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进展

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进展

一、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樊潇潇[2](2020)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技术综合复杂,对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布局影响广泛且深远。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作为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规划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论文以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为研究目标,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管理的管理主体、管理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三个层面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消费、产品角度不同角度判断其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并通过其正外部性对其公共物品属性进行了验证。公共物品是区分市场干预和政府干预的重要判断依据,因此政府提供成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主要提供方式。政府购买过程产生的社会公众——政府、政府——研究机构的两级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被赋予了管理者、提供者的角色,因此,政府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规划的管理主体是具有必然性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体制发展、内外部战略目标的变化展开分析,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组织结构需要根据环境、战略目标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新要求及设计思路。根据信息共享观理论框架,选择矩阵式结构、常设项目团队等组织框架以满足组织提高决策效率、适应动态环境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议事机构、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办事机构、补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咨询机构等建议。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以规范政府活动是矫正政府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论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优化了决策维度的两级评价指标以及不同决策步骤中的决策维度。在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下,针对监督者信息不对问题提出建立决策信息公开制度、解决监督者“搭便车”困境和利用现代化手段减低监督信息公开和获得成本等建议,针对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优化决策专家样本、建立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机制等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多角度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消费、产品等不同分类对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进行讨论。为讨论政府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的管理主体提供了依据。2.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较深入地讨论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宏观规划管理过程的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职责,为提高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供入手点。3.较系统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个层面,对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出优化或改进方法。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晓佩[4](2020)在《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优化我国高等学校区域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成为建设教育强国“补短板”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签署的部省合建协议中,重点支持14所部省合建高校建设2-3个优势学科,通过优势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推动优势学科和特色行业与优势产业互动提升。因此,研究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服务地方特色行业与优势产业的能力和水平,聚焦评价优势学科的社会贡献度是考察部省合建高校建设效果的重要依据,成为部省合建高校建设研究的重要议题。优势学科作为学科发展的高水平形态,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前瞻性、特色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关注优势学科的建设,一方面,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是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优势学科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对于实现优势学科资源配置等“硬环境”以及“软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的社会贡献评价研究有利于带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取其精华,选取符合客观实际、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指标,构建符合部省合建高校特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既是“部省合建”政策实施动态调整的保障机制,也是激发高校自身发展的动力,为引导部省合建高校不断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提供借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寻求能够反映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指标,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以教育评价领域相关的专家为调研对象,检验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N大学与Z大学为评价对象,分析其在社会贡献的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水平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对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进行了阐述,并从研究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的必要性出发,阐释研究的可行性。第三章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通过收集、梳理,得出指标初始构建维度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其次,邀请相关领域的2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调查法,最终确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家合作、社会服务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选取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检验,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在第三章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N大学与Z大学为评价对象,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两所高校优势学科在社会贡献的现实状态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对策建议。根据第四章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能力的举措:第一,制定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引领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第三,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建设一支适应“本土”优势学科发展的学科队伍;第四,优化科研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五,加快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阮莹,胡亮,闫娜,解文军,魏炳波[5](2020)在《空间材料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空间材料科学是材料科学与空间技术相融合形成的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它萌生于20世纪中期的空间探索实验,伴随着载人航天的迅速发展逐步成长为材料科学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支学科.我国即将迎来自己的空间站时代,从而为此新兴学科带来更广阔前景.本文系统总结了最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在空间环境物理化学特征、空间条件下材料的液态性质与相变动力学、空间材料制备成形过程运动学,以及空间环境中材料组织与性能调控等四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分析展望了这一学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薛振华,李奇,郝一男,武洁,陈鹏,郭泽宇[6](2020)在《材料科学技术进展课程特征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时代特征、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特征,分析了"材料科学技术进展"课程内容紧跟世界材料科学领域发展的时代性、展示材料科技发展的前沿性、体现材料科学体系的学科交叉性、课程自身知识模块的衔接性特征,阐述了该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有益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专业领域发展的跟踪能力、材料科学技术方面的探索精神、研究过程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说明,本课程的设置对硕士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的建设性作用。

郭书剑[7](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欣[8](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叶青[9](2019)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群的规划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迄今为止,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颁布了“双一流”建设方案,除中国人民大学,其余各大高校的建设方案都把学科群规划作为学科组织模式创新的重点。通过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分析,清楚认识学科群规划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质,探析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群规划的特征,对深入认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群规划蓝图具有现实意义。为了充分了解学科群规划蓝图的现状,本研究以3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为素材,采用文本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文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角度,将学科群规划内容划分为规划布局、规划目标、规划思路、组织保障四方面,来系统分析学科群规划总体呈现怎样的共性特征。为更全方位的探析学科群规划特征,从案例的典型性和研究的可行性角度出发,选取厦门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个案,进一步深入探析不同类型高校学科群规划所具有的独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共性特征来看:在规划布局中,一方面,材料科学学科群是应用性学科群的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是基础性学科群的建设重点;另一方面,农林类、军事类、师范类、民族类院校的学科群规划特色鲜明,理工类院校中应用性学科群突出,农林类、理工类院校的学科群多与国家研发项目对接,综合类院校的基础性学科群和应用性学科群同步规划。在规划目标中,短期目标主要设置在2017-2020年阶段,长期目标与总体建设方案目标一致。在规划思路中,带头学科地位显着,依托要素表现多样,组织形式全面且集中在科研凝聚型。在组织保障中,采用以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管理机制,赋予人财物更多自主权的资源配置机制,实行对标分析、适当激励的评价机制。(2)从个性特征来看:以厦门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为优化学科群规划提出,不断探寻“自身风格”,将“纵横交叉”的学科群建设思路发展到新工科建设,建设使命愈发呈现发展且多样的特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代表的特色性高校,为优化学科群规划提出,学科群布局与时俱进,并提出了三级学科群责任体系,健全专项资金制度,丰富保障、考评机制。

韩曦[10](2019)在《ESI数据的R语言分析及其研究前沿挖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各高校机构及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排名和评价体系寻找参照标准,努力寻求获得一种能提供学科发展、跟踪、比较、评价等服务的评价方法或评价体系。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是当前用以评价一流学科的主要评价标准,被我国教育部门和各省市采用以评价高校机构等其他科研绩效。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基于ESI的学科服务,为高校制定学科发展策略,为高校行政部门和上级决策部门提供学科评价参考咨询报告。此外,近年来研究前沿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ESI研究前沿成为主要数据源,而学科服务部门是ESI研究前沿的主要研究群体之一。因此,如何更高效地采集、追踪、分析ESI数据,如何探测并挖掘ESI研究前沿并据此总结规律或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梳理ESI数据库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调研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可视分析法,以ESI数据库为研究对象,以R语言为研究工具,弥补学科服务部门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解决ESI信息检索与咨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发现ESI研究前沿尚未挖掘的价值并验证其合理性。充分了解ESI数据的数据结构、主要指标及重要功能后,通过R自编函数封装了采集的ESI数据,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ESI的排序功能,包括学科排名、国家排名、机构排名等。统计了ESI无法直接应用到ESI分析工作中的功能,发现学科服务部门的主要业务均依赖于ESI的四组指标,利用ESI数据字典,通过R实现ESI四组指标的可视化,从ESI指标功能的角度补充排序功能不能直接显示的信息,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通过自动翻译、比较分析和文本分析,以新颖的角度、创新性的方法挖掘ESI研究前沿的学术内涵,其研究成果提高了ESI研究前沿挖掘研究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科服务部门针对性地开展学科情报服务工作,更有利于各学科研究人员或机构发现研究前沿热点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究。

二、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研究概况
        1.2.2 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观点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设施宏观规划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宏观规划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层次
        2.2.1 研究对象及目标
        2.2.2 管理有效性评价及风险控制
        2.2.3 研究问题层次
    2.3 研究理论框架
        2.3.1 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
        2.3.2 政府干预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组织结构理论
        2.3.5 公共选择理论
第3章 宏观规划管理中政府角色定位
    3.1 研究框架
        3.1.1 现状与问题诊断
        3.1.2 研究路径
    3.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属性判断
        3.2.1 消费角度
        3.2.2 产品角度
        3.2.3 外部性
    3.3 提供方式选择
        3.3.1 私人经济部门提供
        3.3.2 私人合作提供
        3.3.3 政府预算提供
        3.3.4 其它提供方式讨论及小结
    3.4 政府角色
        3.4.1 直接提供和政府购买的选择
        3.4.2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角色划分
        3.4.3 规划管理及参与主体
    3.5 小结
第4章 宏观规划的管理组织结构优化
    4.1 研究框架
        4.1.1 现状
        4.1.2 问题诊断
        4.1.3 研究路径
    4.2 权变因素影响
        4.2.1 科技体制变量
        4.2.2 战略目标变量
        4.2.3 设计原则
        4.2.4 设计思路
    4.3 优化路径及选择
        4.3.1 信息共享观框架
        4.3.2 组织结构类型选择
        4.3.3 横向联系方式选择
    4.4 结构优化构建
    4.5 小结
第5章 宏观规划的决策机制改进
    5.1 研究框架
        5.1.1 现状
        5.1.2 问题诊断
        5.1.3 研究路径
    5.2 基于效率的决策机制选择
        5.2.1 案例分析
        5.2.2 决策维度和步骤的选择
    5.3 基于公平的决策机制改进
        5.3.1 监督者信息不对称
        5.3.2 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高校社会贡献倍受重视
        1.1.2 部省合建高校“引人注目”
        1.1.3 高校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 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比较研究法
        1.6.3 德尔菲法
        1.6.4 层次分析法
        1.6.5 实证研究法
第2章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2.1 相关理论依据
        2.1.1 综合评价理论
        2.1.2 测度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部省合建高校
        2.2.2 优势学科
        2.2.3 社会贡献
        2.2.4 评价指标体系
    2.3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2.3.1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2.3.2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3.3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带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4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评价研究的可行性
        2.4.1 社会贡献研究的继承性与科学性
        2.4.2 社会贡献研究的联系性与适应性
        2.4.3 社会贡献研究的特殊性与可测性
第3章 构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及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3.1.3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2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3.2.1 确定评价目标
        3.2.2 初建指标体系
        3.2.3 指标筛选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3.4 指标体系内涵解释
        3.4.1 人才培养
        3.4.2 科学研究
        3.4.3 国际交流与合作
        3.4.4 社会服务
    3.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5.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3.5.2 指标权重确定过程
第4章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实证分析—以N大学与Z大学为样本
    4.1 选择依据
    4.2 N大学与Z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4.2.1 N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4.2.2 Z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4.4 两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社会贡献数据比较研究
        4.4.1 两所高校单项数据比较
        4.4.2 两所高校综合数据比较
    4.5 两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4.5.1 学术队伍得到充实,但高层次人才稀缺
        4.5.2 产出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多,但质量有限
        4.5.3 授权专利数量增加,但成果转化率不够高
        4.5.4 对外开放力度有待提高
        4.5.5 社会服务的意识和机制存在偏差
第5章 提升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对策建议
    5.1 制定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引领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5.1.1 将优势学科发展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中
        5.1.2 地方政府支持优势学科建设,服务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5.1.3 高校立足产教融合政策,推动学科实力转化现实生产力
    5.2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
        5.2.1 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
        5.2.2 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5.2.3 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5.3 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建设一支适应“本土”优势学科发展的学科队伍
        5.3.1 加快遴选和培养学科带头人
        5.3.2 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梯队
        5.3.3 打破优势学科对外合作壁垒,拓展人才成长的国际空间
    5.4 优化科研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4.1 把打造科研“硬环境”作为基础条件
        5.4.2 把营造科研“软环境”作为重要支撑
        5.4.3 把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作为关键环节
        5.4.4 把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作为核心要素
    5.5 加快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5.5.1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政策
        5.5.2 完善高校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
        5.5.3 创新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应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空间材料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空间环境与材料科学交叉融合
    2.1 空间环境的物理化学特征
        2.1.1 微重力与无容器状态
        2.1.2 高真空与交变温度
        2.1.3 辐射与原子氧
    2.2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方式
        2.2.1 返回式卫星
        2.2.2 宇宙飞船
        2.2.3 航天飞机
        2.2.4 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
    2.3 地面模拟研究技术路线
        2.3.1 探空火箭、抛物线飞行和高空气球
        2.3.2 落管、落塔与落井
        2.3.3 悬浮无容器处理技术
        2.3.4 熔体浸浮技术
    2.4 计算材料科学研究路径
        2.4.1 电子结构计算
        2.4.2 原子与分子模拟
        2.4.3 空间凝固组织模拟
        2.4.4 成形制造与太空服役行为模拟
3 空间条件下材料物化性质与相变机理
    3.1 液态合金的微观结构
        3.1.1 高能射线衍射分析
        3.1.2 数值模拟研究
    3.2 材料熔体中输运特性
        3.2.1 传热过程
        3.2.2 传质规律
        3.2.3 动量传输
    3.3 熔体过冷与晶体形核
        3.3.1 熔体过冷能力
        3.3.2 相选择和形核特征
    3.4 溶液中的晶体生长
    3.5 亚稳熔体的热物理性质
        3.5.1 密度和热膨胀系数
        3.5.2 比热和辐射率
        3.5.3 表面张力和润湿现象
        3.5.4 黏度
        3.5.5 电导率和热导率
4 空间材料制备成形过程的运动学特征
    4.1 Marangoni对流研究
        4.1.1 晶体生长
        4.1.2 偏晶合金
    4.2 电磁场中悬浮液滴运动规律
        4.2.1 液滴形状
        4.2.2 流动特征
    4.3 超声场中悬浮液滴振荡和流动
        4.3.1 旋转分瓣
        4.3.2 参数共振
        4.3.3 内部流动
    4.4 静电悬浮液滴的运动特性
        4.4.1 形态振荡
        4.4.2 内部流动
    4.5 气动悬浮过程的液相流动
5 空间环境中材料组织与性能调控
    5.1 空间定向凝固过程中组织演变与控制
        5.1.1 微重力条件下柱状晶-等轴晶转变
        5.1.2 微重力条件下液固界面演化与溶质再分配
        5.1.3 空间定向共晶生长
    5.2 空间快速凝固的动力学机理
        5.2.1 空间和地面模拟条件下的快速枝晶生长
        5.2.2 空间和地面模拟条件下的快速共晶生长
        5.2.3 自由落体和悬浮条件下的快速包晶凝固
        5.2.4 微重力和无容器条件下的快速偏晶凝固
    5.3 空间环境中新型和高性能材料合成制备
        5.3.1 半导体材料的空间生长
        5.3.2 超导材料的无容器合成
        5.3.3 磁性材料的无容器制备
        5.3.4 微重力条件下金属玻璃的制备与应用
        5.3.5 氧化物功能晶体和玻璃的空间制备
        5.3.6 生物材料的微重力和无容器合成
    5.4 空间环境中材料成形与制造过程
        5.4.1 太空增材制造
        5.4.2 太空焊接
        5.4.3 电磁悬浮约束成形
        5.4.4 声悬浮干燥制粉
    5.5 先进材料的空间服役性能研究
        5.5.1 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抗空间辐射性能
        5.5.2 高温超导材料的空间长期服役性能
        5.5.3 高分子材料的抗原子氧侵蚀性能
        5.5.4 空间润滑材料的服役性能
6 结语和展望

(6)材料科学技术进展课程特征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课程特征分析
    (一)反映科技战略的时代性
    (二)展示学科发展的前沿性
    (三)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
    (四)突出知识模块的衔接性
三、课程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对专业领域发展的跟踪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对材料科学技术的探索精神
    (三)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研究过程团结协作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群的规划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学科
        1.4.2 学科群
        1.4.3 混淆概念辨析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群规划的方案分析
    2.1 学科群的规划布局
        2.1.1 按学科属性的学科群规划布局特征分析
        2.1.2 按办学类型的学科群规划布局特征分析
    2.2 学科群的规划目标
        2.2.1 目标的时间跨度
        2.2.2 目标精确度
    2.3 学科群的规划思路
        2.3.1 建设基础:带头学科的确定性
        2.3.2 建设方式:依托要素的多样性
        2.3.3 组织形式:涵盖类型的全面性
    2.4 学科群的组织保障
        2.4.1 学科群管理体制机制:专家组和保障组协同发展
        2.4.2 学科群资源配置机制:人、财、物等资源使用的自主权
        2.4.3 学科群自我评价机制:对标分析适当激励
    2.5 总体规划小结
第3章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群规划的个案分析
    3.1 案例一:厦门大学
        3.1.1 学科群建设方向:凝练重点,风格突出
        3.1.2 学科群建设思路:纵横交叉的学科群建设
        3.1.3 学科群建设使命:多样性和发展性
        3.1.4 厦门大学学科群规划小结
    3.2 案例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2.1 学科群建设布局:不断丰富发展
        3.2.2 管理组织保障:建设责任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
        3.2.3 支持组织保障:专项资金制和用人自主权
        3.2.4 考评组织保障:自我评价及第三方评估相结合
        3.2.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科群规划小结
    3.3 个案研究小结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群布局总体概述
附录B:建设方案的学科群文本内容表
附录C: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群布局统计表
致谢

(10)ESI数据的R语言分析及其研究前沿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ESI分析方法
        1.3.2 研究前沿挖掘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R语言与ESI数据的封装
    2.1 R语言简介
        2.1.1 R语言概况
        2.1.2 R语言数据结构
        2.1.3 R语言编程
    2.2 ESI概况及基本原理
        2.2.1 ESI数据结构
        2.2.2 ESI指标原理
        2.2.3 ESI研究前沿原理
        2.2.4 ESI检索功能
    2.3 ESI数据的更新与下载
        2.3.1 ESI数据的更新
        2.3.2 ESI数据的下载
        2.3.3 ESI数据的特征
    2.4 ESI数据的封装
        2.4.1 封装的总体思路
        2.4.2 数据的读入与保存
        2.4.3 数据的合并与清洗
        2.4.4 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3 ESI指标的统计分析
    3.1 ESI字典集成
    3.2 ESI的排序功能
        3.2.1 学科排名
        3.2.2 国家排名
        3.2.3 机构排名
        3.2.4 期刊排名
        3.2.5 作者排名
    3.3 ESI指标功能
        3.3.1 ESI的四组指标
        3.3.2 ESI四组指标的可视化
    3.4 应用举例
    3.5 本章小结
4 ESI研究前沿挖掘
    4.1 ESI研究前沿的翻译
        4.1.1 有道智云API的自然语言翻译
        4.1.2 翻译结果测评
    4.2 ESI研究前沿的比较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分析
    4.3 ESI研究前沿的文本分析
        4.3.1 高频词分析
        4.3.2 学科-主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3 研究工作的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xD;$#xA;
附录A:ESI学科高频词云图
附录B:R代码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 樊潇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D]. 刘晓佩. 南昌大学, 2020(01)
  • [5]空间材料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J]. 阮莹,胡亮,闫娜,解文军,魏炳波.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0(06)
  • [6]材料科学技术进展课程特征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建设为例[J]. 薛振华,李奇,郝一男,武洁,陈鹏,郭泽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9]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群的规划特征研究[D]. 叶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ESI数据的R语言分析及其研究前沿挖掘研究[D]. 韩曦. 江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