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洋果”较量的农民

与“洋果”较量的农民

一、一位与“洋果”较劲的农民(论文文献综述)

魏华莹[1](2021)在《城市的文学气质及其内涵——以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籍由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研究具有地域属性的城市书写与历史探寻,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城市文学的发展风貌,以及不同代际作家所承递的地域文化精神脉络。就河南城市文学的趋向来说,如何从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和营养,审视现代化城市的新动向、新思想,在城与人中找寻独特的文化韵味,进而确立具有自身地域属性的美学原则,成为新的阅读期待。

周小渟[2](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黎俊棋[3](2020)在《晚清广东厘金制度研究:1854-1879年》文中研究表明咸丰四年(1854)以后,广东一些府县在当地官绅的主持下开始举办抽厘。咸丰八年(1858),两广总督黄宗汉在后沥、芦苞、佛山三地设厂试办抽厘。随后,在劳崇光、耆龄、晏端书、毛鸿宾、郭嵩焘、瑞麟、蒋益沣、刘坤一等人的督办和整顿下,厘金制度在广东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制度本身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至光绪四年(1878),粤省广、肇、惠、韶、潮、雷、钦、琼、高、廉十府的许多重要商埠和交通枢纽均以委员设厂或商行认缴等方式开抽厘金,一套较为完备的厘金征解以及厘务机构、人员管理机制也随之建立起来;同时,全省的厘金收入,从咸丰年间的每年数万两,增至一百余万两,成为了广东地方政府的支柱性财政收入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咸丰四年到光绪五年(1854-1879)广东厘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将这一发展历程置于当时动态的社会变迁中进行把握;同时还将结合相关档案中的数据,简单介绍这一时期广东厘金的收支情况;最后对广东厘金制度的重要财政变革意义进行阐述。

薛浩[4](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提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宋宝珍[5](2019)在《2018年度中国话剧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指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话剧在坚守传统、开拓创新的基础上持续稳步发展。戏剧节活动不断增多,并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各地方院团的新创剧作增多,巡演范围不断扩大。原创话剧以改革开放、国计民生题材为主,出现了多部反映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改善和精神提升的优秀作品。此外,以文学助力戏剧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些改编自小说的话剧显现出可喜的成绩;重新解读与重新排演的经典与优秀剧作,也丰富了各地院团的演出内涵,大剧场、小剧场均有佳作呈现;本年度中外戏剧交流更加频繁,合作剧目的舞台呈现给观众以新奇之感。整体来说,话剧艺术在各类剧场均呈现出风格多样、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宁欣[6](2018)在《作为话语的图像—早期西方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说明东方对于西方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国度,当照相机这一媒介被引入中国后,照片的图像本应承担着记录真实的中国面貌的义务,但西方摄影师往往通过镜头的取景选择、框架设置、场景设计、模特摆拍等方式,展示出他者的中国形象。实际上,对于一个社会的评判,主要依赖于这个国家对待女人和小孩的态度以及他们在时代大背景下的生存际遇。中国女性作为特定的人物群体,是西方摄影师关注的重点,成为了非西方之人物及西方现实欲望对象的标准。可以说,中国女性在异族和性别的双重他者之中被凝视、被观看、被言说,在影像这一真实、客观的媒介之中,在祛魅的表征下展现中国妇女的面貌、生存状态,却也在假象的隐喻中塑造出符合西方期望与想象的中国女性形象,相机像是一把枪支,在图像背后暗含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权利机制下的话语,控制视觉的在场,本文以西方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女性照片为视觉文本,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基础,阐述西方在想象和记忆中提炼出的中国女性色彩。本文将西方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视为一个整体的视觉文本,分章论述:第一章阐述本文选题背景及现有的研究基础,将中国影像与形象研究分类为两个部分:后殖民主义研究、摄影史研究。在归类研究之上,指出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早期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女性的影像,同时,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中国形象像一条变色龙,根据西方人的需求和期望变化而变化,本章阐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的历史流变。第三章阐述西方镜头下被凝视的中国女性的封建形象,以女性的人生历程为基础,阐述女性作为附属的视觉信码;第二个部分阐述西方摄影师通过影像的语言对中国女性这一典型群体的塑造,用镜头进行阶级的界定,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战争破败景象中的难民妇女、戴枷锁的女囚,同时指出照相馆的设计摆拍的双重趣味:摄影成为贵族的新名片或是西方摄影师对中国式肖像的建构,交际花的自我宣传或是符合西方人性幻想“捷径”。第四章阐述中国女性作为公民的视觉信码,即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新国人形象,即女学生、现代新娘、摩登女郎,塑造出新时代的中国女性形象,“第三世界女人”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变形,从而变成佐证西方文明的一种方式。第五章将女性作为符号的信码,使得她们的形象解构为符号的表达,具体包括梳妆、裹足、纺织,通过摄影的方式完成符号的具象表达。第六章摄影机器本质是他者的形象建构的一种“话语”方式,分析西方摄影师对中国女性的关注、建构的主观动机、意图:猎奇式的俯视、恋物癖式的观赏、殖民式的凝视、偏见式的物化。

刘秉栋[7](2018)在《在撕裂中聚合: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南非被誉为“彩虹之国”,永葆“彩虹”不褪色有赖于青少年国家认同。南非国大党向来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将其视为在撕裂中实现聚合、推进多元一体国家建设的“决定性驱动器”。本研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认同教育实施过程、意义、困境进行考察,并通过透视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元素力图发现宏观政策目标落实情况,以期揭示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与国家认同教育之间的关系。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呈现出撕裂性特点,在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同时缺乏历史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尤其是种族嫌隙犹存、非洲身份迷失、排外心态撕扯无不对国家认同感造成冲击,致使南非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式微。第二部分主要考辩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意义、困境及认同教育政策的演化。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有助于增强爱国意识、提振民族自信、植入南非精神内核,但面临全球化侵袭、族群认同抗争、种族隔离教育后遗症未除等困境。南非新政府基于宪法精神开展教育改革、落实消除种族差异和性别歧视的单轨制教育体系以打造同一感和助力形成认同感,并通过统一课标、指导教材编写以传递国家符号、培植学习者归属感和自豪感。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南非中小学文科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元素。鉴于国大党教材国有化设想落空,新南非主流教材大都由英国出版集团垄断和操控。这些教材基本遵循《课程评价政策声明》(CAPS)要求,文本中大量呈现了有助于培植国家认同感的内容。但同时也显现出有意无意地背离课标的迹象,如封面对南非国家意象提示比例较小、教材文本中国家象征呈现比例不高、民族英雄形象展示多但教育故事挖掘少、世界史占比远高于南非史且文本叙述缺乏受害者视角、将非洲其他国家描画为欠发达的落后形象,等等。如此,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中的一些现象能够从中得以解释。第四部分主要聚焦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发展路向。南非认识到国家认同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于教育规模扩张提升教育质量,并先后出台国家规划、青年草案、教育规划等勾画未来发展蓝图,以加强青少年爱国意识和培育国家凝聚力。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注重家庭场域、社区场域、社会场域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打造教育共同体,以期聚合教育效能弥合撕裂的国家认同。对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的考察表明,新南非通过学校融合教育保障教育公平、打造青少年“共感”,力图促进国家认同感的生发和厚植,有助于增强国民向心力和凝聚力。相较于教育政策、课程改革而言,教材文本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有更为直接的影响。鉴于此,新南非在注重宏观政策调整的同时理应重视教材建设。然而,新南非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规划仍更多地聚焦宏观层面,对刚刚卸任的雅各布·祖玛总统强调的教材核心地位未能予以应有的彰显。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之路漫漫。

高强[8](2018)在《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 ——半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文中指出“半殖民”是现代中国长期面对的重要历史语境,它对现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舶来品”的洋装在此语境中携带着浓厚的域外文化信息,一方面它简洁、轻便、卫生,具有独立和自由的气象,因而深受国人喜爱;另一方面,它是对殖民者身体装饰的效仿,无时无刻不提示着国人身份的卑微和屈辱,所以它又广受排拒。如此一来,洋装的穿着问题便成为国人表征自己文化心态与身份认同的一个典型行为,并受到众多作家的打量和书写,传达出他们身处中西文化夹缝中的复杂感受。解析这些洋装书写所隐藏的丰富意蕴,即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探析现代中国文学关于“假洋鬼子”的洋装书写及其文化意蕴。“假洋鬼子”是现代中国文学的独特人物形象,作家热衷于借洋式装扮为“假洋鬼子”塑形,进行文化反思。晚清作家笔下的“假洋鬼子”虽然外表洋化,但其内里填充的是浓郁的封建思想。晚清作家对此类人物的文明滥相的书写,怀有双重恐惧,既害怕自己的同胞变成“非中国人”,也害怕自己民族和国家落后于“西方人”/“殖民者”,流露出民族身份的焦虑感。而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则是率先改穿洋装、剪掉辫子的启蒙先驱,他们的“异样”装束被民众认为是叛祖离宗的可耻行径,因而受到嘲笑打击。此类人物清晰地折射出先觉者与民众的认同困境,也说明了半殖民中国启蒙的艰难。老舍笔下的“假洋鬼子”则体现出“优越与肤浅”的混合,他们事事崇洋,服装也不例外,并厌恶一切本土的东西,瞧不起自己的同胞和民族。这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殖民”行为,并进一步成为了殖民者的帮凶。老舍由洋装入手,对其进行了严厉批判。半殖民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有着“怨羡夹缠”的矛盾心态,这种心态在洋装书写中得到了呈现,这是第二章尝试研究的内容。不肖生的《留东外史》试图通过“妖魔化”日本来弥合饱受创伤的国族身份,可其洋装书写又显出弥合的虚妄:表面怨恨日本,其实却是日本的极端羡慕者。创造社作家更是汲汲于书写穿戴洋装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笔下穿着洋装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备受歧视,于是他们对日本心生怨恨,同时抱怨自己国家的贫弱;另一方面,他们回国后却时时不忘以洋装示人,以之与同胞相区隔,并对日本心怀追慕,渴望祖国像日本那样强盛起来。陶晶孙可以说是创造社的一个特例,他的洋装书写表露出对于中国的憎恶和对于日本的亲近,前者是他政治上的祖国,而后者则是他文化上的“故乡”,洋装书写正是其“政治自我”与“文化自我”龃龉的喻示。与之类似,新感觉派的洋装书写隐喻了矛盾的身份认同。不论是关于洋场生活的洋装书写,还是关于女性和日常生活中的洋装书写,在发出微弱批判之声时亦流露出对殖民他者的艳羡和追逐。新感觉派普遍采取“去中国化”的策略,以期追赶殖民者,结果,新感觉派在文化错综的半殖民上海之中,陷入了身份的迷津。第三章讨论广义的革命文学中的洋装书写,具体分析了政治规约下革命文学的洋装书写所带来的身份形塑现象。践行“革命文学”的作家认为,洋装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穿着洋装是一种追求个性和享乐的生活趣味,与革命要求不符,因此需要批判,需要换装。尤其是摩登女性以洋式装扮呈现出来的娇美身体,充满着欲望的诱惑意味,具有腐蚀革命者的危险。因此,她们往往首当其冲,成为被凝视和被政治话语整治的对象。但是,在茅盾和丁玲的早期作品中,革命理性并未能完全收编身体欲望话语,这也导致了他们的作品出现了观念裂隙,而裂隙恰恰是文学魅力散发的地方。只是这种裂隙很快被他们加以修补了,他们的写作越来越走向政治话语的表达。洋装的形象在反抗殖民侵略、解构殖民话语和统一思想的政治规约下变得愈加“负面化”,终至消弭。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观点,并指出了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的意义所在。概而言之,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不只是起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背景的作用,而是蕴含着极为丰富复杂的文化冲突、身份认同、阶层区分、民族国家意识等内容,在穿与不穿的态度上,正上演着“自我”与“他者”的角逐,这是半殖民中国文学的深层意蕴,是半殖民中国的文人、文学在中外文化夹缝中苦苦挣扎的形象记录和表征。

徐锦庚[9](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陶秋红[10](2016)在《论《死水微澜》的现实主义》文中研究指明李劼人早年留学法国和翻译法国名家作品的经历,不可否认地让他的作品有法国自然主义流派和法国作家作品的烙印。但更重要的,李劼人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和审美观念,其创作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因此,研究者应更多地把视点放在研究李劼人作品自身的价值之上,而不是过度关注外国流派和作家对他创作的影响。跳脱出影响论,我们会发现李劼人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思想,他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死水微澜》则代表了其现实主义创作的巅峰。该小说以成都北门外的天回镇为主要故事发生场景,以蔡大嫂与罗歪嘴和顾天成之间的纠葛为基本线索,塑造了一群丰满各异的人物形象,描绘出了一幅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时期四川社会的人世情态画卷。作家将笔触伸到成都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冷静客观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对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进行了描绘和审视。在思想内容方面,小说达到了以日常生活写史,以史写人的高度;在艺术方面,小说结构紧凑,视角多变,语言幽默生动,脍炙人口。毫不讳言,《死水微澜》的确称得上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少有的现实主义佳作。本文将从《死水微澜》具体内容出发,从人物形象、历史文化、艺术表现三个方面论述李劼人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

二、一位与“洋果”较劲的农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位与“洋果”较劲的农民(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的文学气质及其内涵——以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与乡村
二欲望与救赎
三灰色的人生
四历史的探寻
五气味与韵味

(2)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1.研究问题
        2.论文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英语传播
        2.晚清时期
        3.晚清时期传教士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1.晚清来华西方人
        2.晚清政府洋务派
        3.个体被动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晚清广东厘金制度研究:1854-187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关于本文“厘金”概念、范围的界定
    问题缘起
    学术史回顾
    史料利用和研究方法
    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草创时期的广东厘金制度(1854-1862)
    第一节 、厘金制度的创行与广东捐厘的出现
        一、厘金制度的创行和推广
        二、广东地方府县的自发性抽厘(1854-1857)
        三、“六不总督”不办抽厘?
    第二节 、广东督抚办厘的肇端:黄宗汉试办行厘(1858)
    第三节 、劳崇光、耆龄督办下的粤省厘务(1859-1862)
        一、英法联军撤兵以前的粤省厘务
        二、英法联军撤兵以后的粤省厘务
    第四节 、草创时期的广东厘金制度和厘金收支情况
第二章 缓慢发展的广东厘金制度(1862-1865)
    第一节 、晏端书时期的广东厘金制度(1862-1863)
        一、粤厘协饷:晏端书对粤省厘务的接管和整顿
        二、晏端书督办时期官办厘金的收解情况
        三、“不尽如人意”的粤省厘务
    第二节 、毛鸿宾、郭嵩焘时期的广东厘金制度(1863-1865)
        一、旧有厘务的整顿与新厘厂的开办
        二、粤厘协饷的结束
第三章 走向成熟的广东厘金制度(1865-1879)
    第一节 、瑞麟时期的广东厘金制度(1865-1874)
        一、太平军余部的侵扰与潮、嘉地区的设厂抽厘
        二、广韶肇惠四府厘金制度的完善
        三、高廉雷琼四府设厂征厘的尝试
        四、广东各柜盐厘的开征及相关调整
    第二节 、刘坤一时期的广东厘金制度(1875-1879)
        一、高、雷两府征厘的再次尝试
        二、与子口税的“抗争”:琼、廉等府货厘、洋药厘的开征
        三、广东余盐配引抽厘和各柜盐厘征收的改革
        四、光绪四年广东通省厘务章程的颁布
    第三节 、同治八年到光绪五年的厘金收解情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4)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作为话语的图像—早期西方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后殖民主义研究
        1.2.2 摄影史研究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历史流变
    2.1 天朝上国的赛里斯人
    2.2 破败王朝的“黄祸”
    2.3 民主共和国的公民
第三章 被凝视的中国女性
    3.1 封建形象:女性作为附属的视觉信码
        3.1.1 女婴:出生意味着噩梦
        3.1.2 少女:维护秩序的牺牲品
        3.1.3 新娘:待价而沽的商品
        3.1.4 妇女:秩序的受害者亦是维护者
    3.2 典型形象:女性作为阶级界定的视觉信码
        3.2.1 街拍社会底层人士:边缘人注定卑微
        3.2.2 战争破败景象中的难民妇女
        3.2.3 带枷锁的女囚形象
    3.3 照相馆设计摆拍:仪式化的双重趣味
        3.3.1 贵族审美新趣味:民主肖像?设计摆拍?
        3.3.2 被凝视的交际花:欲望的挑逗
第四章 新国人形象:女性作为公民的视觉信码
    4.1 女学生:追求知识的国民之母
    4.2 现代新娘:自由恋爱的先锋
    4.3 摩登女郎:西方时尚的复制
第五章 复数的女人味:女性作为符号的信码
    5.1 梳妆:分身照
    5.2 裹足:对身体的规训
    5.3 纺织:制造与世隔绝的内闺
第六章 “他者”的凝视:谁的机器?为了谁,反对谁?
    6.1 机器等于话语
        6.1.1 影像作为客观的表征
        6.1.2 影像作为主观的解释
    6.2 影像的话语实践:中国女性的形象编码
        6.2.1 猎奇式的俯视:记忆与想象的建构
        6.2.2 恋物癖式的观赏:欲望与对抗死亡的交织
        6.2.3 殖民式的凝视:先进与落后的对立
        6.2.4 偏见式的物化:自我与他者的界定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在撕裂中聚合: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1. 身份应答引发思考
        2. 南非人的反应助力选题抉择
        3. 研究的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核心概念界定
        2. 国内外国家认同研究现状
        3. 国家认同教育研究现状
    (三)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1. 场域理论概说
        2. 理论分析框架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问题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论
        4. 具体研究方法
二、国家认同撕裂: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
    (一) 田野观察: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充满矛盾
        1. 田野概况
        2. “卡布奇诺”:南非人眼中的国家
        3. 种族裂痕未愈:黑白嫌隙时隐时现
        4. 国家认同与区域认同冲突——非洲身份被遗忘?
    (二) 民调报告: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式微
        1. 数据来源
        2. 新南非国家认同的演变
        3. 新南非国家认同的共时分析
    (三) 个案审视:新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面临危机
        1. 历史认同感缺失:中学生涂鸦索维托起义受害人
        2. 政治认同感匮乏:“生而自由”一代投票弃权现象分析
    (四) 小结
三、国家意识建构: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溯源
    (一) 意义略考:新南非推进认同教育助力国家建构
        1. 推进认同构建,增强爱国意识
        2. 传递南非价值观,提振民族自信心
        3. 激发团结意识,植入南非精神
    (二) 从隔离走向融合:南非教育体系转型
        1. 种族隔离教育
        2. 新政府融合教育
    (三) 新旧挑战交汇:南非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面临困境
        1. 全球化侵袭
        2. 族群认同抗争
        3. 多语共存消解“共感”
        4. 种族隔离教育后遗症未除
    (四) 小结
四、国家符号传递:新南非教材中的南非元素分析
    (一) 缺位与嵌入:南非中小文科教材的外在特点
        1. 国家缺位:南非中小学教材的编纂出版
        2. 课纲指引:南非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依据
        3. 意象嵌入:南非中小学教材的封面设计
    (二) 契合与背离:南非中小学文科教材的文本特点
        1. 选题特点:国家认同主题比例偏低
        2. 契合目标:教材中促进国家认同的元素分析
        3. 背离“初心”:“零课程”内容分析
    (三) 国家象征与认同教育:符号传递培植身份感
        1. 新南非国家象征
        2. 教材中的国家象征符号
    (四) 小结
五、聚合教育效能: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发展路向
    (一) 提升教育质量,加强爱国教育
        1. 扩大基础教育覆盖面取得显着效果
        2.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描画新的发展蓝图
        3. 青少年爱国意识教育受到重视
    (二) 破解旧困境,迎来新挑战
        1. 加强本土文化教育,应对全球化冲击
        2. 融合民主教育理念,消解部族意识
        3. 语言政策和实践张力续存
        4. 黑白文化新失衡消解“共感”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观察或访谈对象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田野工作札记(节选)
附录4 部分教材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 ——半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洋装书写与“假洋鬼子”形象
    一、晚清文学中的“假洋鬼子”:文明滥相与民族身份焦虑
    二、鲁迅与“假洋鬼子”:半殖民中国的启蒙困境
    三、老舍与“假洋鬼子”:受殖者的迷思
第二章 洋装书写与矛盾的身份认同
    一、留日体验、洋装书写与身份纠葛
        (一) 《留东外史》:问题重重的国族身份弥救
        (二) 创造社作家:怨羡夹缠的“弱国子民”
        (三) 陶晶孙:“政治自我”与“文化自我”的龃龉
    二、新感觉派:“去中国化”的身份迷津
        (一) 失落中的不舍:洋场生活中的洋装书写
        (二) 恐惧下的迷恋:摩登女郎的洋装书写
        (三) 日常着装、追慕殖民与本体性丧失
第三章 革命文学的洋装书写与身份形塑
    一、茅盾:身份的修补及其延宕
    二、丁玲:撕扯的身份认同
    三、政治规约、洋装负面化与纯粹身份的确立
结语:文化夹缝中的人与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

(10)论《死水微澜》的现实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丰满各异的川西社会众生相
    1.1 川西社会独特的川妹子群像
    1.2 复杂多变的男性形象
第二章“过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笔下”
    2.1 历史的微波
    2.2 异彩纷呈的川西风俗画
第三章 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3.1 环环相扣的结构艺术与小说丰富的内涵
    3.2 幽默准确的地方语言
    3.3 跳脱于传统的多变叙述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位与“洋果”较劲的农民(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的文学气质及其内涵——以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为例[J]. 魏华莹. 文学评论, 2021(03)
  • [2]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晚清广东厘金制度研究:1854-1879年[D]. 黎俊棋. 暨南大学, 2020(04)
  • [4]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2018年度中国话剧发展研究报告[A]. 宋宝珍. 2018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9
  • [6]作为话语的图像—早期西方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D]. 宁欣. 暨南大学, 2018(01)
  • [7]在撕裂中聚合:新南非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 刘秉栋.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1)
  • [8]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 ——半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D]. 高强. 西南大学, 2018(01)
  • [9]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10]论《死水微澜》的现实主义[D]. 陶秋红. 青岛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与“洋果”较量的农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