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在诊断和护理中的应用

观察在诊断和护理中的应用

一、望诊在辨证施护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瞿艳,陈桂兰,高丽云,庄勋[2](2021)在《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辨证施术培训计划和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南通地区687名中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识得分为(19.08±5.56)分,处于较低水平;态度得分为(41.30±4.79)分,处于良好水平;行为平均执行率为(69.03±14.84)%,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识的主要因素是职称、在职学习中医护理经历和中医护理专业背景;影响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态度的因素是学历、在职学习中医护理经历、护士长及中医护理专业背景;未检测到影响辨证施术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态度较积极,但辨证施术知识比较薄弱,辨证施术的执行率有待提高,建议通过多元化中医护理教育的方式促进护士辨证施术知识水平提高,激发护士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辨证施术行为水平。

钱秀云,柳辰玥,李杰,刘燕,陈家旭[3](2021)在《浅谈中医四诊的延伸》文中认为中医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未来中医四诊发展、延伸的关键所在,此二者的结合是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即以中医理论指导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医领域,从而拓展四诊的范围,增加获取疾病信息的方式,为今后中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方法。中医有精妙而有效的理论与技术,现代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记录疾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医的不足。中医四诊的延伸丰富了中医内容,增加了中医的时代特色,彰显了中医与时俱进的进步思想,促进了中医更好更快的发展。

李金桐[4](2020)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提出背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呼吸科门诊常见疾病,临床以咳嗽及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持续时间较短,病情易于反复。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为独到的优势。晏军主任医师擅长应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颇佳。目的:通过统计晏军主任医师应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有效病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导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传承导师临床经验,为中医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开拓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晏军主任医师门诊就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案,将病案基本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的新方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得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证候分布规律,挖掘导师常用的对药、角药及核心药物组合,并结合专家访谈,总结导师应用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74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101诊次医案。统计结果显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其常见症状有咳嗽、咽痒、口干、咽干、痰黏、痰少、痰白、口苦、流清涕、咽部异物感等,证型则以风痰恋肺、风痰郁热最为多见。导师临床常使用温性药和寒性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其中苦味药、辛味药和甘味药出现次数最多。药物归经方面,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药物主要归肺经,其次为胃、脾、肝、心、大肠经。本病病位在肺、鼻、咽,与多个脏腑相关,常以正虚为本,由外邪诱发,其病机关键在于气机升降失调,当以理气通窍利咽为基本治疗原则。在具体用药方面,最常用的药物为前胡、炙百部、杏仁、清半夏、牛蒡子、蝉蜕、炙麻黄、茯苓、桔梗、白前、辛夷、紫苏叶、荆芥、炙甘草、薄荷。常用药对有白前-前胡、炙麻黄-杏仁、桔梗-甘草、桔梗-枳壳、牛蒡子-蝉蜕、蝉蜕-僵蚕、香附-紫苏等。其余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花和荆芥-薄荷-钩藤等。结论:晏军主任医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可总结如下: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位在肺、鼻、咽,核心病机在于气机升降失调,故确立理气通窍利咽为基本治疗原则;②晏军主任医师在辨证时注重对主症、兼症的把握,四诊合参的同时尤其注重喉咽部望诊;③风邪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治疗时可从风论治、内外同调;④随着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正虚的程度逐渐加重,治疗过程中需注重顾护阴液和补益脾胃;⑤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时需秉承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做到专药专用;⑥治未病、重调摄的理念需贯穿于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全过程中。

鲁周南[5](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李迪瑶[6](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医护理技术辅助辨证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指出,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是国家对护理事业发展的要求。辨证施护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提出的中医护理基本法则。然而,中医护理技术虽然开展广泛,临床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却较为缺乏,且受个人主观条件影响,导致辨证的结果存在差异,本研究以中医护理技术为切入点,旨在探索中医护理技术的辨证需求和特点,得出现阶段适合中医护理技术的辨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中医护理技术辅助辨证工具,验证各模型准确率,得出最优模型。方法本研究借鉴朱文锋《证素辨证学》理念,基于证素信息收集表采集2018年至2019年某三甲中医院的297名中医门诊患者症状体征及八纲辨证分型共计173,151条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全连接网络(Fully Connected Networks)和自编码器+全连接网络(Autoencoder+FCNs)这三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辅助辨证工具,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测试运用十折交叉验证,比较其结果的准确率。结果(1)本课题共收集297例患者,其中男性133例(44.8%),女性164例(55.2%),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8.14±10.67岁。(2)通过t-SNE进行收集数据的可视化,发现在较低维度下,不同辨证分型的数据分布高度重合,辨证结果区分不明显。(3)收集的数据中,最频繁出现的证候依次是以下几类:舌淡胖、舌苔腻、舌苔黄、新产流产手术史、失眠、舌边齿印。(4)在相同的训练集和测试集下,全连接网络在三个模型中取得了最好的结果,其中表里、寒热以及虚实这三种证候准确率分别达到95.86%、97.58%和96.55%,支持向量机、自编码器+全连接网络、全连接网络建模最高耗时分别为0.82s、6.27s、23.59s,其中支持向量机耗时最短。结论全连接网络在八纲辨证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辅助临床护士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前的辨证,做到“辨证施术”,在开展临床应用时应进一步思考其操作性。

戴卉,张凤琴,张静,张舒,张学月,孙庆霞[7](2019)在《基于中医型标准化病人为主的心内科SP培训体系的构建》文中认为将中医标准化病人(SP)的培养分成心内科中医SP案例编制、SP选择、SP培训3个模块,通过对3个模块具体内容进行探析,分别寻求出最科学、合理、符合临床情境的方案,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心内科SP培训系统,运用于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考核,培养临床年轻护士中医辨证施护的思维,为今后中医型SP的培训、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并推广其在中医院临床护理及护理教学培训等方面的应用。

孙玉娇[8](2017)在《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编制》文中提出目的:编制符合中医护理评估方法的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确立其阈值并验证其信效度,为临床护理人员辨识此证型提供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1)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联合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初步拟定了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条目池,通过临床调研的方式收集了 210位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阴虚热盛证主证应用离散趋势法、区分度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以及因子分析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兼证条目筛选则灵活选取了频数分析法、区分度分析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2)运用主观专家评定法和客观因子分析法进行条目赋权,建立评估模型,进而采用ROC分析方法进行诊断阈值的确立。(3)通过临床调研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量表进行测评。结果:(1)通过主客观的方法,最终确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量表,阴虚热盛证包括18个条目,兼证湿热证包括7个条目,兼证血瘀证包括3个条目。(2)建立量表评估模型Y=舌红*3+苔黄*11+语音高亢*2+语速快*2+口渴*3+口燥*3+咽干*5+口干*8+易饥*5+多饮*5+心烦*4+烦躁易怒*5+怕热*3+手足心热*7+小便频数*11+大便秘结*9+体重减轻*10+脉数*2(Y代表量表积分,数字代表对权重,"*"代表乘),量表的阈值为241分。(3)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体现在各测评指标均符合量表编制的要求。糖尿病阴虚热盛证主证重测信度为0.784,兼证湿热证重测信度0.898,兼证血瘀证重测信度为0.826。糖尿病阴虚热盛证主证分半信度为0.832,兼证湿热证分半信度为0.712,兼证血瘀证分半信度为0.705。糖尿病阴虚热盛证主证Cronbach’ α系数为0.835,兼证湿热证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08,兼证血瘀证Cronbach’ α系数为0.712。阴虚热盛证主证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在0.889~1之间,兼证湿热证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在0.83~1之间,血瘀证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在0.83~1之间,阴虚热盛证主证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44,兼证湿热证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65,兼证血瘀证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52。量表和亚量表结构效度解释方差变异率>60%,说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糖尿病阴虚热盛证量表,包括两个兼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作为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中医护理评估工具。

陆佳,周晓芸[9](2016)在《急诊留观患者中医辨证施护护理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医四诊八纲辨证护理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留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施护,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护理在改善急诊留观患者病情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陈艳玲,崔红艳[10](2015)在《中医心理学对辨证施护的意义及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心理学是一种源于中医传统文化与治疗实践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心理的能动作用,改变患者的神及志行为,以使之恢复正常。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在与患者接触、谈话、施护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心理治疗的意义,如年龄、资历、态度、在群众中的威信等,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的心理影响。医

二、望诊在辨证施护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望诊在辨证施护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 1 护士一般资料问卷
        1.2.1. 2 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调查问卷
        1.2.2 调查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院护士一般资料
    2.2 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情况
    2.3 不同特征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
    2.4 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相关性
    2.5 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现状
        3.1.1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识薄弱
        3.1.2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态度较为积极
        3.1.3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开展辨证施术临床执行率有待提高
    3.2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识影响因素
        3.2.2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态度影响因素
        3.2.3 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行为影响因素
4 小结

(3)浅谈中医四诊的延伸(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四诊的传统应用
    1.1 望诊———望舌看指纹,疗小儿咳嗽
    1.2 闻诊———听啼哭,知小儿疾苦
    1.3问诊———善询问,愈湿热痢
    1.4 切诊———按阳性反应点,定位病证所在
2 中医四诊现代化研究
    2.1望诊
    2.2 闻诊
    2.3 问诊
    2.4 切诊
3 中医四诊如何延伸及其意义

(4)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认识
        1 概念、流行病学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诊断
        4 治疗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治疗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经验研究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6)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医护理技术辅助辨证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一、中医护理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一) 中医护理技术起源于中医外治法
        (二) 中医护理技术发展道阻且长
        (三) 中医护理技术发展的关键需求
        1. 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的需求
        2. 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与临床研究的需求
    二、八纲辨证于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作用认识
        (一) 八纲辨证的内涵
        (二) 八纲辨证切合中医护理技术实施需要
        1.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具有广泛性
        2.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具有灵活性
        3. 中医护理技术的可评价性
        (三) 八纲辨证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应用体现
        (四) 小结
    三、机器学习在中医证候辨证中的应用
        (一) 机器学习概述
        (二) 机器学习在中医智能辨证中的应用
        1. 中医智能辨证
        2. 机器学习不同算法的认识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方案设计
        (二) 研究对象
        1. 来源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剔除标准
        (三) 研究方法
        1. 信息收集表的设计
        2. 调查方法
        3. 实验环境
        4. 机器学习算法
    二、结果
        (一) 一般情况分析
        1. 辨证结果分布
        2. 性别、年龄构成
        (二) 辨证分型与症状统计
        1. 症状出现频率
        2. 症状与辨证结果的分布
        3. 辨证结果t-SNE分析
        (三) 模型准确率与建模耗时
分析与讨论
    (一) 一般情况讨论
        1. 辨证结果分布分析
        2. 性别年龄分布分析
    (二) 证素及证候分布分析
        1. 证素分布分析
        2. 证型分布分析
        3. 数据降维分析
    (三) 模型效果评价
    (四) 八纲辨证适合作为中医护理技术的辨证思路
    (五) 机器学习在护理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化
结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1.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1. 证素内容
    2. 实验代码GitHub地址
致谢
文献综述 八纲辨证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7)基于中医型标准化病人为主的心内科SP培训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SP简介
    1.1 SP的起源
    1.2 SP的种类
2 SP的应用现状
    2.1 SP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
    2.2 SP在临床护士考核中的应用
    2.3 SP在中医科室中的应用
    2.4 SP在中医临床护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3 心内科中医SP培训体系
    3.1 中医型SP案例的编制
    3.2 案例剧本的主要内容
        3.2.1 背景资料
        3.2.2 模拟环境
        3.2.3 扮演要点
    3.3 案例剧本编写的注意事项
    3.4 中医型SP的选拔
    3.5 中医型SP的培训
        3.5.1 中医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3.5.2 SP培训方法
        3.5.2.1 望诊
        3.5.2.2 闻诊
        3.5.2.3 问诊
        3.5.2.4 切诊
        3.5.2.5 其他电子系统
4 中医SP培训系统评估及考核
    4.1 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4.1.1 考站站点设置
        4.1.2 考核内容及考核时间设置
        4.1.3 各考站权重设置
    4.2 考核对象
    4.3 评价指标
5 实践体会

(8)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基础
    1. 糖尿病中医源流
    2. 糖尿病中医辨证施护的研究现状
    3. 糖尿病中医辨证施护的局限性
    4. 中医诊断量表的文献分析及研究现状
        4.1 中医诊断量表的检索和筛选
        4.2 检索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5. 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探析
        5.1 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理论基础
        5.2 阴虚热盛证是糖尿病常见证型
        5.3 从阴虚热盛证论治糖尿病疗效显着
第二章 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初步研制
    1. 成立工作小组
    2. 拟定量表的框架
        2.1 确立量表的名称
        2.2 确定量表的测量方式
        2.3 研究对象
        2.4 量表研究目的
        2.5 量表的维度
        2.6 条目量化原则
        2.7 技术路线图
    3. 备选条目的建立
        3.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3.2 文献调研
        3.3 结果
    4. 建立专家函询问卷
        4.1 工作小组咨询
        4.2 德尔菲专家的遴选
        4.3 专家咨询问卷表的设计
        4.4 专家问卷的发放
        4.5 数据处理
        4.6 条目的筛选
    5. 专家问卷调研结果
        5.1 专家的基本情况
        5.2 专家的积极系数
        5.3 专家权威程度
        5.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5.5 专家的协调系数
        5.6 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护理量表的条目池
    6. 客观筛选法
        6.1 确定样本量
        6.2 条目筛选的统计学方法
        6.3 条目筛选结果汇总
    7. 口语化调试
第三章 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阈值确立
    1. 条目赋权
        1.1 主观赋权法
        1.2 客观赋权法
        1.3 建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评估模型
        1.4 确定判断阈值
第四章 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测评
    1. 量表的信度的测评
        1.1 重测信度
        1.2 分半信度
        1.3 内部一致性
    2. 量表的效度的测评
        2.1 表面效度
        2.2 内容效度
        2.3 结构效度
第五章 讨论
    1. 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科学性
        1.1 符合量表的研制方法
        1.2 研究架构合理
        1.3 文献循证产生条目池
        1.4 主观与客观结合筛选条目
    2. 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适用性
    3. 判断阈值确立
    4. 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可行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急诊留观患者中医辨证施护护理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护理方法:
    1.3 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中医心理学对辨证施护的意义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心理学应贯穿于辨证施护全过程
2 中医心理学是辨证施护的关键
3 中医心理学在辨证施护中的作用
    3.1 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能改善护患关系
4 小结

四、望诊在辨证施护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南通地区中医院护士辨证施术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瞿艳,陈桂兰,高丽云,庄勋. 护理管理杂志, 2021
  • [3]浅谈中医四诊的延伸[J]. 钱秀云,柳辰玥,李杰,刘燕,陈家旭. 中国民间疗法, 2021(14)
  • [4]理气通窍利咽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D]. 李金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医护理技术辅助辨证模型研究[D]. 李迪瑶.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中医型标准化病人为主的心内科SP培训体系的构建[J]. 戴卉,张凤琴,张静,张舒,张学月,孙庆霞. 全科护理, 2019(28)
  • [8]糖尿病中医阴虚热盛证护理评估量表的编制[D]. 孙玉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11)
  • [9]急诊留观患者中医辨证施护护理临床研究[J]. 陆佳,周晓芸.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3)
  • [10]中医心理学对辨证施护的意义及作用[J]. 陈艳玲,崔红艳. 河北中医, 2015(09)

标签:;  ;  ;  ;  

观察在诊断和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