整体规划
        4.6.1. 项目简介
        4.6.2. 借鉴意义
    4.7. 本章小结
5.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5.1. 规划设计原则
    5.2. 水鸟栖息地规划设计策略
        5.2.1. 不同水鸟对栖息地生境的需求
        5.2.2. 生境营造
        5.2.3. 种植设计
        5.2.4. 水系设计
        5.2.5. 引鸟设施
    5.3. 城市湿地公园功能规划设计策略
        5.3.1. 划定功能分区
        5.3.2. 园路设计
        5.3.3. 科普教育设施设计
        5.3.4. 观鸟设施设计
        5.3.5. 服务设施设计
    5.4. 本章小结
6.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6.1. 项目解读
        6.1.1. 项目背景
        6.1.2. 项目区域概况
        6.1.3. 上位规划
        6.1.4. 场地分析
    6.2. 规划愿景
        6.2.1. 规划思路
        6.2.2. 规划依据和原则
        6.2.3. 规划定位和目标
        6.2.4. 规划策略
    6.3. 总体规划设计
        6.3.1. 规划结构
        6.3.2. 规划总平面图
        6.3.3. 规划总鸟瞰图
    6.4. 分段规划设计
        6.4.1. 自然生态段
        6.4.2. 城市活力段
    6.5. 专项设计
        6.5.1. 水鸟栖息地设计
        6.5.2. 竖向设计
        6.5.3. 水系设计
        6.5.4. 道路设计
        6.5.5. 种植设计
        6.5.6. 服务设施设计
    6.6. 经济技术指标
7.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2)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释义
        1.2.1 研究范围
        1.2.2 相关概念释义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水鸟栖息地选择研究
        1.4.2 基于水鸟栖息地的湿地公园规划与空间营造方法研究
        1.4.3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现状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修复与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1 水鸟栖息地修复的方法与实践研究
        2.1.1 生态本底调查
        2.1.2 确定生境恢复目标
        2.1.3 研制修复措施与实践
        2.1.4 监测与评价
    2.2 以水鸟栖息地为基础的湿地公园案例研究
        2.2.1 公园定位与园区规划
        2.2.2 生境分区、设计与管理
        2.2.3 湿地科普与游赏设施设计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湿地公园中海珠湿地的定位与作用
    3.1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整体建设情况
        3.1.1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及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3.1.2 粤港澳大湾区自然地理与水域分布情况
        3.1.3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分布情况
        3.1.4 规划空间结构解读
        3.1.5 基于水鸟栖息地的大湾区湿地公园分类
    3.2 海珠湿地的功能与定位
        3.2.1 海珠湿地概况及其作为水鸟栖息地的功能
        3.2.2 海珠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3.2.3 海珠湿地公园的文化功能
        3.2.4 海珠湿地公园的教育功能
    3.3 海珠湿地景区规划与水鸟栖息地具体建设情况
        3.3.1 公园总体规划分区
        3.3.2 海珠湖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
        3.3.3 湿地一期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
        3.3.4 湿地二期建设情况与水鸟栖息地
        3.3.5 海珠湿地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对比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海珠湿地二期生境现状与改造策略
    4.1 湿地二期生境现状
        4.1.1 现状水文与竖向情况
        4.1.2 现状植被情况
        4.1.3 现状基质情况
        4.1.4 现状人为干扰情况
        4.1.5 现状生境类型与分布
    4.2 海珠湿地水鸟生态类群及其栖息地需求
        4.2.1 海珠湿地水鸟物种组成
        4.2.2 生态类群划分及其习性
        4.2.3 水鸟行为与湿地的关系
        4.2.4 水鸟栖息地特征总结
    4.3 湿地二期水鸟分布与生境选择情况
        4.3.1 调查方法与设备
        4.3.2 物种调查分析
        4.3.3 水鸟生境选择情况
    4.4 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GAP分析与改造策略
        4.4.1 水鸟生境空缺分析
        4.4.2 现状生境问题总结
        4.4.3 生境改造策略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海珠湿地二期园区规划与水鸟栖息地改造实践
    5.1 园区定位与设计原则
        5.1.1 园区定位
        5.1.2 设计原则
    5.2 园区规划
        5.2.1 功能分区
        5.2.2 游线规划
    5.3 生境设计与优化
        5.3.1 生境分区
        5.3.2 水文与竖向设计
        5.3.3 植被设计
        5.3.4 生境详细设计与管理
    5.4 观鸟设施设计与优化
        5.4.1 观鸟中心设计
        5.4.2 观鸟屋设计
        5.4.3 观鸟栈道遮蔽设计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营造与恢复的分析方法
    6.2 研究的创新
    6.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北京市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的使用后评价与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2.3 理论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案例
        1.6.1 北京市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概况及分类
        1.6.2 评价案例的选取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2.1 城市广场的相关理论及发展概况
        2.1.1 国外城市广场的相关研究及发展概况
        2.1.2 国内城市广场的相关研究及发展概况
    2.2 下沉广场的相关理论及发展概况
        2.2.1 国外下沉广场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下沉广场的相关研究
    2.3 城市广场POE相关理论及发展概况
        2.3.1 国外城市广场POE理论相关研究
        2.3.2 国内城市广场POE理论相关研究
第三章 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POE评价体系构建
    3.1 POE的基本研究方法
        3.1.1 满意度评价方法
        3.1.2 使用方式评价方法
    3.2 评价因素集设计
        3.2.1 物质环境层面因素
        3.2.2 社会环境层面的评价因素
        3.2.3 人为层面的评价因素
    3.3 评价因素权重赋值计算
第四章 北京市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典型案例使用后评价
    4.1 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
        4.1.1 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概况
        4.1.2 空间分析
        4.1.3 满意度评价
        4.1.4 评价指标体系得分评价
    4.2 蓝色港湾下沉广场
        4.2.1 蓝色港湾下沉广场概况
        4.2.2 空间分析
        4.2.3 满意度评价
        4.2.4 评价指标体系得分计算
第五章 北京典型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空间设计研究
    5.1 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人为层面影响因素
        5.1.1 尺度感知层面
        5.1.2 氛围感知层面
    5.2 奥林匹克公园社会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5.2.1 环境心理层面
        5.2.2 社会文化层面
    5.3 奥林匹克公园物质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5.3.1 建成环境层面
        5.3.2 自然环境层面
    5.4 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空间设计分析小结
    5.5 蓝色港湾下沉广场人为层面影响因素
        5.5.1 尺度感知层面
        5.5.2 氛围感知层面
    5.6 蓝色港湾社会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5.6.1 环境心理层面
        5.6.2 社会文化层面
    5.7 蓝色港湾物质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5.7.1 建成环境层面
        5.7.2 自然环境层面
    5.8 蓝色港湾下沉广场空间设计分析小结
第六章 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设计策略
    6.1 人为层面因素设计策略
        6.1.1 适宜的比例尺度
        6.1.2 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6.2 社会层面因素设计策略
        6.2.1 整合广场空间形态
        6.2.2 优化交通引导空间
        6.2.3 增加文化景观设施
    6.3 物质环境层面设计策略
        6.3.1 增加休憩设施
        6.3.2 多样化使用景观元素
        6.3.3 设置无障碍设施
        6.3.4 营造适宜的微气候环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注重整体性设计
        7.1.2 塑造人性化场所
        7.1.3 贯彻可持续理念
        7.1.4 打造多样性空间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模拟数据
附录C 蓝色港湾下沉广场模拟数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
        1.1.2 乡村生态景观的兴起
        1.1.3 水体景观的重要地位
        1.1.4 杭州地区乡村水环境特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乡村景观
        2.1.2 水体、水体周边环境
        2.1.3 乡村水体景观
    2.2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2.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2.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3 国内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3.1 国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3.2 国内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4 国内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4.1 国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4.2 国内乡村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5 水体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2.5.1 人居环境理论
        2.5.2 乡村规划学
        2.5.3 景观生态学
        2.5.4 环境心理学
        2.5.5 园林美学
    2.6 本章小结
3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调研计划
        3.1.1 地形地貌对水系特征的影响
        3.1.2 调研乡村名单选取
        3.1.3 调研要素确定
    3.2 调研方法
        3.2.1 资料收集法
        3.2.2 实地调研法
        3.2.3 访谈和问卷调查
        3.2.4 综合归纳与分析
    3.3 乡村基本概况
        3.3.1 调研乡村区位
        3.3.2 社会经济
        3.3.3 历史沿革
    3.4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情况
        3.4.1 调研乡村建设情况综述
        3.4.2 调研乡村典型案例分析
    3.5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形态分类
        3.5.1 乡村水体生产景观
        3.5.2 乡村水体生活景观
        3.5.3 乡村水体生态景观
        3.5.4 乡村水体聚落景观
        3.5.5 乡村水体社会景观
    3.6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面临突出问题
        3.6.1 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3.6.2 乡村水体生境亚健康
        3.6.3 乡村水体景观外向性组织欠缺
        3.6.4 乡村水体自我修复能力匮乏
        3.6.5 水体景观营造缺乏理论与技术指导
    3.7 本章小结
4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确定权重
    4.3 综合评价
    4.4 评价分析
        4.4.1 乡村水体景观生命力分析
        4.4.2 乡村水体景观吸引力分析
        4.4.3 乡村水体景观承载力分析
5 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探索
    5.1 乡村水体景观设计原则
        5.1.1 整体连续性
        5.1.2 维持生态优先
        5.1.3 保持景观多样化
        5.1.4 强调地域特色性
        5.1.5 舒适度与可达性原则
    5.2 基于农田-水网格局的新时期生态基底建设要求
        5.2.1 传统“水—田—林—宅”生态基底的新时期要求
        5.2.2 生态基底满足生物栖息需求
        5.2.3 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3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优化策略
        5.3.1 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
        5.3.2 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
        5.3.3 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
        5.3.4 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5.3.5 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
    5.4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具体措施
        5.4.1 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
        5.4.2 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
        5.4.3 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
    5.5 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
        5.5.1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5.5.2 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塑造
    5.6 本章小结
6.板桥水网乡村规划设计
    6.1 区位分析
    6.2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综合评价
    6.3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评价分析
    6.4 现状研判
    6.5 奠定交融的生态网络基础
        6.5.1 自然要素识别
        6.5.2 基地生态敏感度分析
    6.6 板桥水网乡村规划策略
        6.6.1 统筹村域资源,定位江南水乡品牌形象
        6.6.2 生态安全层面——中心控制区划定保障安全格局
        6.6.3 景观复合机能——生态网络连接实施技术手段
        6.6.4 社会综合职能——场地存量更新丰富乡村多元价值
        6.6.5 时域动态特性——建立管控机制与弹性发展策略
        6.6.6 小结
    6.7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部分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三: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5)畔柳昭雄的滨海城市与海洋建筑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预期创新点及不足
        1.5.1 预期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畔柳昭雄研究的背景分析和内容概述
    2.1 畔柳昭雄研究的背景
        2.1.1 日本的城市水岸历史发展
        2.1.2 日本的海洋建筑历史发展
        2.1.3 畔柳研究室诞生的背景
        2.1.4 畔柳昭雄研究内容的背景起源
    2.2 畔柳昭雄的研究内容概述
        2.2.1 研究主题
        2.2.2 着作
        2.2.3 研究项目
        2.2.4 论文文献
        2.2.5 海洋建筑工学教育
    2.3 畔柳昭雄研究的出发点与研究脉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亲水工学中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知与解析
    3.1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意识、行为
    3.2 人居系统中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要素构成
        3.2.1 意识:水边的人类意识产生探究
        3.2.2 行为:水边的人类行为特征探究
        3.2.3 行为:水边的人类行为特征的演变探究
        3.2.4 意识:水边空间在居住环境中的价值探究
    3.3 人类与环境关系解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亲水工学中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认知与解析
    4.1 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因素:微气象、大气环境、生态环境
    4.2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要素构成
        4.2.1 微气象:水景观环境中的负离子特性探究
        4.2.2 大气环境:沿海特殊环境中的村落空间探究
        4.2.3 生态环境:滨水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变化探究
    4.3 环境与建筑关系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亲水工学中建筑与人类关系的认知与解析
    5.1 建筑对人类的影响因素:建设、使用、管理
    5.2 建筑营造中的建筑与人类之间的要素构成
        5.2.1 建设:海洋建筑建设的调查
        5.2.2 使用:洪水常袭地区的调查
        5.2.3 使用:亲水公园建设的调查
        5.2.4 管理:滨水建筑设备管理的调查
    5.3 建筑与人类关系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畔柳昭雄的营造思想阐释
    6.1 研究理论核心
    6.2 理论核心解析
    6.3 研究方法分析
    6.4 研究成果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延伸的思考
    7.3 海洋建筑研究的方向启发
    7.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畔柳昭雄获奖研究
附录2 :海洋建筑工学教学课程
附录3 :畔柳昭雄公开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设计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规划设计
    3.1 雨水收集含义与收集利用方式
    3.2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3.3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3.4 海绵道雨水收集系统布局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方法的选取
    4.2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4.4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5 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应用与综合评价探究
    5.1 中德生态园概况分析
    5.2 道路改造设计
    5.3 道路雨水收集系统改造设计综合评价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生态保护修复的铜川市玉华河上游区域景观优化与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社会发展的引导
        1.1.2 相关国家政策
        1.1.3 现在营建中存在的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滨水景观发展历程
        1.4.2 国外河流生态治理
        1.4.3 中国滨水景观的发展历程
        1.4.4 中国河流环境修复进展
        1.4.5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及景观营造研究策略对比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基于生态修复的滨水景观概念与理论陈述
    2.1 相关概念
    2.2 滨水景观基本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2.3 滨水生态景观营造原则
    2.4 滨水生态景观构成要素
        2.4.1 自然生境要素
        2.4.2 景观小品要素
        2.4.3 文化景观要素
    2.5 基于生态修复的滨水生态景观研究
        2.5.1 传统滨水生态修复落后性
        2.5.2 传统滨水景观营造落后性
        2.5.3 滨水景观的生态修复与滨水景观设计的结合性
    2.6 滨水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措施
        2.6.1 生态措施
        2.6.2 生态修复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2.7 本章小结
3.铜川市玉华河实地调研与现状问题分析
    3.1 项目背景
    3.2 区域概况
        3.2.1 地理位置
        3.2.2 自然生态条件
        3.2.3 气候条件
        3.2.4 流域状况
    3.3 项目区现状分析
        3.3.1 项目基地现状
        3.3.2 周边交通现状
        3.3.3 山林坡地植被状况
        3.3.4 河道现状
    3.4 项目区域内现存在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3.4.1 河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已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
        3.4.2 水资源短缺,河道生态基流不足
        3.4.3 面源污染、水生态破坏严重
        3.4.4 景观基础设施与生态结合不完善
    3.5 本章小结
4.玉华河上游区域总体景观规划设计
    4.1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4.2 设计主导思想及原则
        4.2.1 设计战略
        4.2.2 规划设计目标
        4.2.3 设计原则
        4.2.4 设计目的和意义
    4.3 总体规划布局
        4.3.1 景观轴线分析
        4.3.2 功能分区
    4.4 综合景观要素设计
        4.4.1 灯光设计
        4.4.2 铺装材料设计
        4.4.3 导视系统设计
        4.4.4 建筑小品景观设计
    4.5 本章小结
5.基于生态修复的玉华河上游区域景观优化与提升对策
    5.1 玉华河上游河流生境保护与修复
        5.1.1 物理生境修复——基质修复
        5.1.2 生物生境恢复——水源地涵养林的设计
    5.2 生态恢复下玉华河滨水景观营建策略
        5.2.1 生态廊桥构建与参与性景观营建
        5.2.2 人工湿地与景观结合
        5.2.3 滨水景观驳岸营建策略
        5.2.4 休闲服务营建策略
        5.2.5 污水与雨水处理策略
        5.2.6 活水公园概念
    5.3 滨水景观植物空间设计
        5.3.1 滨水景观植物设计
        5.3.2 滨水景观的植物空间结构设计
        5.3.3 滨水植物空间细节设计
    5.4 生态修复下玉华河上游区域具体景观项目营建
        5.4.1 玉华河中心河道区
        5.4.2 玉华集市
        5.4.3 郭玉沟段
        5.4.4 兰芝谷
    5.5 本章小结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目录
附录二:表目录
附录三: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次级河流景观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竹溪河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2 城市次级河流面临的现状问题
        1.1.3 重庆山水园林城市的战略背景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阐述
        1.2.1 次级河流的相关概念辨析
        1.2.2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概念界定
        1.2.3 近自然理念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次级河流研究的现状综述
        1.3.2 近自然理念研究综述
        1.3.3 文献综述对论文研究的几点启示
    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结构与框架
2 次级河流的特征及现状问题分析
    2.1 次级河流的特征
        2.1.1 次级河流的自然景观特征
        2.1.2 次级河流的人工景观特征
        2.1.3 次级河流的感知特征
        2.1.4 次级河流的资源价值
    2.2 城市次级河流存在的现状问题
        2.2.1 次级河流的价值发挥不足
        2.2.2 水量短缺和水质污染严重
        2.2.3 防洪功能存在安全隐患
        2.2.4 人工干扰多,生态被破坏
    2.3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特征及现状问题
        2.3.1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特征
        2.3.2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现状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3.1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概况
        3.1.1 “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内容
        3.1.2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3.2 河流近自然化学说的概况
        3.2.1 河流近自然化学说的研究内容
        3.2.2 近自然理念在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3.3 河流近自然化设计的相关实践案例
        3.3.1 慕尼黑“伊萨河计划”
        3.3.2 日本横滨市柚川河流整治
        3.3.3 韩国光州川综合恢复项目
    3.4 总结与借鉴
4 近自然理念下次级河流景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研究
    4.1 近自然理念下次级河流景观设计的原则
        4.1.1 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多尺度与多目标的结合
        4.1.2 遵循原始的地形地貌,构建丰富的自然空间
        4.1.3 尊重场地的现状条件,制定适宜的防洪滞洪措施
        4.1.4 营造丰富自然的栖息空间,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4.2 宏观策略——贯彻城河相融思想,构建完整山水城体系
        4.2.1 山水城格局的整体性策略
        4.2.2 沿河空间的相对连续性策略
        4.2.3 城河空间的边界融合策略
        4.2.4 河流空间景观介入的多层次策略
    4.3 中观策略——遵从河流自然特征,改善河流的水文条件
        4.3.1 梳理河道形态,保持河流平面蜿蜒性
        4.3.2 重塑河堤形态,丰富河道断面形式
        4.3.3 增加蓄洪空间,塑造河岸洪泛平原
        4.3.4 加强中水处理,开展水体净化研究
    4.4 微观策略——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创造动植物栖息地
        4.4.1 营造生物的栖息空间
        4.4.2 增强河道的自动力过程
        4.4.3 构建自然的生态护岸
    4.5 本章小结
5 竹溪河河流景观规划设计
    5.1 区域背景研究
        5.1.1 上位规划条件
        5.1.2 水土片区发展概况
    5.2 场地现状研究与分析
        5.2.1 竹溪河流域现状条件研究
        5.2.2 竹溪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宏观策略——构建完整的山水城体系
        5.3.1 整体性策略
        5.3.2 相对连续性策略
        5.3.3 边界融合策略
    5.4 中观策略——遵从河流自然特征
        5.4.1 河流水系的蜿蜒性设计
        5.4.2 河流纵向连续性设计
        5.4.3 断面设计
        5.4.4 河流空间设计
        5.4.5 洪水控制策略
    5.5 微观策略——创造动植物栖息地
        5.5.1 污染源控制与水质改善
        5.5.2 构建生态堤岸
        5.5.3 生物栖息地的构建恢复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建设性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人与湿地互动行为探究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建设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1.3 学术背景
        1.1.4 选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平台构建
    2.1 当代心理学代表性的生态环境理论
        2.2.1 唤醒理论
        2.2.2 行为约束理论
        2.2.3 适应水平理论
        2.2.4 环境应激理论
        2.2.5 私密性理论
        2.2.6 行为背景理论
        2.2.7 理论小结
    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1 斑块
        2.2.2 廊道
        2.2.3 基质
    2.3 功能湿地理论
        2.1.1 双耦合结构规划理念
        2.1.2 湿地与人居环境功能一体化理念
        2.1.3 生态因子分级控制营造理念
    2.4 人的行为类型
        2.4.1 步行
        2.4.2 驻留
        2.4.3 交谈
        2.4.4 学习
        2.4.5 科研勘测
    2.5 调查问卷的概述
        2.5.1 样本容量
        2.5.2 调查问卷的时间季节概述
        2.5.3 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概述
第3章 人与湿地斑块的互动行为
    3.1 一级湿地斑块
        3.1.1 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环境情况
        3.1.2 人与湿地互动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
        3.1.3 生态环境理论在互动行为中的运用
        3.1.4 人与湿地环境行为互动中提出的建议
    3.2 二级全生态型湿地斑块
        3.2.1 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环境情况
        3.2.2 人与湿地互动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
        3.2.3 生态环境理论在互动行为中的运用
        3.2.4 人与湿地环境行为互动中提出的建议
    3.3 二级半生态型湿地斑块
        3.3.1 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环境情况
        3.3.2 人与湿地互动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
        3.3.3 生态环境理论在互动行为中的运用
        3.3.4 人与湿地环境行为互动中提出的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与湿地廊道的互动行为
    4.1 A段生态湿地廊道
        4.1.1 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环境情况
        4.1.2 人与湿地互动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
        4.1.3 生态环境理论在互动行为中的运用
        4.1.4 人与湿地环境行为互动中提出的建议
    4.2 B段生态湿地廊道
        4.2.1 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环境情况表
        4.2.2 人与湿地互动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
        4.2.3 生态环境理论在互动行为中的运用
        4.2.4 人与湿地环境行为互动中提出的建议
    4.3 C段生态湿地廊道
        4.3.1 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环境情况
        4.3.2 人与湿地互动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
        4.3.3 生态环境理论在互动行为中的运用
        4.3.4 人与湿地环境行为互动中提出的建议
    4.4 D段生态湿地廊道
        4.4.1 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环境情况
        4.4.2 人与湿地互动行为的调研数据分析
        4.4.3 生态环境理论在互动行为中的运用
        4.4.4 人与湿地环境行为互动中提出的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华大校园湿地优化案例
    5.1 华大校园优化策略与思路
        5.1.1 现状湿地生态结构提取
        5.1.2 新的湿地系统建构
        5.1.3 新的规划结构生成
    5.2 校园湿地斑块优化策略
        5.2.1 现状概况
        5.2.2 优化方案
        5.2.2.1 扩大湿地斑块规模
        5.2.2.2 强化公共空间属性
    5.3 校园湿地廊道优化策略
        5.3.1 现状概况
        5.3.2 优化方案
        5.3.2.1 增加湿地廊道数量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策略与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人与校园水体及其周边行为互动调查问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1版
    附录B:人与校园水体及其周边行为互动调查问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2版
    附录C:人与校园水体及其周边行为互动调查问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版
    附录D:人与校园水体及其周边行为互动调查问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版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滨湖空间城市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对象及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实践研究综述
        1.4.2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1.4.3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滨湖空间联系、混合与共享的设计原则
    2.1 设计原则的提出
    2.2 滨湖空间“联系”的设计原则
        2.2.1 场地外与场地内的联系
        2.2.2 平行岸线与垂直岸线的具体操作模式
        2.2.3 联系的评价标准
    2.3 滨湖空间“混合”的设计原则
        2.3.1 水平空间系统混合的操作模式
        2.3.2 垂直空间系统混合的的操作模式
    2.4 滨湖空间“共享”的设计原则
        2.4.1 共享设计原则的积极影响与意义
        2.4.2 景观资源与岸线空间、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的共享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湖空间蓝绿空间结构与因地制宜的功能定位
    3.1 滨湖空间蓝绿结构
        3.1.1 蓝绿结构并列、渗透与交织三层级分类研究
        3.1.2 蓝绿结构主体性与层次性两大原则
    3.2 滨湖空间的组织方式与空间序列
        3.2.1 空间序列概念解读
        3.2.2 水平向的布局方式
        3.2.3 垂直向的布局方式
    3.3 滨湖空间功能定位
        3.3.1 滨湖空间类型
        3.3.2 因地制宜的功能定位
        3.3.3 功能类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系与分化的交通系统
    4.1 滨湖空间与周边环境的交通联系
        4.1.1 通过慢行系统进行的连接
        4.1.2 通过机动交通系统进行的衔接
    4.2 过境交通与基地内部交通的分化
        4.2.1 交通分化的方式
        4.2.2 临湖地区以慢行系统主导的交通组织方式
    4.3 场地内机动交通与慢行交通的分化
        4.3.1 平面交通分化
        4.3.2 垂直交通分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亲水体验、视觉感受、生态环境出发的景观系统
    5.1 从景观节点出发的滨湖景观设计
        5.1.1 景观节点概念与特征
        5.1.2 景观节点细部设计与亲水体验
    5.2 从临湖重点地区出发的景观设计
        5.2.1 滨湖生态驳岸
        5.2.2 绿化配置
        5.2.3 基础设施
    5.3 从视觉感受出发的滨湖空间景观设计
        5.3.1 滨湖空间风貌与滨湖意象营造
        5.3.2 “碗形”天际线
        5.3.3 高明度、低艳度的滨湖空间色彩
    5.4 从生态环境出发的滨湖空间景观设计
        5.4.1 滨湖空间生态多样性
        5.4.2 滨湖空间的水体保护、控制与治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水边区域管理的理论、技术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鸟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D]. 程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D]. 季缘.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北京市商业休闲型下沉广场的使用后评价与空间设计研究[D]. 宋婉玥.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4]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D]. 李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5]畔柳昭雄的滨海城市与海洋建筑营造思想研究[D]. 李俊莹.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6]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设计与评价研究[D]. 段世姣.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基于生态保护修复的铜川市玉华河上游区域景观优化与提升[D]. 方英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次级河流景观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竹溪河项目为例[D]. 刘丹林. 重庆大学, 2019(01)
  • [9]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人与湿地互动行为探究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D]. 吴佳贝. 华侨大学, 2019(01)
  • [10]滨湖空间城市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城市设计为例[D]. 燕南.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滨水区管理理论、技术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