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地理数据

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地理数据

一、有关“十五”计划纲要中的地理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姜泽林[1](2021)在《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辖区经济的核心机制,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下达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后,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可能倾向于采取短期经济行为,一些地区甚至存在“贪多求全”、“唯目标论”以及过度“加码”情况,引致了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等经济后果。为了进一步稳定经济增长速率、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学者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构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体系,增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策略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切合性以及如何完善经济增长目标的评估与监测体系建设。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载体,构建了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主线的经济理论模型,阐述在规定计划产出的情况下,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过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两条推理假说:第一:总体上,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第二,经济增长目标是有门槛条件的,只有在门槛范围内,经济增长率才可以持续增长,如果门槛值过高,将抑制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既定的样本范围内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当经济增长目标突破一定值之后,经济增长目标对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边际作用降低,但是影响方向依然是正向。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使得地方政府扩大经济规模,造成一定程度的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其次,本文以经济产出为纽带,将委托代理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融合起来,通过理论推演,分析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理论推演表明,对地方的激励程度不是越大越好,地方政府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或超越,会带来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减速或滞后,结合五年规划的产业政策,本文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影响程度和差异性,深入地讨论了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其约束特征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分析了五年规划的不同时期(政治周期)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另外,本文以房地产投资为例研究了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渠道,结果发现投资结构扭曲的中介效应十分的明显,投资结构扭曲程度增大,将会挤占对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终会严重影响相关产业融资以及规模的扩张。分析认为,经济增长目标虽能一定程度上激励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其生产率,然而可能会挤占生产、技术研发投资,从而导致了产业技术无效率,最终减缓了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最后,本研究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在不同规模报酬情况下,分析了政府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对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表征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观察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走势,得到以下主要观点:第一,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增大,会引起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的下降。并且,规模报酬越大,负面影响程度越大;第二,经济增长目标如果设置过大,将可能导致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质量)跌落到一个较为平滑的区间。计量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目标数值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经济增长质量降低0.033个单位。经济增长目标的硬约束和“层层加码”特征在五年规划的初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较小,在后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五年规划中的软约束在规划的初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初期不如后期。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增长目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经济发展划分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三个维度,从理论和实证双重视域展开较为细致的分析。提出要构建弹性化的经济增长约束体系,最后,本文还在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以及为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的制度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对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优化具有较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后续规划的编制有较明显的参考价值。

吕统华[2](2020)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估及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最基层载体,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提高杭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的重点和难点。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日常体育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其配置的效率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绩效评估,是开展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进健康中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借鉴美国“3E”绩效审计准则,通过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构建基于“4E”绩效评价模型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分别从环境(Environment)、效益(Effectiveness)、公平(Equity)、经济(Economy)四个维度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进行评价。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和“4E”模型初步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随后通过对专家的问卷访谈对指标进行删除、增加和修改,形成了一套包括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配置绩效评价体系。然后通过专家打分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结合相关标准确定了指标的量化标准。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杭州市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运用GIS相关分析工具对杭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杭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不公平、地域不均等的现象,其分布与社区人口密度呈现高度一致性;2)学校类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范围最大,西湖区整体的地均服务面积远远小于下城区;3)研究区域内以武林街道为中心,距离武林街道越远,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越低,可达性呈现明显的递减现象,城市核心区的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普遍高于城市边缘区;4)仅有82.4%的城市社区处于社区体育设施的覆盖范围内,杭州市“十五分钟”健身圈的公共体育服务目标尚未完成。然后对西湖区和下城区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通过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分析法)将指标进行分类,分别为重点改进指标、主要提升指标、保持完善指标和继续保持指标,总结杭州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存在以下问题:1)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公平、不全面现象突出;2)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缺乏整体性,可操作性差;3)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不合理导致居民体育行为不积极,体育产出低;4)边缘地区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低,服务范围小;5)老城区社区体育设施环境不尽人意,绿化较少;6)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标准滞后,小区内体育设施建设不受重视。最后针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6点策略建议:1)完善规划编制,形成合理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网络体系;2)优化整体布局,共建共享,全面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3)提升人居环境,推动老旧社区健身环境有机更新;4)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城市边缘区体育设施服务供给;5)加强规划监督,真正落实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6)提升健身氛围,提高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积极性。

刘长利[3](2020)在《时局与地域—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研究(1913-1945)》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云南的植棉业是地域特征与时局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研究寻找其发展的原因与失败的根源。首先,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发展以边疆开发为大背景,期间依据不同的时代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的前三章便是以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展开。第一章为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初露端倪”,时间断限自1913年至1928年。首先探讨该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时代特征——禁烟与利权。其次通过云南省长公署的棉业提倡对第一阶段云南省植棉业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再次通过史料阐述棉籽的购买与试种。最后通过分析植棉面积与产量,解读这一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总体情况。第二章为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方兴未艾”,时间断限自1928年至1938年。首先交代云南植棉业发展的时代背景——龙云主政。其次,通过棉业机构的设立,包括棉作试验场、棉业处及推广所,将建设“新云南”时期的历史过程进行复原。第三章是全面抗战时期云南的植棉业,时间断限自1938年至1945年。首先阐述木棉的“重新发现”,其次通过史料研究草棉的发展趋势,随后将木棉的种植与推广情况进行叙述,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木棉的发展状况。第四章主要探讨地域特征及时局因素是如何作用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发展。首先分析云南植棉业发展的时局特征。其次,分别探析草棉、木棉与云南地域环境的关系。最后探讨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耿灿[4](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张丹桐[5](2020)在《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石油行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经营策略选择不当导致中国石油企业整体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聚焦于跨国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为优化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分析思路。本文针对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融合内部化理论、折衷理论和FSA/CSA理论等,构建了跨国企业经营策略的整体分析框架。阐明了企业经营策略作为内部化决策的理论内涵,研究指出决定这些内部化决策的根本因素是企业在特定情境下拥有的内部化优势,而内部化优势的差异是由企业所有权优势和母国/东道国区位优势这两个外生变量共同作用产生的。2.根据国际石油行业的具体产业特征,有针对性地构建了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模型。进一步阐述了影响跨国石油企业直接投资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所有权优势因素和区位优势因素。深入探讨了跨国石油企业在投资区位、进入模式、合作模式和扩张策略等四项经营策略上面临的主要选择类型、影响机制和这些选择可能带来的绩效影响。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4家跨国石油企业268个海外子公司的实践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受到所有权优势与区位优势的差异化影响。其中,投资区位和进入模式的选择仅与所有权优势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合作模式的选择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及进入模式均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扩张策略的选择则受到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共同影响。(2)经营策略选择对企业绩效存在差异化影响。其中,投资区位和扩张策略的选择对企业绩效存在显着影响;进入模式与合作模式的选择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4.研究总结了特定情境下跨国石油企业的经营策略组合,为跨国石油企业整体策略提供决策依据。其中,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二者均高时采取积极扩张策略;所有权优势低而区位优势高时采取学习跟随策略;所有权优势高而区位优势低时采取风险控制策略;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均低时采取收缩撤资策略。

张鹏飞[6](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文中提出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苏联模式”弊端不断暴露,使我国逐渐认识到:一国发展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我国是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并未经历资本主义这一发展阶段的积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而“苏联模式”并不是适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唯一模式。经过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呕心沥血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它是一条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它是一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它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游之路。回顾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避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分为五个章节,首先,第一章主要是结合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史观的观点对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是运用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吸收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促进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第三章主要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对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矛盾观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主要是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第五章主要是阐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当代价值,分别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对于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四种。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领导人思想着作、党不同时期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着作,了解并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第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发展之路,因此,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并用其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活动。第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涉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需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内容创新,对改革前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具体阐述我国7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二是角度创新,运用哲学的相关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三是方法创新。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

李荣胜[7](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闫晓玉[8](2020)在《1929-1949年甘肃省植树造林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20年代,甘肃省的森林资源流失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关系密切,造林工作亟待开展。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七项运动,正式把植树造林提到了国家重大运动的地位,全国掀起了植树的高潮,甘肃省政府也积极响应造林运动的号召印发造林宣传材料、制定造林计划,在全省沿河隙地、沿路以及荒山地区栽植树木。30年代实业部开始重视甘肃省的造林工作,划拨一定的经费支持。到40年代,甘肃省有了专门的造林运动委员会来负责植树造林工作,各县乡镇制定了适宜于地方的造林办法。为维护造林工作的成果、提高林木的存活率,护林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甘肃省为保护林区原有树木和新栽林木而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甘肃省鼓励民众、各机关团体积极参与。1934年以后,乡镇保甲主要负责以及监督造林工作的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也加强对原有林的保护。1929年至1949年的二十年间,甘肃省的植树造林工作虽然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但经过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林炫臻[9](2020)在《民国时期桂西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研究 ——以县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对疆域进行有效管理而对其进行层级划分的区域。通过设置若干层级、不同类型的政区,使国家权力在空间上实现再分配。行政区划体系是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在中国传统行政区划体系中,县级政区属于直接管理基层社会的基层政区,自秦“废分封,行郡县”以来,一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本文所述之桂西地区,是指今广西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传统社会被视为岭南极边、荒蛮化外之地。在清代雍正“改土归流”之前,历代中央政府的官僚系统都难以深入进行有效管辖。中华民国建立后,广西地方实力派无论是旧桂系还是新桂系,出于扩充自身实力、加强社会治理等需要,均对广西地方政区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不仅彻底完成了改土归流,还通过厘清县界、调整基层地方归属、析置新县、迁移县治等措施,使桂西地区的行政区划趋于合理,有效巩固了桂系对广西的统治。总体而言,这些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不仅促进了桂西地区政区的现代化,而且奠定了当今桂西地区政区格局的基础。纵观整个民国时期,桂西地区的县级政区变动频繁,既有出于政府的主观意愿因素,又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政府主导始终是民国时期桂西县级政区变动的源动力;由于县级政区直接面向基层,所以地方社会因素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府决策,甚至影响政区调整的走向。总之,民国时期桂西地区县级政区的频繁变动,是当时广西当局与桂西各县地方派系势力互动交流甚至博弈妥协的结果,经过复杂的变动过程,才最终形成桂西县级政区的格局。

范擎宇[10](2020)在《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和城市群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城镇化促进人口、土地和经济等要素集聚,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主体形态,两者交互作用促进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丰富多彩、史无前例的空间变局。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向重“质量提高、效益提升和功能完善”转型,城市群正逐步成为推进我国区域一体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全新载体。作为城镇化高级阶段的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急需诠释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群形成的逻辑关系,即从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协调视角重新认识城市群空间结构,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理论提供新的理论范式。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城市群时代,国家正积极推动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载体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撑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2016年国家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19年又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旨在加强区域协调能力,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案例,在梳理城镇化历史进程、区域空间组织演化基础上,以系统论、协同论和非均衡发展等理论为基础,遴选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三个核心指标,提出“协调水平测度→协调关系分析→空间结构识别→演变机理发现”的研究框架,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计量等方法,创新性地进行了协调视角下城市群空间结构探索。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伴随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化人口、土地和经济“总体”和“两两”协调水平也呈稳步提升的趋同变化现象。在区域尺度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城镇化协调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逐渐弱化,区域均衡性不断增强。在城市尺度上,高水平协调区逐渐沿沪宁合和沪杭甬干线发展,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和宁波等省会城市以及经济中心城市协调类型等级逐渐提升;低协调水平城市多是皖北、浙南的地级市。进一步从空间关系上看,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历年几何重心较为稳定,与区域几何中心(位于南京溧水区境内)比较接近;城镇化协调水平格局在西北—东南方向变化不大,但城镇化协调水平的空间关联范围和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格局。从全局空间关联特征看,长三角地区“总体”协调水平具有显着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高值簇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浙北和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带,低值簇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皖北、皖南和浙南等长三角的外围地带;“两两”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具有较高的类似特征,均呈中间高南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从局部空间关联特征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最显着,高—高集聚范围不断沿南京至上海的沿江地域扩展,而低—低集聚一直分布在长三角边缘的地区。在空间形态上,随着城镇化协调水平的空间关联作用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极独大、三角核心、周边低平”的协调格局;在空间变化上,城镇化协调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城市协调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迁移惰性和路径锁定。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范围从原有了15+1扩容至26个城市后,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区域差异也增大,高协调城市空间分布格局依然呈现以上海为中心的“Z”型;低协调城市主要分布在新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安徽省境内。根据城镇化协调关系将长三角城市群划为两个层级的凝聚子群,二级层面上的4个子群空间结构相对稳定;三级层面上的8个子群联系密度和加权中心度随城镇化协调水平关联强度的上升而增大,子群空间结构变化显着,上海极化效应突出,而盐城子群、扬泰子群和铜陵—安庆—池州子群边缘化趋势明显。从时空两个维度进一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识别,发现空间距离影响下的城市群城镇化协调关系表现出以上海和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圈层”结构,而时间距离影响下的城市群城镇化协调关系则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核心—外围”结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及优化建议。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外在动力和各子系统的时空交互过程出发,探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机理。在内在关系方面,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对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协调水平演变的影响作用不同,在城镇化协调水平较低阶段时,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土地城镇化随着城市协调水平的提升影响逐渐增大,而以产业结构变化为特征的经济城镇化对城镇化协调程度提升起着稳定促进作用。在外部动力方面,城镇化协调关系自身存在着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长三角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外部动力因子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集聚效应。基于内在机理和外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建议,充分发挥城镇化协调水平较低苏浙皖比较优势,有助于快速促进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均衡发展;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资源约束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是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重要举措;相对人口和经济要素流动,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流动,极大发挥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协同效应;扩大城镇化协调的空间关联范围,构建合理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城市群。根据论文研究的思路、范式、方法和研究内容,论文的创新点突出表现为:(1)以城镇化和城市群的逻辑关系为基础,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出发,将城镇化的人口、土地和经济三个子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突破已有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为科学认识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城市群空间形态提供新的路径。(2)空间联系和协调发展是城市群两大特征,首次依据各城市的城镇化协调关系划分凝聚子群,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识别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从而为城市群内部都市圈构建、城市合作关系以及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有关“十五”计划纲要中的地理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十五”计划纲要中的地理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基本分析框架
    2.1 相关文献综述
        2.1.1 经济增长目标研究综述
        2.1.2 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文献
        2.1.3 相关述评
    2.2 主要概念界定
        2.2.1 经济增长目标
        2.2.2 经济发展
    2.3 相关理论
        2.3.1 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政府竞争理论
        2.3.4 财政分权理论
        2.3.5 政治周期理论
    2.4 经济增长目标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2.4.1 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框架
        2.4.2 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型的基本构建框架
    2.5 小结
3 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发展的事实性描述
    3.1 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事实
        3.1.1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描述
        3.1.2 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中关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描述
    3.2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
        3.2.1 我国经济增长概况
        3.2.2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3.2.3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
        3.2.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3.3 小结
4 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的缘起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4.2.1 基础模型
        4.2.2 平衡增长路径及推导
    4.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数据来源
        4.3.3 指标说明
    4.4 模型估计与结果说明
    4.5 进一步探讨
        4.5.1 研究机制分析
        4.5.2 异质性分析
    4.6 小结
5 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计量模型构建
        5.3.2 指标说明
        5.3.3 数据来源
    5.4 基本实证结果
    5.5 研究机制分析:基于投资结构扭曲的视角
    5.6 经济增长目标与细分产业的考察
    5.7 小结
6 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模型推演
    6.3 研究设计
        6.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6.3.2 变量的设定
        6.3.3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统计
    6.4 实证结果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4.2 经济增长目标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计量分析
        6.4.3 经济增长目标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计量分析:不同五年规划时期的比较
    6.5 稳健性检验
    6.6 结论与启示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结论总结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估及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宏观发展背景
        1.1.2 全民健身计划推进的国策背景
        1.1.3 杭州亟需提高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的现实微观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社区的概念
        2.1.2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
        2.1.3 设施配置与绩效评估
    2.2 “4E”理论基础
        2.2.1 英国“3E”绩效评估理论
        2.2.2 “4E”绩效评价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4E”模型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1 “4E”模型
    3.2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3.2.1 系统性原则
        3.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3.2.3 科学性原则
        3.2.4 可获得性原则
    3.3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程序
    3.4 基于“4E”模型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确立
        3.4.1 一级指标体系
        3.4.2 二级指标体系
        3.4.3 三级指标体系
        3.4.4 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3.4.5 指标权重确定
        3.4.6 基于“4E”模型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
第四章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4.1 杭州市概况
        4.1.1 研究区域筛选
        4.1.2 研究区域概况
    4.2 研究区域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4.2.1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分析
        4.2.2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范围分析
        4.2.3 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分析
        4.2.4 社区体育设施与空间居民点一致性分析
    4.3 基于“4E”模型的杭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价
        4.3.1 环境维度
        4.3.2 效益维度
        4.3.3 公平维度
        4.3.4 经济维度
        4.3.5 总体评价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分析
        4.4.2 西湖区与下城区配置绩效对比分析
第五章 问题分析与策略建议
    5.1 杭州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存在问题
        5.1.1 重要性——绩效性分析(IPA)
        5.1.2 西湖区IPA网格图分析
        5.1.3 下城区IPA网格图分析
        5.1.4 杭州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问题分析
    5.2 杭州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策略建议
        5.2.1 完善规划编制,形成合理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网络体系
        5.2.2 优化整体布局,共建共享,全面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
        5.2.3 提升人居环境,推动老旧社区健身环境有机更新
        5.2.4 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城市边缘区体育设施服务供给
        5.2.5 加强规划监督,真正落实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5.2.6 提升健身氛围,提高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积极性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录
    附录1 :相关政策发展表
    附录2 :杭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调查问卷
    附录3 :专家咨询问卷

(3)时局与地域—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研究(1913-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四、相关概念及时间断限
第一章 “初露端倪”——禁烟、利权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1913-1928)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发端与缘起
        一、边疆经济开发
        二、鸦片与棉花
        三、利权的丧失
    第二节 省署的棉业提倡
        一、创设督办棉业机关
        二、制定督办棉业章程
        三、督办棉业细则
        四、督办棉业程序
        五、调查宜棉地区
    第三节 购籽、试种与筹办纱厂
        一、美棉等新棉籽的引进
        二、阿迷试验场的棉籽试验
        三、筹办纱厂
        四、小结
    第四节 植棉业的初步发展
        一、棉花产额
        二、植棉面积
        三、小结
第二章 “方兴未艾”——龙云主政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1928-1938)
    第一节 建设“新云南”时期的植棉业
        一、龙云主政
        二、边疆开发方案中的植棉业
    第二节 “与日俱增”的棉作试验场
        一、宾川及各县棉作试验场
        二、试验成绩
    第三节 组织机构的建立
        一、冯泽芳来滇考察
        二、棉业处与推广所
第三章 时局所迫——后方建设与全面抗战时期云南植棉业(1938-1945)
    第一节 木棉的“重新发现”
        一、草棉推广受阻
        二、木棉的生理特性
        三、特殊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难见成效的草棉
    第三节 木棉种植与推广
    第四节 “难堪大任”的木棉
第四章 谁主沉浮——影响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时空机制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时局特征
    第二节 地域环境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
        一、经济发展、农业推广与云南地域环境
        二、草棉
        三、木棉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界定
        1.2 选题缘起整合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定位创新
        2.3 研究方法探索
    3.研究思路及价值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1.3.3 本土化确认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跨国企业经营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对外直接投资、跨国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2.2 跨国企业经营策略的整体分析框架
    2.3 所有权优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4 母国/东道国的区位优势
    2.5 经营策略的差异化选择及主要动机
第三章 跨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3.1 国际石油行业概况及特征
    3.2 影响跨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
    3.3 主要跨国石油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选择与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代表性跨国石油企业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比较
    4.2 投资区位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4.3 进入模式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4.4 合作模式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4.5 扩张策略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4.6 理论假设的提出与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设计
    5.2 数据收集
    5.3 数据分析与模型的修正
    5.4 结果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政策启示与建议
    6.1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所有权优势分析
    6.2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主要经营策略分析
    6.3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海外绩效比较
    6.4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改进建议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选题缘起
        2.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评述
    (三)基本思路
    (四)基本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可能创新点
        1.内容创新
        2.角度创新
        3.方法创新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及特征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2.类型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特征
        1.现实性特征: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2.开放性特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3.包容性特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
        4.创新性特征:发展的“好”与“快”相结合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论分析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我国7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
        1.立足我国70年实践历程,分析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2.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及经验教训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
        1.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
        2.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3.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循序渐进又需要攻坚克难
    (三)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迎接机遇,应对挑战
        1.迎接机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应对挑战:加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意识
三、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2.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3.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二)运用矛盾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与市场权责不明
        2.公共设施和保障体制不健全:民生问题持续存在
        3.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5.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三)把握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与方法
        1.主次矛盾与中国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3.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经济发展
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唯物史观分析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纯粹的计划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新常态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五、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当代价值反思
    (一)理论价值反思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注重理论创新
    (二)实践价值反思
        1.构建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加强乡村振新战略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三)全球化时代价值思考
        1.为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经验
        2.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
        3.为推动全球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7)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4 主要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2.2.4 产业升级路径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2.4.1 研究成果评论
        2.4.2 几点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3.2.1 直接动力机制
        3.2.2 间接动力机制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3.3.1 基本传导机制
        3.3.2 互动传导机制
        3.3.3 时序传导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5.3.3 时间分异特征
        5.3.4 空间分异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6.1 模型构建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6.1.2 变量设计
    6.2 计量分析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6.3 实证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问题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8.2 政策建议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8.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1929-1949年甘肃省植树造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环境史研究
        (二)关于民国时期甘肃省森林状况的研究
        (三)关于民国时期甘肃植树造林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29年全国性造林运动
    一、造林运动的发起
    二、造林运动的宣传
第二章 甘肃省的森林分布及林木资源破坏
    一、森林分布
    二、林木资源破坏
        (一)战争影响
        (二)农业发展
        (三)工业建设
        (四)薪柴消耗
    三、甘肃林业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七项运动热潮影响下缓慢发展(1929—1936年)
    一、植树前的准备工作
        (一)植树季节和地点的选择
        (二)苗木准备工作
        (三)树木栽植方法
    二、造林成效
第四章 政府民众共同努力中渐成规模(1937—1949年)
    一、《西北造林计划纲要》的制定
    二、谷正伦执政甘肃时的造林举措
    三、造林方法的改进
        (一)植树季节和地点的选择
        (二)育苗和植树方法的改进
    四、各县制定造林办法
    五、护林政策及法规
        (一)对林区原有林保护的政策
        (二)新栽植林木的保护办法
    六、造林工作的总体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民国时期桂西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研究 ——以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时空范围
第一章 1912—1921 年旧桂系时期桂西行政区划的变动
    第一节 旧桂系时期桂西地区政区体制的变动
        一、清末桂西地区的政区体制及政区设置
        二、1911—1912 年广西暂行的政区体制
        三、1913—1914 年广西政区体制的逐渐定型
    第二节 旧桂系时期土属政区的裁撤与改流
        一、清末民初桂西地区土属政区的设置和管理
        二、旧桂系执政初期对“改土归流”的初步准备
        三、旧桂系“改土归流”的全面实施
    第三节 旧桂系末期桂西地区的政区设置情况
    小结
第二章 1925—1929 年新桂系初期桂西行政区划的变动
    第一节 新桂系初期政区体制的变动
        一、南京国民政府对政区体制的规范
        二、新桂系初期对桂西政区体制的改革
    第二节 新桂系初期的彻底“改土归流”
        一、新桂系初期的“改土归流”规划
        二、新桂系“改土归流”的过程
    第三节 新桂系初期桂西地区县治的择定与迁移
        一、奉议县治的迁移
        二、绥渌县治的迁移
        三、上金县治的选定
    第四节 新桂系初期桂西各县的等第变化
    小结
第三章 1931—1949 年新桂系对桂西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
    第一节 1931—1949年桂西县行政区域的改动
        一、中央政府与广西省政府的相关举措和法令
        二、“旧田南道”辖境县级政区的大范围调整
        三、桂西其他各县区域的小范围改动
    第二节 20 世纪30 年代桂西县治的改变
        一、雷平县治迁至太平
        二、“田南整理县界计划”中县治的改变
    第三节 20 世纪30 年代桂西各县的等第变更
    第四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桂西各县与准统县政区之间隶属关系的变动
        一、民团区的设置与变动
        二、行政监督区的设置与变动
        三、行政督察区的设置与变动
    小结
结论
    一、民国时期桂西地区政区变动的趋势
    二、民国时期影响桂西地区政区变动的因素
    三、民国时期桂西地区政区变动的特点
    四、民国时期桂西地区政区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群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形态
        1.1.2 空间结构优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1.1.3 协调发展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范围与区域概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辨析
        2.1.1 城镇化与城镇化协调
        2.1.2 城市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2.1.3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城镇化协调研究
        2.2.2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2.2.3 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3 协调发展理论
        2.3.4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2.4 理论研究框架
        2.4.1 协调视角下的逻辑关系
        2.4.2 协调视角下的核心问题
        2.4.3 理论框架与内容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3.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3.1.3 区域差异分析
        3.1.4 重心轨迹分析
    3.2 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3.2.1 测度结果统计
        3.2.2 区域均衡比较
        3.2.3 区域差异分析
    3.3 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类型划分
        3.3.1 城镇化协调水平等级划分
        3.3.2 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特征
        3.3.3 城镇化协调水平重心迁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格局
    4.1 时空格局研究方法
        4.1.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1.2 空间变差函数
        4.1.3 时空路径分析
    4.2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分析
        4.2.1 时空集聚分析
        4.2.2 时空热点分析
        4.2.3 时空关联分析
    4.3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
        4.3.1 时空演化格局
        4.3.2 时空演化路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
    5.1 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5.1.1 数据处理
        5.1.2 社会网络分析
        5.1.3 多维尺度分析
    5.2 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
        5.2.1 协调关系的时间变化
        5.2.2 协调关系的空间变化
    5.3 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关系的结构识别
        5.3.1 协调关系的子群结构
        5.3.2 协调关系的多维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机理
    6.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6.1.1 分位数回归
        6.1.2 空间计量模型
        6.1.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6.2 空间结构演变机理
        6.2.1 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
        6.2.2 空间结构形成的交互机制
        6.2.3 空间结构演变的外在动力
    6.3 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有关“十五”计划纲要中的地理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泽林. 武汉大学, 2021(02)
  • [2]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估及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吕统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时局与地域—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研究(1913-1945)[D]. 刘长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D]. 张丹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D]. 张鹏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8]1929-1949年甘肃省植树造林研究[D]. 闫晓玉. 兰州大学, 2020(01)
  • [9]民国时期桂西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研究 ——以县为中心[D]. 林炫臻.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10]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机理研究[D]. 范擎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地理数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