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独立评估与康复医学

功能独立评估与康复医学

一、功能独立性评测与康复医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青青,刘昊宇,赵德福,钮晟佳,苏敏[1](2022)在《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23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包括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虚拟情境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工作记忆训练(主要包括活动记忆训练和回忆任务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分别采用连线测试A(TMT-A)、连线测试B(TMT-B)、额叶功能量表(FAB)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64(WCST-64)评估2组患者执行功能情况, 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MT-A、TMT-B、FAB、WCST-64及FIM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发现观察组TMT-B评分[(205.47±38.88)分]、WCST-64测试结果、FAB评分[(12.43±2.27)分]及FIM评分[(78.17±12.62)分]均显着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8周后发现观察组TMT-A评分[(92.95±26.70)分]、TMT-B评分[(174.13±32.03)分]、WCST-64测试结果、FAB评分[(14.26±2.45)分]及FIM评分[(88.30±13.46)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工作记忆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颖[2](2021)在《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痛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对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住院的71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疾病相关资料:病程、卒中次数、慢性病种数等)、心理痛苦温度计、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功能独立性评测、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采用Excel、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脑卒中患者一般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一般情况资料、问题列表、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医院焦虑抑郁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的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应对方式、疾病感知、功能独立性评测与心理痛苦的关系,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1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5.05±2.44)分,轻度心理痛苦的脑卒中患者196人,占样本总数的27.4%,得分为(2.23±0.98)分,中度心理痛苦的患者328人,占45.4%,得分为(4.82±0.82)分,重度心理痛苦的患者192人,占26.6%,得分为(8.32±1.08)分。2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吸烟史、病程、卒中次数、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慢性病个数、知情状况、交通出行、经济、家庭责任、外表/形体、交流沟通、排尿异常、便秘、疲乏/疲倦、活动(如行走)、疼痛、睡眠、吞咽、与家人相处、生气、抑郁、恐惧、紧张、悲伤、担忧、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自责、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卒中损伤程度、焦虑、抑郁影响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回避、屈服应对方式与心理痛苦总分呈正相关,面对应对方式与心理痛苦总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痛苦总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总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自我效能、卒中损伤程度、社会支持、年龄、吸烟史、功能独立性评测、抑郁、个人月收入、交通出行、吞咽、疾病感知、睡眠、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心理痛苦82.3%的变异量,即低自我效能水平、卒中损伤程度重、低社会支持水平、年龄在59岁以下、有吸烟史、功能独立性评测低、抑郁严重、个人月收入少、交通出行困难、吞咽障碍、高疾病感知、睡眠差、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的脑卒中患者其心理痛苦程度较重。结论1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处于中等水平。2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我效能、卒中损伤程度、社会支持、年龄、吸烟史、功能独立性评测、抑郁、个人月收入、交通出行、吞咽、疾病感知、睡眠、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图 0 幅;表 23 个;参 152 篇。

王博舒[3](2021)在《基于脑电波的学能评测与训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长和老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如何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测和训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生理电,可以准确地反映人的大脑活动情况,所以,结合脑电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测和训练,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因此,结合脑电波形成学能评测过程中的学能模型、学能训练过程中的学能模型,并且,把两个学能模型应用到系统中,对于评测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介绍了当前脑科学、脑机接口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的工作分为学能模型研究和系统设计开发两部分。在学能模型研究中,使用脑波设备采集到脑波数据,结合游戏数据,从脑波数据和游戏数据中提取影响学习能力的指标,并先对这些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为每一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相加得到总分来对学习能力进行量化,最后,在学能评测阶段得到一个学能评测模型和在学能训练阶段得到一个学能训练模型。在系统设计开发中,将两个学能模型都嵌入到系统中使用。这个系统总共分成两个子系统,分别是手机客户端子系统和服务器端子系统,目的是想研究开发一个从脑波数据和游戏数据接收采集到学能模型建立再到程序设计实现的完整的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查询到评测之后和训练之后自己的学习能力量化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同时,系统管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数据展示图、学习能力情况。

蒋沐禾[4](2021)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家庭康复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以引导式教育理念为主、联合推拿按摩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的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日常活动、移动与平衡、语言与交流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现状调查:选择甘肃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的129名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康复训练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Wee FIM)、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脑瘫量表(Peds QLTM3.0)进行调查,了解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措施。干预实验:采用抽签法,将9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3组,对照组、引导式教育组和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组在医院内进行引导式教育半日流程课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在对照组和引导式教育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引导式教育理念为主的家庭康复训练。在干预6个月后评定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与生活质量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现状调查:(1)本次研究共发放135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29份。调查显示,脑瘫患儿家长相关疾病知识测评合格率低、家长参与患儿康复积极性差;129例脑瘫患儿中,功能独立性为“重度依赖”57人(44.19%),“极重度依赖”54人(41.86%),“完全依赖”8人(6.20%)。患儿生存质量总分为(41.62±10.75)分,其中日常活动维度(23.23±12.05)分、学校活动维度(28.68±13.66)分、移动与平衡维度(41.82±17.36)分、饮食活动(49.19±14.18)分、语言与交流维度(15.21±9.91)分。(2)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现状结果显示:患儿家长对脑瘫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患儿家长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差、家庭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其中家长不懂康复训练方法、家庭康复训练不正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孩子不配合、不能坚持长期训练是主要影响因素。干预实验:(1)干预后,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导式教育组、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组得分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中语言与交流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6个月后,三组脑瘫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与生活质量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并且在干预时间与干预方法上存在交互效应(P<0.05)。说明三组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与生活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化,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1)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实施率低、效果不理想。家长不懂康复训练方法、家庭康复训练不正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孩子不配合、不能坚持长期训练是主要影响因素。(2)以引导式教育理念为主、联合推拿按摩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日常活动等方面,有利于提升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功能独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赵海红,张学敏,张嗣敏,孙爱萍,霍剑菲,冯燕,吴慧楠,毕胜[5](2020)在《连续性评估记录和评价(CARE)量表中文版在脑卒中评定中的信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美国连续性评估记录和评价(the continuity assessment record and evaluation,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进行该量表的信度研究。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其中脑出血恢复期7例,脑梗死恢复期23例,应用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分别研究评测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评测者间信度方面,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移动能力及膀胱与肠道控制能力的组内相关系数(the intra-group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602—0.997;重测信度方面,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移动能力及膀胱与肠道控制能力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654—1.000。结论: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评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各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信度,可帮助康复工作者制定更加实际的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方案。

王文帅[6](2020)在《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康复治疗师采用呼吸训练方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BBS、WG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治疗科给招募到的志愿者被试(40人)开展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实验组20人,康复训练方案为:常规康复方案45分钟、呼吸练习15分钟、核心肌群练习15分钟;对照组20人,康复训练方案为:常规康复方案75分钟。本次康复训练临床观测指标平衡能力(BBS)、步态水平(WG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数据测量分别在康复训练之前以及每周康复训练结束后进行,共计9次,以反映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纵向变化趋势及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追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果:1.常规康复方案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患者的BBS、WGS以及ADL;2.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患者的BBS、WGS以及ADL;3.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的康复方案比常规康复方案效果更好,体现为:(1)患者八周后的BBS、WGS以及ADL均有更好的表现;(2)患者在八周的治疗过程中BBS、WGS以及ADL的改善速度更快。结论:两种康复方案(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常规康复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且前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后者。

王冬燕[7](2019)在《菏泽市农村老年人衰弱现况及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系》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农村老年人衰弱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村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菏泽市八个县中随机抽取一个县(鄄城县);以同样的方法在抽取县(鄄城县)所属的17个乡镇中随机抽取1个镇,在抽取镇(吉山镇)下属的40个行政村中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对抽取村中符合条件的1381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研,其调研内容包括老年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支情况、家庭情况等方面)、生理健康状况、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焦虑、抑郁、认知)、Fried衰弱表型、功能独立性(FIM)、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农村老年人衰弱现状:1381名老年人中无衰弱(0分)795例(57.6%),衰弱前期(12分)298例(21.5%),衰弱期(≥3分)288例(20.9%),农村老年人衰弱指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步行速度减慢、握力低、躯体活动量低、自诉疲乏、自然体质量下降;农村老年人衰弱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方式、收支情况、慢性病、用药情况、躯体疼痛、睡眠质量、视力、听力、咀嚼能力、尿失禁、便秘、自评健康状态、焦虑、抑郁、认知、住房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对农村老年人衰弱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身体疼痛、用药情况、便秘、抑郁是农村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3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与衰弱关系分析:功能独立性(FIM)与衰弱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与衰弱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04。结论1菏泽市农村老年人衰弱率为20.9%,衰弱指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步行速度减慢、握力低、躯体活动量低、自诉疲乏、自然体质量下降。2农村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躯体疼痛、用药情况、便秘、抑郁。3功能独立性、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衰弱程度呈正相关。图0幅;表13个;参121篇。

陈嘉坤(Chan Ka Kwan)[8](2019)在《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提供一种有效并且利于推广的疗法。方法:本课题病例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房以及香港仁治堂中医馆,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的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穴:颈4-胸5夹脊,腰1-5夹脊,均双侧取穴,使用麦粒灸疗法,嘱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在准确选穴后,先在将少量万花油涂抹穴位皮肤表面,以增强其吸附作用,选用纯艾绒,制作成底面直径约0.3cm,高约0.3-0.4cm,形状如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柱,置于所选的穴位上,用线香点燃,艾柱点燃后,注意密切观察及询问患者,至患者感觉温热及疼痛明显时,迅速用镊子夹走艾柱,再在穴位表面涂少量万花油,防止烫伤,每穴灸柱2壮。配合基础针刺治疗。对照组取穴与可治疗组相同,只选用针刺。疗程一共28天,常规基础药物治疗28天,针刺和麦粒灸操作次数:每周操作5次,休息2天再继续治疗,共治疗4周。在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S)、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各个指标分数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的有效率达到90%(27例);对照组总的有效率达到73.3%(22例)。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P=0).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过28天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均能提高ADL Barthel指数评分;经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效果要好于对照组。CSI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SI评分对比,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均能降低CSI评分;经治疗后两组CSI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降低CSI评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ADL 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治疗组治疗前后ADL 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ADL 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均能提高ADL Barthel指数评分;经治疗后两组ADL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提高ADL Barthel指数评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ND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NDS评分相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均能降低NDS评分;经治疗后两组NDS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降低NDS评分要优于对照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比较,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均能提高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经治疗后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提高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症状,在改善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CSI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ND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上均有明显效果。2.治疗组在改善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CSI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ND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以及临床疗效,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周坤[9](2017)在《抗阻和牵拉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改善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构建适合脑卒中患者的抗阻运动和牵拉运动训练处方,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肌力问题。2.探讨单纯的抗阻运动、单纯牵拉运动与抗阻运动联合牵拉运动对脑卒中病人的肌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为运动处方构建提供依据。进行预实验,以保证运动处方的安全性、可行性。2.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选取42名脑卒中患者,评估一般资料,随机分为三组,最终有6人流失,最后每组12人。一组接受单纯抗阻运动训练干预,一组接受单纯牵拉运动训练干预,另一组接受抗阻与牵拉相结合的联合运动训练干预,为期四周,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脑卒中患者的握力、运动平衡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等,包括改良巴氏指数(MBI)、功能独立性量表(FIM)、Berg平衡量表(BBS)、握力等测试指标。研究结果1.构建的运动处方安全可行,无不良事件发生。2.经过四周的运动干预,联合训练组和抗阻训练组在患侧握力、MBI、BBS、FIM等方面有显着变化(P<0.05),牵拉运动对健侧握力、患侧握力、MBI、FIM等没有明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BBS有明显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训练组在患侧握力和FIM的变化显着大于抗阻训练组(P<0.05)。研究结论1.运动处方的设计较为安全,对脑卒中患者的肌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建议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使用。2.联合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均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但联合训练方法在改善患侧肌力和FIM方面较抗阻训练组有更好的效果,值得在脑卒中患者中推荐使用,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杨勤,唐丹,赵艳玲,朱正坤,颜修盛,胡佛生,徐鸿辉[10](2015)在《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截瘫步行矫形器对下肢康复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胸段脊髓损伤常导致双下肢截瘫,截瘫步行矫形器能帮助截瘫患者改善下肢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获站立和行走能力。目的:探讨截瘫步行矫形器对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肉痉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例胸段脊髓(T5-12)损伤患者根据损伤平面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标准分为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各10例,均装配截瘫步行矫形器。分别于装配前进行残余肌力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装配后平行杆内站立训练、平衡及转移训练;室内、户外助行器、肘拐步行训练。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胸髓完全性损伤患者装配截瘫步行器治疗12周后ASIA评分增加,感觉无明显变化,痉挛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治疗12周后ASIA评分增加,感觉明显改善,痉挛随病程的延长无改变;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测)有显着改善。与治疗2周时相比,治疗12周时2组患者10 m行走时间显着减少,6 min步行距离延长。说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装配截瘫步行器,能显着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对肌痉挛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功能独立性评测与康复医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独立性评测与康复医学(论文提纲范文)

(2)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调查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研究内容
        1.1.4 统计学方法
        1.1.5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脑卒中患者一般情况
        1.2.2 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
        1.2.3 影响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的单因素分析
        1.2.4 影响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的多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
        1.3.2 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影响因素分析
    1.4 研究创新之处
    1.5 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心理痛苦的研究进展
    2.1 心理痛苦的概念
    2.2 心理痛苦理论模型
    2.3 心理痛苦的测量
    2.4 心理痛苦现状
    2.5 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
    2.6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脑卒中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 B 心理痛苦温度计(DT)
附录 C 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
附录 D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
附录 E 社会支持量表(SSRS)
附录 F 疾病感知问卷(BIPQ)
附录 G 功能独立性评测(FIM)
附录 H 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 I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脑电波的学能评测与训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任务
        1.2.1 课题内容
        1.2.2 本人承担任务
    1.3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脑科学简介
        2.1.1 脑科学介绍
        2.1.2 脑电波采集技术概述
        2.1.3 脑科学、脑机接口研究现状
    2.2 SPRING BOOT框架
    2.3 ANDRIOD、UNITY技术介绍
        2.3.1 Andriod技术介绍
        2.3.2 Unity技术介绍
        2.3.3 游戏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2 系统用户角色分析
        3.2.1 学生用户
        3.2.2 工作人员用户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1 手机客户端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2 服务器端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4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3.4.1 系统易用性
        3.4.2 系统可维护性
        3.4.3 系统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习能力模型研究
    4.1 学能评测模型研究
        4.1.1 指标选取
        4.1.2 指标归一化处理
        4.1.3 基于独立性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
        4.1.4 建立学能评测模型公式
        4.1.5 验证学能评测模型公式有效性
    4.2 学能训练模型研究
        4.2.1 指标选取
        4.2.2 指标归一化处理
        4.2.3 基于独立性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
        4.2.4 建立学能训练模型公式
        4.2.5 验证学能训练模型公式有效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5.1 系统软件层次架构设计
    5.2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4.1 E-R图设计
        5.4.2 数据库表设计
    5.5 系统接口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1 手机客户端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1.1 脑电波采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1.2 脑波数据和游戏数据上传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2 服务器端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2.1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2.2 服务器端数据处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2.3 服务器端学能评测结果展示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2.4 服务器端学能训练结果展示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3 系统界面展示
        6.3.1 服务器端子系统界面展示
        6.3.2 手机客户端子系统界面展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
    7.1 系统测试环境
    7.2 软件测试相关理论
        7.2.1 软件测试的定义
        7.2.2 软件测试的目的
        7.2.3 软件测试的步骤
    7.3 系统功能测试
    7.4 系统性能测试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问题和展望
        8.2.1 问题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技术路线图
    4 脑瘫患儿康复现状
        4.1 药物治疗
        4.2 外科手术治疗
        4.3 运动疗法
        4.4 作业疗法
        4.5 物理因子治疗
        4.6 虚拟现实辅助治疗
        4.7 中医治疗
        4.8 引导式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调查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的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工具
        2.2 调查方法
        2.3 数据录入与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调查
        3.2 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调查
        3.3 家长参与患儿康复积极性
        3.4 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现状调查
        3.5 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与生活质量调查
    4 讨论
        4.1 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一般资料分析
        4.2 患儿家长对脑瘫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
        4.3 患儿家长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差
        4.4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存在的问题
        4.5 患儿功能独立性与生活质量现状
    5 结论
第二部分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及调查工具
        2.2 干预措施
        2.3 数据录入与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干预前后三组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比较
        3.3 干预前后三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比较
    4 讨论
        4.1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4.2 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6.1 研究的创新性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连续性评估记录和评价(CARE)量表中文版在脑卒中评定中的信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量表选择
        1.2.1 CARE量表(住院期间)中文版:
        1.2.2 评分原则: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6)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脑卒中功能障碍
        2.1.1 运动障碍
    2.2 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
        2.2.1 基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康复技术
        2.2.2 基于神经重塑机制的康复技术
    2.3 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3.1 核心肌群训练
        2.3.2 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4 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4.1 呼吸训练
        2.4.2 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入组患者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2.1 实验流程
        3.2.2.2 康复方案实施原则
        3.2.2.3 对照组康复方案
        3.2.2.4 实验组康复方案
        3.2.3 测试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BBS、WGS和 ADL的相关关系
        4.1.1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BBS的相关关系
        4.1.2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WGS的相关关系
        4.1.3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ADL的相关关系
    4.2 脑卒中患者BBS、WGS和 ADL的纵向变化趋势
        4.2.1 脑卒中患者BBS的纵向变化趋势
        4.2.2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4.2.3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4.3 脑卒中患者BBS、WGS和 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4.3.1 脑卒中患者BBS的康复效果评估
        4.3.2 脑卒中患者WGS的康复效果评估
        4.3.3 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5 讨论
    5.1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BBS的影响
        5.1.1 脑卒中患者BBS的纵向变化趋势
        5.1.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BBS的康复效果评估
        5.1.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BBS的内在机制
    5.2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WGS的影响
        5.2.1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5.2.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WGS的康复效果评估
        5.2.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WGS的内在机制
    5.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5.3.1 脑卒中患者ADL的纵向变化趋势
        5.3.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5.3.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ADL的内在机制
6 小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菏泽市农村老年人衰弱现况及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研究工具
        1.1.4 统计学方法
    1.2 质量控制
    1.3 结果
        1.3.1 农村老年人一般人口学特征
        1.3.2 农村老年人衰弱现状
        1.3.3 农村老年人衰弱的单因素分析
        1.3.4 农村老年人衰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1.3.5 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衰弱的关系
    1.4 讨论
        1.4.1 农村老年人衰弱现状
        1.4.2 农村老年人衰弱影响因素分析
        1.4.3 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衰弱的关系分析
        1.4.4 对策与建议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衰弱的研究进展
    2.1 衰弱的相关概念
    2.2 衰弱的流行病学特征
    2.3 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
        2.3.1 社会人口学因素
        2.3.2 认知与心理因素
        2.3.3 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
    2.4 衰弱的评估工具
        2.4.1 衰弱表型(FP)
        2.4.2 简易衰弱问卷(FRAIL)
        2.4.3 临床衰弱水平量表(CFS)
        2.4.4 衰弱指数量表(FI)
        2.4.5 Tilburg衰弱指数(TFI)
        2.4.6 衰弱综合测评工具(The CFAI)
        2.4.7 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FS)
        2.4.8 格罗宁根衰弱指标(GFI)
        2.4.9 自理整合服务研究项目-7(PRISMA-7)
        2.4.10 SOF指数
    2.5 衰弱的干预
    2.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Fried衰弱表型
附录B 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
附录C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
附录D 老年抑郁量表(GDS)
附录E 焦虑自评量表(SAS)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1.1.1 中风病的中医学认识
        1.1.2 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学认识
        1.1.3 对痉挛性偏瘫治疗的认识
    1.2 西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1.2.1 痉挛性偏瘫的西医学病理生理学机制
        1.2.2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现代康复评价
        1.2.3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治疗的西医学认识
    1.3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治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3.1 以中药为主的疗法
        1.3.2 针灸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脱落标准
        2.1.7 脱落病例处理
    2.2 临床研究和实验方法
        2.2.1 临床研究设计
        2.2.2 病例分组方法
        2.2.3 实验方法
        2.2.4 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
        2.2.5 观察指标
        2.2.6 疗效评定
        2.2.7 统计学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3.2 临床效果比较
        2.3.3 小结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3.1 立题依据
    3.2 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理论依据
    3.3 麦粒灸疗法的认识
    3.4 麦粒灸夹脊穴结合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探讨
    3.5 量表及研究结果分析
        3.5.1 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
        3.5.2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3.5.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Barthel指数)
        3.5.4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
        3.5.5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3.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详细摘要

(9)抗阻和牵拉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改善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动因及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阻联合牵拉运动的运动处方制定与预实验 第一节
    运动处方内容制定 第二节
    预实验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三节
    预实验结果 第四节
    预实验讨论并修正 第三章
    抗阻和牵拉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改善的效果研究 第一节
    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 第四节
    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10)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截瘫步行矫形器对下肢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引言Introduction
1对象和方法Subjectsandmethods
2结果Results
3讨论Discussion

四、功能独立性评测与康复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 周青青,刘昊宇,赵德福,钮晟佳,苏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01)
  • [2]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颖.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脑电波的学能评测与训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博舒.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及医院-家庭康复模式干预效果评价[D]. 蒋沐禾.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连续性评估记录和评价(CARE)量表中文版在脑卒中评定中的信度研究[J]. 赵海红,张学敏,张嗣敏,孙爱萍,霍剑菲,冯燕,吴慧楠,毕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0(10)
  • [6]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D]. 王文帅.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2)
  • [7]菏泽市农村老年人衰弱现况及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系[D]. 王冬燕.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陈嘉坤(Chan Ka Kw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抗阻和牵拉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改善的效果研究[D]. 周坤. 苏州大学, 2017(05)
  • [10]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截瘫步行矫形器对下肢康复的影响[J]. 杨勤,唐丹,赵艳玲,朱正坤,颜修盛,胡佛生,徐鸿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31)

标签:;  ;  ;  ;  ;  

功能独立评估与康复医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