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词性变化

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词性变化

一、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词性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娜[1](2019)在《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性,都是一个有着完整系统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固有存在形态也就是这种语言的民族性。本研究以语言接触理论和语言相对论为理论指导,以日本文化厅发布的常用汉字表、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为基本材料,利用专门的统计程序进行整体量化分析,并结合对日语混种词的分析以及个别词汇史的具体研究,最后加以综合、归纳,探讨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语言民族性在两种语言结构互相匹配过程中的体现。汉字词是汉日语言接触研究的关键所在,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给日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带来了影响。论文主体分为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共计四个部分。通过考察中日古代交流的方式和日本文字的产生,辅以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证据,证明了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并且通过汉日核心词的比较,分析了汉日语言接触的深度。语音方面。中古汉语入声韵在日语汉字音中得到了体现;中古汉语的介音、复合韵母、入声、阳声韵的韵尾音等伴随着日语对汉字的借用,带来了日语特殊音节(长音、拗音、促音、拨音)的产生。并且汉语的浊声母汉字和以“1”音开头的汉字的传入,打破了日语ラ行音和浊音不做词头的规则,使原有的语音系统得到了扩充和发展。但是,日语固有的开音节结构、固有词汇音等没有受到影响,这些源于汉字词的语音变化,结果也基本应用于借用到日语里面的具有上述特点的汉字词。词汇方面。基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利用其短单位词汇表,按词类属性讨论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从借用角度来看,词汇方面除了直接借用的汉字词,还有间接借用的汉字词即混种词中的汉字词。在排除掉固有名词和记号等条件下,最终统计出来的日语汉字词占日语词汇量的48%以上,多于国立国语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而且,通过对各词类混种词里面的汉字词与日语词或日语成分结合情况的分析发现,日语所有词类都借用或曾经借用过汉字词,但借用方式各不相同,总体来看,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要以能够实现日语该词类的语法功能为前提,从而对借用的汉字词进行必要的形式上的改造。语法方面。结合个别词汇史的考察,发现汉日语言的接触对日语语法产生的影响仅限于构词法方面。并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历史上日语的汉文训读体现出来的。综合来看,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方面的影响是有限的。最后是结果与分析部分。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既有广度和深度,又具有局限性;既对日语语言民族性造成了冲击,又受到日语语言民族性的制约。所有自然语言都具有描述无限的客观世界与人类经验的潜能,而一种语言只能拥有有限的结构形式。日语中大量汉字词的借用从根本上讲是文化借用,而语言基本结构没有改变,被称为语言内部机制的思维方式也就没有改变。汉日语言接触具有不可重现的历史因素,在这种非自然接触下,两种语言相互协调、形成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的确在日语汉字词方面有明显体现,但是涉及到日语固有结构、或者核心词以及助词和助动词等能体现语法功能的特殊词类方面,日语依然努力坚守着语言接触发生之前的固有样态,依然保留着日语固有的民族性特征。

李楠[2](2019)在《日语拟声拟态词翻译方法浅析——以《银河铁道之夜》汉译为例》文中指出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被称为拟声拟态词的达人。他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由于拟声拟态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种类和词性上无法做到完全对等,造成了翻译的困难。本文以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为研究对象,以周龙梅的中文译本为例,将作品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翻译拟声拟态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佘姗姗[3](2018)在《与“走”相关的拟态词的汉译对等性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文中的拟声拟态词与日语相比,数量少,且不成体系。所以在把日语的拟声拟态词翻译成中文时,如何达到"信,达,雅"的目标就成了一个难题。基于语言学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翻译与原文之间的意义和形式上对等性。结果显示,翻译成ABB、ABAB等形容词对等性比较高。同时也发现了几种不对等的,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翻译。

张春利[4](2018)在《关于日汉翻译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小说《断断续续》为例》文中指出拟声拟态词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突出体现在,日语拟声拟态词广泛出现于日本文学作品中,且其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从表达效果来讲,拟声拟态词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原文信息,使读者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原文的意境。而在具体语境中,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语义、语感常常发生微妙变化,使人难以捉摸。因而,在日汉翻译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传达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信息,是困扰笔者的一大难题。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首先对于翻译素材《断断续续》进行部分翻译,然后,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先行研究做了初步考察,并据此对于翻译实践中的原文及译文进行整理和分类,探讨最佳译法。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五章节。第一章为选题背景及意义。其中,笔者阐述了翻译实践文本的内容、风格、作者的相关情况以及选题意义。第二章为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部分,分为“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及分类”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方法”两小节。第三章为《断断续续》中日语拟声词的汉译。首先,笔者对例句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从语音的角度来探讨日语拟声词的汉译策略,并分为“译为象声词”与“意译”两部分。第四章为《断断续续》中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笔者将日语拟态词分为日语拟态词、日语拟容词以及日语拟情词,并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翻译策略。第五章是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笔者对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并阐述自己的心得以及本次实践报告的不足之处。在小说翻译中,保证小说的文学性是十分重要的。而日语拟声拟态词作为小说文学性的表现形式,其汉译显得尤为重要。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首先要保证其信息的完整性,其次还要保证其文学性,以期生动、形象地再现原文。笔者也是在这一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素材翻译,并探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

贾晓娜[5](2018)在《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文中提出日语音节结构单一,缺少节奏变化,表达委婉含蓄不清晰。拟声拟态词的运用不仅使日语显得形象生动、使语义更透彻且具有感染力,而且达到了表情达意的效果。因此,在日语中拟声拟态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不作为独立的词汇体系且词形种类繁多,词形与意义,语音与语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很多日语学习者在具体运用中很难掌握其语言特征及感情色彩,所以拟声拟态词的学习研究始终是不可避免的难题。“笑”是人类用来表露情感、使用非语言手段进行思想交流的基本动作之一。在日语拟声拟态词中很大一部分词是描写笑声和笑态的。在语言生活中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也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前人关于拟声拟态词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但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研究大多只涉及了形态特征及汉译方法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表达笑声的拟声词”和“表达笑声的拟态词”两个方面探究日语拟声拟态词。首先,通过查阅工具书及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出了与“笑”有关的常用日语拟声拟态词并分析从中古时期到近代时期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这些词语时所产生的不同的表现效果。然后,通过对语料库的例句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图表的形式,论述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形特征和语音特征。根据一般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分类法为原则,对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进行分类,探究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本文从历时的视角出发,纵观从古至今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变化,区分、理解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使用时的语言规律,这对日语学习者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杨雪[6](2018)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及派生用法》文中提出日语拟声拟态词是表现自然界声音、状态或人类行为、动作状态、心理感情的一类词。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存在,一方面使日语富有韵律变化,另一方面日语动词如果有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搭配修饰,可以满足对动作、状态等的准确表达的需要。很多日语拟声拟态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可以表明说话者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充分表达会话者的感情思想,因此,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理解、把握非常有利于日语的语言交流和日语文字信息的传达。日语拟声拟态词本身除了可以作副词使用以外、一部分拟声拟态词还可以直接作名词用于幼儿语。拟声拟态词本身不能作动词使用,而“拟声拟态词+する”形式用法比较常见,此外,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派生能力较强,可以形成派生名词、派生形容动词、派生形容词和派生动词。拟声拟态词的派生动词形式中,拟声拟态词与つく/めく/ける/る结合构成的派生动词比较常见,探讨它们的特征,也是进行拟声拟态词的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试图通过拟声拟态词词性及派生用法的研究,对日语拟声拟态词有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希望对日语非母语学习者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帮助。

佟玲[7](2017)在《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研究——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为基础》文中研究指明以天昭宁编着的《拟音语·拟态语辞典》为基础,对《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收录的日本文学作品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检索,然后参照田守育啓·ローレンス·スコウラップ的统语标准,对检索出的日语原文中的拟态词按统语特征进行分类,同时参照刘月华等的词性分类标准对相应汉语译文的词性进行分类,并将以上的分类结果,经过整理、统计及分析后,总结出文学作品中的日语拟态词汉译后在词性方面体现出的特点。

潘静惠[8](2016)在《日语拟态词后续动词的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日语中很多拟态词在句子中发挥着副词的作用,先行的研究论文在日语拟态词的翻译、语音特征、语法功能以及词性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其后续动词的特征分析较为少见。按照情感、动作、状态、感觉对拟态词进行分类,分析其后续动词的特征是本论文的要旨所在。

杨月枝[9](2015)在《也谈拟声词拟态词及其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拟声拟态词丰富是日语的一大特色,也是重要的日语词汇,但离不开汉语对其产生的影响。恰当地运用这类词汇可使日语大大增色,了解汉语象声词及大量表示状态的形容词的构成,对提升日译汉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从概念、来源、特点、作用等方面入手,通过大量的例证对拟声拟态词进行了较全面阐述。同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与翻译经验,归纳总结了拟声拟态词在日译汉时的翻译规则和技巧,以期能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渠培娥,陈燕生[10](2014)在《试析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形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德国的功能派"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语译文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笔者特别从"意译"的角度归纳出4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分别是:解释说明性的"释译"、借助汉语成语或四字熟语的"借译"、忽略不计的"零译"、借助汉语拼音标注日语象声词的"拼译"。这些汉译形式将为日语学习者及翻译教学提供参考。

二、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词性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词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语言学上对汉日语言接触的研究
        1.2.2 人类学对语言民族性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1.4.1 研究目标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材料与方法
        1.5.1 研究材料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
    2.1 日本列岛的人和语言
        2.1.1 日语的起源假说及谱系分类
        2.1.2 日语的演变源流与日本人群混合历史的关系
    2.2 汉日语言接触类型的判定
        2.2.1 古代中日交流与语言接触
        2.2.2 日本文字的产生
        2.2.3 汉日语言的接触类型
    2.3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和局限性
        2.3.1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
        2.3.2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局限性
    2.4 小结
第3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
    3.1 日语语音结构特点
    3.2 日语汉字音的现状分析
        3.2.1 日本人对日语中汉字的态度
        3.2.2 日本常用汉字音的现状
        3.2.3 日语常用汉字音的分层
    3.3 汉字音与日语音的匹配
        3.3.1 日语对入声汉字音的保留
        3.3.2 日语特殊音节的产生
        3.3.3 日语语音学上“拍”的产生与汉字音的关系
        3.3.4 汉字音带来的同音异义现象
    3.4 小结
第4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
    4.1 日语中汉字词的数量及分布特点
    4.2 各种词类中的汉字词及混种词中的汉字词
        4.2.1 有词尾变化的词类
        4.2.2 无词尾变化的词类
        4.2.3 接辞
        4.2.4 拟声词和拟态词
    4.3 日语词汇的结构特点以及汉字词引发的改变
        4.3.1 日语固有词汇的特点
        4.3.2 汉字词对日语词汇体系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5.1 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的汉文训读
    5.2 汉文训读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5.3 汉文训读带来的具体语言现象的考证
        5.3.1 沿用至今的“ゃむをぇす”
        5.3.2 曾经使用过的“ざるべかちず”
    5.4 其他来自于汉语的语法现象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6.1.1 主要内容
        6.1.2 创新点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文维基百科和日文维基百科的日语核心词对照表
附录二: 日语名词中混种词的具体分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日语拟声拟态词翻译方法浅析——以《银河铁道之夜》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汉日对译分析
    (一) 译为象声词
        1. 单音节象声词 (共3语)
        2. 二音节象声词 (共7语)
        3. 三音节象声词 (共1语)
        4. 四音节象声词 (共8语)
    (二) 译为其他词类
        1. 译成动词 (共13语)
        2. 译成形容词 (共27语)
        3. 译成副词 (共52语)
        4. 译成数量词 (共13语)
        5. 译成四字词语 (共14语)
三、汉日未对译分析
    (一) 漏译 (共10语)
        1. 普通拟态词
        2. 贤治原创拟态词
    (二) 合译 (共5语)
    (三) 意译 (共4语)

(3)与“走”相关的拟态词的汉译对等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拟声拟态词的分类和定义
二、与“走”相关的拟态词
三、与“走”相关的拟态词的中文翻译
    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2. 与“走”相关的拟态词的中文翻译
        (1) 翻译成AABB, ABB等形容词
        (2) 翻译成“一+数量|名词”或“然”形词
        (3) 翻译成成语或惯用语
        (4) 翻译成普通的副词
    3. 问题点
        (1) 相同的拟态词在翻译成中文时有时会翻译成具有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
        (2) 在命令句中, 拟态词普遍会被翻译成一般副词。
        (3) 不翻译拟态词而使用各种动词补足其意思。
        (4) 意訳
四、结论

(4)关于日汉翻译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小说《断断续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 关于《断断续续》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
    2.1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及分类
    2.2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方法
第三章 《断断续续》中日语拟声词的汉译
    3.1 译为象声词
        3.1.1 A型+其他成分
        3.1.2 AA型+其他成分
        3.1.3 ABAB型及AABB型
    3.2 意译
第四章 《断断续续》中日语拟态词的汉译
    4.1 日语拟态词的汉译
    4.2 日语拟容词的汉译
    4.3 日语拟情词的汉译
第五章 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断断续续》原文(节选)
附录二:《断断续续》译文(节选)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5)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先行研究
第2章 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概述
    2.1 与“笑”有关的常用日语拟声拟态词
    2.2 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发展演变
    2.3 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表现对象与表达效果
第3章 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
    3.1 词形特征
    3.2 语音特征
第4章 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
    4.1 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
    4.2 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句法功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及派生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先行研究
第2章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构形特征
    2.1 定义及本论文的研究范畴
    2.2 词形特征
    2.3 词形与语义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及用法
    3.1 副词用法
        3.1.1 样态副词
        3.1.2 结果副词
        3.1.3 程度副词
        3.1.4 频度副词
    3.2 名词用法
    3.3 形容动词用法
    3.4 サ变动词用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派生用法
    4.1 构成派生动词
        4.1.1 拟声拟态词与“つく”结合
        4.1.2 拟声拟态词与“めく”结合
        4.1.3 拟声拟态词与“ける”结合
        4.1.4 拟声拟态词与“る”结合
    4.2 构成其他派生词
        4.2.1 派生名词
        4.2.2 派生形容词
        4.2.3 派生形容动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7)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研究——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行研究
    (一) 翻译理论相关研究
    (二) 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相关研究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三、研究结果
    (一) 副词用法拟态词的汉语译文词性分析
        1. 译成汉语形容词
        2. 译成汉语副词
        3. 汉译时被省略
        4. 译成汉语象声词
        5. 译成汉语动词
        6. 与后续动词合译为汉语动词
    (二) 动词用法拟态词的汉语译文词性分析
        1. 作连体修饰语时译成汉语形容词
        2. 作谓语时译成汉语形容词
        3. 译成汉语动词
    (三) 形容词/形容动词用法拟态词的汉语译文词性分析
    (四) 名词用法拟态词的汉语译文词性分析
四、结语

(8)日语拟态词后续动词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日语中拟态词表达方式
    1.表示情感的拟态词的后续动词特征
    2.表示动作的拟态词的后续动词特征
    3.表示状态的拟态词的后续动词特征
    4. 表示感觉的拟态词的后续动词特征
三、结论

(9)也谈拟声词拟态词及其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拟声词拟态词的概念及其汉语译法
    1.1拟声词的概念及其翻译方法
    1.2拟态词的概念及其翻译方法
        1.2.1拟态词的概念
        1.2.2拟态词的翻译规则及技巧
        1.2.2.1尽量选用汉语中已有的且与之相对应的拟态词来表达
        1.2.2.2尽量选用表示状态的熟语、成语来翻译
        1.2.2.3选择汉语中的生动形象的形容词来翻译
2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几个特点
    2.1拟声词拟态词的意义和声音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2由与外界太过相似的特殊音构成的拟声词在其他词汇中很少出现
    2.3拟态词象征性地采用声音化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状态或身心的感受,是其它类词所不具备的
    2.4拟声词拟态词多由两个双拍或三拍词根重叠构成,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且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3结语

(10)试析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拟声拟态词的先行研究
二、“功能对等”理论和功能派“目的论”的特点
    1.“功能对等”理论
    2. 功能派“目的论”
三、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
    1. 既拟声又拟态
    2. 词性多样
    3. 一词多义
四、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原则的理论依据
    1. 对等原则
    2. 归化原则
五、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模式
    1. 释译模式
    2. 借译模式
    3. 零译模式
    4. 拼译模式
结语

四、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词性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D]. 孙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2]日语拟声拟态词翻译方法浅析——以《银河铁道之夜》汉译为例[J]. 李楠. 现代语文, 2019(01)
  • [3]与“走”相关的拟态词的汉译对等性探究[J]. 佘姗姗.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 [4]关于日汉翻译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小说《断断续续》为例[D]. 张春利. 吉林大学, 2018(01)
  • [5]与“笑”有关的日语拟声拟态词[D]. 贾晓娜.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1)
  • [6]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及派生用法[D]. 杨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1)
  • [7]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研究——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为基础[J]. 佟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8]日语拟态词后续动词的特征研究[J]. 潘静惠.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1)
  • [9]也谈拟声词拟态词及其翻译[J]. 杨月枝.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04)
  • [10]试析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形式[J]. 渠培娥,陈燕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12)

标签:;  ;  ;  ;  ;  

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词性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