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技术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抗干扰技术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一、电子电路实验中抗干扰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提出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裴昱[2](2021)在《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环境中CO2气体浓度的逐年升高,给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恶劣影响。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变化的CO2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其检测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气体传感器光学系统的红外光源与探测器进行了选型,并提出了一种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扁锥形传感器采样气室。通过Zemax光学软件对红外光在该采样气室内的反射以及光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采样气室进行了恒温控制仿真,从理论上验证了恒温控制的可行性。在提升传感器的抗环境温湿度干扰能力方面,提出了通过PID恒温控制算法以及3A分子筛降湿的方式对传感器进行了硬件补偿。其次,在上述光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CO2气体传感器的外围控制电路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电路系统的核心,利用其DAC实现了红外光源的调制,通过ICL7650芯片与AD7794芯片对探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及A/D转换处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了CO2气体浓度的检测。通过温湿度采集与恒温加热调节对系统进行恒温控制,并通过上位机和蓝牙模块将温湿度信号以及浓度信息进行传输显示。最后,通过标定实验确定检测系统的浓度计算公式,并对系统进行了误差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2003ppm的检测范围内,系统的拟合误差在±70ppm以内,重复性与稳定性误差分别在±3.3%和±3.7%以内,基本符合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要求。此外,对传感器检测系统分别进行了温度影响实验和湿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4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当环境温度逐渐偏离标定实验温度时,CO2气体浓度检测值的误差也在逐渐偏大;而在30%~80%的环境湿度范围内,环境湿度上升也会导致检测误差增大。针对该现象,通过恒温控制模块和低湿控制模块对传感器检测系统进行了硬件补偿,补偿修正过后检测系统的温湿度漂移现象均得到了较好的抑制,在复杂温湿度环境下系统的检测误差可控制在±105ppm以内。该项研究满足了对复杂环境下CO2气体浓度实时监测的需求,对于研制高性能气体传感器有一定参考价值。

唐勇威[3](2021)在《Buck变换器的复合抗干扰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优化能源结构和新能源的发展成为了社会乃至国际的共同目标。无论是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领域还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电动汽车中,Buck变换器都是非常常见且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为了使得Buck变换器在受到干扰时依然能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对Buck变换器的抗干扰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从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出发,分析了其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下的工作特性和必要条件,建立了电路的状态空间模型。在设计了传统的离散式增量型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分别搭建二阶和三阶的自抗扰控制器,通过调试其参数b0的范围,探索控制器控制效果和系统抗干扰性能。此外,基于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方法,利用控制对象中期望的输出序列以及可外部测量的扰动信息进行前馈补偿并将系统当前时刻以及前一时刻的状态量作为反馈补偿来生成控制增量序列。同时还引入了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观测系统的总干扰,提出了一种复合的控制算法,将干扰信息送给MPC以优化其控制效果,使其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对干扰的变化有更精准的判断和响应。通过调整不同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的数值,探索不同参数的选取分别对系统的影响及其抗干扰的性能差异,选取了合适的参数以达到相对更好的控制和抗扰效果。通过合理选型搭建了 Buck变换器电路系统以及基于NI Compact RIO的实验平台来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实验平台主要包括NI控制器cRIO-9045,C系列模块NI9263和NI9215、电流传感器、可编程电源、可编程电子负载,基于Labview FPGA的编程环境。用电源突变和负载突变模拟Buck变换器遇到的两种干扰来源。Simulink仿真和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方法、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复合抗干扰控制算法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在抗干扰性方面表现出的优势,有利于优化开关电源的稳定性,提高其抗干扰性能。

郑高原[4](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超声波气体流量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流量计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超声波气体流量计因其特性在流量测量领域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的流量监测系统大部分仍然采用有线传输数据联网,扩展性差,布线成本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MQTT通信协议、ESP8266无线通信模块和MAX35104超声波气体流量测量芯片的高精度超声波气体流量监测系统。可以实现针对各类复杂环境下超声波流量计要求较高精度,简化现场布线,对安装现场进行监控预警又要远距离传输数据的要求。通过对多种物联网连接技术和流量测量技术的研究,选择WIFI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物联网数据传输,构建了一种时差法超声波气体流量监测系统。研究了管道流速模型,对于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层流紊流的实际流速分布以及密度粘度在不同压强温度下的关系,使用Matlab进行拟合,得到雷诺数的补偿公式,提高测量精度。为提高超声波流量计的精度,使用Z式探头安装法与MAX35104高精度气体测量芯片。使用新型MAX35104时间测量芯片测量精准超声波顺逆流时间。采用STM32F103ZET6作为主控MCU,实现对外围电路的控制及数据处理。采用ESP8266芯片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芯片通过WIFI方式联网发送数据到网络服务器,完成数据解析,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远程监测、远程控制和远程维护,设计了手机APP,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手机与电脑对工业环境中的气体流量、温度、湿度的远程监测和控制。使用DHT22温湿度测量模块、MQ-9甲烷浓度测量模块测量温湿度及甲烷浓度。对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超声波气体流量的高精度测量,周围环境参数的预警监控和测量现场的远程数据传输的功能。可以实现对气体流量测量和相关数据的监测与控制,满足了设计要求,所取得的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陈璟[5](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脑的神经活动是一个电与化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从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角度去研究神经活动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电化学传感方法因为其小型化、易操作、方便快速、可实时在线等的优势,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然而,采用电化学传感的方法检测神经递质需要突破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电化学传感器件(微电极)的尺寸和检测下限难以匹配生理环境,传感器难以兼顾小尺寸、高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稳定、高精度的便携电化学检测仪器,进一步限制了相应电化学传感器件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系统前端以多巴胺和谷氨酸两种代表性的神经递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可工作于生物体内复杂环境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系统后端针对神经递质检测的快速、高灵敏度、小尺寸和抗干扰的要求,设计了多路可拓展的便携式高精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两者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神经递质的多路浓度同时检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与金纳米颗粒复合纳米材料构建的新型铂丝电化学微电极。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铂丝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还原型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复合膜,构建多巴胺微电极。复合膜高比表面积、高电子传导和良好生物相容的特性有助于对抗多巴胺污垢,解决了当前铂丝电极检测多巴胺时表面聚集和吸附的问题。微电极表现出对多巴胺的高灵敏度和低检测下限(16.57 nM)。同时,电极在复杂环境中能够有效抵抗DA前体和其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干扰。另一方面,电极在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和稳定性(100次的重复扫描后损耗为3.43%)。通过初步实验验证了电极具备在麻醉大鼠的纹状体内检测多巴胺浓度变化的功能。该电极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为多巴胺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谷氨酸氧化酶的新型谷氨酸电极,电极表面修饰还原型氧化石墨烯、普鲁士蓝、金纳米颗粒以及壳聚糖复合膜。高催化活性的表面使电极表现出对谷氨酸的优越的电催化性能,检测下限达到41.33 nM,并在细胞外间隙的生理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浓度-电流的线性依赖关系。电极在100次检测中仅损失3.62%,并在放置14天内保持92.14%以上的初始信号强度。另外,初步实验观察到电极能够在大鼠纹状体内检测到谷氨酸浓度的变化。该电极在尺寸、检测下限、抗干扰性、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上有所提高,为谷氨酸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设计并实现了用于神经递质检测的便携式、高精度、多路可拓展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通过集成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电源抗干扰技术,实现高扰动下的微弱电流信号检测,具有小尺寸、高精度(误差<3%)、高信噪比(77.52 d B)、低检测限(5.35 n A)、宽线性范围且可以无线传输等优点。该仪器能够在标准混合溶液体系中对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实现同步检测,并在大鼠纹状体中检测到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受人为干预产生的变化信号以及动态代谢信号。初步实验验证了系统进行多巴胺和谷氨酸在体检测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巴胺和谷氨酸传感器,以及高精度、便携式检测仪器。进行了体内实验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生理环境中检测到大鼠脑内多巴胺和谷氨酸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望在今后的在体神经递质浓度实时检测和相关研究中发挥作用。

王阳[6](2020)在《面向高分辨率抗干扰雷达应用的无时延激光混沌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混沌信号是一种类随机信号。具备类似于噪声信号的随机性和宽频谱特性,同时又有噪声信号所不具备的可控,可同步的优势,因此将混沌信号用作雷达信号有更多的潜在优越性。电路混沌受到电子器件的限制,产生的混沌信号带宽不足2 GHz;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非常丰富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用激光器产生宽带混沌信号较为容易。因此,激光混沌雷达从被提出起就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在实践中,雷达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因此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抗干扰性是激光混沌雷达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围绕混沌信号的时延特性及无时延混沌信号在混沌测距雷达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研究了FBG(FBG:Fiber Bragg Grating)的反射谱特征,利用FBG反射代替传统的镜面反射,提出了两种新的双路无时延混沌生成系统,实验实现了两种方案下双路无时延混沌信号的输出。通过与相同结构下镜面反射系统的对比,验证了FBG反射在实现无时延混沌方面的优越性。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自相关函数定量地分析了无时延混沌生成系统中激光器参数对混沌信号时延隐藏性的影响。结果证明,增加FBG滤波注入路后,激光混沌系统能够在更大的参数范围(偏置电流,扰动强度,频率失谐)内实现混沌时延隐藏,除此之外,在互耦合激光器结构中,波长较小的激光器比波长较大的激光器更容易实现无时延混沌输出。(2)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实现了三个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全连接网络的无时延混沌信号生成系统。通过数值仿真定量分析了三路无时延混沌信号生成系统的时延隐藏特征,揭示了激光器频率失谐对混沌信号时延隐藏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数值仿真中对激光器参数的分析结论,实现了三路可用于多方位激光混沌雷达测距系统的无时延混沌信号。(3)基于以上实验中生成的无时延混沌信号,利用距离模糊函数定量分析证明,无时延混沌信号的距离模糊函数(0多普勒频移自模糊函数)比普通混沌信号具有更窄的主瓣半高全宽值,实现了毫米级的距离分辨率。利用互相关函数,验证了无时延混沌信号可以抵抗其它混沌信号和正弦调制混沌信号干扰。基于以上实验的三路无时延混沌信号生成系统作为信号源,仿真实现了误差为0.15 cm,三方位平均测距误差率为0.018%的三方位激光混沌雷达测距系统。

师洪涛[7](2020)在《基于自适应空间陷波的北斗系统接收机抗干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凭借其优良的抗干扰能力为人们所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等领域,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的相关问题。首先对处于压制式干扰下的接收机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倒置算法的自适应空间陷波抗干扰方案,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能够有效抑制干扰信号;其次搭建了自适应空间陷波预处理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对基带信号的同步算法进行了仿真;最后给出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的改进意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的抗干扰性能。首先根据接收机干扰判定准则,给出北斗系统接收机的干扰容限。其次根据功率倒置算法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SMI方法和LMS方法的阵列天线最优权值矢量求解算法,算法从零陷方向图、抗干扰能力、收敛性能三方面进行仿真分析,归纳出算法的优势和不足。再次为改善基于LMS方法的自适应空间陷波算法收敛性能,提出两种变步长的功率倒置优化算法:分段变步长的功率倒置算法根据信号的不同处理阶段调整算法迭代步长,自适应变步长的功率倒置算法根据信号功率值的变化自动调节算法迭代步长,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优化算法均能够改善功率倒置算法的收敛性能。最后搭建了接收机空间陷波算法级联波束成形算法的抗干扰仿真系统,分析波束成形算法的工作原理,给出仿真系统结构和抗干扰测试结果。2、研究接收机自适应空间陷波抗干扰算法的硬件实现,搭建了接收机抗干扰预处理系统。介绍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系统基带信号处理的时钟设计、系统硬件之间的通信问题及算法关键模块的FPGA设计。简述基带信号的同步算法原理,提出一种基于PMF-FFT算法的延长积分时间捕获算法,分析跟踪算法的工作原理和性能。3、对自适应空间陷波抗干扰技术提出改进意见,分析空时自适应滤波技术、交叉子阵的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和惯导辅助的接收机抗干扰技术的工作原理,给出北斗抗干扰系统的频点分布和自适应空间陷波预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调整思路。

杨宇[8](2020)在《基于Buck变换器的抗干扰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变换器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不断增大,相应地对直流变换器的性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提升直流变换器的性能,得到高品质的输出波形,已成为研究直流变换器所追求的目标。直流变换器输出波形的质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动态性能,二是稳态精度,三是抗干扰能力。为了达到期望的控制效果,非线性控制理论的研究成为了直流变换器控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以Buck变换器作为控制算法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包括:在系统建模时,Buck变换器中的电阻、电感、电容等系统参数可能会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将这些参数的变化看做为一个集中扰动量,而这个集中扰动又可根据是否和控制信号在一个通道中分为非匹配扰动与匹配扰动。对于非匹配扰动,若只通过滑模控制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滑模复合控制方法。通过观测器对扰动量进行估计并直接进行前馈补偿,抵消扰动量对最终输出电压的影响,从而提高Buck变换器系统的鲁棒性与抗干扰性。针对基于传统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在快速响应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有限时间精确观测器,并设计了相对应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保证了控制器不会出现奇异值的问题并能够使Buck变换器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另外,针对滑模控制会导致抖振现象设计了幂次趋近律,减小了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的抖振现象。应用该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最后,将DSP芯片作为控制算法实现的核心部件,搭建了硬件实验平台,完成了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具有很强抗负载变化能力。

魏其深[9](2019)在《基于DCPD方法的裂纹扩展实时监测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的高压釜中测试核电结构材料环境致裂裂纹扩展速率是核电重要结构选材和安全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高压釜中特殊环境制约,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裂纹扩展速率的手段相对较少,直流电位降法(Direct Current Potential Drop method,DCPD)是其中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鉴于长期以来基于DCPD法的裂纹扩展监测依赖进口仪器,价格昂贵,本论文在本实验室常用进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DCPD方法的高压釜环境下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仪的集成化、国产化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直流电位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分析,研究了影响裂纹扩展监测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基于翻转直流电位降技术的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仪系统方案设计,以及硬件模块选型、电路设计、子程序与总程序编制等工作,并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结合监测仪系统原理图,搭建并逐步完善了监测系统实验平台。(2)基于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研制了 3套模拟裂纹扩展的原始信号源发生装置,设置了合理的实验参数,进行了实验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3)基于进口通用仪器测得数据、数值模拟实验结果与本项目研制监测系统测得数据,研究并制定了合理的干扰抑制技术,并利用数字滤波技术进行了结果的优化,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度。(4)研制完成了基于翻转直流电位降技术的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仪的样机和一代机型,并进行了实验室标定测试,其中一代机测试精度可达到毫伏级。对于自研模拟裂纹信号源试样,裂纹监测分辨率可达1mm。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为高温高压水环境中裂纹扩展实时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案与实验装置,为裂纹扩展实时监测系统的智能化与高度集成化奠定了基础。

徐磊磊[10](2019)在《雷达波形设计及抗主瓣有源干扰若干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雷达波形是雷达系统信息的载体,与雷达系统的定位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扰等性能紧密相关,因此,波形设计一直是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脉冲压缩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解决了雷达作用距离与距离分辨率之间的矛盾。但雷达波形脉冲压缩后通常会产生距离旁瓣,高的旁瓣电平可能会触发虚警或造成漏警。现有发射波形脉冲压缩后的距离旁瓣电平仍然较高,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特别是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下。因此,进一步降低雷达波形脉冲压缩后的距离旁瓣电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现代战争是以电子战(EW)为先导,提高雷达系统在复杂电磁对抗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雷达在复杂多变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降低单站雷达发射波形的距离旁瓣电平和增加其多普勒鲁棒性、提升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波形正交性以及在发射端主动抗主瓣有源干扰若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针对单站雷达回波信号脉冲压缩后旁瓣电平仍然过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单站雷达波形和失配滤波器同时优化的方法。首先,研究了相位编码信号(PCW)和失配滤波器同时优化的方法,该方法以最小化失配滤波器输出的峰值旁瓣电平(PSL)和控制信噪比(SNR)损失为目标构建设计准则,利用最小p范数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与现有文献相比,该方法获得了更低的PSL。其次,由于上述方法未考虑多普勒失配的问题,当回波存在多普勒调制时,会导致主瓣幅度下降和旁瓣电平上升的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多普勒鲁棒性的PCW和失配滤波器同时优化的方法,在给定的多普勒范围内,该方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鲁棒性。再次,在发射信号持续时间和应用场景所需距离分辨率给定的条件下,为了进一步降低旁瓣电平,利用扩宽主瓣的方法来寻找更多的自由度(DOFs),以最小化PSL、控制SNR损失和逼近期望的主瓣为目标构建设计准则来同时优化PCW和失配滤波器。最后,在扩宽主瓣的设计准则中进一步考虑了多普勒失配的问题,确保滤波器的输出结果对多普勒失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2.针对分布式MIMO雷达发射信号的正交性仍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问题,研究了分布式MIMO雷达波形及其失配滤波器组设计的方法。首先,直接以最小化失配滤波器组输出的自相关峰值旁瓣电平(APSL)、峰值互相关电平(PCCL)和控制SNR损失为目标构建设计准则,利用双最小p范数优化算法同时优化正交波形和失配滤波器组。与分开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APSL和PCCL。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波形的正交性,本章将上一章节中主瓣展宽的思想扩展到分布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中,给出了一种主瓣展宽的正交波形设计方法。最后,基于上节设计的主瓣展宽的正交波形,以控制SNR损失、最小化失配滤波器组输出的APSL和PCCL和逼近期望的主瓣为目标构建设计准则,并利用凸优化算法进行快速求解。3.现有抗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转发式干扰的文献较多是假设干扰机的时延已知,而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时延信息雷达很难获取;另外,现阶段共形相控阵研究较多,而共形MIMO阵列研究较少。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研究了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的方法。首先,分析了MIMO雷达在空域合成的角域信号与干扰机截获并转发的干扰信号之间的差异;然后以最小化角域信号和干扰机转发信号的峰值互相关电平、角域信号的APSL和PCCL以及发射方向图与期望方向图的差值为目标构建设计准则来抑制基于DRFM的转发式干扰,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进行求解。其次,在上一节设计的过程中引入接收波束形成的方法对不同方向的回波信号进行抑制,利用节省的DOFs进一步压制与真实目标回波来自同一方向的干扰信号,从而获得更好的抗基于DRFM的转发式干扰的性能。最后,研究了一种基于圆柱阵的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并获得了比较好的优化结果。4.为了在雷达发射端进行主动抗干扰的同时提升雷达系统的性能,研究了基于频率捷变和重频参差的抗干扰技术。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率捷变的抗DRFM转发式干扰的方法,通过对比真实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率和基于DRFM的干扰机给干扰信号调制的多普勒频率之间的差异来剔除虚假目标,然后给出了剔除假目标后的信号处理流程,以提升雷达系统检测性能。其次,研究了一种基于雷达参差重频信号脉冲串参数调制的抗干扰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分选和抗识别的能力,且具有高的检测性能和比较好的距离--多普勒估计精度。

二、电子电路实验中抗干扰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电路实验中抗干扰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2 EWB仿真计算
3 实验验证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2)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CO_2气体传感器分类
    1.3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状况
        1.3.1 国外发展状况
        1.3.2 国内发展状况
    1.4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当前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检测原理
    2.1 红外检测原理
    2.2 CO_2气体吸收特性
    2.3 双通道检测原理
    2.4 系统总体检测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光学系统设计与仿真
    3.1 光学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3.2 红外宽谱光源
    3.3 双通道热电堆探测器
    3.4 采样气室结构设计
    3.5 恒温模拟与仿真
    3.6 采样气室加工与恒温低湿材料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硬件系统设计
    4.1 硬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4.2 电源电路模块
    4.3 光源驱动电路模块
    4.4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4.5 温湿度检测与控制模块
    4.6 通信模块
    4.7 PCB布局与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软件系统设计
    5.1 总体检测系统方案
    5.2 PID恒温控制方案
    5.3 通信模块系统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检测系统性能研究与抗干扰分析
    6.1 实验平台搭建
    6.2 系统标定实验
    6.3 系统性能测试
        6.3.1 误差测试分析
        6.3.2 重复性与稳定性分析实验
    6.4 温湿度影响分析
        6.4.1 温度影响分析实验
        6.4.2 湿度影响分析实验
    6.5 抗温湿度干扰实验分析
        6.5.1 恒温控制分析实验
        6.5.2 低湿控制分析实验
    6.6 随机环境分析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Buck变换器的复合抗干扰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Buck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1.2.1 Buck变换器的建模现状
        1.2.2 Buck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1.3 论文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Buck变换器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2.1 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1.1 Buck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1.2 Buck变换器的两种工作模式
    2.2 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模型
    2.3 Buck变换器的电路参数设计
        2.3.1 电感参数设计
        2.3.2 电容参数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压反馈的Buck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设计
    3.1 自抗扰控制器的思想和基本原理
    3.2 自抗扰控制器的组成
        3.2.1 微分跟踪器
        3.2.2 扩张状态观测器
        3.2.3 非线性误差反馈
    3.3 二阶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3.3.1 二阶线性控制器的设计
        3.3.2 仿真研究
    3.4 三阶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3.4.1 三阶线性控制器的设计
        3.4.2 仿真研究
    3.5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Buck变换器实验及参数整定
        3.5.1 实验平台介绍
        3.5.2 实验验证
        3.5.3 参数整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Buck变换器设计
    4.1 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4.2 模型预测控制在降压电路中的应用
        4.2.1 模型预测
        4.2.2 滚动优化
        4.2.3 反馈校正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的复合模型预测控制设计
    5.1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复合控制器设计
    5.2 仿真和实验
    5.3 控制器参数整定效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超声波气体流量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现状
        1.2.1 超声波流量检测研究现状
        1.2.2 智能监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2 系统参数监测研究
    2.1 超声波及超声波传感器
        2.2.1 超声波原理
        2.2.2 超声波换能器的原理
        2.2.3 超声波换能器的选择
    2.2 超声波传感器测量方式选择
        2.2.1 互相关法
        2.2.2 多普勒法
        2.2.3 时差法
    2.3 时差法计算管道流量方式
    2.4 时间测量方法研究
        2.4.1 脉冲计数法
        2.4.2 过零检测法
        2.4.3 模拟测量法
        2.4.4 数字测量法
    2.5 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5.1 机械因素的影响
        2.5.2 电子因素的影响
        2.5.3 流场因素的影响
    2.6 流速分布研究
        2.6.1 层流流速
        2.6.2 紊流流速
        2.6.3 拟合修正系数
    2.7 物联网无线连接设计
        2.7.1 典型无线通信技术选择
        2.7.2 物联网技术网络框架
        2.7.3 MQTT协议设计
    2.8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硬件架构
        3.1.2 系统工作过程
    3.2 高精度时间测量电路
        3.2.1 升压电路
        3.2.2 开尔文连接法
        3.2.3 超声波收发电路接口
        3.2.4 早期检测
        3.2.5 时间测量操作
    3.3 控制系统电路
        3.3.1 微控制器简介
        3.3.2 最小系统
    3.4 电源电路
    3.5 无线收发线路
    3.6 其他外围电路
        3.6.1 液晶显示模块
        3.6.2 数据存储电路
        3.6.3 气体传感器模块设计
        3.6.4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设计
        3.6.5 串口调试电路
    3.7 硬件抗干扰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开发环境简述
    4.2 软件总体架构
    4.3 系统主程序设计
    4.4 超声波气体流量数据采集系统
        4.4.1 MAX35104 初始化参数设置
        4.4.2 MAX35104的SPI传输协议
        4.4.3 流量计算设计
    4.5 环境监测软件设计
        4.5.1 可燃气体浓度测量程序
        4.5.2 温湿度测量模块软件设计
    4.6 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
    4.7 手机数据监测APP
    4.8 软件抗干扰
    4.9 本章小结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流量计的实验方法
        5.1.1 性能要求
        5.1.2 实验环境
    5.2 实验结果处理
        5.2.1 零流量试验
        5.2.2 实时流量实验
    5.3 实验误差分析
    5.4 物联网手机监控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神经递质多巴胺与谷氨酸的功能介绍
        1.2.1 多巴胺简介
        1.2.2 谷氨酸简介
        1.2.3 多巴胺和谷氨酸联合作用的介绍
    1.3 神经递质检测现状
        1.3.1 常用检测技术
        1.3.2 电化学检测方法
        1.3.3 电化学电极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4 电化学检测仪器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多巴胺/谷氨酸电极的设计及分析方法介绍
    2.1 引言
    2.2 微型多巴胺电极的设计
        2.2.1 多巴胺电化学检测原理
        2.2.2 微型多巴胺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3 微型谷氨酸电极的设计
        2.3.1 谷氨酸电化学检测原理
        2.3.2 微型谷氨酸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4 电化学分析方法
        2.4.1 .循环伏安法
        2.4.2 差分脉冲伏安法
        2.4.3 电化学阻抗谱
        2.4.4 电流-时间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3.1 引言
    3.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3.2.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实现方法
    3.3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3.3.1 还原型氧化石墨烯的修饰方法
        3.3.2 金纳米颗粒的沉积方法和尺寸控制
    3.4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3.4.1 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
        3.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3.4.3 电极对多巴胺的响应分析
        3.4.4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3.4.5 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重现性测试
    3.5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3.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4.1 引言
    4.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4.2.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实现方法
    4.3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4.3.1 铂的活化
        4.3.2 普鲁士蓝的修饰方法
        4.3.3 金的沉积次数
        4.3.4 NAFION膜的修饰
    4.4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4.4.1 表面形态和红外光谱分析
        4.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4.4.3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分析
        4.4.4 电极对谷氨酸的响应分析
        4.4.5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4.4.6 电极的可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4.5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4.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设计
    5.1 引言
    5.2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的硬件设计
        5.2.1 检测仪器硬件框架设计
        5.2.2 控制和数据传输
        5.2.3 电位控制
        5.2.4 微弱信号采集
        5.2.5 抗干扰电源管理
    5.3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软件设计
        5.3.1 下位机程序设计
        5.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4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测试和验证
        5.4.1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控制精度
        5.4.2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采样精度
        5.4.3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噪声
        5.4.4 仪器应用验证:与商用仪器比较
        5.4.5 系统应用验证:体外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4.6 系统应用验证:体内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6)面向高分辨率抗干扰雷达应用的无时延激光混沌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时延激光混沌发展及现状
    1.3 激光混沌雷达发展及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时延激光混沌与激光混沌雷达理论
    2.1 DFB激光器理论
        2.1.1 自由运行的DFB激光器数值模型
        2.1.2 光反馈与光注入DFB激光器数值模型
    2.2 无时延激光混沌生成系统理论与数值模型
        2.2.1 FBG反射理论
        2.2.2 全连接激光混沌系统数值模型
        2.2.3 时延特征分析理论
    2.3 激光混沌雷达理论
        2.3.1 雷达信号分类
        2.3.2 激光混沌雷达测距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BG滤波注入DFB混沌时延隐藏性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MCSL系统引入FBG滤波注入路混沌时延隐藏性研究
        3.2.1 实验方案
        3.2.2 时延隐藏性研究
    3.3 全连接系统引入FBG滤波注入路混沌时延隐藏性研究
        3.3.1 实验方案
        3.3.2 时延隐藏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FBs激光器全连接网络混沌时延隐藏性研究
    4.1 理论研究
        4.1.1 全连接网络数值模型
        4.1.2 时延隐藏性研究
    4.2 实验研究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无时延激光混沌的高分辨率抗干扰雷达
    5.1 多方位目标测距雷达
    5.2 基于FMCSL、FFC-Two系统的激光混沌雷达信号
        5.2.1 雷达信号功率谱
        5.2.2 雷达信号距离模糊函数
    5.3 基于全连接DFBs网络的激光混沌雷达目标测距
        5.3.1 雷达信号功率谱
        5.3.2 雷达信号距离模糊函数
        5.3.3 雷达信号抗干扰性分析
        5.3.4 三方位混沌雷达测距及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自适应空间陷波的北斗系统接收机抗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干扰来源
        1.2.2 接收机抗干扰算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技术理论基础
    2.1 卫星导航系统简述
        2.1.1 GPS系统简介
        2.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原理
        2.2.1 导航信号调制
        2.2.2 测距码生成
        2.2.3 导航电文
        2.2.4 接收机原理
    2.3 自适应空间陷波抗干扰技术理论
        2.3.1 接收机阵列天线模型
        2.3.2 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原理
        2.3.3 最优化准则
    2.4 自适应滤波算法
        2.4.1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
        2.4.2 采样矩阵求逆算法
        2.4.3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2.4.4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2.4.5 算法性能对比
第三章 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算法仿真
    3.1 接收机干扰容限
        3.1.1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容限
        3.1.2 接收机干扰判定准则
        3.1.3 北斗系统接收机干扰容限
    3.2 功率倒置算法
        3.2.1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功率倒置算法
        3.2.2 性能仿真
    3.3 改进功率倒置算法
        3.3.1 分段变步长功率倒置算法
        3.3.2 自适应变步长功率倒置算法
    3.4 接收机抗干扰仿真系统
        3.4.1 波束成形算法
        3.4.2 系统结构与性能仿真
第四章 接收机自适应空间陷波预处理系统
    4.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及原理概述
        4.1.1 系统结构框图
        4.1.2 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4.2 基带信号处理关键模块
        4.2.1 系统时钟设计
        4.2.2 系统硬件通信问题
        4.2.3 系统算法FPGA实现
    4.3 基带信号同步算法
        4.3.1 基带信号同步原理
        4.3.2 捕获算法及性能仿真
        4.3.3 跟踪算法及性能仿真
第五章 接收机自适应空间陷波抗干扰系统改进意见
    5.1 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的改进意见
        5.1.1 空时自适应滤波技术
        5.1.2 交叉子阵的自适应空间陷波技术
        5.1.3 惯导辅助接收机抗干扰
    5.2 自适应空间陷波预处理系统改进意见
        5.2.1 接收机抗干扰系统频点规划
        5.2.2 硬件系统调整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Buck变换器的抗干扰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Buck变换器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1.2.1 模糊控制策略
        1.2.2 自适应控制策略
        1.2.3 反步控制策略
        1.2.4 滑模控制策略
    1.3 Buck变换器的抗干扰控制研究现状
        1.3.1 扩张状态观测器
        1.3.2 扰动观测器
        1.3.3 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
    1.4 主要研究工作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Buck变换器基本原理及建模
    2.1 前言
    2.2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
        2.2.1 Buck变换器电路结构和原理分析
        2.2.2 Buck变换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
        2.2.3 Buck变换器的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
    2.3 Buck变换器的系统建模
        2.3.1 Buck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模型
        2.3.2 Buck变换器带有非匹配扰动的状态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
    3.1 前言
    3.2 线性滑模控制
    3.3 未知输入观测器
        3.3.1 未知输入观测器设计
        3.3.2 稳定性分析
    3.4 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器设计
        3.4.1 滑模控制器设计
        3.4.2 稳定性分析
    3.5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3.5.1 系统参数设置
        3.5.2 仿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有限时间精确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4.1 前言
    4.2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4.3 有限时间精确观测器
        4.3.1 有限时间精确观测器设计
        4.3.2 稳定性分析
    4.4 基于有限时间精确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4.4.1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4.4.2 稳定性分析
    4.5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4.5.1 系统参数设置
        4.5.2 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SP的 Buck变换器控制算法实验验证
    5.1 Buck变换器实验平台的搭建及其原理图
    5.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2.1 主回路设计
        5.2.2 电压电流检测回路设计
        5.2.3 功率开关管驱动电路设计
        5.2.4 半桥驱动电路设计
        5.2.5 控制回路设计
    5.3 基于DSP的软件系统设计
        5.3.1 TMS320F28335 的软件设计
        5.3.2 控制算法程序实现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DCPD方法的裂纹扩展实时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纹测量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电位降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2 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
    2.1 实验平台方案设计
        2.1.1 裂纹测量理论基础
        2.1.2 监测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 模拟裂纹扩展信号源方案设计
    2.3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与原则
        2.3.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2.3.2 硬件电路设计原则
    2.4 DCPD实验平台研制
    2.5 监测系统抗干扰设计
        2.5.1 干扰的来源
        2.5.2 硬件抗干扰措施
        2.5.3 软件抗干扰措施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Cortex-M4 内核及STM32 处理器模块
        3.1.1 ARM Cortex-M4 内核
        3.1.2 STM32 微处理器
        3.1.3 基于STM32F429IGT6 微处理器的外围电路
    3.2 电源模块
        3.2.1 恒流源模块
        3.2.2 恒流驱动电路结构分析
    3.3 运放电路模块
        3.3.1 运放芯片
        3.3.2 运放模块电路结构分析
        3.3.3 失调电压处理
    3.4 光耦隔离模块
        3.4.1 光耦隔离模块
        3.4.2 光耦隔离模块在本文中的应用
    3.5 电流翻转模块
        3.5.1 固态继电器
        3.5.2 电流翻转电路结构分析
    3.6 系统主板设计
    3.7 系统辅助电路设计
        3.7.1 双电源充电电路
        3.7.2 电源电压显示电路
        3.7.3 键盘电路
        3.7.4 液晶显示电路
    3.8 本章小结
4 监测系统程序设计
    4.1 监测系统程序设计方案
    4.2 程序开发环境
    4.3 监测系统主程序设计
    4.4 监测系统子程序设计
        4.4.1 串行通信子程序设计
        4.4.2 ADC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4.4.3 电流翻转子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样机测试与数据分析
    5.1 监测系统人机交互界面
        5.1.1 实验人员登录界面
        5.1.2 实验参数设置界面
    5.2 模拟裂纹信号源设计
        5.2.1 温控式微电阻变化装置
        5.2.2 动态程控模拟裂纹扩展装置
        5.2.3 固定片模拟裂纹扩展装置
    5.3 主要电路模块测试
        5.3.1 恒流源模块测试
        5.3.2 运放模块测试
        5.3.3 模拟信号源性能测试
        5.3.4 充电电路测试
        5.3.5 监测系统主板测试
    5.4 监测系统抗干扰措施
    5.5 实验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10)雷达波形设计及抗主瓣有源干扰若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单站雷达波形设计
        1.2.2 分布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1.2.3 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1.2.4 基于频率捷变和重频参差的雷达抗干扰技术
    1.3 研究内容安排
第二章 单站雷达波形和失配滤波器同时设计
    2.1 引言
    2.2 相位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同时优化方法
        2.2.1 信号模型与设计准则
        2.2.2 优化方法
        2.2.3 数值仿真
    2.3 基于多普勒鲁棒性的编码信号和滤波器同时优化方法
        2.3.1 信号模型与设计准则
        2.3.2 优化方法
        2.3.3 数值仿真
    2.4 主瓣展宽的编码信号和失配滤波器同时优化方法
        2.4.0 信号模型与设计准则
        2.4.1 优化方法
        2.4.2 数值仿真
    2.5 基于多普勒鲁棒性的主瓣展宽编码信号和滤波器同时优化方法
        2.5.1 信号模型与设计准则
        2.5.2 优化方法
        2.5.3 数值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MIMO雷达波形及其失配滤波器组设计
    3.1 引言
    3.2 MIMO雷达正交波形和失配滤波器组同时优化方法
        3.2.1 信号模型与设计准则
        3.2.2 优化方法
        3.2.3 数值仿真
    3.3 主瓣展宽的正交波形设计方法
        3.3.1 信号模型与设计准则
        3.3.2 优化方法
        3.3.3 多普勒频率补偿
        3.3.4 数值仿真
    3.4 基于主瓣展宽的正交波形设计失配滤波器组
        3.4.1 信号模型
        3.4.2 设计准则与优化方法
        3.4.3 数值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4.1 引言
    4.2 抗DRFM转发式干扰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
        4.2.1 信号模型
        4.2.2 设计准则与优化方法
        4.2.3 数值仿真
    4.3 基于接收波束形成的抗DRFM转发式干扰MIMO雷达波形设计
        4.3.1 信号模型
        4.3.2 设计准则与优化方法
        4.3.3 数值仿真
    4.4 基于圆柱阵的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4.4.1 信号模型
        4.4.2 设计准则与优化方法
        4.4.3 数值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频率捷变和重频参差的雷达抗干扰技术
    5.1 引言
    5.2 基于频率捷变的抗DRFM干扰方法
        5.2.1 DRFM干扰机测频精度分析
        5.2.2 信号模型与虚假目标鉴别方法
        5.2.3 鉴别方法性能验证及后续信号处理方法
    5.3 基于重频参差的抗干扰方法研究
        5.3.1 信号模型
        5.3.2 设计准则与优化方法
        5.3.3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论文工作总结
        6.1.2 论文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电子电路实验中抗干扰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D]. 裴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Buck变换器的复合抗干扰控制研究[D]. 唐勇威. 扬州大学, 2021(08)
  • [4]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超声波气体流量监测系统设计[D]. 郑高原. 常州大学, 2021(01)
  • [5]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陈璟. 浙江大学, 2020(01)
  • [6]面向高分辨率抗干扰雷达应用的无时延激光混沌理论与实验研究[D]. 王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基于自适应空间陷波的北斗系统接收机抗干扰研究[D]. 师洪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基于Buck变换器的抗干扰控制方法研究[D]. 杨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12)
  • [9]基于DCPD方法的裂纹扩展实时监测系统研制[D]. 魏其深.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雷达波形设计及抗主瓣有源干扰若干技术研究[D]. 徐磊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抗干扰技术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