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鲁迅纪念馆走过了半个世纪

上海鲁迅纪念馆走过了半个世纪

一、上海鲁迅纪念馆走过半个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丁晗雪[1](2018)在《第一人称叙事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展览策划初探——基于南师大附中鲁迅纪念馆的思考》文中认为名人故居纪念馆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人物类展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一批深受公众好评的展览,在展示理念和展示手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博物馆的展览不仅是展品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观众理解、学习、建构知识的重要过程。与自然历史类展览不同的是,人物类展览需要向观众传达历史人物真实完整的信息,让观众清晰地理解和学习其实质精神,以发挥历史人物的榜样精神,实现名人故居纪念馆的社会教育职能。笔者在参与对南师大附中鲁迅纪念馆的改陈策划中,尝试改变传统人物类展览"几张照片、几本书"的单调模式,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展览内容,形成了全新的展览备选脚本。发现以此手法进行策展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观众同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感,突出展览主题和人物性格,引发观众对展览的共鸣,同时需要注意交叉运用多重视角和建立名人故居纪念馆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张晴[2](2018)在《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研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高校校园旅游深受大众欢迎。国内外不少高校凭借其优美别致的人文景观、清新典雅的自然风光、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静谧浓郁的书香氛围,吸引了一批批游客进校观光游览。高校校园旅游具备了较强的吸引力和较高的参与性,日趋呈现常态化趋势。高校校园作为公共资源,本身就有着向作为纳税人的公民开放的义务。开放校园旅游对高校口碑的拓展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将起到促进作用,也将更好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然而,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圣地、人才培养摇篮,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最重要的职责。众多游客涌入校园,必然会对教学科研秩序造成影响,给校园管理带来压力和负担。游客更多出于饱览校园风光的目的,对校园文化精髓却体会甚少。因此,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维护教学科研正常秩序,同时有效地开展文化传导,让游客真正得到文化熏陶,实现多方共赢,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研究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笔者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选用VICE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知识分类理论三大理论开展研究。本文首先探究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现状,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厦门大学进行个案研究。本文基于VICE模型,通过对游客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校园管理者、学校产业经营者、教师的深度访谈,明确了开放校园旅游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及他们所持的态度,为分析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和文化传导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校园管理部分,文章通过师生调查对现行校园管理措施进行分析,针对既有问题提出建议。建议更新校园旅游管理理念,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强化现行管理部门职责;采用智慧导览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规划游客入校人次,;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加强校园设施建设和管理。在文化传导部分,本文挖掘了厦门大学内在文化内核,总结了其文化呈现形式,梳理了其文化传播现状,通过面向游客的调查分析了游客文化感知状况,并提出了改进厦门大学旅游文化传导路径的建议。笔者认为,厦门大学应联合社会媒体和社会旅游营销系统力量;加强校园标识系统建设;促进旅游吸引物符号化和旅游资源产品化;充分发挥师生力量,共建校园文化品牌;敢于创新,打造特色校园文创产品。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结合“厦门大学”案例研究,探索高校校园旅游新发展方向,将其运用到校园开放实际中。既能更好的实现校园开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又能保障教学科研正常秩序,推进高校校园旅游的规范发展。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运用VICE模型,了解游客、商户、校园管理者、师生对校园旅游的看法,促进高校校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次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到高校旅游研究中,在设计相关管理措施和文化传导路径过程中,本文关注利益相关者权益,这种理论视角既扩充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与应用范畴,又为高校校园旅游开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伦理原则。本文的不足在于所得部分结论缺乏大样本的定量数据支持和佐证,没能对游客群体进行多维度分类,以探索针对多元社会群体的高校校园文化传导路径。

蔡体霓[3](2018)在《光阴之美,不舍昼夜》文中研究指明从前在沪上所读的昼锦路小学,与老城隍庙前门一街之隔。不过那所小学堂早已不在了,成了我梦忆的景物。记得五十多年前坐过的那间教室,后窗贴着叫"馆驿弄"的小巷,曲而窄,巷名饶有古意。时有修理匠兜生意的吆喝和吃食叫卖声传进课堂,或有居民炒菜的香味一丝丝飘来。书声琅琅,窗外别有好景致。散学了,路过街角处的一家叫做"王三和"的酒店,我总爱往里张望,那些酒客用竹筷夹了盐水毛豆,或者猪头肉,把了盏,尽在陶然中。那时的这种绍兴

鲁大东[4](2017)在《心手之间 ——中国书画创作中的身体运动》文中认为本文讨论研究古代中国书画家在创作活动中的身体运动现象。所谓现象,是指在创作活动中,艺术家在头脑的指挥下,身体控制毛笔的运动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手之间”。本文首先从中国书画时间和空间的属性,看在古代文献中描述的书画表演,以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本文第二部分涉及历代关于书画创作中的身体运动的记录以及对它们的研究方式的检讨。历代关于书画创作中的身体运动的记录主要有两类,即文献与图像。书画创作中的身体运动的文献资料,首先是书法绘画技法着作和经验谈对执笔为核心的技术描述,其次是艺术家传记和生平中关于其书画创作的描写。再有就是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对书画家创作状态的赞颂。图像资料包括再现书画活动的绘画、雕塑,以及技法中的图谱。近年“执笔图像研究”成为书法界热点,尽管在研究方式上有一定的突破,但仍然不能完全摆脱从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判断的和图像证史的陷阱。如何规避这些陷阱是本节论述的重点。本文第三部分讨论上个世纪以来与书写运动相关的科学研究,包括骨骼、肌肉、关节和情绪反应等各方面的实验,根据一些相关的成果,可以破除一些关于书写运动的迷信。

徐静琪[5](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谭元亨[6](2016)在《山歌中国》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草原的"长调",西北黄土高坡的"信天游",青海高原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大别山区的"慢赶牛",还有武夷山、罗霄山、南岭、云开大山一路唱来的客家山歌那便是中国山歌。山歌中国,魂牵梦萦的中国。我的母亲,在摇篮边上的吟唱。

姜辉[7](2015)在《出版与救国 ——神州国光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01年,邓实、黄节等知识分子发扬国学,保存国粹,探索利用传统文化救国的方式,遂于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神州国光社初创时期,积极宣传国粹,保存优秀文化典籍,相继出版《国粹丛编》、《国粹丛书》等优秀古籍,创办《国粹学报》畅言国粹救国。此外,邓实、黄宾虹等人积极印刷出版金、石、刻、印、字、画等文化遗存,尤其是采用“珂罗版”印刷技术大量印刷出版美术画册,这些作品对于研究美术等艺术学科在近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让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国人重新树立民族自豪感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30年代,王礼锡任总编辑期间,于1931年创办了《读书杂志》,继而在该杂志上掀起了轰动一时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这次论战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各种救国思潮不断出现,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走向何处等问题产生了很大争议,但是苦于没有可以公开讨论的园地,各种观点一直处于分散状态,而《读书杂志》恰恰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不同观点的场所,所以他们积极参与论战,导致论战激烈,形成混战。这次论战中,新生命派、新思潮派,托派等都提出各自观点,而且多数参与者自称运用了唯物史观进行辩论,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思想界已经产生重要影响。1933年,神州国光社的主要组成人员参与“福建事变”,反蒋独立,最后失败,导致神州国光社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神州国光社在各地的分发行所被捣毁,总发行所也被破坏,损失惨重,神州国光社从此衰落下去。在抗战时期,神州国光社紧跟出版丛书的浪潮,出版了《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该丛书搜集大量明清禁书、秘本,对于研究民间非官方主流思想的发展状况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建国后,神州国光社出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部分书籍,随着工商界公私合营改造的展开,神州国光社于1954年并入新知识出版社,走完了其54年的历程。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神州国光社进行总体介绍,包括神州国光社编辑群体,经费来源,出版内容等情况,力图给予读者以整体、全面的认识。第二章主要记述神州国光社在国粹派掌控时期的活动,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记述神州国光社在20世纪30年代的活动,这是神州国光社最为辉煌的时期。第五章是总结神州国光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一些事件。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排列,以该社主要活动为重点进行论述,写出该社的进步性,激进性和爱国情怀,向学人展示一个小出版社为救亡图存所付出的努力。

王灿[8](2015)在《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 ——以丁玲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1930年代左翼文学在上海兴起并得到蓬勃发展,与消费文化、都市大众传媒语境、国民党控制下的传媒环境密切相关。而整个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发生与演进是在极为复杂、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在当时社会上一直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为了更好宣传左翼革命话语,争夺文化话语权,左联积极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打造左翼明星作家丁玲。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思潮席卷全球,丁玲积极响应左翼文化的感召,创作实现了重大转型,放弃了莎菲式自我剖析的个性化写作方式走向了充满激情的大众化写作,由“小资”女作家转型成“革命”大众女作家,并且执掌了左联期刊宣传阵地《北斗》。本论文主要以1931年丁玲迅速完成文学创作、文化身份的“左转”,以及1933年丁玲被捕事件的发生为切入点,从明星效应角度来探讨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推广策略。1931年丁玲创作的重大转型、1933年丁玲被捕事件发生后在文学、社会领域引发了持续性的“丁玲热”,不同政治背景的媒体、个人都从自身立场对此做出了反映,对丁玲形象进行了多维角度的生产和想象。左翼媒体更是成功将丁玲塑造成一个为革命而“献身”的左翼文化偶像,赢得了大众的同情,无数有志青年在此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种借“明星效应”将商业资本、市民趣味与左翼意识形态话语有机结合的宣传策略,有效地将左翼革命理念渗透到市民阶层和青年大众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本论文整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介绍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语境,第二章讨论明星作家丁玲如何完成创作及文化身份的“左转”,积极参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生产,讨论她如何在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展开左翼话语的宣传;第三章探讨“丁玲事件”中不同政治背景的传播媒体对左翼明星作家丁玲形象的建构和消费,把握“明星效应”将商业资本、市民趣味与左翼意识形态话语有机结合的宣传策略及效果。

魏耀武[9](2015)在《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迅创作的旧体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他生前和身后都产生了复杂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建国以后,鲁迅的旧体诗一直在被出版、抄录、诵读、注解、阐释和研究,这是一个稍作梳理就能发现的一个文学与文化现象。文学文本的连续出版、不断解读、反复阐释是文学作品接受的重要维度,通常也是其发生创作影响的条件和契机。循着这一思路,深入考察被文学史所遮蔽、拒绝、忽视的当代旧体诗词创作,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旧体诗在创作的维度上同样也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本文从考察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入手,梳理分析了鲁迅旧体诗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本文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主要界定相关概念,论述“鲁体”这一范畴提出的依据与意义,以及“鲁体”的基本特征。中篇主要以“鲁迅弟子”萧军、胡风、聂绀弩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探究他们对“鲁体”创作接受的不同侧面及其原因。下篇主要以新“二流堂”群体、“岭南诗人”群体以及杂文家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上篇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组成。第一章在梳理中西文体理论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学界对“文体”的几种界定方式,确定本文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文体”这一范畴,简要论述文体与诗体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鲁体”提出的历史依据,文本依据与研究意义。第二章认为,草木意象、长夜意象群体及其所蕴含的孤独意识,杂文化的诗歌语体与论辩式的章法结构,风景的社会隐喻性与内在的批判精神,是“鲁体”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相关史料,对此进行了详尽论述。第三章将“鲁体”置放于中国诗歌传统中进行审视,考镜“鲁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并简要概述了“鲁体”在当代的传承与变异的历史。中篇由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组成。第四章以萧军早期的旧体诗词作为参照,论述“鲁体”传承发生的历史背景、主体原因,考察萧军1950-70年代的旧体诗词创作中对“鲁体”的接受。对“鲁体”意象、诗语的借用,对鲁体孤独意识的承传,是萧军旧体诗词接受“鲁体”的主要面向。第五章主要梳理胡风旧体诗词创作中“鲁体”的承传,胡风步韵鲁诗、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以及诗中强烈的孤独意识,是他承传“鲁体”的文本表征。第六章论述了“鲁体”自嘲对聂绀弩最具特色的“劳动诗”的发生学意义,“聂体”的形式特征与“鲁体”的承传关系,“聂体”的孤独意识对“鲁体”的承传与变异。任何一种传承都不是被动的接受,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受制于接受主体先在视界的选择性接受。“鲁体”在萧军、胡风、聂绀弩旧体诗词创作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复杂接受形态,体现了不同接受主体与时代语境、鲁体传统乃至鲁迅传统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下篇由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组成。第七章论述了以荒芜、黄苗子、杨宪益为代表的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传承。第八章主要考察以李汝伦、熊鉴、何永沂为代表的“岭南诗人”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接受。第九章侧重于梳理以邵燕祥、陈四益为代表的杂文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与“鲁体”之间的承传关系。这三个群体对“鲁体”的创作接受表现了较大的共性,他们的诗词创作主要传承了“鲁体”杂文化诗歌的面向,在话语体式、结构方式与批判精神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鲁体”的特色。鲁迅旧体诗的接受史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接受、批评家的阐释接受和作者的创作接受之中。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旧体诗创作的私人性、表意的间接性等原因,与鲁迅旧体诗阐释接受史的单质形态相比,创作维度的接受史显得更为复杂多元,这深刻体现了主体、语境、文体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隐秘的互动关系。

刘洋[10](2015)在《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赵家璧(1908-1997)是我国现代着名的编辑出版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文人家庭,却受到西方新式教育的洗礼,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英文造诣。1932年,赵家璧开始以编辑身份进入大众视野,先后担任良友图书公司、晨光出版公司要职。1949年后,先后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曾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在其长达数十载的编辑生涯中,经历坎坷,坚持出版了许多经典图书,普及大众文化,提升民众素养,为促进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赵家璧开始进入编辑行业时,当时的传统出版业盛行编印发一体,不像现代出版业有着明确的分工。因此,赵家璧的编辑实践带有双重属性,既具有内容型编辑的特色,也杂糅着经营型编辑的长处。但是,学术界对赵家璧的编辑实践和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以赵家璧的编辑实践为基础,梳理他的出版生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思想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选题策划、作者意识、图书宣传思想这三个最能展现赵家璧编辑特色的角度分析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思想,最后分析赵家璧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全文主体由7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述该赵家璧这一编辑人物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观点。第一章梳理赵家璧的出版实践,将他的出版生涯划分为4个阶段,从赵家璧幼时爱读书到进入编辑行业延伸到新中国出版后赵家璧在图书事业上进行的新探索,清晰展示出赵家璧编辑实践的脉络。第二章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经历、企业的熏陶和伯乐的影响和与作者互动互进四个方面分析赵家璧编辑思想的形成条件。第三章从策划出版进步的选题到注重选题的系统和配套这两个方面来阐述赵家璧的选题策划理念。第四章从组建作者队伍、打造团队优势和与作者沟通的艺术来分析赵家璧的作者意识。第五章从打造品牌、重视广告宣传和多种促销手段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展示赵家璧图书宣传思想的多样化的特点。第六章分析赵家璧对现代出版业的启示作用。

二、上海鲁迅纪念馆走过半个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鲁迅纪念馆走过半个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一人称叙事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展览策划初探——基于南师大附中鲁迅纪念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展览信息解读
三、信息展现方式
四、辅助展品完善
五、结论

(2)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研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统计分析法
        1.4.4 参与式观察
        1.4.5 访谈法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高校旅游相关研究
        2.1.1 高校旅游的概念
        2.1.2 高校旅游的特点
        2.1.3 高校旅游资源开放的优势
        2.1.4 高校旅游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 高校旅游管理相关研究
    2.3 高校旅游文化及其传导相关研究
        2.3.1 旅游文化的意涵
        2.3.2 旅游文化的传导
3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界定
        3.1.1 高校旅游的概念
        3.1.2 管理措施的概念
        3.1.3 文化传导路径的概念
    3.2 理论基础
        3.2.1 VICE模型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3 知识分类理论
4 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探究
    4.1 高校旅游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4.1.1 应对校园旅游主动性不足
        4.1.2 专门游客中心有待设立
        4.1.3 校园设施建设欠缺
        4.1.4 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
        4.1.5 运作模式陈旧
        4.1.6 缺乏对游客行为的管理
    4.2 高校旅游文化资源及其传导路径
        4.2.1 高校旅游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4.2.2 当前校园文化传导路径及问题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选择说明
    5.2 VICE模型下利益相关者所受影响及其态度
        5.2.1 Visitor·游客
        5.2.2 Industry·产业
        5.2.3 Community·社区
        5.2.4 enviorment·环境
        5.2.5 VICE模型分析结论
    5.3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
        5.3.1 厦门大学现行管理措施
        5.3.2 利益相关:厦门大学师生调查数据分析
        5.3.3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管理措施探究
    5.4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文化传导路径
        5.4.1 文化挖掘: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内核
        5.4.2 文化呈现: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形式
        5.4.3 文化传播:厦门大学现有旅游文化传导路径
        5.4.4 文化感知:厦门大学游客与高校文化的互动
        5.4.5 厦门大学校园旅游文化传导路径探究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心手之间 ——中国书画创作中的身体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癫·狂·醉——经典书画中的表演
    第一节 “解衣般礴”——早期文献当中的书画表演(performance)
    第二节 从粉壁到屏风——文献中的直立书画
    第三节 通灵感应与书画行为
第二章 传承、流变或自我选择——图像学在书画行动研究中的可行性
    第一节“执笔法研究”对图像的应用方法及其陷阱
    第二节 书画活动中的身体运动图像学研究实例
第三章 在心与手——关於书画运动的物理与生理考查
    第一节 书画创作活动中上肢运动的力学检验
    第二节 近代教育与书法心理学研究关於手部与大脑协调性的研究
    第三节 大数据与深度学习与书法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二、向苏联学习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三、图书横排变革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一、毛泽东着作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三、鲁迅全集
        四、《中国》画册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一、文字的运用
        1. 书法体
        2. 印刷体
        3. 美术字
        4. 手写体
        二、图像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小结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一、美学的回响
        二、文化的回馈
        三、诗性的塑造
        四、网格的探索
        五、构成的先锋
        六、设计的参照
        七、神态的朦胧
        八、系列的设计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一、“书卷气”的思考
        二、书籍的形态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图版说明
作者简介
后记

(6)山歌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开篇
    摇篮边上母亲的山歌
    英州穷到骨中空
    女的高,高一窝
    苦瓜苦苦吞落肚,甘蔗甜甜爱吐渣
第一章大山之子
    “洵美且都”
    阿鹊含草入山林
    还了母亲的大学梦
    从听涛学堂到第一个农讲所
第二章不平之山
    冠豸精神
    差点成了“六君子”后的第七位
    关塞万重
    无人辩白
第三章故人如歌
    炎陵飞歌
    火伯呀火伯
    歌手之死
    一字千寻
    头颅敲处铁铮铮
    天妒其才
第四章山的证明
    郁孤台下清江水
    《十送红军》
    “全民和解”
    忘情于山
    来自民间的艺术
第五章母爱的山
    客家女、自梳女、姿娘
    岂一个“苦”字了得
    悲悯情怀
第六章重走客家路
    中原、中土、中县
    灵魂所系的故土
    来自家园最深情的呼唤
    “第二祖地”的证明
第七章红色山歌
    天旱唔断长江水
    精神领域里的花朵
    撑船唔怕滩水急
第八章过番谣
    奶奶要听“月光光”
    大伯公与客人开埠
    阿哥不穷不过番
    夜半山歌
第九章以歌证史
    立鼎以示千年的沧桑
    天风为我洗尘衣
    国者,地域也;风者,民谣也
    千年不易的身份认同
    唱得云开见日头
第十章人性的坚守
    歌的尊严
    白云无雨枉遮天
    寄望于未来
第十一章歌仙
    自古山歌松口出
    唱出人生最凄美的歌
    《山歌追着太阳走》
第十二章精神脊梁
    山歌唱出彩,青龙翻云海
    不卖祖宗言
    客家本色
后记

(7)出版与救国 ——神州国光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简介和选题由来
        (一)选题简介
        (二)选题由来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二)研究概况
    四、时间界定
    五、学术要点
        (一)本文重点
        (二)本文难点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神州国光社的概述
    一、神州国光社创立过程
        (一)神州国光社的创办时间
        (二)神州国光社的创办者
        (三)神州国光社的社址
        (四)神州国光社的经费来源
    二、神州国光社初期的编辑群体
        (一)知识分子群体产生投身出版业的自觉性
        (二)神州国光社编辑群体
        1.神州国光社前期的编辑群体
        2.神州国光社后期编辑群体的剧变:由国粹派转向新型知识分子
    三、神州国光社早期的办社特色
        (一)宣传国粹,不阻西化
        (二)推崇国学,出版古籍
        (三)美术重光,国粹倡扬
        (四)国内领先的印刷技术:珂罗版和照相铜锌版
    四、神州国光社后期的办社特色
        (一)神州国光社出版内容的急变
        (二)神州国光社救亡图存目标的不变
第二章 神州国光社对国粹的保存及其影响(1901—1912)
    一、神州国光社的组建者——国学保存会
        (一)国学保存会成立的基础和成员
        (二)国学保存会成立的时间
        (三)国学保存会的组织纪律
        (四)国学保存会的作用
    二、国学保存会创建的报刊——《国粹学报》
    三、古籍出版的惊世之作
        (一)《国粹丛书》
        (二)《国粹丛编》
    四、神州国光社的美粹
        (一)影印真品,宁缺毋滥——《神州国光集》
        1.《神州国光集》的出版目标
        2.《神州国光集》的特点
        3.《神州国光集》的编辑者
        4.《神州国光集》的归途
        (二)美术理论的结晶——《美术丛书》
        1.《美术丛书》出版的时间和特点
        2.《美术丛书》的作用
        (三)出版美术作品的影响
    五、国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设置国粹学堂
        (二)国学保存会编辑的清末教科书
        1.国学教科书
        2.乡土教科书
第三章 神州国光社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上)(1930—1933)
    一、神州国光社后期概况
        (一)神州国光社的衰落(1912-1929)
        1.神州国光社衰落的表现和原因
        2.神州国光社所有权的变更
        3.神州国光社的新总编辑——王礼锡
    二、《读书杂志》的创办
        (一)《读书杂志》名称的由来
        (二)《读书杂志》目标
        (三)《读书杂志》的内容
        (四)《读书杂志》的特点
        (五)《读书杂志》的影响
    三、《读书杂志》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的背景
        1.此消彼长的国际环境
        2.沉浮动荡的国内时局
        (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内容
        (三)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参与者
        1.新生命派的观点
        2.新思潮派的观点
        3.托派、动力派的观点
        (四)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特点
        (五)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影响
    四、《读书杂志》在神州国光社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神州国光社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下)(1930—1933)
    一、神州读书会
        (一)神州读书会成立的背景
        (二)创办神州读书会的目标
        (三)神州读书会的入会制度
        (四)神州读书会的事业
        (五)神州函授学会教授的内容和组织管理
        (六)神州读书会的积极影响
    二、神州国光社出版书籍的方向和种类
        (一)神州国光社出版书籍的方向
        (二)神州国光社出版书籍的种类
    三、神州国光社发行的杂志
        (一)《读书与出版》
        (二)《动力》
        (三)《十日》
        (四)《当代文艺》
        (五)《意识形态》
        (六)《读书中学》
    四、神州国光社救国道路的一次尝试
        (一)神州国光社与第十九路军的关系
        (二)神州国光社参与“一二八”事变
        (三)神州国光社与“福建事变”
        (四)“福建事变”对神州国光社的影响: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
第五章 神州国光社在福建事变后的命运(1934—1954)
    一、乱世中的爱国寄托——《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
        (一)《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的出版背景和意图
        (二)《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的内容与演变
        (三)《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的影响
    二、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惨淡经营
    三、建国前神州国光社的与时俱进
    四、建国后神州国光社的最后辉煌
        (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部分)的出版
    五、神州国光社的终结——公私合营
    六、神州国光社的影响
        (一)神州国光社对国粹救国理论的影响
        (二)神州国光社出版古代优秀文化典籍的影响
        (三)神州国光社神州国光社对美术等艺术发展的影响
        (四)神州国光社后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结语
附录一:神州国光社大事记
附表二:神州国光社各地代售点
附录表三:神州国光社出版的部分书籍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8)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 ——以丁玲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左翼文学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有关左翼文学宣传领域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语境
    第一节1930年代国民党控制下的政治文化语境
    第二节 消费文化与1930年代上海都市大众传媒语境
第二章 明星作家丁玲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生产与宣传
    第一节 丁玲的明星气质及其社会影响力
    第二节 丁玲“左转”与30年代左翼文学生产
    第三节 丁玲执掌左联宣传阵地《北斗》
第三章“丁玲事件”中媒介对左翼文化明星丁玲的建构与想象
    第一节“丁玲事件”中大众传媒对“丁玲”形象的建构
    第二节“丁玲事件”中的名人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1930-4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二) 1950-7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三) 1980年代以来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四) 海外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五) 鲁迅旧体诗对当代旧体诗创作的影响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篇“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及其源流
    第一章 文体、诗体与“鲁体”
        第一节 何谓文体
        一、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西方文体学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文体的界定与基本内涵
        第二节 诗体与“鲁体”
    第二章 “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
        第一节 意象群体与孤独意识
        一、草木意象与长夜意象
        二、孤独意识的熔铸与外化
        第二节 杂文话语与论辩结构
        一、杂文话语
        二、论辩结构
        第三节 杂文人格与批判精神
        一、“杂文式的人”
        二、杂文话语主体的进入
    第三章 “鲁体”的源与流
        第一节 “鲁体”的历史渊源
        一、“鲁体”与意象传统
        二、“鲁体”与歌诗传统
        三、“鲁体”与怨剌传统
        第二节 “鲁体”的延传嬗变
        一、“鲁体”在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延续与演变
        二、“鲁体”在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承传与嬗递
中篇 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四章 萧军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的延安显影
        第二节 “鲁体”诗语的复现与重组
        一、“长夜”的复现
        二、“俯首”、“低眉”的重组
        三、“先师”的寂寞与现实的寂寞
        第三节 “战士”形象的呈现与裂变
        一、“传道者”的圣战
        二、“国士”的孤忠
    第五章 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接受
        第一节 “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形式
        一、“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外在形式
        二、“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
        第二节 胡风步韵《无题》(惯于长夜)
        一、隔代的悲愤
        二、处境的命名
        第三节 “鲁体”与胡风旧体诗的批判精神
        一、一脉相承的批判精神
        二、批判话语中的警令修辞
    第六章 聂绀弩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自嘲与聂绀弩“劳动诗”的发生
        一、“劳动诗”的呈现形态
        二、“高模仿”的自嘲意味
        第二节 “鲁体”与“聂体”的散文化
        一、诗语散文化的表征
        二、“技痒”的代偿性满足
        第三节 “鲁体”与“聂体”的孤独意识
        一、孤独意识的传承
        二、孤独意识的变异
下篇 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七章 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二流堂”群体的重聚与诗词创作活动
        第二节 荒芜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从今若把黄油打,先学杂文后学诗”
        二、“但使片言能活国,甘心轻掷老头颅”
        第三节 黄苗子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与聂绀弩的诗缘
        二、“鲁体”与黄苗子的文人杂咏、书画题咏
        第四节 杨宪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写诗经历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杨宪益的讽世
        三、“鲁体”与杨宪益的自嘲
    第八章 “岭南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李汝伦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诗词辩护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李汝伦诗词的杂文化特色
        第二节 “鲁体”与熊鉴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与“鲁体”传人的诗词交往
        二、“世路崎岖行处险,几声呐喊岂多余”
        第三节 “鲁体”与何永沂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鲁诗聂诗的化用与借用
        二、“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语体、章法
        三、“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批判精神
    第九章 杂文家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邵燕样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源在鲁迅
        二、“向现代口语靠近”
        三、“不仅仅是不避俚俗”
        第二节 陈四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鲁迅杂文与旧体诗的二源汇流
        二、杂文话语与结构的双重同构
        三、杂文精神的深层灌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为人作嫁六十载: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
    第一节 初涉编辑界(1923-1932)
        一、从爱读书到爱编书
        二、初展编辑才华
        三、从“不问政治”到把握时代脉搏
    第二节 编辑实践的活跃期(1932-1938)
        一、“心向往之”的丛书理想
        二、普及文化的图画事业
    第三节 编辑实践的成熟期(1939-1953)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坚守
        二、在挚友支持下另起炉灶
    第四节 编辑实践的延续与新探索(1953-1997)
        一、图画事业的延续
        二、“伍协力”
        三、劫后春还
第二章 积跬步终成千里:赵家编辑思想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的熏陶
        二、出版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良好的教育经历
        一、良师引路
        二、与徐志摩的师生情
    第三节 企业的熏陶和伯乐的影响
        一、宽松的企业环境
        二、难得的人生伯乐
    第四节 与作者互动互进
第三章 从无到有敢创新:赵家璧的选题理念
    第一节 选题的进步与创新
        一、追求进步,把握潮流
        二、吸取经验,提倡创新
    第二节 注重系统,力求配套
        一、专注丛书路线
        二、注重地域性
第四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赵家璧的作者意识
    第一节 多种方式建设作者队伍
        一、不同流派,兼容并包
        二、一线作家,主力干将
        三、青年作家,用心提携
    第二节 在群体合作中形成团队优势
        一、先达成共识,再商谈合作
        二、推敲最佳人选,创造最佳阵容
        三、宏观调控,及时调整
    第三节 讲究与作者交往的艺术
        一、与作家“相见以诚”
        二、一流的催稿艺术
第五章 不拘一格求多变: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
    第一节 打造品牌,为读者着想
        一、“良友式”的特色装帧
        二、充分考虑读者需求
    第二节 重视图书广告宣传
        一、百花齐放,多头并进
        二、样本宣传,提前试水
        三、凝练宣传语言,注重各方书评
    第三节 练就多种促销手段
        一、发售作者签名本
        二、提前预订,给予优惠
第六章 他与书同寿:赵家璧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创新力是出版产业的生命
    第二节 立体化的图书宣传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依托作者队伍,扩大出版社品牌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上海鲁迅纪念馆走过半个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一人称叙事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展览策划初探——基于南师大附中鲁迅纪念馆的思考[A]. 丁晗雪. 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2]高校校园旅游管理与文化传导路径研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D]. 张晴. 厦门大学, 2018(07)
  • [3]光阴之美,不舍昼夜[J]. 蔡体霓. 文学港, 2018(02)
  • [4]心手之间 ——中国书画创作中的身体运动[D]. 鲁大东.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5)
  •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6]山歌中国[J]. 谭元亨. 芳草, 2016(06)
  • [7]出版与救国 ——神州国光社研究[D]. 姜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 ——以丁玲为中心的考察[D]. 王灿. 湖南大学, 2015(03)
  • [9]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D]. 魏耀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10]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D]. 刘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上海鲁迅纪念馆走过了半个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