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牧区羊群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

高原牧区羊群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

一、高原牧区绵羊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安冬·萨娜[2](2020)在《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文中认为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体现着游牧民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模式和生态智慧,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裕固族游牧文化根植于祁连山生态系统,祁连山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样得益于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生态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分析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生态知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裕固族游牧文化带来的影响,讨论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对建立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合理运行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本研究调查的田野点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是裕固族在东部地区的主要聚居地。笔者以世居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牧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生态人类学知识和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口述史等方法,对裕固族游牧环境、游牧模式及草原利用、生态价值观进行总结,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进行思考。本文第一章主要描述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其游牧环境,在描述游牧环境变迁过程中逐步提出问题,对当前牧区生态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背景做出阐释。第二章描述裕固族的游牧模式和草原利用状况,整理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动、植物知识,分析传统游牧经济中的生态保护方式和生态价值。第三章从物质、精神生活两方面对裕固族的生态观念进行分析,肯定裕固族生态价值观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第四章分析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和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具有促进祁连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存在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彼此嵌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袁亚丽[3](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认为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焦帅帅[4](2019)在《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时期,整个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时期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到民国时期的政府为主,民众被动参与再到集体化时期的政府主导,民众积极参与这一复杂发展过程。众所周知,传统社会发展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从而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畜牧业发展上,亦是如此,并呈现出一家一户一头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民国时期,随着中国民众的衣食住行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阎锡山政府开始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实行“六政三事”,建立模范畜牧场,颁布有关牲畜管理的法令制度和税收政策;在教育方面,创办畜牧农业学校,注重畜牧人才的培养;在改良方面,引进西方的优良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然而,在这一具体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培养畜牧人才还是畜牧改良方面,都是“自上而下”推行的,主要是依靠强大的行政权力支持发挥作用,多停留在宣传或示范层面,各项政策并没有真正的传达于民众,影响于民众。即政府与民众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信息交流机制和信息监督机制,政府与民间的呈现着一种单向化的关系。集体化时期,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既注重发挥政府行政力量的作用,也注重发挥民众、模范、饲养员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在关注畜牧政策变化的同时,更多关注牲畜发展背后“人”的变化。即饲养员群体构成变化、社会活动、政府如何塑造的问题,试图将牲畜的命运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直白一点的讲,民国时期山西畜牧的发展更多重视“牲畜”的变化,而集体化时代的畜牧业更多注重与牲畜相关的“人”作用,实现“由物及人”的变化。因此,通过研究饲养员的群体特征、车把式地位的变化及将牲畜作为一种话语权等方面的内容,刻画出模范饲养员爱畜如子,一心为集体的形象及车把式对于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谁掌握赶马车的鞭子,谁就掌握整个公社发展的命脉,掌握了整个公社发展的走向。从侧面反映出牲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言之,国家是非常重视牲畜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的牲畜是非常幸福的。更进一步的讲,就是集体化时期的人和牲畜都是非常幸福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原因,主要归功于集体化时代畜牧发展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助关系。所以,本研究以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地区的畜牧业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史的角度,通过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更多地去考察观念、制度、政策、人为因素等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影响。初步探讨畜牧业背后政府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即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呈现着一种由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到国家与社会的单向化再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化的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民国至集体化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国家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如何实现国家与民众的互动提出思考。

刘汉成[5](2018)在《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正确区分小黑麦和黑麦,并探索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小黑麦和黑麦高产栽培技术,本论文从根系、茎秆、叶片、花序和种子结构特征等方面对小黑麦和黑麦进行了甄别,并研究了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时期对小黑麦和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得到结果如下:1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根系的鲜重(0.74±0.13 g)、干重(0.47±0.10 g)、冠层干重(6.32±1.67 g)极显着大于黑麦,根系总长度(722.08±152.78 cm)、表面积(52.76±11.76 cm2)和根尖数(2556.20±560.75)极显着小于黑麦(P<0.01);根系入土深度极显着小于黑麦,二者的根体积无显着差异。从二者根系结构特征来看,小黑麦和黑麦均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宜在青藏高原推广种植。2从茎秆形态和化学组分而言,小黑麦株高(103.20 cm)小于黑麦(134.50 cm),且每一节间长度均小于黑麦,整个植株的重心较低;小黑麦节间较粗壮,基部第2节间的粗度(3.67±0.49 mm)、秆壁厚度(0.72±0.12 mm)、叶鞘包被长度与节间长度之比(80.39±8.06%)和叶鞘重与节间重之比(22.83±2.55%)等指标均小于黑麦,说明小黑麦较黑麦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小黑麦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是黑麦的23倍,CP含量、NDF含量、ADF含量、灰分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小于黑麦(P<0.05),说明小黑麦茎秆虽然粗蛋白含量较低,但适口性较好,家畜更喜食。3小黑麦和黑麦的叶片数量无显着差异,小黑麦为46片,黑麦均为5片。但小黑麦叶面积(20.34±4.96 cm2)和叶片厚度(317.50±34.98μm)均显着大于黑麦(P<0.05),因此,小黑麦植株中叶片所占比重较大,粗蛋白含量也较高,饲草的适口性好。4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特征差异显着。小黑麦的花序明显大于黑麦,但小穗数(21.35个)显着低于黑麦(30.20个);小黑麦的小花数变化较大,平均为3朵小花,黑麦较稳定,有2朵小花。从小花结构来看,小黑麦花序中部小穗的护颖长度和宽度显着大于黑麦(P<0.05),小花的外稃宽度、高度和芒的长度极显着大于黑麦(P<0.01),而外稃和内稃的长度都小于黑麦。小黑麦的穗粒数(52.50±1.80粒)显着低于黑麦(58.50±2.50粒)(P<0.05),但其穗粒重(2.08±0.04g)、粒重(0.04±0.00 g)和籽粒宽(3.04±0.32 mm)均极显着高于黑麦(P<0.01),每个花序的籽粒不仅体积大,而且质量较重,其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之间Pearson相关性表明,小黑麦种子长与花序宽度、花序基部小穗数目显着正相关(P<0.05),种子宽度与花序长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穗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于花序中部小穗的下位护颖和上位护颖宽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黑麦种子长度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内稃长显着正相关(P<0.05),而穗粒数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外稃高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5小黑麦种子的长度和高度与黑麦无显着差异,但其宽度(3.03±0.32 mm)极显着大于黑麦(2.53±0.20 mm)(P<0.01),因此千粒重(38.82±0.63 g)极显着大于黑麦种子(30.89±0.18 g)(P<0.01);小黑麦种子的果毛较长、较浓密,腹沟较深,胚乳腔较大,种子皱缩程度大于黑麦,种子表面具纵条纹状不规则纹饰,而黑麦种子表面纹饰为纵条状-网状。6本试验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尝试秋季播种小黑麦并取得成功。秋播小黑麦翌年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草产量显着大于春播小黑麦(P<0.05)。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秋播和春播小黑麦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小黑麦的氮肥施用量为240360 kg N/hm2、播种密度为8431101万基本苗/hm2时,草产量最高、营养评价值最高。7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期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蜡熟期刈割时,鲜、干草产量均最高,孕穗期刈割时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随着刈割期推迟,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断升高。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小黑麦和黑麦蜡熟期刈割时综合评价值最高,乳熟期次之。但如果考虑小黑麦和黑麦的饲草品质,开花期则为最佳刈割期;如果考虑经济效益,宜在乳熟期刈割;如果考虑相对饲喂价值,则可在抽穗期刈割。8本试验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本试验得出的小黑麦和黑麦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进行了验证,与结果较吻合。结果表明,小黑麦播种密度为300.75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2.43 kg/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13.80 t/hm2),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11%和79.71%,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76%和31.88%。黑麦的播种密度为300.0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4.79kg N/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67%和79.64%,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9.51%和31.86%。

李福厚,王召锋,侯扶江,程云湘[6](2016)在《藏绵羊燕麦青干草冷季补饲特征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冷季牧草不足及营养品质下降是制约藏绵羊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提高高寒牧区草地及藏绵羊的生产力势在必行。作者查阅了藏绵羊冷季燕麦青干草补饲方面的文献,综述了藏绵羊冷季补饲的迫切性、燕麦青干草生产研究现状、燕麦青干草补饲对藏绵羊消化性能、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并针对今后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料在饲喂价值、补饲机制及冷季补饲技术的普及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对燕麦青干草在藏绵羊补饲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藏绵羊生产中冷季补饲技术提供参考。

唐剑,刘晓鹰,陈祥碧[7](2016)在《青藏高原藏族牧区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阿坝州若尔盖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原畜牧业已成为青藏高原藏族牧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特色支柱产业,阿坝州若尔盖县对于深入研究青藏高原藏族牧区畜牧业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若尔盖县畜牧业面临着草畜失衡、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市场发育不全、产业化经营推进缓慢等诸多困难,必须立足于"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市场培育、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以及草原畜牧业功能拓展等途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高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孙红梅[8](2015)在《牦牛低甲烷排放日粮筛选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天然草场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针对全年草地营养供给极不均衡和放牧牦牛全年营养需要稳定之间的矛盾,为保障高寒牧区牦牛安全越冬,亟需进行科学合理补饲,以期解决越冬出现的掉膘死亡等问题。在实现牦牛冷季安全越冬的同时,降低牦牛甲烷排放又是实现高寒牧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从牦牛日粮营养角度出发,设计了不同精粗比(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不同能量水平精料(低能量L、中能量M、高能量H,代谢能分别为8.63 MJ/kg、11.15 MJ/kg、13.58MJ/kg)的日粮,采用体外产气技术、SF6示踪技术和宏基因组16S r DNA测序技术,对饲料组合效应、牦牛瘤胃甲烷产量、瘤胃发酵情况以及牦牛体增重和瘤胃微生物进行分析,以期筛选适宜的牦牛低甲烷排放日粮,揭示其内在机制,为实现高寒牧区冷季牦牛安全越冬及低碳高效饲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精粗比70:30时,日粮干物质消化率较高(62.25%),瘤胃内环境适宜,甲烷产量最低。采食中能量组(70:30M)日粮时,牦牛瘤胃甲烷生成最少。高能量精料使瘤胃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下降。Methanobrevibacter是牦牛瘤胃中主要的产甲烷菌属,在70:30H组数量最少,70:30L组最多;而70:30M组Prevotella最多,能提高饲料降解率,牦牛日增重最多(523.61g/kg·d),因此,70:30M组牦牛单位日增重的甲烷产量(125.24 g/kg·d BWG)最低。综上所述,70:30M日粮为牦牛较佳低甲烷排放日粮。

丛英利[9](2014)在《新疆天山北坡中段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生产经营模式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一直是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特色的基础产业。自古以来,靠天养畜、四季游牧是牧民传统的、主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牧民定居工程,则从根本上改变了牧民的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种形式的家庭牧场由此应运而生。但作为草地畜牧业的新型生产单元,仍处于初级阶段或刚具雏形,大部分家庭牧场科技利用率较低,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够科学,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研究以典型草原分布区一天山北部中段昌吉市阿什里乡为研究区域,对家庭牧场资源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家庭牧场资源优化经营模式,为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内容为:1.不同的经营模式对草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下其草地植被优劣状况表现依次为:暖季放牧+冷季全舍饲>暖季放牧+冷季放牧+补饲>传统四季放牧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经营模式下,草地围笼内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分别比笼外提高31.94%、27.08%、16.76%、40.03%。表明天然草原围栏在草原保护和改良、提高草地生产力、加强放牧管理,以及实现草地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不同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水分及N、P、K元素的影响,本结果表明: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不同经营模式下的草地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也相对升高,但含水量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草地的土壤容重有增加的趋势,但从围栏内外的对比来看,研究区的经营模式不同对土壤容重还没有构成威胁。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放牧对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有直接的影响,总体来讲,暖季放牧+冷季全舍饲生产经营模式优于暖季放牧+冷季放牧+补饲,而传统的四季放牧模式对草地的影响最大,随放牧强度的增大研究区草地各项理化指标有向劣态发展的趋势,加剧了草地土壤的恶化现象。3.研究区牧草营养成分的季节性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秋季牧场牧草蛋白质、粗脂肪等高于春季牧场(P<0.01);消化能、代谢能变化趋势相同,而秋季极显着高于春季(P<0.01);春季牧场牧草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都高于秋季,但差异不显着(P>0.05)。对春、秋季放牧细毛羊的牧草干物质消化率、日均代谢采食量进行测定,秋季极显着高于春季(P<0.01)。结果表明,研究区家庭牧场秋季草地营养高于春季草地营养,可适当通过补饲的方式调整延长秋季放牧时问,使研究区的季节草场使用趋于合理化。4.不同经营模式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在冷季不同经营模式下,体重越冬损失有极显着差异,依次为:全舍饲组母羊<补饲组母羊<纯放牧组母羊(P<0.01);繁殖成活率、毛产量、毛长度和净毛率有极显着差异:全舍饲组母羊>补饲组母羊>纯放牧组母羊(P<0.01),羔羊初生重和生长发育有显着差异:全舍饲组母羊>补饲组母羊>纯放牧组母羊(P<0.05)。从牧户直接经济效益中的纯收入来看,依次为:补饲组母羊>全舍饲组母羊>纯放牧组母羊,全舍饲组母羊低于补饲组母羊主要原因为全舍饲组母羊饲养成本较高,如果舍饲条件下在羊品种的选择上选择多羔多胎的羊品种,而且改变补饲时间和产羔时间冷季全舍饲饲养方式的优越性会得到更好的体现,牧户直接经济效益会更好。5.从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经济收入的影响分析得出:研究区牧户尚未达到农牧结合的水平,种植业水平较低,饲草料产量不理想。天然打草场收获的牧草不能满足冷季舍饲与补饲需求,研究区要加大高标准饲草料地的建设。从整体调查分析情况及对比结果看,冷季全舍饲经营模式和冷季放牧+补饲经营模式的畜牧业生产性支出较传统放牧经营模式要多,经济收入也相对高。研究区冷季全舍饲经营模式的饲草料投入比冷季放牧+补饲经营模式增加48.36%,收入却降低8.56%。结果显示,冷季放牧+补饲经营模式的人均收入均高于冷季全舍饲经营模式和传统四季纯放牧经营模式。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了新疆天山北坡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生产经营模式,即:实施暖季放牧-冷季全舍饲或暖季放牧-冷季放牧+补饲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对草原的管理,调整和科学利用季节牧场,将现在的草地生产方式改为高、中山带夏季放牧,扩大夏季牧场的可利用面积;中、低山带春秋两季利用,并延长了秋季草场利用时间,由现在利用时间52天延长到75天;缩短春、夏草场的放牧时间,春场由现在的67天,缩短到56天,夏场由现在的122天,缩短到82天;冬场采用冬季舍饲或者补饲的生产方式,由现在利用时间124天,延长到152天。由此,使研究区一年四季天然草地资源的得以充分利用。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以草定畜,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并在围栏区实行补播改良等措施;整合各项资金,加大牧区家庭牧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畜种、畜群结构,让年末家畜存栏中母畜的占有比例从目前的65%上升到85%,在舍饲条件下在羊品种的选择上选择多羔多胎品种,把补饲的时间由当地的1月-4月调整为12月~3月,母畜配种时间提前,使之产冬羔,时间为2月份;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发挥资源优势、优化配置、技术集成,从而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在家庭牧场应用集成技术体系,建立管理模型,探索不同放牧管理对牧草和牲畜以及经济的影响,选出最佳的家庭牧场管理方式,促进本区域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改变。从而以点带面,示范和推广有机的相结合,使以家庭牧场为生产经营单元的牧区草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新疆新牧区建设和边疆巩固稳定。

李春梅[10](2014)在《基于资源优化下的草原牧区家庭牧场经济效益分析》文中认为家庭牧场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基本生产单元,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能既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又保证牧民增收成为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借助农业部公益行业项目的支撑,主要从建立家庭牧场草畜能量平衡、优化管理预测、可持续经营和家畜精准淘汰模型进行研究。通过资源优化改变家庭牧场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比如引进优良品种与本地家畜进行杂交、增加畜群和个体家畜补饲量、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及人工授精技术。本文以我国八大不同草原类型牧区为例,并把家庭牧场分为实验户和对照户,实验户按照资源优化后的模式生产经营,对照户则还是按照传统方式生产经营。对比两组家庭牧场资源优化一年后的收入-成本、卖出家畜结构、卖出家畜的增长增重等变动情况,计算得知资源优化后的项目户家庭生产性净收入和单位家畜的净收入都高于对照户,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通过CD函数研究表明资本投入、母畜数量及资源优化对家庭牧场的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来增加家庭牧场的经济效益。

二、高原牧区绵羊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牧区绵羊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2)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沿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一章 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游牧环境
    第一节 裕固族民族形成过程略述
    第二节 游牧环境变迁史
        一、游牧—轮牧—定居
        二、当前牧区生态状况
第二章 裕固族的游牧模式与草原利用
    第一节 四季转场
    第二节 生产生活中的动、植物知识
        一、畜群结构
        二、草种与害兽
    第三节 辅助性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交换
        一、狩猎习俗中的生态智慧
        二、采集活动中的生态智慧
        三、交换以保护生态
第三章 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第一节 游牧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一、衣食住行中的生态观念
        二、传统习俗中的生态观念
    第二节 精神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一、宗教观中的生态观念
        二、生命观中的神山圣湖系统
        三、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观念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的裕固族游牧文化
    第一节 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
        一、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
        二、游牧文化知识的适应与传承
        三、文化制衡下游牧文化知识的价值体现
    第二节 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
        一、国家公园建设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二、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面临的发展处境
结语 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四、资料的运用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第六章 农村市场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论文的主要框架
第一章 因地制宜: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及条件
    一、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一)民国之前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二)民初山西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二、山西畜牧业发展条件
        (一)山西畜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山西畜牧业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畜牧:山西畜牧的空间分布格局
    一、山西的畜牧种类
        (一)使用与役用
        (二)食用与毛用
    二、主要畜牧品种的地域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策、教育与改良:民国时期的山西畜牧业
    一、民国山西畜牧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一)阎锡山与六政三事
        (二)民国山西牲畜管理的法令制度
        (三)税收政策
    二、民国山西畜牧教育的发展及影响
        (一)学有所用:畜牧教育思想的提出
        (二)创办农学校,培养畜牧人才
        (三)认识与反思
    三、民国山西畜牧引进及改良
        (一)马的引进与改良
        (二)牛的引进与改良
        (三)猪的引进与改良
    四、畜牧改良的典范—美利奴羊入山西
        (一)六政三事:美利奴羊的引进
        (二)政府主导:美利奴羊的推广
        (三)水土不服:美利奴羊的引进与改良过程
        (四)亡羊补牢:寻求土办法弥补损失
        (五)认识与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范、话语与牲畜: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的新变化
    一、牲畜与话语:作为政治话语的牲畜
        (一)举足轻重:中央文件报道中的牲畜
        (二)由物及人:新闻报纸报道中的牲畜
        (三)利益博弈:影视小说报道中的牲畜
    二、牲畜与模范:山西地区畜牧模范研究
        (一)畜牧模范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畜牧模范的群体特征
        (三)畜牧模范群体的社会活动
        (四)畜牧模范群体的社会影响
        (五)认识与反思
    本章小结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特征研究
        2.2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2.3 小黑麦育种栽培研究现状
        2.4 小黑麦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3 研究目标
    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特征比较
    第一节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根系深度和质量比较
        2.2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长度比较
        2.3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总表面积比较
        2.4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体积比较
        2.5 小黑麦和黑麦根尖数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电镜扫描观察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形态学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结构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显微结构特征
        2.4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基部第2节间化学成分
        3 讨论
        3.1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3.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4 结论
        4.1 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4.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第三节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外部形态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表皮结构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表皮亚显微结构特征
        2.4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解剖结构特征
        2.5 小黑麦和黑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节 小黑麦与黑麦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相关性分析
        2.3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品系花序结构比较
        3 讨论
        3.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差异明显
        3.2 小黑麦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
        3.3 小黑麦和黑麦品系的代表性
        4 结论
    第五节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形态指标测定
        1.5 电镜扫描观察
        1.6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与黑麦种子外部形态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胚乳腔及胚大小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微观结构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小黑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下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2.2 生长速率
        2.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草产量影响
        2.4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营养价值影响
        2.5 小黑麦在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下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3.2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草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刈割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物候期测定
        2.2 小黑麦和黑麦生长速率
        2.3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刈割时期的草产量分析
        2.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营养价值分析
        2.5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不同刈割时期的株高效应
        3.2 不同刈割时期的枝条数效应
        3.3 不同刈割时期鲜干比效应
        3.4 不同刈割时期草产量效应
        3.5 不同刈割时期营养品质效应
        3.6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综合评价
    4 结论
第五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响应面设计下小黑麦试验结果
        2.2 响应面设计下黑麦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播种密度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3.3 生育天数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差异显着
        1.1 小黑麦与黑麦根系结构差异
        1.2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
        1.3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差异
        1.4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差异
        1.5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差异
        2 播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生产性能的影响
        3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佳刈割期研究
        4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响应面优化筛选
    第二节 创新点
        1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小黑麦秋季播种技术研究
        2 小黑麦和黑麦的甄别
        3 响应面法确定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播种量、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研究
    第三节 不足之处
        1 播种期研究不足
        2 免耕播种模式尚不能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推广
        3 跨专业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7)青藏高原藏族牧区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阿坝州若尔盖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以政策支持为主导,促进产业规模化扩张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结构升级为支撑,推动产业质量有序提升
二、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草畜失衡,环境压力大
    (二)畜牧业装备落后,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三)市场发育不全,产业化经营推进缓慢
三、全面科学规划,制定系统发展战略
    (一)品牌促牧战略
    (二)科技兴牧战略
    (三)产业强牧战略
四、推进青藏高原藏族牧区畜牧业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优化畜种畜群结构
    (二)优化推广放牧系统,健全并推进健康养殖体制
    (三)促进产业有效拓展,培育完善市场结构
    (四)健全草原保护监测体系,建设现代畜牧业投入保障体系
    (五)拓展科技服务渠道,提高畜牧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8)牦牛低甲烷排放日粮筛选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温室效应
        1.1.2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情况
        1.1.3 青海地区牦牛概况
    1.2 瘤胃甲烷的产生
        1.2.1 反刍动物瘤胃中甲烷的产生机理
        1.2.2 产甲烷菌简介
        1.2.3 反刍动物瘤胃中甲烷产生的过程
    1.3 调控瘤胃甲烷生成的措施
        1.3.1 饲养方式
        1.3.2 饲草料加工程处理度
        1.3.3 采食量
        1.3.4 环境温度
        1.3.5 饲喂次数和次序
        1.3.6 日粮类型
        1.3.7 精料比例
        1.3.8 家畜的数量及生产水平
    1.4 饲料中不同营养素对甲烷产量的影响及调控
        1.4.1 碳水化合物类型
        1.4.2 脂质和蛋白质
        1.4.3 饲料添加剂
        1.4.4 外源有机酸
        1.4.5 卤族化合物
        1.4.6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1.4.7 离子载体
        1.4.8 驱除原虫
        1.4.9 其他
    1.5 监测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的技术
    1.6 本研究方法及内容
        1.6.1 本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精粗比对体外发酵情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2.1.2 试验动物及管理
        2.1.3 试验日粮
        2.1.5 体外产气技术
        2.1.6 测定指标及数据处理
        2.1.7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精粗比对48h累积产气量的影响
        2.2.2 不同精粗比对组合效应的影响
        2.2.3 不同精粗比对Gompertz模型参数的影响
        2.2.4 不同精粗比对DMD的影响
        2.2.5 不同精粗比对发酵液pH值的影响
        2.2.6 不同精粗比对发酵液NH_3-N浓度的影响
        2.2.7 不同精粗比对发酵液VFA浓度的影响
        2.2.8 不同精粗比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精粗比对体外累积产气量的影响
        2.3.2 不同精粗比对体外发酵pH的影响
        2.3.3 不同精粗比对体外发酵NH_3-N浓度的影响
        2.3.4 不同精粗比对体外发酵VFA的影响
        2.3.5 不同精粗比对体外发酵DMD的影响
        2.3.6 不同精粗比对组合效应和Gompertz模型参数的影响
        2.3.7 不同精粗比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SF_6示踪技术原理
        3.1.2 SF_6示踪法的装置材料
        3.1.3 SF_6渗透管的制作
        3.1.4 SF_6渗透速率测定
        3.1.5 SF_6渗透管的投喂
        3.1.6 牦牛瘤胃液取样方法
        3.1.7 试验地点及日粮
        3.1.8 试验动物及管理
        3.1.9 试验步骤
        3.1.10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11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液pH值的影响
        3.2.2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NH_3-N浓度的影响
        3.2.3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中MCP浓度的影响
        3.2.4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原虫数量的影响
        3.2.5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中VFA浓度的影响
        3.2.6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体增重的影响
        3.2.7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甲烷产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液pH和VFA浓度的影响
        3.3.2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液NH_3-N及 MCP浓度的影响
        3.3.3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原虫数量的影响
        3.3.4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增重的影响
        3.3.5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甲烷产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及管理
        4.1.2 样品采集和贮存
        4.1.3 试验分析过程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细菌和古菌Alpha多样性分析的影响
        4.2.2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细菌和古菌Beta多样性分析的影响
        4.2.3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细菌的影响
        4.2.4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古菌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能量日粮对瘤胃细菌和古菌多样性的影响
        4.3.2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细菌菌属数量的影响
        4.3.3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古菌菌属数量的影响
        4.3.4 不同能量日粮对牦牛瘤胃产甲烷菌属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新疆天山北坡中段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生产经营模式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及研究结构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家庭牧场的发展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国内研究概况
        2.3.2 家庭牧场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2.3.3 家庭牧场放牧对草地土壤影响
        2.3.4 家庭牧场放牧对草地植物营养动态影响
        2.3.5 家庭牧场放牧对家畜影响
        2.3.6 家庭牧场生产模式研究
        2.3.7 草畜管理模型模拟进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2 研究区草地资源概况
    3.3 研究区草畜平衡状况及草场利用状况
    3.4 研究区畜群结构状况
    3.5 研究区人员素质教育状况
    3.6 研究区生产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第四章 家庭牧场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测定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分析
        4.2.1 研究区围笼内外天然草地植物群落高度的变化
        4.2.2 研究区围笼内外天然草地植被盖度的变化
        4.2.3 研究区围笼内外天然草地植物群落密度的变化
        4.2.4 围栏笼内外天然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家庭牧场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水分及N、P、K等元素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土壤含水量测定
        5.1.3 土壤容重测定
        5.1.4 土壤营养成分测定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研究区围笼内外天然草地土壤含量水的变化
        5.2.2 研究区围笼内外天然草地土壤容重的变化
        5.2.3 不同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全氮和速效氮的影响
        5.2.4 不同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影响
        5.2.5 不同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影响
        5.2.6 不同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3.2 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牧区家庭牧场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家畜生产的影响
    6.1 家庭牧场春秋牧场家畜采食量及牧草消化率的研究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6.1.3 结果分析
        6.1.4 讨论
        6.1.5 小结
    6.2 家庭牧场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2.3 讨论
        6.2.4 小结
    6.3 家庭牧场冷季不同补饲和产羔时间对生产效益的影响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3 讨论
        6.3.4 结论
    6.4 家庭牧场不同经营模式中家畜精确管理模型研究
        6.4.1 材料与方法
        6.4.2 结果分析
        6.4.3 讨论
        6.4.4 小结
第七章 家庭牧场不同生产经营模式对畜牧经济收入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测定方法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牧区家庭牧场的资源优化生产经营模式
    8.1 优化牧区家庭牧场资源生产经营模式
        8.1.1 天然草地的利用
        8.1.2 家畜的生产
        8.1.3 基础设施建设
        8.1.4 人员的科技培训
        8.1.5 生产组织方式
        8.1.6 草原保护
        8.1.7 建立草畜管理模拟模型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论文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资源优化下的草原牧区家庭牧场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方法
        1.3.2 实地调研方法
        1.3.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整体设计
        1.4.3 技术路线图
    1.5 数据来源及范围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家庭牧场
        1.6.2 草畜平衡
        1.6.3 资源优化
        1.6.4 CD生产函数
    1.7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7.1 文章中可能的创新点
        1.7.2 研究中的不足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模型研究综述
        2.1.2 家庭牧场管理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家庭牧场的经营现状研究
        2.2.2 家庭牧场资源优化研究
        2.2.3 家庭牧场经济效益研究
        2.2.4 CD生产函数研究综述
3 八大草原牧区基本概况
    3.1 东北牧区
    3.2 草甸草原牧区
    3.3 典型草原牧区
    3.4 荒漠草原牧区
    3.5 半农半牧区
    3.6 青藏高原草原区牧区
    3.7 新疆牧区
    3.8 青藏高原草甸区牧区
    3.9 小结
4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现状描述
    4.1 牧户家庭基本信息
        4.1.1 牧户户主受教育程度
        4.1.2 牧户民族构成
        4.1.3 牧户家庭人口及劳动力情况
    4.2 牧户草地承包及棚圈建设使用情况
    4.3 牧户饲养的主要品种
    4.4 牲畜存栏数和出栏数
    4.5 母畜平均繁殖率
    4.6 羔羊的增重情况
    4.7 仔畜出栏前的平均饲养天数
5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5.1 家庭牧场生产性收入对比分析
        5.1.1 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
        5.1.2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的生产性收入
        5.1.3 小结
    5.2 家庭牧场生产性支出对比分析
        5.2.1 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
        5.2.2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的生产性支出
        5.2.3 小结
    5.3 家庭牧场生产性净收入对比分析
        5.3.1 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
        5.3.2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的生产性净收入
        5.3.3 小结
6 基于CD生产函数研究家庭牧场生产要素的弹性
    6.1 设定CD生产函数模型
    6.2 数据来源及变量介绍
    6.3 回归分析
    6.4 测算结果
7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放牧加合理的舍饲管理模式
        7.1.2 畜种和畜群结构的优化
        7.1.3 生产性收入结构的变化
        7.1.4 经营方式的作用
    7.2 对策建议
        7.2.1 优化畜种及畜群结构
        7.2.2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7.2.3 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及应用范围
        7.2.4 加强项目的宣传和对牧民的培训力度
        7.2.5 建立专业合作社
    7.3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高原牧区绵羊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D]. 安冬·萨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3]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民国至集体化时代山西畜牧业与乡村社会研究(1917-1976)[D]. 焦帅帅. 山西大学, 2019(02)
  • [5]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刘汉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6]藏绵羊燕麦青干草冷季补饲特征研究进展[J]. 李福厚,王召锋,侯扶江,程云湘. 中国畜牧兽医, 2016(09)
  • [7]青藏高原藏族牧区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阿坝州若尔盖县为例[J]. 唐剑,刘晓鹰,陈祥碧. 经济界, 2016(03)
  • [8]牦牛低甲烷排放日粮筛选及其机制研究[D]. 孙红梅. 青海大学, 2015
  • [9]新疆天山北坡中段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生产经营模式的分析研究[D]. 丛英利. 兰州大学, 2014(03)
  • [10]基于资源优化下的草原牧区家庭牧场经济效益分析[D]. 李春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高原牧区羊群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