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死”时代的朋霍费尔

“上帝之死”时代的朋霍费尔

一、“上帝之死”时代中的朋霍费尔(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坤[1](2020)在《论朵渔诗歌中“整全人”形象的诗意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朵渔作为70后诗人的突出代表,其诗歌创作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二十多年的写作历程中,朵渔一直致力于人与人性价值层面的深度发掘,兼具思想深度和时代气象。纵观朵渔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其诗歌写作以“人”为中心展开,诗歌内部存在一个理想的现代人诗学形象,经过一步步完善和成熟,成为整全人形象。“整全人”是朵渔在诗歌中着力追求的人之理想形象,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诗人自我形象投射的结果,指的是在成为有肉身、有生存权利和爱的尊严的现代意义的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获得人生终极信仰,寻找到人生出路的人。本文旨在研究朵渔诗歌中“整全人”形象的具体内涵及其诗意建构的过程。以文本解读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朵渔1998年至2019年共二十多年的诗歌作品为基础,分析不同主题下朵渔诗歌对人理想形象的塑造,并呈现“整全人”形象诞生的全过程。根据朵渔诗歌写作的主题,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朵渔诗歌创作的“青春期”入手,通过解读朵渔在“下半身”诗歌写作时期的理论建构和诗歌创作,探索朵渔对人从精神到肉身的全面认识,以及对人的原始欲望的书写和挖掘;第二章着重研究朵渔面对当下现实和过去历史的书写,个人介入历史叙述和以个人视角想象历史的方法,体现了个体对集体命运的反思和承担精神;第三章主要探索朵渔诗歌中爱的主题书写,包括日常之爱、悲悯情怀两个方面的书写,体现了朵渔诗歌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第四章论及朵渔在“危险的中年”里的自省和对人生终极信仰的追寻,书写了对人的欲望、死亡等问题的思考。追求人生终极信仰从迷惘到明晰的过程也即“整全人”诗学形象的诞生过程。朵渔以“人”为中心展开的诗意书写,准确传达了其诗歌的思想气质和人生的价值理念,也还原了“整全人”这一诗学形象建构的全过程。“整全人”是一个不断完善、自然形成的诗歌形象。朵渔的诗歌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个体化意义,尊重和保护个人领域和私人情感,他在前期写作建构的有肉身、有生存权利、爱的尊严和独立精神的人,在获得人生信仰后,成就了“整全人”的诗学形象。

杜海涛[2](2020)在《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伦理”理念下的正义形态,及其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演进的关联线索。在黑格尔概念体系中,“伦理”被定义为个体与普遍物的统一。但当用伦理作为现代性诊断的工具时,黑格尔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含义。伦理正义是指诸伦理实体中的正义实践要求,它既体现为伦理实体维持自身所需要的诸美德,也体现为个体与伦理实体中的伦常或美德统一的精神,前者是个人德性的正义,后者是伦理实体的正义。伦理正义既体现在家庭、社团等私人共同体领域,也体现为政治共同体中公民伦理认同的参与精神。在私人领域它对应的是包含着多元善观念的实践要求;在政治领域它体现为伦理精神与公共生活的统一,以完成社会伦理整合与制度系统的统一。以“伦理”看待西方正义论史诸形态,旨在考察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当正义与伦理对立会否产生一种时代自我诊断的精神自觉。因此,以“伦理正义”作为西方正义论诸形态的关联线索去考察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正义论的传统形态包括希腊传统的德性正义形态与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传统正义论具有明显的“伦理性”与“本质主义”特点。希腊伦理世界的正义以个体德性与共同体本质的同一性为基本特质,柏拉图据此概括出“理性—灵魂和谐—个人正义”与“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两种正义范式,后者就体现出早期共同体社会伦理正义的一般形态。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正义和具体正义的德性主义建构,以及对政治与共同体至善同一性理解,也都保留着希腊世界的伦理正义气质。但在基督教神学世界中,世俗共同体不再是人的本质,人在超越层面上获得平等的身份。而在神圣关系中,个体通过信仰向上帝“称义”,“义人”的确认来自于一个外在本质,因而伦理正义又体现个体为回归本质实体的神学诸德性。就“现世”的伦理实体而言,教会和国家虽有不同的世俗正义形式,但它们的正义终极依据都来自于向上帝的称义。政教合一的异化促使正义论转向神圣与世俗相对独立的正义理解。而新教的神学个人主义此世化也为现代正义精神奠定了开端。古今正义论之别的辨证在于德性、城邦、上帝与财产、利益何者为根本善的问题。现代正义以契约论为开端,它一方面体现为个人权利的平等要求,一方面体现为政治体的合法性。契约主义虽然完成了对人的自由的论证,但它同时也将现代世界带进了一种原子化状态,自我利益与消极自由成为社会最高善理想。而且,就精神发展而言,启蒙把效用性当作人的本质,不可避免地导向时代伦理精神的失落。这为契约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当代分歧奠定了基础。但以契约主义为主的现代正义论在自由、权利取得的成就,为现代政治文明开辟了发展的根基。在当代分配正义以及正义与伦理的论证上,启蒙无疑都扮演着过渡作用。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可区分为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共同体主义多元正义、互主体的程序正义。当代正义论开端于对分配正义原则的进一步论证,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的共同点是自由权利为分配基础,它总体上要求普遍正义优先于伦理生活。社群主义代表了时代精神的自我诊断与自觉,即纯粹将正义对立于良善生活,只会产生抽象的、个人主义的社会精神。由此,社群主义主张共同体、善较正义更具优先性。在自由主义者的回应中,罗尔斯和德沃金提出一种政治社会的“伦理共同体”,它要求个体认同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原则的伦理价值,并愿意为其付出“德性努力”与“生活理想”。而一种偏社群主义的主张则认为社会伦理性体现在个人认真对待自己的幸福理想,也能在社会多元的共同事业中形成包含着不同价值内容的共同体。虽然两者在个人善与共同善统一的观点上不同,但就社会伦理正义精神而言,它们都是一种克服消极、包含精神与崇高的当代探索。交往理论下的程序正义形态与承认正义形态,是当代正义论的又一重要形态。哈贝马斯将正义、伦理、道德的规范合理性表现在互主体理想的话语环境中,正义体现为形式性、合法性、程序性,伦理认同的本真性也要遵循“伦理商谈”原则。在霍耐特看来,哈贝马斯互主体理论没有考量主体之间的情感和道德态度问题,他主张以主体间“承认”作为伦理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正义标准,“承认”作为一个规范标尺,具有爱、团结等互主体的规范要求,社会正义和伦理生活的正义性都将以此为诊断标准。由此,他在承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等理念,在“横向”上重建了一种伦理性正义的标尺。一种“合伦理”的正义包含着基于伦理关系、具体生活的境遇性正义要求。伦理的理念提出是为诊断现代伦理学诸问题,它要求一种“处境式”的实践理念,这对于注重抽象正义和消极正义的现代正义理解是有针对作用的。正是基于此,伦理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以一种精神自觉的形式在正义诸形态中起到关联或辨证作用。

马陈成[3](2019)在《普里莫·莱维奥斯维辛书写的独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是二十世纪意大利犹太裔作家,享有“意大利国宝级作家”的盛誉。此外,他又是奥斯维辛幸存者和化学家。莱维创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于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其奥斯维辛书写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他在书写中对“谁有资格为奥斯维辛作见证?”给予了别样的解答;其二,他的书写不同于大多数奥斯维辛书写者的悲恸叙述,也不同于旨在控诉纳粹罪行的激进表达,而是多集中于对受害者群体甚或全人类的道德责任进行冷静的反思;其三,莱维作为化学家的教育背景与专业素养对其影响巨大,这使他的书写呈现出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以综合归纳法、文献研究法为基本方法,以莱维涉及奥斯维辛主题的部分小说及散文集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奥斯维辛三部曲”:《这是不是个人》(If This is a Man),《再度觉醒》(The Reawaking)和《被淹没与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以及《扳手》(The Wrench)、《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和《若非此时,何时》(If not Now,When?),以此见出莱维的自我反思以及对受害者群体的思考;本文更辅以对《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的文本细读,呈现莱维在其专业背景下对重返人性的思考。本文的行文逻辑旨在由莱维对奥斯维辛见证资格的判定入手,结合其作为幸存者对奥斯维辛生活的敏锐观察与人性善恶的思考,探究其基于幸存者的内省却远超个人经验的奥斯维辛书写之独特。由此,全文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莱维在其行文中进行奥斯维辛见证资格判定的原因及莱维笔下大屠杀幸存者的义务与应承担的责任;第二部分立足于莱维关于受害者群体的反思,分别讨论莱维对奥斯维辛背景下人性“灰色地带”的思考以及其自身作为幸存者的内省;第三部分基于莱维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野,分析他在奥斯维辛书写中所呈现的关于人性与真理的清醒思忖。通过以上三部分的论述,本文力图展现莱维从个人创伤记忆的书写到人类集体道德意识之唤醒的突破,并从中呈现莱维奥斯维辛书写的独特性。一位浩劫书写者的书写并不代表他寻找到了某种一劳永逸解决困境的方法,莱维仅仅是如其所见地呈现历史图景中的一切苦难与人性善恶的潜能。同时,他又将其化学家所特有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专业习惯付诸于奥斯维辛书写的实践中,这使得他的“审判”呈现出以科学求证人性的严谨特点。莱维以个人记忆为辐辏,不仅以言说来作见证,更以反思来唤醒人类的集体记忆和道德良知。

尚真洁[4](2018)在《科布的上帝观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传统上帝观因过于强调超越性而体现出的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不能有效应对现代观念和危机的挑战),科布试图建立一个与现代世界紧密相关的、能够面对社会各种挑战的基督教,以期在现代社会中重建上帝的神圣及影响。因此,在哲学层面,科布以过程哲学为基础试图建构一种基督教新自然神学,过程哲学以具内在联系性的“事件”为本体且将上帝视为形而上学原理之内的示例事件,以泛经验主义为认识论等特征为科布上帝观之内在性(与世界紧密联系、可以互相影响)的建构提供了依据;由于这一自然神学以“创造性”为终极范畴给予了世界真正的自决力而相对地限制了上帝的力量,因此在神学属性上,科布重构“全能”观念,认为上帝是以“呼召性”的力量与世界互相影响,从而将“恶”的问题归于具有自决力量的世界本身,同时也体现出上帝暂时性、可变性—内在于世界的一面。但科布也反对过度强调上帝的内在性而忽视超越性,他通过视上帝为与其它事件不同的永恒的新质之根,并持续对世界进化产生可能性的影响来体现上帝绝对性、不变性—超越于世界的一面,并试图在上帝与世界的生成活动中实现内在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从而呈现出一种既绝对又相对,既创造又回应的双极本性式的上帝。最终,科布认为以上既超越又内在于世界的上帝就是自然生命的最好范例—“生生”—它可以促使一种生态性观念和生态性实践的生成,正是在此思想下,科布开启了上帝的生态维度,也将过程神学发展为一种生态神学;在社会现实层面,科布以“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开启神学的实践导向—在积极应对和转化现实社会危机(特别是生态危机和多元文化挑战)中发展自身,从而使其上帝观具有更广泛的涵括力和自我修正能力,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生态性、对话性和现实性。科布的上帝观所突出的生态性、内在超越性及机体联系性与中国传统宗教具有一定的契合,这种契合有助于开启两个文化传统的对话实践,同时两者的差异更是丰富和转化彼此的文化资源。然而,科布的思想也存在与以上三个层面相对应的问题:科布对自然神学的建构必然面临着以某一形而上学架构为基础的神学都要面对的问题—哲学基础本身的问题势必影响到自然神学理论;虽然科布以上帝呼召性的力量突出上帝的内在性有利于解决恶的神学问题、应对现实社会的挑战等优势,但也会因此易陷入削弱上帝神圣性及被崇拜性的危险;另外,不断符合时代之需要的转化是否与忠于基督相冲突,是否会因不同的社会挑战而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神学系统以及如何将其统一起来等也是需要反思的问题。由于科布对上帝观的建构是以传统上帝观的困境(主要因过于突出上帝的超越性而产生)为背景,因此,第一章主要从三个层面论述传统上帝观的问题:在哲学基础层面,实体主义哲学忽视实在的有机性和关联性本质使在此思想影响下的上帝呈现出独立、不变的特性,而实体主义的外在关系性思维又进一步割裂了上帝与世界的内在关联,从而以形而上学的形式凸显出上帝绝对的超越性;在神学属性层面,与超越性上帝对应的是“全能”的教义,以及宇宙道德主义者、现状之维护者等负面形象,这些属性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释世界中恶的存在;在社会实践层面,超越世界的、孤立不变的传统上帝观缺乏应对和转化现实社会挑战的能力,特别是面对世俗化、全球危机、多元宗教及现代科学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使人们逐渐失去对上帝的信赖。与第一章对应,第二章主要从哲学基础、神学属性以及社会实践层面对科布的过程神学及上帝观的建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在哲学基础层面,科布以过程哲学为基础试图建构一种基督教新自然神学,其特征为:在本体论上以具有内在价值和内部关系的事件取代实体主义,并视上帝为形而上学原理内的一种示例,在认识论上以泛经验主义反对感官感知为首位的观念,在知识的整体性上注重与现代科学、《圣经》的融合,这些特征为科布建立一种与世界紧密联系及互相影响的、与《圣经》和现代科学相协调的具有内在性的上帝观念提供了依据。在神学属性上,科布通过重构上帝“全知”教义、拒斥上帝“全能”教义,而以上帝“呼召一回应性”的力量形式凸显上帝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但他也批判以往对上帝内在性的过度强调,从而寻求上帝超越与内在的统一:即呈现一种既绝对又是相对,既创造又回应、既享受的又历险的,既充满希望又真正开放的神学形象。在社会实践层面,科布以“创造性转化”的思想开启过程神学的实践导向,使对上帝的观念与现实世界(特别是生态问题、多元宗教的挑战)紧密联系和协调起来,也使过程神学的上帝观具有更广泛的涵括力:试图能够以与科学的世界观相兼容的方式去看待上帝,而不失去上帝在世界中的效力,能够在信任上帝的同时,还可以与宗教他者相互欣赏,能够通过上帝信仰开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关注……,更使过程神学成为一种可以在挑战中不断自我修正和转化的基督教神学。科布上帝观的以上特征因具有建构性的一面而往往被称为“重构性后现代神学”,但是科布对自然神学的建构必然也面临着以某一形而上学的架构为基础的神学都要面对的问题:哲学思想本身的问题势必影响到自然神学理论,而且科布提倡的不断符合社会挑战的转化是否与忠于基督相冲突,是否会因不同的社会挑战而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神学系统以及如何统一等问题也值得反思。第三章主要论述科布上帝观具体的神学本质特征。科布的论述主要基于过程哲学对上帝原初本性(对世界的可能性影响)和结果本性(与世界互为影响)的区分。基于上帝的原初本性,科布将上帝视为特殊的能量事件—新质之根,他以“初始目的”的形式对世界产生可能性的影响,其影响的目的是增进经验的享受和价值(向复杂方向的超越性发展)—促进世界的进化。基于上帝的结果本性,科布将上帝与世界的互动力量视为“呼召”性(说服性)的,这种具有限制和回应的力量因可为世界提供一种富有自由与责任、享受与创新的开放性道路而被科布总结为对世界的“创造—回应性”之“爱”;而且这种说服性力量将世间的“恶”归于具有自决力量的世界本身,因此上帝虽为恶负一定责任但不必为之受责,而具有特殊性的人类就应负起更多的责任—与上帝的共同历险。上帝正是在以上与世界的关系中形成两极式的本质特性:原初本性作为永恒的概念性存在以新质之根的方式持续地促使世界的生成与进化体现了上帝永恒、绝对和不变的一面—超越性;结果本性作为现实性存在以说服性的力量与世界的互动中体现出上帝特别的“爱”以及暂时、相对和变化的一面—内在性;在与人之责任的独特关系中展现上帝非全能力量的历险意义。最终,科布将这种既超越又内在的上帝视为“生生”(自然生命之源)—以生命最好范例的形式促使一种生态观念和实践行动的生成,从而开启上帝的生态维度和生态实践导向。然而,科布上帝观之超越与内在的本性是非空间性理解下的一种互补性概念,而且统一于与世界的合生过程中。正是在这一双极属性的基础下,科布开启了上帝的生态维度,并形成一种具有实践性的生态神学,这无论对当代的生态理论还是社会的生态危机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但上帝内在性一面所体现的非全能性力量虽然有利于解决恶以及自由的问题,却存在削弱上帝神圣性以及被崇拜性等问题的危险。第四章主要论述科布的上帝观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契合与对话。科布的“创造性转化”理论是为了将过程神学导向实践领域,同时也是强调在现实的实践挑战中丰富对上帝的理解。因此,科布以“深度多元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强调彼此尊重、以超越和转化自身为目的的宗教对话理论,其认为文化的契合性有利于建立对话的基础,而差异性是丰富和转化彼此的资源。以此理论为参照,科布的上帝观所突出的生态性、内在超越性、有机联系性等特征与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具有许多契合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差异的根源是两种文化对人格性(上帝)与非人格性(创造性)终极不同程度的侧重而呈现的。用科布的对话理论来分析,它们的契合性可以为中西文化的对话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桥梁,两者的差异更是一种文化互惠:在过程神学上帝观的思想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从中国宗教的视域中丰富过程神学的上帝观意义。

周旭方[5](2018)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信仰想象的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影响重大的作家、思想家,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巨星。他的小说虽然能够直面时代问题,但无法完全超越时代的局限性。本文批判性地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文本,采用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借鉴西美尔的“宗教性”理论和查尔斯·泰勒的世俗理论,反思和剖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文本中表现出的信仰想象。本文密切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处时代的世俗动因和俄罗斯精神,梳理信仰在传统文化系统中分化的事实,观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经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进行文化信仰的批判性研究。本论文第一章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文本中对信仰质询的现象作为其信仰想象的引子,揭示传统宗教信仰大脱嵌的社会现实。第二章试图从多角度去寻找传统信仰脱嵌的原因,并且说明这些原因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信仰想象形成的思想条件。第三章通过小说中想象的信仰形象和“宗教性”转向这两种动静结合的渠道,剖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文本中呈现出的信仰想象图景,阐释其信仰想象的具体内容,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第四章对小说中呈现的信仰想象进行批判性思考,一方面肯定这种信仰想象以文化治疗为目的的精神价值,肯定其符合世俗化反噬逻辑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分析因距离而导致的信仰想象效度的问题,考量其“宗教性”转向的不确定性与局限性。本论文以批判性思维观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文本,旨在详细审查和评判其小说文本中信仰想象的悖论。

翟康[6](2017)在《复活的上帝—探析朋霍费尔的神学理论》文中认为20世纪杰出的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正面回应了“上帝已死时代”的信仰危机,他以自身跟随作为“复活的上帝”的基督形象为信仰立下新的榜样。本文着眼于朋霍费尔的上帝观念,通过对于他解经中的“复活的上帝”这一概念的挖掘,把握朋霍费尔的上帝观念。同时,本文试图运用犹太教神秘主义中的上帝观念来与朋霍费尔的上帝观念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朋霍费尔上帝观念中的超越性与临在性的统一,在信仰的维度上使朋霍费尔的“基督中心论”回到“上帝”中去。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分析了朋霍费尔对于“非宗教时代”的宗教性的上帝概念的批判,在这种神学批判的转向基础上,进而理解朋霍费尔对于19世纪以来基督教处境的历史性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朋霍费尔对卡尔·巴特辩证神学的批判与吸收,为接下来对朋霍费尔的“复活的上帝”概念的解读提供了思想基础。第三章“创世的上帝”及人的世界,从朋霍费尔对《创世记》前三章的解经文出发论述了“创世的上帝”的超越性,这继承了卡尔·巴特的“上帝就是上帝”的神学建构,为上帝的“复活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神学论证。并在上帝与“人的世界”的关系上考察了朋霍费尔对“世界的实在性”概念的理解。第四章“软弱的上帝”,主要从朋霍费尔的上帝对人显露出来的“软弱形象”的分析,揭示了上帝对人的世界的爱与包容,也是“复活的上帝”在人的形态上接受苦难的内在情感支撑。本章还试图把朋霍费尔的“上帝”与犹太教神秘主义的“上帝形象”进行对比,进而更好的理解“软弱的上帝”与“复活的上帝”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复活的上帝”,本章建立在“创世”与“软弱”的统一上重新理解朋霍费尔的上帝,区分了来自上帝的“复活”与“上帝复活的基督“”两种神学理解,重视朋霍费尔对于超越性的上帝与临在性的上帝的统一,认识到“基督之道”与“面向我们的上帝”之间的联系,最终在信仰上保有“上帝”,在生活中跟随“基督”。第六章结语,总结了朋霍费尔对于宗教性的批判以及“复活的上帝”在超越性与临在性上的统一,进而批判无神论对于朋霍费尔思想的解读。

王媛[7](2017)在《夹生:一个乡村共文化群体的日常交流与冲突协商 ——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鉴奥布的共文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对转型时期熟人社会内部的跨群体互动进行民族志考察。酉阳一地富有民教冲突的历史,不同信仰群体间缺乏顺畅的跨文化沟通渠道和健康的跨群体互动关系是导致民与教之间误解与冲突频发的关键性原因。在当前,酉阳土家基督徒由于在宗教信仰上与主流文化传统相背离,成为乡村文化内部被边缘化的、未被充分代表的共文化群体。在社会文化中居于主流优势地位的非信徒从身体、知识等权力话语出发,或以主流优势群体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对信徒的共文化身份进行贬低和标签化。受熟人社会交往逻辑的影响,酉阳土家基督徒围绕身份展开对话的共文化实践主要体现为非激进、非分离取向,极力避免正面对抗。其结果是,表面上信徒与非信徒的熟人关系得以维持,没有爆发激烈的交流冲突,但在主流优势群体对文化差异性缺乏理解和包容的前提下,乡村共文化群体难免与主流社会结构进一步疏离,并对熟人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构成隐患。在日常交流语境下,酉阳土家基督徒的共文化传播主要在家庭内部、邻居团转、教会内部和教会与世俗四个交往圈子内展开。信徒应对交流冲突的“以行代言”、“背地批评,当面沉默”、“表达理解”、“代偿”、“表面妥协与重新诠释”等多种共文化实践不被奥布原初的共文化理论框架所囊括,同时又区别于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对共文化传播实践类型的补充,是独具中国式熟人社会特色的共文化实践。酉阳土家基督徒的上述共文化传播实践明显受到熟人社会交往逻辑影响,即出于维护交往关系长久性、稳定性的需要,强调“以和为贵”,遵循““情面原则”,并通过策略性地“名实分离”来缓解跨文化礼仪互动中的信仰冲突。研究通过“深描”揭示了熟人社会作为一个特定交流情境对共文化传播的影响作用,并在共文化实践类型上对共文化理论形成了本土化创新。本文通过对酉阳土家基督徒的民族志考察,发现出自内部的“夹生人”不同于来自异乡的“陌生人”,而是介于陌生与熟悉之间的中间状态,可以对西梅尔的“陌生人”理论和“熟人社会”相关概念形成有益补充。以“夹生”一词描述乡村共文化群体的跨群体互动情况,至少体现以下三重含义:首先,共文化群体与主流优势群体在生活层面保持熟人交往,但在信仰层面存在陌生距离;其次,互动双方同时感受到对方不易相处、不好沟通的交流压力;再次,乡村共文化群体有如土壤夹缝中的石砾,与其所在的乡土之间有着共存共生的密切关系。“夹生人”并非游走于社会边缘的陌生人,而是深深镶嵌于熟人社会的土壤之中。从乡村共文化群体的视角出发,“夹生人”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强烈的“嵌入”动机,渴望得到主流社会结构的包容与接纳;从主流优势群体的视角出发,文化异质性是对熟人社会固有交往关系的破坏性力量,因而以“抵触”的态度和行为对“夹生人”的共文化传播形成阻力。不过,这种阻力也可以理解为乡土支撑嵌入物所必不可少的反向作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主流优势群体与“夹生人”完全有可能通过跨文化互动彼此“磨合”,共同为转型时期留守乡村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做出贡献。

王玉静[8](2016)在《朋霍费尔的责任伦理思想探析》文中认为朋霍费尔的责任伦理思想主要集中于《伦理学》,部分分散于《狱中书简》。由于对朋霍费尔责任伦理思想的研究不能脱离他的生存背景以及神学视域,本文尝试将朋霍费尔的责任伦理思想置于他的神学以及伦理学语境中,以期厘清朋霍费尔责任伦理思想产生的具体背景,并在基督教背景下,更好地把握朋霍费尔的责任伦理思想。

胡乃岩[9](2014)在《论信仰》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对于信仰的论述作为主题,把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的信仰问题、信仰危机作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视角,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信仰理论的内核及历史发展,并对当前信仰危机的状态加以对策性的研究,一方面旨在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阐释,一方面也为诠解如何确立的理性的信仰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从选题的意义和思路、撰写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入手,主要从四个部分对于文章进行了整体的论述。首先是对于信仰概念的理论内涵的阐述,其中包括对于信仰概念的界定,信仰的本质特征和信仰的社会功能价值的分析,之后对于信仰的社会形态进行了辨正,并选取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三个形态逐一展开论述。为了更好的区别信仰与相近概念的差异,本文选取了信念和信仰进行异同剖析,并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基督教信仰进行了人类解放视角的比较。其次是从西方和中国两个发展脉络揭示了中西方信仰的演变过程,并对于两种信仰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通过系统的论述来表达中西方信仰思想的轨迹。探源中西方两种信仰的发展历程,以求究中西方的信仰思想对于当代信仰的影响和延续。再次是主要探讨了当代青年的信仰的状况和信仰危机,对当代青年的信仰状况进行的分析判断,指出了当代青年所存在的信仰危机,并对于当代青年信仰的危机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现实原因和哲学根源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最后主要是探讨如何在现阶段对青年人进行信仰塑造,引导其信仰向更合理的方向追求。通过对于信仰塑造原则的分析,指出当前的信仰塑造要秉持理性、与当时代相适应、关注个体、破除教条的原则。在信仰塑造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尤其在政治信仰上要确立三个自信思想的重要地位。

秦烨[10](2013)在《神学范式与基督教思想史的建构——读《上帝死了,神学何为?——20世纪基督教神学基本问题》》文中认为一、上帝已死与神学再思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3卷中,借"疯子"之口大声宣告上帝已死。"上帝也会腐臭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我们,最残忍的凶手,如何自慰呢?那个至今拥有整个世界的至圣至强者竟在我们的刀下流血!谁能揩掉我们身上的血迹?用什么水可以清洗我们自身?

二、“上帝之死”时代中的朋霍费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帝之死”时代中的朋霍费尔(论文提纲范文)

(1)论朵渔诗歌中“整全人”形象的诗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朵渔诗歌研究综述
第一章 回到“人”本身的“身体写作”
    第一节 发现“身体”的“下半身”诗歌写作
    第二节 朵渔诗歌中的原欲与生命意识
第二章 个人化的现实介入和历史想象
    第一节 怀疑和批判现实
    第二节 挖掘和重构历史
第三章 “非常之爱”的诗意建构
    第一节 普通人的日常之爱
    第二节 对他者的人道关怀
第四章 “整全人”的诞生
    第一节 拒绝虚无,自律自省
    第二节 自我对话,找寻信仰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主要论题及相关文献综述
        (1)西方正义论的古今分异
        (2)关于“伦理”理念的正义论研究
        (3)现代正义论发展中的伦理性关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伦理”与“正义”关系的道德哲学辨析
    第一节 “伦理”与“伦理精神”
        一、“伦理”
        二、“伦理”的精神本性
        三、伦理与政治
    第二节 “伦理”是何种“正义”
        一、正义的语义窄化及其阐释性特征
        二、“伦理”作为一种正义的依据
        三、一种参照“伦理世界”的正义理念
    第三节 伦理正义与西方正义论史
        一、伦理正义的性质
        二、伦理正义以伦理共体的同一性为目的
        三、伦理正义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
第二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希腊世界的德性主义正义形态
    第一节 “伦理世界“及其正义形态
        一、“伦理世界”的现象学还原
        二、伦理世界中的个体与伦理实体
        三、伦理实体中的正义
    第二节 德性主义的正义论样态
        一、德性正义与古代正义论的基本进路
        二、理性、灵魂和谐与正义的“内圣”范式
        三、“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的正义范式
    第三节 正义诸向度的德性主义建构
        一、亚里士多德论正义的德性之维
        二、个体德性、政治正义与城邦至善
        三、城邦教化与伦理正义品质的养成
    第四节 古典正义论的特质及局限
        一、古典正义论的特质
        二、实体性的消亡与自然平等意识的悲怆
第三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正义的精神特质
        一、基督教世界观与正义的神学本质
        二、神学正义的伦理性
    第二节 “现世”伦理正义的神学架构
        一、神学正义的“此世”困境
        二、神圣社团中的正义形态
        三、政教一体中神学正义异化
        四、神学法理正义的探寻
    第三节 新教正义观与向现代正义的过渡
        一、宗教正义与世俗正义分离
        二、“称义”新解与神学个人主义
        三、从神学正义到现代正义
第四章 启蒙开启的现代正义论形态
    第一节 启蒙世界观及其正义事业
        一、“公开运用理性”的启蒙
        二、启蒙个人主义的世界观
        三、人、社会和国家的分立
        四、现代正义与伦理的分离
    第二节 契约主义正义论形态
        一、自然状态、家庭与自然正义
        二、个体权利的先验主义论证
        三、契约的喻证
        四、契约主义的社会客观精神样态
    第三节 现代正义形态中的个体善与社会善
        一、权利、道德与个体善
        二、一种功利最大化的善的理解方式
        三、以启蒙为标识的现代正义特质
第五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善多元论下的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形态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
        一、三种自由主义分配正义思想
        二、正义优先的个人主义基础
        三、一场围绕“伦理”问题的论争
    第二节 “政治自由主义”对“伦理”的有限承认
        一、罗尔斯对黑格尔“伦理”的理解
        二、私人性的伦理多元与政治社会中的伦理感
        三、政治生活中的公民伦理理想
    第三节 个体善与共体善统一的两种取向
        一、德沃金论自由主义政治的伦理共同体
        二、至善主义多元共同体的伦理建构
        三、自由主义伦理共同体的有限性
第六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社群主义的社会多元正义形态
    第一节 社群主义的精神样态
        一、“社群”的伦理性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三、三种社群主义的共同体理念
    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正义论
        一、对自由主义正义原则的批判
        二、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观
        三、突出伦理正义精神的分配正义
    第三节 伦理正义之于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理想
        一、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
        二、共同体主义对时代精神的洞见
        三、社群主义理论的局限及现实主张的空泛
第七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三):互主体理论的程序正义与承认正义
    第一节 互主体交往与现代伦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一、交往理论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调和
        二、互主体理论的精神特质
        三、互主体理论对伦理生活的“横向”理解
    第二节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中的道德、伦理与正义
        一、“后习俗”的道德正义与具体伦理
        二、道德商谈与合法性正义
        三、伦理商谈与伦理认同的本真性
    第三节 形式伦理构想与正义的承认范式
        一、非正义的诊断——从交往病理到承认病理
        二、承认正义与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
        三、以承认重建正义的现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3)普里莫·莱维奥斯维辛书写的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普里莫·莱维及其作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 莱维对见证资格的判定
    2.1 对见证资格判定的原因
        2.1.1 施暴者的借口
        2.1.2 受害者的沉默
    2.2 幸存者的义务与责任
        2.2.1 记忆是幸存者的义务
        2.2.2 作见证是幸存者的责任
3 莱维对受害者群体的反思
    3.1 对人性“灰色地带”的思考
        3.1.1 “灰色地带”人性的模糊
        3.1.2 集中营里的“灰色地带”
    3.2 作为幸存者的内省
        3.2.1 对非人性处境的双重承负
        3.2.2 幸存之后的耻感
4 大屠杀的“元素”分析
    4.1 真理是最高的价值
        4.1.1 知识分子的双重性
        4.1.2 交流启示人性
    4.2 还原真实是最高的道义
        4.2.1 精确性的分析诗学
        4.2.2 真实残酷的底色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科布的上帝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科布及神学思想引论
第一章 科布对传统上帝观的批判
    第一节、哲学基础:实体化上帝的困境
        一、实体性概念:不变的上帝
        二、实体性思维:上帝与世界分离
    第二节、神学属性:全能上帝的困境
        一、与《圣经》教导的差异
        二、引起的负面形象
        三、全能与恶的神学困境
    第三节、社会实践层面的困境
        一、世俗化的挑战
        二、生态危机的挑战
        三、多元宗教的挑战
        四、现代科学的挑战
    小结
第二章 科布过程神学及上帝观的建构
    第一节、哲学基础:过程式自然神学
        一、自然神学的建构
        二、过程哲学为基础
        三、对怀特海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神学属性:重构“全能”教义
        一、超越与内在性的追寻
        二、重构全知、全能教义
    第三节、社会实践:创造性转化
        一、科布神学的实践转向
        二、创造性转化原理
        三、实践层面的应用
    小结
第三章 科布上帝观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上帝的两极本性
        一、创造性、上帝与现实事态
        二、上帝的原初本性和结果本性
        三、科布对两极本性的发展
    第二节、上帝作为新质之根
        一、特殊的能量事件—新质之根
        二、上帝影响世界的形式—初始目的
        三、上帝影响世界的目的—有神间断进化论
    第三节、上帝的呼召性力量
        一、力量的限制:自然主义有神论
        二、呼召性的力量
        三、创造—回应之爱
        四、上帝力量与恶
        五、上帝力量与人类责任增长
    第四节、上帝的生态维度:“生生”
        一、生生之上帝
        二、生命之思想解放
        三、生命之行为解放
    小结
第四章 与中国宗教的契合与对话
    第一节、科布上帝观与宗教对话
        一、科布的宗教对话理论
        二、过程神学与中国宗教的对话
    第二节、生生上帝与道法自然
        一、生态性的契合
        二、差异与对话
    第三节、上帝的内在性与心性论
        一、内在超越性的契合
        二、差异与对话
    第四节、合生与缘起
        一、有机联系性的契合
        二、差异与转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信仰想象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源起:信仰大脱嵌与上帝正义的质询
    第一节 陀氏小说世界中的苦难
    第二节 陀氏艺术世界中的罪恶与虚无
    第三节 陀氏小说人物的“人-神”化倾向
第二章 信仰想象的思想条件
    第一节 社会思潮的世俗动因与俄国思想的两重性
    第二节 信仰脱嵌与上帝正义论的分化
    第三节 陀氏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思想架构
第三章 “宗教性”:信仰再嵌入的想象
    第一节 陀氏小说中想象的信仰形象
    第二节 陀氏小说中诉诸“宗教性”的转向
第四章 信仰想象的批判性思考
    第一节 世俗化反噬逻辑下的信仰想象
    第二节 信仰思想建构与人文思考
    第三节 想象的局限性与不确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复活的上帝—探析朋霍费尔的神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非宗教”时代的上帝及朋霍费尔的神学基底
    2.1“非宗教”的时代
    2.2“宗教”的上帝
    2.3 朋霍费尔的神学批判与巴特的辩证神学
第3章“创世的上帝”与人的世界
    3.1“创世的上帝”
    3.2 上帝与创造的世界的关系
        3.2.1 人的“堕落”与世界的“堕落”
        3.2.2 上帝对世界的肯定与维护
第4章“软弱的上帝”
    4.1“软弱”示人的上帝
    4.2 与犹太教神秘主义中“软弱的上帝”的对比
第5章“复活的上帝”
    5.1“复活”的超越性主体——上帝
    5.2“复活”的临在性形态——基督
    5.3 追随基督之道面向上帝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夹生:一个乡村共文化群体的日常交流与冲突协商 ——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当熟人社会出现“夹生人”群体
    1.1 研究缘起:酉阳人“有洋人”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熟人社会交往问题研究
        1.3.2 共文化理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1.3.3 中国乡村教会及农民基督徒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民族志:从呈现差异到理解意义
        1.4.2 田野点概况
        1.4.3 合作研究者(研究对象)构成情况
        1.4.4 资料搜集与分析策略
    1.5 内容框架
2 认识酉阳:跨文化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2.1 《酉阳杂俎》与酉阳地区留守人群的信仰文化
    2.2 “酉阳教案”与教民冲突的发生机制
    2.3 “土生土长的洋牧师”与酉阳土家基督徒共文化传播
3 作为乡村共文化群体的酉阳土家基督徒
    3.1 关于酉阳土家基督徒的身份标签
        3.1.1 “老粑粑些”和“不做正事”
        3.1.2 “愚昧无知”
        3.1.3 “不要老主人”
    3.2 围绕身份标签的抗争与妥协
        3.2.1 展示“精兵”
        3.2.2 以行代言
        3.2.3 假借权威
        3.2.4 主动澄清
        3.2.5 背地批评,当面沉默
    3.3 群际分界:“出门欢喜进屋愁”
4 日常交流情境下的共文化传播与冲突协商
    4.1 家庭内部:“反对”与“顺服”
        4.1.1 家庭内部的“顺服”与“相互尊重”
        4.1.2 家庭内部的“反对”与冲突协商
    4.2 邻居团转:“要和世人和好”
        4.2.1 团转互助中的共文化传播
        4.2.2 跨群体互动中的信仰碰撞
    4.3 教会内部:“信仰共同体”交流网络的建构
        4.3.1 熟人交往关系的延伸与拓展
        4.3.2 内群体交流网络的建构途径
    4.4 教会与世俗:礼仪的碰撞
        4.4.1 婚嫁礼仪的代偿与拼接
        4.4.2 丧葬礼仪的争战与退让
5 结论与讨论:镶嵌于乡土的“夹生人”
    5.1 “夹生”的三重含义
    5.2 “镶嵌”的三重视角
    5.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简介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朋霍费尔的责任伦理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朋霍费尔的神学思想
    (一)朋霍费尔神学的此世性
    (二)朋霍费尔神学的伦理性
二、朋霍费尔的伦理学思想
三、朋霍费尔的责任伦理的思想
    (一)负责任的生命结构
    (二)责任伦理的特点
        1.责任伦理的终极取向
        2.责任伦理的完整性
四、结语

(9)论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3 难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难点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的方法
        1.4.2 历史分析的方法
        1.4.3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1.4.4 比较研究法
        1.4.5 系统分析法
2 信仰的一般理论内涵
    2.1 信仰的概念
    2.2 信仰的本质特征
        2.2.1 信仰是个体自我意识性与社会物质性特征的结合
        2.2.2 信仰具有超越性
        2.2.3 信仰是对信仰对象的极度信服
        2.2.4 信仰具有终极关怀性
    2.3 信仰的社会价值
        2.3.1 信仰具有人格塑造作用
        2.3.2 信仰使人的存在得到关怀
        2.3.3 信仰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2.3.4 信仰能够产生社会认同作用
    2.4 信仰存在的形态
        2.4.1 信仰分类的辩正
        2.4.2 马克思主义信仰
        2.4.3 宗教信仰
        2.4.4 道德信仰
    2.5 信仰与信念、理性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2.5.1 信仰与信念的比较分析
        2.5.2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比较
3 历史演进中的信仰形态
    3.1 西方文化的信仰传统:神(上帝)与理性
        3.1.1 古希腊时期对于神与理性的探讨
        3.1.2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上帝与理性
        3.1.3 近代哲学的上帝与理性探讨
    3.2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信仰传统
        3.2.1 前期儒释道三家的信仰观
        3.2.2 新儒家的信仰观
    3.3 中西方传统信仰文化的差别比较
        3.3.1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区别
        3.3.2 信仰境界的区别
        3.3.3 信仰获取途径的区别
    3.4 中西方文化交汇对于信仰的影响
        3.4.1 清末期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溃败
        3.4.2 新文化运动对于青年信仰体系的冲击
        3.4.3 现代新儒家思想对于传统儒家信仰的重构
4 当代青年的信仰危机
    4.1 青年群体的确定及特点
        4.1.1 青年群体确定
        4.1.2 青年群体的发展特点
    4.2 近当代青年信仰的发展历程
        4.2.1 建国初到文革期间青年人的信仰和问题
        4.2.2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的信仰状况和问题
        4.2.3 当代青年人的信仰状况
    4.3 青年信仰的发生机制
        4.3.1 绝对意识的觉醒和信仰认同
        4.3.2 青年信仰形成的心理过程—知情意行统一
    4.4 当代青年的信仰危机及表现
        4.4.1 多元化意识形态冲击信仰造成青年信仰内容的危机
        4.4.2 信仰思维方式混乱所导致的青年人的信仰选择危机
        4.4.3 信仰庸俗化所导致的青年信仰培育(价值判断)的危机
    4.5 青年人信仰危机的产生原因
        4.5.1 传统文化的桎梏
        4.5.2 批判与重建的困境
        4.5.3 新的阶层出现而导致的利益需求变化
        4.5.4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4.5.5 全球化的冲击
    4.6 当代青年信仰危机的深层根源
        4.6.1 自我意识确立的困境
        4.6.2 现代性思想影响下的困惑
        4.6.3 价值取向的困惑
5 当代青年的信仰塑造
    5.1 当代青年信仰塑造的原则
        5.1.1 建立理性信仰的原则
        5.1.2 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
        5.1.3 关注个体的主体性原则
        5.1.4 确认信仰的终极目标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5.1.5 破除教条的原则
    5.2 青年信仰塑造的路径选择
        5.2.1 信仰教育是基础手段
        5.2.2 传播是基本途径
        5.2.3 制度的规范性引导
        5.2.4 自我觉醒的境界引导
    5.3 信仰塑造的内容
        5.3.1 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核心信仰
        5.3.2 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确立信仰的核心内容
        5.3.3 通过三个自信思想来发展全社会的政治信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上帝之死”时代中的朋霍费尔(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朵渔诗歌中“整全人”形象的诗意建构[D]. 杨艳坤.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D]. 杜海涛. 东南大学, 2020(01)
  • [3]普里莫·莱维奥斯维辛书写的独特性[D]. 马陈成.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科布的上帝观研究[D]. 尚真洁. 武汉大学, 2018(06)
  • [5]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信仰想象的批判[D]. 周旭方. 北方民族大学, 2018(02)
  • [6]复活的上帝—探析朋霍费尔的神学理论[D]. 翟康. 南昌大学, 2017(02)
  • [7]夹生:一个乡村共文化群体的日常交流与冲突协商 ——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D]. 王媛. 武汉大学, 2017(06)
  • [8]朋霍费尔的责任伦理思想探析[J]. 王玉静. 现代哲学, 2016(05)
  • [9]论信仰[D]. 胡乃岩. 浙江大学, 2014(05)
  • [10]神学范式与基督教思想史的建构——读《上帝死了,神学何为?——20世纪基督教神学基本问题》[A]. 秦烨.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七辑, 2013

标签:;  ;  ;  ;  ;  

“上帝之死”时代的朋霍费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