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对策

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对策

一、谈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应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琳[1](2021)在《国际时事新闻在高中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贴近时代的国际时事新闻在世界史教学中进行应用,符合新课改要求,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界缺乏对国际时事新闻在世界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研究,国际时事新闻的应用缺乏理论指导,故论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结合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为国际时事新闻应用于世界史教学提供具体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发现,在使用《中外历史纲要(下)》的高中世界史教学中应用国际时事新闻满足师生共同需求,可以解决知识枯燥无趣、理解背诵困难等问题,但是国际时事新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多个问题:一是学生缺乏对国际时事新闻的关注;二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应用国际时事新闻时忽视学生主动性,学生参与度低;三是教师缺乏选择、整合国际时事新闻的经验和能力,应用随意。由此可知,国际时事新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国际时事新闻的具体应用策略。首先,教师应当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多种渠道获取国际时事新闻,探索学生关注国际时事新闻的途径;其次,教师应当遵循时效性、人文性和相关性原则对获取的国际时事新闻进行筛选;再次,教师应当通过因果联系法、比较分析法挖掘国际时事新闻与世界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与开展课外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主动性;最后,教师应当将国际时事新闻在不同教学环节进行应用,发挥国际时事新闻的不同功用。此外,论文结合应用策略进行教学实践之后,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为国际时事新闻的应用进一步提出建议。在世界史教学中应用国际时事新闻,突出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现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但是,教师要想在世界史教学中发挥国际时事新闻最大功用,还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冯琴[2](2021)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分析 ——以铜仁市M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带来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感受,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历史教学的信息含量。但多媒体教学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行为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历史学习行为的特点,引导学生养成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历史学习行为,是建构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以明确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部分:多媒体的运用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本部分尝试从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理念等层面,考察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变化,进而探究多媒体教学对其历史学习行为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第三部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课堂观察:本部分将详细记录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上的历史学习行为表现,运用案例展示与课堂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观察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行为、互动行为、巩固和强化历史知识的行为,以便建立起对学生历史学习行为的初步描述。第四部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问卷调查:本部分通过教师访谈,从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学习行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优化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的策略:针对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的问题,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紧扣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探究优化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的措施,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

寇曦文[3](2020)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历史课程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两个阶段的历史学科在课程标准、教科书、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历史学科产生了不能完全被消除且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初高中历史教学之间的过渡衔接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若此台阶过渡不好,会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影响到日后的学习和成绩。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尽快使高一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降低因衔接问题而产生的教学风险。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界定了教育衔接的概念并进一步引出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概念,对国内教育衔接相关研究作了归纳整理,指出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的“最近发展区”和结构主义的教学论等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河南省两所中学为研究样本,采用了文本搜集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产生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措施。最后得出结论:教育工作者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辅以各方面的改进,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由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不良而引起的教学问题,防止学生厌倦历史,从而发挥出历史学科独特的学科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李晓娇[4](2020)在《新课程实施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探索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情境教学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在历史情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时空定位发展其时空观念,通过对史料的辨析与运用发展其证据思维和提高其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解决发展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但历史情境教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线教师对历史情境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历史技能欠缺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本文以新课程实施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为研究主题,分析其实施的程序与步骤、运用的策略,其中高中历史情境教学运用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题缘由;二是研究的意义;三是相关研究综述,涉及“情境”与“情境教学”;四是对历史情境教学的概念进行厘定,并阐述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五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主要创新之处是立足于历史课程改革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上,强调历史学科的特性,将历史情境与历史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研究。第二部分是对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实践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以广东省开平市、阳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的12所高中的部分学生及历史教师作为调查和访谈的对象,对当前历史情境教学在高中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得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历史技能、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是影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顺利开展的原因的结论。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实践的原则、基本步骤和策略,这是本课题的主体部分。首先,笔者认为在实施历史情境教学时要遵循启发性、适度性、趣味性、针对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其次,历史情境教学在实践中的基本步骤应当是创设历史的情境、依据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从课堂教学实践的层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创设多样性的历史情境、提出具有探究情境的历史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提取问题的策略、在历史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新情境中注重历史应用的策略。第四部分是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与反思。本文从历史情境与历史问题紧密相结合的视角丰富当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理论,提出了历史情境教学的原则与策略,结合丰富的案例加以说明,为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提供借鉴。然而,这一实践研究成果还存在许多不足,尚需研究历史情境教学运用的方法,对历史情境教学运用的策略进行长期的实验和修正,给一线教师提供的案例仍需改正和完善。

龚凡鑫[5](2020)在《STEAM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在于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在于课程实施。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课程实施理念。然而,结合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并不能很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遵循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小学科学课程实施面临哪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好的解答。自2007年STEAM教育引入中国,至今已过去12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也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探索STEAM教育的本土化之路。在理论层面,从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理论出发,可知STEAM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存在相互契合的学理基础,即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可以作为STEAM教育理念的实现方式。在实践层面,STEAM教育强调项目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而小学科学课程强调自主探究式学习,二者在实践层面秉持共同的教育观、人才观和知识观,强调学科知识的融合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出发,深入探究小学科学教师科学课课程实施现状,系统分析其影响因素,探寻小学科学课程实施面临的困境,最终在STEAM教育背景下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构划策略。经研究发现,从互动理论和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出发,基于小学科学教师课程实施与小学科学课程新课标的互动,开发量表工具测量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切实可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实施状态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性。不同人口学背景(性别、是否专职、是否班主任、科学课教龄等)的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实施状态存在显着差异。在课程实施影响因素方面,发现影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多角度,大致可以分为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基于STEAM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的契合性,对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构划如下策略:第一,提高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第二,提升学校校长重视程度;第三,改革小学科学课程评价体系;第四,社会多方合作提高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水平。

萧晓真[6](2020)在《中学历史教学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文化自信,落实和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要求和任务。本文希望设计和实施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引导中学生更加关注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息息相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不仅关注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言行,还探索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挖掘历史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达到“眼里有人”和“心里有人”的教育目标。历史离不开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资源,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也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反之,历史核心素养也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的追求目标。而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普遍重事轻人的现象,普遍缺少具体完整地描述历史人物、缺乏关注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人性特点等问题,一方面揭示了实施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客观揭示了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的局限性。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局限性,但笔者依然希望能够努力引导学生由关注冷冰冰的“事”转变为关注有温度的“人”及其人性,感受生动鲜活的历史,进而实现立德树育的教育宗旨。为此,笔者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历史校本课程三方面分别提出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的策略。主题课堂教学应以人带事:一是钻研课标,精选人物;二是以人带事,提炼主题;三是以事带人,联系主题;四是拓展史料,服务主题;五是以人为魂,升华主题。历史课外活动应以人见史:一是调查乡土历史人物;二是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三是举办历史人物主题展览。校本课程开发应以人激趣:积极开发历史人物主题校本课程,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尝试“馆校合作”。此外,坚持按照真实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正面性原则选择和提炼历史人物主题,因课制宜地设计和实施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主题教学。根据以上策略和原则,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分别选取高中历史《鸦片战争》一课和初中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进行主题教学案例分析。

姜霞[7](2020)在《L技工学校听评课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听评课是一项常规的教研活动形式,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师教学研究工作,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价值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有关听评课的研究在普通教育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是技工院校,听评课活动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发挥其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默默无闻为我国的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技工教育发展,也对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技工学校需要通过开展专业的听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呈现发生在L技工学校的听评课故事。借助观察法、访谈法收集资料。同时选取校长H、教学督导P、男青年教师小K、女青年教师小N为重点观察和访谈对象,了解他们的日常教学生活,对听评课的认识,在听评课中的态度和行为。以上四人是L技工学校听评课活动中有显着角色特征的人,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了解L技工学校听评课的真实状况。通过对L技工学校的听评课的观察和分析发现,L技工学校听评课和普通教育领域听评课有着许多的共性问题,例如:听评课制度缺失、教师参与听评课的意识不高、听评课专业性不强,流于形式等。同时,技工学校因其办学体制、专业定位、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与普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需要借助当前成熟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开展专业的听评课,更需要根据其学校特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听评课制度、修正听评课价值导向、开展教师听评课培训学习、唤醒教师职业意识、建设教师合作体、发挥技工学校自主权,开展教学实践创新。

杨倩茹[8](2020)在《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施行,新高考、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面对新形势、新政策、新理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对此作出适应性改变。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饱含思想的人文社会学科,在新教材密集性的知识体量和教义式文字表述之下,使得在教学中难以落实五大核心素养的目标诉求,课时有限而课堂承载量大使得主题式教学成为有效解决途径。加之现行课堂存在主题缺失、主题偏离等状况,使得探究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策略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主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2017版历史教材(试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为依据,结合对高中历史专题教学的反思,通过对主题教学的基本认识,以新课程具体章节为例,探索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原则及步骤,并反思实施效果与不足。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对“主题式教学”的基本认识,包括第一节基本概念界定,主题、主题与专题、主题式教学的概念,第二节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别从国家育人层面、课程改革层面、学生升学层面、学校教育层面论述其必要性,又从教师、学生、社会三个层面论述其可行性;第二部分为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原则与步骤,“主题式教学”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三大原则,并通过具体案例来解释在确立主题、确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与优化四大步骤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新教材一课完整的教学设计来体现上述原则与步骤;第三部分为“主题式教学”的效果与反思,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观察与分析,探究在“主题式教学”过程中达成的良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方向。本文立足于新课标、新教材,将新课程下的“主题”教学与以往三维目标下的“主题”教学相区别,在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与过渡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对主题的理解,使教学更加贴近新教材。通过探寻新课程实施中的“主题式教学”策略,在帮助教师树立“主题式教学”新思想的同时,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使教学符合新高考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更加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需要,从而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为本校历史学科特色建设探寻新路,为其他学校的历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毕文静[9](2020)在《初中历史家庭作业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开始试行部编本历史教科书,2019年中考正式改革,全疆使用同一份试卷,历史学科由原来的60分上升为75分,历史学科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仍然有部分家长和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对于历史家庭作业胡写乱写,甚至不写,根据了解发现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一个原因便是历史家庭作业是无效的。同时虽然全疆使用一张试卷,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考试时间却由原来的150分钟减少为120分钟,由于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答题时间不能减少,那么学生若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历史学科势必要为道德与法治腾时间,而这又对历史学科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而历史家庭作业设置的改变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通过参阅文献,结合我校学生特点,设置了五种历史家庭作业的类型,即设计思维导图、自行出题、制作历史小报、制作历史表格、绘制年代尺。通过在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布置这五类历史家庭作业,来观察、评断那种历史家庭作业是最有效的,希望为广大一线教师有关历史家庭作业的布置提供新的思路。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进行了关于学生对初中历史家庭作业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同时结合所教学生进行了实践研究,希望在理论和实践共同结合的基础上得出最为真实有用的历史家庭作业布置,同时也将对这些类型的历史家庭作业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五种历史家庭作业在最开始的布置时,都能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和积极性,能主动参与完成,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有所提高。但是到了后期,发现学生对于制作思维导图和绘制手抄报这两项作业的完成上,较之前存在极大的差距。制作思维导图方面,个别同学为了完成作业,在网上搜相关的思维导图抄写完成,而非独立思考完成。绘制手抄报则更为夸张,学生敷衍了事,要么全是绘画,要么是不上颜色,要么就是毫无逻辑的拼接。可以发现因为这两项作业都是比较费时间的,学生耐心又不够,所以导致这两项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而通过研究和观察,发现学生对于自行设计出题这一类型的作业,比较有积极性,虽然程度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出的题目非常简单,只是一个简单知识点的描述,特别像问答题,但是学生坚持每次都完成,每天能积累一个小的知识点,笔者认为效果也能达到,而程度较好的同学,经过锻炼后还能设置出很有水平的题目,完成的效果也一直很不错,大大超乎意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自行设计出题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去设置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学生在出题过程中将会对本课知识点起到巩固作用,同时在出题过程中可以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个别学生还能通过设置一些关键词和迷惑性的选项,进一步理解他们以后所要面对的试卷出题者的意图。再加上因为这种类型的作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答案,所以每位学生的作业教师都将进行认真批改和反馈,对于以往程度不好的同学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有所提高。

余洋[10](2020)在《商洛地方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认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乡土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广大历史教育者的关注。新课改的地方志课程资源开发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地方志史料以其明确的地域性、编撰的连续性、内容的广泛性、鲜明的时代性和体例的特殊性,使得地方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商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就有“京畿门户”之称,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这里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地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为南北文化的结合部,既兼北国之粗犷,又融南国之灵秀。商洛地方志史料记载详实,自唐尧时期而延至当代。商洛文化也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商洛地方志史料内容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升应试做题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学生爱国爱乡之情,自觉肩负起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主要部分。绪论主要说明了选题依据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丰富的商洛地方志史料资源。商洛地处黄河、长江流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境内有洛南猿人地点群、东龙山夏商周遗址以及仓颉造字、商鞅封邑、商山四皓、李自成屯兵等众多文物古迹和动人传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商洛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三、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第二部分,主要归纳整理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的商洛地方志史料资源,并将商洛地方志史料资源与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课本知识相整合,将课程题目、知识点、地方志涉及资源与利用方式进行整合阐述。第三部分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商洛地方志史料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其中主要对商洛地方志在导课环节的运用、商洛地方志在授课环节的运用、商洛地方志人物在高考中的涉及与分析这三部分内容进行阐述。第四部分主要讲述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地方志史料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商洛地方志史料时应做好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注意主次关系、做好师生备课。第五部分主要讲述商洛地方志史料资源在学生课外的拓展延伸,这里主要是将课外拓展实践进行展示,涉及的活动有举办读“志”沙龙、组织地方志历史记录大赛、组织历史漫画大赛、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大云寺等。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也是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同时,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取得更加有益的教学成果,也能给同僚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二、谈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应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时事新闻在高中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际时事新闻应用于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国际时事新闻应用于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改变教学方式的需要
        3.落实课程标准的需要
        4.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国际时事新闻应用于高中世界史教学的可行性
        1.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支撑
        2.国际时事新闻与高中世界史知识密切相关
二、国际时事新闻在高中世界史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概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
    (二)调查数据分析
        1.学生学习世界史的基本情况
        2.学生对国际时事新闻的关注情况
        3.国际时事新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三)国际时事新闻应用于世界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缺乏对国际时事新闻的关注
        2.学生参与度低,主动性差
        3.国际时事新闻在课堂中应用随意
三、国际时事新闻在高中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掌握国际时事新闻的获取渠道
        1.网络
        2.电视广播
        3.报纸期刊
    (二)把握国际时事新闻的筛选原则
        1.时效性原则
        2.人文性原则
        3.相关性原则
    (三)挖掘国际时事新闻与世界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1.重视因果联系
        2.进行比较分析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1.改进课堂教学
        2.开展课外活动
    (五)将国际时事新闻应用到各教学环节之中
        1.在课堂导入时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在内容讲解时应用,引导高效学习
        3.在内容过渡时应用,巧妙衔接知识
        4.在升华情感时应用,感悟家国情怀
        5.在编制试题时应用,巩固学习成果
四、国际时事新闻应用于高中世界史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反思
    (一)案例设计
    (二)应用反思
        1.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
        2.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国际时事新闻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分析 ——以铜仁市M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多媒体的运用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一)多媒体运用与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变化
    (二)多媒体运用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的新要求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的课堂观察
    (一)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
    (二)案例实录及分析
    (三)课堂观察内容及结论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问卷调查
    (一)老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访谈
    (二)学生学习行为问卷调查
四、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一)注重学习行为指导
    (二)优化课件设计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开展学习行为交流和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课堂观察表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致谢

(3)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
    一、学生的问卷调查
    二、教师的访谈记录
第二章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章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探究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历史学习动机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整理历史发展线索
    三、转变历史教学观念,注重提高教学衔接意识
第四章 教学衔接的案例设计与分析
    一、初中《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二、高中《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生历史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一学生历史学习情况调问卷查
附录3 :初高中历史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4)新课程实施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历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
        2.历史情境教学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尚有诸多不足
        3.历史情境教学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3)实践新课程变革教学方式的理念
        2.实践意义
        (1)有效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2)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概念厘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厘定
        (1)历史情境
        (2)历史问题
        (3)历史情境教学
        2.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学说
        (2)建构主义的理论学说
        (3)布鲁纳发现式教学的理论学说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研究法
        (3)调查研究法
        2.创新之处
二、当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情境教学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1.对高中学生的调查访谈分析
        2.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调查访谈分析
        (1)教师对历史情境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2)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
        (3)教师对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认知与态度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归因分析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三、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的原则与策略
    (一)高中历史情境教学运用的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适度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求真性原则
    (二)历史情境教学实施的程序与步骤
        1.创设历史的情境
        2.依据历史情境提出问题
        3.分析历史问题
        4.解决历史问题
        5.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高中历史情境教学运用的策略
        1.创设多样性的历史情境
        (1)学习情境的创设
        (2)创设历史学习的生活情境
        (3)创设历史学习的社会化情境
        (4)创设历史研究的学术情境
        (5)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型历史情境
        2.提出具有探究情境的历史问题
        3.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提取问题的策略
        (1)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2)促进学生历史技能的形成
        3.在历史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1)促进自主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策略
        (2)形成合作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发展探究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4.在新情境中注重历史应用的策略
        (1)提升历史学习与反思的能力
        (2)在历史新情境中实现学习迁移
四、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成果与反思
    (一)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成果
    (二)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5)STEAM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1.1.2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困境
        1.1.3 基于标准的课程实施的诉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STEAM教育
        2.1.2 课程标准
        2.1.3 课程实施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情境认知理论
        2.2.3 互动理论
    2.3 关于STEAM教育的研究
        2.3.1 STEAM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2.3.2 关于STEAM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研究
    2.4 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
        2.4.1 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
        2.4.2 关于课程实施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
        2.4.3 关于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研究
        2.4.4 关于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
    2.5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思路
第4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4.1 问卷设计
        4.1.1 文献回顾
        4.1.2 预试问卷结构
        4.1.3 题项设计
    4.2 预试调查与预试问卷检测
        4.2.1 量表项目分析
        4.2.2 因素分析
        4.2.3 量表信效度检验
    4.3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问卷的正式施测
        4.3.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的选择
        4.3.2 问卷复检
第5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实证分析
    5.1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性检验
        5.2.1 独立样本t检验
        5.2.2 其他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6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6.1 课程计划特征
        6.1.1 对新课标的看法
        6.1.2 对新课标的清晰程度
    6.2 教师特征
        6.2.1 教师的知识
        6.2.2 教师的态度
        6.2.3 教师的个人特征
        6.2.4 教师的队伍
    6.3 学校环境
        6.3.1 校长的支持
        6.3.2 学校的文化
        6.3.3 学生的学习
    6.4 社会环境
        6.4.1 社区和家长的影响
        6.4.2 政府部门的影响
        6.4.3 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结论与问题
        7.1.1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总体中等偏上
        7.1.2 教师的课程实施现状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性
        7.1.3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7.1.4 课程目标落实不全面,教师专业化不足
        7.1.5 教师对学校的硬件资源满意度较高,但利用率偏低
    7.2 实施策略思考与建议
        7.2.1 STEAM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理念
        7.2.2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策略构划
    7.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预试问卷
附录2: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正式问卷
附录3: 小学科学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学历史教学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历史人物
        2.主题教学
        3.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
    (三)研究综述
        1.历史人物教学
        2.历史学科主题教学
        3.中学历史教学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历史人物与历史教学、历史主题教学的关系
    (一)历史人物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
        1.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
        2.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二)历史人物与历史主题教学的关系
        1.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主题教学的可行性
        2.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主题教学的必要性
    (三)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主题教学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1.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主题教学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主题教学的追求目标
二、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调查
    (一)教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1.基本情况调查
        2.历史人物教学情况调查
        3.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情况调查
    (二)教师的访谈与分析
    (三)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1.基本情况调查
        2.学习兴趣调查
    (四)学生的访谈与分析
三、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策略与原则
    (一)主题课堂教学应以人带事
        1.钻研课标,精选人物
        2.以人带事,提炼主题
        3.以事带人,联系主题
        4.拓展史料,服务主题
        5.以人为魂,升华主题
    (二)历史课外活动应以人见史
        1.调查乡土历史人物
        2.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
        3.举办历史人物主题展览
    (三)校本课程开发应以人激趣
    (四)选择历史人物主题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典型性原则
        3.多样性原则
        4.正面性原则
四、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案例分析
    (一)《鸦片战争》一课的案例分析
        1.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
        3.教学反思
    (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的案例分析
        1.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
        3.教学反思
结语
附录1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教师问卷调查
附录2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学生问卷调查
附录4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学生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7)L技工学校听评课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听课
        2.评课
        3.技工院校
    (四)文献综述
        1.关于听评课的研究
        2.技工院校听评课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方法运用
        2.叙事研究在教育中的运用
        3.叙事研究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4.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5.本研究使用叙事研究的优势
        6.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三、L技工学校教师职业身份认知-“我”是一个老师吗?
    (一)我是个老师,更像个“保姆”或“管家”
    (二)“我”想成为一个好老师
四、L技工学校听评课的故事
    (一)督导评课-“权威式”的评课
    (二)教师听评课-随意式、和谐式的评课
    (三)校长评课-缺失的、自由式的评课
五、故事后的思考-L技工学校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听评课制度缺失
    (二)听评课价值取向偏移
    (三)听评课缺乏专业理论指导
    (四)教师专业发展愿望不足
    (五)跨专业听评课
    (六)教师基本教育理论培训空缺
六、提高L技工学校听评课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听评课制度
    (二)树立正确的听评课价值导向
    (三)开展专业听评课培训学习
    (四)开展教育理论培训,唤醒教师职业意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五)进行合作体的建设,促进校园合作文化形成
    (六)充分发挥技工学校的自主权,主动开展实践创新
后记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类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基本认识
    一、概念界定
    二、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原则与步骤
    一、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二、新课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施步骤
    三、新课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下的教学设计——以《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为例
第三章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一、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及应对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初中历史家庭作业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2.1 初中历史家庭的作业的内涵与研究
    2.2 有效内涵的研究
    2.3 初中历史家庭作业的目的及作用
第3章 初中历史家庭作业现状
    3.1 社会层面
    3.2 学校层面
    3.3 家庭层面
    3.4 问卷调查
第4章 关于初中历史家庭作业设置研究
    4.1 明确学生差异
    4.2 科学合理布置家庭作业
    4.3 多样化设置家庭作业
第5章 学生作业案例研究
    5.1 思维导图
    5.2 学生自主设计题目
    5.3 绘制历史手抄报
    5.4 制作表格
    5.5 绘制年代尺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商洛地方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商洛地区丰富的地方志资源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的商洛地方志资源
    (一)商洛地方志与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的整合
    (二)商洛地方志与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材的整合
    (三)商洛地方志与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材的整合
    (四)商洛地方志与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的整合归纳总结
三、商洛地方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一)商洛地方志在导课环节的运用
    (二)商洛地方志在授课环节的运用
    (三)商洛地方志人物在高考中的涉及与分析
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地方志史料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做好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注意主次关系
    (四)做好师生备课
五、商洛地方志在课堂外的拓展延伸
    (一)读“志”沙龙
    (二)组织地方志历史记录大赛
    (三)组织历史漫画大赛
    (四)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大云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谈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应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时事新闻在高中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D]. 王鑫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学习行为分析 ——以铜仁市M中学为例[D]. 冯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3]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D]. 寇曦文.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课程实施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探索研究[D]. 李晓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5]STEAM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策略研究[D]. 龚凡鑫. 南昌大学, 2020(01)
  • [6]中学历史教学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研究[D]. 萧晓真.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L技工学校听评课的叙事研究[D]. 姜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D]. 杨倩茹. 西南大学, 2020(01)
  • [9]初中历史家庭作业有效性研究[D]. 毕文静.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商洛地方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 余洋.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