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P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NSP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一、NSP酶的活力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武新星[1](2021)在《吸附型灰分对麦草水热预处理影响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和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麦草及其造纸备料废弃物麦糠通过生物炼制技术可以制备纤维素乙醇等各种生物基化学品。木质纤维素原料本身存在天然紧密的结构致使纤维素酶水解的效率受到限制,酶水解得率低。采用温和、绿色的水热法预处理对麦草等木质纤维原料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木质纤维原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并联产得到高附加值的低聚木糖,增加生物炼制的经济效益。而麦糠原料中所夹杂大量的吸附型灰分是制约麦糠高效水热预处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尽管麦糠中吸附型灰分对水热预处理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预水洗的方式除去,但水耗量巨大,工艺复杂。发展一种或多种原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并实用性强的水热预处理方法来提高预处理麦糠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并联产低聚木糖得率是破解麦糠水热法高效生物炼制瓶颈的有效路径。本论文对吸附型灰分在麦草水热预处理过程中影响机制开展研究,发展了消除富含吸附型灰分的麦糠水热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缓冲体系的方法并阐述其作用机理。论文结果将为高灰分纤维素废弃物开展水热预处理高效制备生物质糖联产低聚木糖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麦草水热预处理体系中添加吸附型灰分明显抑制水热预处理弱酸性反应环境的形成,不利于水热预处理对木聚糖的脱除作用,显着降低低聚木糖产量和预处理物料的酶水解性能。在麦草水热法预处理参数为固液比1:10、温度180°C和预处理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当水热预处理体系中吸附型灰分添加量从0 g/L增加到100 g/L时,预处理液p H值从3.8提高到4.8,低聚木糖浓度从初始的8.8 g/L降低到5.0 g/L,纤维素酶的可及性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从84.9%降低至66.3%。吸附型灰分的主要组分中不溶性矿物含量最高,占82.4 wt%。不溶性矿物所吸附的K+、Na+、Ca2+、Mg2+等离子可以与水热预处理所产生的游离H+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而被缓冲,约为吸附型灰分酸缓冲能力的60.4%。不溶性矿物对麦草水热预处理性能的影响最大,将100 g/L吸附型灰分中的不溶性矿物添加至麦草水热预处理中,预处理物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仅为58.4%。(2)选取不溶性矿物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可溶性盐(主要成分磷酸钠)和有机质(主要成分腐殖酸钠)为典型的吸附型灰分模型化合物,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缓冲体系对于麦草水热预处理的作用机制。三种模型化合物中,在溶液中的缓冲能力依次为磷酸钠>腐殖酸钠,二氧化硅没有缓冲作用。不溶性矿物中的主要组分二氧化硅由于不存在可被交换的K+、Na+、Ca2+、Mg2+等离子,几乎对麦草水热预处理没有影响。吸附型灰分模型化合物的缓冲作用使得麦草水热预处理弱酸性环境减弱,木聚糖的脱除率大幅度的下降致使纤维素的可及性降低,预处理麦草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低。当磷酸钠和腐殖酸钠为30 g/L时,预处理麦草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仅为47.3%和57.7%。水热预处理体系中腐殖酸钠除了发生缓冲作用外,其复杂的弱酸性大分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降低了H+在溶液中的活泼度。当磷酸钠和腐殖酸钠为30 g/L时,预处理麦草的木聚糖脱除率从未添加模型化合物的从81.0%分别降低到61.4%和43.0%,预处理液中低聚木糖浓度从8.8 g/L分别降低到4.9 g/L和2.8 g/L。此外,腐殖酸钠的添加将促进麦草水热预处理木质素的溶出,当腐殖酸钠的浓度为10 g/L,水热预处理麦草的木质素脱除率可达43.7 wt%。(3)吸附型灰分所吸附的阳离子可与水热预处理中生成的H+发生交换反应而被缓冲。不同阳离子的交换能力存在差异,阳离子交换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Fe3+>Al3+>H+>Ca2+>Mg2+>NH4+>K+>Na+。采用在麦糠水热预处理过程中添加比H+交换能力更强的Al3+和Fe3+,消除麦糠水热预处理所形成的缓冲体系,使水热预处理弱酸性反应环境增强。交换性金属盐Fe3+和Al3+的引入可以使得麦糠水热预处理液的p H值下降,麦糠的酸缓冲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显着降低,麦糠水热预处理的弱酸性环境得到增强。通过追踪金属盐在预处理液和预处理物料中的迁移,揭示了麦糠金属盐预处理的阳离子交换反应机理。从联产低聚木糖的角度,FeCl3是适宜的交换性金属盐添加剂。当添加20 mmol/L FeCl3至麦糠水热预处理中,预处理液中低聚木糖浓度可从2.8 g/L提高至6.2 g/L,而添加AlCl3则没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当FeCl3的浓度从0增加至20 mmol/L时,预处理麦糠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从49.7%增加至66.6%。1.0 kg麦糠可以制备60.6 g的葡萄糖并联产62.0 g低聚木糖。添加交换性金属盐可有效消除吸附型灰分在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缓冲体系,且工艺简单,生物质糖和低聚木糖产量最高。(4)吸附型灰分在麦糠水热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良好的胶体缓冲体系使得麦糠水热预处理过程中氢离子的数量和活泼程度显着降低。通过添加0~3 vol%的过氧化氢至麦糠的水热预处理中,可以有效破坏吸附型灰分缓冲体系的胶体环境,增强麦糠水热预处理的酸性环境,消除缓冲体系。当麦糠水热预处理体系中添加过氧化氢的添加量从0增加到3.0%时,葡聚糖回收率从94.3%下降到80.6%,木聚糖脱除率从68.1%提高到88.3%,木质素脱除率从16.5%分别提高到28.6%。当过氧化氢的浓度为2 vol%时,预处理液中低聚木糖浓度为6.6 g/L,预处理麦糠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可达84.0%。从联产低聚木糖的角度,2 vol%为最适浓度。1.0 kg麦糠可以得到66.0 g低聚木糖和218.2 g葡萄糖。在该预处理条件下,过氧化氢的降解产物仅为水和氧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更为绿色、环保。该法对麦糠缓冲体系的消除效果更加明显,低聚木糖溶出率和预处理物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均大幅度提高。

樊丽华[2](2021)在《超声波协同热失活Bacillus subtilis芽孢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芽孢是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微生物污染源之一。近年来采用超声波与热联合的方式失活芽孢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声热结合方式对芽孢失活效果的影响上,缺乏关于声热联合失活芽孢机制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限制了该联合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鉴于此,本论文以Bacillus subtilis芽孢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超声波联合热(Thermosonication,TS)对芽孢的失活动力学展开,借助细胞微观结构分析、流式细胞仪结合PI/SYTO染料及蛋白质组学等手段,从细胞水平明确TS处理后芽孢形态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从分子水平挖掘TS作用于芽孢的靶点蛋白,探讨芽孢生物功能变化与蛋白差异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TS失活芽孢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TS对B.subtilis芽孢的作用效果及其失活动力学模型建立研究了不同超声波功率密度(6.7、13.3及20.0 W/m L)和温度(60、70及80℃)条件下TS处理对芽孢的作用效果及失活动力学,分析了温度、空化效应、芽孢自身结构以及聚集行为对芽孢失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TS失活芽孢起主要的作用,当温度为60℃和70℃时,TS失活芽孢效果微弱,其最大失活量仅达0.61 log;当温度为80℃时,TS失活芽孢的数量显着提高(P<0.05),最高达2.23 log。超声波和热单独作用于芽孢产生的最大失活量均小于1 log,且失活量之和远低于TS作用于芽孢产生的失活量,说明超声波和热在失活芽孢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通过TS处理过程中过氧化氢产生量测定发现,温度为80℃时过氧化氢产生量低于其在温度为60℃和70℃时的产生量,同时0.1 m M过氧化氢与80℃结合产生的芽孢失活量显着低于TS产生的芽孢失活量(P<0.01),表明声热之间的协同效应主要由机械效应与热协同产生,声化学效应贡献效力较小。不同温度下芽孢失活动力学曲线不同,温度为60℃和70℃时,曲线呈现延滞趋势;温度为80℃时,各超声波功率密度之间的芽孢失活动力学曲线均为两段式,分为快速杀菌期和延滞期,且能较好地用Log-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对TS处理过程中芽孢粒径测定发现,60℃和70℃下的芽孢产生聚集保护现象,从而增加自身对TS的抗性;80℃下的芽孢并未产生聚集保护,但芽孢衣和α/β型SASPs在芽孢的TS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2)TS失活芽孢的形态学机制采用电镜观察和表面特性分析手段,比较分析了TS处理(6.7 W/m L,80℃)对芽孢形态学结构、表面特性、抗逆性和密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TS处理后的芽孢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芽孢衣、皮质层、内膜及核内物质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芽孢外层结构的破坏会导致其表面性质发生改变,如疏水性、黏附力、Zeta电位绝对值等降低。TS处理后的芽孢在后续85℃和90℃下的失活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组芽孢在后续热处理中的失活量,表明TS处理后芽孢的热抗性下降。同时在后续热处理中TS处理组芽孢的吡啶-2,6-二羧酸(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DPA)释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组芽孢的释放量,说明芽孢内膜在TS处理过程中受损,从而加速后续热处理过程中DPA的释放,造成芽孢热抗性降低。另外,流式细胞术结合PI/SYTO16双染结果发现TS处理后部分芽孢内膜和皮质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且芽孢失活过程中涉及一个中间状态的细胞群,处于该状态的细胞内膜和皮质层部分受损。TS组芽孢悬浮液在海碘醇密度梯度分离液中形成三个芽孢分离层,对各个分离层中芽孢的活性和DPA含量分析可知,下分离层芽孢虽失活却仍保留DPA,表明内膜的崩溃发生在芽孢失活之后。上述结果表明TS不是通过内膜破裂杀死芽孢的,而是通过破坏芽孢结构或核内关键蛋白杀死芽孢的。(3)TS对芽孢的多分子靶点效应考察了TS作用后芽孢在萌发和出芽生长阶段的生长特性,分析了萌发阶段关键酶和受体蛋白的损伤对芽孢失活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出芽生长阶段DNA损伤和ATP合成等情况。TS处理组芽孢经密度梯度分离后,对下密度分离层中芽孢的萌发能力测定可知,TS处理后失活且保留DPA的芽孢在L-丙氨酸中仍具有萌发能力,但其萌发能力低于未处理组芽孢,表明萌发相关蛋白受损。对受体依赖型的萌发能力测定发现,TS处理后的芽孢在L-valine诱导下的萌发能力高于在AGFK诱导下的萌发能力,说明萌发受体蛋白Ger A的受损程度低于萌发受体蛋白Ger B或Ger K。同时对非受体依赖型的萌发能力测定可知,TS处理后的芽孢萌发速率与未处理组芽孢相似,表明DPA释放通道蛋白Spo VA在TS处理过程中未被破坏。利用Ca-DPA孵育和溶菌酶恢复性培养基对TS处理后的芽孢进行人工恢复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后的TS处理组芽孢数目未显着增加(P<0.05),表明TS处理不是通过萌发受体蛋白和皮质层水解酶的损伤杀死芽孢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可知,TS处理组芽孢在萌发过程中芽孢核仍能扩张,表明TS处理后的芽孢可完成萌发进入出芽生长阶段。流式结果显示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SYTO16和PI信号值增加,说明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无法继续生长而失去活性。对芽孢出芽生长阶段中重要物质DNA的研究发现,TS处理组芽孢产生突变体的比例低于5%,说明TS处理未破坏芽孢的DNA。然而,TS处理组芽孢在生长过程中的ATP积累量显着低于未处理组(P<0.05),表明TS处理对合成ATP的相关酶或通路造成不可逆损伤。由此可知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因出芽生长被阻断而失活。(4)TS对芽孢生长代谢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调控采用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对TS处理前后芽孢中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显着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进一步剖析TS作用下芽孢的生物学功能变化和蛋白差异表达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芽孢失活的可能性机制。蛋白定量结果显示在TS处理组芽孢中共鉴定167个显着差异蛋白(Fold change>1.2、Fold change<0.83和P<0.05)。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TS处理组芽孢显着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能量的产生与转化、翻译、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转化等代谢过程。对生物学功能变化和蛋白差异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S处理通过下调果糖-二磷酸醛缩酶、戊二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关键限制酶的表达来抑制糖酵解、TCA及氧化磷酸化等一系列生化过程,阻断了能量产生与转化;芽孢中Ado Met合成酶、I型谷氨酸-氨连接酶等相关蛋白在TS处理后下调,阻碍了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等过程;同时参与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等过程的结合蛋白Hfq、起始因子IF-3、延长因子P等相关蛋白下调,阻断了信号肽和分子伴侣蛋白的合成,导致信号转导受到抑制,Dna K-Dna J-Grp E等热休克应答系统被破坏。尽管芽孢萌发后会调动与自身防御机制相关的蛋白质大量表达,如肽酰丙基顺反异构酶(PPI)上调,来修复损伤并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但因能量供应不足或核心蛋白的合成能力有限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损伤修复。最终使处于出芽生长阶段的TS处理组芽孢因代谢异常而无法出芽生长,最终死亡。

朱颖旸[3](2020)在《崇明东滩湿地四种典型生境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土壤胞外酶(以下简称土壤酶)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有机质矿化分解、营养元素循环、能量流动和环境质量等关系密切。土壤养分循环依赖于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收利用,而土壤酶的解聚作用正是在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和单分子有机物这一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土壤酶主控的大分子有机物解聚这一过程,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限制性步骤,深入研究土壤酶对于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评价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在生物地化循环过程中起到中心枢纽作用。崇明东滩作为发育完善的淤涨型潮汐湿地,从光滩到98大堤镶嵌分布着相对完整的植被带或演替系列。湿地土壤的理化特性受潮汐和植被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影响酶活性和物质循环。本文在崇明东滩河口潮滩湿地沿不同潮滩带,对本土濒危物种海三棱藨草和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生境土壤酶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容重和pH随高程增加而递增,土壤含水率和盐度随高程增加递减;潮位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影响显着,其中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均在低潮位和高潮位较高,且极显着高于中潮位,总磷在潮位间无显着差异。2、杂草群落和光滩生境土壤容重和pH极显着高于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生境,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生境土壤含水率和盐度极显着高于杂草和光滩生境;生境对土壤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影响显着;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群落生境有机碳极显着高于杂草和光滩生境土壤,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和光滩生境土壤总氮均显着高于杂草生境土壤;四种生境类型间总磷无显着差异。3、土壤容重、含水率、盐度在不同土层间无显着差异,仅pH随土层深度递减,且各层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在土壤垂直剖面分布趋势不一致,其中土壤有机碳和总磷在20-30cm层极显着高于0-10cm及10-20cm,而总氮在土层间无显着差异。4、土壤含水率和pH分别在6和9月最低,大致呈现夏秋低,春冬高的“V”形趋势;土壤盐度在四季无差异;土壤有机碳、总氮、铵氮及硝氮均在3月最高,12月最低,呈现春冬低、夏秋高的倒“V”形趋势,而土壤总磷相反,秋冬季极显着高于春夏季。5、潮位、生境、土层和季节均对与土壤碳、氮、磷循环有关的土壤酶存在不同程度影响。潮位影响趋势为: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生境类型对不同土壤酶影响较为复杂:4种与土壤碳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均在光滩生境最低,在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生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杂草生境相对较高;与土壤氮相关的土壤酶在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生境活性较高,杂草生境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而磷酸酶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4种与土壤碳相关的土壤酶和2种磷酸酶随土层增加呈梯形下降;相反4种与土壤氮相关的土壤酶则随土层增加逐渐升高(层升现象);除过氧化物酶外,与土壤碳相关的土壤酶呈春冬低、夏秋高的倒“V”字型趋势,与土壤氮和磷相关的土壤酶呈春夏高、秋冬低的变化趋势。6、不同生境和潮位之间土壤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不同土层间无显着差异。潮位和生境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土壤理化性质、潮位、土层和生境类型因子总共解释了土壤酶活性变异的23.7%,其中以土壤理化性质因子的总解释量21.1%为最高。7、土壤氮/磷比、总氮、总磷、盐度与pH 5个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较大。8、崇明东滩湿地土壤C、N、P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C、N元素匮乏,P元素则相对较高。土壤C/N和C/P低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而N/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进一步说明该区潮汐湿地C、N的匮乏和P的积累情况。潮位和生境对土壤C/P、N/P有极显着影响。土壤C/N、N/P在土层垂直剖面上变化均不明显。土壤盐度和含水率均与土壤C/P、N/P正相关,与土壤C/N负相关。土壤C/N/P在四季存在极显着差异,C/P、N/P均在3月极显着高于12月,而C/N的趋势则与之相反。9、氮沉降和磷富集使土壤N和P的有效性增加,却导致土壤N和P有效性的不平衡计量特征,增大了土壤N/P。大气CO2浓度增加,对土壤N具有稀释作用,同时因湿地植被结构原因,导致固碳量低,致使土壤具有较低的C/N,进而导致土壤N的渐进性限制。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在光滩和植物群落生境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湿地植被对养分的空间分配存在沃岛效应。与N相关的土壤酶活性较小,而与P相关的土壤酶活性较大,且TN、TP分别与N酶、P酶活性存在负相关。表明氮沉降对与N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且土壤N仍较匮乏,而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则预示着土壤受到较大P限制。10、土壤碳、氮、磷酶活性比(lnBG:ln(NAG+LAP):lnAP)约为3:2:4,说明该区湿地土壤养分循环存在一定程度的P限制。C:N酶活性比(BG:(NAG+LAP))为1.28,低于全球均值1.41,C:P酶活性比(BG:AP)比为0.81,N:P酶活性比((NAG+LAP):AP)比为0.70,高于全球均值0.44,表明该区湿地土壤N、P酶活性高,反映出C、N匮乏且受P限制。潮位、生境和土层因子及三因子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磷酶活性比均存在显着影响,且其中以潮位和生境的单独作用最大。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和盐度是土壤碳、氮、磷酶活性比(ln(BG):ln(NAG+LAP):ln(AP))的决定性土壤影响因子。

李丽娟[4](2020)在《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养分、酶活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文中提出三峡消落带植被修复过程中,物种的更替对库区土壤的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潜在影响。从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三者密切关联的根际土壤微环境角度,研究三峡消落带植被修复重建后根部土壤微生态动态特征,对于认识和评估消落带退化土壤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三峡库区忠县石宝寨汝溪河消落带植被修复示范基地155—175 m海拔段采集四种优势人工植被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立柳(Salix matsudan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比较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差异,以阐明不同物种的生长适应性及其根际养分利用策略,并比较不同物种对库区土壤的营养改良作用。同时,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探究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为筛选能增强库区植被水淹—落干耐受性,提高自身存活率的有益共生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三峡消落带不同适生植物的栽植均提高了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效率,并提高自身对库区土壤环境的适应。不同适生植物根系分泌导致其根际土壤碳、氮等养分活性特征与非根际土壤差异显着,其中,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content,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碱解氮(Alkali hydrolyzed nitrogen,AN)在四种适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发生富集现象(根际效应R/S>1),但不同物种间磷素和钾素根际效应的变化并不一致。总体而言,两草本植物根际具有更为合理的养分调节模式,实现了更为有效的营养分配与供应。(2)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在四种适生植物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根际正效应(R/S>1),即四种适生植物均可以通过根系分泌改善根际环境中营养元素(碳、氮、磷)的转化与分解,使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在四种适生植物根际环境中均表现出激活效应。而由于草本与木本植物不同的根系结构、生理特性等,不同物种间酶活的根际效应有所差异。其中,狗牙根与牛鞭草两种草本植物根际对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激活效果更为显着,而落羽杉与立柳两木本植物对脲酶的激活效应更为显着。(3)消落带适生植物根际中碳、氮、磷、钾4种元素的活化机制间存在相互作用以维持均衡的营养配比。植物根际土壤SOC与pH值、全氮、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蔗糖酶呈显着正相关,而这些化学指标均与全钾(Total potassium,TK)呈显着负相关。同时,在根际土壤中,蔗糖酶与酸性磷酸酶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脲酶呈显着负相关。(4)不同取样时间之间温度和植物生长状况等差异造成土壤营养有效性和土壤酶活性差异显着。相比海拔因素,时间效应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不同海拔间各营养元素和土壤酶的时间变化均较为一致。总体而言,相比T1(5月),四种适生植物实生土壤中SOC在T3(9月)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TN含量在T3时显着升高,而有效磷与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含量在T3时显着降低。同时,在T1,T2(7月)和T3时,消落带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高通量测序的结果显示: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Chao指数和Coverage指数)均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高于其根内。同时,随着海拔段降低,4个物种各区室中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降低。整体而言,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更为相似,而与根内差异较为显着。另外,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为本研究根系细菌中相对丰度最大的5个菌门,对于库区四种适生植物的营养吸收、疾病抵抗和适应消落带逆境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植物根系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细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压力,在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与浮霉菌门呈显着正相关,酸杆菌门与绿弯菌门和泉古菌门呈显着正相关。放线菌门与硝化螺旋菌门呈显着正相关,而拟杆菌门与芽孢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显着负相关。另外,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在根际土壤中,放线菌门、芽孢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与磷素呈显着正相关。泉古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pH值,氮素和有机质呈显着负相关。

戴天明[5](2019)在《抗癌先导化合物J020的临床前成药性研究》文中认为肺癌在中国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上市,显着改善了肺癌患者的预后,但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因此亟待开发出新的靶向药物来治疗肺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是一个抑制癌症的新靶点,NAMPT抑制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癌细胞凋亡。其中两个进行至临床试验阶段的NAMPT抑制剂FK866和CHS828,因成药性不足(药物消除快、毒性大)等问题未能成为理想的癌症治疗药物。针对临床上NAMPT抑制剂出现的药物消除问题,在前期研究中首先对合成的一系列新型NAMPT抑制剂进行筛选,发现候选化合物J020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药效作用,且体外半衰期较长。因此,本研究将对J020开展临床前成药性评估,以期提高研发成功率。试验采用LC-MS/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和Q-trap线性离子阱等技术,建立了J020在大鼠、比格犬、食蟹猴和人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将鼠、犬、猴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合体外细胞模型、血浆平衡透析模型、代谢模型、原位血管灌流模型等,探讨J020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安全性状况,试验结果如下:1.J020对靶器官肺呈现出很强的亲和力,使肺部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150倍以上。这提示J020有较为理想的肺部靶向性,在较低给药剂量(10 mg/kg)时,就能在肺靶器官中维持较高浓度并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2.J020在不同物种中均具有很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9%)。而在大鼠中J020的尿液排泄率(<0.007%)和粪便排泄率(<1.4%)极低,同时有较快的肝清除率(0.44mL/min/mg),提示给药后大部分J020广泛分布和结合蛋白,少量游离态J020发生代谢转化,极少量原型J020经肾排泄消除,以上因素有利于延长J020在体内的滞留时间。3.J020的药代动力学物种差异研究提示,J020在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比大鼠和比格犬更为优良,在相同静脉注射剂量(3 mg/kg)下,食蟹猴的暴露水平(8785 ng/mL*h)更大,半衰期(5.6 h)更长,清除率(0.3 L/h/kg)更低,表观分布容积(2.8 L/kg)合适,且符合线性动力学规律。采用异速放大模型对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预测:体重为70 kg的人,J020半衰期为16.6小时,清除率为0.352 L/h/kg,表观分布容积为7.98 L/kg,说明J020在人体也可能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4.J020的初步安全性评估结果提示,J020在大鼠进行中低剂量单次或重复给药时未见动物异常,但在高剂量给药(100 mg/kg)时可能对大鼠的脾和肺产生影响。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评估提示,J020对人P450 2D6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2.9±0.6μM),需注意联合用药风险。5.J020在大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3.9%),主要原因是肝脏对药物具有较强的首过效应(49.7%)。J020在肠道的跨膜渗透能力中等。综合以上成药性评估结果,新靶点NAMPT抑制剂J020在动物体内比临床参比药物FK866具有更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更强的肿瘤抑制作用。若作为注射针剂治疗肺癌,J020是值得向前推进的药物候选物。若要采用口服方式给药,可通过药物化学方法对J020的代谢位点进行封闭和改造,或药剂学方法优化口服制剂,提高生物利用度。以上研究将为J020的后续开发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创新药物研发和成药性评估提供借鉴经验。

张倩倩[6](2019)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硒水平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苏州市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体内硒水平的检测,并与同期纳入的健康居民作对照比较,以了解T2DM患者体内硒水平的现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研究对象体内硒水平的主要因素,以期为T2DM的流行病学研究及根据体内硒水平对患者的饮食指导提供适当的参考价值。方法本研究属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同期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社区T2DM患者(病例组)以及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居民(对照组)。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采集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样本检测(1)硒水平指标:硒蛋白P(Sel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和血清硒;(2)生化参数指标:1)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2)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3)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4)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尿酸(UA)。与此同时,采集研究对象的头发样本测发硒含量。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的研究对象共计336例,包括176例T2DM患者和160例健康居民。1.研究对象组间总体硒水平的比较(1)血清SelP浓度:不论是否校正BMI,T2DM患者的血清SelP浓度均高于健康居民(校正 BMI 前:1816.4 ± 488.2 vs.1681.7±468.4 ng/mL;校正 BMI 后:1811.1±36.3 vs.1688.2±40.5 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GPx3活力:不论是否校正BMI,T2DM患者的GPx3活力与健康居民比较(校正 BMI 前:229.1±29.4 vs.231.9±30.6 U/mL;校正 BMI 后:230.1±2.2 vs.230.8 ± 2.3 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硒水平:T2DM患者的血清硒水平高于健康居民(105.2±58.1 vs.94.7±59.1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发硒水平:T2DM患者的发硒水平与健康居民比较(372.9±99.4 vs.358.8±99.8μ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对象硒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1)血清SelP浓度:以血清SelP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影响T2DM患者血清SelP浓度的主要因素为ALP[β=-1.373;95%CI(0.087-0.736);P=0.012]、收缩压[β=-0.047;95%CI(0.930-0.978);P<0.001]、T2DM 病程[β=-0.074;95%CI(0.877-0.983);P=0.011]和有无临床伴发疾病[β=1.237;95%CI(1.465-8.109);P=0.005]。2)影响健康居民血清SelP浓度的主要因素为在苏州市居住时间[β=-0.919;95%CI(1.004-1.033);P=0.021]。3)影响总人群血清 SelP浓度的主要因素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β=0.786;95%CI(1.084-4.448);P=0.029]。(2)GPx3活力:以GPx3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影响 T2DM 患者 GPx3 活力的主要因素为 CREA(β=0.378;P<0.001)、UA(β=-0.069;P=0.009)、BMI(β=-2.177;P=0.002)、收缩压(β=-0.275;P=0.031)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β=29.160;P<0.001)。2)影响健康居民GPx3活力的主要因素为UA(β=-0.088;P=0.008)、TP(β=-0.804;P=0.034)和婚姻情况(β=13.160;P=0.017)。3)影响总人群GPx3 活力的主要因素为 UA(β=-0.062;P=0.009)、BMI(β=-2.001;P<0.001)和 CREA(β=-0.290;P=0.004)。(3)血清硒水平:以血清硒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影响T2DM患者血清硒水平的主要因素为ALB[β=-1.391;95%CI(0.065-0.959);P=0.043]和 CREA[β=-1.482;95%CI(0.072-0.718);P=0.012]。2)影响健康居民血清硒水平的主要因素为 ALP[β=-1.915;95%CI(0.038-0.568);P=0.005]、UA[β=-1.272;95%CI(0.099-0.789);P=0.016]、收缩压[β=0.025;95%CI(1.002-1.049);P=0.033]和是否饮酒[β=1.896;95%CI(1.182-37.497);P=0.032]。3)影响总人群血清硒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患 T2DM[β=-0.799;95%CI(0.267-0.757);P=0.003]、CREA[β=-0.982;95%CI(0.142-0.985);P=0.047]和 UA[β=-0.973;95%CI(0.184-0.774);P=0.008]。(4)发硒水平:以发硒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影响T2DM患者发硒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是否吸烟[β=-0.151;95%CI(0.133-0.755);P=0.010]、是否饮酒[β=1.366;95%CI(1.191-12.909);P=0.025]和是否烫染发[β=-1.113;95%CI(0.124-0.867);P=0.025]。2)影响健康居民发硒水平的主要因素为HDL[β=-1.276;95%CI(0.083-0.936);P=0.039]和是否烫染发[β=-1.554;95%CI(0.079-0.565);P=0.002]。3)影响总人群发硒水平的主要因素为ALB[β=-1.410;95%CI(0.095-0.626);P=0.003]和是否烫染发[β=-1.300;95%CI(0.137-0.542);P<0.001]。结论1.社区T2DM患者体内的血清硒蛋白P浓度和血清硒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居民,而两组人群进行组间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发硒水平的差异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2.总结而言,研究对象体内硒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到肝脏和肾脏功能指标的影响,当发生肝脏或肾脏损伤时,可使体内血清硒蛋白P、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血清硒和发硒水平的表达降低。

李林[7](2019)在《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脂肪/乳糖合成和其前体物代谢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证实,长期高精料饲喂会导致泌乳山羊机体健康受损及乳品质下降,而高精料日粮中添加复合缓冲剂可以对机体的健康状态和乳品质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皆在探索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模式下泌乳山羊机体健康的影响及乳脂肪、乳糖前体物在机体内的生成、转化以及分配规律,阐明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及乳脂肪、乳糖合成的影响机制,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脂肪/乳糖及其前体物代谢流向的影响选取12头体重相近的泌乳中期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高精料组(精粗质量比60:40)和缓冲剂组(精粗质量比60:40+复合缓冲剂),每组6头。试验共进行20周,每天统计乳产量,每周检测乳脂肪、乳糖含量,每两周检测一次瘤胃液pH;至第20周,采集瘤胃液和血液样品,测定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血液中相关生化指标和激素及乳脂乳糖前体物的含量。结果:1)两组泌乳山羊在饲喂初期产奶量、乳脂肪及乳糖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缓冲剂组从第3周起产奶量及乳糖含量开始高于高精料组,第6周乳脂肪开始高于高精料组,直至试验结束。2)高精料长期饲喂瘤胃pH下降(平均5.8±0.08),可造成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添加缓冲剂组瘤胃pH值一直高于高精料组(平均6.0±0.10),且瘤胃液中LPS含量极显着下降(P<0.01)。3)瘤胃液及血液中的VFA浓度及比例均发生改变,缓冲剂组瘤胃中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显着高于高精料组(P<0.05);血液中丁酸的含量显着高于高精料组(P<0.05)。4)缓冲剂组血液中AST、ALT以及AKP的活性都低于高精料组,且差异显着(P<0.05);乳酸及TNF-α显着低于高精料组(P<0.05);但胰岛素(INS)、游离脂肪酸(NEFA)、葡萄糖(GLU)含量均高于高精料组,其中INS、NEFA含量显着升高(P<0.05)。结论:向泌乳山羊高精料饲料中添加复合缓冲剂可以缓解高精料所致的瘤胃pH值下降、改变瘤胃的发酵状态、减少了代谢异常产物的产生和前体物的代谢流向发生变化,从而改善机体的健康状态及乳品质和乳产量;乳糖、乳脂肪的增高可能与血液中NEFA等前体物的升高有关。2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肝脏中糖脂前体物重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探讨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糖脂前体物在肝脏的代谢变化,结合肝脏代谢组学探讨分析乳脂肪、乳糖前体物在肝脏内的重分配机制,并进一步从胰岛素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的角度揭示其信号机制。试验第20周通过肝脏血管瘘取进出肝血液及肝脏组织,进行如下试验:1)组织学观察泌乳山羊肝脏的形态变化。2)检测进出肝血液中乳脂肪/乳糖前体物的含量。3)利用LC/MS-QTOF技术,检测两组泌乳山羊肝脏中代谢物的差异。4)分析检测肝脏中参与脂肪酸代谢、糖异生及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的基因及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5)分析检测肝脏中INS受体及其下游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高精料组泌乳山羊肝脏中央静脉周可见出血,肝细胞高度水肿;而缓冲剂组泌乳山羊肝脏中央静脉周结构清晰,肝细胞结构致密完整。2)与高精料组相比,缓冲剂组泌乳山羊肝脏中NEFA和GLU的净输出含量显着升高(P<0.05)。3)肝脏代谢组学分析在正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26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18个上调,150个下调;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26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53个上调,111个下调。通过KEGG通路分析,发现缓冲剂组中与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磷酸戊糖途径相关代谢通路被激活。4)缓冲剂组肝脏中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ACC和SCD-1以及上游的转录因子SREBP-1c显着上调(P<0.05);而脂肪酸分解的关键酶CPT-1以及上游的转录因子PPARα显着下调(P<0.05);肝脏糖异生关键酶PEPCK和G6PC显着上调(P<0.05);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6PGDH也显着上调(P<0.05)。5)复合缓冲剂组泌乳山羊肝脏中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结论:高精料日粮中添加复合缓冲剂可以使肝脏磷酸戊糖途径、脂肪酸合成以及糖异生作用增强。肝脏内乳脂肪、乳糖前体物发生了重分配变化,前体物合成增多,使肝脏中NEFA和GLU净输出量显着增加,进而为乳腺乳脂肪、乳糖的合成提供更多的前体物。INS-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是肝脏脂肪酸合成增强的主要机制。3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腺乳脂肪/乳糖及其前体物摄取利用的影响和机制探讨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腺健康及乳脂肪/乳糖前体物摄取利用的影响和机制。试验第20周取乳腺组织,进行如下试验:1)组织学观察泌乳山羊乳腺的形态变化。2)检测乳腺组织中氧化应激、凋亡蛋白等相关指标。3)检测乳腺组织中脂肪酸结合受体(GPR4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乳脂肪合成相关酶类的表达水平。4)检测乳腺组织中葡萄糖相关转运载体、乳糖合成相关酶类的表达水平及乳糖含量。结果:1)高精料组泌乳山羊乳腺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腺泡萎缩,结构模糊;而缓冲剂组泌乳山羊乳腺的腺泡充盈,结构清晰。2)与高精料组相比,添加复合缓冲剂可以使乳腺组织中SOD、T-AOC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凋亡蛋白Caspase-3以及Bax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显着上调(P<0.05)。3)缓冲剂组与高精料组相比乳腺组织中GPR41显着上调(P<0.0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酶ACC、SCD-1以及甘油三酯合成的酶DGAT1显着上调(P<0.05)。4)缓冲剂组与高精料组相比乳腺组织中GLUT1以及乳糖合成的关键酶HK显着上调(P<0.05)。结论:高精料中添加复合缓冲剂可以增强泌乳山羊乳腺抗氧化应激能力,缓解乳腺的凋亡损伤,改善乳腺的健康状态。乳腺合成乳脂肪/乳糖的前体物消耗减少、利用增强,乳糖和乳脂肪的合成增多。本实验结果提示:添加缓冲剂乳腺健康的改善及乳腺中GPR4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缓冲剂中丁酸钠的添加有关,而这方面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4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内试验结果已经证实复合缓冲剂可以缓解高精料饲喂对乳腺所带来的损伤,且发现可能与缓冲剂中丁酸钠的添加有关。我们从体外进一步验证丁酸钠对LPS诱导的乳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分子机制。试验以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LPS制造乳腺损伤模型,同时设立丁酸钠+LPS处理组以及丁酸钠+LPS处理+PI3K抑制剂组。进行如下试验:1)建立LPS诱导MAC-T细胞损伤模型。2)检测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3)流式细胞术检测MAC-T细胞早、晚期凋亡程度。4)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关键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5)免疫荧光法检测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LPS诱导MAC-T细胞损伤模型的条件为:1μg/mLLPS浓度,刺激时间为9h。2)丁酸钠能够显着增加MAC-T损伤细胞中SOD、GSH-Px、CAT、POD、T-AOC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或P<0.01),并且MDA和蛋白质羰基的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3)丁酸钠可以显着降低MAC-T损伤模型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与凋亡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却显着升高(P<0.05或P<0.01),而PI3K抑制剂(LY294002)又会抑制PI3K/AKT蛋白的表达,造成凋亡蛋白的显着上升(P<0.05)。以上结果提示:丁酸钠可以增强MAC-T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能力,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缓解LPS所致的乳腺细胞的损伤。综上,我们的实验认为复合缓冲剂能够减缓由高精料饲喂诱导的泌乳山羊SARA及乳品质的下降,研究结果为抑制高精料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及生产上缓冲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何念鹏,张佳慧,刘聪聪,徐丽,陈智,刘远,王瑞丽,赵宁,徐志伟,田静,王情,朱剑兴,李颖,侯继华,于贵瑞[8](2018)在《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性状(Trait)或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和进化后所呈现出来的可量度的特征,也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或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手段。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物种水平的植物叶片和根性状的研究领域;然而,自然生态系统是复杂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自身的多种性状间及其不同生物间性状的相互作用是广泛存在的,因此需要跨学科、系统性、集成式地调查和研究。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了植物、微生物和土壤性状的综合测定;基于其核心的研究结论并适当整合NSTEC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希望能给性状研究提供新的调查模式和分析思路。沿NSTEC从热带雨林到寒温带针叶林3700km样带选取了9个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在群落结构调查基础上对群落内所有植物种类(总计1177物种)开展了系统性的性状测定(叶-枝-干-根多元素含量,叶片形态性状-气孔性状-解剖性状-叶绿素含量-多元素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细根形态性状-解剖性状-多元素含量等),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土壤有机质结构与组成、土壤碳氮周转及其温度敏感性等参数。基于上述数据,不仅按传统途径系统性地探讨了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多种性状的纬度变异规律与影响因素;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科学地将器官水平测定性状推导至天然森林群落水平"科学难题,并从多个性状角度建立了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性状与功能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性状网络"和"生态系统性状"概念,以其更好地用于揭示自然界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验证和发展生态学理论、探讨多种性状间协同(权衡)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优化机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希望通过解决性状尺度拓展的技术难题,未来将传统性状研究拓展至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并与高速发展的宏观观测手段(遥感观测、通量观测、模型模拟)有机结合,使性状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乃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王鑫[9](2018)在《虾池微囊藻毒素变化规律及对南美白对虾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蓝藻水华在虾池中频频发生已成为当前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可致使南美白对虾发病减产。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水体和虾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养殖时期虾池微囊藻毒素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其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养殖期间,虾池中的微藻群落主要由蓝藻、绿藻、硅藻、隐藻、甲藻、裸藻等6门43属组成,其中绿藻和蓝藻的种类最为丰富。水体中蓝藻、产毒微囊藻微囊藻毒素含量与盐度、NH4-N、NO3-N、NO2-N、PO4-P等水质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都呈现放苗后显着增加而后减少,养殖中后期再次显着增加的变化趋势,pH值基本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和显着性检验结果显示:水体中蓝藻、产毒微囊藻含量与NH4-N、NO3-N、NO2-N、PO4-P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盐度显着正相关(P≤0.05),与pH值显着负相关;微囊藻毒素浓度与盐度、NH4-N、NO3-N、NO2-N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与PO4-P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pH值极显着负相关(P≤0.01)。2.改良寇氏法测定水体微囊藻毒素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半数致死浓度分别是123.21μg/kg、141.48μg/kg。以该浓度注射南美白对虾后,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等氧化应激酶类活力显着提高以清除活性氧,应对氧化应激所造成机体损伤,MC-LR对相关应激酶的影响相对较大。3.MC-LR、MC-RR处理0-72 h内南美白对虾血浆血蓝蛋白含量均呈峰值变化,处理8 h达到最大值,血蓝蛋白mRNA和酚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由此说明,MC-LR、MC-RR可诱导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合成增加,并且血蓝蛋白可能由于其酚氧化酶活性,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在酚氧化酶原系统激活应对微囊藻毒素侵染的同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serpin基因表达量也显着上调,有效的调控酶原激活系统。4.南美白对虾经注射MC-LR、MC-RR急性染毒后,其肝胰腺组织石蜡切片镜检显示肝小管排列比较整齐,边界比较清晰,但肝小管管腔扩大,不规则,细胞出现空泡化,显微镜下可见坏死的细胞核、残余的组织散落在肝小管间隙。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MC-LR、MC-RR注射16 h后,注射组较对照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注射24 h后,活细胞群落与凋亡群落分界并不分明,细胞群落出现向凋亡区间飘移,出现大量细胞凋亡。5.MC-LR、MC-RR均能诱导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表达量上调,抑制正调控肌肉生长的核糖体蛋白L18基因RpL18与蜕皮激素相关基因E75表达,以及抑制表达,影响南美白对虾的肌肉生长及蜕皮过程。MSTN基因对MC-LR的响应水平相对较高,RpL18基因、E75基因对MC-RR的响应水平相对较高。

谭金连[10](2018)在《滇中三个高原湖泊的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同属于滇中高原湖泊,都具有丰富的酵母菌资源,因其海拔高、紫外线辐射强、气压低、氧气含量低等特点而成为特殊高原水环境,使其酵母菌能够进行相应的新陈代谢与分泌胞外酶,以适应这一特殊环境。胞外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被广泛用于环境保护、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食品加工业、医药工业、洗涤剂工业及基因工程等众多领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对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湖泊污染及治理方面,但尚未见有关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酵母产胞外酶活性的系统研究报道,也未见产酶活性酵母菌与其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报道。为此,开展了其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研究,并对所获得的酵母菌进行胞外酶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进而评价产酶活性酵母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讨酵母菌在湖泊有机质的分解和物质循环中的生态作用,从而为云南高原湖泊酵母菌的深入与系统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以及为制定和开展高原湖泊的保护及周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经典纯培养分离与纯化、分类与鉴定的方法,结合DNA区域序列的分析开展滇池沉积物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的研究,并采用平板筛选法对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三个湖泊中的1255株酵母菌在5°C和25°C进行11种胞外酶活性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三个高原湖泊中都栖息着丰富的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表现出丰富的酵母菌多样性,且产酶菌株数较多,亦即滇池共430株(14个属21个种)、抚仙湖共506株(25个属52个种)和星云湖共319株(17个属38个种),且滇池沉积物产酶酵母菌主要以子囊菌酵母为主,而抚仙湖湖水和星云湖湖水的产酶酵母菌主要以担子菌酵母为主,其中红酵母属(Rhodotorula)是三个湖泊共有的产酶优势属,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是三个湖泊共有的产酶优势种;所有测试菌株至少都能产一种胞外酶,且三个湖泊酵母菌主要产植酸酶、菊粉酶和淀粉酶,滇池沉积物和星云湖湖水的所有菌株都不产漆酶,抚仙湖仅有32株菌株具有漆酶活性。系统地测定了三个湖泊样品的非生物因子(沉积物:水分、有机碳、总氮、总磷、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湖水:pH、总磷、总氮、有机碳、总硬度、浊度、电导率),并采用经典分析法对三个湖泊不同样点、不同区域的非生物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湖泊各样点的非生物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来看,滇池草海的非生物因子的浓度高于外海,抚仙湖和星云湖的非生物因子呈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采用SPSS软件对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酵母菌主要产酶酵母多样性、产11种胞外酶活性菌株比例与各湖泊的非生物因子进行相关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主要产酶酵母多样性与各湖泊的非生物因子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大部分都不呈显着相关性;各湖泊产不同胞外酶的活性菌株比例与菌株所在湖泊的非生物因子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部分胞外酶的活性菌株比例与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等非生物因子具有显着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某些酵母菌能很好的利用硝酸盐、磷酸盐作为氮源进行生长,而有些则不能。从三个湖泊的胞外酶初筛结果中挑选活性较好的278株酵母菌,进行胞外脂肪酶(70株)、淀粉酶(55株)、锰依赖过氧化物酶(72株)、木质素过氧化物酶(72株)和漆酶(9株)酶活力的测定。酶活分析结果表明:抚仙湖酵母菌株产脂肪酶、淀粉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的产量均高于滇池和星云湖酵母菌株的酶产量,滇池湖泊酵母菌的各种酶产量在三个湖泊中最低;从中筛选到了2株高产脂肪酶的酵母菌株,分别为分离自星云湖的Papiliotrema flavescens Ym26764(25°C)和抚仙湖的Rhodotorula glutinis Ym27053(15°C)。以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方法对Pa.flavescens Ym26764和Rh.glutinis Ym27053菌株进行产酶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初始pH)和发酵条件(时间、温度、接种量)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Pa.flavescens Ym26764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蔗糖7.5 g/L、尿素25.0 g/L、初始pH 8.0、接种量4%、培养温度25oC、培养时间48 h,脂肪酶活力可达451.0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6.0倍。Rh.glutinis Ym27053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蔗糖2.5 g/L、氮源为尿素25.0 g/L、初始pH 9.0、接种量4%,培养温度15oC,培养时间96 h,脂肪酶活力可达244.11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3.3倍。

二、NSP酶的活力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SP酶的活力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吸附型灰分对麦草水热预处理影响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木质纤维原料化学组成与结构
        1.2.1 纤维素
        1.2.2 半纤维素
        1.2.3 木质素
        1.2.4 灰分
    1.3 我国生物乙醇发展现状
    1.4 原料预处理技术
        1.4.1 生物预处理
        1.4.2 物理预处理
        1.4.3 化学预处理
        1.4.3.1 酸法预处理
        1.4.3.2 碱法预处理
        1.4.3.3 有机溶剂预处理
        1.4.3.4 水热法预处理
        1.4.3.5 新型预处理方法
    1.5 木质纤维素酶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1.5.1 纤维素结晶度
        1.5.2 半纤维素的物理化学屏障
        1.5.3 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
        1.5.4 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可及性
    1.6 麦糠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生物化学加工转化瓶颈
        1.6.1 麦糠
        1.6.2 土壤缓冲作用
        1.6.3 现有技术的不足与问题的难点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吸附型灰分缓冲体系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仪器
        2.1.2 相关试剂
        2.1.3 原料
        2.1.4 水热法预处理
        2.1.5 纤维素酶水解
        2.1.6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吸附型灰分浓度对麦草水热预处理的影响
        2.2.2 麦草水热预处理弱酸性环境减弱对酶水解和纤维素可及性的影响
        2.2.3 吸附型灰分组成对麦草水热预处理的影响及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吸附型灰分组分模型化合物对麦草水热预处理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相关试剂
        3.1.3 原料
        3.1.4 水热法预处理
        3.1.5 纤维素酶水解
        3.1.6 电导率的测定
        3.1.7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吸附性灰分模型化合物对麦草自水解液性质的影响
        3.2.2 吸附型灰分模型化合物对水热预处理麦草化学组成的影响
        3.2.3 吸附型灰分模型化合物对水热预处理麦草纤维素酶水解性能和纤维素可及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换性金属盐消除麦糠水热预处理缓冲体系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
        4.1.2 相关试剂
        4.1.3 原料
        4.1.4 麦糠水热预处理
        4.1.5 纤维素酶水解
        4.1.6 元素分析
        4.1.7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交换性金属盐对麦糠水热预处理的影响
        4.2.2 交换性金属盐消除麦糠水热预处理缓冲体系的机制
        4.2.3 麦糠制备生物质糖联产低聚木糖的物料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过氧化氢消除麦糠水热预处理缓冲体系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仪器
        5.1.2 相关试剂
        5.1.3 原料
        5.1.4 水热预处理
        5.1.5 纤维素酶水解
        5.1.6 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
        5.1.7 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
        5.1.8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过氧化氢消除麦糠水热预处理缓冲体系的机理
        5.2.2 过氧化氢对麦糠水热预处理的影响
        5.2.3 基于添加过氧化氢的麦糠制备生物质糖联产低聚木糖的物料衡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的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课题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超声波协同热失活Bacillus subtilis芽孢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芽孢
        1.1.1 芽孢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1.1.2 芽孢的生命周期
        1.1.2.1 芽孢的生成
        1.1.2.2 芽孢的萌发
    1.2 芽孢在食品加工链中的分布及其危害
        1.2.1 芽孢在食品加工链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2.1.1 芽孢在食品原材料中的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1.2.1.2 芽孢在食品加工设备中的污染
        1.2.2 芽孢引起的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
    1.3 杀灭芽孢的方法与机制
        1.3.1 热杀菌
        1.3.2 超声波联合技术
        1.3.2.1 超声波联合压强失活芽孢技术
        1.3.2.2 超声波联合紫外、脉冲光失活芽孢技术
        1.3.2.3 超声波联合杀菌剂失活芽孢技术
    1.4 声热联合技术失活芽孢的研究现状
        1.4.1 不同因素对声热联合技术失活芽孢的影响
        1.4.1.1 声热组合方式
        1.4.1.2 温度
        1.4.1.3 芽孢种类
        1.4.1.4 介质种类
        1.4.2 声热联合技术失活芽孢动力学
        1.4.3 声热联合失活芽孢的机制
    1.5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TS对 B.subtilis芽孢的作用效果及其失活动力学模型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3.1 芽孢悬液制备
        2.2.3.2 TS对芽孢进行处理
        2.2.3.3 存活芽孢平板计数
        2.2.3.4 动力学分析
        2.2.3.5 模型拟合度比较
        2.2.3.6 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
        2.2.3.7 过氧化氢与热处理结合对芽孢的杀灭效果
        2.2.3.8 粒径测定
        2.2.3.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S对芽孢的失活效果
        2.3.2 TS失活芽孢的动力学分析
        2.3.3 声空化效应对TS杀芽孢的影响
        2.3.4 细胞结构对TS杀芽孢的影响
        2.3.5 聚集效应对TS杀芽孢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S失活芽孢的形态学机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3.1 芽孢悬液制备
        3.2.3.2 TS对芽孢悬浮液处理
        3.2.3.3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3.2.3.4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3.2.3.5 流式细胞仪分析
        3.2.3.6 TS处理后芽孢生物学特性变化
        3.2.3.7 TS处理后芽孢抗逆性变化
        3.2.3.8 TS处理后芽孢平衡密度分离
        3.2.3.9 各平衡密度分离层芽孢DPA释放情况
        3.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S对芽孢结构的影响
        3.3.2 TS处理后芽孢流式细胞分析
        3.3.3 TS对芽孢表面性质的影响
        3.3.4 TS对芽孢抗逆性的影响
        3.3.5 TS处理后芽孢平衡密度梯度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S失活芽孢的多分子靶点效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3.1 芽孢悬液制备
        4.2.3.2 TS对芽孢悬浮液处理
        4.2.3.3 各分离层芽孢萌发能力测定
        4.2.3.4 芽孢各受体类型萌发能力测定
        4.2.3.5 TS处理组芽孢人工恢复培养
        4.2.3.6 萌发后的芽孢各种生物特性的测定
        4.2.3.7 萌发后的芽孢出芽生长活力的测定
        4.2.3.8 芽孢核内蛋白变化测定
        4.2.3.9 芽孢出芽生长阶段关键物质测定
        4.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S对芽孢的萌发能力的影响
        4.3.2 TS对芽孢的各类型萌发能力的影响
        4.3.3 皮质层水解酶和萌发受体受损对芽孢失活的影响
        4.3.4 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的活性变化
        4.3.5 TS对芽孢核内蛋白的影响
        4.3.6 TS对芽孢出芽生长阶段关键物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S对芽孢生长代谢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调控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3.1 芽孢悬液制备
        5.2.3.2 TS对芽孢悬浮液处理
        5.2.3.3 芽孢总蛋白的提取
        5.2.3.4 芽孢总提取蛋白的质检
        5.2.3.5 芽孢总提取蛋白酶解、iTRAQ标记及分离
        5.2.3.6 芽孢总提取蛋白HPLC-MS/MS上样检测
        5.2.3.7 下机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S处理后芽孢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5.3.2 芽孢差异蛋白的功能注释分析
        5.3.3 能量的产生与转化
        5.3.4 氨基酸合成与代谢
        5.3.5 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合成
        5.3.6 差异蛋白的代谢通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崇明东滩湿地四种典型生境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土壤胞外酶概述
        1.1.2 土壤胞外酶的种类和功能
        1.1.3 土壤胞外酶的影响因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崇明东滩湿地概况
        2.1.2 东滩湿地植被概况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采样方法
        2.3.2 测定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元素积聚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容重
        3.3.2 土壤含水率
        3.3.3 土壤pH
        3.3.4 土壤盐度
        3.3.5 土壤有机碳
        3.3.6 土壤总氮
        3.3.7 土壤总磷
    3.4 结论与讨论
        3.4.1 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
        3.4.2 土壤营养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四章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与碳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4.3.2 与氮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4.3.3 与磷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4.3.4 与硫循环相关的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4.3.5 土壤理化、潮位、土层和生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6 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土壤性质指标
    4.4 结论与讨论
        4.4.1 崇明东滩土壤碳、氮、磷生态酶的时空动态特征
        4.4.2 土壤理化、潮位、土层和生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3 土壤理化性质中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
第五章 土壤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碳、氮、磷酶化学计量学特征
        5.3.2 潮位、生境、土层对土壤碳、氮、磷酶活性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5.3.3 影响土壤碳、氮、磷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土壤因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5.4.2 土壤碳、氮、磷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5.4.3 影响碳、氮、磷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的土壤理化因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元素积聚特征
        6.1.2 不同潮位、生境、土层、季节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1.3 土壤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养分、酶活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消落带水位变动条件下的土壤变化
        1.2.2 植物根系诱导的土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2.3 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4 植物根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5 植物根系与根部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2.2.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
        2.2.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讨论
        2.3.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分析
        2.3.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比较分析
        2.3.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第3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实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
        3.2.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酶的动态变化
        3.2.4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养分因子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3.3.2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酶的动态变化分析
        3.3.3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实验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16S测序结果和基于OTU水平的细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
        4.2.2 三峡消落带不同海拔对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2.3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不同区室在门水平的细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
        4.2.4 不同适生植物不同区室细菌群落主坐标分析
        4.2.5 优势细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的相关性分析
        4.2.6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特性与土壤细菌群落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
        4.3.2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不同区室优势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差异分析
        4.3.3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优势细菌群落与土壤化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5)抗癌先导化合物J020的临床前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癌症发病与死亡状况
        1.1.2 非小细胞肺癌和三阴乳腺癌
        1.1.3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及其抑制剂的抗癌机制
        1.1.4 NAMPT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 药学基础
        1.2.1 创新药物研发与类药性质
        1.2.2 创新药物临床前成药性评估
        1.2.2.1 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与药效研究
        1.2.2.2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2.2.3 安全性评价以及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评估
        1.2.3 临床前数据预测创新药物人体参数的模型
        1.2.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线性离子阱技术
    1.3 前期研究
        1.3.1 一系列新NAMPT抑制剂的前期筛选
        1.3.2 新型NAMPT抑制剂J020和J030 的体内药效研究
        1.3.3 新型NAMPT抑制剂J020和J030 的初步药代动力学试验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 J020 口服生物利用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动物
    2.3 建立检测生物样品中J020 含量的LC-MS/MS分析方法
        2.3.1 标准溶液配制
        2.3.2 色谱条件
        2.3.3 质谱条件
        2.3.4 生物样品前处理
    2.4 实验方案与操作
        2.4.1 溶液配制
        2.4.1.1 大鼠给药溶液配制
        2.4.1.2 肠肝血管灌流溶液配制
        2.4.2 实验方案
        2.4.2.1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实验
        2.4.2.2 J020在Caco-2 单层细胞的跨膜转运实验
        2.4.2.3 J020 在大鼠肝微粒体系中代谢稳定性实验
        2.4.2.4 J020 在不同pH溶液中稳定性实验
        2.4.2.5 J020 在肠道微生物中稳定性实验
        2.4.2.6 J020 在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实验
        2.4.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5 实验结果
        2.5.1 LC-MS/MS分析方法建立
        2.5.2 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
        2.5.3 J020在Caco-2 单层细胞的跨膜转运实验结果
        2.5.4 J020 在大鼠肝微粒体系中代谢稳定性实验结果
        2.5.5 J020 在不同pH溶液中稳定性实验
        2.5.6 J020 在肠道微生物中稳定性实验结果
        2.5.7 J020 在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实验结果
    2.6 小结及讨论
        2.6.1 本章小结
        2.6.2 讨论
第三章 J020 在靶器官的分布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案与操作
        3.3.1 溶液配制
        3.3.1.1 缓冲液配制
        3.3.1.2 大鼠给药溶液配制
        3.3.2 实验方案
        3.3.2.1 J020 与大鼠、比格犬、食蟹猴、人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实验
        3.3.2.2 J020 在大鼠全血的分布实验
        3.3.2.3大鼠静脉注射10 mg/kg的 J020 后在11 个组织分布实验
        3.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J020 与大鼠、比格犬、食蟹猴、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3.4.2 J020 在大鼠全血中分布结果
        3.4.3 J020 在大鼠11 个组织中分布结果
    3.5 小结及讨论
        3.5.1 本章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J020 代谢、排泄及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评估
    4.1 引言
    4.2 J020 在不同物种的代谢稳定性及代谢产物鉴定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操作
        4.2.2.1 溶液配制
        4.2.2.2 实验方案
        4.2.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3 实验结果
    4.3 J020 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的排泄研究
        4.3.1 材料与仪器
        4.3.2 实验操作
        4.3.2.1 药物溶液配制
        4.3.2.2 实验方案
        4.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3 实验结果
    4.4 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评估
        4.4.1 材料与仪器
        4.4.2 实验操作
        4.4.2.1 溶液配制
        4.4.2.2 实验方案
        4.4.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4.3 实验结果
    4.5 小结和讨论
        4.5.1 本章小结
        4.5.2 讨论
第五章 J020 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种属间差异研究与人体参数预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
        5.2.2 仪器
        5.2.3 实验动物
    5.3 实验操作
        5.3.1 药物溶液配制
        5.3.2 实验方案
        5.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J020 在大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
        5.4.2 J020 在比格犬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
        5.4.3 J020 在食蟹猴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
        5.4.4 J020 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种属间差异及人体参数预测结果
        5.4.5 体外-体内半衰期的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及讨论
        5.5.1 本章小结
        5.5.2 讨论
第六章 J020 初步安全性评价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材料
        6.2.2 仪器
        6.2.3 实验动物
    6.3 实验操作
        6.3.1 药物溶液配制
        6.3.2 实验方案
        6.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6.4 实验结果
        6.4.1 大鼠静脉注射J020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6.4.2 大鼠重复给药5 次实验结果
    6.5 小结及讨论
        6.5.1 本章小结
        6.5.2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硒水平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与机体防御系统的内在关联
        1.3 微量元素硒的功能
        1.4 硒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5 硒与地理环境的关联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T2DM患者
        1.2 健康居民
        1.3 研究对象的筛选与确定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抽样方法
        2.3 样本量计算
        2.4 研究场所
        2.5 研究工具与测量指标
        2.6 统计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考量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比较
    2 研究对象的生化参数指标比较
    3 研究对象组间总体硒水平的比较
    4 研究对象血清SelP浓度和血清硒水平的进一步比较
    5 剔除烫染发数据后进行研究对象发硒水平的进一步比较
    6 研究对象按性别分类后进行组间硒水平的比较
    7 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层次划分后进行组间硒水平的比较
    8 硒水平指标与糖代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9 研究对象硒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9.1 T2DM患者硒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9.2 健康居民硒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9.3 总人群硒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生化参数指标的分析
    2 研究对象硒水平的比较
        2.1 血清硒
        2.2 SelP
        2.3 GPx3
        2.4 发硒
    3 研究对象硒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SelP
        3.2 GPx3
        3.3 血清硒
        3.4 发硒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硒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一 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二 健康人群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三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四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信息
附录五 康复医学研究知情同意书
致谢

(7)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脂肪/乳糖合成和其前体物代谢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部分缩写中英文对照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乳脂肪/乳糖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1 乳脂肪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1.1 乳脂肪
        1.2 乳脂肪的合成
        1.3 乳脂肪合成的关键酶
        1.4 乳脂肪合成的影响因素
        2 乳糖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2.1 乳糖
        2.2 乳糖的合成
        2.3 乳糖合成的关键酶
        2.4 乳糖合成的影响因素
        2.5 葡萄糖转运载体
    第二章 乳脂肪/乳糖前体物在肝脏内的代谢转变及其调控
        1 乳成分前体物
        2 乳脂前体物的生成及利用
        2.1 乳脂前体物的生成
        2.2 乳脂前体物在肝脏中的转化及利用
        2.3 肝脏内游离脂肪酸的代谢及其调控
        3 乳糖前体物的生成及利用
        3.1 肝脏内葡萄糖的代谢及其调控
    第三章 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反刍动物的综合影响与调控
        1 高精料饲喂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1.1 高精料饲喂对反刍动物采食性能的影响
        1.2 高精料饲喂对瘤胃上皮的影响
        1.3 高精料饲喂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1.4 高精料饲喂对瘤胃pH的影响
        1.5 高精料饲喂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1.6 高精料饲喂对肝脏代谢的影响
        1.7 高精料饲喂对乳成分合成的影响
        2 缓冲剂的概念
        2.1 缓冲剂对反刍动物的酸碱平衡调控的机理
        2.2 缓冲剂对反刍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2.3 缓冲剂对反刍动物瘤胃pH的影响
        2.4 缓冲剂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
        2.5 缓冲剂丁酸钠对反刍动物机体健康的影响
        2.6 缓冲剂对反刍动物产奶量的影响
        2.7 缓冲剂对反刍动物乳成分合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四章 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脂肪/乳糖及其前体物代谢流向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1.2 试验动物
        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1.4 指标测定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产量的影响
        2.2 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脂肪、乳糖的影响
        2.3 泌乳山羊瘤胃液pH测定结果
        2.4 泌乳山羊瘤胃内容物及血液中LPS含量测定结果
        2.5 泌乳山羊瘤胃及血液中VFA测定结果
        2.6 泌乳山羊血液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2.7 泌乳山羊血液激素含量测定结果
        2.8 泌乳山羊血液代谢异常产物及炎症因子测定结果
        2.9 泌乳山羊血液乳脂肪/乳糖前体物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乳产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3.2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瘤胃及机体健康的影响
        3.3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瘤胃及血液VFA含量的影响
        3.4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血液乳脂肪/乳糖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肝脏中糖脂前体物分配与重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1.2 试验动物
        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1.4 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1.5 进出肝血液相关指标测定
        1.6 肝脏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1.7 肝脏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受体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检测
        1.8 肝脏糖脂代谢及PI3K/AKT相关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1.9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泌乳山羊肝脏组织学观察
        2.2 泌乳山羊进出肝血液糖脂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2.3 肝脏代谢组学结果分析
        2.4 泌乳山羊肝脏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2.5 泌乳山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添加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肝脏健康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3.2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肝脏代谢物变化的影响
        3.3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肝脏糖脂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4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腺乳脂肪/乳糖及其前体物利用的影响和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1.2 试验动物
        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1.4 乳腺组织学切片制作及观察
        1.5 乳腺氧化应激指标测定
        1.6 乳腺乳脂肪、葡萄糖转运及乳糖合成关键基因mRNA转录水平检测
        1.7 乳腺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1.8 乳脂肪及乳糖相关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1.9 乳腺乳糖含量测定
        1.10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泌乳山羊乳腺病理组织学观察
        2.2 泌乳山羊乳腺氧化应激指标测定结果
        2.3 泌乳山羊乳腺凋亡蛋白测定结果
        2.4 泌乳山羊乳腺乳脂肪合成相关酶或蛋白mRNA表达测定结果
        2.5 泌乳山羊乳腺GPR41和ACC蛋白表达测定结果
        2.6 泌乳山羊乳腺葡萄糖转运载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2.7 泌乳山羊乳腺乳糖含量及乳糖合成相关酶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乳腺健康的影响
        3.2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乳腺GPR41及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影响
        3.3 复合缓冲剂对泌乳山羊乳腺GLUT及乳糖合成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来源
        1.2 试剂和仪器
        1.3 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的培养和传代
        1.4 LPS诱导MAC-T损伤模型的建立
        1.5 细胞凋亡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
        1.6 细胞凋亡及信号通路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1.7 细胞免疫荧光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LPS对MAC-T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
        2.2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应激指标的影响
        2.3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2.4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总凋亡率的变化
        2.5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凋亡蛋白mRNA表达水平影响
        2.6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PI3K/AKT蛋白水平的影响
        2.7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PI3K免疫荧光结果
        2.8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凋亡蛋白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3.1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3.2 丁酸钠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总体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和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8)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性状研究进展简述
2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NSTEC)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在性状研究中的潜在意义
3 如何基于NSTEC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开展系统性的性状调查
4 森林植物性状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4.1 叶片性状
        4.1.1 叶片形态性状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1.2 叶片气孔性状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1.3 叶片解剖结构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1.4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1.5 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纬度格局与影响因素
    4.2 细根性状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3 根-叶性状关联性
    4.4 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分配策略
    4.5 森林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纬度格局
5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1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物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5.2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生物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5.3 土壤细菌多样性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5.4 土壤酶活性的生物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6 土壤有机质的纬度格局与影响因素
    6.1 土壤有机质组分的纬度格局与影响因素
    6.2 土壤腐殖碳组分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6.3 土壤和植被碳贮量空间分布格局
7 土壤有机质周转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
    7.1 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7.2 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7.2.1 土壤总氮矿化速率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7.2.2 土壤净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8 挑战与展望

(9)虾池微囊藻毒素变化规律及对南美白对虾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1.1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结构
        1.1.2 微囊藻毒素理化性质
    1.2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污染现状
        1.2.1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产生
        1.2.2 国内外水体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
    1.3 微囊藻毒素在水生生物中的积累代谢规律
        1.3.1 微囊藻毒素在底栖动物中的积累代谢规律
        1.3.2 微囊藻毒素在鱼类中的积累代谢规律
    1.4 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1.4.1 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行为学上的影响
        1.4.2 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组织器官的影响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虾池产毒蓝藻与微囊藻毒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水样采集与处理
        2.2.2 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
        2.2.3 微藻的鉴定与计数
        2.2.4 虾池蓝藻与产毒蓝藻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2.5 微囊藻毒素含量测定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水质理化因子的动态分析
        2.4.2 微藻群落特征与演替规律
        2.4.3 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2.4.4 水质理化因子与微囊藻毒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5 讨论
3 微囊藻毒素对南美白对虾存活率和肝胰腺应激相关酶类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处理
    3.2 实验方法
        3.2.1 南美白对虾半数致死浓度测定
        3.2.2 肝胰腺氧化应激酶类活力测定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
        3.4.2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肝胰腺氧化应激相关酶类活力的影响
    3.5 讨论
4 微囊藻毒素对南美白对虾血淋巴酚氧化酶原系统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处理
    4.2 实验方法
        4.2.1 血淋巴提取
        4.2.2 血蓝蛋白和酚氧化酶活力测定
        4.2.3 血蓝蛋白和酚氧化酶原基因表达测定
        4.2.4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测定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和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4.4.2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mRNA和酚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4.3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4.5 讨论
5 微囊藻毒素对南美白对虾组织病理学、细胞凋亡及生长性能相关基因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处理
    5.2 实验方法
        5.2.1 肝胰腺石蜡切片与染色
        5.2.2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胰腺细胞凋亡
        5.2.3 生长性能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5.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5.4.2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5.4.3 MC-LR/MC-RR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5 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滇中三个高原湖泊的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 水环境酵母菌的研究
        1.1 水环境酵母菌的多样性
        1.2 水环境酵母菌的功能与应用
    2 云南高原湖泊酵母菌的研究进展
        2.1 云南高原湖泊酵母菌多样性及活性研究
        2.2 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概况
    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研究的内容
        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滇中三个高原湖泊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滇中三个高原湖泊酵母菌的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样品的采集
        1.3 培养基
        1.4 滇池沉积物酵母菌的富集与分离
        1.5 酵母菌的保藏
        1.6 酵母菌的分类鉴定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滇池沉积物酵母菌多样性
        2.2 抚仙湖酵母菌多样性
        2.3 星云湖酵母菌多样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滇中三个高原湖泊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胞外酶筛选培养基
        1.3 胞外酶筛选方法
        2 结果
        2.1 滇池沉积物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筛选结果
        2.2 滇池沉积物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抚仙湖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筛选结果
        2.4 抚仙湖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的空间分布特征
        2.5 星云湖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筛选结果
        2.6 星云湖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的空间分布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滇中三个高原湖泊非生物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1.2 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2 结果
        2.1 滇池沉积物理化因子分析
        2.2 抚仙湖湖水理化因子分析
        2.3 星云湖湖水理化因子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滇中三个高原湖泊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与非生物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性
    1 方法
    2 结果
        2.1 滇池沉积物酵母菌主要产胞外酶种群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
        2.2 滇池沉积物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株比例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
        2.3 抚仙湖湖水酵母菌主要产胞外酶种群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
        2.4 抚仙湖湖水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株比例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
        2.5 星云湖湖水酵母菌主要产胞外酶种群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
        2.6 星云湖湖水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株比例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滇中三个高原湖泊5种高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株的筛选
    1 材料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试剂
    2 方法
        2.1 菌种的活化
        2.2 接种、培养
        2.3 粗酶液的制备
        2.4 脂肪酶、淀粉酶、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3 结果
        3.1 湖泊酵母菌产胞外脂肪酶的酶活结果
        3.2 湖泊酵母菌产胞外淀粉酶的酶活结果
        3.3 湖泊酵母菌产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活结果
        3.4 湖泊酵母菌产胞外锰依赖过氧化物酶的酶活结果
        3.5 湖泊酵母菌产胞外漆酶的酶活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2株高产脂肪酶酵母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接种、培养
        1.4 Ym26764、Ym27053菌株产酶的单因素实验
        1.5 Ym26764、Ym27053菌株产酶的正交实验
        1.6 Ym26764、Ym27053菌株产酶的正交结果验证
    2 结果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2 正交实验结果
        2.3 正交结果的验证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问题讨论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NSP酶的活力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吸附型灰分对麦草水热预处理影响机制的研究[D]. 武新星.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超声波协同热失活Bacillus subtilis芽孢的机制研究[D]. 樊丽华. 浙江大学, 2021(01)
  • [3]崇明东滩湿地四种典型生境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影响因素[D]. 朱颖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养分、酶活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D]. 李丽娟. 西南大学, 2020
  • [5]抗癌先导化合物J020的临床前成药性研究[D]. 戴天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硒水平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张倩倩. 苏州大学, 2019(02)
  • [7]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山羊乳脂肪/乳糖合成和其前体物代谢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D]. 李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8]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J]. 何念鹏,张佳慧,刘聪聪,徐丽,陈智,刘远,王瑞丽,赵宁,徐志伟,田静,王情,朱剑兴,李颖,侯继华,于贵瑞. 生态学报, 2018(18)
  • [9]虾池微囊藻毒素变化规律及对南美白对虾毒性作用机制研究[D]. 王鑫.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10]滇中三个高原湖泊的产胞外酶活性酵母菌多样性研究[D]. 谭金连.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NSP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