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渡轮的目的

写渡轮的目的

一、《渡船》的写作目的(论文文献综述)

黎艳英[1](2021)在《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提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教学成为新的语文教学板块,学界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呈现研究热的现象。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价值研究和教学策略研究,少有学者尝试将经典读书法运用于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并以此探究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本文依据新课标“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开展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指导学生使用“朱子读书法”完成“整本书阅读”,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依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当前高中生存在整本书阅读素养不高、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及缺乏读写结合等问题;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意识不强、不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不重视阅读素养的培养及缺少系统的教学策略。针对当前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基于“朱子读书法”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开展多种学习活动等教学策略,并以此策略实施《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提出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期望本研究能为解决当下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论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及朱子读书法应用于语文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论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朱子读书法”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及分析“朱子读书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结合的可行性,“格式塔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两者结合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两者结合的现实价值。第二部分为“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依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当前高中生存在整本书阅读素养不高、欠缺有效的阅读方法及缺乏读写结合等问题,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意识不强、不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不重视阅读素养的培养及缺少系统的教学策略。第三部分为“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针对当前高中生“整本书阅读”及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基于“朱子读书法”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基于朱子读书法传授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基于“循序渐进”之法安排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基于朱子读书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多种学习活动等教学策略。第四部分为“朱子读书法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边城》为例”,将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应用于《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解读《边城》,明确《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完成《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实施《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附录六),基于“朱子读书法”的《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方法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及阅读素养。第五部分为“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教师在实施基于“朱子读书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应成为阅读的先行者,深刻理解读书法的内涵,善于使用读书法阅读,提升文学素养;应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实施跨媒介阅读及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提升基于“朱子读书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结语部分梳理和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

李慧[2](2021)在《《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边城》是沈从文表达“美”和“爱”的文学理想的代表之作,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这部伟大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直至上八十年代国内外“沈从文热”影响下,《边城》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作用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如今《边城》一直被编选入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之中,它所表现出来的“美的教育”“爱的教育”“人性教育”“文学教育”等教育思想也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兴起,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必须基于对小说文本的深刻认知,这个认知体现在两个方向上的研究,一是对文本阐释及阐释史了解与研究,二是对小说文本教学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运用阐释学理论,梳理《边城》的阐释史,得出有助于《边城》教学的启示,从中摸索出《边城》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围绕着上述目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与研究:第一部分梳理、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的名家对《边城》的评论与阐释。这部分从《边城》的创作背景、主题、人物、情节出发,综合各家的评述,了解在历时语境中《边城》所呈现的多元的文学理想和价值,还原一个历史的、立体的、真实的“边城形象”。第二部分是各家《边城》教学的一个具体化的论述,主要从教材、教参和教案这三个方向上去研究《边城》教学实践与现状,选取了人教版、苏教版、部编版三种版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尽量在掌握了《边城》教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边城》的教学进行一个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同时,将这些教学内容与名家的阐释作比较,希望借阐释史作基点,找到阐释史与教学的切合点,借此来拓宽教学视野与思路。第三部分是结合《边城》的阐释史和教学研究,提出《边城》教学的新思路。首先,比对《边城》阐释史与教学史,分析两者互补性内容及其依据,思考如何将《边城》阐释史的合理化内容引入教学实践;其次,根据《边城》所体现的“爱与美”的教育思想,将读、看、编、写、演这五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用《边城》阐释史丰富内容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希望在拓宽现下阅读教学方式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

曾苇[3](2020)在《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涉及客运船舶的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发生,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对水上客运船舶的安全监管一直是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管重点;而水上客运船舶的种类繁多,运营模式众多,航运公司能力和水平、运营船舶安全状况各不相同,船员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对海事部门实施安全监管提出了挑战。水上客运船舶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承担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等需求,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城市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来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公共政策、财政税收、安全监督等方面都对水上客运船舶实施监管。公交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和手段,可成为政府政策选择的目标,也是提升水上客运船舶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安全管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国内外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的现状和经验,以及国内外开展相关研究的文献现状,通过调研、资料收集等整理分析了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包括水上巴士、渡口渡船等公交化管理的现状,总结了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公共服务的理论和理念,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出发,从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优化政府政策制定、实施,促进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的角度,对如何改善广东水上客运船舶中较为典型的渡口渡船、水上巴士运营和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1)研究政府在促进水上客运船舶安全管理方面采取的政策选择,来解决目前渡口渡船、水上巴士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影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公共管理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建议:可将水网地区渡口渡船纳入城市公交化管理,并提出了初步制度设计和必要保障措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引导广州等地水上巴士科学发展,包括规划评估修订、加大财政补贴、淘汰老旧船舶、改善公交和旅游功能等。(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安全管理的建议。包括:根据水网地区特点制定和完善不同水域航行规则、分类建立完善渡运公司及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更好公共服务帮助船员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加强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和安全管理规律研究、健全水上客运安全管理和应急反应救援机制等。本研究着重将不同类型的水上客运船舶统一到政府公共政策选择角度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别总结了在公交化管理中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原因的思路和建议,期望能够为促进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总体提升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安全管理提供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解决方案思路。

刘诗雨[4](2020)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边城》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内容中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进入大众视野,整本书阅读教学成为热点。一线教师意识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都积极投身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但由于整本书的特点、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等因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升。本论文以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研究目的,以沈从文的《边城》为教学实例,探究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本文从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其中,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绪论主要论述本研究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概述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主要介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实践意义。第二章论述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选择。选择教学目标的依据分别为:语文核心素养、作品的价值、学生情况。笔者以《边城》为例进行探究。第三章分析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笔者将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分为读前导入、读中指导、读后交流三个阶段,并以此实施《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第四章分析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评价。笔者以《边城》为例探究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第五章论述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收获及启示。本文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边城》具体案例实施,得出如下结论:整本书阅读有利于规范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正在探寻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效借鉴。

孙景鹏[5](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徐志强[6](2020)在《清至民国时期的“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组织——“会”,何谓“会”?《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会,合也”。《广雅·释诂三》中的解释是“会,聚也”。汉典则把“会”解释成“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1)据陈宝良考证“会作为一种团体,至迟在北朝北魏初年即已出现。”经唐宋至明清,“会”的类型和功能日渐丰富,并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成员规模少则几人,多则百十人,不仅个人可以参会,家庭、其他“会”“社”“堂”等组织体均可成为其中一员。一人多会,一地多会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都表明“会”已经成为传统社会民众生活的一种习惯。完备的规则,成熟的形态,使其遍布城乡,有的可以运行百余年而经久不衰。与“会”相类似的民间组织还有“社”。“社与会,其起源虽有所不同,但含义实可归趋于一。‘会’有聚合、汇合之意。人聚集之地即可称会。”(2)“社与会相比,其含义虽较会更为广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与会自可并称。”(3)此外,中国传统社会宗族之中通常会设有祠堂,作为族众开展祭祀祖先活动的场所。组织祭祀活动没有经济的支持显然是不行的,因而“族人形成组织,还要在经济基础上有实现的手段,这就是祠堂祭祀,在这一活动中,人们以‘一本’为共识,通过宗族族长组织的祭祖活动,形成一个团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堂”除了是一个祭祖活动的固定场所外,也具有组织共同体的性质。本文中所涉及的“社”“堂”等组织与所讨论的“会”同义。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范围从家族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会”成为新的结群方式,通过地缘和业缘纽带的连结,实现了一种新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由“聚族而居”到“聚金成会”,“会”成为家族组织的延伸,使得民众在经济生活需要时由原来的仅能依靠家族组织,转而可以寻求另外的社会合作。“会”作为民事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承担各种社会公益责任,几乎所有民间社会举办的公益事业背后,都能看到“会”的影子;会员持有的“会股”可以根据立会条规进行买卖、抵押、转让、继承,其股份涵义与现代股份制下的股份实有相同意义。在中国传统宗族整合和地方社会治理中,“会”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积极角色,在敬宗收族、公益慈善、经济互助、文化教育、地方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国家与民间凝聚民众力量开展社会治理的有益途径。“会”的数量众多,存续时间长,具有民间性、自发性、自治性等典型特征。今天我们能够对“会”的形态得以了解,得益于其管理文本——会簿文书,它是研究“会”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会簿因民众交往的惯例以及管理共同体各项事务的实践需要而形成,记录了“会”的管理规则和管理过程的细节与实态,其中的成员间的权利义务、财产关系、行为模式等,成为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习惯。在展现其独特的组织方式,与地方社会互动关系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民间组织自治的规范化和制度的创造力。因此,对研究“会”的管理制度与主体形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会簿文书的名称较多,如会簿(部)、会册、会谱、会本、会录、会书等等。一般来说,会簿文书包括:序言、会规、契据账簿以及会友名录,内容丰富,记载详细,可以说通过会簿文书可以窥“会”之全貌。通过对“会簿”文本内容的考释,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法律文书。首先,它是共同体的自治规范,发挥着组织章程的功能。会簿的内容由全体成员按照个体意志和共同需求,以“公同议决”的方式自主创设并自愿遵守,规范共同体内部秩序。其次,它是成员间的集体契约,发挥着构建成员关系的功能。会簿不只是共同体内部规则的载体,还承载着具体的社会关系,契约当中蕴涵的自由、平等、信用的思想在会簿中均有所体现。最后,它是成员的权利凭据,发挥着保障各方权益的功能。成员通过捐资行为取得了成员资格,“会”按照成员的人数刊刻会簿,作为其捐资和具有该组织成员身份的证明,会簿还是享有相应财产权利和管理权利的凭据,成员凭簿享有“饮宴”“收租”“领胙”等经济收益,参与“会”的管理活动,按照“一人一权”原则行使表决权。本文以与“会”有关的民间会簿文书为中心,结合契约、地方志、族谱等资料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对会簿文本结构和内容等方面的静态分析解读,考察传统社会民间团体的运行规制和主体形态。在充分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分类汇编,力求做到区域样本多样、种类齐全、文本完善;实现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资料的有效覆盖和充分占有。“会”是一个客观存在且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其本质是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它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成员的联合体。成员之所以自愿结成团体是基于个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和共同的目的,这一共同目的是以一定的利益需求为导向,这种利益既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精神利益,亦或二者兼而有之。个人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单独达成,通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或业缘关系为媒介个体结成群体。按照立会的目的和连接纽带将清至民国时期的“会”划分为血缘型“会”、地缘型“会”以及业缘型“会”。血缘型“会”,是基于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在同一家族范围内为了祭祀共同的祖先,如清明会、丁会,或为了培养本族人才组建文会、宾兴会等,也可以是为了族人的婚姻、养老、安葬、救助等而立会,如利济会、百子会、长生会等。地缘型“会”,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基于人和人之间长期共同生活而构建起来的熟人关系,民众为特定的目的自发组织在一起而结成的“会”。这里的地域,即可以是一乡、一村、一县等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几个行政区域。其立会的目的既可以是“互益性”的,即仅限于组织内部成员自身受益,比如为集资互助而设立的钱会;为祭祀共同神袛而设立的神会,如关帝会、汪公会、张王会、文昌帝君会等。也可以是“共益性”的,即组织成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受益,如为便利交通出行,而设立的路会、渡会、船会、桥会等等。业缘型“会”,是民众基于共同的事业自愿捐助设立的“会”。其立会的宗旨主要是为实现社会慈善公益,往往打破了家族、地域界限范围,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民事习惯。因此,这里主要指民间的善会善堂,比如为救助女婴而设立的保婴会、育婴堂;为安葬亲属而设立的助葬会、储恤会、永安会;为救助寡妇而设立的恤嫠会、儒寡会;为普度众生设立的赏节会、放生会;为救助孤老设立的恤颐堂、长寿会等等。通过分类考察其组织运作的规制,包括组织制度、财产制度、保障机制等,藉以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会”的真实形态,进而探究“会”民事主体地位的生成方式。根据实际掌握的资料情况,选取血缘、地缘、业缘三种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会簿原件,作为分析解读的基本素材。而商业性的“会”、政治性的“会”、宗教性的“会”以及军事性质的“会”,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本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以及结语。第一章以血缘型会——族会为主要研究对象,族会因设立目的的不同,存在多种类型,本章重点考察了祭祀类和教育类两种类型的族会。研究的载体就是记录族会管理规则和管理活动的会簿文书。会簿文书经过一代代的流传,逐渐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结构和格式化的内容。通常会簿的书写体例包括封面、会序(序言、弁言等)、会股(会员)名录、田产房契,账目清单、以及田园堂馆的图纸,如果族会经过复建还会另写序言以及修订后的会规等。每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字斟句酌,更代表着一定的含义,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这也是今天我们能够了解和研究族会的实物证据。族会就是建立在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为了维护宗族共同的利益而组成的族众共同体。它与宗族关系密切,或是为了祭祀祖先,修撰族谱;或是为了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亦或是为了情感联谊、互助救济等目的,族众醵资立会。族会是长期性组织,其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为此族会通常都制定有一整套规则,以此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加强组织的凝聚力。在祭祀类族会中由族众或会员大会共同选举的管理人员代为管理组织事务,在会规授权的范围内行使管理职权,并代表族会开展外部经济活动。管理人员的产生方式分为“轮值制”或“选举制”,无论哪种方式,均是全体成员共同决议的结果。成员地位具有相对平等性,按照会规履行义务分享权利,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成员如果违反会规都会受到处罚。同时,由于族会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故其会规当中还带有部分强制性和身份化的特征,比如对于违规成员进行家法处置等,可见宗法伦理对维护族会组织的内部秩序发挥着一定作用。祭祀类族会的会产主要来源于成员捐助或族产划拨,无论何种来源族会对会产均享有占有、使用、支配和收益的权利。族会的财务向全体成员公开,并接受监督。在教育类族会之中,同样由选举产生的管理人员代为管理族会事务,与祭祀类族会不同的是,部分教育类族会采取选举产生董事会进行管理的方式,这与民国时期政府发展教育的政令推动有关。教育类族会的会产来源与祭祀类族会相同,产权同样归属于族会所有。不同的是教育类族会的设立及其章程一般要报政府备案。无论是祭祀类族会还是教育类族会都具有类似现代“法人”组织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族会被民众赋予独立主体地位,有专属名称,享有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以族会名义对外开展社会经济活动;族会按照拥有的田园林地等以会户名义向国家履行纳税责任,为官方所承认。族会基于特定的血缘关系建立,受益的范围仅限于族众,不具有血缘关系的外人不得入会分享权益,因此,族会又具有人合性和互益性的特征。第二章以地缘型“会”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神会、桥会、渡(船)会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会”组织。传统社会民众共同生活的方式不仅仅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族而居”,还可以是基于地域和共同利益的连结,从而形成地缘关系的组织共同体。在一定地域范围,为供奉各种神抵祈求神佑平安为目的建立的神会,以及架桥造船为方便行人交通出行为目的建立的桥会、渡(船)会,均属于此种类型。这两类“会”都有记录其管理活动规则的会簿文书,文书具有相对一致的格式化结构,会簿的体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序言。引经据典讲述立会宗旨、强调立会的重要意义以及立会过程的艰辛,号召会众有始有终,众志成城。二是会规,即组织章程,这也是会簿最核心的内容。包括组织制度(成员的构成、管理人员的任职权义等)、管理制度(组织的管理模式、议事规则等)、财产制度(资金筹措方式、盈利模式、收益使用等)等事项。三是会产契据。包括会产交易的契约凭据等。四是账目收支明细。“会”组织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记录在案,做到账目明晰收支相符,并接受全体成员监督。五是芳名录。简单来讲就是成员的名单,但又不仅限于此,名单后面还附有出资金额或持有股份的数量,这也是成员出资和分红的凭据。对于具有共益性的桥、渡(船)会,还代表着捐助人的一份善心与功德。其结构与族会会簿大同小异,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会”的普遍性,“会”已经成为民间社会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簿文书不仅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文字记录,其还具有多种法律功能,首先它是成员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是自由合意的结果,即使是后加入者仍要受其约束。其次它具有组织章程的功能,规定了组织管理人员的产生方式职权,组织的议事规则、组织运行的保障机制等内容,而这些内容远远超出了成员间权利义务约定的范畴,成为组织的行为规范。最后具有权利凭证的功能。它证明会员的专属组织身份,会员可以凭会簿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行使表决权、收益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实体权利。地缘性“会”在立会目的上虽有不同,但是在组织运作模式上存在着共性的特征,表现为由全体成员共同选举产生的管理人员在会规授权下管理组织内部事务,对外代表组织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会产来源于成员出资捐助,捐助后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会”,而成员的原始产权转化为股权,凭借股权可以享有组织收益,因其具有经济价值,会股可以交易或转让,通常情况下会内成员具有优先购买权。为了保障组织的持续运行,“会”制定有完善的保障制度,包括每一笔开支都要记录在案,而且要求账目清晰有据可查。同时账目定期向全体成员公开共同核算接受监督。会产的借贷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即使是会内成员也不例外。对于管理人员权责并重赏罚分明,有的还建立了退出机制,对于违反管理规定的不仅要赔偿组织损失,情节严重的还予以除名。在组织的外在形态上,地缘性“会”被民众以民间习惯的方式赋予了民事主体地位,有自己的名称,专属的会产,可以“会”的名义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其活动由其管理人员代理。虽然官方并未以成文法的形式设定其主体资格,但是,“会”以会户的身份按期向国家缴纳赋税,并获得官方颁发的纳税凭证。官方制定发布的这些非规范性法律文书,与国家制定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以另一种方式承认了“会”的合法性。此外,神会与桥会、渡(船)会由于受益范围的不同,在组织形态上存在着些许差异,神会的受益范围限定在组织内部成员,非会员不享有神会的各项权益,因而表现出互益性组织的特征。桥会、渡(船)会的设立初衷是解决民众水路交通出行问题,弥补官方在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不足,经费主要来自会员自筹和经营会产产生的收益,不向途径此地的商旅收取费用,成员在助人的同时也是在自助,故而表现出共益性组织的特征。第三章以业缘型“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得一录》、会簿文书、地方志和征信录为基本资料,重点考察了同善会、保婴会、恤嫠会等3种类型的善会善堂组织。征信录简单来讲就是面向社会公开的公益款项收支情况的详细报告书。其记载的内容与会簿文书相比更加系统全面详细,体例上包括序言、管理规则、管理人员名录、收到资助的数量及账目开支情况、官方批文、契据票据、房屋田图等。善会善堂有自己的名称、活动场所、经费和组织机构,由地方精英集资发起设立并管理,民众自愿参加,以实施济贫助困等善举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它打破传统的家族血缘关系,以慈善事业为纽带,既又不隶属于宗族也不从属于宗教组织,为官方所承认的长期性公益慈善组织。它是财产的集合体,其管理规则、开展慈善活动情况记载于会簿中,设立时一般须向官方呈请备案,具有半官方色彩。它有专职管理人负责管理组织的各项事务,管理人与善会善堂是雇佣关系,按照章程的授权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管理人员通常是有一定威望、家境殷实的士绅等地方精英担任,一般属于义务职,不领取报酬。善会善堂的资金来源于设立人捐助和社会公开募捐,捐助后的产权归属于善会善堂,捐助人可以监督财产的使用情况,有的还可以参与管理,但是属于义务性质没有报酬。善会善堂制定有详细的资助办法和程序,对于资助的人数等一般是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发放资助款物。为确保慈善救助能够落实到位避免贪腐,善会善堂在章程中规定了详细的保障措施,包括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核,职务行为的监管,资助对象的审核查验,受助人要提供担保,资金账目的公开核算等事项都一一予以明确。同善会、保婴会、恤嫠会在资助对象、管理模式等方面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其组织形态仍存在着一些共性的特征,体现在一是具有类似慈善财团法人的特征,它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名称;开展活动的场所;由捐助财产集合而成,没有组织成员和议事机构,由管理人员代为执行善会善堂各项事务;均制定有成文化的组织章程,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慈善活动。二是属于地方性公共组织。其公共性表现在设立目的和功能的公共性,资金来源及用途的公共性,以及组织规则的公共性。三是善会善堂具有民间半官方色彩,其与官方是“官督民办”与“民禀官示”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善会善堂的设立及其章程要提交官方备案,有时官方还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善会善堂还会主动借助官方力量宣传慈善理念,维护管理秩序。第四章阐述了“会”在没有国家成文法规制的情形下,如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建构自身的民事主体地位。无论是血缘型的“会”,还是地缘型的“会”,亦或是业缘型的“会”,其实质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聚群而生的客观状态,具有“合个体之力,以成就共同生活目的”的特性。“会”在民间社会是自然生长发展的结果,而并非国家律法有意规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受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所限,“国家根本不可能渗透到乡村社会,并对私人空间进行深度管治,从而给基层社会留出了活动空间”(1)。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立法的“重刑轻民”思想,法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政权稳定,而对于户婚、田土、钱债等“民间细故”则疏于制定律例典章。在清至民国时期,民事活动的秩序主要由民众按照契约、礼俗、习惯进行自我规范。民国时期虽有民法颁布,但是对于“会”的组织形态、主体地位等内容并未予以明文规制,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会”以民间惯例的方式被赋予了独立意志和行为能力,成为与“人”同质的有机体,并自我发展完善,在与其他社会主体互动中建构民事主体地位,成为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民间力量。从内部建构视角,共同需求是“会”自发形成的现实基础,自定章程是“会”内部管理的组织规范,专属业权是“会”主体人格的物质保障,共同代表是“会”独立意志的外部表达方式。从外部建构视角,“会”通过主动配合谋求官方认可支持并从中获得合法性,同时以自己的行为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与其他民间组织积极互动建构社会关系。结语部分总结了会簿文书的法律内涵以及三种类型“会”的民事主体特征。通过对“会簿”文本内容的考释,我们发现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法律文书。首先,它是共同体的自治规范,发挥着组织章程的功能。会簿的内容由全体成员按照个体意志和共同需求,以“公同议决”的方式自主创设并自愿遵守,规范共同体内部秩序。其次,它是成员间的集体契约,发挥着构建成员关系的功能。会簿不只是共同体内部规则的载体,还承载着具体的社会关系,契约当中蕴涵的自由、平等、信用的思想在会簿中均有所体现。最后,它是成员的权利凭据,发挥着保障各方权益的功能。在血缘型和地缘型“会”中,作为其捐资和具有该组织成员身份的证明,同时也是享有相应财产权利和管理权利的凭据。在业缘型“会”中,作为捐助人捐资的证明,由于“会”的慈善性质决定了其权利限于知情权和监督权,并无经济权益。人们由“聚族而居”到“聚金成会”,“会”成为家族组织的延伸,使得民众在经济生活需要时由原来的仅仅依靠家族组织,转而可以寻求另外的社会合作。“会”作为民事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承担各种社会公益责任,几乎所有民间社会举办的公共事业背后,都能看到“会”的影子。在传统中国宗族整合和地方社会治理中,“会”成为建构社会关系,填补国家治理空白的民间力量。“会”不仅拓展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和领域,在敬宗收族、公益慈善、经济互助、文化教育、地方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功能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会”是一个事实上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不以特定历史时空范围下是否存在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其规制或认可为前提条件。其次“会”作为事实上的存在,具有正当性,会簿是记录“会”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则的客观证明。这些规则既是成员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同时也是组织的章程,对内约束成员行为,明确产权关系,对外规范组织活动,保障组织运行。最后,“会”的主体地位具有合法性。虽然国家的制定法并未对“会”的组织形态进行规范与调整,但是官方发布的通饬稿(札)或批答(示)等非规范性法律文书,与国家制定法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承认“会”的合法地位。

饶莹[7](2020)在《《长生殿》接受研究(1688-1949)》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长生殿》接受研究(1688-1949)”为论题,研究清代、民国时期的《长生殿》接受现象及其话语体系的演进规律。旨在探究自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生殿》问世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长生殿》在全本发行、选本辑刊、批评斠律、演剧清唱、剧本改编等多个方面的被接受情况,及其被接受进程中各方面话语体系的演进规律。第一章为《全本刊刻与〈长生殿〉之接受》。《长生殿》自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历经十余年,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始刻成。郑振铎所藏《长生殿》康熙间稗畦草堂刻本一直被学界认作《长生殿》原刻本,吴梅旧藏本与国家图书馆所藏三种署有“本衙藏板”的《长生殿》刻本同属于《长生殿》原刻本,当中涉及洪昇自序撰写与落款时间、原刻本由何人主持刊刻、刘世珩重刻《长生殿》与吴梅旧藏本之关系等多个问题。《长生殿》清代刊本众多,随着清末版刻由传统雕版、活字印刷向近代印刷技术的转型,《长生殿》石印本、铅印本相继出现,直接促成了民国初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以及之后民国年间新式标点排印本的出现。第二章为《选本流变与〈长生殿〉之接受》。清代戏曲选本总量比明代少,特别是清代中叶出现的钱德苍所编《缀白裘》收录宏富,把当时盛演于场上的折子戏大多收罗殆尽,因而后世新的戏曲文本选本并不多见。洪昇《长生殿》不仅有吴舒凫为之论文,且有徐麟为之乐句,又有赵秋谷为之订谱,因此而成一部文律双美之作。由于《长生殿》的依腔合律,自其问世之始便常演不衰,必然存在许多的梨园演出抄本,尤其是供舞台搬演之用传抄的曲谱,如殷溎深《长生殿曲谱》《异同集》《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等。除供梨园演唱的曲谱之外,亦存在供文人清唱之用的曲谱,如冯起凤《吟香堂曲谱》、叶堂的《纳书楹曲谱》等。第三章为《批评斠律与〈长生殿〉之接受》。清代康熙年间,文人墨客多以诗词这种带有较为明显的自发性与随意性的批评方式,对《长生殿》内容要旨、艺术风格及其创作原则等进行批评,但这种批评方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批评研究,且多以褒赞为主;雍乾以降,文人学者并非如康熙期间那样对《长生殿》一味揄扬,而是持肯否相间态度,并从各个角度对《长生殿》进行批评研究;民国时期,文人学者对《长生殿》批评研究尽管取得初步成果,但这种批评毕竟显得单薄,具有表层性与分散性之特征。笔者从清代、民国时期文人学者对《长生殿》批评之具体情形进行阐释,勾勒出文人学者接受之轮廓,深入理解不同历史时段文人学者接受之心态和审美取向。第四章为《演清唱剧与〈长生殿〉之接受》。有清一代,《长生殿》不仅一直以独特的舞台魅力常演不衰,其受众范围也涵盖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长生殿》在清朝时的舞台演出情况主要散见于文人们的笔记、诗文,进入民国后,有不少剧评呈现于报刊。笔者从《长生殿》的不同演出场所如在皇家宫廷、文人厅堂以及戏楼茶园甚至民间庙会的演出,不同类型的演出班社,如文人家班与民间戏班出发,论述演出场所与班社类型的不同对场上接受形式、接受群体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五章为《剧本改编与〈长生殿〉之接受》。戏曲创作从案头到场上必然要经过删节改编,改编本身即是一种接受。此种接受方式与文本阅读方式不尽相同,其包含着对作品更多的把握、理解乃至再创造。在改编过程中,改编者必然要考虑到不同观众或读者之接受能力及接受心理。由于改编者不同的审美情趣,使改编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笔者从清初至晚近以来文人与艺人的改编、昆曲与地方戏的改编切入,探讨同一时代不同身份的改编者对《长生殿》的接受情形以及不同时代、不同剧种之间的改编体现出各阶段个体之间接受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第六章为《〈长生殿〉接受形态及其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长生殿》的接受形态是在其生成的阶段性与接受的持续性两种特性交替杂糅之下逐步演进的。笔者从清初社会与《长生殿》演剧之祸、《长生殿》演出形态的转变两个角度,考察清代《长生殿》接受形态及其语境的演进;又从晚近时期《长生殿》刊印技术的转型、昆曲《长生殿》传承模式的新变以及晚清民国报刊媒介兴起之下的《长生殿》接受情形切入,探讨晚清民国时期《长生殿》接受形态及其语境的嬗变,进而论析《长生殿》在被接受进程中各方面话语体系的演进规律。

梁玉生[8](2020)在《油捞苗族“桥文化”与社会秩序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充分运用自身的劳动智慧,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桥文化”。作为实体性之“桥”是跨越沟坎和连接两地的交通设施,从实体性之“桥”衍生出来的文化之“桥”则成为人们共同体之间互动互化的一种纽带。近年来,“桥文化”因独具民族文化特色与人类文化价值而不断被学术界所关注,众多学者对苗族“桥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这为后继学者持续关注和研究“桥文化”提供一定的文献基础和视角参考。文章以贵州油捞苗族“桥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人类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相关学科的学理方法展开研究,具体操作过程包括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桥文化”与社会秩序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主要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个案访谈法、观察与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搜集油捞苗族“桥文化”相关内容并结合学科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首先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方面来呈现油捞苗族“桥文化”的文化生境;二是基于人类社会纷繁多样的“桥文化”的大背景,探讨油捞苗族“桥文化”的结构类型、特征。仅就油捞苗族“桥文化”而言,依据“桥”的民俗功能与交通功能可以将“桥文化”的结构类型分为信仰空间中的“桥文化”与世俗生活中的“桥文化”,整体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象征性特征;三是分析信仰空间中的“桥文化”的仪式过程及象征意义、互惠交换与社会流动以及“桥文化”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四是追溯油捞苗族世俗生活中的“桥文化”之架桥根源及过程,分析桥梁修筑前后村落发展权的配置,以及桥梁连接两岸后村落与外界互动过程中的边界与交融;五是分析油捞苗族“桥文化”的两种结构类型对于社会秩序维持的维度,并探讨“桥文化”对现代社会秩序建构的意义。最后的结语部分是文章的总结,文章认为油捞苗族“桥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形塑下,经油捞苗族同周边兄弟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与互动以及国家力量的深入、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至今,体现了文化在适应社会需要时不断的进行文化再生产的一个过程。同时,油捞苗族“桥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秩序维持功能,主要表现为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的双向度维持。其中,信仰空间中的“桥文化”在维系村落内部秩序的稳定方面较为突出,表现在对仪式主体的心理秩序的维持、道德教化与实践引导等方面,并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发展。世俗生活中的“桥文化”则更侧重于对村落外部秩序的维持,桥梁通行不仅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获得快速流动,亦是多元利益主体协调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交融的重要纽带。“桥文化”在促进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及族群间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使多元文化在流动过程中呈现出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景象,进而维持文化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谐,对现代社会秩序的建构与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张梦桃[9](2020)在《晚清湖南义渡与地方社会》文中提出湖南,作为三湘四水之地,水系发达。纵横的河流为百姓提供充足水资源的同时,也阻碍两岸的交通往来。架桥与设渡是解决交通阻碍最有效的办法,二者相辅相成。相较于桥梁有技术、经费及环境多方面的限制,设渡是更为简单便捷,见效快而投入少。义渡,即指非盈利性的便民渡口,在百姓渡河往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晚清时期,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的影响,促使地方广设义渡,以保障民生。湖南地区河网密布,加之雨季集中,河水漫涨,百姓出行受到阻碍,多有不便,地方上虽设有官渡,但是清季地方官渡弊病丛生,私渡为利罔顾民生,而地方精英深受传统慈风善念影响,加之地方社会变革,义渡得到发展机会,在津渡中占有一席之地。按照设置和管理的主体,晚清湖南地区义渡,可分为官设和民设,官设义渡即以官员直接参与或官督绅办主持倡建的非盈利性渡口,民设包括地方士绅、节妇以及县邑乡民共同合作修建的非盈利性服务渡口。建设义渡利民惠民,对义渡的运营管理也要求细致详实,保证义渡各项资产安全,主要分为三方面:其一是设渡置产,包括渡口建设、义渡运营与组织建设;其二是资产管理,包括前期募集资产,田产管理、产业维护和财产流向;其三是人员管理,包括首事管理和舟子管理。通过全面的梳理晚清湖南义渡的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可以更直接全面了解义渡的架构和所起到的作用。纵观晚清时期的湖南义渡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状况,整体呈增多趋势,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成果,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民间社会力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义渡作为地方士绅为主导,政府宏观监督的地方基础设施,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了地方政府与精英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义渡作为地方基础设施,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风俗特色。透过义渡,我们得以窥见地方社会之中,官方与民间的互动,传统社会中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官员与士绅之间的碰撞,更多的了解更加清楚地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需要我们更多地从它们互动的角度出发,了解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动态互动。

朱亚妮[10](2020)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些理念与想象力培养高度契合。此外,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虚构想象特征,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材料。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部分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但是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还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学生的想象力关注不够。鉴于以上原因,论文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指导思想,立足朱迪思·朗格以想象为中心的文学教学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策略:第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小说文本想象。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第二,记录文学体验,形成初始想象。批注式阅读,记录阅读体验;交流阅读体验,展现初始想象。第三,缩小阅读范围,发展已有想象。通过联想,感知小说情节;情境还原,感受小说环境;多元思考,丰富人物形象;班级讨论,探究小说主题。第四,抽离已有想象,批判性思考。借用现有理解,进行自我反思;撰写小说评论,深化阅读理解。第五,迁移课堂想象,课外拓展阅读。横向拓展阅读,增加想象的广度;纵向延伸阅读,增加想象的深度。

二、《渡船》的写作目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渡船》的写作目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启示
        1.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现状及启示
        2.朱子读书法应用于语文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一、朱子读书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及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朱子读书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
        1.朱子读书法的内涵
        2.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
    (二)朱子读书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1.朱子读书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结合的理论依据
        2.朱子读书法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结合的现实价值
二、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一)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1.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
        2.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二)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中生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
        2.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基于朱子读书法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素养
        1.强化文本意识,培养“虚心涵泳”的阅读态度
        2.制定阅读计划,培养“着紧用力”的阅读习惯
        3.明确阅读目标,树立“居敬持志”的阅读精神
    (二)基于朱子读书法传授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1.运用“熟读”法初读文本,通文意
        2.运用“涵泳”法品读文本,品语言
        3.运用“精思”法精读文本,析内涵
    (三)基于“循序渐进”之法安排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
        1.按照整本书内容的逻辑顺序,安排课外自主阅读任务
        2.遵循高中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实施课内专题阅读教学
    (四)基于朱子读书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多种学习活动
        1.以“循序渐进”之法,完成整本书阅读的课外自主学习活动
        2.以“切己体察”之法,完成整本书阅读的课内合作学习活动
        3.以“熟读精思”之法,完成整本书阅读课内外探究学习活动
四、朱子读书法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边城》为例
    (一)基于朱子读书法的《边城》文本内容的解读
        1.初读《边城》
        2.品读《边城》
    (二)基于朱子读书法的《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1.《边城》选文依据
        2.《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3.《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安排
    (三)基于朱子读书法的《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反思
        1.提供系统的阅读方法,强化了学生的方法意识
        2.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3.课内外阅读教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五、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
    (一)教学基础:教师是阅读的先行者
        1.研究朱子读书法内涵,增强方法意识
        2.运用朱子读书法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前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2.实施跨媒介阅读,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3.开展读书活动,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构架
第一章 各家说《边城》
    第一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历史背景和主题
        一、不同历史背景下各家对《边城》的褒贬
        二、各家说《边城》的主题
    第二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人物和情节
        一、各家说《边城》的人物
        二、各家说《边城》的情节
    第三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艺术手法
        一、各家评说散文化小说的环境描写
        二、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
        三、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意象与意境
第二章 各家教《边城》
    第一节 三个版本《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三)统编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第二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第三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的教学分析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第四节 说《边城》与教《边城》的互补性
        一、教与说的对比
        二、教对说的提炼与落实
        三、说对教的开拓与延展
第三章 《边城》阐释史对教学的启示及实践
    第一节 《边城》阐释史的理论性、经典性与多元性
        一、《边城》阐释史带来的阐释学与互文性理论启迪
        二、名家说《边城》的经典性启示
        三、名家说《边城》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启示
    第二节 《边城》阐释史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一、《边城》阐释史前期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二、《边城》阐释史后期对美与爱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教学实践对《边城》阐释史的借鉴
        一、将相关理论引入《边城》教学
        二、《边城》阐释史对读、观、编、演、写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水上客运船舶
        2.1.2 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
        2.1.3 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2.3 安全管理理论
3 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的现状特点
        3.1.1 水上客运船舶运营模式多样化
        3.1.2 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运营管理差异化
        3.1.3 水上客运船舶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化
    3.2 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渡口渡船分散式经营形成渡运“孤岛”
        3.2.2 公交和旅游两种业务模式共存影响公交服务成效
        3.2.3 水上客运船舶应急反应能力参差不齐
    3.3 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公共服务意识仍然不强
        3.3.2 公共管理能力仍显不足
        3.3.3 公交与旅游业务矛盾仍未解决
        3.3.4 安全管理认知仍存差异
4 国内外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典型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概况
        4.1.1 威尼斯:发展多层次的水上公共交通系统
        4.1.2 纽约:实行政府运营的免费轮渡并探索扩大补贴范围
        4.1.3 东京和布里斯班:充分考虑水陆交通的衔接
    4.2 国内典型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概况
        4.2.1 杭州:水上巴士实行灵活的班次调整政策
        4.2.2 香港:渡轮依托持牌及专营等方式开展公交化管理
        4.2.3 台州和耒阳:试点开展客渡运公交化管理改革
    4.3 国内外经验借鉴
        4.3.1 政府主导下开展有利于本地的政策选择
        4.3.2 以市场调节兼顾公共交通和旅游观光
        4.3.3 以科技和环保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5 加强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的对策
    5.1 优化政府政策设计将水网地区渡口渡船纳入公交化管理
        5.1.1 加强对渡口渡船纳入城市客运公交化管理的认识
        5.1.2 渡口渡船纳入城市客运公交化初步制度设计
        5.1.3 为渡口渡船纳入城市客运公交化管理提供保障措施
    5.2 提升政府管理服务引导广州等地水上巴士科学发展
        5.2.1 评估和修订水上巴士发展规划
        5.2.2 加大政府投入及补贴有效利用
        5.2.3 加快航运企业老旧船舶更新
        5.2.4 优化实践客运船舶公交和旅游等业务融合
    5.3 加强广东水上客运船舶的安全管理
        5.3.1 根据水网地区特点制定和完善不同水域航行规则
        5.3.2 分类建立完善渡运公司及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5.3.3 提供更好公共服务帮助船员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
        5.3.4 加强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和安全管理规律研究
        5.3.5 健全水上客运安全管理和应急反应救援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边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整本书阅读被列为高考考试内容
        (三)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实不容乐观
    二、文献综述
        (一)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近况
        (三)《边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近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行动研究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征
        一、整体性
        二、自主性
        三、实践性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推动学生“学”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选择
    第一节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选择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一、重视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
        三、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
        四、增强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二节 基于作品价值选择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一、基于作品的一般价值确定教学目标
        二、基于作品的特殊价值确定教学目标
    第三节 基于学生情况选择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节 读前导入,激发兴趣
        一、激发兴趣
        二、方法指导
        三、布置任务
    第二节 读中指导,解析疑惑
    第三节 读后交流,展示自我
        一、概括主要内容
        二、分析内部要素
        三、探究主旨内涵
        四、展示阅读成果
第四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评价
    第一节 评价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第二节 评价方式
        一、阅读过程评价
        二、交流表现评价
        三、写作表达评价
第五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收获及启示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收获
        一、规范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二、激发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三、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启示
        一、关于整本书阅读书目确定的启示
        二、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的启示
        三、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全面实施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致谢

(5)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清至民国时期的“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回顾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血缘型“会”
    第一节 族会
        一、族会概述
        二、族会文书
    第二节 族会的运作规制
        一、祭祀类族会
        二、教育类族会
    第三节 族会的主体形态
        一、类法人组织
        二、人合性组织
        三、互益性组织
第二章 地缘型“会”
    第一节 神会
        一、神会概述
        二、神会文书
        三、神会的运作规制
        四、神会的主体形态
    第二节 桥会、渡(船)会
        一、桥会、渡(船)会概述
        二、桥会、渡(船)会文书
        三、桥会、渡(船)会的运作规制
        四、桥会、渡(船)会的主体形态
第三章 业缘型“会”
    第一节 善会(堂)
        一、善会(堂)概述
        二、善会(堂)文书
    第二节 善会(堂)的运作规制
        一、同善会
        二、保婴会
        三、恤嫠会
    第三节 善会(堂)的主体形态
        一、地方性公共组织
        二、类财团慈善法人
        三、民间半官方组织
第四章 “会”民事主体地位的建构
    第一节 “会”民事主体地位的自我建构
        一、共同需求:“会”自发形成的现实基础
        二、自定章程:“会”内部管理的组织规范
        三、专属业权:“会”主体人格的物质保障
        四、共同代表:“会”独立意志的外部表达
    第二节 “会”民事主体地位的外部建构
        一、“会”在与官方互动中获得合法性
        二、“会”以自己的行为建构社会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长生殿》接受研究(168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本论题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及反思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与路径
第一章 全本刊刻与《长生殿》之接受
    第一节 清代《长生殿》刊本及其流变
        一、《长生殿》稗畦草堂原刻本新论
        二、《长生殿》其他清代刊本
    第二节 民国时期《长生殿》刊本及其流变
        一、贵池刘氏暖红室刻本
        二、民国石印本
        三、民国新式标点铅印本
第二章 选本流变与《长生殿》之接受
    第一节 《长生殿》文本选本
        一、《长生殿》剧选本
        二、《长生殿》出选本
    第二节 《长生殿》曲谱选本
        一、《长生殿》格律谱选本
        二、《长生殿》工尺谱选本
    第三节 关于几种《长生殿》工尺全谱
        一、《长生殿宫商全谱》与吟香堂《长生殿曲谱》
        二、从殷溎深《长生殿曲谱》到《异同集》《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
第三章 批评斠律与《长生殿》之接受
    第一节 《长生殿》例言与序跋
        一、《长生殿》例言与序文
        二、《长生殿》跋文
        三、《长生殿》曲谱序言
    第二节 《长生殿》题词及散论
        一、《长生殿》题词
        二、《长生殿》其他散论
    第三节 《长生殿》批语与斠律
        一、吴舒凫论文
        二、徐麟乐句
        三、刘世珩按语
        四、吴梅斠律
第四章 演剧清唱与《长生殿》之接受
    第一节 从《长生殿》演剧之祸到演剧诗
        一、关于《长生殿》演剧之祸
        二、《长生殿》观演诗作
    第二节 《长生殿》全本戏与折子戏的演出形态
        一、《长生殿》全本演出
        二、《长生殿》折子戏演出
    第三节 文人曲家清唱《长生殿》
        一、《长生殿》清唱与剧唱之关系
        二、晚清民国文人曲家清唱《长生殿》
第五章 剧本改编与《长生殿》之接受
    第一节 从洪昇《长生殿》到昆班梨园脚本
        一、《长生殿》梨园本由来
        二、以《缀白裘》与《审音鉴古录》为例
    第二节 跨戏曲剧种之间的剧本改编
        一、昆曲《长生殿》与其他剧种的融合
        二、以川剧改编本《长生殿》为例
    第三节 《长生殿》其他改易之作
        一、《长生殿补阙》与《女弹词》
        二、时剧《长生殿》与《后补长生殿》
        三、顾履仁抄藏《新编长生殿》
第六章 《长生殿》接受形态及其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清代《长生殿》接受形态及其语境的演进
        一、清初社会与《长生殿》演剧之祸
        二、《长生殿》演出形态的转变
    第二节 晚清民国《长生殿》接受形态及其语境的嬗变
        一、《长生殿》刊印技术的转型
        二、晚近时期昆曲《长生殿》传承模式的新变
    第三节 近代报刊媒介兴起之下的《长生殿》接受
        一、晚清民国报刊视阈中的《长生殿》曲论
        二、旧戏论争与《长生殿》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附录 :《长生殿》接受编年(1688-1949)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油捞苗族“桥文化”与社会秩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关于“桥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社会秩序的研究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观照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观照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油捞苗族“桥文化”生境
    一、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与气候
        (三)动植物资源
    二、人文环境
        (一)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二)油捞苗族介述
        (三)村落空间结构及姓氏分布
        (四)村落“宗族网”及社会生活
第二章 油捞苗族“桥文化”背景、结构类型及特征
    一、“桥文化”背景
        (一)桥梁
        (二)“桥俗”
        (三)油捞苗族“桥文化”
    二、油捞苗族“桥文化”结构类型
        (一)信仰空间中的“桥文化”
        (二)世俗生活中的“桥文化”
    三、油捞苗族“桥文化”特征
        (一)独特的民族性
        (二)显着的地域性
        (三)多元象征性
第三章 油捞苗族信仰空间中的“桥文化”仪式过程与社会关系
    一、架桥仪式展演与象征表达
        (一)求子桥
        (二)保命桥
        (三)姻缘桥
        (四)凳桥
        (五)金桥
    二、仪式性交换:礼物流动中的三重互惠逻辑
        (一)人神之间互惠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二)人与自然互惠关系的维持
        (三)人际互惠关系表征
    三、架桥仪式中的社会流动呈现
        (一)人与物的流动
        (二)社会关系的流动
        (三)文化的流动
    四、架桥仪式与社会关系的维系
        (一)增强血缘共同体的凝聚力
        (二)维护地域共同体和谐
第四章 油捞苗族世俗生活中的“桥文化”与传统社会“失序”表征
    一、油捞桥与干浪桥的修筑背景
        (一)地势断裂的架桥根源
        (二)村落共同体的“集体意志”
        (三)国家介入与制度安排
    二、桥梁的权力控制与发展权的分配
        (一)被“边缘化”的村落
        (二)兴起的村落
    三、村落与外界互动过程中的边界与交融
        (一)村落与外界的连接
        (二)互动过程中的边界与交融
第五章 油捞苗族“桥文化”的社会秩序维持与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意义
    一、信仰空间之“桥文化”的秩序维持
        (一)心理制衡与心理秩序
        (二)道德教化与实践引导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世俗生活之“桥文化”的秩序维持
        (一)多元利益主体协调的重要纽带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交融
        (三)流动的“和而不同”
    三、“桥文化”的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意义
        (一)“桥文化”与民族国家的构建层面
        (二)“桥文化”与族群文化交流
        (三)多元共生与社会和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一:调查笔记
附录二:相关图片

(9)晚清湖南义渡与地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晚清湖南义渡设置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河网密布,交通不易
        二、春夏多雨,出行受阻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原渡渐生弊病
        二、私渡逐利严重
        三、慈风善念推崇
        四、社会政治变革
第二章 晚清湖南义渡设置的主体和情况
    第一节 设置义渡的主体
        一、官员倡议主持
        二、地方精英捐办
        三、乡民合力共建
    第二节 义渡的基本情况
        一、义渡修建时间
        二、义渡分布区域
第三章 晚清湖南义渡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渡口规划
        一、渡口建设
        二、渡口运营
        三、组织建设
    第二节 资产管理
        一、募集资产
        二、田产管理
        三、产业维护
        四、财产流向
    第三节 人员管理
        一、首事设置
        二、渡夫管理
第四章 晚清湖南义渡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义渡与官府监督
        一、义渡的参与者
        二、义渡的监督者
        三、参与的局限性
    第二节 义渡与地方精英
        一、精英力量的壮大
        二、义渡修建的主力
    第三节 义渡与社会交流
        一、交通与经济发展
        二、民风民俗与义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问题提出
    1.1 研究的必要性
        1.1.1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意义
        1.1.2 新课标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视
        1.1.3 小说的文体特征与想象力培养相契合
    1.2 研究的可行性
        1.2.1 主观方面
        1.2.2 客观方面
    1.3 研究目的
        1.3.1 解决小说教学实践缺乏依据的问题
        1.3.2 解决小说教学研究缺乏理论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调查法
        1.5.2 访谈法
        1.5.3 文献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高中小说教学相关研究
        2.1.2 想象力培养相关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小说教学相关研究
        2.2.2 想象力培养相关研究
3.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
        3.1.1 想象力
        3.1.2 想象力培养
        3.1.3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
    3.2 以想象为中心的文学教学理论
        3.2.1 理论缘起
        3.2.2 重要概念
        3.2.3 课堂实践
4.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设计与实施
        4.1.1 学生问卷设计与实施
        4.1.2 教师访谈设计与实施
    4.2 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4.2.1 学生不易快速进入想象
        4.2.2 不够重视学生初始想象
        4.2.3 学生文学想象较肤浅
        4.2.4 课堂思考流于形式
        4.2.5 学生想象空间较狭小
    4.3 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3.1 教师课堂导入较随意
        4.3.2 教师侧重应试能力培养
        4.3.3 学生文学体验不充分
        4.3.4 课堂思考支持不够
        4.3.5 课外拓展阅读较少
5.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策略
    5.1 创设教学情境,进入文本想象
        5.1.1 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
        5.1.2 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5.2 记录文学体验,形成初始想象
        5.2.1 批注式阅读,记录阅读体验
        5.2.2 交流阅读体验,展现初始想象
    5.3 缩小阅读范围,发展已有想象
        5.3.1 通过联想,感知小说情节
        5.3.2 情境还原,感受小说环境
        5.3.3 多元思考,丰富人物形象
        5.3.4 班级讨论,探究小说主题
    5.4 抽离已有想象,批判性思考
        5.4.1 借助现有理解,进行自我反思
        5.4.2 撰写小说评论,深化阅读理解
    5.5 迁移课堂想象,课外拓展阅读
        5.5.1 横向拓展阅读,增加想象的广度
        5.5.2 纵向延伸阅读,增加想象的深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边城》教学中想象力培养教学设计
    附录2 :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渡船》的写作目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朱子读书法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黎艳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D]. 李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3]广东水上客运船舶公交化管理研究[D]. 曾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4]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边城》为例[D]. 刘诗雨. 西南大学, 2020(05)
  • [5]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清至民国时期的“会”研究[D]. 徐志强.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7]《长生殿》接受研究(1688-1949)[D]. 饶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油捞苗族“桥文化”与社会秩序建构研究[D]. 梁玉生.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9]晚清湖南义渡与地方社会[D]. 张梦桃.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小说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策略研究[D]. 朱亚妮.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写渡轮的目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