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教授治疗脑出血个案研究

邓铁涛教授治疗脑出血个案研究

一、邓铁涛教授治疗脑出血验案(论文文献综述)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1](2021)在《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新安医学的代表性医家、着述、学说及其核心学术特色;结合代表性医家临证医案,比较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其他主要中医学术流派间的异同和关系,进一步明确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和当代影响。方法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为主,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1.选择研究的主要流派:统计各流派的宫廷御医人数与内科主要医着的医家人数为切入点。统计结果提供中医主要地域流派的参考。2.选择研究的临床病种:利用新安医学的特色学科(妇科、儿科及内科)并从每个学科选择两个病种。3.选择流派医家代表及医案:从第一届国医大师名单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地域选择流派代表医家。国医大师代表当今的最高中医水平。再从国医大师的专辑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病种选择医案。为保证每一病种有相关新安医家的医案作对比,所以需要再填补两名新安医家。选择条件:选择的新安医家有相关医案的文献、有一定的专业认可度。4.对选定相关学科及病种,搜集从宋元明清至近代主要医家对病因病机、诊断、遣方用药特点的相关学说或观点,以充实对其后11位医家的23个医案文献研究结果。文献的搜集分两方面,CNKI网下载相关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献及购买相关医着。5.对选定的23个医案分类整理及纵横联系对比:表格化处理后、分类归纳8位流派医家的医案治验跟新安医家现代医家作同病种的横向对比,并以宋元明清的医家在相关病种上的治则治法或学说纵向对比。6.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深入挖掘新安医学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结果1.新安医学学术贡献新安医学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方面:一、新安医家学说众多,尤其是“营卫一气”、“卫气营血辨证”、“养阴清肺”、“外损致虚”、“养胃阴”、“虚损理脾阴”等学说,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新安医家的《古今医统大全》、《医宗金鉴》、《医述》被列为十大医学全书。二、临床上,中医的四诊,尤其是脉诊、望诊,新安医家有丰富医案专着,遣方用药平正轻灵、稳准狠猛。三、新安医家徐春甫创立的中国第一个民间医会“一体堂宅仁医会”促进医学进步。这都说明从宋代至今,新安医学对中医学术、临床以及医学发展都有很全面以及巨大贡献,至今方兴未艾。2.与其他主要流派比较与浙派、吴门及孟河医派、燕京医派的宫廷医学、旴江医学、齐鲁医派、岭南医学、川派中医及海派中医相比,在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等方面,新安医学均存在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主张及临床特色。新安医家的错简重订说引起的学术争鸣、反思是空前的。临床上,新安固本培元派对附子的应用范围比川派更广。医学普及启蒙方面新安医学比吴门及钱塘显着,新安御医徐春甫、吴谦所撰医着充分体现了“修医书以正医学”的目的。医着方面,《内经》研究方面,新安较吴中、钱塘量多质高;吴中与新安各科齐全,钱塘则重临床理论,而且没有外科、针灸内容。3.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代表性医家临床治验对比分析:新安医家王乐匋提倡并体现在他的治验上的为学特点,“求实”、“学博”、“探幽”及“返约”。李济仁国医大师用药虽少,但疗效显着,充分体现了新安医学辨证精准,药少力宏的特色。孟河医家裘沛然国医大师认为如果“学而不精”、“学而不广”及“学而不化”,就很难像“前辈用药圆机活法”,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善于挖掘民间验方”,创新虫类药应用。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临证主张“用药兼顾,勿持一端”;“圆机活法,轻灵活泼”。齐鲁医家国医大师张灿玾的治验中反映他对《医宗金鉴》的重视。能影响国医大师的新安医学着作《医宗金鉴》的确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巨大。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在众多治验中显示对黄芪的重用,并以河北金元医家李东垣及清代王清任为宗。八桂医家班秀文国医大师与浙派何任国医大师都是妇科专家。班老治妇科病的治则是“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而何任国医大师推崇清代《傅青主女科》及宋太医陈沂,重视调经。主要结论新安医学医家众多,医着宏丰,传承有序,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特色鲜明。新安医学融汇中医各流派医学精华及创建新的医学理论,确属中医流派中的“首富”。新安医家与其他流派的传承虽然不同,学术思想以及临床治法已经是相互借鉴,但从本研究的范围也突出新安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的部分异同:一是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的用药风格跟新安医家王乐匋重视脾,但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有所不同,邓老在他的治验中经常重用黄芪。新安王老坚持不能独守一法,体现新安医家用药灵巧的特点;二是八桂医家斑秀文国医大师的妇科治则,“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融合了新安医家汪机的营卫一气学说及吴楚治血补气的理论观点;三是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的治疗风格,单刀直入,药少力专,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强调用药“勿持一端”同新安医家“平正轻简”的用药特点对比明显。

张琦[2](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徐慧教授治疗胸痹(稳定性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徐慧教授治疗胸痹的处方用药规律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总结徐慧教授学术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对胸痹的辨证论治水平,并为临床治疗胸痹遣方用药提供新思路,同时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名中医宝贵的临床经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徐慧教授门诊诊治的病例,筛选出260例符合标准的稳定性心绞痛病例,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使用该平台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熵聚类等数据分析方法探析徐慧教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研究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纳入的260例处方共涉及中药147味,用药以辛、甘、温、平之品为主,多归肝、心、脾经;常用中药有木香、川芎、酸枣仁、当归、白术、红花、远志、白芍、延胡索、党参等;分析得出常用药对153组,演化出了3个潜在的新方组合。研究结论:通过对徐慧教授诊治胸痹病案整理分析,得到教授用药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为主,体现了教授治疗胸痹以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为原则,注重标本兼顾,培本固原,形神同调。

单慧毓[3](2020)在《基于内质网应激损伤研究抵当汤对脑出血大鼠p-eIF2α、CHOP及GRP78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采用动物实验,研究抵当汤对脑出血后内质网应激损伤PERK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抵当汤对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抵当汤治疗脑出血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健康的Wistar大鼠60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血注射尾状核的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抵当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用Longa五级评分法对几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Billot公式计算法测定出脑出血大鼠的脑含水量;采用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各组eIF2α、p-eIF2α、GRP78及CHOP蛋白在脑出血半暗带区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比较GRP78及CHOP的mRNA的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Longa五级评分法显示抵当汤低、中、高剂量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显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0.05)。2、与模型组比较,Billot公式计算法显示抵当汤低、中、高剂量组的脑含水量显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0.05)。3、与模型组比较,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抵当汤低、中、高剂量组p-eIF2α、GRP78及CHOP蛋白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0.05)。4、与模型组比较,RT-PCR法检测显示抵当汤低、中、高剂量组GRP78及CHOP的mRNA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实验证明了抵当汤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的血肿吸收、降低脑含水量;从蛋白水平证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下调p-eIF2α、GRP78及CHOP蛋白的表达有关;从基因水平证明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GRP78及CHOPmRNA的表达。综上所述,抵当汤可以抑制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损伤,对脑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从而减轻神经元凋亡。

刘文志[4](2020)在《基于文献研究国医大师治疗黄疸的经验》文中指出目的:归纳分析国医大师诊治黄疸的辨证、用药特点,为中医药治疗黄疸提供理论与临床指导。方法:收集国医大师治疗黄疸的医案,采集医案中的症状、舌脉、证素、中药等信息,将文字内容统一规范化处理,转换为数据信息,建立数据表格。运用WPS Office 6.2软件中的Excel数据透视表功能对症状、舌脉、证素、中药等进行频数分析;运用Weka 3.8软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26位国医大师的107例医案,共204诊次,获得有效处方204首。(1)症状体征频数分析:医案首诊共出现症状体征70种,频数共792次。主要症状体征是目黄(91次)、尿黄(70次)、身黄(68次)等;具有实热性质的症状有大便干结(32次)、发热(26次)、口苦(25次)、口干(23次),共计106次;具有脾虚性质的症状有乏力(44次)、大便溏泻(23次)、面色晦暗(19次)、消瘦(13次),共计99次。(2)舌脉频数分析:170诊次记载有舌脉,舌质与舌苔表现有24种,频数共451次;脉象12种,频数共295次。舌色以舌质红(48次)、舌质暗红(23次)、舌质紫(17次)和舌质淡红(15次)较常见;舌形有舌体胖大(16次)和舌边有齿痕(9次);舌苔以苔腻(86次)、苔黄(80次)、苔薄(57次)和苔白(42次)较为多见。脉象以脉弦(84次)、脉数(49次)、脉滑(49次)、脉细(47次)和脉缓(26次)较为多见;反映实热证的舌脉象频次共计177次;反映湿证的舌脉象共计135次;反映脾虚证的舌脉象共计142次;反映血瘀证的舌脉象共计40次。(3)证素频数分析:107例医案首诊共出现证素15种,频数共219次。其中湿热(73次)、血瘀(42次)、气滞(34次)和脾虚(29次)较常见。(4)药物频数分析:204首处方共出现药物252种,频数共2727次。主要药物是茵陈(165次)、郁金(89次)、茯苓(88次)、大黄(78次)、白术(76次)、甘草(71次)、栀子(57次)、柴胡(54次)、猪苓(52次)、厚朴(51次)、金钱草(47次)、赤芍(43次)、陈皮(43次)和黄芩(41次)。(5)药性、药味、归经和类别频数分析:分析使用比例超过5%的药物,共68种中药,频数共2106次。(1)药性方面,有寒药32种,共1116次;温药20种,共526次;平药10种,共350次;凉药5种;共102次;热药1种,共12次。(2)药味方面,苦味药37种,共1308次;甘味药31种,共868次;辛味药25种,共836次;淡味药7种,共252次;酸味药5种,共130次;咸味药3种,共75次。(3)归经方面,药物以归脾、胃、肝、肺经为主。有归脾经的药物33种,共1162次;有归胃经的药物33种,共1082次;有归肝经的药物31种,共1003次;有归肺经的药物28种,共875次。(4)药物类别方面,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气健脾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和消食药为主。有利水渗湿药13种,共547次;清热药15种,共406次;补气健脾药5种,共217次;理气药8种,共187次;活血化瘀药5种,共174次;化湿药5种,共154次;消食药5种,共100次。(6)关联规则分析:分析204首处方,得出常用9种中药组合,郁金-白术-甘草-茯苓,白术-甘草-茯苓,郁金-栀子-茵陈,郁金-厚朴-茵陈,大黄-栀子-茵陈,郁金-大黄-茵陈,大黄-厚朴-茵陈,栀子-茵陈,大黄-茵陈。结论:(1)黄疸病以身目尿黄为主症,纳差、腹胀、大便异常等消化道症状为兼症。舌脉象以舌红、苔黄、苔腻、脉弦、脉数最常见。(2)黄疸病以湿热证候为主;虚实夹杂证候亦不少见,仍以湿热为主,兼有脾虚、血瘀、气滞等。(3)国医大师治疗黄疸时注重清热利湿,但不忘顾护脾胃、行气活血。常用清热利湿药物组合为茵陈-栀子-大黄,健脾益气药物组合为茯苓-白术-甘草,行气活血药物组合为郁金-厚朴。由此可得出基础方药:茵陈、栀子、大黄、郁金、厚朴、茯苓、白术、甘草。

田广宇[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规律。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应用活血类药物提供指导,为新版《中国药典》关于活血类药物剂量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客观依据,为深化活血类药物的研究提供支持。方法:收集国医大师公开出版的医案、医话,通过合理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处方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对处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DB-GYDS)。按药物名称进行搜索,从数据库中提取活血类药物的处方作为数据集,基于SPSS23.0以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0软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药物的剂量应用规律以及代表性药物(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的主治疾病规律与配伍规律。结果:1.DB-GYDS中含川芎方剂1766首,川芎的剂量阈175g,平均剂量(9.46±5.19)g,P10P90为5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过药典量上限的方剂占川芎处方的(以下简称超量处方率)19.71%;含延胡索方剂647首,延胡索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2.21±4.39)g,P10P90为92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33%;含郁金方剂1016首,郁金剂量阈1.532g,平均剂量(11.09±3.80)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3.07%;含五灵脂方剂217首,剂量阈560g,平均剂量(10.35±5.54)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7.97%;乳香方剂129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47±3.42)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70.54%;没药方剂144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19±3.43)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6g,超量处方率64.58%;降香方剂126首,剂量阈1.515g,平均剂量(7.16±3.65)g,P10P90为2.412g,最常用剂量为10g,处方剂量无超过药典量上限者;丹参方剂2282首,剂量阈1.550g,平均剂量(18.03±6.87)g,,P10P90为10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9.70%;红花方剂995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9.42±3.31)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9g,超量处方率17.19%;桃仁方剂1236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02±3.46)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29.85%;益母草方剂554首,剂量阈6120g,平均剂量(19.60±14.23)g,P10P90为9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43%;泽兰方剂293首,剂量阈250g,平均剂量(12.39±5.01)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23%;鸡血藤方剂375首,剂量阈650g,平均剂量(20.66±7.63)g,P10P90为12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53.87%;土鳖虫方剂167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7.89±3.03)g,P10P90为5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5.39%;莪术方剂324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28±4.47)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4.57%;三棱方剂129首,剂量阈420g,平均剂量(10.60±3.43)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1.78%;水蛭方剂220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5.62±3.68)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3g,超量处方率57.73%;穿山甲方剂247首,剂量阈为345g,平均剂量(9.94±4.56)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3.77%。2.丹参治疗的高频疾病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月经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行气药、解表药、安神药、化痰药等不同类别的药物配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950g,在“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2组、76条规则,当支持度≥35%时,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党参、丹参-麦冬、丹参-黄芪。治疗心悸病的治疗窗55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68组、6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麦冬、丹参-茯苓、丹参-炙甘草、丹参-桂枝、丹参-黄芪、丹参-五味子。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53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72组、10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茯苓、丹参-香附、丹参-当归-白芍。3.川芎治疗的高频疾病为月经病、头痛病、胸痹心痛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等类别的药物配伍。川芎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318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44组、规则60条,支持度≥30%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川芎-当归-白芍、川芎-当归-香附、川芎-当归-熟地黄、川芎-当归-益母草、川芎-当归-党参。川芎治疗头痛病的治疗窗为375g,在“支持度≥15%,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药物组合47组、规则34条,支持度≥25%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对川芎-当归、川芎-丹参、川芎-红花、川芎-甘草、川芎-赤芍、川芎-细辛、川芎-天麻、川芎-白芍、川芎-白芷、川芎-菊花。川芎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为330g,“支持度≥25%,置信度=1”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9组、规则23条,当支持度≥40%时,获得核心药对为川芎-丹参-黄芪、川芎-赤芍、川芎-当归、川芎-麦冬。4.水蛭治疗的高频疾病为中风病。常与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化痰药、止血药、泻下药等药物配伍。治疗中风病的治疗窗为120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0组、规则107条,在支持度≥40%的条件下,获得治疗中风病的核心药对水蛭-川芎、水蛭-地龙、水蛭-桃仁、水蛭-丹参、水蛭-赤芍。5.土鳖虫治疗的高频疾病为风湿痹病与内科癌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等相配伍。治疗风湿痹病的治疗窗为4.515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36组高频药物组合以及45条规则;支持度≥30%时,获得5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当归-甘草、土鳖虫-制川乌、土鳖虫-桂枝、土鳖虫-鸡血藤、土鳖虫-威灵仙。土鳖虫治疗内科癌病的治疗窗为515g。在“支持度≥30%,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29组高频药物组合,25条规则,当支持度≥50%时,获得3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白花蛇舌草、土鳖虫-半枝莲、土鳖虫-莪术。结论:国医大师对药物的剂量极为重视,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阈弹性普遍较大、遣量灵活;剂量应用有“常”有“变”;小剂量用之较少;临床遣量不完全受《中国药典》对剂量的刚性制约,超量应用已成为一种常态。国医大师对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治疗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窗;治疗窗不同,药物发挥的功效亦不同,隐含了较为复杂的量效关系。国医大师的剂量应用可总结为因病遣量、因证遣量、因人遣量、因药遣量的“病-证-人-药”剂量策略。4种药物临床治疗疾病较广泛,针对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配伍规律,可总结为病证结合、活用药对增效减毒的“病-证-药”配伍策略。这些规律是国医大师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郭晓燕[6](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医案知识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代着名学者章太炎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着。”中医医案是医家诊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能够反映其临床经验和学术特色,是具有参考和借鉴性的诊疗资料,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其的总结记述。研习医案可以获得关于疾病诊断、治疗、转归、预后等资料,尤其是对各种方剂、药物的应用范围、加减变化、配伍、剂量等方面研究能发挥较大作用,帮助我们培养知常达变的本领。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现代医学的疾病名称,其发病率高、影响广泛、病因病机未明、服药周期长,对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患者依从性较差。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多属于“眩晕”、“头痛”范畴,并在临床诊疗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留下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诊疗医案。面对数量巨大的医案信息,如何更便利、快捷、有效的汲取其精华,提升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是一个每位医家都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大量近现代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医案,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高血压病“症-证-方药”数据知识库,并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进行分析,运用频次统计、层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现代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医案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将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和用药规律等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从中总结经验、汲取精华,充分了解高血压病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特点,以获取启迪思维的方法,为中医理论指导下诊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1979年1月-2018年12月共40年间有关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头痛、眩晕相关文献中的个案;其二为检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收集有关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头痛、眩晕相关书籍共13本中的个案。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收集到的医案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构建原发性高血压医案数据库。将数据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利用系统进行标准化,同时人工核查,最终生成原发性高血压医案数据库-总库标准库。运用频次统计、层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医案的就诊者基本情况、症状体征、中医诊断证型、中药及药物用量、常见证素、常用中药等方面知识进行挖掘,并对常见证素及核心药物进行深入分析,以发现蕴藏在大量原发性高血压医案中隐性知识。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43篇医案,分析结果如下:男就诊者、女就诊者分别为591条(57%)、442条(43%),比例为1.33:1。在所有年龄段中,50-59岁的就诊者最多(占全部就诊者的33.24%),其次是60-69岁和40-49岁,三个年龄段的就诊者占所有就诊者的79.5%。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头痛,常见伴随症状有:阳亢-眼花、失眠、心烦、耳鸣、口干、多梦、眠差、口苦、头胀、易怒、心悸;阴虚-失眠、耳鸣、眼花、口干、心烦、心悸、多梦;瘀-胸部胀闷、乏力、心悸、小便正常、睡眠不实、麻木不仁、眼花、心烦;痰-头痛、胸部胀闷、恶心、眼花、纳呆、心烦、乏力、肥胖、麻木不仁;火-心烦、口干、失眠、眼花、口苦、头胀、胸部胀闷、易怒、梦多;风-眼花、失眠、心烦、肢体麻木、头胀;气虚-乏力、胸部胀闷、纳呆、心悸、眼花、气短、神疲;肝郁-心烦、口苦、失眠、梦多、胸部胀闷、心悸、性急、大便干燥、睡眠不实、口干、头胀、易怒、纳呆。原发性高血压常见的舌质、舌苔、脉象如下:最常见的舌质依次为舌红、舌暗、舌淡、舌胖大等,而在痰、瘀、气虚中舌暗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舌苔依次是苔白、苔黄、苔薄、苔腻,而在阳亢、阴虚、火、风、肝郁中则以苔黄出现频率最高,痰中以苔腻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脉象依次为脉弦、脉细、脉数、脉滑,而在瘀证中以脉细出现频率最高。原发性高血压所用药物的基本属性如下:以性平偏寒为主,瘀、痰、气虚相对其他证而言温性药物使用比例稍多;甘味药物使用最为广泛,其次为和苦味、辛味药,而火、肝郁则以苦味药的使用最广泛;总数据库及各证型均以归肝经的药物使用最为广泛,次要归经稍有不同,总库为肾经、脾经、肺经、心经、胃经,阳亢、阴虚为肾经、心经,痰、气虚、肝郁为脾经、肺经,瘀为脾经、心经,火为肺经、心经,风为心经、肺经。药物功效以强筋骨、平抑肝阳、平肝潜阳、补肝肾、清热凉血最多。各证所使用的的药物功效差别则较大,具体如下:阳亢-平肝潜阳、强筋骨、补肝肾、平抑肝阳、清热凉血;阴虚-强筋骨、平肝潜阳、补肝肾、清热凉血、平抑肝阳;瘀-润肠通便、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痰-燥湿化痰、利水渗湿;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风-平肝潜阳、平抑肝阳;气虚-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肝郁-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热燥湿、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原发性高血压最常用的核心药物是牛膝、钩藤、白芍、茯苓、天麻、地黄、甘草,各证素使用药物差别较大,具体如下:阳亢-钩藤、牛膝、白芍、天麻、地黄、石决明、菊花、牡蛎、夏枯草;阴虚-地黄、牛膝、白芍、钩藤、牡蛎、天麻、石决明、菊花;瘀-丹参、牛膝、川芎、赤芍、当归、红花、天麻、钩藤、地龙、茯苓;痰-半夏、茯苓、天麻、钩藤、陈皮、白术、甘草、丹参;火-黄芩、夏枯草、钩藤、栀子、甘草、地黄、白芍、牛膝;风-钩藤、天麻、牛膝、白芍、地黄、石决明、菊花;气虚-黄芪、当归、甘草、川芎、茯苓、白芍、白术、党参、牛膝;肝郁-柴胡、栀子、白芍、甘草、黄芩、菊花、夏枯草、钩藤。原发性高血压最常用的药对有:钩藤-天麻、牡蛎-龙骨、茯苓-白术等,各证型常用的药对有阳亢:钩藤-天麻、牡蛎-龙骨、白芍-地黄;阴虚:白芍-地黄、钩藤-天麻、牡蛎-龙骨;瘀:川芎-当归;痰:半夏-白术;火:栀子-黄芩;风:钩藤-天麻;气虚:黄芪-当归;肝郁:柴胡-白芍。高频药物的常用剂量如下:常用剂量为6g的药物有:甘草;常用剂量为10g的药物有:陈皮、柴胡、天麻、黄芩、菊花、当归、川芎、地龙、牡丹皮、栀子、半夏;常用剂量为15g的药物有:牛膝、钩藤、白芍、茯苓、地黄、丹参、夏枯草、泽泻、桑寄生、杜仲、赤芍、酸枣仁;常用剂量为30g的药物有:石决明、牡蛎、龙骨、葛根、黄芪。原发性高血压医案核心药物所对应的症状及药物配伍有所不同,除了头晕、头痛、眼花、心烦、失眠、这几个常见症状,牛膝常偏于心悸、梦多、耳鸣、口干、乏力;钩藤常偏于口干、头胀、睡眠不实、麻木、口苦;白芍常偏于心悸、梦多、耳鸣、口干、乏力;茯苓常偏于胸部胀闷、乏力、心悸、纳呆、睡眠不实、心烦、恶心;天麻常偏于睡眠不实、失眠、乏力、口干、麻木、胸部胀闷;地黄常偏于耳鸣、口干、腰酸、心悸、乏力;甘草常偏于胸部胀闷、乏力、心悸、失眠、纳呆、口干。结论:总的来说,通过构建原发性高血压医案数据库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可以将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诊疗规律归纳为:辨证上,识标本虚实,辨阴阳盛衰,抓核心症状;治疗上,以肝为主、调和五脏;平气血、调阴阳;化痰、消瘀、疏肝、清火,据证应用;用药上,甘苦性寒药物为主,酌配辛温;成方运用有限,跟据证素选用核心药物为主;灵活使用药对;药量偏大,用时审慎。

房国伟,吉红玉,邸莎,崔云竹[7](2019)在《三七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文中认为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三七具有以下特点:1)冲服用量为0.5~11.25 g,入汤剂用量为3~15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化瘀止血冲服治疗各种出血疾病、月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1~9 g,入汤剂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年老之崩漏、胃溃疡等,为3~15 g;活血化瘀冲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系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如早期肝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为0.5~11.25 g,入汤剂治疗黄褐斑、月经后期、慢性病毒性肝炎等,为3~15 g。3)根据不同疾病,三七配伍不同药物,化瘀止血可配伍花蕊石、血余炭、益母草等,活血化瘀配伍当归、赤芍、延胡索等。

蔡昱哲,全咏华,周德生[8](2019)在《国医大师对脑出血学术思想的新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国医大师周仲瑛、任继学、张学文、周信有、颜德馨、邓铁涛、张琪、沈宝藩、石学敏等,继承了历代名医对脑出血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继承创新,对脑出血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在病机方面强调血气并走于上,脑络破裂,内邪蓄积成毒,但有偏于瘀、毒、气、火之不同;方药方面多用活血化瘀之品,各创特色治疗。这些思想和经验,既有稳定的学术共性,也有独特的学术个性,对中医治疗脑出血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重要贡献。

刘呈祥[9](2018)在《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现代医案部分:通过收集建国以来缺血性中风病现代医案,挖掘现代医家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有关脉象、舌象、症状、证候及其处方用药等一些普遍性规律,分析“脉证治”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脉诊在缺血性中风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临床研究部分:挖掘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的证治规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诊疗与科研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现代医案部分:运用文献检索与数据挖掘方法,收集建国以来现代名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医案,整理医案中脉象、舌象、症状、证型、证候要素及用药等信息,应用SPSS20.0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运用SPSS Modeler18.0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临床研究部分:以齐向华教授临床诊治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本信息、证型及方药,运用以上统计方法,挖掘证治规律。结果:现代医案部分:1.基本信息:共纳入缺血性中风病医案656例,以急性期医案最多。医案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13:1;平均年龄60.11±10.48岁,507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发病主要诱因为情志不遂;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最多见。2.频数分析:(1)脉象描述方式以整体脉象为主,最常见单脉为弦脉;最常见相兼脉为弦滑脉;(2)舌象常见苔腻;(3)主症中半身不遂最常见,兼症多见头晕等,本病易导致烦躁易怒等情志问题;(4)总体证型以风痰阻络证最多;(5)本病病位在脑,与肝关系最密切;病性证素以痰证最多;(6)使用频数最高的前10味药物为:当归、川芎、石菖蒲、地龙、黄芪、红花、茯苓、赤芍、甘草、桃仁;药物分类以活血化瘀药最多,其次为平肝息风药、补虚药等;各分期均以活血化瘀药最常用。3.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症状聚为8类,表征疾病不同病机;中药聚为14类,提取19个公因子;“以症测证”、“以方测证”均具有一定规律,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4.关联规则分析:(1)中药配伍规律: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远志与石菖蒲;三味药团、四味药团、五味药团以补阳还五汤中7味药相互配伍为主。(2)脉象内关联:滑脉与弦脉关联最常见,代脉与结脉置信度最高。(3)舌象内关联:最常见组合为苔厚与苔腻,置信度最高为苔厚、舌红与苔腻。(4)脉象与舌象关联:最常见组合为弦脉与苔黄。(5)病性证素内关联:腑实与痰、火热置信度最高。(6)脉证相关结果:病性证素与脉象关联:弦脉可见于痰、血瘀、风、气虚、火热、阴虚、阳亢、腑实、气滞、寒、血虚各个证素的诊断中。脉象与病性证素关联:涩与血瘀,滑与痰,濡与血瘀,弱、涩、濡、缓与气虚,数+滑与火热等相互关联。脉象与病证关联性一致性较好,体现出中医“脉证相应”理论。(7)证药相关结果:证药关联一致性较好,体现出中医“证治相应”理论。(8)脉药相关结果:关联规律符合临床实际,能够体现出中医“脉治相应”理论。临床研究部分:1.齐向华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病位在脑,与肝、肾、心、脾有关,强调情志因素在缺血性中风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气机紊乱是中风病发病主要病机,风、痰、火、瘀、滞是气机紊乱的病理产物,并互相影响,共同致病。本病病性常见虚实夹杂证。2.齐向华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首重调气或补气,畅利气机,以助化痰、行血、平肝、驱邪。临床常见证型为阴虚风动证;证候要素以气滞证最常见;常用方剂为天麻钩藤饮、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显示辨证与潜方具有强关联性;常用中药为白芍、防风、牛膝、甘草、当归、川芎、柴胡、红花、徐长卿、栀子等;使用最频繁的药类为活血化瘀药,同时齐向华教授对解表药及祛风湿药的作用有独到见解。3.中药配伍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紫苏与防风、檀香与薤白、益母草与首乌藤、石决明与天麻,置信度均为100%;三味、四味、五味药团配伍规律较固定。结论:1.数据挖掘结果多符合临床实际,可供临床诊断、辨证、处方、用药参考。2.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具有一定相关性,脉诊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存在脉象记载不全面问题。3.齐向华教授在缺血性中风病辨证诊疗方面与现代医家具有一定共识,其对病因病机具有更深入认识,辨证诊疗独具特色。

刘洋[10](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认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二、邓铁涛教授治疗脑出血验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铁涛教授治疗脑出血验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课题的目标
    1.4 课题方法概述
    1.5 课题的重要性及对中医学的贡献
    1.6 论文结构概述
第二章 上篇 新安医学学术贡献研究
    2.1 引言
    2.2 新安医学概述
    2.3 宋明清新安医学学术成就
        2.3.1 主要代表医家
        2.3.2 新安主要医着
        2.3.3 新安医学主要学说
    2.4 近代新安医学领军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2.5 新安医学临床特色
    2.6 小结
第三章 中篇 其他主要中医流派概述
    3.1 引言
    3.2 浙派(永嘉、钱塘)
    3.3 江苏(吴门、孟河、山阳)
    3.4 海派
    3.5 齐鲁
    3.6 河北(燕京医学、宫廷医学)
    3.7 川蜀
    3.8 旴江
    3.9 岭南
    3.10 对中医流派研究的总结及思考
        3.10.1 形成发展的时期
        3.10.2 学术成就的异同
        3.10.3 思考
第四章 下篇 新安及主要流派医家的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1 引言
    4.2 妇科
        4.2.1 崩漏
        4.2.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2 不孕症
        4.2.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3 妇科小结
    4.3 儿科
        4.3.1 小儿泄泻
        4.3.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2 小儿惊风
        4.3.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3 儿科小结
    4.4 内科
        4.4.1 中风
        4.4.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4.2 痿证(重症肌无力)
        4.4.2.1 临床治验分析
        4.4.3 内科小结
    4.5 临床比较分析总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课题的主要结论
    5.2 课题对中医学的贡献
    5.3 课题的创新性与特色
    5.4 课题的不足之处
    5.5 课题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各流派临床治验对比文献参考
综述 中医流派传承研究 – 近十年文献回顾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徐慧教授治疗胸痹(稳定性心绞痛)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数据挖掘与临床研究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心绞痛分级标准
        2.3 中医诊断标准
        2.4 证候诊断标准
        2.5 病例纳入标准
        2.6 病例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采集整理
        3.2 病例资料标准化、规范化
        3.3 数据分析软件
        3.4 病例资料录入与核对
        3.5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患者基本资料统计
        4.2 临床表现统计
        4.3 证候统计
        4.4 合并西医疾病统计
        4.5 用药规律统计
        4.6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
        4.7 熵聚类与新方分析
讨论与小结
    1. 临床资料分析
        1.1 年龄、性别分析
        1.2 症状、证候分析
    2. 基于数据挖掘的徐慧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分析
        2.1 常用药性味及归经分析
        2.2 常用单味中药分析
        2.3 常用药对组合举例
        2.4 新方分析
    3. 小结
    4. 病案举例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3)基于内质网应激损伤研究抵当汤对脑出血大鼠p-eIF2α、CHOP及GRP78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出血性中风的中医病名认识
    2 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3 现代中医学对出血性中风理论研究进展
    4 中医治疗脑出血研究概况
    5 抵当汤方药解析及现代研究
    6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研究现状
    7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通路研究进展
    8 内质网应激与脑出血
实验研究
    实验一:抵当汤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含水量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实验小结
    实验二:抵当汤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e IF2α、p-e IF2α、GRP78及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实验小结
    实验三:用 Real-time PCR定量技术检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CHOP、GRP78的mRNA的表达水平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实验小结
讨论
    1 破血化瘀法的提出
    2 破血化瘀法的理论依据
    3 实验设计与切入点
    4 实验结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文献研究国医大师治疗黄疸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硏究对象
        1.2 医案来源
        1.3 检索方法
        1.4 医案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建立医案数据库
        2.2 四诊规范
        2.3 证素规范
        2.4 药名规范
    3 数据录入
    4 数据挖掘方法
        4.1 频数分析
        4.2 关联规则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医案来源
    2 症状体征分析
    3 舌脉分析
    4 证素分析
    5 药物分析
        5.1 药物分布
        5.2 药性、药味、归经、类别分布
        5.3 关联规则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四诊讨论
    2 证素讨论
    3 用药讨论
        3.1 常用中药讨论
        3.2 性味讨论
        3.3 归经讨论
        3.4 类别讨论
        3.5 药物组合讨论
    4 总结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概述中医黄疸证治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5)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收集
        1.1.1 专着医案收集策略
        1.1.2 论着医案收集策略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资料整理
        1.3.1 数据的初步提取
        1.3.2 数据的规范化
        1.4 建立数据库
    2 研究方法
        2.1 分析工具
        2.2 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第一章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概述
        1 常用活血类药物剂量统计
        1.1 川芎
        1.2 延胡索
        1.3 郁金
        1.4 五灵脂
        1.5 乳香
        1.6 没药
        1.7 降香
        1.8 丹参
        1.9 红花
        1.10 桃仁
        1.11 益母草
        1.12 泽兰
        1.13 鸡血藤
        1.14 土鳖虫
        1.15 莪术
        1.16 三棱
        1.17 水蛭
        1.18 穿山甲
        2 常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小结
        2.1 剂量汇总
        2.2 剂量对比
        2.3 剂量小结
    第二章 丹参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丹参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丹参组方规律研究
        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丹参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2.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丹参的剂量研究
        3.2 丹参的主治疾病研究
        3.3 丹参的配伍研究
    第三章 川芎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川芎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川芎组方规律研究
        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川芎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2.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川芎的剂量研究
        3.2 川芎的主治疾病研究
        3.3 川芎的配伍规律研究
    第四章 水蛭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水蛭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水蛭组方规律研究
        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水蛭处方治疗疾病频次
        2.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水蛭的剂量研究
        3.2 水蛭的主治疾病研究
        3.3 水蛭的配伍研究
    第五章 土鳖虫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土鳖虫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土鳖虫组方规律研究
        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土鳖虫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2.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土鳖虫的剂量小结
        3.2 土鳖虫的主治疾病小结
        3.3 土鳖虫的配伍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规律讨论
        1.1 国医大师对剂量的阐释
        1.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特点
        1.3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策略
        1.4 《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
    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规律讨论
        2.1 活血药配伍的主要形式
        2.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策略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展望
结语
创新性与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综述一“瘀血”学说的源流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相关名词术语含义及公式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录4 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方剂来源书目
致谢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医案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
        一、原发性高血压概念
        二、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三、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四、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
    第二节 中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
        一、古今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与治疗
    第三节 中医药领域内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概况
        一、数据挖掘方法及其应用概述
        二、数据挖掘在中医诊疗高血压方面研究进展
    第四节 文献研究小结
第二章 建立数据库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诊断依据
    第二节 文献来源及筛选
        一、文献来源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第三节 数据录入及规范化
        一、数据录入
        二、数据规范化
    第四节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知识发现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医案总数据库知识发现
        一、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二、常见症状统计分析
        三、常见舌质频次统计
        四、常见舌苔频次统计
        五、常见脉象频次统计
        六、中医诊断统计
        七、证型统计
        八、治法统计
        九、方剂统计
        十、药物基本属性统计
        十一、常用药物使用频次统计
        十二、常用药物聚类分析
        十三、常用药物使用剂量统计
        十四、中药-中药关联分析
        十五、中药-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医案常见证素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一、阳亢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二、阴虚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三、瘀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四、痰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五、火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六、风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七、气虚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八、肝郁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医案数据库常见中药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一、牛膝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二、钩藤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三、白芍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四、茯苓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五、天麻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六、地黄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七、甘草子数据库知识发现
第四章 结果讨论
    第一节 就诊者基本情况分析
    第二节 症状体征分析
        一、症状分析
        二、舌质、舌苔、脉象分析
    第三节 中医诊断辨证及治法方剂分析
    第四节 用药分析
        一、药物基本属性分析
        二、常用药物分析
        三、药物配伍分析
        四、药物聚类分析
        五、常用药物用量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三七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2 名老中医三七用量与配伍经验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白及
    4.2 配伍大黄
    4.3 配伍黄芪
    4.4 配伍珍珠粉
    4.5 配伍水蛭
    4.6 配伍金银花
    4.7 配伍川芎
    4.8 配伍山楂
    4.9 配伍花蕊石
5 小结

(8)国医大师对脑出血学术思想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九位国医大师对脑出血的认识
    1.1 周仲瑛
    1.2 任继学
    1.3 张学文
    1.4 周信有
    1.5 颜德馨
    1.6 邓铁涛
    1.7 张琪
    1.8 沈宝藩
    1.9 石学敏
2 国医大师关于脑出血的学术思想多有异同
    2.1 学术思想的一致性
        2.1.1 病机为血气并走于上, 脑络破裂, 内邪蓄积成毒
        2.1.2 方药多用活血化瘀之品
    2.2 各具特色的学术个性
        2.2.1 病机有偏于瘀、毒、气、火之不同
        2.2.2 治疗经验方药各有特色
3 国医大师关于脑出血学术思想新发展的启示

(9)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现代医案的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方法
        (三)疾病诊断标准
        (四)医案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医案检索结果
        (七)数据库的建立
        (八)统计方法
    四、数据挖掘结果
        (一)缺血性中风病现代医案来源情况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信息分布情况
        (三)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分析
        (四)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型分布情况
        (五)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分析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八)关联规则分析
第二部分 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证治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采集工具
        (六)采集内容的实施
        (七)数据录入与统计方法
    三、临床研究结果
        (一)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信息分布情况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型分布情况
        (三)常用方剂频数分析
        (四)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分析
        (五)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分析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讨论
    一、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情况分布及特点
        (一)性别情况
        (二)年龄情况
        (三)疾病分期情况
        (四)病因分析
        (五)既往疾病情况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分布特点
        (一)脉象频数分析
        (二)舌象频数分析
        (三)主要症状体征频数分析
        (四)缺血性中风病对情志的影响
        (五)主要症状体征聚类分析
    三、缺血性中风病病机特点
        (一)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
        (二)近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
        (三)齐向华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病病机的认识
    四、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分布特点
        (一)缺血性中风病病位分布特点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总体证型及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三)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分期证型及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五、常用方剂及其与证型关联情况
        (一)齐向华教授常用方剂分析
        (二)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规律探讨
        (一)缺血性中风病总体用药频数结果分析
        (二)缺血性中风病总体用药分类结果探讨
        (三)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分期用药及分类结果探讨
        (四)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探讨
        (五)药物因子分析结果探讨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规律探讨
        (一)常用药对
        (二)三味药团
        (三)四味药团
        (四)五味药团
    八、关联规则分析探讨
        (一)脉象、舌象关联分析
        (二)证候要素关联分析
        (三)脉象与证素关联分析
        (四)证素与中药关联分析
        (五)脉象与中药关联分析
    九、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风病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10)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邓铁涛教授治疗脑出血验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D].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徐慧教授治疗胸痹(稳定性心绞痛)的用药规律[D]. 张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内质网应激损伤研究抵当汤对脑出血大鼠p-eIF2α、CHOP及GRP78蛋白表达的影响[D]. 单慧毓.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基于文献研究国医大师治疗黄疸的经验[D]. 刘文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D]. 田广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医案知识发现[D]. 郭晓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三七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 房国伟,吉红玉,邸莎,崔云竹. 吉林中医药, 2019(10)
  • [8]国医大师对脑出血学术思想的新发展[J]. 蔡昱哲,全咏华,周德生. 中医药学报, 2019(03)
  • [9]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D]. 刘呈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邓铁涛教授治疗脑出血个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