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专用测试仪

汽车故障诊断专用测试仪

一、汽车故障诊断的专用测试仪(论文文献综述)

魏苏杰[1](2021)在《随车起重机变幅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重大装备趋于智能化,为保证其可靠性,设备的健康检测成为研究热点。液压系统作为工程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液压健康检测的研究,主要有基于知识、数据驱动、基于物理模型的三种常用方法,基于知识的健康检测方法适合定性推理,要求有较高的经验及知识储备,基于数据驱动的健康检测方法要求有大量的故障或全寿命周期数据。鉴于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基于模型的液压系统的健康检测方法有明显优势,利用获得的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系统的健康检测。本文以随车起重机变幅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变幅液压系统的故障特征,提出典型故障的模拟与注入方案,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分析功率键合图和解析冗余关系理论,提出键合图与解析冗余关系相结合的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搭建基于Simulink的故障诊断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故障诊断方法的合理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如下:(1)分析随车起重机结构组成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对变幅液压系统典型故障的机理进行研究,制定各故障的模拟与注入方案,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故障仿真模型,从而验证所提出的故障模拟方案的可行性;(2)采用功率键合图建模方法,根据液压原理和各故障模拟方案,建立变幅液压系统有无故障的键合图模型,并建立各结点本构关系方程;(3)基于解析冗余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与键合图相结合的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残差生成、残差估计及故障诊断三个环节;(4)将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到变幅液压系统换向阀卡死的故障诊断中。在Simulink中搭建故障诊断仿真模型,通过控制部分注入故障信息,故障诊断结果与注入信息的一致性,来验证故障诊断方法的合理性;(5)在随车起重机实验台上设计换向阀卡死故障实验,通过实验曲线与仿真曲线对比,验证故障诊断仿真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验证故障诊断结果的可信度。

魏忠彬[2](2021)在《基于VT System的车载高压电源逆变器建模及其自动化诊断测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将动力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取代了原先的燃料,电机则取代了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电机控制器便具有汽车变速箱的功能,它们综合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爬坡、加速、最高行驶速度等动力性能指标。汽车电机控制器在整个开发周期以及量产后都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而原先的测试技术无法满足其复杂的测试要求,因此,汽车相关组织逐渐制定了一种V模型开发的架构。硬件在环测试(Hardware-in-the-Loop,简称HIL)作为V型开发流程中关键的一环,其具有降低系统开发成本以及能够提高开发效率。本文针对当前汽车电机控制器供应商对主流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VT System在虚拟仿真建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性开发研究。分别选用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作为车载高压电源逆变器的电路研究基础,结合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SVPWM)控制策略对电机控制器进行研究。此外,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还包含电机和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的虚拟仿真模型组成。通过在VT System的VT 6051A板卡中搭建并运行电机中的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实现同步/离线仿真测试,以及通过对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中的旋转变压器建模仿真最终将其转化为VHDL代码编译到VT System具有FPGA芯片的VT 2816板卡中。实现电机控制器在开发周期中对电机控制器、电机以及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的测试对象的搭建。本文通过ISO 11898、ISO 15765以及ISO 14229对汽车网络构建了汽车网络开发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简称OSI)。其从下到上分别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以及应用层组成,其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规定了CAN总线通讯协议,实现了汽车中各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间的信号传输,而传输层、会话层和应用层定义了汽车故障诊断服务。汽车故障诊断是电机控制器开发中对其功能检测的重要手段,汽车相关机构通过定义统一诊断服务(Unified Diagnostic Services,简称UDS)定义了面向整车ECU的诊断标准。本文分别对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以及旋转变压器的故障制造与恢复,从而对电机控制器开发以及针对本文搭建的永磁同步电机和旋转变压器模型的功能进行检验。由于在电机控制器开发测试中,所需要测试的项目数量多且具有许多的相同测试项。因此,本文在基于手动测试的基础上,对其自动化测试进行研究,成功实现了CANoe.Diva和v TESTstudio在VT System硬件在环测试系统中的自动化测试开发。在实际测试项目中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能满足开发需求。

王海涛[3](2020)在《长头载重汽车驾驶室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道路车辆外廓尺寸限制的放宽,长头车因其安全性高、舒适性好、维修性强等优点,在国内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对长头载重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振动特性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内容围绕某新型长头载重汽车在怠速工况下驾驶室地板抖动剧烈,以90 km/h的速度行驶过程中出现驾驶室侧围异常振动、发生开裂的现象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对该车驾驶室异常振动问题进行故障分析,判断出了故障的大致来源。通过实车道路试验,获得了驾驶室在怠速工况和不同车速行驶工况下各测点的振动信号及乘员主观感受评价。对各试验工况下测点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分析,基本确定了驾驶室异常振动的原因,并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为了全面了解并掌握该长头车驾驶室振动特性,本文对样车驾驶室白车身进行了扭转和弯曲刚度测试,分析了其扭转与弯曲刚度特性,掌握了驾驶室刚度性能特点。运用Poly LSCF参数识别法对驾驶室白车身和顶棚玻璃钢板件进行模态测试,采集了相应的模态参数,了解了驾驶室的模态特性。在驾驶室振动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样车CAD模型搭建了驾驶室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在扭转、弯曲工况及自由模态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产品性能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驾驶室振动性能试验与仿真分析对比,结合道路试验数据,文章剖析了驾驶室结构、发动机激励和车轮激励对驾驶室振动的影响,说明了驾驶室异常振动问题的多重原因。研究表明,长头车驾驶室因其结构特点与平头车驾驶室在振动特性上存在不同,该车驾驶室侧围局部刚度较小、地板纵横梁连接较弱,怠速工况下发动机激励和特定速度行驶过程中车轮激励的倍频恰与该驾驶室结构固有频率相近,引起异常振动问题。最后,本文针对引起驾驶室异常振动的原因提出了结构优化方案,通过调整怠速、加强连接和尺寸优化等手段改善了驾驶室的振动性能,并通过计算和仿真分析论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吕其峰[4](2020)在《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控发动机发展,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软件和机电一体化应用不断增加,系统性失效和随机硬件失效的风险逐渐增加。对于发动机系统的输入部件,国六排放法规要求OBD系统应至少监测电路故障及合理性故障。同时在功能安全方面,汽车电子行业标准ISO26262要求避免因汽车电子系统故障导致的不合理风险。国六高压共轨发动机电控部件的增加及法规要求监测项目的扩充,对车载故障诊断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研究适应排放法规及满足更高控制要求的故障诊断系统十分必要。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故障诊断系统和关键部件诊断方法的发展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详细研究了不同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机理,从而针对不同的部件结合其功能需求选取不同的监控策略。将故障诊断系统分为故障监控模块和故障管理模块,监控模块报告故障信息后,故障管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将监控功能模块分部件层、功能层和控制器层,对部件层和功能层诊断策略进行研究。基于该体系架构,以MATLABSimulink为建模工具,搭建了故障诊断体系策略。对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轨压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燃油计量单元、蓄电池电压、ADC模块等部件搭建了超限检测策略模型和部分合理性检测策略模型;对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无信号故障和错误信号故障采取模型诊断法结合逻辑诊断的融合诊断策略,在非故障性输入干扰时能够准确快速的识别故障。对轨压控制的过程采取了通过轨压传感器和通过燃油计量单元两种策略分别进行轨压梯度监控和调节器监控,搭建诊断策略模型。对于失火故障采用AMESim软件进行故障模拟并采集数据,从而提取故障特征进行故障诊断,并搭建诊断策略模型。对搭建的各模块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能够准确识别故障。将搭建的故障诊断策略模型与发动机整体控制策略进行对接,生成代码下载到目标ECU中,选取部分传感器的诊断策略进行离线仿真,通过模拟故障对诊断程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论文搭建故障诊断系统的正确性及可行性,表明故障诊断系统可有效实现柴油机的故障诊断。

王宁[5](2020)在《面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中应用最广且技术较成熟的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控制着汽车的行驶方向,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是极其重要的。应用统一诊断服务(Unified Diagnostic Service,简称UDS),能够检测汽车转向系统通信是否正常,传感器功能参数是否准确;而且在遇到故障时可较快找到解决方案。因此,面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电子控制系统。本课题针对UDS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实际项目中EPS的诊断需求,参考ISO国际标准关于UDS协议相关的内容,制定符合项目要求的诊断系统方案,设计系统数据结构,并对具体服务需求、定时参数需求、所选用的硬件模块、开发平台等进行选型设计。2)结合具体服务功能,通过程序建立应用层服务模型。并设计了应用层、网络层及传输层之间的接口函数,满足后续通信需求。3)将整个诊断系统进行模块化,合理规划各模块的功能,并通过程序设计实现各个功能函数。提出状态机建模思想,借助功能函数,将诊断系统的实现过程通过状态机实现,提供了诊断系统的实现的新思路,并为后续的维护和拓展提供了便利。4)在选用的硬件模块上实现诊断功能,使用诊断工具对所设计实现的服务模型分别通过网络仿真和实车测试进行验证,得到符合预期的结果,能够满足处于样车试验阶段的要求。

何真承[6](2019)在《基于4G网络和CAN总线的车辆在线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工业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必定会融入物联网的时代潮流中。目前车辆内部搭载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系统,而车载控制终端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和CAN总线来监测汽车的整体情况,这使得车辆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汽车的电控结构和线路也越来越复杂。一些电子部件的增加使得汽车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增大,而且部分故障原因由于缺少数据难以找出。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传输车辆实时数据至远程服务器,针对车辆故障信息提供相应部件的历史与实时数据,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测与在线故障诊断功能。本设计结合使用CAN总线技术、4G通信数据传输技术、GB/T32960标准协议、汽车故障诊断协议,完成了汽车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分析系统功能需求,完成整体结构设计,然后针对关键功能包括数据采集、远程通信、服务器架构进行方案设计,并依据现有协议制定了本设计中远程数据传输中的通信协议和车辆故障诊断协议。对于传输中使用的加密算法和服务器端进行故障预警的数据分析方法,本文通过修改算法对实现过程进行优化并仿真测试其实用性。完成方案设计后进行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部分主要是在车辆内安装的车载终端,通过基于Cortex-M3内核的32位处理器LPC1758芯片作为各模块的主控核心,配合PCA82C250模块接收并解析车辆不同部件控制器的CAN报文,并按日期存储于SD卡。使用4G模块SIM7600CE进行GPS信息获取和无线数据传输。软件设计包含车载终端与远程服务器端,车载终端搭载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对多个任务进行合理调度,完成车载终端功能。服务器端采用基于Python的Django作为后端开发框架,AdminLTE作为前端界面,能够有效的接收并解析车载终端的数据,并提供简洁友好的交互界面向用户展示车辆各个部件数据和故障码,以及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对车辆的隐藏故障进行预警。根据系统整体方案完成设计开发,在模拟和实车环境下经过功能验证和分析,本设计能够按照需求通过车载终端进行CAN数据采集、存储和实时发送,服务器端可以顺利接收、存储并显示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车辆隐藏故障提出预警,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7](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宋元[8](2018)在《丰田普锐斯双动力源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合动力车融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汽车的双重优点,缓解了燃油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和石油资源的匮乏。因此社会对高技术、高素质的混合动力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样的社会需求,给国内汽车类职业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开发利用单片机电路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实验系统实训设备势在必行。2006款普锐斯汽车的动力系统是丰田公司在第一代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第二代混合动力系统。这个系统通过发动机与电机混联的方式实现动力传递,使整个动力系统处于最佳的配合状态。本设计以丰田普锐斯为例,通过对普锐斯的各个电子控制系统的深入学习,设计了通过单片机电路控制的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故障模拟诊断实验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HV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与蓄电池系统的学习,对各个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的结构原理研究以及故障诊断,传动系统的传动分析,监测系统中MG1、MG2和变频器信号的作用原理研究。并且根据普锐斯混合动力实车电路图,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了普锐斯混合动力电控系统的原理图。为方便实验教学,在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电路上设计了故障点、检测点、诊断端子以及设计出了可用于实训教学的该车双动力源电控系统试验台面板电路原理图。在设计中介绍了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方法,利用该试验台可了解普锐斯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情况,根据故障现象及检测数据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最后,希望通过对普锐斯系统的研究和实验电路的设计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柯文远[9](2017)在《基于LabVIEW的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和故障诊断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汽车已逐渐演化成一种机、电、液的高度集成产品,增加了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的难度。传统的故障诊断仪器的弊端日益明显,而利用汽车专用示波器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种执行器及传感器的信号波形,有利于快速找出系统故障的原因和故障点,提升维修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现代电控发动机诊断的需求。波形分析法作为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有其独特优势所在,今后必将成为汽车维修行业主要趋势。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发展、融合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诊断方向理论研究,梳理总结波形分析法的优势以及虚拟仪器在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方面应用的可行性,为开发故障诊断系统打下理论基础及提供指导方向。选择卡罗拉1ZR-FE发动机为设计对象,分析其电控系统的电路原理,发动机各传感器、执行器和电控单元之间的控制机制、信号特征,并进行故障调研和理论分析,完成卡罗拉电控发动机测控台架主要部件进行选型设计与搭建,以实现实时数据测量、故障设置和诊断排除功能。使用LabVIEW2013虚拟仪器设计软件以可视化的编程方式,对本系统的用户登录、主程序功能菜单、模拟及实时波形测量和结果保存共四个部分进行了设计,整个系统易于操作、方便好用,达到真正辅助故障排除的目标。论文深入分析总结汽车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的信号波形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以及故障波形与标准波形之间的关系。通过验证和调试,提升该系统对汽车故障诊断排除的辅助效用,使其满足使用要求。最后,相比于传统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器,经过实车实验论证的基于LabVIEW的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开发性强等特点,可以提高维修实效,为汽车修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专业教学提供借鉴及帮助。

骆孟波[10](2013)在《汽车故障逻辑诊断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总结了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的特点,传统汽车维修技术是以机械修理为核心的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往往是从故障症状入手,凭经验确定故障原因、查看故障点、排除故障。本文论述了汽车新技术、新结构、特别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提出的新的挑战。作者在分析了网络技术条件下汽车故障的特点后,总结出了适应于车载总线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故障诊断策略。作者针对现代汽车各车载电子系统自身所拥有的运行逻辑,提出了汽车故障逻辑诊断方法的应用。论文根据故障系统的逻辑模式进行相应的故障诊断分析。针对汽车车在网络系统的应用对故障诊断要求的变化,阐述了故障诊断需要配备与之相应的专用工具。通过对车载计算机传输的数据帧(报文)信息仔细阅读分析,阐述了数据信息在现代汽车故障斩断中的作用。汽车在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法规推动下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高新技术,这也就给汽车故障诊断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故障机理的复杂性分析、诊断手段的多样性运用、诊断参数的精确性测试、分析判断的准确性把握等重要方法和关键技术都已成为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所必须追逐的目标。熟悉汽车各系统的信息来源、信息与系统功能的关系,掌握信息与故障关联关系、故障诊断的逻辑思维和方法,是提高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基础。作者在传统故障树诊断分析故障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功能逻辑关系分析的思想,用以指导完成汽车各总成、系统分布式功能和功能系统的划分。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汽车功能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故障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故障诊断的基本规律。本课题通过建立分析汽车各系统之间的功能关系逻辑模式,提供了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的正确思路,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指导,提高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能力,提高汽车维修质量,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二、汽车故障诊断的专用测试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故障诊断的专用测试仪(论文提纲范文)

(1)随车起重机变幅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随车起重机技术与发展
        1.1.1 随车起重机简介
        1.1.2 随车起重机发展状况
    1.2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1.2.1 故障诊断方法
        1.2.2 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内容
        1.3.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3.2 工作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变幅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故障模拟
    2.1 随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介绍
        2.1.1 随车起重机介绍
        2.1.2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2 液压系统故障分类与特点
    2.3 变幅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模拟
        2.3.1 液压缸的故障分析及模拟
        2.3.2 液压泵的故障分析及模拟
        2.3.3 换向阀的故障分析及模拟
        2.3.4 溢流阀与过滤器的故障分析及模拟
    2.4 基于AMESim的液压系统故障仿真
        2.4.1 AMESim液压系统建模
        2.4.2 液压系统故障注入与模拟
        2.4.3 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功率键合图的液压系统建模
    3.1 功率键合图建模方法
    3.2 液压元件功率键合图
    3.3 变幅液压系统功率键合图模型
        3.3.1 系统无故障建模
        3.3.2 系统多故障建模
    3.4 变幅液压系统多模式故障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型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1 解析冗余关系理论
    4.2 残差与阀值计算
        4.2.1 残差计算
        4.2.2 阀值计算
        4.2.3 故障隔离与故障特征矩阵
    4.3 故障诊断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与实验验证
    5.1 换向阀卡死故障诊断
    5.2 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VT System的车载高压电源逆变器建模及其自动化诊断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2.1 总线测试技术
        1.2.2 汽车故障诊断
        1.2.3 硬件在环测试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汽车故障诊断基础
    2.1 CAN总线
    2.2 汽车网络OSI七层模型
        2.2.1 ISO11898协议
        2.2.2 ISO15765协议
        2.2.3 ISO14229协议
    2.3 故障诊断
        2.3.1 统一诊断服务(UDS)
        2.3.2 诊断故障代码(DTC)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搭建
    3.1 测试需求分析
    3.2 测试系统总体框架方案
    3.3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硬件配置
    3.4 硬件在环测试的软件配置
        3.4.1 CANoe软件配置
        3.4.2 CANdela Studio软件配置
        3.4.3 CANoe.Diva软件配置
        3.4.4 vTESTstudio软件配置
        3.4.5 MATLAB/Simulink软件配置
        3.4.6 Altera Quartus软件配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试系统建模
    4.1 逆变器建模
        4.1.1 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4.1.2 逆变器控制算法
    4.2 永磁同步电机建模
        4.2.1 Clark变换
        4.2.2 Park变换
        4.2.3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建模
        4.2.4 电磁转矩计算
    4.3 旋转变压器建模
        4.3.1 旋转变压器数学模型
        4.3.2 旋转变压器解码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化诊断测试系统
    5.1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建模仿真
        5.1.1 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
        5.1.2 旋转变压器仿真模型
    5.2 故障诊断系统
        5.2.1 逆变器故障
        5.2.2 永磁同步电机故障
        5.2.3 旋转变压器故障
    5.3 自动化诊断测试
        5.3.1 CANoe.Diva自动化测试
        5.3.2 vTESTstudio自动化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长头载重汽车驾驶室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长头载重汽车发展现状
        1.2.2 车身振动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故障分析与道路试验
    2.1 驾驶室故障分析
        2.1.1 驾驶室振动来源
        2.1.2 故障诊断
    2.2 道路试验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验仪器
        2.2.3 测点布置与试验状态
        2.2.4 测试结果
        2.2.5 试验结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驾驶室振动性能试验
    3.1 驾驶室振动性能要求
        3.1.1 刚度性能
        3.1.2 模态性能
    3.2 驾驶室白车身刚度性能测试
        3.2.1 扭转刚度试验
        3.2.2 弯曲刚度试验
    3.3 驾驶室模态性能测试
        3.3.1 PolyLSCF模态分析原理
        3.3.2 驾驶室白车身模态测试
        3.3.3 驾驶室非金属顶棚模态测试
        3.3.4 模态试验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驾驶室振动性能仿真分析
    4.1 驾驶室白车身模型搭建
    4.2 驾驶室白车身刚度仿真分析
        4.2.1 扭转工况仿真分析
        4.2.2 弯曲工况仿真分析
    4.3 驾驶室白车身模态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驾驶室异常振动原因及优化措施
    5.1 怠速抖动
        5.1.1 发动机激励
        5.1.2 调整怠速
    5.2 侧围异常振动
        5.2.1 结构不足
        5.2.2 车轮激励
        5.2.3 结构优化
        5.2.4 优化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动机OBD法规研究现状
        1.2.1 国外OBD法规发展研究
        1.2.2 国内OBD法规发展研究
    1.3 当前故障诊断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柴油机故障诊断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柴油机故障诊断理论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分析
    2.1 满足国VI排放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需求分析
        2.1.1 高压共轨柴油机ECU功能结构组成
        2.1.2 故障监控内容
        2.1.3 故障诊断系统组成
    2.2 故障监控策略
    2.3 故障管理模块
        2.3.1 预消抖
        2.3.2 故障诊断检查处理
        2.3.3 故障诊断事件存储
        2.3.4 故障诊断抑制处理程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典型部件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3.1 轨压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3.1.1 轨压传感器信号范围检测
        3.1.2 漂移故障检查
        3.1.3 失效处理策略
        3.1.4 模型仿真
    3.2 燃油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3.2.1 燃油温度传感器信号范围检测
        3.2.2 燃油温度信号合理性检测
        3.2.3 模型仿真
    3.3 轨压梯度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3.3.1 故障监控策略
        3.3.2 故障失效处理策略
        3.3.3 模型仿真
    3.4 基于燃油计量单元的轨压监控策略研究
        3.4.1 燃油计量单元的故障监控策略
        3.4.2 轨压监控策略
    3.5 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3.5.1 故障原因分析
        3.5.2 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
        3.5.3 结合逻辑诊断的模型诊断法
        3.5.4 故障诊断建模及仿真
        3.5.5 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失火诊断研究
    4.1 失火故障仿真
        4.1.1 基于AMESim的发动机仿真模型介绍
        4.1.2 失火故障模拟
    4.2 失火故障特征分析
        4.2.1 瞬时转速信号特征理论分析
        4.2.2 失火故障特征计算
    4.3 SOM神经网络的失火诊断方法实现
    4.4 基于段角加速度的逻辑诊断法
        4.4.1 失火诊断条件检查
        4.4.2 失火检测
        4.4.3 失火故障诊断
    4.5 模型仿真及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面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EPS诊断系统方案设计
    2.1 诊断系统整体方案及架构设计
    2.2 硬件模块介绍
    2.3 某型号EPS诊断系统需求分析设计
        2.3.1 UDS诊断服务
        2.3.2 诊断服务需求
        2.3.3 UDS定时参数管理
        2.3.4 定时参数需求
        2.3.5 DTC(Diagnostic Trouble Code)故障码需求
        2.3.6 快照信息需求
        2.3.7 写入/读取数据标识符需求
    2.4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2.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UDS应用层服务建模及各层间接口的设计
    3.1 服务模型的实现
        3.1.1 $10 服务设计与实现
        3.1.2 $11 服务设计与实现
        3.1.3 $14 服务设计与实现
        3.1.4 $19 服务设计与实现
        3.1.5 $22 服务设计与实现
    3.2 各层间接口的设计
        3.2.1 应用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接口
        3.2.2 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接口
        3.2.3 数据链路层与底层CAN之间的接口
    3.3 本章小结
4 UDS整体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
    4.1 模块设计与实现
        4.1.1 应用层服务请求模块
        4.1.2 应用层响应指示模块
        4.1.3 网络层传输模块
        4.1.4 网络层接收模块
        4.1.5 数据链路层传输队列处理模块
        4.1.6 数据链路层接收MO处理模块
    4.2 诊断系统状态机设计
        4.2.1 设计的必要性
        4.2.2 应用层状态机设计
        4.2.3 网络层传递状态机设计
        4.2.4 数据链路层状态机设计
    4.3 诊断系统状态机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与测试
    5.1 诊断系统的实现
        5.1.1 程序的实现
        5.1.2 硬件上的实现
    5.2 诊断服务测试
        5.2.1 诊断功能测试
        5.2.2 网络通信仿真测试
        5.2.3 实车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4G网络和CAN总线的车辆在线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汽车故障诊断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车辆在线故障诊断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 车辆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2.2.1 CAN总线介绍
        2.2.2 目标车辆CAN协议
    2.3 故障码信息获取方法
    2.4 远程通信方案设计
        2.4.1 GB/T32960 标准定义的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2.4.2 数据格式的修改优化
    2.5 数据加密处理方案
        2.5.1 AES128 加密算法介绍
        2.5.2 AES算法数学基础
        2.5.3 AES算法步骤分析
        2.5.4 AES128 加密算法的运行模式
        2.5.5 AES128 加密算法实现的优化
    2.6 服务器端方案设计
    2.7 胎压监测报警方案设计
    2.8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总体设计
    3.2 微控制器及其最小电路设计
        3.2.1 LPC1758 芯片简介
        3.2.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3 CAN通讯电路设计
    3.4 SIM7600CE电路设计
    3.5 电源系统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车载终端软件设计
    4.1 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案
    4.2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4.2.1 μC/OS-Ⅱ的移植过程
        4.2.2 μC/OS-Ⅱ的任务管理
        4.2.3 μC/OS-Ⅱ操作系统的任务同步机制与通信方式
    4.3 车载端系统任务设计
        4.3.1 系统任务规划及通信管理
        4.3.2 CAN数据采集与打包程序设计
        4.3.3 4G发送任务设计
        4.3.4 GPS接收任务设计
        4.3.5 SD卡存储任务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远程服务器设计
    5.1 整体结构设计
        5.1.1 功能需求分析
        5.1.2 数据库设计
    5.2 功能实现方案
        5.2.1 用户登陆与车辆添加
        5.2.2 车辆数据接收与存储
        5.2.3 数据显示与故障诊断
    5.3 部署服务器
    5.4 本章小结
6 在线故障诊断系统测试
    6.1 4G和 GPS功能测试
    6.2 CAN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6.3 实车测试
        6.3.1 登录与实时数据传输
        6.3.2 数据分析显示
        6.3.3 报警信息与故障码显示
        6.3.4 胎压数据监测与报警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专利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技竞赛目录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8)丰田普锐斯双动力源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1.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
        1.2.2 我国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实训教学设备的发展现状
        1.2.3 混合动力汽车故障实验系统的发展现状
    1.3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1.4 小结
第2章 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的组成
    2.1 概述
    2.2 阿特金森(Atkinson)循环发动机
    2.3 HV蓄电池
    2.4 变频器总成
    2.5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的底盘
        2.5.1 发电机MG1/电动机MG
        2.5.2 行星齿轮机构
        2.5.3 变速驱动桥的其它组成
    2.6 小结
第3章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分析
    3.1 概述
    3.2 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与原理
        3.2.1 工作状态
        3.2.2 工作原理
    3.3 不同工况下的动力传递分析
        3.3.1 准备启动工况
        3.3.2 起步工况
        3.3.3 微加速工况
        3.3.4 低载荷巡航工况
        3.3.5 节气门全开加速工况
        3.3.6 减速工况
        3.3.7 制动工况
        3.3.8 倒车工况
    3.4 发动机、MG1、MG2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分配
    3.5 再生制动与能量回收
    3.6 小结
第4章 普锐斯汽车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4.1 概述
    4.2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
        4.2.1 混合动力系统ECU的控制
        4.2.2 发动机ECU和HVECU的控制
        4.2.3 变频器的控制
        4.2.4 发电机(MG1)和电动机(MG2)的控制
        4.2.5 制动控制
        4.2.6 换挡的控制
        4.2.7 电动机驱动模式的控制
        4.2.8 电子转向控制系统
        4.2.9 空调变频器的控制
        4.2.10 其他控制
    4.3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4.3.1 HVECU控制
        4.3.2 发动机ECU控制
        4.3.3 变频器的控制
        4.3.4 制动防滑控制ECU控制
        4.3.5 换挡控制系统
        4.3.6 蓄电池ECU控制
        4.3.7 纯电动机驱动模式控制
        4.3.8 其他控制功能
    4.4 THS-II的控制原理
        4.4.1 THSII的驱动控制
        4.4.2 发动机的功率控制
        4.4.3 制动防滑控制
    4.5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中的主要传感器
    4.6 小结
第5章 普锐斯教学试验系统的监测分析与故障诊断
    5.1 监测分析
        5.1.1 MG1停止信号作用、原理及监测分析
        5.1.2 MG1变频器故障信号作用、原理及监测分析
        5.1.3 MG2停止信号作用、原理及监测分析
        5.1.4 MG2变频器故障信号作用、原理及监测分析
        5.1.5 变频器过压信号作用、原理及监测分析
    5.2 故障诊断
        5.2.1 解角传感器作用、原理及故障诊断
        5.2.2 电压传感器作用、原理及故障诊断
        5.2.3 电流传感器作用、原理及故障诊断
        5.2.4 控制信号作用、原理及故障诊断
        5.2.5 档位传感器和选档传感器的作用、原理及故障诊断
        5.2.6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作用、原理及故障诊断
第6章 普锐斯实验台的设计
    6.1 实验系统的特点
    6.2 实验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6.3 实验面板的设计
        6.3.1 显示区布置
        6.3.2 面板电路图的识读
        6.3.3 面板电路图的设计
    6.4 试验台的故障设置与故障分析
        6.4.1 换流变极器
        6.4.2 MG1发电机
        6.4.3 M3、M4-2号电动机
        6.4.4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6.4.5 曲轴位置传感器
        6.4.6 P1空档位置开关
        6.4.7 混合动力车用蓄电池(H16、H17)
        6.4.8 I15点火开关
        6.4.9 S1、S2、S3、S4、S
        6.4.10 点火线圈
        6.4.11 喷油器
        6.4.12 C1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6.4.13 E1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6.4.14 M1空气流量计
        6.4.15 加热型氧传感器
        6.4.16 K1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6.4.17 T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6.4.18 M5节气门控制电动机
        6.4.19 燃油泵F16
        6.4.20 数据连接器DLC
    6.5 实验系统STM32F4单片机
        6.5.1 STM32F4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
        6.5.2 单开路故障电路设计
        6.5.3 开/短路故障电路设计
    6.6 .随机故障设置程序设计
    6.7 小结
附录:普锐斯混合动力实验系统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LabVIEW的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和故障诊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汽车诊断技术在国外发展概述
        1.1.2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现状
        1.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波形分析方法概述
    1.4 虚拟仪器的应用概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整体方案规划
    2.2 系统硬件选用
        2.2.1 计算机用户终端的选用
        2.2.2 发动机车型的选用
        2.2.3 信号调理装置的选用
        2.2.4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2.3 发动机关键电气元件原理研究和功能面板设计
        2.3.1 发动机关键传感器原理分析
        2.3.2 发动机关键执行器的原理分析
        2.3.3 发动机测控台架功能面板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3.1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3.2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开发
        3.2.1 登录模块设计
        3.2.2 主程序功能菜单设计
        3.2.3 模拟波形测试模块设计
        3.2.4 波形实时测试模块设计
        3.2.5 测试波形保存功能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试验及分析
    4.1 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1.1 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1.2 氧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1.3 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1.4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1.5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1.6 温度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1.7 爆震传感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2 执行器故障机理分析
        4.2.1 喷油器故障波形机理分析
        4.2.2 活性炭罐清洗电磁阀
    4.3 系统故障设置试验与分析
        4.3.1 电控发动机系统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流程
        4.3.2 发动机信号测控台架的故障控制设计方案
        4.3.3 发动机加速无力故障设置试验
        4.3.4 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设置试验
        4.3.5 发动机怠速熄火故障设置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10)汽车故障逻辑诊断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1.1 研究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意义
    1.2 汽车故障诊断与诊断学
    1.3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1.3.1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
        1.3.2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
        1.4.1 国外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1.4.2 国内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第2章 汽车故障诊断基础
    2.1 汽车故障诊断的一般原则
    2.2 传统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2.3 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
        2.3.1 车载网络系统的结构
        2.3.2 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类型
        2.3.3 针对功能系统的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策略
第3章 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分析
    3.1 车载网络系统诊断简介
    3.2 车载网络系统故障诊断的基础
    3.3 诊断工具与手段
第4章 基于功能逻辑的故障诊断分析
    4.1 汽车故障的逻辑诊断概述
    4.2 针对传统电控系统的逻辑故障诊断
    4.3 针对车载网络系统的逻辑诊断
第5章 汽油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诊断分析
    5.1 汽油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因果分析
    5.2 汽油发动机不能启动故障原因的逻辑关系
    5.3 发动机不转发动机不能启动
    5.4 汽油发动机不能启动——无着车征兆故障原因分析
    5.5 汽油发动机不能启动——有着车迹象但不能启动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汽车故障诊断的专用测试仪(论文参考文献)

  • [1]随车起重机变幅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 魏苏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VT System的车载高压电源逆变器建模及其自动化诊断测试研究[D]. 魏忠彬.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1)
  • [3]长头载重汽车驾驶室振动特性研究[D]. 王海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 吕其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面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宁.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6]基于4G网络和CAN总线的车辆在线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D]. 何真承. 重庆大学, 2019(12)
  •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8]丰田普锐斯双动力源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研究[D]. 宋元.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9]基于LabVIEW的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和故障诊断系统[D]. 柯文远.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1)
  • [10]汽车故障逻辑诊断方法的应用研究[D]. 骆孟波.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汽车故障诊断专用测试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