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负荷时间频率及其应用

空调冷负荷时间频率及其应用

一、空调冷负荷时间频数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淑玲[1](2020)在《蒸发冷却技术在超运算中心降温应用的分析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即将步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使得数据中心需求量不断增加。有资料显示,于2016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总规模已达714.5亿元。数据中心里面布置了大量服务器等IT设备,高发热量元件是核心部件半导体,为了维持机房热环境,从而需要巨大的冷量,导致冷却系统能耗是一般公共建筑25倍-30倍。因此,当务之急是降低制冷能耗,使数据中心更加节能。冷却塔自然供冷技术,是在室外湿球温度或干球温度较低时,利用室外冷源(空气、自来水、地下水、河水、江水、湖水)承担系统部分或全部的负荷,可以减少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比较高效的供冷方案,而且关注广泛。本文所针对的对象是超运算中心,其特点为需要全年供冷且系统负荷具全年稳定、波动较小。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家超算中心济南中心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冷却塔闭式直接免费供冷、冷却塔开式间接免费供冷、机械供冷三种方案的节能效果,并且对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超算中心冷却塔间接供冷系统的节能效果。首先,通过研究冷冻水供冷温度、冷却塔供冷的切换温度、理论供冷时数等,分析了影响冷却塔供冷系统运行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冷却塔供冷系统运行能耗受到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其次,根据济南的室外湿球温度状况,分别计算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开式冷却塔加板换间接供冷、常规机械供冷系统三种方案下的系统能耗,对能耗大小进行比较,对系统进行节能及经济性分析,选出最佳运行方案。从而对最佳运行方案进行环境效益分析,系统节省的耗电量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从而使温室气体、烟尘、煤渣等的排放量减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雾霾的产生,提高空气质量,此系统符合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最后,对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提高冷冻水供冷温度的优化方案,冷冻水供冷温度从9℃提升到12℃,通过对能耗及自然供冷节能率的计算,分析在不同冷冻水供冷温度下,开式冷却塔加板换间接供冷系统节约的能耗及对自然供冷系统节能潜力的影响。

牛纪德[2](2020)在《不确定设计边界下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建筑节能措施的推进,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逐步提升,内扰负荷占比增加使得建筑空调负荷的不确定性突显。同时,随着能源供给侧及需求侧的改革,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能源供给中承担重要角色,建筑将从“降耗时代”跨入“赋能时代”。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固有间歇性及不确定性将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确定性设计方法由于未考虑设计边界的多重不确定性,在经济性及可靠性设计方面存在不足。此外,随着建筑从能源消费者角色到能源产销者角色的转变,未来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电力与热力的协同,设计与运行的耦合将成为新的设计常态,建筑能源系统复杂性也将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设计困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开展了建筑能源系统设计复杂性问题分析,进而继续考虑负荷、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对不确定设计边界下的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应对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难题,本文基于数学规划理论,发展了三类具备不同设计复杂度的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模型。采用设计与运行一体化的精确优化算法对模型全局最优搜索。通过与案例原设计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模型在实现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中的有效性及优越性。(2)在完备不确定性边界场景集合生成方法方面,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与信息熵理论结合的完备不确定性场景集合生成方法。首先建立了用于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边界条件生成的蒙特卡洛仿真架构,以相对熵作为蒙特卡洛仿真收敛性判定指标,以蒙特卡洛仿真收敛判定随机场景集合的不确定信息完备性。基于完备不确定性边界场景集合,探究了设计边界不确定性对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目标及设计方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会给建筑能源系统优化目标值及配置方案带来显着影响。基于单一确定场景的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存在供能不足的风险。因此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阶段应该考虑设计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以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及供能可靠性。(3)面对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及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荷侧一维不确定性的随机规划方法。为了在随机规划模型中考虑包含完备不确定性信息的负荷场景集合,同时保证模型的可解性及高效可解性,本文构建了一种用于随机负荷场景集合的时频域数据降维方法—Bin法。Bin法的优势在于时域到频数域降维过程中可以保证不确定性信息的无损,即降维是有效的,同时降维后的数据维度与随机场景集合数量无关,即降维是高效的;进一步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引起的建筑能源系统源侧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及其时序互相关性的随机规划方法。在Bin法基础上继续发展了Bi-Bin法用于实现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场景降维。与Bin法相比,Bi-Bin法可以考虑源/荷之间的时序互相关性,保证了时频域数据降维过程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随机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及求解高效性。并通过与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完备信息的随机规划方法在实现建筑能源系统设计方案经济性及可靠性方面的优势。(4)储能能够提升能源系统柔性,而储能策略的随机性也增加了能源系统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面对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条件的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方法。构建了典型年及典型日双重场景缩减技术,保证了随机规划模型可解性,同时兼顾了设计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由于随机规划模型考虑了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因此随机规划方法可以实现不确定性设计条件下建筑能源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继续探讨了储能在应对源/荷不确定性时的效能,案例结果表明储能柔性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负荷预测偏差。因此面对未来负荷以及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有必要考虑储能系统的规划,提升建筑能源系统的供能柔性,增加系统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

张瑞丰[3](2020)在《基于高效机房的空调冷却水系统低能耗研究 ——以烟台某商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环境的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作为提升建筑环境舒适性的重要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能源是十分巨大的,占据了建筑能耗的60%左右。由于空调系统在设计阶段是按照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选型,但是在运行使用阶段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行,进而造成了中央空调系统能耗过高、资源浪费的现状。因此提高空调制冷系统能源利用率,建设高效空调机房对实现建筑节能至关重要。广东省首先发布《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检测及评价标准》,为设计、改造高效空调机房提供了一个执行标准。冷却水系统作为中央空调系统最为复杂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空调系统能耗的高低。因此,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优化成为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DeST软件模拟计算烟台某商场建筑供冷季空调冷负荷逐时分布并划分负荷率区间。通过负荷时间频数确定供冷季51.7%的工作时间处于负荷率10%40%,验证了探究空调系统在部分负荷优化运行的必要性。本文结合烟台某商业建筑空调系统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厂家实验数据建立冷却水系统各设备: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能耗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参数识别。利用混合罚函数优化算法得到同等型号和不同型号冷水机组在不同负荷率下运行台数和负载的优化运行方案,在冷水机组设计选型阶段和实际运行阶段应注重如何使冷水机组在低负荷率区间实现高效运行。冷却水变流量运行是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和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各设备和总能耗进行对比: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整个供冷季比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节能约6.4万kWh电量。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中冷水机组能耗比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冷水机组能耗显着降低,但是冷却水泵和冷却塔能耗略有增加。通过对各个负荷区间定温差变流量和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能耗对比得到冷却水系统优化群控运行方案:负荷率100%80%时,采用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优化控制系统;负荷率80%5%时,采用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优化控制系统。文中以烟台某商场建筑为例,对现有冷却水控制模式和优化冷却水控制模式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优化控制模式下,冷水机组节能12.0万kWh,节能率22.6%;冷却水泵节能2.1万kWh,节能率23.3%;冷却塔节能2.1万kWh,节能率36.9%;系统总能耗节能16.2万kWh,节能率23.9%。

王嘉杰,许志浩,贺杜[4](2016)在《城市轨道车辆负荷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计算城轨列车空调系统在空调季的逐时冷负荷,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与空调冷负荷所对应的时间频数,利用此频数得到空调系统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以此为设备选择与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王嘉杰,许志浩,贺杜[5](2015)在《城市轨道车辆负荷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计算城轨列车空调系统在空调季的逐时冷负荷,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与空调冷负荷所对应的时间频数,利用此频数得到空调系统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以此为设备选择与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盛雪,许志浩,王芳[6](2014)在《成都办公建筑空调负荷特性》文中认为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c计算成都地区办公建筑全年8760小时的逐时负荷,统计、分析成其全年变化规律,并计算出其相应的空调冷负荷时间频数,以此计算空调系统制冷设备的部分负荷性能评价指标IPLV,以供设备选择及节能运行的指导。

何珍栋[7](2014)在《大型公建负荷预测及空调冷冻站需求响应节能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内大型公共建筑(简称为“大型公建”)将急剧增加,而我国90%以上的大型公建是典型的耗能大户,随着建筑能耗比例的攀升,能源和发展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探讨需求响应技术在大型公建系统中的应用对缓解能源与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北京市某大型公建空调冷冻站系统展开研究。首先从建筑能耗特点入手对建筑进行分类,分析大型公建能耗的特点、种类、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及综合解决方案;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对空调系统的冷负荷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结合良好的节能运行策略,不仅能满足系统负荷要求,而且有利于系统运行方案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再次,在研究冷冻站系统仿真部分重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及数字仿真器的建立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TRNSYS软件搭建基于冷机单独供冷工况下的冰蓄冷系统动态仿真平台,在此平台上完成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最后,研究冷水机组的控制模式及部分负荷率下冷水机组的比功率和运行能耗,在Matlab环境中完成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仿真。

廖深瓶[8](2013)在《BIN简化法在空调系统节能效益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效益的优劣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选择及运行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而准确计算出建筑耗冷量是节能效益评估的前提。针对BIN简化法及BIN参数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效益评估中的应用开展分析讨论,结果表明BIN简化法与标准BIN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基本在15%以内;为准确评估系统节能效益,通过实例分析对BIN简化法和14个设区城市的BIN参数进行了验证分析,BIN简化法及统计获得的BIN参数可用于节能效益评估中,但应确保t1<t2,且取值不应均大于项目所在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陈金山[9](2013)在《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全年节电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既有建筑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进行变频节能技术改造是合同能源管理(EMC)产业中重要的技术方向之一,而节能技术改造中节电率预测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业主的积极性、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风险,但在实际工程中,节电率的预测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水泵节能量完全按照相似定律进行计算、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不能确定等问题,致使实际节电率达不到预测值。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深圳市办公建筑为工程实例,理论分析联系实测数据,探讨研究了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节能技术改造全年节电率的预测计算方法,并编写了计算程序。首先,调查收集了深圳市已完成节能技术改造的15栋办公建筑的全年能耗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了作为节电率计算基础的冷负荷时间频数分布。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15栋办公建筑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设备参数和全年耗电量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改造后办公建筑空调水系统全年电耗与水泵功率、冷水机组功率之间的回归模型,该模型作为项目改造可行性的初步判断依据。其次,研究了水系统变流量对设备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冷冻水系统定压差控制方式和冷却水系统定温差控制方式的节能机理,并指出,冷冻水定压差控制方式中由于定压差值的存在、冷却水系统由于静扬程的存在,两者都不能简单地按照相似定律进行节电量的计算。此外,通过对办公建筑N中离心式冷水机组变频运行参数的实测数据,采用曲线估计揭示了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相对COP随负荷率变化的规律。分别提出了变流量时冷冻水泵耗功率减小量、冷却水泵耗功率减小量(与额定功率相比),冷水机组耗功率增加量(与定流量时所消耗功率相比)与负荷率的计算方法。最后,依据统计数据和计算模型分析提出了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技术节能改造全年节电率预测方法,利用MATLAB求解多元方程的极值,分析给出了使多台冷水机组耗电量最小的负荷率分配原则;采用Visual Basic编写了利于实际应用的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节能技术改造全年节电率计算软件。

马园园[10](2012)在《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关注能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我国仍然是以燃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能源的日益枯竭与环境的逐渐恶化。因此,寻求一种节能、环保,又能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以及将其应用于暖通空调领域的新技术已成为我国科技工作者一项共同而艰巨的任务。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因其节能性、环保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而成为值得推广和发展的新能源和新技术的首选。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既有以夏季负荷为主的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又有以冬季负荷为主的北方严寒地区,因此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中出现了大地热不平衡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以缓解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大地热不平衡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与条件下,应该大力加强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促进其应用与发展。本文参考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综合考虑其在工程设计及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对两个典型气候区即以夏季负荷为主的夏热冬冷地区和以冬季负荷为主的严寒地区的办公建筑所采用的冷却塔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锅炉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针对两个典型气候区的代表城市重庆市和哈尔滨市的气候条件和办公建筑的建筑类型,并从影响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三个建筑动态负荷特征参数:负荷总量的累积特性、负荷强度的变化特性和负荷的持续性出发,对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的动态负荷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其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换热器的工作性能不利,系统长期运行以后很有可能会引起大地热不平衡的问题。本文对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设计,确定了其所采用的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的系统形式,并采用推荐方法对系统进行设备选型。分别建立了考虑机组启停控制和动态EER的热泵机组传热模型、三维管群地下换热器传热模型、板式换热器传热模型、基于Merkel焓差法的冷却塔传热模型以及锅炉传热模型,并在Fluent软件中实现系统各部件传热模型耦合求解。在建立系统各部件能耗模型的基础上求得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比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为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不同控制策略下运行特性的模拟以及运行效果的分析奠定基础。本文提出从经济性、节能性、可靠性三方面来综合评价大地热平衡的方法,分别以历年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累积值、系统运行能效比年平均值和地源侧热泵机组进水温度为指标,并在分析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并借鉴国内外常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制定了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控制策略。通过大地热平衡评价方法,评价了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大地热平衡性,并比较了不同系统形式和不同控制策略下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大地热平衡性,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大地热不平衡问题,可以采用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来改善其大地热平衡。对于冷却塔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串联系统温差控制策略最优。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节能性和可靠性,系统长期运行大地热平衡效果最好。对于锅炉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并联系统最低温度控制策略最优。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节能性和可靠性,系统长期运行大地热平衡效果最好。本文不仅仅为了提出适用于不同系统的最佳控制策略,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运行的途径和方法,为其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指导意义。

二、空调冷负荷时间频数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调冷负荷时间频数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蒸发冷却技术在超运算中心降温应用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据中心能耗现状
        1.1.2 末端节能技术
        1.1.3 自然冷却技术
    1.2 蒸发冷却技术的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原理与形式
    2.1 冷却塔供冷系统的概念
    2.2 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原理
    2.3 制冷剂自然冷却形式
    2.4 直接与间接供冷系统
        2.4.1 直接供冷系统
        2.4.2 间接供冷系统
    2.5 开式与闭式冷却塔供冷系统
        2.5.1 开式冷却塔加板式换热器供冷系统
        2.5.2 开式冷却塔加过滤器供冷系统
        2.5.3 闭式冷却塔供冷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却塔供冷系统的设备特性分析及适用条件
    3.1 冷却塔的特性分析
        3.1.1 冷却塔的传热传质分析
        3.1.2 淋水装置的热力和阻力特性
        3.1.3 冷却塔的热力计算
        3.1.4 冷却塔供冷温度
    3.2 板式换热器性能分析
    3.3 空调末端的特性分析
    3.4 冷却塔供冷的室外气象条件
    3.5 能耗分析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冷源系统在超算中心的能耗对比分析
    4.1 超算中心工程概况
    4.2 空调冷负荷特点
    4.3 冷却塔供冷系统特性参数的影响
        4.3.1 冷冻水供冷温度分析
        4.3.2 切换温度分析
        4.3.3 理论供冷时数分析
    4.4 冷却系统方案
    4.5 冷却塔供冷的理论供冷时数
    4.6 系统能耗计算分析
        4.6.1 能耗计算公式
        4.6.2 能耗计算过程
    4.7 冷却塔供冷系统节能及经济性分析
    4.8 系统环境效益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算中心冷却塔自然供冷空调系统优化
    5.1 系统设计参数优化
    5.2 系统设计参数优化在超算中心的应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不确定设计边界下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供给侧能源结构转型及面临挑战
        1.1.2 建筑能源需求转变及面临挑战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1.4 本文研究对象的共性特征阐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荷侧一维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1.2.2 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及时序相关性问题研究现状
        1.2.3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储能系统规划问题研究现状
        1.2.4 不确定性规划模型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复杂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建立及分析
    2.1 概述
    2.2 不同复杂度的建筑能源系统
        2.2.1 考虑荷侧一维不确定性的建筑能源系统
        2.2.2 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建筑能源系统
        2.2.3 源/荷/储多维不确定的建筑能源系统
    2.3 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法
        2.3.1 建筑能源系统确定型优化设计模型的紧凑形式
        2.3.2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2.4 确定性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2.4.1 案例1 结果分析
        2.4.2 案例2 结果分析
        2.4.3 案例3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确定性场景生成方法与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
    3.1 概述
    3.2 不确定性场景生成方法
        3.2.1 不确定性信息的概率模型
        3.2.2 蒙特卡洛仿真方法
        3.2.3 基于JS散度的相似度度量及收敛性判据
    3.3 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讨论
        3.3.1 输入参数描述
        3.3.2 相似度度量
    3.4 不确定性分析
        3.4.1 蒙特卡洛仿真收敛性判断
        3.4.2 设计边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3.4.3 设计方案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3.4.4 供能可靠性分析结果
    3.5 敏感性分析
        3.5.1 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3.5.2 敏感性分析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荷侧一维不确定性的随机规划方法
    4.1 概述
    4.2 建筑供冷系统随机规划方法
        4.2.1 负荷一维不确定性下优化设计问题的简化数学描述
        4.2.2 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
        4.2.3 存在难点及问题
    4.3 基于Bin法的时序不确定性场景降维方法
    4.4 基于负荷完备信息的随机规划模型
        4.4.1 随机规划模型建立
        4.4.2 系统历年平均负荷不保证率约束
        4.4.3 随机规划模型有效性及求解高效性验证
    4.5 案例分析
        4.5.1 不确定性负荷场景集合
        4.5.2 随机规划模型的有效性及求解效率验证结果
        4.5.3 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4.5.4 不同保证率下的系统优化设计结果
        4.5.5 信息完备度对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及互相关性的随机规划方法
    5.1 概述
    5.2 基于Bi-Bin法的源/荷不确定性数据降维方法
        5.2.1 难点描述
        5.2.2 Bi-Bin方法
    5.3 考虑源/荷完备信息随机规划模型
        5.3.1 随机规划模型构建
        5.3.2 系统历年平均供能不保证率及不保证量约束
    5.4 模型有效性测试
        5.4.1 测试情景设计
        5.4.2 有效性测试结果
    5.5 案例边界条件分析
    5.6 案例结果及讨论
        5.6.1 优化配置结果对比分析
        5.6.2 可靠性及运行经济性测试
        5.6.3 供能可靠度对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的随机规划方法
    6.1 概述
    6.2 时域内的随机规划模型
        6.2.1 目标函数
        6.2.2 约束条件
    6.3 概率化场景生成及缩减方法
        6.3.1 特征矩阵构造方法
        6.3.2 场景缩减方法
        6.3.3 典型年及典型日缩放因子
    6.4 场景缩减结果分析
        6.4.1 典型年场景缩减结果分析
        6.4.2 典型日场景缩减结果分析
        6.4.3 随机规划模型输入边界
    6.5 案例结果及分析
        6.5.1 随机规划方案与确定性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6.5.2 储能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柔性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建筑能源系统确定性优化设计模型
附录 B 场景缩减参数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基于高效机房的空调冷却水系统低能耗研究 ——以烟台某商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冷水机组优化运行现状
        1.2.2 冷却塔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1.2.3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控制优化研究现状
        1.2.4 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商业建筑冷负荷模型的建立与负荷分析
    2.1 建筑模拟与DeST软件
        2.1.1 建筑模拟国内外发展情况
        2.1.2 DeST软件介绍
    2.2 建筑模拟负荷计算参数的确定
        2.2.1 室外干球温度
        2.2.2 室外相对湿度
        2.2.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
        2.2.4 建筑内热扰参数
    2.3 建筑负荷模拟与分析
        2.3.1 建筑模型的建立
        2.3.2 建筑模拟负荷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商业建筑空调机房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冷水机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3.1.1 冷水机组运行原理
        3.1.2 冷水机组变频及启停运行
        3.1.3 冷水机组能效模型的建立
        3.1.4 冷水机组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3.2 冷却塔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3.2.1 冷却塔换热模型的建立
        3.2.2 冷却塔能耗模型的建立
    3.3 冷却水泵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3.4 冷却水系统能耗模型的建立
        3.4.1 冷却水系统各设备数学模型
        3.4.2 冷却水系统优化模型数学描述
    3.5 本章小结
4 商业建筑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4.1 冷水机组群控策略优化
        4.1.1 混合罚函数算法优化算法
        4.1.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4.1.3 冷水机组最优运行负载及分析
        4.1.4 额定制冷量不同的冷水机组群控策略
    4.2 冷却水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4.2.1 不同负荷率下空气湿球温度分布
        4.2.2 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4.2.3 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4.2.4 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4.2.5 定温差变流量和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对比
    4.3 冷却水系统群控运行方案
    4.4 本章小结
5 空调系统群控方案能耗对比分析
    5.1 现有空调系统运行群控方案与优化运行方案对比
        5.1.1 样本时刻冷负荷和室外干湿球温度分布
        5.1.2 空调系统运行方案对比
    5.2 群控运行方案能耗对比
        5.2.1 样本时刻群控方案能耗对比
        5.2.2 供冷季群控方案能耗对比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成都办公建筑空调负荷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建筑空调冷负荷模拟
    1.1 建筑模型及参数设定
    1.2 建筑冷负荷模拟结果
2 评价指标IPLV
    2.1 IPLV定义
    2.2 成都地区办公建筑IPLV的建立
3 结论

(7)大型公建负荷预测及空调冷冻站需求响应节能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
        1.3.1 蓄冷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及预测必要性
        1.3.2 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方法
    1.4 冷水机组节能运行策略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大型公建能耗及研究对象数据获取
    2.1 建筑分类
    2.2 大型公建能耗
        2.2.1 大型公建能耗的特点
        2.2.2 大型公建能耗的种类
    2.3 大型公建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2.4 大型公建节能的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2.5 空调负荷数据的获取
        2.5.1 工程项目概况
        2.5.2 冰蓄冷系统设计
        2.5.3 冰蓄冷系统运行工况
        2.5.4 冷冻站数据采集系统
        2.5.5 冷冻站的运行控制
        2.5.6 气象、电气负荷和空调负荷数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研究
    3.1 BP人工神经网络
        3.1.1 BP神经网络概述
        3.1.2 BP算法的应用问题
    3.2 BP网络在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3.2.1 室外气象参数及内扰的预测
        3.2.2 空调逐时冷负荷预测模型
        3.2.3 数据样本集的设计
    3.3 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结果分析
        3.3.1 预测结果分析
        3.3.2 预测误差来源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TRNSYS的冰蓄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4.1 建筑空调系统模拟
        4.1.1 建筑模拟的必要性
        4.1.2 建筑模拟技术的发展
        4.1.3 建筑模拟技术在系统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4.1.4 建筑模拟常用工具及方法
        4.1.5 TRNSYS软件简介
    4.2 主要部件数学模型
        4.2.1 离心式冷水机组
        4.2.2 冷却塔
        4.2.3 水泵
        4.2.4 水管
        4.2.5 水阀
    4.3 动态数字仿真器
        4.3.1 创建TRNSYS新模块
        4.3.2 部件模型的连接
    4.4 冰蓄冷空调系统动态仿真
        4.4.1 冰蓄冷空调系统仿真平台
        4.4.2 冰蓄冷空调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冷机节能运行研究
    5.1 模糊专家系统概述
        5.1.1 模糊专家系统的特征
        5.1.2 模糊理论概述
        5.1.3 模糊专家系统的理想结构
        5.1.4 课题采用模糊专家系统的原因
    5.2 冷水机组控制模式及部分负荷性能
        5.2.1 部分负荷时间频数
        5.2.2 冷水机组控制模式的选择
        5.2.3 部分负荷下冷水机组的比功率
        5.2.4 部分负荷下冷水机组的运行能耗
    5.3 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的知识库
        5.3.1 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
        5.3.2 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
        5.3.3 冷机节能运行参数的模糊化
        5.3.4 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的规则库
    5.4 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及仿真结果
        5.4.1 专家系统的推理技术
        5.4.2 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
        5.4.3 冷机节能运行模糊专家系统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8)BIN简化法在空调系统节能效益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BIN简化方法
    1.1 BIN简化方法推导
    1.2 BIN简化方法可行性分析
2 BIN参数统计与分析
3 BIN简化法与温频参数节能效益评估案例
4 结论

(9)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全年节电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冷水机组
        1.2.2 冷冻水系统
        1.2.3 冷却水系统
    1.3 问题的提出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办公建筑中央空调能耗特性
    2.1 能耗监测平台
        2.1.1 能耗监测平台技术结构
        2.1.2 能耗监测平台功能
    2.2 中央空调系统信息调查
        2.2.1 建筑基本信息
        2.2.2 中央空调水系统设备参数调查
        2.2.3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情况调查
    2.3 中央空调系统全年能耗特性
        2.3.1 平台数据收集
        2.3.2 中央空调全年能耗特性分析
    2.4 中央空调系统全年电耗回归模型
        2.4.1 SPSS 统计功能概述
        2.4.2 数据分析
        2.4.3 回归模型建立及验证
        2.4.4 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改造可行性初步判断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流量对设备能耗影响研究
    3.1 变频节能改造节电率预测不准确原因
    3.2 冷冻水泵变频运行能耗
        3.2.1 冷冻水泵变流量控制方法
        3.2.2 冷冻水泵变流量可行性分析
        3.2.3 冷冻水泵变频节能机理
        3.2.4 冷冻水泵节电率计算
    3.3 冷却水泵变频运行能耗
        3.3.1 冷却水泵变流量控制方法
        3.3.2 冷却水泵变流量可行性分析
        3.3.3 冷却水泵变流量节能机理
        3.3.4 冷却水泵节电率计算
    3.4 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
        3.4.1 数据的现场测量
        3.4.2 COP 随负荷率变化规律
        3.4.3 冷水机组多耗功率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频节能改造全年节电率预测方法
    4.1 变频节能改造节电率计算基准点选取
    4.2 变频节能改造逐时节电率预测方法
    4.3 办公建筑变频节能改造全年节电率预测方法
        4.3.1 单台冷水机组全年节电率计算
        4.3.2 多台冷水机组全年节电率计算
    4.4 变频节能改造节电率计算软件
    4.5 办公建筑变频节能改造全年节电率测量与验证
    4.6 节能改造工程实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
        1.1.2 我国建筑能耗情况
        1.1.3 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
    1.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概述
        1.2.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1.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问题
    1.3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概述
        1.3.1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产生
        1.3.2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研究
        1.4.2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1.4.3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1.4.4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动态负荷特征分析
    2.1 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全年逐时负荷
        2.1.1 办公建筑负荷模型建立
        2.1.2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全年逐时负荷模拟
        2.1.3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全年逐时负荷模拟
        2.1.4 负荷模拟与实际情况误差分析
    2.2 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动态负荷特征
        2.2.1 气候条件对建筑动态负荷特征的影响
        2.2.2 建筑类型对建筑动态负荷特征的影响
        2.2.3 建筑动态负荷特征参数
        2.2.4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动态负荷特征分析
        2.2.5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动态负荷特征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模型建立
    3.1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
        3.1.1 系统形式确定
        3.1.2 系统设备选型
    3.2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传热模型
        3.2.1 热泵机组传热模型
        3.2.2 地下换热器传热模型
        3.2.3 板式换热器传热模型
        3.2.4 冷却塔传热模型
        3.2.5 锅炉传热模型
    3.3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能耗模型
        3.3.1 热泵机组能耗模型
        3.3.2 循环水泵能耗模型
        3.3.3 冷却塔能耗模型
        3.3.4 锅炉能耗模型
        3.3.5 末端风系统能耗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大地热平衡性评价
    4.1 大地热平衡的评价体系
        4.1.1 经济性指标
        4.1.2 节能性指标
        4.1.3 可靠性指标
        4.1.4 大地热平衡性评价方法
    4.2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大地热平衡性评价
        4.2.1 经济性评价
        4.2.2 节能性评价
        4.2.3 可靠性评价
        4.2.4 大地热平衡性评价
    4.3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大地热平衡性评价
        4.3.1 经济性评价
        4.3.2 节能性评价
        4.3.3 可靠性评价
        4.3.4 大地热平衡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制定
    5.1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5.1.1 地下换热器运行特性分析
        5.1.2 冷却塔运行特性分析
    5.2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选取
    5.3 本章小结
6 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比较
    6.1 冷却塔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果比较
        6.1.1 经济性比较
        6.1.2 节能性比较
        6.1.3 可靠性比较
        6.1.4 大地热平衡性比较
    6.2 锅炉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果比较
        6.2.1 经济性比较
        6.2.2 节能性比较
        6.2.3 可靠性比较
        6.2.4 大地热平衡性比较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热泵机组夏季负荷转换计算程序
    C. 热泵机组冬季负荷转换计算程序
    D. 冷却塔特性系数求解计算程序
    E. 冷却塔出水温度拟合计算程序

四、空调冷负荷时间频数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蒸发冷却技术在超运算中心降温应用的分析与优化[D]. 王淑玲.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2]不确定设计边界下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研究[D]. 牛纪德. 天津大学, 2020(01)
  • [3]基于高效机房的空调冷却水系统低能耗研究 ——以烟台某商场为例[D]. 张瑞丰. 烟台大学, 2020(01)
  • [4]城市轨道车辆负荷特征分析[J]. 王嘉杰,许志浩,贺杜.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6(04)
  • [5]城市轨道车辆负荷特征分析[A]. 王嘉杰,许志浩,贺杜. 2015年第十六届西南地区暖通热能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6]成都办公建筑空调负荷特性[J]. 盛雪,许志浩,王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4(03)
  • [7]大型公建负荷预测及空调冷冻站需求响应节能运行研究[D]. 何珍栋.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8]BIN简化法在空调系统节能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 廖深瓶. 建筑节能, 2013(08)
  • [9]中央空调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全年节电率预测方法研究[D]. 陈金山. 广州大学, 2013(04)
  • [10]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分析[D]. 马园园. 重庆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空调冷负荷时间频率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