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非典事件的谣言传播

广州非典事件的谣言传播

一、广州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魏巍,于惠玲[1](202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产生机理和因应策略——基于一个历史比较和社会心理分析的视角》文中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谣言的蔓延既容易引发社会性恐慌,又有损于政府公信力,极大地影响了疫情的整体性治理。阻遏谣言不能简单依靠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而需要洞察谣言作为群体性无意识活动背后的社会心理诉求和意识形态表达。整理汇集"2020新冠肺炎""2003非典型肺炎""1910东北鼠疫"和"1894粤港澳鼠疫"期间流行的谣言,通过建立一个历史比较的框架,分析和解释重大疫情谣言规律性重现的原因,即谣言的产生是公众世界观秩序被扰乱后的慌忙重构、公众意识形态的集体具象化和公众渴望深度介入公共事务的表达。鉴于此,谣言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对谣言随疫情变化规律的掌握上,设置预防性前置性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多渠道多机制进行防治。

范文倩[2](2021)在《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之变化 ——以《人民日报》“非典”与“新冠”报道为例》文中指出

胡莲翠[3](201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科普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近年来严重威胁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从科学技术普及的角度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应急科普不力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风险社会到来,面对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官方与大众媒体渠道科学传播的不畅为谣言滋生带来空间,震颤着惊恐不安的社会大众的敏感神经。政府作为应急科普的权威主体机构,应急科普运行不畅导致科普时效性的严重缺失,公众在事件爆发初期无法接收到权威部门科学传播,非正规渠道就成为公众搜集和获取事件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有待考量。媒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开始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中,也在普及事件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科普内容科学性缺失问题,导致社会负面效应的产生。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非典与H7N9禽流感在疫情预警阶段、扩散处理阶段以及缓和平息阶段中的应急科普内容、科普形式、科普效果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作用进行研究,探索两例事件中政府及媒体两大主体机构以及其他科普主体的应急科普工作的效果。深入分析发现,应急科普不力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畸变,政府信息传播障碍引发社会矛盾集聚、媒体的失语及过度报道造成公众恐慌是其主要体现。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塑造政府形象、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秩序、消除谣言,普及事件相关基本科学技术知识是应急科普及时到位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的主要体现。

张忆[4](2015)在《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传播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7月以来,随着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一系列的报道,“南方金银花”作为一个热词进入公众的视野。从“不良商家雇佣网络推手造谣打击南方金银花”,到“南方金银花更名事件被指涉及腐败”,南方金银花已成为大众媒介关注的焦点,并在媒介的报道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倾向。笔者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金银花事件虽然被称为谣言,但其实质并不是纯粹的谣言,而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目前,对这种并非无中生有的谣言研究几乎成为传播学谣言研究领域的真空地带。本文以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为研究视野,梳理南方金银花事件的发生背景、事件概况、发展现状以及案例中备受争议的焦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拾遗补缺,归纳总结出案例区别于传统谣言的传播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被定义为“谣言”并广泛传播的原因。论文指出,湖南卫视等媒体在利用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对南方金银花不实言论进行辟谣的同时,对南方金银花事件作出了“该事件是谣言”的定性的价值判断。论文还探究了南方金银花事件的传播动因。无论对南方金银花事件如何定性,我们都应看到它背后的隐喻:金银花自身的模糊性、行政部门应对舆情事件的能力欠缺、媒介整体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等,这些都是南方金银花事件得以发生的土壤。从这个角度上,也给那些同样具有不确定性的事物敲响了警钟。如果说论文前半部分是在以一种“客观”、“被动”的社会维度来分析案例,那么在论文后半部分,笔者则从“主动’’的角度,以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分析媒介在案例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位,如价值判断偏差、内容真实性模糊、报道缺乏深入挖掘等。最后,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媒介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上,应该如何规避谣言传播,即媒介如何正确应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报道对象,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类似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发生。

吴振普[5](2014)在《提升政府治理流言能力的路径考察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当下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同时,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问题。与之伴生相随的社会流言,容易激化社会矛盾,诱发各种危机事件。它们相随相生、相互影响,往往造成社会的恐慌,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挑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鉴于此种情况,政府需要增强应对流言的能力。本文运用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解读流言反映的社会内涵,评估和认识流言的影响,探讨政府化解流言对社会负面影响的对策。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文章将从流言反映的社会内容,探讨流言对政府治理的影响问题。文章使用社会资本的信任——权威——规范——社会参与网络的分析框架,来论述流言对于政府治理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其次,文章将从流言对社会影响的四个层面,对流言对政府治理的影响的机制,进行对应性分析。最后,文章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将从社会资本的信任——权威——规范——参与网络等四个层面,论述政府治理流言的对策。在当前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流言,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会更多。政府需要从重塑社会信任、增强政府权威、加强规范供给、健全和拓展参与网络,来重建社会资本,增强政府对流言的治理能力。

冯颖[6](2013)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传播及政府应对策略》文中提出流言由来已久,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流言的产生与传播。与传统的人际传播相比,网络上流言传播的速度与广度都有极大的变化。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更是盛行。而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关系到国家及社会的稳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所以,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传播与泛滥对社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传播、维护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本文将在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产生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流言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本文分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是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阐述。主要界定了流言、网络流言、突发公共事件等几个基本概念,并分析其特点。基本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奥尔波特的流言公式,以奠定研究的基础。第三章主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产生与传播进行分析。分析网络流言产生的主体、主体的心理、社会情境及传播流程,并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四散的原因。第四章主要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影响,包括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安全、政府形象等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五章探讨了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预防与应对。应对措施是在考察与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产生与传播规律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包括事前预防与事后控制两部分。

郄浩[7](2013)在《传播学视域中的科学流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要研究的科学流言,是指内容与科学技术有关,未经科学话语证实或提供相对准确的规范陈述并大规模流传的信息。本文从科学流言的定义和特点出发,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科学流言传播的三个规律:大众媒介中未经科学话语证实和评议的内容易导致科学流言;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流言易产生内容变异;关于环保的科学流言在反复出现后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本文第四章针对科学流言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提出了三条减少其负面影响的建议。首先,推动科学话语发挥更大作用;其次转变政府的处置模式;最后提高民众的免疫能力。结语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即“科学流言对应的是科学话语;任何科学流言都是社会风险事件;在风险沟通的框架下使用科学话语处置科学流言是必要的”。同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

刘茜[8](2013)在《对中国媒体公信力与话语权的思考 ——以非典报道和H7N9禽流感事件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问题的研究不但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学术界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虽然国内外学界关于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之多,但结合具体案例来探讨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二者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梳理有关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的理论,探讨两者的关系,由此寻求提升我国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之道,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2003年的非典和2013年春夏之交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中国影响重大,不但改变了中国原来的重大疫病防控模式,也促进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同时还革新了中国媒体关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本文在梳理和分析国内主流媒体关于非典和H7N9禽流感疫情报道的基础上,揭示我国媒体的公信力和话语权是一种双向互动、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公信力是话语权的基础,话语权靠公信力来打造;话语权的强弱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制约公信力的高低。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的提升以及两者的良性互动,除了受到媒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制于媒体所处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外部因素。政府的信息管控和商业利益是影响我国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的最重要的两个外部因素。一般情况下,政府信息发布越透明,新闻管控越宽松,就越能促进新闻媒体公信力和话语权的良性互动,使其获得更高的公信力和更大的话语权。反之亦然。而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过分追逐,将对其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削弱媒体的话语权。因此,要提升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话语权,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必须要加强媒体机构和媒体从业者的自律和他律;其次,媒体必须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最后,还需要政府加强信息公开和新闻法制建设。

王丹[9](2012)在《危机事件中的流言研究 ——基于“非典”与“核辐射”的观察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每一次重大灾难对于人类而言固然是一种不幸,但却常常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绝好机会。与“非典”一样,对于流言研究而言,2011年日本“核辐射”危机是一个观察流言、反思流言的重要窗口。“非典”和“核辐射”危机发生后,流言皆四起。危机事件中流言为何总是“满天飞”?本文从流言发生机制的角度,首先分析了其共性的必然性的原因。这些因素包括风险全球化的存在和传播、信息通畅及公信力的不足、科学精神的缺失、利益驱动等等。其次,本文探讨了“非典”和“核辐射”流言在版本及传播轨迹方面呈现较大差异的原因。“知沟”及“信息沟”的存在使“非典”时期的“神童”流言在农村地区得以最大可能地传播和实践。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第三人效应”的影响及公众心理的变化使“核辐射”流言呈现出来去匆匆的传播轨迹。流言的生命力在于一个“传”字。本文第二章着力探究流言的传播机制。首先从社会集体记忆的角度解析了同类流言的不断循环再现现象。继而运用“集合行为”理论解释了危机中公众的盲从、盲信行为。危机中的流言传播不仅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也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者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容易受到群体暗示、群体感染及群体模仿机制的影响。接着,本文分析了辟谣机制。正如卡普费雷所言,“辟谣是一门棘手的艺术”,辟谣有时会适得其反。因此,也对辟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非典”时期的“神童”流言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扭曲变形,本文结合奥尔波特等人的“信息失真”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随着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其高度的复制性和转发功能使流言的变异程度降低,“信息失真”理论的适用范围也有了进一步修订的必要。除此之外,新媒体还会对流言的传播带来哪些影响,本章节的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从前两章节对流言成因与传播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危机事件中流言的生成和传播受多种因素的触发和影响。因此,要想消除或减轻流言的不利影响,需政府、媒体和公众综合发力。“非典”危机加快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的步伐。权威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有利于消除公众的不确定性。而信息是否权威,根植于受众内心的判断,因此公信力就格外重要。此外,辟谣时机的把握及传统媒体、新媒体优势的发挥是提高辟谣效果的关键。应对流言,贵在保持成熟与理性的心态,而这有待于公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信息辨别能力的提升。对待流言常见的防范措施还有行政、司法手段。对流言不加管制是危险的,但对流言的过度打击,却是更加危险的,因此,度的把握很重要。

谭筱玲[10](2011)在《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与应对》文中研究说明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有着特殊的规律,应对策略也需要有相应的针对性。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的"都江堰水源污染"流言为个案,分析了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过程和应对策略,认为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心理易使流言产生更大恐慌,而流言进入社会实践构成了对官方信息的质疑,需要有信息的及时公开和良好的信任机制才能使应对策略生效。

二、广州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产生机理和因应策略——基于一个历史比较和社会心理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冠肺炎”谣言的分类、内容和演化特点
    (一)谣言的界定
    (二)“新冠肺炎”谣言的来源
    (三)“新冠肺炎”谣言的分类
    (四)“新冠肺炎”谣言的内容及演化特点
三、“新冠肺炎”谣言与历史上重大疫疾谣言的比较
    (一)非典型肺炎谣言(2002-2003年)
    (二)东北鼠疫谣言(1910-1911年)
    (三)粤港澳鼠疫谣言(1894-1923年)
    (四)历史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间的比较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产生的深层机制
    (一)谣言的产生是公众世界观秩序被扰乱后的慌忙重构
    (二)谣言的产生是公众意识形态的集体具象化
    (三)谣言的产生是公众渴望深度介入公共事务的表达
五、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符合谣言随疫情联动变化规律的预防性、前置性工作机制
    (二)以大范围积极心理教育破除谣言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
    (三)建立透明公开的立体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多元、信息畅通的官民沟通体系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科普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概述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内涵
        2.1.1 应急科普定义
        2.1.2 应急科普特点
    2.2 应急科普内容
        2.2.1 事件相关概念和原理
        2.2.2 事件应对方法
        2.2.3 相关政策法规
        2.2.4 科学理性启发与引导
    2.3 应急科普形式
        2.3.1 纸质媒介科普
        2.3.2 电子媒介科普
        2.3.3 网络媒体科普
    2.4 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的需求分析
        2.4.1 问卷的设计
        2.4.2 调查方法
        2.4.3 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2.4.4 调查得出的结论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作用研究分析
    3.1 传染病事件应急科普作用分析
        3.1.1 疫情预警阶段科普
        3.1.2 疫情扩散及处理阶段科普
        3.1.3 疫情缓和平息阶段科普
    3.2 应急科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积极应对
        3.2.1 普及事件相关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理性应对
        3.2.2 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秩序
        3.2.3 加强政府与民众应急信息沟通,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3.2.4 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体系
    3.3 应急科普失策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畸变
        3.3.1 政府信息传播障碍引发社会矛盾集聚
        3.3.2 媒体失语与过度报道加剧公众恐慌
4、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作用的策略探讨
    4.1 制订专项应急科普法律法规,将应急科普纳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
    4.2 设立媒体科技报道把关人制度,加强应急科普内容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4.3 合理发掘和利用新媒体科普方式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4)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传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传播背景
    第一节 事件回顾
        一、事件背景
        二、事件概况
        三、事件发展现状
    第二节 事件争议焦点
        一、南方金银花是否是山银花?
        二、南方金银花是否上火?
        三、南方金银花事件是否是谣言?
        四、南方金银花更名是否是腐败的结果?
第二章 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传播特性
    第一节 事件的基本特点分析
        一、有事实根据,但存在不确定性
        二、涉及明显的利益冲突
        三、利用网络推手,通过网络渠道发布
    第二节 从媒体的作为看南方金银花事件中的谣言生成
        一、出于“澄清”目的的媒介议程设置
        二、先入为主的“刻板成见”
第三章 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传播动因
    第一节 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带来了风险
        一、金银花本身存在模糊性
        二、谣言命题真伪的易变性
        三、公众与专家之间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 食药品的特殊性与应对能力的欠缺
        一、食药问题的敏感性
        二、行政部门应对舆情事件的能力欠缺
    第三节 媒介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大众媒介“双刃剑”效应客观上成为不实言论的传播渠道
        二、媒介面临公信力危机,辟谣难度增加
        三、网络推手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对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传播反思: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视角
    第一节 南方金银花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位
        一、报道存在偏向性,价值判断有偏差
        二、报道真实性模糊,信息核对不足
        三、报道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
    第二节 规避谣言传播:媒体如何应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报道对象
        一、立场中立,平衡报道
        二、避免“碎片化”,完整报道
        三、小心求证,科学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提升政府治理流言能力的路径考察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 概念界定
        1、 流言
        2、 社会资本
    (三) 研究述评
        1、 传播学视角下的研究
        2、 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
        3、 政治学视角下的研究
        4、 管理学视角下的研究
        5、 历史学视角下的研究
        6、 社会学视角下的研究
    (四) 研究重难点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创新之处
二、 流言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分析
    (一) 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二) 对政府权威的影响
        1、 流言的传播损害政府危机治理权威
        2、 网络流言泛滥损害政府的权威
    (三) 对规范的影响
        1、 流言的传播,有利于监督政府权力,维护法律正义
        2、 流言传播泛滥,导致人肉搜索、舆论暴力等违法现象
        3、 流言对于政府政策过程的冲击
    (四) 对参与网络的影响
        1、 流言中的正和博弈,促进良性的政治参与
        2、 流言中的负和博弈,导致恶性的政治参与
三、 流言对政府治理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 政府信任维度分析
        1、 政府应对危机信息公开问题
        2、 政府官员的道德品格的不信任问题
        3、 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绩效不信任问题
    (二) 政府权威维度分析
        1、 体制性权威不足和缺陷
        2、 体制外社会权威的冲击
    (三) 规范维度分析
        1、 法律政策的缺陷
        2、 政府官员的违法行为
        3、 政府决策失当
    (四) 参与网络维度分析
        1、 传统网络参与存在的缺陷
        2、 体制外参与渠道冲击
四、 政府治理流言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 重塑社会信任,增强政府治理流言的公信力
        1、 确保信息公开权威性、真实性和技巧性
        2、 加强政府官员队伍道德作风建设
        3、 提升政府解决流言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 增强政府权威,维护政府治理流言的权威性
        1、 巩固政府应对流言的权威性
        2、 借助民间意见领袖增强政府的权威性
    (三) 加强规范供给,完善政府治理流言的法制基础
        1、 完善法制建设,坚持依法应对流言
        2、 惩治官员违法行为,治理涉官性流言
    (四) 健全参与网络,保障政府治理流言的网络渠道
        1、 完善传统的政治制度化渠道
        2、 发展和利用新兴的参与网络渠道
        3、 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参与渠道作用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传播及政府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概念阐述
        2.1.1 流言
        2.1.2 网络流言
        2.1.3 突发公共事件
    2.2 基本理论——奥尔波特的流言公式
第3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产生与传播
    3.1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传播的主体分析
        3.1.1 传播主体分析
        3.1.2 主体的心理分析
        3.1.3 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影响
    3.2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传播的社会情境分析
    3.3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传播过程的发展阶段
        3.3.1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潜伏阶段
        3.3.2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网络流言的发展及高潮阶段
        3.3.3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消散阶段
    3.4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传播速度快的原因
        3.4.1 人们对互联网信息虚拟的宽容
        3.4.2 缺乏健全的互联网法规
        3.4.3 互联网道德风气未形成
        3.4.4 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
第4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影响
    4.1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影响社会稳定
    4.2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4.3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影响政府形象
        4.3.1 案例一:质疑政府效能
        4.3.2 案例二:质疑政府责任
        4.3.3 案例三:质疑政府权威
    4.4 小结
第5章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流言的预防和应对
    5.1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流言的事前预防
        5.1.1 建立及时、全面的信息公开机制
        5.1.2 加强网络信息法规的建设完善网络立法
        5.1.3 提高网民对流言危害性的认识提高自律意识
        5.1.4 加强主流信息的主导优势培养意见领袖
    5.2 突发公共网络流言的事后控制
        5.2.1 运用高科技手段防止和过滤社会流言
        5.2.2 建立迅速反馈机制控制网络流言的传播
        5.2.3 放宽对媒体的危机报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传播学视域中的科学流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1章 科学流言——核心概念的厘清
    1.1 流言简述
    1.2 一组概念的辨析:流言、传闻和传说
    1.3 科学流言定义归纳
第2章 流言研究综述与科学流言研究思路
    2.1 流言的产生与评价机制
    2.2 流言的传播与影响
    2.3 对于科学流言,会有不同吗
第3章 科学流言的特殊信息源研究:以张悟本事件为例
    3.1 大众传媒、科学流言与话语
    3.2 张悟本事件中的科学流言
    3.3 总结和讨论
第4章 突发事件中科学流言研究:以非典事件科学流言为例
    4.1 十年前的“恐怖信息流”
    4.2 关于非典事件中科学流言的变异规律
    4.3 总结和讨论
第5章 群体事件中的科学流言研究:以 PX 系列流言为例
    5.1 群体事件的学术解读
    5.2 PX 系列科学流言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科学流言应对研究
    6.1 科学家主动发出独立话语
    6.2 政府推动社会各界进行风险沟通
    6.3 科普活动要关照社会理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对中国媒体公信力与话语权的思考 ——以非典报道和H7N9禽流感事件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媒体公信力与话语权:相关概念及理论视角
    第一节 媒体公信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媒体公信力的内涵
        二、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性
    第二节 媒体话语权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媒体话语权的内涵
        二、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对媒体公信力与话语权辩证关系的解析
    第一节 报道失语和失真对媒体公信力及话语权的影响:以非典事件前期报道为例
        一、非典前期报道的失语和失真
        二、媒体公信力的丧失及话语权的削弱
    第二节 客观真实与媒体公信力及话语权的重建:以非典事件后期报道为例
        一、非典后期报道的拨乱反正
        二、修复媒体公信力与增强话语权
    第三节 以公信力和话语权建构正确的舆论导向:以H7N9禽流感报道为例
        一、以媒体公信力保障话语权
        二、以话语权维护良好的舆论生态
第三章 影响媒体公信力与话语权的关键因素
    第一节 政府信息管控对媒体公信力及话语权的影响
    第二节 商业利益对媒体公信力及话语权的影响
        一、媒体追逐商业利益及经济寻租的原因
        二、商业利益的追逐对公信力与话语权的危害
第四章 建构中国媒体公信力与话语权的主要路径
    第一节 媒体机构的自律与他律
        一、媒体机构的自律
        二、媒体机构的他律
    第二节 提高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一、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二、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三、提高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第三节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危机事件中的流言研究 ——基于“非典”与“核辐射”的观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流言概念界定与个案解析
        1.4.1 流言的概念界定
        1.4.2 流言个案解析
第二章 流言成因探究
    2.1 流言为何总是“满天飞”
        2.1.1 风险社会
        2.1.2 不确定性
        2.1.3 科学精神的缺失
        2.1.4 利益驱动
    2.2 “神童”流言因何而传
    2.3 “核辐射”流言为何来去匆匆
        2.3.1 流言的“科学”外衣
        2.3.2 新媒体使流言传播提速
        2.3.3 “第三人效果”理论
        2.3.4 公众心理渐趋成熟
第三章 流言的传播机制
    3.1 流言的社会集体记忆
    3.2 集合行为理论
    3.3 辟谣机制
    3.4 流言内容的变形机制
    3.5 新媒体对流言传播的影响
第四章 流言应对
    4.1 信息公开
    4.2 提升传媒公信力
    4.3 科学辟谣
    4.4 提高公众的信息辨别能力
    4.5 慎用行政司法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危机事件中流言传播的特点:大众耐受力减弱情况下的想象与事实混杂
二、危机事件中流言传播的性质:对官方信息的质疑与社会信任机制的考验
三、应对流言的关键策略:信息的及时公开与相互信任关系的培养
四、结语

四、广州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产生机理和因应策略——基于一个历史比较和社会心理分析的视角[J]. 魏巍,于惠玲.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2(01)
  • [2]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之变化 ——以《人民日报》“非典”与“新冠”报道为例[D]. 范文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科普作用研究[D]. 胡莲翠.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4]南方金银花谣言事件的传播学研究[D]. 张忆.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5]提升政府治理流言能力的路径考察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D]. 吴振普.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6]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流言的传播及政府应对策略[D]. 冯颖.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
  • [7]传播学视域中的科学流言研究[D]. 郄浩. 河北大学, 2013(S2)
  • [8]对中国媒体公信力与话语权的思考 ——以非典报道和H7N9禽流感事件报道为例[D]. 刘茜.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9]危机事件中的流言研究 ——基于“非典”与“核辐射”的观察与思考[D]. 王丹. 安徽大学, 2012(10)
  • [10]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与应对[J]. 谭筱玲. 新闻知识, 2011(04)

标签:;  ;  ;  ;  ;  

广州非典事件的谣言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