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竣工

中韩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竣工

一、中韩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大楼落成(论文文献综述)

陈岚[1](2021)在《冷战后美墨边境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 ——基于非对称理论的视角》文中提出根据沃马克(Brantly Womack)提出的非对称理论,非对称关系是一个描述国家间关系的二元简化结构,该结构由一强一弱两个行为单元组成,强国虽然在国家军事规模、经济资源以及政治动员能力等要素上占压倒性优势,对于与弱国的关系方面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强国很难拥有彻底解决与弱国之间冲突的能力,无法单方面决定双边关系的“每一个具体条款”。同时,弱国虽然没有挑战强国的能力,但是拥有空间表达自己的偏好和立场,与强国形成“承认自主性换取遵从”的非对称关系模式。强国和弱国的结构性错误知觉、非对称关注、偏好和利益差异使得“承认自主性换取遵从”来之不易,非对称合作面临巨大困境,因此要对非对称关系进行恰当管理。美墨关系是典型的非对称关系,即墨西哥遵从美国的权威,对美国的政策要求予以回应,但墨西哥拒绝美国对其进行单边主义施压,与美国合作的前提是美国承认墨西哥的自主性,并给予墨西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公共产品。这种不对称关系得以稳定维系需要有四个条件的支持:一是长期稳定的互信磋商机制;二是美国的自我约束和援助;三是墨西哥国内改革意愿和对美国的适度制约;四是第三方协调。如果美墨两国都可以从自身政策以及互动中达到这四个条件,那么美墨双方可以达到各自利益和目标的平衡,非对称合作关系就可以得以维系。如果不能,则可能陷入战略敌对或者墨西哥被美国支配。本文对美墨边境非传统安全合作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具体来说,以水资源治理、非法移民治理以及打击毒品合作为三个案例,深入剖析了以上四个条件在美墨非对称合作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在边境水资源治理中,美墨建立了稳定的制度化的磋商和决策机制。美国力争将水资源问题去政治化,并协调边境各州的利益,自我约束较为有效。此外,美国还对墨西哥进行了基于墨西哥需求的有限援助。墨西哥则严格遵守《水条约》,并大力加强环境执法,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对美国形成有效制约。最后,北美环境合作委员会对美墨边境水流域环境可能出现的冲突提供了调解和裁决的途径。因此,边境水资源治理是成功的案例。在边境禁毒问题上,美国单边行动与美墨磋商机制交错进行,“梅里达倡议”成为美国情报活动的保护伞,导致美墨无法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美国虽为墨西哥提供禁毒援助,但墨西哥并没有如何使用援助资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同时,从墨西哥内部看,墨西哥也无法在短期内根除腐败行为和贫困等导致贩毒现象屡禁不止的结构性问题,面对美国对墨西哥主权的干涉,墨政府无法有效制约美国的干涉。美国为了降低敏感度,委托加拿大在北美区域合作的框架下对墨西哥提供技术援助。墨西哥则致力于在联合国的框架内,积极推动国际毒品管制制度向更全面和平衡的方向演进。虽然国际毒品管制制度的灵活化为美墨开展更平衡的禁毒合作提供了协商的新空间,但鉴于目前墨西哥对美国禁毒设备和情报的依赖,美国依然在美墨禁毒合作中占主导地位。在边境非法移民治理的案例中,美墨高层磋商机制同样是不稳定、不连贯的,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墨高层均缺乏针对非法移民问题的对话意愿。美国在移民问题上偏好单边行动,缺乏自我约束,对墨西哥的援助设置了“执法优先”的条件,对中美洲非法移民的援助更是附加诸多条件。墨西哥在非法移民问题中,通过与美国开展执法合作,拦截中美洲非法移民,并对美国非法移民改革进行游说和宣传,希望展现良好形象,影响美国非法移民立法改革,但从目前来看,尚未对美国非法移民政策辩论产生积极影响。在多边机制协调方面,美国捐资给国际移民组织和联合国难民署,协助管理被美国遣返的墨西哥非法移民,但拒绝接受《促进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约》的约束。国际移民治理机制本身面临诸多缺陷,墨西哥无法通过国际移民治理机制来影响美国的移民政策。因此,在美墨边境非法移民管理合作过程中,墨西哥的利益没有得到恰当体现,呈现出墨西哥被美国支配的局面。本研究得出结论,美墨长期、稳定的互信磋商机制、美国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援助、墨西哥国内改革意愿和约束美国的策略和能力是维持美墨非对称关系稳定性的三个核心条件。在冲突无法在双边层面和解时,第三方协调是维持美墨不对称关系不走向敌对的有效补充路径。第三方协调在技术和操作领域可以纾解不对称关系的固有张力。然而,在涉及到规范性的原则问题,第三方协调的有效性取决于国际规范的完善性以及美国是否愿意受到国际规范的约束。

曹晶林[2](2020)在《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职教先行。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从根源阻断贫困因子的代际传递,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造血式”扶贫。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办学导向,更贴近社会生产实践,成本低,收效快,与贫困人群“早就业早脱贫”的利益诉求有着更高的契合度。因此,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扶贫已成为我国决胜扶贫攻坚阶段的重要抓手。然而,现阶段职业教育扶贫的效率偏低,效能也没有被完全释放。本研究在调研了解职业教育扶贫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及限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效率效能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本研究在前期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问等实证调研方式,总结概括了现阶段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中主要存在着扶贫认同感弱、扶贫能力不足、扶贫效能制约、脱贫需求错位等突出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针对性、通达性、全面性,同时降低能耗、保证质效,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率;另一方面,如果不加辨别的在职教扶贫过程中滥用信息技术,也有可能适得其反,降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能。本研究认为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优化:剖析数据信息特征,拓展识贫空间;创新多元教学范式,接轨治贫需求;优化信息共享平台,创新减贫设计;夯实互联网络协作,重构带贫机制;线上线下泛在培训,实现全面脱贫;完善成本分担机制,保障教育公平。全文分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理论和现实应用意义,并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提出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界定了“精准扶贫”、“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信息化”等核心概念的内涵,阐述和辨析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实证调研的过程与结果,分析职业教育扶贫的现状及问题;第四章分析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及限度;第五章提出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优化策略;第六章总结全文。

金哲昊[3](2020)在《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所在西安市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也逐步受到重视。本篇论文的选题也正是来自于笔者跟随导师组织的教学团队对西安市历史建筑进行的普查与调研工作,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作为其中一个较为特殊、较受关注的类型,就这样走进了笔者的视野。“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56项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工程,最终实施的150项工程中有17项落户西安市,这个数字在全国的城市里排在首位,催生了西安各行业工人队伍的蓬勃发展。为满足职工队伍的思想教育、技术交流以及文体娱乐的需求,市总工会于1958年在市区范围内工厂、企业、单位等职工集中的地区统一部署了八个市属工人俱乐部,在建成至今的60年里,它们历经了初期的热火朝天、后期的日渐式微之后,如今的经营已普遍举步维艰。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初八个工人俱乐部的其中三座已经拆除了原有的建筑,剩余五座的主要的活动场地也或出租或闲置,被废弃在城市和历史的角落,布满灰尘,不复往日的辉煌。本篇论文以现存的五个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为研究对象,以其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为研究内容,首先通过文献查找、收集,了解工人文化宫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的建筑空间功能与社会职能,以及它最急需保护的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再通过对这些工人文化宫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的梳理,以及对现状详实的调研与记录,作为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相关研究的基础;最后结合相关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经验,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使其重获新生的适应性再利用的方式。笔者希望本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对于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的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提供一些物质层面的指导,更希望为全国范围内更多的工人文化宫未来的再利用提供参考价值,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吴秋虹[4](2020)在《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发布报告《城市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The rise of innovation district:A new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merica),阐述了城市区域中创新活动空间聚集,并分析了其成因、资源要素特征、典型类型和建设经验。根据报告,“城市创新区”指聚集领先的“锚机构”、企业集群以及初创企业、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地理区域,同时这个区域空间紧凑、交通便利、通信网络顺畅,并提供办公楼宇、商业公寓、居民住宅、零售中心等配套设施。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我国面临传统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挑战,“城市创新区”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界广泛讨论。科技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广州市国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不可置否,但是随着经济驱动要素的转变,传统科技园区逐渐暴露出时代局限下的阶段性问题。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多数分布在城市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心城区,盘活既有科技园区存量空间,发挥中心城区资源优势,是提升广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竞争力、实现科技园区跨越式发展的突破点,对正在进行中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对城市创新区理念的研究有利于广州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推动科技园区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城市创新区概念,结合广州的创新发展阶段,以传统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采用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调研相结合展开阐述,探讨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创新区理念下,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提升策略。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框架。城市创新区指重点关注以吸引、培育和留住创新人群、企业集群、孵化设施等创新主体为目的,营造创新环境为手段而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城市空间整体;本文重点关注传统科技园区,部分章节涉及创新型科技园区,但不作深入探讨。第二章是城市创新区的研究现状及概念阐述,重点介绍了城市创新区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演变历程及发展现状、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梳理国内外文献总结巴塞罗那、波士顿、悉尼等国际实践案例建设城市创新区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从主体实施要素和氛围营造要素两大方面进行公共空间要素框架构建。第四章是广州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调研。基于对广州科技园区发展概况的分析,归类为城区植入更新型、城区既有更新型、园区转型提升型三大类型科技园区,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调研,从城市创新区的视角分析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提出城市创新区导向下,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与优化提升策略。梳理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通达性、开放性和网络性三大原则,从主体实施要素和氛围营造要素两方面总结整体性优化策略,分别对三大类型科技园区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展望,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与主要创新点,并反思本文的不足点,提出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薄宏涛[5](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提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石娜娜[6](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黄磊[7](2018)在《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针对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所展开的研究。在近些年我国城市快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历史工业空间也经历着微观空间转型与文化转变,文章针对建筑学以往在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中过度以物质空间变化为中心、以主体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及对空间变化规律性特征认识不足的弊端,通过借鉴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空间生产-形态演化”的分析工具,选取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这一“单位制”影响下的类型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在中国当代城市语境下空间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实践主体、价值偏好、主体互动关系、生产模式等进行研究,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考察,并结合实证案例对我国当前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主要再生模式进行了分类,解析其在整体定位、空间组织、功能置换、建筑形式语言、城市关系等多方面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进而通过对形态演化与城市影响的关联性分析,透析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向文化空间转变这一现象。首先,第一章与第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其中第一章交代了选题的依据,将研究对象的内涵与边界进行框定,并在对其进行整体性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既有研究方法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了文章研究目标与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在第二章中则对城市空间研究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系统梳理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的方法进行结合,并针对历史工业空间特性进行方法适调,构建了适用于历史工业空间研究的“空间生产-形态演化”的分析框架。其次在第三章与第四章中,文章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基础。其中第三章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溯,在分析其历史脉络和历史性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历史性的空间特征。在第四章中则对其在当今城市发展语境中演变的成因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其中通过借鉴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分别对社会系统结构性因素与实践能动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将其与历史工业空间的“空间价值”进行关联,进而将社会、个体因素与历史工业空间的物质形态特征进行了关联。其后,第五章与第六章展开了实证研究。其中第五章运用拟定的分析框架对不同空间生产模式下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不同路径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文中以空间生产的不同模式作为研究主线,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选取之后,将其归于不同的社会过程、社会关系、价值演替、空间互动所影响的生产模式之中加以分析,横向比较其在整体定位与布局、空间肌理、功能组成、建筑形式等多方面演变的共性与差异,进而分类总结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不同路径及其特征。而第六章则对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城市性影响进行进一步总结,分别对形态演化的公共性特征与环境意向元素进行了归纳,而这一部分也是对物质空间形态反作用于城市与个人的研究补足。随后,第七章试图从理念层面将空间生产与形态演化进行融合,提出以动态、行为视角理解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文中将其定义为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在文化生产机制下的空间响应:这种空间响应一方面呈现于微观的、内在的空间要素之中,使得实体建成环境、活动、环境意向具有了新的文化意涵;而另一方面则呈现于宏观的、外部的、与之相关联的城市空间之中,这其中包括的资本生产方式的转变、政策法规治理方式的转变、生活秩序与社会网络的改变等。最后,第八章是空间生产理论运用于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研究的总结,分别从历史工业空间再生产的成因与过程、形态演化的不同模式与特征、空间文化转型的本质与效应三个方面归纳本文的基本成果,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行讨论。

郑天[8](2017)在《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者陈嬿如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的研究直接促发了本研究开展,作为社会动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研究成果,她对三大传播战役的分析具有重大价值。50周年案例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国内80年代末社会一度局部动荡,国外又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大事。如何妥善弥合革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想主义和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之间的鸿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学者立足于这样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扎根理论对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她发现这次传播战役和以往的社会动员在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重新解读了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不断呈现出新发展和新问题,中国作为巨大的社会试验场具备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环境中,日本政坛不断右倾化且在2015年9月19日凌晨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其一系列旨在谋求正常化大国、军事大国的举动引发外界关注;日本社会也逐渐右倾化,除去国内政坛不断美化侵略史观、主张正常化大国和军事大国路线等右倾化行为的影响和渲染之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一些外部事件也引发了日本社会不安全感加剧,因此日本社会本身的国民心态逐渐发生变化;美日同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遭遇9· 11恐怖袭击后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反恐战争,美日关系在这一阶段由原有的美主日从逐渐走向美日同盟,这对亚太局势安全也构成威胁。国内环境也出现了巨大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在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虽然中国顺利度过了金融危机,GDP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民生。各方利益矛盾在这个时期凸显,各种冲突也借由互联网变得极易成为舆论热点,这更加大了社会风险与执政难度。媒介技术在这二十多年突飞猛进,媒介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易引发思维变革,而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避免信息霸权主义的负面影响也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执政党的合法执政地位。而本研究以对社会动员和国家发展的文献梳理为理论依托,基于个案研究法,参考了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并借鉴了学者陈嬿如的研究框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案例当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开展分析。试图发现本次案例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与以往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发展传播学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样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第二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三章按照重大时间节点对整个70周年案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梳理,按照唤醒记忆——激活记忆——升华记忆——延续记忆的传播链条对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传播活动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传媒在整个案例当中烘托了“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这一主题,凸显了“东方主战场”和“中流砥柱”两个概念,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发掘出了传播活动对集体记忆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这实际上对整个传播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将70周年案例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进行了详细对比,从传播活动的目标、过程、机制、特点与功能等角度分析了变与不变。笔者发现70周年案例与过去相比在传播目标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精神目标或实际目标。多元化的目标更加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符合了受众的期待,也更加符合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策略的传播特点。传播的过程也不再依靠某一个官方机构、某一领导人或者官方媒体的发声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而是依靠长时段浸润式传播,有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这样既做到了自然而然地传播,营造了氛围,又不失重点地打造了媒介事件,赋予其重大意义。这很好地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塑造,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传播的机制从灌输式传播转向了以塑造认同为主的方式,这种变化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在国内外环境与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之下发生的转变,也意味着不同组织机构的配合更加紧密,宣传工作更加精巧。本次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制作了大量专题栏目和相关板块,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一批重量级栏目、板块,以立体丰富的长时段报道吸引受众,电视媒体在胜利日当天的特别节目中打造了万众瞩目的媒介事件。新媒体能够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报道,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其中传统媒体的网站依托其母体,做到了内容为王。商业媒体网站则依托自身特色,发挥专长,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笔者还从发展传播学的终极目标入手分析了本次传播战役的变化,“发展”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这一概念也可以在执政党的各种表述当中得到印证。本次传播战役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运用和解读,较好地向受众传达了十四年抗战的知识。这不仅使受众在长时段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完成了对受众精神层面的指引。传播战役不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还是执政党努力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执政合法地位的一次尝试。本研究对70周年案例进行长时期跟踪分析,从海量资料中提取传播活动的相关信息,捕捉到了新时期传播战役的变与不变。依据个案研究的方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进行研究,研究者自身不能对资料进行过分阐释,一切都要依据资料说话,唯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这也是对发展传播学中社会动员与国家发展研究的一个继承与补充。

朱颂[9](2015)在《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财产权是一项古老、传统的权利,在当前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的现代社会,土地财产权的实现与社会多元价值的冲突成为现代法律制度亟待解决的矛盾。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制度深化改革的第一要务。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初始构造起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产权制度,存在产权内容模糊、权利边界不清、权利流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历史变迁,阐释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路径、机制、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章对国内外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进行了历史考察,阐述了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立的意义。域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与演变,以不同时期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发展特点为主线,结合特定时期社会制度变革,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与农民土地财产权演变的相互作用关系。现代西方民主法制社会逐渐孕育了独立、排他、权利内容充实的农民土地财产权。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农民土地制度的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农民在土地上义务多于权利,劳役、税收成为农民土地的沉重负担,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芽毫无生存土壤;近现代农民土地权利虽渐渐得到立法认可,但因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农民土地权利终未得到真正实施;建国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经历了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公社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个阶段。第二章诠释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产权理论是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是研究产权的两种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在于,公有制下土地产权权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得进行适当的调整。西方经济学界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独立性、完整性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基础。这两种分析范式均肯定了产权的激励作用,提高产权效率的前提需要清晰的产权界线——此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改革方向。财产权平等理念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平等的内涵包括财产权起点平等、交换平等、结果平等。财产权行使理论包括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与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要求农民土地财产权得到法律承认与保障、并当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救济或补偿。财产权适度限制体现在物权法定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限制、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等。第三章对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分析评价。成都模式以城乡统筹为基础,确权赋能。重庆模式注重创新,指标交易独具特色。广东模式较早进行三权分置,大力倡导土地股权改革。浙江模式由下而上,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这些模式的共性特点在于农民土地财产权趋向企业制经营主体、政府主导作用凸显、农民土地财产权明晰化。各地实践模式存在主要问题在于改革常违背农民权益保障的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存在冲突、部分地区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各地实践改革下应充分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建构完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第四章系统梳理我国现行法框架下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解析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障碍及原因,最后提出我国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破解的路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为主要内容,具有私权属性、家庭权属性与社会保障属性。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残缺、效率低下、公平缺失。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要充实权利内容,回归处分权,提高提高权利利用效率,明晰权利主体地位。第五章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在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完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基于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现状,提出均衡政府、集体、农民三方利益,以及重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我国各地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存在产权交易种类混乱、交易缺乏统一规范等缺陷,应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注重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市场。

张露[10](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二、中韩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大楼落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韩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大楼落成(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后美墨边境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 ——基于非对称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三、研究假设和案例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五、论文的结构和框架
第一章 理论框架:非对称理论与非对称合作
    第一节 国际关系中的非对称性
        一、非对称关系的定义
        二、非对称合作的困境
    第二节 管理非对称关系的条件
        一、构建互信磋商机制
        二、强国自我约束和对弱国的援助
        三、弱国国内改革意愿和对强国的适度约束
        四、第三方协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墨边境非传统安全合作困境
    第一节 美墨边境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
        一、跨界水资源短缺与污染
        二、跨国毒品贩运与有组织犯罪
        三、非法移民越境
    第二节 美墨边境非传统安全合作的错误知觉和利益分歧
        一、不对称关注和结构性错误知觉
        二、合作利益分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墨边境水资源治理合作
    第一节 美墨对边境水资源的合作意愿与困境
        一、共同利益
        二、利益分歧
    第二节 管理美墨边境水资源合作的条件
        一、稳定的互信磋商机制
        二、美国水资源治理去政治化和对墨技术援助
        三、墨西哥边境水资源治理意愿与对美国的制度约束
        四、北美环境合作委员会的协调
    第三节 美墨边境水资源治理合作中的利益平衡
        一、美国合作利益的全面实现
        二、墨西哥合作利益的全面实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墨边境禁毒合作
    第一节 美墨边境禁毒合作的意愿和困境
        一、共同利益
        二、利益分歧
    第二节 管理美墨边境禁毒合作的条件
        一、互信磋商机制与单边行动交错进行
        二、美国低效的非法武器管制和对墨西哥的禁毒援助
        三、墨西哥禁毒政策的强化和对美国的有限约束
        四、区域和国际多边毒品管制机制的协调
    第三节 美墨边境禁毒合作的利益平衡
        一、美国合作利益的部分实现
        二、美墨禁毒合作对墨西哥的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墨边境非法移民管理合作
    第一节 美墨非法移民问题合作的意愿和困境
        一、共同利益
        二、利益分歧
    第二节 管理美墨边境非法移民合作的条件
        一、不稳定的移民磋商机制和不具约束力的移民区域会议
        二、美国移民立法改革和对墨西哥有条件的援助
        三、墨西哥非法移民管控意愿与对美国移民改革的影响
        四、国际多边移民治理机制的协调
    第三节 美墨边境非法移民管理合作中的利益平衡
        一、美国合作利益的部分实现
        二、美墨边境非法移民管理合作对墨西哥的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总结
    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2)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保障
        1.1.2 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有效途径
        1.1.3 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精准扶贫
        2.1.2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2.1.3 信息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公平理论
        2.2.2 权利扶贫理论
        2.2.3 数字治理理论
第3章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3.1 调查设计及调查过程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查设计
        3.1.4 调查实施
    3.2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3.2.1 职业教育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
        3.2.2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
        3.2.3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
    3.3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职业教育吸引力低,扶贫认同感弱
        3.3.2 软硬基础条件滞后,扶贫能力不足
        3.3.3 教师教学因循守旧,扶贫效能制约
        3.3.4 人才培养同质单一,脱贫需求错位
第4章 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及限度
    4.1 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分析
        4.1.1 信息化提高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针对性
        4.1.2 信息化确保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通达性
        4.1.3 信息化贯通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全面性
        4.1.4 信息化降低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能耗性
        4.1.5 信息化保证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质效性
    4.2 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限度分析
        4.2.1 信息化需求加大职教扶贫的成本投入
        4.2.2 信息化滥用异化职教扶贫的人文向度
        4.2.3 信息化植入偏移职教扶贫的关注焦点
        4.2.4 信息化失衡掘深职教扶贫的数字鸿沟
第5章 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优化
    5.1 剖析数据信息特征,拓展识贫空间
    5.2 创新多元教学范式,接轨治贫需求
    5.3 优化信息共享平台,创新减贫设计
    5.4 夯实互联网络协作,重构带贫机制
    5.5 线上线下泛在培训,实现全面脱贫
    5.6 完善成本分担机制,保障教育公平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大纲
    附录3: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的研究
        1.3.2 对工人文化宫的研究
        1.3.3 对适应性再利用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目标
        1.4.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2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建设背景研究
    2.1 序言
    2.2 工人俱乐部、工人文化宫的诞生
        2.2.1 社会背景
        2.2.2 建筑背景
    2.3 西安市总工会的成立及其下属工人俱乐部建设
        2.3.1 社会背景
        2.3.2 规划与选址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形基础信息
    3.1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概况:
        3.1.1 1958-1983:百花齐放,热火朝天
        3.1.2 1984-2000:改革开放,保障消失;面对挑战,日渐式微
        3.1.3 2000年以后:风雨飘摇,七零八落
    3.2 详细建筑信息发展历程与演变
        3.2.1 城区工人文化宫
        3.2.2 环城西路工人文化宫
        3.2.3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
        3.2.4 纺织城工人文化宫
        3.2.5 土门工人文化宫
        3.2.6 小寨工人文化宫(已拆除原建筑)
        3.2.7 胡家庙工人文化宫(已拆除原建筑)
        3.2.8 韩森寨工人俱乐部(已不存)
    3.3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基础信息研究:
        3.3.1 建筑特征
        3.3.2 改扩建历史
    3.4 建筑的保存现状
        3.4.1 保存良好:环西、边家村
        3.4.2 保存一般:纺织城
        3.4.3 保存较差:土门、城区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的相关分析
    4.1 工人文化宫面临的主要困境
        4.1.1 时代与社会:
        4.1.2 管理与体制:
        4.1.3 建筑物质环境
    4.2 工人文化宫建筑空间的意义表征
        4.2.1 政治象征意义:工人主体地位
        4.2.2 经济意义:市场经济与资本破坏
        4.2.3 社会意义:从在家到失家
    4.3 西安市工人文化宫的保护价值
        4.3.1 物质空间层面
        4.3.2 精神空间层面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的保护措施
    5.1 工人文化宫建筑保护的原则
        5.1.1 保护措施应分级分类
    5.2 工人文化宫建筑的保护措施
        5.2.1 工人文化宫的外部修缮
        5.2.2 工人文化宫的内部修缮
        5.2.3 工人文化宫的结构改造
    5.3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方式
    6.1 建筑遗产视角下的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
        6.1.1 建筑遗产再利用在国内外法规文件中的发展以及相关理念与方法
        6.1.2 建筑遗产视角下的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原则
    6.2 公共文化体系下的工人文化宫发展趋势
        6.2.1 新时代下对工人文化宫的要求:保持公益职能,回归主责主业
        6.2.2 新时代下工人文化宫发展趋势:新址新建
        6.2.3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发展之路探讨
    6.3 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相关措施
        6.3.1 功能:延续与置换
        6.3.2 立面:修复与重构
        6.3.3 空间:改建与扩建
        6.3.4 设备更新
    6.4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方式
        6.4.1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
        6.4.2 环城西路工人文化宫
        6.4.3 城区工人文化宫
        6.4.4 土门工人文化宫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城区工人文化宫平面图
附录2:环城西路工人文化宫平面图
附录3: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平面图
附录4:关于修建工人俱乐部的情况报告(节选)
致谢

(4)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经济的兴起,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园区升级需求
        1.1.2 广州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城市背景下,科技园区转型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需求
        1.1.3 创新产业向城市转移促使城市创新区的形成
        1.1.4 公共空间承担城市创新区的新公共利益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丰富我国城市创新发展方面的既有理论探索
        1.2.2 实践意义:为我国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提供借鉴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创新相关概念
        1.3.2 城市创新区
        1.3.3 传统科技园区
        1.3.4 城市创新区与创意产业园、传统科技园区的比较
        1.3.5 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创新区的研究现状及概念阐述
    2.1 研究现状及动态
        2.1.1 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2.1.2 城市创新区的相关研究
        2.1.3 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城市创新区的演变及发展现状
        2.2.1 城市创新区的演变
        2.2.2 国外城市创新区发展现状
        2.2.3 国内城市创新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2.3 城市创新区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
        2.3.1 城市创新区的构成要素
        2.3.2 城市创新区的类型划分
    2.4 城市创新区的国际实践案例
        2.4.1 巴塞罗那22@创新区
        2.4.2 波士顿海港创新区
        2.4.3 悉尼麦考瑞公园创新区
        2.4.4 经验及启示
第3章 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公共空间的要素框架构建
    3.1 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公共空间的要素框架
    3.2 主体实施要素
        3.2.1 区位、城市/区域特征
        3.2.2 公共空间组织
        3.2.3 硬质空间要素
        3.2.4 景观及环境设施
    3.3 氛围营造要素
        3.3.1 商业业态及网点分布
        3.3.2 事件活动
        3.3.3 空间维护与安全
第4章 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调研
    4.1 广州科技园区发展概况
        4.1.1 发展演变历程
        4.1.2 广州科技园区的分布
        4.1.3 广州科技园区的类型
        4.1.4 小结
    4.2 调研对象选取及概况
        4.2.1 调研对象选取
        4.2.2 城区植入更新型--天河软件园科韵片区
        4.2.3 城区既有更新型--黄花岗科技园片区
        4.2.4 园区转型提升型--广州科学城核心片区
    4.3 主体实施要素分析
        4.3.1 区位背景
        4.3.2 空间布局
        4.3.3 交通组织
        4.3.4 硬质空间要素
        4.3.5 绿化及景观设施
    4.4 氛围营造要素分析
        4.4.1 商业业态及网点分布
        4.4.2 事件活动
        4.4.3 空间维护及慢行环境
    4.5 小结
第5章 城市创新区导向下的广州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优化提升策略
    5.1 广州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主体实施要素的借鉴与不足
        5.1.1 空间区位是影响公共空间组织的重要因素
        5.1.2 片区缺乏公共空间之间的通达关系
        5.1.3 忽略尺度适宜、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
    5.2 广州科技园区公共空间氛围营造要素的借鉴与不足
        5.2.1 孵化设施对公共空间的开放度有待提高
        5.2.2 商业服务网点丰富度与产业空间发展程度不匹配
        5.2.3 触媒活动门槛高,带动作用不足
    5.3 城市创新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5.3.1 通达性原则:公共空间与城市功能区的互联互通
        5.3.2 开放性原则:公共空间使创新变得可见和开放
        5.3.3 网络性原则:依托公共空间构建弱联系网络
    5.4 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的整体性优化策略
        5.4.1 精准定向的主体实施策略
        5.4.2 知识流动的氛围营造策略
    5.5 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的针对性优化策略
        5.5.1 增强城区植入更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联动性
        5.5.2 提升城区既有更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开放度
        5.5.3 改善园区转型提升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尺度感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6)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来源
        1.2.1 垄断优势论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2.3 内部化理论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2.5 价值链理论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难点和不足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走出去”战略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3.2.1 国美进军香港
        3.2.2 苏宁的国际化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选择
        3.4.2 模型设计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5.1 “走出去”战略
        5.1.1 “走出去”的内涵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5.1.3 “走出去”的概况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6.1 跨境电子商务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6.1.2 跨境网络零售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6.6.4 改进物流效率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1 “一带一路”倡议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8.2.1 中亚五国
        8.2.2 东南亚十一国
        8.2.3 南亚八国
        8.2.4 独联体七国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辨析与界定
        1.2.1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及相关概念
        1.2.2 形态演化
        1.2.3 城市社会学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常规路径下的研究困境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4.1 揭示形态演化的历史基础与成因机制
        1.4.2 解析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性模式
        1.4.3 空间文化转型的本质解析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2.1 视角切入:聚焦机制与过程的城市社会学视角
        2.1.1 西方古典社会学的空间分析
        2.1.2 空间生产理论
        2.1.3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空间理论:强调资本的作用与结构的力量
        2.1.4 后现代主义学派的空间理论:强调解构、行动以及文化的作用
    2.2 视角深化: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考察
        2.2.1 空间生产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基础
        2.2.2“空间生产”理论之于既有形态研究的运用
        2.2.3 理论研究对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启示
    2.3 分析方法的建构
第3章 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早期特征
    3.1 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的发展脉络
        3.1.1 近代工业:机器文明传入与新建筑类型本土化发展
        3.1.2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有计划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基础奠定
        3.1.3“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快速与混沌的工业建筑建设
        3.1.4“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生产停滞与工业分布的地区格局调整
        3.1.5 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时期
        3.1.6 小结
    3.2 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静态特征
        3.2.1 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
        3.2.2 选址与城市时空分布
        3.2.3 土地权属:“行政划拨”主导下的土地利用形式
        3.2.4 空间组织:“单位制”独立地块影响下的空间组织
        3.2.5 建筑形态特征
第4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成因机制解析
    4.1 作为结构性因素的都市语境变迁与价值演替
        4.1.1 工业外迁与土地价值
        4.1.2 产业升级与建筑再利用价值
        4.1.3 消费文化与历史符号价值
    4.2 空间实践的能动者:主体角色分化与价值选择
        4.2.1 工业企业:“单位制”遗留与角色分化
        4.2.2 城市政府:体制转型与角色转换
        4.2.3 开发企业:迅速增长与类型化
        4.2.4 社会公众:生产与消费的双重身份
    4.3 主体互动关系的再观察: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与演化路径
        4.3.1 能动者的互动关系(亦即生产关系)围绕着价值构成所生成
        4.3.2 互动关系决定空间生产的主导路径
        4.3.3 驱动合力引导不同的空间生产模式
第5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生产与形态演进
    5.1 城市事件营销模式
        5.1.1 模式概述:城市政府推动工业旧区后发发展的时间策略
        5.1.2 案例选取
        5.1.3 特征分析
        5.1.4 研究价值:形态演化的临时性功能与公共参与
    5.2 文化设施供给模式
        5.2.1 模式概述:政府力主导下宏观开发的“以点带面”策略
        5.2.2 案例选取:
        5.2.3 特征分析
        5.2.4 研究价值:形态演化的外部性及其引导下的城市再生
    5.3 创意产业导入模式
        5.3.1 模式概述:市场力推动创意资源集聚及其与历史环境的都市融合
        5.3.2 案例选取
        5.3.3 特征分析
        5.3.4 研究价值:历史工业空间动态发展适应新型生产需求
    5.4 商业符号嫁接模式
        5.4.1 模式概述:差异性消费引导下的风貌型消费空间“同质异构”
        5.4.2 案例选取
        5.4.3 特征分析
        5.4.4 研究价值:基于消费目标的历史工业空间“体验式”转化
    5.5 居住生产并生模式
        5.5.1 模式概述:居住空间生产的模式演进与文化嫁衣
        5.5.2 案例选取
        5.5.3 特征分析
        5.5.4 研究价值:历史工业空间更新外部效应的微观运用
    5.6 创意人群自发实践模式
        5.6.1 模式概述:日常创意实践与偶发性集结
        5.6.2 案例选取
        5.6.3 特征分析
        5.6.4 国际案例横向比较:纽约SOHO区与激浪屋合作社(FluxhouseCooperatives)
        5.6.5 研究价值: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历史工业空间转变
第6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空间特征与城市性影响
    6.1 形态演化的公共性特征
        6.1.1 邻接特征
        6.1.2 开放特征
        6.1.3 混合特征
        6.1.4 规模特征
        6.1.5 密度特征
    6.2 形态演化的环境意象特征
        6.2.1 路径与序列组织
        6.2.2 组团与主题单元
        6.2.3 场所与尺度连续
        6.2.4 界面与动态原真
        6.2.5 标志物与空间导向
第7章“文化时差”与再造的力量——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
    7.1 历史工业空间再生的“文化时差”
        7.1.1 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微观空间转型
        7.1.2 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以动态行为的视角对城市文化空间进行再定义
    7.2 历史工业空间“文化转型”的要素组成
        7.2.1 城市文化空间的三要素
        7.2.2 实体环境——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基础要素
        7.2.3 文化活动——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活力要素
        7.2.4 文化意向——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魅力要素
    7.3 文化再造,城市空间对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响应
        7.3.1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作为潜在的文化资源
        7.3.2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演化与城市经济空间重组
        7.3.3 文化再造,城市历史工业空间演化的社会行为影响
    7.4 历史工业空间文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结语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国际环境
        1.1.2 国内环境
        1.1.3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2.1 发展传播学的诞生与引入
        2.1.1 关注人的现代化——受众研究
        2.1.2 大量实证主义着作促使发展传播学发展
        2.1.3 传媒与农村发展成为热点
    2.2 社会动员与中国社会
        2.2.1 群众运动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2.2.2 传播战役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2.3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关怀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意义
        2.5.1 学术意义
        2.5.2 现实意义
第三章 传播过程分析
    3.1 唤醒记忆(清明节前后开始,以欧洲战场胜利日为小高潮)
        3.1.1 前期铺垫
        3.1.2 小高潮——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3.1.3 小结
    3.2 激活记忆(围绕七七事变全面开展传播活动)
        3.2.1 民族记忆的全面激活
        3.2.2 小结
    3.3 升华记忆(从8·15日本投降日到9·3胜利日)
        3.3.1 各方准备形成期待感
        3.3.2 从实时转场到中国的阅兵时间
        3.3.3 胜利日的不朽化
        3.3.4 小结
    3.4 延续记忆
    小结
第四章 传播功能分析
    4.1 解读历史
        4.1.1 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
        4.1.2 东方主战场与中流砥柱
    4.2 重塑集体记忆
        4.2.1 征集与召唤记忆
        4.2.2 展示与收藏记忆
        4.2.3 追寻与重访记忆
        4.2.4 绘制与雕刻记忆
        4.2.5 创作与呈现记忆
        4.2.6 测试与巩固记忆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多元化的传播目标
    5.2 立体丰富的传播过程
    5.3 以塑造认同为主的传播机制
    5.4 因媒而异的传播特点
    5.5 传播战役与国家发展
        5.5.1 大众传播与民族凝聚力
        5.5.2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四、基本概念厘清
        (一) 农民
        (二) 土地
        (三) 财产权
        (四)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一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之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孕育
        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农民权利
        二、土地权利的兴起与农民权利
        三、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二节 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
        一、日耳曼法制的瓦解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二、中世纪英国土地保有制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三、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三节 近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一、近代英国圈地运动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二、近代美国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三、《法国民法典》颁布与物权概念的兴起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四、近代西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四节 现代西方国家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路径之解析
        一、土地财产权界线清晰与市场流转导向的紧密结合
        二、政府注重农业调控手段的运用与实现
        三、土地发展权等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第五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我国古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状况考察
        二、我国近现代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概述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考察
第二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基础理论
    第一节 产权权能理论
        一、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界产权权能理论
        三、产权权能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二节 产权效率理论
        一、马克思产权效率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产权效率理论
        三、产权效率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三节 财产权平等理论
        一、财产权平等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
        二、财产权平等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三、财产权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四、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三维平等理论
    第四节 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
        一、财产权自由行使之价值
        二、财产权自由行使之理论学说
        三、农民土地财产权自由行使之要素
    第五节 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
        一、财产权适度限制之价值
        二、财产权适度限制之理论学说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适度限制
第三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模式
    第一节 成都模式
        一、“双放弃换三保障”模式
        二、“两股一改”模式
        三、“土地银行”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二节 重庆模式
        一、“地票”模式
        二、“股田制公司”模式
        三、模式特点
    第三节 广东模式
        一、股份合作制模式
        二、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模式
        三、“两化一流转”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四节 浙江模式
        一、“两分两换”模式
        二、规模化转包模式
        三、土地信托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五节 实践中具体问题分析
        一、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间的冲突与选择
        三、部分地区农民参与程度低
第四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障碍与破解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
        一、我国现有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种类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权能解析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表征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功能性弱化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差异性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身份性色彩浓厚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效率低下
    第三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原因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归属不明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缺失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客体差异性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取得规范缺失
        五、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退出困难
    第四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破解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方式创新
        二、充实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内容:未来利益
        三、回归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处分权:流转利益
        四、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用效率:利用利益
        五、明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地位:归属利益
第五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权的现实状况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下农村土地登记的新调适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登记效力须统一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辐射力的强化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一、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础理论
        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
        三、我国集体土地增值收益与农村土地征收的关系
        四、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第三节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分析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及基本规范
        三、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主体作用发挥
        四、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土地产权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10)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中韩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大楼落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美墨边境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 ——基于非对称理论的视角[D]. 陈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
  • [2]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D]. 曹晶林.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3]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D]. 金哲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D]. 吴秋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6]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7]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 黄磊. 湖南大学, 2018(06)
  • [8]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D]. 郑天. 厦门大学, 2017(01)
  • [9]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D]. 朱颂. 南京大学, 2015(10)
  • [10]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中韩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竣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