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突出时代主旋律——聚焦正面宣传的《知音》报道艺术

在平原突出时代主旋律——聚焦正面宣传的《知音》报道艺术

一、于平实中凸显时代主旋律——《知音》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冉令江[1](2021)在《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艳[2](2018)在《论《知音》杂志的“文学特稿”》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知音》杂志为考察重点,首次对文学特稿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论述,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产生原因,内容与形式,意义与不足,尤其是对文学特稿为中国当代纪实文学发展带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做了阐释。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分三章进行具体论述。绪论:系统论述了何为特稿,何为文学特稿,文学特稿与新闻特稿之间的区别。并对中外特稿研究的发展做了详细分析。第一章:文学特稿的发展与现状。以具体的资料和数据,介绍了《知音》等杂志的文学特稿从出现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并分析了文学特稿兴旺发达的原因。认为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媒领域的迅速扩张,人们阅读需求的改变,以及纪实文学浪潮的兴盛,使文学特稿得以迅速、蓬勃发展。同时也对《知音》杂志在文学特稿中的代表性做了阐述。第二章:文学特稿的属性。《知音》文学特稿既有文学属性又有“纪实”属性。它的文学属性体现在其采写的独特人事中,也体现在其充满文学色彩的字里行间,以及精彩不凡的谋篇布局里。它的“纪实”属性表现在其迅速反映现实人生,传达真实社会信息,写作者态度的严肃端正等方面。第三章:文学特稿的意义与不足。在社会意义上,《知音》文学特稿秉承“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责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真实之笔报道人间真情,为人们尤其是在困惑中的青年指点人生。它通过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价值取向,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文学意义上,它丰富了纪实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内涵,扩大了当代文学的资源领域,沟通了文学与新闻之间的关系,为文学尤其是纪实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当然,《知音》杂志文学特稿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屡有失实、过于重复等,因而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品位,处理好雅与俗、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闯出一条自己的独立发展之路。结论:对全文作总结,对《知音》等大众文化期刊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叶颖[3](2018)在《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文中指出当前,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促使我国政府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传播活动,但现有情况表明,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尚待提高。随着互联网媒体日益表现出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互联网对外传播也逐渐走到外宣舞台中央,以汉译外为必要手段、以网络外文报道为表现形式的互联网媒体新闻外译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想途径,并越来越得到学界的关注,也成为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对象。不过,纵观国内外现有的新闻翻译研究,多数网媒新闻外译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并未充分体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展新闻外译的差异,也未能将传播与翻译这两个新闻外译的必经过程紧密结合,而本研究不仅将探讨新闻外译过程,也将探究承载译文的平台及译文传播效果。在理论支撑方面,与传播学和翻译学都密切相关的新修辞学虽已进入外宣翻译研究者的视野,但其与新闻外译直接结合的研究仍相对匮乏。至于研究方法,当前翻译研究中“人文派”论证方法与“科学派”实证方法都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考察传播效果所高度依赖的调查分析法在当前的新闻外译研究中仍较为少见。最后,就研究成果而言,目前新闻翻译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促进了该领域的平衡发展,但互联网新闻外译领域尚未有成果能够综合互联网站的翻译机构、译文载体和传播媒介三种属性,多角度展示互联网新闻外译,这对该领域本身的理论提升与研究进步形成一定掣肘。鉴于现有的新闻翻译研究成果表明新修辞学在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与新闻外译结合的研究又相对稀少,研究者梳理了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及现有的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发现新修辞学与外宣翻译高度契合,应能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伯克修辞思想大大拓展了传统的修辞观念,其应用范围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扩大,适用于本研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也有利于跨学科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托。初步明确研究对象与支撑理论后,研究者逐层拆解与框定“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与“戏剧主义修辞观”这两个核心术语,以利于伯克的核心修辞概念“戏剧主义”随着研究问题的呈现而在三个层面上促进“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的研究。在厘定核心术语的内涵之后,研究者依据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归纳出现阶段对外传播的要求与目标,并以此为根本指导思想,从学者观点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对外新闻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与策略,结合互联网对外传播的独特性揭示当前互联网新闻外译研究的重要方向:一是受众研究应获得更多关注;二是开展受众研究则应切实践行分众化研究,以提升其有效性。依据这一结论,同时考虑到城市形象对国家形象建构的意义,基于对外传播中较为可行的“直接受众-间接受众”传播模式及国际传播对于上海的重要性,研究者选取“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首先针对客居上海、使用英语的外国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以下发现:(1)多数受访者有意将上海网作为在沪期间的主要消息来源,但许多受访者在填写问卷之前对其一无所知;(2)相对于政治要素显着的硬新闻,受访者更青睐题材与内容相对轻松、文化性突出的软新闻;(3)部分新闻标题表意不清,削弱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图片虽是受读者青睐的报道支持手段,新闻本身是否提供了客观、真实、具体的新闻事实更为受众所关注;(5)受众并未因所谓“负面新闻”而表现出对上海或中国的负面印象,这既表明受众对中国的理解在加深,也说明平衡报道确有必要。针对上述发现,本研究对“上海网新闻英译”进行了“戏剧主义五位一体”分析,在宏观效果上指出作为修辞者的上海市对外传播部门仅以“行为者”和“行为”为修辞动机,而未能以戏剧主义五要素中的“目的”为修辞动机,这就割裂了五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片面凸显行为者与行为的重要性,其实质是要求行为者主要依照修辞者的意志开展行为而不考虑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目的。这一发现本质上强化了前文所总结的对外新闻翻译工作原则与策略的必要性,初步表明译者作为“行为者”的核心角色,也提醒对外传播有关部门应将受众意识提升到政策高度,为“行为者”创造良好的客观行为条件。明确宏观效果不佳的情况及其原因后,本研究在中观层面上利用伯克的戏剧主义语篇理论——即“篇章是基于五要素的内在关系而形成的统一体而非表面上的词句组合”——分析了作为修辞行为的原文篇章与译文篇章。中观层面的研究发现,由缺失、受众、修辞局限构成的修辞情境是修辞行为的直接场景与决定因素,译者作为新闻外译的首要行为者,要顺应各种修辞局限,以解决特定修辞情境的分歧为目标,针对受众需求发挥“辞屏”作用,通过合理的认同手段达成使受众认同于译文的目的,然而译者行为的外在环境缺陷制约了“辞屏”作用的发挥,使“认同”不易达成。由于这样的译者行为涉及多种社会因素,是典型的社会实践,与修辞批评形影相随的批评话语分析也成为认识这一行为的理想方法,其中“再情景化”概念又恰恰符合翻译是“从原文修辞情境向译文修辞情境的转化”这一事实。据此,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二元再情景化”分析模式,并规定了各个步骤的分析内容。遵循全文以“戏剧主义五要素”为基础的写作逻辑,借助中观层面的分析成果,本研究对新闻标题、硬新闻、软新闻和图片新闻英译四类文本展开具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原文与译文五要素分析,必要时指出修辞动机;(2)寻找特定修辞情境的“分歧”,明确其对译者运用“辞屏”及认同策略的影响;(3)利用“二元再情景化”分析具体文本,以深化对译者行为的认识并依据分析结果适时改进这一模式。通过微观文本分析可见,译者会依据其所理解的翻译修辞情境分歧调用“辞屏”、采取“基于同情的认同”和“无意识认同”等内容认同手段与“规约形式”等形式认同手段,促使受众认同于译文,力求填补修辞情境的缺失;“二元再情景化”模式则揭示了文本之外的更多译者行为场景要素,丰富了对网媒新闻外译完整过程的认识,而具体文本分析中的新发现也促进了对原有模式的调整与改善。鉴于本研究三个层面的分析均表明“场景”这一要素的重要性最为显着,贯穿网媒新闻外译的全过程,本研究将提升网媒新闻外译质量的核心策略归纳为:始于场景、忠于场景、成于场景。“始于场景”是指主管网媒新闻外译的相关政府部门应以受众需求为本,主要在新闻外译团队的决策自由度、目标受众调查研究、新闻原文质量把关三个方面为网媒新闻外译创造有利的宏观条件,这是顺利开展后续的翻译与译文展示工作的必要前提。“忠于场景”则指译者的行为与决策需要以三种“场景”为基本导向:一是承载核心信息的原文;二是原文修辞情境与译文修辞情境及两者的差异所造成的翻译修辞情境“分歧”;三是展现最终译文的特定网络媒体及其传播需求与条件。最后,“成于场景”指的是包括编辑、外籍专家和网站技术人员在内的新闻外译团队应尽力配合译者,使译文的标题、配图、正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易于为受众所接受,为译文传播创造理想的网络环境,必要时也不妨尝试用超链接提供新闻背景等创新手段,力求从各个方面使新闻译文达成预期的传播效果,进而逐渐提升网媒新闻外译的整体质量,为对外传播大局贡献力量。综合以上内容可见,本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修辞学、尤其是肯尼斯·伯克的修辞思想在新闻外译领域的应用,强化了修辞学与外宣翻译之间的学科联结;同时,基于批评话语分析构建“二元再情景化”模式也进一步提升了翻译研究、尤其是新闻外译研究的跨学科性;此外,个案研究方式既助推上海自身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也为其他同类网站的新闻英译提供了研究路线指引,相关研究结果也可能得到进一步推广,以促进互联网对外传播效果的全面提升。

刘启涛[4](2017)在《“《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文中研究表明《知音》是一份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杂志,它沿着通俗的办刊路线,打造出了一种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亚文学文体,从而营建起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层出不穷的争议。《知音》的生产和消费,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着重从文化生产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知音》现象",从中了解当前社会一部分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特征。《知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别具一格的文体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知音体"。其实,"知音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任何一种文体,它是由一套商业化的生产机制运作而成,带有着大众文化商品那种典型的"混合主义"倾向。它一方面紧紧贴近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文学修辞和情节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纪实+传奇"的制作模式。藉着这种生产模式,《知音》杂志成功地游走于新闻与文学的边缘地带,它的内容既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富有鲜明的猎奇色彩。同时,它又把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注入其中,从而不但适应了普通读者的接受特点,而且也迎合了普遍的文化心理。正是通过这种内容模式,《知音》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也在普通读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也正是通过对《知音》》的策划制作流程的深入考察,为了解"亚文学"的生产特征提供一个样本。我们认识到"《知音》现象"的发生不仅和它那独特的内容模式有关,也与其读者群的构成密不可分。为此,我们以《知音》读者群的结构特征为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这个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等。并结合了相关理论,对这一群体的阅读趣味、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知音》的读者群也在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并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反过来,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知音》在制作模式上的变化,而且也造成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境地。本文有意跳出以往研究那种从理论到文本的一般模式,重点参照了这几年在山东大学尝试开展的"文学生活"调查的思路与方法,重视田野调查,用一些数据和案例来说明题旨,同时又借用了文化传播研究以及后工业理论等视角,对"《知音》现象"进行"文学/新闻社会学"的分析。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是对"《知音》现象"的呈现。"《知音》现象"的形成与《知音》杂志的办刊思路、走向分不开,文中对这份杂志的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和内容特色等等,都做了统计分析。在这些方面,《知音》既表现出了与其同类杂志的相似性,也有着其同类杂志无可比拟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特色,才得以形成了它那数目庞大的受众群体,并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同时,它也引来了社会上特别是知识群体的质疑,甚至是贬斥之声。文章借助于读者问卷调查,并结合散见于各种报刊、网站上的相关议论,力图对这种矛盾的文化现象做出一些阐释。我们对"《知音》现象"的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理解转型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某些侧面。第二章探讨《知音》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模式。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知音》的办刊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摸索过程,但它最终还是从一家普通的杂志设扩充为一个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传媒集团。本章重点探讨了《知音》在生产运作上是如何一步步适应文化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工序。我们认为《知音》是一种新生的典型的文化工业的产物,它的生产制作带有"不断拷贝"和"流水作业"的特征。在这个生产流程中,作者、编辑、主编和总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既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知音》也就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以牟利为指向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生产机构。它的"内容生产"也不再是个体性的精神独创的成果,而是依照社会文化心理来"定制"的文化商品,弥漫了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这时,文学也就被当作一种商业元素,用于这些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亚文学"形态。第三章深入剖析"知音体"。所谓"知音体"也就是《知音》在多年的内容生产中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体,从题材选择、叙事模式到语言风格,它都是以尽可能地吸引普通读者为目标,带有着较为稳固的模式化特征。文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揭示了"知音体"在标题设计上是如何运用特有的修辞技巧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如何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文学性策划调动了读者的胃口,如何根据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调整叙事策略,又如何将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了这些不无离奇的故事情节之中。藉着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故事,来传达一种带有浓重世俗意味的人生或生活哲理,这也正是"知音体"在普通读者中间的魅力所在。我们通过对"知音体"的分析,显现出对当代通俗文化生产得失的某些思考。第四章探讨《知音》的读者群。调查表明,《知音》的读者群以18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的为主,他们的学历则主要集中于高中(中专)、专科和本科学历之间,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来源。虽然这一群体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需求,但是却很容易受到社会阅读风尚的左右。在传播的过程中,《知音》是通过相应的话题制作,把那些处在游离状态下的普通读者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不过,在不同时期,《知音》的读者群也有极为显着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知音》的话题制作模式。早期《知音》读者群的形成,与八十年代的阅读风气密不可分,也形成了此时它略带精英品味的内容特点。而九十年代的《知音》则迎合了当时功利性、闲适性的阅读风尚,其读者群也获得了飞速膨胀。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尚也是今非昔比。对于《知音》等传统杂志来说,所遭遇的冲击也就在所难免。自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始,《知音》的读者群就开始了大幅萎缩。可以说,《知音》读者群的这种流变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阅读风气的转型。第五章结合前面对"《知音》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当代"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做一总体性把握。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特征,它是以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相应的亚文学消费,读者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也获得了情思的宣泄。另一方面,亚文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它的生产和消费天然地带有着娱乐天性。它在生产上注重感官效果和单一的符号逻辑,并以此制作出大量日常性的文化想象。因此,亚文学作品非但不能带给人们以真正的精神提升,反而会销蚀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其实,亚文学的这种两面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处境。

马若月[5](2018)在《《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研究(1999-2017)》文中指出《知音》以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独成一家的文章特色,超高的期刊发行量在期刊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1999年至2017年《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的报道进行了解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的内容研究;第二部分是《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的编辑实务;第三部分是《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的写作特色。本文认为,《知音》“爱心行动”栏目从整体风格到具体的细节刻画,都极大地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赢得了数量庞大的读者群。

孙婷婷[6](2015)在《形象德育论》文中研究指明形象德育,是德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德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人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形象构成的世界里,思想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形象的影响。但形象的这种影响,往往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自觉形成的。只有把形象纳入德育研究的视野,把形象德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系统探索形象德育的内涵和本质,特点和规律,路径和方法,才能深入推进形象德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使形象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由自发上升到自觉,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由偶态上升为常态。形象德育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循序展开,着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形象德育?”、“什么是形象德育?”、“如何有效开展形象德育?”等问题,从而深入探讨了形象德育的价值、依据、内涵、本质、类型、结构、特点、规律、路径、方法等问题,尝试建构形象德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力图推进形象德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第一部分集中论述形象德育研究的重要意义。着重要探索和回答形象德育的源起、缘由和价值,阐明形象德育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尤其是现实紧迫性,强调和论证了开展形象德育研究,是创新德育理论、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深入探索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构成了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在于人脑的生理结构,人的思维基础和人的能力基础。形象德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形象德育的科学论述,而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相关论述,则为形象德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形象德育的实践依据,主要指古今中外开展的形象德育的实践探索,为形象德育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内在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三者的统一,为形象德育的研究、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部分着重探析形象德育的本质内涵。通过对形象与形象德育、形象德育与理论德育的辨析,概括和规定了形象德育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形象德育的内在本质。明确指出,形象德育就是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形象德育的本质在于形象启迪思想,这一本质体现为若干本质特征,从而深化了对形象德育本质内涵的认识。第四部分集中对形象德育的结构展开分析。形象德育是一个系统,由艺术形象德育、生活形象德育、自然形象德育、虚拟形象德育四个要素或子系统构成,上述要素或子系统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形象德育的系统结构。文章分析了形象德育的结构缺陷,强调以生活形象德育为主导,系统优化形象德育结构、提高形象德育整体效应。第五部分深入揭示形象德育的规律。在分析形象德育过程的基础上,揭示了形象德育的内在规律。形象德育以形象为中心和脉络,形成了发现形象、塑造形象、传播形象、认同形象、效仿形象等阶段或环节构成的形象德育的客观过程。本文分析了形象德育过程的本质关系,提出了形象德育过程内在具有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主要体现为形神统一律、情理交融律、主客感应律、言行一致律。开展形象德育活动,提高形象德育实效,必须始终遵循形象德育的客观规律。第六部分总结提出形象德育的路径方法。有效开展形象德育,不仅要遵循形象德育的客观规律,还要探索形象德育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形象德育包括课堂途径、艺术途径、实践途径、传媒途径、网络途径、人格途径等具体路径,还有典型教育法、艺术欣赏法、直观教育法、情景模拟法、环境熏陶法、感受体验法、情感共鸣法、言传身教法等多种方法。只有整体把握和统筹运用形象德育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形象德育的有效性。

刘晓[7](2013)在《泰山庙会研究》文中认为泰山庙会是中国庙会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庙会,是中国庙会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个案。本文以泰山庙会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对象,是从民俗学角度对泰山庙会进行专题研究的学位论文。在全国范围内,凡是以泰山神灵为奉祀主神的庙宇所形成的庙会,均可称为泰山庙会,或称作东岳庙会,这属于广义范围的泰山庙会。而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以奉祀泰山神灵为主神的庙宇所形成的庙会,可称作是狭义的泰山庙会。本文主要是以狭义的泰山庙会为调研对象,并参考了广义泰山庙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泰山庙会予以论述:第一,泰山庙会的历史沿革。主要探讨了泰山庙会形成的条件与时间,宋元时期泰山庙会的发展,明清时期泰山庙会的兴盛,民国至当代泰山庙会的延续。第二,泰山庙会的管理与庙会活动。庙会活动是民众高度参与的综合性活动,融宗教信仰、商品贸易、游艺竞技于一体,庙会的组织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泰山庙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运营机制,民众、庙宇、官方均在其中发挥着作用。第三、泰山庙会仪式研究。民众在庙会期间的信仰行为与日常信仰仪式、特殊信仰仪式有一定的差别,探讨民众庙会期间的信仰仪式,对于深入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特质有着重要的价值。第四,关于泰山庙会的几个理论问题。主要探讨泰山庙会群概念、朝圣理论与中国民众的朝山进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庙会的传承与发展等。泰山庙会信仰空间广阔,历史与当代资料丰富,庙会活动多彩多姿,本文是以民俗志的研究方式,对泰山庙会文化进行符合民俗学学科特点的描述,力争为中国庙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成功的个案。

魏薇[8](2010)在《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音乐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大型歌剧在整个中国近现代歌剧史上的缺失,同时,当代一些歌剧作品中存在着音乐的可听性较差、对现实题材的表现深度和艺术质量不到位、音乐表现形式过于陈旧而流于老套等现象或问题,本文将填补抗战历史题材空白、真实再现厚重的历史面貌,具有浓郁民族音乐特色及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感染力、符合今天大众审美需求,激发人们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鼓舞和精神力量的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简称《野》剧)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并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为指导,对《野》剧作出综合性质的音乐学分析,即:在考察其音乐本体的艺术风格语言、审美特征的同时,去揭示其社会历史内容,对其做出历史和现实的价值判断,从而对音乐作品的整体形成一种高层次的认识,并通过该歌剧在新时代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试图探究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以及中国歌剧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余婉卉[9](2010)在《“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晚清民国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传播,构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异国和母国之间,在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他们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其跨文化性契合于形象学的研究条件和目标。当这群留学生进入想象性的文学叙事,成为一种混合了情感和思想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时,便以形象化的方式置换了缺席的异国原型,显示了时人在审视和想象着异国“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其间所涉及到的回忆及其再现还往往具有寓言性质,表达了各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密切关联着身份认同、国族主义、权力等问题。浏览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在“被书写”和自我书写中,统一的留学生形象是不存在的,他们呈现出裂变多元的样态,要对之分门别类,企图从中浓缩出规律和共性,也是如此困难和牵强。他们的生成并未呈现出环环相扣的关系,要从中归纳出一条明晰的思想史主线分外艰难。这种形象多样性的特殊症结在于,留学在晚清民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留学生是彼时社会表情的一种表征。文化现象的庞杂性使得新兴的留学生群体难以被某种单一的形象所规约,犬牙交错的舆论在价值判断等方面影响了文学形象的塑造,而文学又参与到了众声喧哗的历史叙事之中。不过,在留学生形象的丰富多元之态中,仍有一种现象引人关注,即晚清民国文学对留学生的负面书写蔚为大观。许多文本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斥责留学生们的不学无术、行为败坏、怪行怪状。与这种道德谴责相对接的,是大量留学生角色的郁郁不得志。尤其在“五四”前后,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逐渐盛行,他们感伤自卑,流露出沉重的失落感。由此,当晚清民国的留学生在思想史、教育史、学术史中被奉为“一国之原动力”的精英人物时,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与留学史的宏观叙事之间裂开了缝隙。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为何如此热衷于从负面书写留学生?显然,勘测这一问题的症结,对理解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互动关系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首先,道德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视点和诉求,由民族主义而生的政治焦虑使得留学生常常承受“恨铁不成钢”的关怀。这种亟欲从“天下”向现代国家的民族主义意识恰是西学东渐中的舶来之物。史实的吊诡在于:清朝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溃败,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留日潮。留日生在日本触碰到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观念之后,向中国全面地引入了近代世界的民族国家框架,也萌生出对日本民族的排斥感。在民族主义话语的支配下,留学生以个体的遭遇象征民族的受难,易由自尊滑向极端的自卑。在文本的“再现”中,作为革命者的留学生将西方近现代民族主义话语替换为华夷之辨,以汉族本位建立民族认同;“国难当头”的语境令学术与救国成为一对矛盾体,留学生因而展开“经世致用与学术独立”的辩析。其次,全面留学的现象,正是建立在全盘西化的预设之上,留学生形象的负面色彩之所以如此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尊西崇新之风对晚清传统士人的冲击。西学新知的强势介入使旧式知识分子陷入身份危机之中,面对日渐“得势”的留学生,他们难以把握心态的平衡,故对留学生多“谴责”之声。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强调了留学生形象的诸种“洋派”表现,将他们刻画为“穿西装的文明人”。而“洋派”话语往往与误读相伴相生,不论是留学生的异域体验,还是他们对西学新知的理论引介,或多或少都忽略了“西方”本身的建构和西方思想的多面向。他们对基督教的理解,对“自由”等概念义理的阐扬可堪为例。在这尊西崇新的大趋势中,洋文凭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资本。留学生们构成了一个文化权力网络。在这种以现代学统为中心的等级性精英网络中,留学国别深刻地影响着留学生的话语权。再次,在古老中国迈入现代世界的时间转折点上,留学生形象承载着“现代”与“传统”的复杂关系,在语境的变化中,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中,他们常常迷失方向,成为中西之间的矛盾体。其中,尤能暴露留学生传统意识的是隶属私人领域的女性观和情爱话语;而传统的性别观又在这种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中扮演了一个暧昧的角色。然而,所谓“中国/西方”、“传统/现代”,仍囿于二元对立思维。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亦新亦旧和亦中亦西其实是常态。传统未必是虚构的,但传统又着实是被建构的。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从一元论的固有定势出发,文本中的留学生便注定要在对立中奔突,难以实现“中体西用”的目标。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受制于历史想象力和政治潜意识。但是,尽管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它却道出了近现代留学史的另一面,呈现出一种风格化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新历史主义已将“历史”归为一种文本的“修辞想象活动”,但文学叙事更能展现历史中的个人体验和潜意识场景,更能挖掘出宏大历史叙事之下的种种记忆。

王伟伟[10](2010)在《宋代社交词研究》文中认为在宋词活动中,社交生活成为引发词体创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宋词的重要表现内容。作为一种形而下的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宋词积极参与到人们的日常交往生活中,承担起相应的交往功能,引发并体现着宋人的各种交往关系。社交词的研究既可以拓宽和深化目前的词体研究,也可以对宋人的社交生活作出词体上的解读,从中窥探词体活动对宋人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宋代社交词为研究中心,共分四大部分加以梳理与论述,即绪论、上编、下编和结语。绪论部分简要介绍宋代社交词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编,在对社交词进行界定和统计的基础上,对宋词活动的社交模式作出解析,并论述社交词创作对词体特质的作用及影响。本编是对宋代社交词横向的现象审视与静态的文本分析,共分三章:第一章,《宋代社交词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分析》。鉴于目前尚未有对社交词进行专题研究的情况,本章从对词体活动综合特征的认识方面着手,对社交词的概念和范畴予以界定。在此基础上,逐篇翻检《全宋词》作品,认为符合本文界定意义上的社交词作占全宋词总量的42.11%,客观地呈现出社交词在宋词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择选出每个时期的代表社交词人,以表格形式对他们的社交词数量以及社交类别进行数据统计,作出定量分析,探寻其中的规律与变化。最后,据此简述宋词与社交生活间的密切关系,词体的赏作活动成为宋人日常交往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交生活进行了全面的表现与承担,宋词的唱作成为时人的一种社交能力,产生着重要的社交效能。第二章,《宋词活动的社交模式与意义解析》。围绕宋词的赏作活动,词人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形成了不同的交往模式,绾合着多种交往关系。本章根据交往运行与交往关系的不同,将宋词活动分为四种社交模式:以歌姬为中介的词作交往、文人士大夫与女性的词作交往、文人士大夫的词作交往和现场互动式的演唱活动。每类之下,再作次类别的划分,次类别之下再作细分。本章以大量的词话、笔记、史料和作品等丰富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对不同模式和层层类别的交往方式、交往特点与交往效果进行比对与论析,对围绕在宋词活动中的纷繁社交关系进行理清与梳理。最后,从交互主体性的角度对宋词社交关系的性质进行了解析,从日常性与非日常性角度对词体社交活动的意义作出阐释。并进一步指出,对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平衡能力的丧失,成为宋词生命活力日渐枯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我们重新审视宋词的衰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章的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宋词与社交生活的关系,全面把握社交词活动的特点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宋代社交词创作对词体特质的强化与发展》。社交生活对文学活动从外在审美到内在特质进行着全方位的塑造和影响。本文认为词体特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交生活对它的影响,社交词的创作从不同方面强化了词体特质,并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论述:第一,宴饮生活中的社交词创作与词体的娱乐化写作。在宋代纵情尽欢、奢侈享乐的宴饮风气影响下,词体赏作活动以其强烈的娱乐色彩成为宴饮场合的“主角”,歌筵酒席之上的填词听曲活动以侑酒佐欢为唱词动机,以娱宾遣兴为作词目的,具有游戏消遣的性质,形成了词体娱乐化的写作方式和游戏化的文体特征。第二,祝颂生活中的社交词创作与词体实用功能的强化。祝颂生活具有很强的应酬性,祝颂词作承担了对这种社交生活的表现,词体的应用功能得到强化,表现为祝颂套语的大量运用、固定化的意象与典故、程式化的结构模式、夸张的修辞与仙化手法的运用以及个性化情感的“隐身”与类型化情感的凸显。第三,应歌活动与词体音乐特质的形成。应歌而成的词体创作活动也是宋人日常交往生活的一部分,文人才士与歌妓乐工间的应歌活动对词体的独立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应歌活动中倚声填词的创作模式不仅形成了词体外在的音乐体式,同时也内化成词体的音乐精神,使词体获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四,唱和活动对社交词体的深入拓展。以词相唱和在宋代蔚然成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日常交往中松散的词作唱和,二是同气相求的词作唱和,三是切磋词艺的唱和活动。唱和活动推动了词体交往功能从日常应酬转向精神对话,词体的表现方式从直接走向间接。同时唱和活动中的竞巧意识使诗体手法被引入词体创作,以文人士子为主体的唱和活动影响了词体创作的文人雅化情趣。下编,分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对宋代社交词的动态发展进行考察与把握,共分两章:第一章,《北宋时期社交词的兴盛》。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北宋初期,励精图治的朝政重心和亟待恢复的孱弱国力,使泛滥于晚唐五代时期的交游享乐之风陷入消寂停歇。受此影响,五代时期流行的应歌按曲、把酒观舞的社交词创作盛况陡然停歇,社交词不仅数量少,而且主要沿袭着传统唱和诗风的创作模式,没有形成鲜明的风格。二是北宋中后期,交游享乐之风盛行,它以注重享乐为主要特征,表现出“集体狂欢”式的特点,曲子词适应时风之需,迅速窜红,成为社交生活的“新宠”。社交词不仅数量大增,而且承担了多种交往功能,出现在多种社交场合,词体赏作成为一种时尚的社交活动。苏轼的社交词革新推动了词体写作从应歌向应社的转变,从溺于感官的享乐尽欢转向对精神与思想交流的注重,从对追欢逐乐的声色场描写走向对日常交往生活的质朴纪实,应体词作中“君”、“我”字眼频频对应出现,凸显出鲜明的自我意识和交往意识。第二章,《南宋时期社交词的发展与沉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南渡时期的社会交游呈现出鲜明的团体或群体性特征,社交词的创作重心从应歌转移到应社,开始了多元化的转向;南宋时期社交生活的多样化和交游心理的复杂性使社交词的创作得以丰富和继续发展。辛弃疾成为社交词创作的集大成者,他的社交词几乎具备了社交词创作中的全部因素,交往功能大备、交往题材繁多、交往体式有了新的拓展,并且具有鲜明的交往个性,强化了对词体交往的日常生活化表达。江湖派词人以词艺曳裾贵门的游食生活经历促进社交词艺术的成熟;宋末,交游之风开始恶变和凋敝,社交词的创作走向沉落。结语部分总述对宋代社交词的新体认,无论是在宋代文坛还是社交文学的发展史上,社交词都具有诸多“新质”,亟待学界的关注。

二、于平实中凸显时代主旋律——《知音》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于平实中凸显时代主旋律——《知音》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2)论《知音》杂志的“文学特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特稿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文学特稿的异军突起
    第二节 “文学特稿”发达的原因
    第三节 作为“文学特稿”翘楚的《知音》
第二章 文学特稿的属性
    第一节 文学特稿的“文学”性
        一、凸现人情美与人性美
        二、描写典型人物
        三、注重文笔生动
        四、追求精彩构思
    第二节 文学特稿的“纪实”性
第三章 文学特稿的意义与不足
    第一节 社会意义
        一、用正能量培育道德情操
        二、体现社会宣泄功能
    第二节 文学意义
        一、纪实文学文体的新突破
        二、通俗文学文体的新诠释
    第三节 问题与不足
        一、模式化倾向严重
        二、失实性报道屡有发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2 理论框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新闻翻译及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研究
        2.1.1 研究对象
        2.1.2 理论支撑
        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成果
    2.2 外宣翻译研究的西方修辞视角
    2.3 肯尼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思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心概念释义
    3.1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3.1.1 翻译何为?
        3.1.1.1 “翻译”的多义性
        3.1.1.2 翻译的语言学属性
        3.1.1.3 翻译的传播学属性
        3.1.1.4 翻译的方向性
        3.1.1.5 小结
        3.1.2 “对外新闻翻译”之界定
        3.1.3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界说
        3.1.4 小结
    3.2 戏剧主义修辞观
        3.2.1 “戏剧主义”:解码修辞动机
        3.2.1.1 行为与动作
        3.2.1.2 辞屏
        3.2.1.3 五位一体
        3.2.2 “修辞情境”:从分裂走向凝聚
        3.2.3 “认同”:修辞所归,取效之径
        3.2.4 小结
第四章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全景与焦点
    4.1 现阶段对外传播的要求与目标
        4.1.1 对外传播:定义与范畴
        4.1.2 对外传播:探索中进步
        4.1.3 对外传播:时代的要求
        4.1.4 小结
    4.2 对外新闻翻译:原则与策略
        4.2.1 对外新闻翻译工作原则
        4.2.2 对外新闻翻译工作策略
        4.2.3 小结
    4.3 互联网对外传播的发展与特点
    4.4 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外译的新趋势
第五章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之戏剧主义初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宏观效果分析
    5.1 个案选取缘由
    5.2 个案实证调查操作
        5.2.1 调查核心内容
        5.2.2 调查形式设计
        5.2.3 调查结果呈现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3.1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理据
        5.3.2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过程
        5.3.3 问卷调查结果的五位一体分析:发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戏剧主义修辞观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中观概览
    6.1 基于戏剧主义的语篇理论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的契合点
    6.2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之戏剧主义五要素透视:从原文到译文
        6.2.1 新闻原文与译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6.2.1.1 新闻原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6.2.1.2 新闻译文戏剧主义五要素解析
        6.2.1.3 小结
        6.2.2 戏剧主义修辞观视角下的新闻译者
    6.3 基于修辞情境的“二元再情景化”模式初探
        6.3.1 “再情景化”发端
        6.3.2 “再情景化”、话语及翻译
        6.3.3 翻译研究的“再情景化模式”
        6.3.4 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的“二元再情景化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戏剧主义修辞观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微观细探
    7.1 新闻标题英译:“意”“趣”为上,须论“长短”
    7.2 新闻正文英译:“软”“硬”相异,“认同”有别
        7.2.1 硬新闻英译:调整修辞动机,传递认同信息,切忌场景扭曲
        7.2.2 软新闻英译:提炼故事精要,提升认同手段,提起阅读兴趣
    7.3 图片新闻英译:图文相系,认同共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回顾与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和范围
    二 现有成果和材料的梳理
    三 本文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知音》现象"概述
    第一节 浅谈《知音》的办刊特色
    第二节 《知音》接受上的尴尬境况
    第三节 "《知音》现象"的形成
第二章 《知音》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模式
    第一节 《知音》的"托拉斯之路"
    第二节 《知音》"流水线式"的生产机制
    第三节 《知音》内容生产的后工业逻辑
第三章 《知音》的文体剖析
    第一节 《知音》标题的修辞技巧及其影响
    第二节 "纪实+传奇"的叙事模式
    第三节 《知音》的核心理念及其表述策略
第四章 《知音》的读者群观察
    第一节 影响阅读趣味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二节 早期《知音》的话题制作和读者群特点
    第三节 功利化风尚与《知音》读者群的膨胀
    第四节 语境的刷新与传统读者群的离散
第五章 由《知音》看亚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特征
    第一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理性机制
    第二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娱乐天性
结语
附录一 《知音》的内容特点及其生产特征(摘录)
附录二 《知音》编辑的一次约稿(摘录)
附录三 初访湖北知音集团研究室(摘录)
附录四 有关《知音》办刊历程的访谈(摘录)
参考文献
    参考着作
    参考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研究(1999-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的内容研究
    第一节 选题标准
        一、选题的统一性
        二、选题的真实性
        三、选题的贴近性
    第二节 人物形象
        一、病魔、磨难下的不屈者
        二、无私奉献的爱心者
        三、坚定不移的爱人
        四、其他形象
    第三节 价值导向
        一、人情美、人性美
        二、以正面宣传为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的编辑实务
    第一节 标题的使用
        一、标题的制作
        二、标题的功能
    第二节 图片的使用
        一、图片的类型
        二、图片的功能
    第三节 编者按语
        一、编者按的基本模式
        二、编者按的主要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的特色分析
    第一节 写作特色
        一、跳笔
        二、心理刻画
        三、光明尾巴
    第二节 叙事特色
        一、叙事主体
        二、叙事时间
    第三节 独具特色的“知音体”
        一、文学与新闻相结合
        二、社会宣泄功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6)形象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形象德育研究导论
    1.1 形象德育的研究意义
        1.1.1 创新德育理论的需要
        1.1.2 提高德育实效的需要
        1.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2 形象德育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形象德育研究的现状
        1.2.2 国外形象德育研究的现状
        1.2.3 形象德育研究状况的分析
    1.3 形象德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形象德育的研究方法
2 形象德育的依据
    2.1 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
        2.1.1 形象德育的生理基础
        2.1.2 形象德育的思维基础
        2.1.3 形象德育的能力基础
    2.2 形象德育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2.2.2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2.2.3 国外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2.3 形象德育的实践依据
        2.3.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象德育实践
        2.3.2 西方主要国家形象德育的探索
        2.3.3 中国共产党形象德育的有益探索
3 形象德育的解析
    3.1 形象德育的内涵
        3.1.1 形象与形象德育
        3.1.2 形象德育与理论德育
    3.2 形象德育的本质
        3.2.1 形象德育的本质规定
        3.2.2 形象德育本质的理解
    3.3 形象德育的特点
        3.3.1 直观性
        3.3.2 生动性
        3.3.3 渗透性
        3.3.4 感染性
        3.3.5 体验性
        3.3.6 示范性
4 形象德育的结构
    4.1 形象德育的构成要素
        4.1.1 艺术形象德育
        4.1.2 生活形象德育
        4.1.3 自然形象德育
        4.1.4 虚拟形象德育
    4.2 形象德育的结构分析
        4.2.1 内在结构
        4.2.2 结构缺陷
        4.2.3 结构优化
5 形象德育的规律
    5.1 形象德育的过程
        5.1.1 过程的透析
        5.1.2 形象德育的具体过程
    5.2 形象德育的内在规律
        5.2.1 形神统一规律
        5.2.2 情理交融规律
        5.2.3 主客感应规律
        5.2.4 言行一致规律
6 形象德育的路径
    6.1 形象德育的途径
        6.1.1 形象德育的课堂途径
        6.1.2 形象德育的艺术途径
        6.1.3 形象德育的实践途径
        6.1.4 形象德育的传媒途径
        6.1.5 形象德育的网络途径
        6.1.6 形象德育的人格途径
    6.2 形象德育的方法
        6.2.1 典型教育法
        6.2.2 艺术欣赏法
        6.2.3 直观教育法
        6.2.4 情境模拟法
        6.2.5 环境熏陶法
        6.2.6 感受体验法
        6.2.7 情感共鸣法
        6.2.8 言传身教法
参考文献
后记

(7)泰山庙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的基本框架
    四、关于泰山庙会概念的界定
    五、本文的突破点
    六、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泰山庙会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泰山庙会的起源
        一、关于泰山庙会起源的两条史料
        二、从自然崇拜到泰山神灵信仰
        三、泰山神宫庙空间与庙会场所
        四、神灵圣诞与庙会会期
        五、群众参与和庙会的形成
    第二节 宋元之际的泰山庙会
        一、两宋时期的泰山信仰与泰山庙会
        二、过渡期的金代泰山庙会
        三、元代的泰山庙会
        四、《水浒传》与泰山东岳庙会
    第三节 明清时期泰山庙会的兴盛
        一、碧霞元君信仰及其对泰山庙会的影响
        二、明代的泰山庙会
        三、清代的泰山庙会
    第四节 民国至当代的泰山庙会
        一、民国年间的泰山庙会
        二、二十世纪中期的泰山庙会
        三、近三十年来的泰山庙会
第二章 泰山庙会的仪式性活动
    第一节 民众进香仪式
        一、历史上的泰山进香仪式
        二、当代民众泰山进香仪式
    第二节 庙宇宗教仪式
        一、祀孤魂
        二、打醮(建醮)
        三、送阴碑
    第三节 政府策划仪式——以2009年泰山东岳庙会为例
第三章 泰山庙会的组织管理与活动
    第一节 历史上泰山庙会的管理与香税
    第二节 当代泰山庙会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 庙会游艺活动
    第四节 庙会商贸活动
第四章 关于泰山庙会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庙会群——泰山庙会特征初探
        一、关于“泰山庙会群”的概念与内涵
        二、泰山中心区域的庙会
        三、泰山周边延伸区域的庙会
    第二节 朝圣与进香——宗教理论与民俗实践
        一、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朝圣”
        二、作为朝圣地的泰山
        三、作为通灵之地的泰山
        四、进香与朝圣理论的简要比较
    第三节 当代庙会转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一:2009年三月三王母池庙会考察实录
附录二:十七世纪一个矛盾的泰山朝圣者(译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音乐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总体概况
    第一节 创作演出及相关背景
        一、剧情简介
        二、主创者与主演人员
        三、获奖及演出、出版情况
    第二节 演出反响、评论及问卷调查
        一、媒体报道及专家意见、观众评说
        二、"创作谈"及评论文章
        三、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第二章 音乐本体及其戏剧关系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吸收与戏剧性运用
        一、以北方民间特色为核心的旋律形态
        (一) "偏音"与音阶、调性、调式
        (二) 鼓词说唱风格
        二、以传统发展手法为基础的结构形态
        (一) 基本进行模式
        (二) 板式变化体
    第二节 个性化角色唱段塑造与戏剧性表现
        一、女性主要角色唱段特色比较
        (一) 杨母唱段分析
        (二) 金环唱段分析
        (三) 银环唱段分析
        (四) 陈瑶唱段分析
        二、男性主要角色唱段特色比较
        (一) 杨晓冬唱段分析
        (二) 高自萍唱段分析
        (三) 多田唱段分析
        (四) 关敬陶唱段分析
    第三节 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兼收并蓄与戏剧性处理
        一、流行音乐表现形式
        (一) 流行音乐元素的应用
        (二) 通俗唱法与其它唱法的融合
        二、日本音乐表现形式
        (一) 日本都节音阶
        (二) 日中音乐的融合
        三、西体中用与中西合璧表现形式
        (一) 音乐主题贯穿发展及其主要模式
        (二) 结构类型及体裁、形式特点
        (三) 多声部运用及其作用
        四、现代舞美科技表现形式
第三章 《野》剧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民族歌剧的继承坚守与艺术形式的发展创新
        一、创新中的继承坚守
        二、继承中的发展创新
        (一) 题材的突破和改编的现代意识
        (二) 打破主次角色格局以及男女正反角色不平衡的关系结构
        (三) 正反形象非脸谱化、非公式化和非简单化处理
        (四) 突出含"情"量的人物描写
        (五) 中国戏曲和说唱特色的宣叙调风格运用
        (六) 引进西方音乐剧及其流行音乐元素
        (七) 演唱形式上的发展和突破
        (八) 多声部合唱与乐队辅助功效的加强
        (九) 现代电声乐器及舞台科技手段的运用
    第二节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向
        一、弘扬主旋律
        二、提倡多样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
    (二) 论文
    (三) 音响与音像资料
后记

(9)“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为世界人"
    二、"欲说还休"的留学生
    三、相关既有研究述评
    四、本文理路
第一章 "鱼龙混杂,贤愚不分"的留学生
    第一节 多元而裂变的留学生形象
        一、晚清:被书写的留学生
        二、民国:留学生角色的个性化
    第二节 犬牙交错的社会表情
        一、作为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留学潮
        二、晚清民国留学生的差异性
        三、莫衷一是的议论
        四、大众传媒的介入
    第三节 蔚为大观的负面书写
        一、"留学生之怪现状"
        二、留学生的感伤与沉沦
        三、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零余人"
        四、媒体对留学生的负面评价
第二章 留学潮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第一节 民族寓言中的留学生
        一、晚清政治乌托邦中的留学生
        二、道德批判与进化论
    第二节 留日生:民族主义的引进
        一、甲午海战:从一个文明走向一个国家
        二、留日与厌日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张扬
        一、晚清留学生的排满话语
        二、留学生对归属感的呼唤
        三、学术与政治
第三章 留学生形象与"洋派"话语
    第一节 "洋派"文化的实践者
        一、"穿西装的文明人"
        二、精神资源的"洋派"
        三、"洋派"形象的文学动因
    第二节 "输西学入中国"
        一、再难关闭的世界之窗
        二、失意之人的书写
        三、异域文明:无法实现的零距离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西方文明
    第三节 "洋派"话语的光环之下
        一、洋文凭:一种文化资本
        二、权力网络中的等级关系
第四章 留学生形象与"传统"
    第一节 传统元素在留学生叙事中的表现
        一、留学生的"旧"面貌
        二、形象制作者的传统意识
        三、传统元素的文学动因
        四、女性解放的反面:留学生的性别观
        五、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
    第二节 传统元素的地位
        一、思乡·乘船
        二、中西之间的矛盾体
    第三节 传统元素的变异
        一、作为传统标签的"辫子"
        二、传统的反向虚构:以"缠足"为例
        三、中体西用的可行性
余论
    一、留学生形象之为形象
    二、风格化的现实:留学的另一面
    三、文学与历史的话语竞争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宋代社交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编:宋代社交词的静态研究
    第一章 宋代社交词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社交词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第二节 社交词的数量统计分析
        一、宋代社交词的总量及比重
        二、代表词人的社交词量分析
        第三节 代表词人社交词作的分类统计与分析
        一、应体分类
        二、交往功能分类
        三、交往场合分类
        四、社交词类别的总体分析
        第四节 宋词与社交生活
        一、文学传统与社会交往
        二、宋词与社交生活
    第二章 宋词活动的社交模式与意义解析
        第一节 以歌妓为中介的词体交往模式与分析
        一、歌妓演唱主宾词作的交往模式
        二、对歌妓唱词的共同欣赏模式
        三、歌妓乞词侑觞的交往模式
        四、以歌妓唱词相谋利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文人士大夫与女性的词作交往模式与分析
        一、听曲与唱词的交往模式
        二、赠词与乞词的交往模式
        三、歌妓作词与士大夫品赏的交往模式
        四、士大夫与妻子的词作交往模式
        第三节 文人士大夫的词作交往模式与分析
        一、友朋交往
        二、同僚交往
        三、上下级交往
        四、疑虑敌意者的交往
        五、士大夫与方外之士的交往
        六、词客与权贵的交往
        第四节 现场互动式的演唱活动
        一、市井文化的繁盛
        二、公众娱乐场所中的唱词活动
        三、辐射型交往模式的特点分析
        第五节 宋代词体社交关系的性质与意义解析
        一、宋词社交活动的性质分析
        二、宋词社交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解析
    第三章 宋代社交词创作对词体特质的强化与发展
        第一节 宴饮生活中的社交词创作与词体的娱乐化写作
        一、西蜀南唐的宴饮生活与词体娱乐特色的初步形成
        二、宋代宴饮生活的大煽其风
        三、宋词的娱乐化写作
        四、词体娱乐化特质的形成与强化
        五、词体娱乐化写作的意义
        第二节 祝颂生活中的社交词创作与词体实用功能的强化
        一、祝颂生活中的词体写作
        二、祝颂词的应用化写作
        三、祝颂词应用化写作论析
        第三节 应歌活动与词体音乐特质的形成
        一、词体发生的音乐性与应歌而成的创作方式
        二、应歌活动的发展对词体音乐的影响
        三、应歌活动对词体音乐特质的塑造
        四、应歌活动与词体音乐的文学文化阐释
        第四节 唱和活动对社交词体的深入拓展
        一、宋词创作中的唱和活动
        二、唱和活动对社交词的深入拓展
        三、唱和活动对词体创作的影响
下编:宋代社交词的动态发展
    第一章 北宋时期社交词的兴盛
        第一节 北宋前期的社交生活与社交词的诗体承袭
        一、社交生活的沉寂
        二、社交词的诗体承袭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的社会交游与社交词的兴盛
        一、交游享乐之风的兴盛及其特点
        二、社交词创作的兴盛及其特征
        三、苏轼社交词作的革新
    第二章 南宋时期社交词的发展与沉落
        第一节 南渡时期的社会交往与社交词创作的转向
        一、南渡时期的社会交往与社交词创作
        二、南渡社交词的创作特点
        三、南渡社交词的多元转向
        (一) 交往之情的慷慨磊落——张元干的社交词
        (二) 辞荣避谤的交往与日常生活化的写作——向子諲的社交词
        (三) 交往情趣的雅化——叶梦得的社交词
        (四) 应制词中的俳谐之风——康与之的应制词
        第二节 南宋时期的社交生活与社交词创作的发展
        一、南宋时期的社会交往与社交词创作的发展
        二、社交词的集大成者——辛弃疾的社交词创作
        三、江湖词派的社交词创作
        第三节 宋末社交词创作的沉落
        一、宋末词人的社交生活
        二、社交词创作的沉落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于平实中凸显时代主旋律——《知音》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 冉令江. 东南大学, 2021
  • [2]论《知音》杂志的“文学特稿”[D]. 刘艳. 湖南大学, 2018(06)
  • [3]戏剧主义修辞观之于互联网对外新闻翻译 ——以“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新闻英译为个案[D]. 叶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4]“《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D]. 刘启涛. 山东大学, 2017(08)
  • [5]《知音》“爱心行动”栏目研究(1999-2017)[D]. 马若月.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6]形象德育论[D]. 孙婷婷. 武汉大学, 2015(07)
  • [7]泰山庙会研究[D]. 刘晓. 山东大学, 2013(10)
  • [8]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音乐学分析[D]. 魏薇. 中央音乐学院, 2010(04)
  • [9]“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D]. 余婉卉. 武汉大学, 2010(09)
  • [10]宋代社交词研究[D]. 王伟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在平原突出时代主旋律——聚焦正面宣传的《知音》报道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